Telegram创始人突然被捕 其他头部加密项目创始人呢?

作者:WOO Network

背景

8 月 25 日,TelegramCEO Pavel Durov 在巴黎北部的勒布尔热机场降落后被法国警方逮捕,被指控对 Telegram 没有进行管控,放任恐怖主义、洗钱和贩毒等不法行为在其中扩散,最重恐关 20 年。(注:Pavel Durov 目前被保释,但限制出境)

TON 代币在 3 小时内从 6.8 下跌至 5.4,大跌 20%。

随着 Pavel Durov 被捕,社群上也开始在流传前十大加密货币创办人近况的迷因梗图。比特币创始人消失,以太坊创始人忙着约会,币安的 CZ 正在坐牢等等。

WOO X Research 在本文中将盘点头部代币项目创办人、产品生态现况,以及未来潜力。

Telegram创始人突然被捕 其他头部加密项目创始人呢?

比特币

创办人状况:比特币最广为人知的一点便是,至今没有人知道创办人中本聪 (Satoshi Nakamoto) 到底是谁,不仅性别、国籍、年龄未知,中本聪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也都未曾经过证实。

在这数年间,却有许多人争相向媒体宣称自己就是中本聪本人,当中最著名的便是 Craig Wright,由于是澳洲人,常被戏称为澳本聪。

他在 2016 年公开宣称他就是中本聪本人,且出席任何活动便不断对外宣称该身分,外界质疑声不绝于耳,纷纷认为他就是个骗子。直到今年 3 月,英国高等法院裁定 Craig Wright 并非中本聪,认为他在多个法律程序中存在「严重滥用司法程序」的行为,并且在试图证明自己身份的过程中进行了「大规模的伪造」。

但在 8 月 13 日,知名科技企业家兼调查记者 Dave Troy 在推特上表示,他日前向 FBI 要求调查中本聪相关身分,FBI 回应:「中本聪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第三方个人」,意思是不否认但也不承认中本聪的存在。中本聪至今仍是区块链史上最大谜团。

比特币生态现状:目前市场热点围绕在 Fractal Bitcoin 分形比特币与 Babylon 比特币质押。前者是 BTC L2,由 Unisat 和 Block Space Force 合作开发,旨在解决比特币网路的扩容问题。近期测试网上线,可以到官方水龙头领水或是使用测试网挖矿,预计九月上线主网。

Babylon 是一条 L1,用户可以在上面质押 BTC 获得收益,而收益来源源自于 Babylon 将这些质押的比特币作为质押资产委托给需要额外安全性的其他 POS 链。

在 8 月 23 日推出第一阶段质押,限额 1000 颗 BTC,在短短 10 分钟内便已塞满,且当时 Gas Fee 高达 1555 Sats,约 200 – 300 U,且多项协议如 Solv、Lorenzo、PumpBTC 以及 Bedrock 皆参与其中,并占了将近高达 75% 的质押额度。在 Babylon 解放比特币流动性的同时,另一场流动性协议争夺之战正悄悄展开序幕。

未来潜力:比特币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价值储存的工具,直到铭文的出现,才让加密用户重新反思打造比特币生态的可能性。目前比特币相关生态百家争鸣,仍处于草创阶段,许多参与协议的方式便是提供自己手上的 BTC 作为抵押资产,协议再拿去其他地方赚取收益,分润给质押者。因此关注焦点应放在协议资金量体以及外部生态连结。

Telegram创始人突然被捕 其他头部加密项目创始人呢?

以太坊

创办人状况:Vitalik 近期在推特上相当活跃,先是在 8 月 21 日发布了「Ethereum is good」的迷因梗图,在内文写道:「有人告诉我,少做一些哲学思考,多做一些以太坊的宣传。」但似乎对于以太币价格拉升并没有太大作用,反而是激励链上迷因币 EBULL 暴涨,市值一度达到 2700 万美金。

另外他也在 warpcast 对于 Pavel Durov 被捕发表意见:「我看到为 Telegram 执行长 Pavel Durov 被捕辩护的非西方人人数为零,但西方人却不少。绝对不想说他们不存在(毕竟,我的时间线和任何人的时间线一样有偏见),只是这是我迄今为止的样本,这是 Bruno Maçães 经常谈论的自由主义和西方主义脱钩的另一个例子。」

他对此事并没有选边站,而更像是由社会观察的角度发表意见。

以太币现况:因近期市场环境不确定因素高,加上 ETH ETF 灰度卖币影响,以太币价格走势相比比特币疲软许多,链上活动也因此减少,近七天平均 Gas Fee 约落在 1 ~2 Gwei ,也连带影响以太币通膨情形,近 30 天市场增加了 6 万 288 颗以太币,年通膨率为 0.637%

未来潜力:Vitalik 在 8 月 15 日、8 月 27 日分别转帐 200 ETH 到 Kraken 交易所以及多签钱包,也被社群调侃 Vitalik 出金谈恋爱。另外以太坊基金会也在 8/24 日 将 3.5 万枚 ETH 转进 Karken 交易所,先前以太坊基金会大额转帐是在 2023 年 5 月 6 日,当时将 1.5 万枚以太坊转进 Kraken。

下图为以太坊基金会在今年卖出以太币情形,可以看到多次卖在阶段性高点,而此次的 3 万 5000 颗卖压,也是今年以来最高。

不仅以太坊基金会砸盘,在今年 8 月初有多家造市商抛售以太币,包含 GSR、Amber Group、Flow Traders 以及 Jump Crypto,在多方巨大卖压下,仍须谨慎看待后市。

参考:https://x.com/spotonchain/status/1827057564691132682/photo/2

Telegram创始人突然被捕 其他头部加密项目创始人呢?

Solana

创办人状况:Solana 创办人 Toly 在推特上可以发现,都在极力推广 Solana 生态系项目 & 技术,包含把 Web 3 应用带到 Web 2 介面的 Blinks、Solana 与 Robinhood 钱包合作等。

Solana 现况:这轮 Solana 崛起原因除了最广为人知的 Pump Fun 以及迷因币之外,其实 Paypal 旗下稳定币 PYUSD,Solana 占据超过 80% 份额,反超以太坊。 PayPal 选择将 PYUSD 扩展到 Solana 上,是因为优秀的结算速度、低于一美分交易费用,以及拥有超过 2,500 名开发者的生态系。

PYUSD 有超过 45% 的供给部属到龙头借贷协议 Kamino 当中,目前存款利率为 13%。

Telegram创始人突然被捕 其他头部加密项目创始人呢?

Solana 未来潜力:除上述提到的迷因、大机构稳定币 (PYUSD),Solana 还有什么故事? Solana Restaking 协议 Solayer 可能是潜在叙事。

严格来说 Solayer 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 Restaking,Solayer 协调项目当中的区块空间以及交易顺序。

想像 Solana 是一条有多条车道的高速公路。这些车道就像不同的质押等级,车道越靠左,通行速度越快,但收费也越高;而车道越靠右,通行速度越慢,但收费比较便宜。这些车道就是区块链上的不同验证器。

在这条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就像是各种想要使用 Solana 的应用程式。每个应用程式都有不同的需求,有些需要更快的速度,所以会选择较快的车道,有些则可以接受慢一些的车道。

而 Solayer 就像是这条高速公路的管理者,它负责协调车道、汽车和收费站,确保一切都能顺利运行。这些收费站代表的是「再质押参与者」(Restakers),他们把自己的资金放在不同的车道上,帮助应用程式更好地使用高速公路,并因此获得一些奖励。

「再质押」的意思是,这些持有权益的人不仅保护了整条高速公路(Solana),还把他们的权益分散到不同的系统中,让整个高速公路上的应用程式运行得更加顺畅和安全。透过这样做,他们不仅提高了高速公路的效能,也获得了更多的回报。

目前 Solayer 最新一轮融资为种子轮,融得 1200 万美元,估值 (FDV) 8000 万美元,由 Polychain 领投,其他投资方包含 Binance Labs、Hack VC、Nomad Capital、ABCDE Capital、Maelstrom Capital、Bitscale Capital 、Borderless Capital、Wormhole、Big Brain Holdings、Race Capital、Finality Capital Partners、Lvna Capital、Road Capital。

Telegram创始人突然被捕 其他头部加密项目创始人呢?

币安

创办人状况:4 月 30 日,在美国西雅图联邦法院,币安创始人及前执行长 CZ 正式接受判决,因违反反洗钱法律被判处 4 个月监禁。 BNB 币价应声在两天内下跌 10%。

若 CZ 在判决时 4 月 30 日立即入狱,那么他将在 8 月 30 日获得释放,然而直到 5 月 16 日,CZ 还没进入拘留所,因此不太可能在 8 月 30 日出狱,比较有可能的释放日期为 9 月底,届时高机率炒作的币种除了 BNB 本身,还有 HOOK、ID、EDU 以及 AI 等币安强相关联概念币。

BNB 现况:近期 BNB Chain 迎来新任生态系发展总监,强力宣传在 BNB Chain 上即将打造迷因狂潮,旗下 Web 3 Wallet 新增 Four.meme 的标签页,方便用户在手机当中打土狗,更是有许多中小型 KOL 收到 BNB Chain 的私讯,邀请参加迷因大赛。可以看出目前 BNB 把重心都押注在链上迷因赛到上。

BNB 未来潜力:如前文所述,BNB Chain 全力发展迷因。当前币种以 CAT 为代表,全名 Simon’s Cat,概念是 2008 年英国的 Youtube 动画,订阅人数高达 627 万,该代币与其他蹭概念的迷因币不同,CAT 是官方认可的迷因币。

而 CAT 与老牌迷因项目 FLOKI 也连结颇深,在 8 月 20 日,FLOKI 宣布 Launchpad 推出 CAT 代币,共筹得 425 万美元,更宣布 FLOKI 持有者能够获得 CAT 空投。

目前 CAT 市值约 1 亿 7000 万美金,历史新高为 2 亿 2000 万美元。

BNB Chain 当前欲打造自己的迷因生态系,当务之急便是确认链上迷因龙头,以便带动整体生态发展,而 CAT 便乘载这样子的希望,再加上 CZ 即将出狱回归,有机会成为上线币安的迷因币种。

Telegram创始人突然被捕 其他头部加密项目创始人呢?

加密货币领域的 KYT 实践

据 Bitrace 数据,在 2021.1-2023.9 期间,波场网络共计超过 415.2 亿风险 USDT 流入部分中心化交易平台地址,334.6 亿风险 USDT 流入加密支付平台地址。可见,USDT 正被大量用于网赌、洗钱、黑灰产等活动,此类风险资金流入市场极易对无辜地址造成污染。

在此背景下,转账前对交易对手方的收款地址进行资金审计十分必要。本文将探讨加密货币领域的 KYT(Know Your Transaction)实践,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KYT 面临的挑战

地址匿名

加密货币的交易匿名性为用户提供了更高程度的隐私保护和金融自由,这种技术手段隐藏了用户的真实身份与交易活动的直接联系。

但正如硬币的正反两面,这种匿名性同样带来了问题,尤其是在加密货币被用于非法活动时,它给监管和法律执行带来了挑战。此外,匿名特性使得加密资金转账追踪存在难度,即使找到地址,要找出地址背后的实体也存在困难。

判断复杂 

并非所有与风险资金关联的地址都是非法地址,以单一维度评判地址风险过于武断。以 Tornado Cash 投毒事件为例,某些匿名地址将 0.1ETH 从受制裁的 Tornado Cash 钱包发送到知名加密个人的钱包,导致后者被动触发了风控规则而无法访问部分 DeFi 协议。

在此事件中,平台采用了不适当的 KYT 规则导致其业务经营出现纰漏,带来不好的用户体验。因此,某一地址的制裁与否需要辨别其混淆资金来源的初始目的,作出充分考察与合理评估,显然,上述案例中的被投毒地址不应被简单视作风险地址。

各国监管环境不同

加密货币行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规,必须确保所有关联方同时参与监管且达成意见一致。

以近日在法国被捕的 Telegram 俄裔创始人 Pavel Durov 为例,他正面临着恐怖主义、洗钱和贩毒的指控。法国认为 Pavel Durov 涉嫌允许应用程序上发生犯罪活动而将其逮捕;而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Telegram 作为通讯平台因其具有出色的保密性而被广泛使用。据“今日俄罗斯”报道,Durov 被捕后,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副主席达万科夫立即提出抗议,呼吁法国政府释放 Durov。

加密货币领域的 KYT 实践

Source GETTY IMAGES

可见不论在何种市场中,合规监管都至关重要。虽然加密货币能轻松实现跨国流通,而对于利用加密货币犯罪的行为却需要来自现实世界的制裁,现实中各国的监管环境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地区间对于加密货币的态度往往导致相关主体间难以互相协作、产生摩擦,合规定义的不同致使监管障碍。

Bitrace 的 KYT 实践

地址标签库

基于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算法建模,Bitrace 已经积累了超过 4 亿的地址标签库,其中包括实体标签(DeFi 平台、矿池、数字资产交易所等)和风险行为标签(诈骗、涉恐、涉毒、非法网赌、洗钱、灰黑产)。此外,地址标签库的数据也来自合作方及寻求援助的客户,此类风险地址和相关情报将由技术团队二次验证,确认无误后验收入库。

丰富的地址标签库使得匿名地址背后的实体有迹可循的同时,也帮助筛查了交易对手方的资金风险。例如,在空头支票骗取USDT、假币安矿池存 ETH 返 BNB 等骗局中,Bitrace 发现其中的作案地址早在实施欺诈前,就与黑灰产交易风险地址存在交互历史,且在 Detrust 新推出的风险速查工具中显示为高风险欺诈地址。可见交易前对对手方风险地址进行速查能有效避免遭遇欺诈。

加密货币领域的 KYT 实践

工具链接 https://detrust.bitrace.io/detrust-blacklist/

Detrust 

基于 Bitrace 领先的犯罪风险标签数据库、地址画像、犯罪资金监测预警能力,Detrust 为加密企业提供相关数据,通过分析交易对手行为帮助企业识别涉及非法活动的加密货币交易,通过比较当前事务与其历史行为来监测异常。

Monitor 功能支持对每一笔交易进行实时自动检测,基于模式分析、行为偏差分析、聚类分析,实现在用户转入风险资金的第一时间提醒并协助处置,以降低犯罪资金关联与业务合规风险。

加密货币领域的 KYT 实践

Detrust客户端

自定义风控策略

产品支持用户自定义风控策略,对特定种类的风险事件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而不仅限于平台的默认规则,例如特定风险比例、风险类别、风险来源、地区政策下才会触发规则,为用户带来更高的自由度以适配当地合规制度。

写在最后

加密货币尤其是以 USDT 为代表的稳定币,被众多加密企业广泛用于日常的资金收付,这类企业往往需要一套完善的 KYT 机制以实现合规风控,保护用户资金安全。

在全球监管环境日益严格的未来,KYT 实践将从合规要求转变为行业标准,助力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透明、高效的交易环境,推动区块链行业健康发展。

MakerDAO更名为Sky 老OG玩新品牌却让社区摸不着头脑

撰文:深潮 TechFlow

来,向你介绍一个新项目,名叫 Sky。

当这个单词出现时,除了陌生感,你会不会更觉得这种普通又常见的名字,应该对应一个明天就能拉上天(Sky)的土狗项目。

你很难想象,这是那个 DeFi 和加密稳定币 DAI 的先驱,MakerDAO 进行的一次品牌更名。

8月27日,MakerDAO 公布了其更名为 Sky 新品牌的计划,并将其自己的代币和稳定币升级为新名称 SKY 和 Sky Dollar (USDS)。

从 MakerDAO 到 Sky,不止是名字的变化,更是品牌认知的变化。

MakerDAO更名为Sky 老OG玩新品牌却让社区摸不着头脑对足够有分量的应用来说,从用户心智中拿走一个单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比如你现在可能还是习惯叫某个社媒软件为推特而不是X,叫推文和CT,而非”X上的帖子”。

MakerDAO 在加密生态中的地位,或许也不亚于社媒中推特的地位。

那么,明知不易而为之,新 Sky 有啥变化,更名到底为哪般?

业务和资产有何变化?

用户最关心的,首先必须是 MakerDAO 更名为 Sky 后,资产是否受到影响。

根据 Sky 最新的官推,原有的 MKR 和 DAI 代币将升级为新的 SKY 和 USDS(Sky Dollar)代币。这个升级过程遵循以下规则:

1.MKR 到 SKY 的兑换:

每 1 个 MKR 可以兑换 24,000 个 SKY 代币。这个比例是固定的,意味着 MKR 持有者在转换后将获得相应数量的新治理代币 SKY。

2.DAI 到 USDS 的兑换:

DAI 与 USDS 之间将保持 1:1 的兑换比例。这意味着用户持有的每 1 个 DAI 都可以直接兑换为 1 个 USDS,保证了稳定币价值的连续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代币升级采取自愿原则。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将他们的 MKR 和 DAI 转换为新代币。这给了社区成员更多的选择权。

对于持有 MKR 的用户,他们在转换为 SKY 后将保持相应的治理权益。Sky 承诺新的治理模式将更加高效和透明。

同时,Sky 已提供一个用户友好的,帮助用户轻松完成从旧代币到新代币的转换过程。

MakerDAO更名为Sky 老OG玩新品牌却让社区摸不着头脑

不过从官网上来看,目前进行了这一迁移的似乎只有370多位用户,社区的教育和推广显然仍有一定的阻力。

为了让大家更想去迁移成新SKY代币,团队宣布了一个额外的奖励机制,针对在测试期(beta period)内完成代币迁移的用户,将获得 1.25 倍的 SKY 和 USDS 代币奖励。

更名为哪般?

对大多数人来说,MakerDAO 的这次更名显得有些突兀,社区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消极的声音。

比如,虽然名字改成了 Sky,但是老的推特账号 @MakerDAO 似乎没有被注销和妥善处理,一个叫 MakerDAO 的不知名小账号反而被他人注册且玩梗。

MakerDAO更名为Sky 老OG玩新品牌却让社区摸不着头脑

在 Sky 更名官宣的评论区,除了简单发来贺电的祝福评论,反对的声音也屡见不鲜。

知名 KOL @stacy_muur 就发出了灵魂三问:

” MakerDAO 这个品牌好好的,有啥问题?为什么你们都热衷于在搞 Rebranding?为什么你们在伤害成熟的品牌认知?”

那么,Sky 的更名到底为哪般?也许我们可以在 MakerDAO 联合创始人 Rune Christensen 早在5月份的一篇博文中找到蛛丝马迹。

在这篇文章中,Christensen 阐述了 MakerDAO 面临的关键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此次更名埋下了伏笔:

1.应对监管压力

Christensen 在文中提到,去中心化稳定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监管压力。特别是在美国,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尤其是稳定币的态度日益严厉。这种环境下,MakerDAO 需要重新定位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监管格局。更名为 Sky 可能是为了与过去的身份划清界限,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灵活性。

2.技术升级和重构

文中其实指出了 MakerDAO 需要进行重大的技术升级。这包括改进智能合约、优化治理机制,以及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

所以这个逻辑是,更名为 Sky 不仅仅是品牌的变化,更代表着底层技术架构的全面革新。对加密项目来说,一般这种这种彻底的改变需要一个全新的品牌形象来体现,比如 Fantom 的 Sonic 等。

3.大规模采用需要新品牌认知

为了让稳定币为更多人熟知且采用,符合监管是前提,但简化品牌认知也同样重要。”MakerDAO” 这个名字对于加密货币圈外的人来说可能显得晦涩难懂。而 “Sky” 则简单、易记,有助于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特别是那些对加密货币还不太熟悉的人。

扎堆品牌升级,加密新时尚?

事实上, 搞品牌升级的不是 MakerDAO 一家。

最近一两年,加密项目更名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现象。

当旧币很无聊,投机者想要新东西时,如果可以更改品牌名称、创建新的代币符号,并以新的价格曲线重新开始,听起来总是让人更兴奋。

例如 Fantom 变成了 Sonic,FET 等几个 AI 项目合并成 ASI,Galaxy 更名为 Galxe 又变为 Gravit… 品牌更名在加密市场屡见不鲜。

MakerDAO更名为Sky 老OG玩新品牌却让社区摸不着头脑

数据来源:@cornergirl999 ,由深潮TechFlow 编译

而根据近期一份加密代币升级与合并案例分析的,品牌更名、代币迁移或合并,并不保证立即和/或长期的正面价格走势。

因此,项目必须得确保有充分的理由和坚实的依据支持“为什么迁移或合并”。这样才能获得逻辑和业务上的正统性,给代币的炒作留一个正确的理由。

MakerDAO 变 Sky,显然遵循了品牌更名这一加密时尚现象。

但其代币和业务发展是否会有质的提升,一切外表更替之后是否换汤不换药,仍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151天市值20亿美金 通证化国债实现爆炸式增长

来源:区块链骑士

通证化国债市场已经达到了20亿美元的市值,仅仅用了151天。大量机构的投资是这一显著增长的根本原因,其中最大的参与者非贝莱德莫属。

不过,随着贝莱德美元机构数字流动性基金(BUIDL)的推出,这一切正在发生变化。目前,BUIDL的市值已经达到了5.03亿美元,几乎碾压了其他通证化国库领域的投资机构。

在四个月的时间里,BUIDL的市值增长到约5.03亿美元,成为通证化国债领域最大的单一基金

该基金的成功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信心,也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对通证国债的兴趣。

151天市值20亿美金 通证化国债实现爆炸式增长

此外,其他知名基金的增长并不令人印象深刻。例如Franklin Templeton的OnChain美国政府货币基金FOBXX,以及Ondo Finance的美元收益率基金USDY。

这些公司的收入也有所增长,但基数较低,分别为4.25亿美元和3.64亿美元。

机构资金价值的上升不仅推动了市值的增长,还为通证化国债带来了巨大的可信度。

现在,投资者更愿意涉足这一创新金融产品,让传统的政府证券世界从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好处中获益

通证化国债通过将美国国债资产数字化,在以太坊和Solana等公共区块链上提供无缝交易。

这一技术突破简化了美国国债的交易,并向包括外国人在内的更多投资者开放了美国国债市场。它将证券转化为数字通证,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

151天市值20亿美金 通证化国债实现爆炸式增长

通证化带来的最大好处之一是流动性。对于想要赎回资金的投资者来说,通证化的证券和资产是全天候的,这与传统市场完全相反。

人们还可以通过使用智能合约将他们的通证兑换为稳定币,轻松获得现金,而无需经过传统金融市场的漫长等待

通证化国库领域的人分析师预测了一个相对乐观的前景。由于对该资产类别感兴趣的DeFi项目和DAO数量持续上升,到年底市场规模可能会略高于30亿美元。

尤其是部分公司发现通证化国债非常适合纳入其投资组合,因为这将使它们获得稳定和无风险的收益。

但是,市场也必须面对不利因素。例如宏观经济因素、投资者的负面情绪等。如果利率上升幅度过大,这种通证化资产的诱惑力就很容易消失。此外还有监管障碍问题,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领域。

以太坊抗审查之路:BRAID 与 FOCIL 谁更胜一筹?

作者:0xNatalie

在以太坊区块生成和验证过程中,构建者负责从交易池中选择并排序交易,并通过拍卖机制将区块提交给提议者。提议者则从这些提交的区块中选择一个区块进行签名并提议到区块链上。由于提议者作为单一实体,具有最终选择权,这就带来了提议者与构建者之间可能勾结以审查交易的风险。

区块链的核心价值之一在于其抗审查性,即任何人都可以在不受中心权威干涉的情况下进行交易。当提议者能够控制哪些交易被包含在区块中时,这一特性就会受到威胁。损害公平性和透明性。并且可以利用这种权力来操纵区块中的交易顺序,从而获取额外的经济利益,引发 MEV 问题。

现有的抗审查解决方案

为应对这一挑战,社区提出了多种抗审查解决方案,比如强制包含列表(FOCIL)。在 FOCIL 机制中,每个 slot(时间槽)都会随机选出一组验证者,组成包含列表委员会。这些委员会成员根据各自对交易池(mempool)的主观视图生成本地包含列表,并将其广播。提议者则负责收集并聚合这些本地列表,形成一个聚合列表并包含在区块中。这种机制确保了区块的公正性,因为验证者会依据之前广播的本地列表来验证聚合列表的正确性,只有符合共识规则的区块才会被接受并添加到区块链上。

除了 FOCIL 之外,社区还讨论了多个并发提议者(MCP)的方案。这一概念最早由 Max Resnick 在 Multiplicity 机制中提出,旨在通过引入多个并行区块提议者分散权力,降低单一节点对交易审查的能力。在 Multiplicity 机制中,每个验证者都会从自己的交易池中选择一部分交易,构成一个「特殊交易包」。这些验证者将自己选定的交易包签名并发送给当前轮的提议者。提议者收到后,需要将其中至少 2/3 的交易包包含在自己提议的区块中。只有这样,这个区块才会被认为是有效的。这种机制确保了提议者无法单独决定区块内容,从而减少了审查的可能性。为了进一步激励提议者公平地包含交易,此机制实施「条件性小费」规则,即只有那些包含了该交易的提议者才能分得交易小费。交易的小费不是自动地全部给到包含该交易的首个提议者,而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分配给实际包含了这笔交易的所有提议者。这增加了审查成本,如果想要审查则需要贿赂所有包含了交易的提议者。

BRAID:改进后的 MCP 实现方案

在 Multiplicity 的基础上,Max Resnick 进一步提出了 BRAID,这是一个更加复杂且完善的 MCP 实现。在 Paradigm 举行的主题为「DeFi in MEV Era」的研讨会上,Max 介绍了 BRAID。BRAID 通过允许多个提议者在不同的并行链上提出区块,并利用同步共识机制保持链间一致性,从而实现 MCP。每个链都有自己的提议者,所有提议者在同一 slot 内同时发布他们的区块。以太坊执行层将所有子链在该 slot 内生成的区块交易集合起来,形成一个执行区块,并按照预定的规则对这些交易进行去重、排序并执行,从而降低任何单一实体操纵交易记录的能力。

BRAID 的设计并不引入额外的角色,因此避免了激励/惩罚机制带来的复杂性,但其实施相对复杂,需要协调多个子链的同步和数据处理。

以太坊抗审查之路:BRAID 与 FOCIL 谁更胜一筹?

BRAID 机制的问题

Blockchain Capital 团队 Jonahb 指出 BRAID 机制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条件性小费」模型对流动性有要求,从而影响用户体验影响。这个模型是一种动态定价策略,要求用户预备一定数量的流动性,以确保交易的抗审查性。用户在提交交易时需要设置两个小费值(T 和 t)。最终实际支付的小费取决于包含交易的提议者数量。

  1. 较高的小费 T:代表用户为确保交易不被审查而愿意支付的最高费用。目的是激励提议者在没有其他提议者愿意包含交易时,选择包含。最终如果只有一个提议者愿意包含,则他获得 T。

  2. 较低的小费 t:这是用户设置的一个较低的金额,只要交易被多个提议者同时包含,用户就只需要支付 t。t 会在多个提议者之间分摊。如果用户不关心抗审查性,他们可以设置 T=t 并将其交易仅发送给一位提议者。

然而,这种额外的流动性要求增加了参与区块链交易的复杂性和成本,用户需要在交易的当下多预留出一笔资金,只为了保证交易的抗审查性。这些预留的资金在没有被实际使用之前,都是冻结的。

对此,Jonahb 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 Proof of Post-State Liquidity(后状态流动性证明):用户在提交交易时,提供一个证明,表明在交易执行后将拥有足够的流动性来支付 T(例如,交易后用户会有 $1M 的流动性)。这样,即使交易前没有足够资金支付 T,用户也能通过证明在交易后能够支付。这种方法的挑战在于提议者必须在交易执行前了解交易的最终状态,但大多数金融交易涉及共享状态(如多个交易共享同一账户余额),因此在交易排序确定前,提议者无法准确判断交易后的状态。这需要为每种交易类型提供定制的证明,实操性较低。

  • Censorship Insurance(审查保险):引入第三方审查保险提供商(CI 提供商)为用户的 T 提供担保。用户为此支付一个保险费 rT,其中 r 基于交易被审查的可能性计算。此方案不仅降低了用户立即准备大量流动性的需求,还可以通过 CI 提醒用户 T 过低且存在审查高风险。但建立一个用户和 CI 提供商之间的市场需要时间。

社区对 FOCIL 与 BRAID 的看法

以太坊客户端 Prysm 开发者 terence 认为 BRAID 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它不需要额外的参与者。在大多数包括 FOCIL 在内的 Inclusion List (IL)设计中,都需要一个额外的参与者,这增加了以太坊时隙中的时间约束,例如提交 IL 的时间、更新出价的时间以及验证者检查 IL 的时间。不过 FOCIL 方案相比 BRAID 实施起来更为简单和灵活。

Paradigm 研究员 Dan Robinson 赞赏 BRAID 在交易优先级排序上的设计,而不是由领导者(单一提议者)自行决定,有效缓解 MEV。此外,BRAID 中的条件小费机制激励非审查行为,这些在 FOCIL 中并没有体现。

开发者 Dev 相比 MCP 更喜欢 FOCIL,他认为 FOCIL 在提供强大的抗抵抗力和简化实现方面更具优势。并提供了一些改进方案使得 FOCIL 更容易实现。

以太坊研究员 barnabe.eth 认为 FOCIL 是一种相当通用且具有可扩展性的机制,他承认 BRAID 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改善 FOCIL 所提供的保证,但对完全放弃基于领导者的模型持谨慎态度,认为目前这还不是共识,需要更多工作来证明其可行性。

香港金管局公布蚂蚁链两项RWA实践

今天,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了Ensemble项目(沙盒)第一阶段进展,并详细介绍了四大代币化主题案例。

在Ensemble项目中,蚂蚁数科协助金管局在沙盒内构建了代币化资产平台,该平台提供资产代币化服务,并促进传统资产和代币化存款的货银对付(DvP)交易,即交易双方几乎同时交付资产与款项,且同时支持同行及跨行交易。

香港金管局公布蚂蚁链两项RWA实践

图:蚂蚁数科CEO赵闻飙(左二)出席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活动

在此合作过程中,我们深度参与了两项案例,具体如下:

1. “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主题案例 

通过蚂蚁链的区块链和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记录实物资产的运营状态并将数据安全地上传到区块链。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资产估值,并使各参与方能够评估资产价值并协同管理风险,最终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和可及性。

在蚂蚁数科和金管局Ensemble项目的支持下,内地上市的新能源公司朗新科技旗下新电途作为新能源数字化平台的运营方和服务方,将平台上运营的部分充电桩作为RWA锚定资产,在香港成功获得首笔 RWA(Real World Assets- tokenization,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 跨境融资,这笔融资将用于新能源领域的储能和充电桩产业。

 2. “贸易和供应链金融“主题案例

通过蚂蚁数科搭建的代币化资产平台,全球航运业务网络(GSBN)签发了电子提单(eBL)。在此过程中,汇丰银行、恒生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促成了使用代币化存款来结算电子提单的转让。

蚂蚁数科CEO赵闻飙出席了香港金管局的发布活动,他表示:

蚂蚁数科非常荣幸成为Ensemble项目首批参与者,并为之提供技术和解决方案,在香港金管局的支持下,蚂蚁数科可以参与到各种创新项目中,并将多年来积累的数字技术得以应用。未来,我们还将与更多合作伙伴联合推出多样化的RWA项目,为中国和全球范围内的优质项目、尤其是新能源实体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其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也欢迎有意愿的伙伴一起探索新技术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Telegram CEO杜罗夫的4天拘留时间截止至29日凌晨2点

8月28日消息,据Bloomberg报道,Telegram首席执行官帕维尔·杜罗夫因涉嫌允许犯罪分子在其平台上自由活动,已在巴黎被拘留四天。根据法国法律,杜罗夫的拘留时间不得超过当地时间晚上8点(北京时间8月29日凌晨2:00,总计96小时)。届时,杜罗夫将被带到巴黎法院,由调查法官决定是否对其提出指控或将其作为调查的关键证人释放。如果被指控,另一名法官将决定是否对其行动施加限制或要求他缴纳保释金。法国当局正在调查他涉嫌拒绝协助合法监听、允许传播儿童性虐待材料及协助毒品交易等指控。Telegram公司已发表声明称杜罗夫“无所隐瞒”,并强调平台遵守欧洲法律。

降息初期 最需关注的6个核心风险

作者:Web3Mario 来源:X,@web3_mario

摘要

2024年8月23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会上正式宣布“现在是政策调整的时候了。前进的方向是明确的,降息的时机和步伐将取决于即将到来的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以及风险的平衡。”这也就意味着持续了将近3年的美联储紧缩周期迎来了转折。如果宏观数据不出意外的话,将在9月19日的议息会议时迎来首次降息。

然而在进入降息周期初期时,并不意味着暴涨的马上来临,还是有些风险值得大家警惕,因此笔者于此总结一下当前最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规避掉一些风险。总的来说,在降息初期,我们还需要关注六个核心问题,包括美国的衰退风险、降息节奏、美联储的QT(量化紧缩)计划、通胀重燃风险、全球央行联动效率和美国政治风险。

一、降息并不一定意味着风险市场的即刻上涨,相反大部分情况下是下跌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对全球金融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降息初期,尽管降息通常被视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但它也伴随着一系列潜在风险,这就意味降息并不一定意味着风险市场的即刻上涨,相反大部分情况下是下跌。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通常可以被归类为以下几点:

1.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加

降息通常被认为是支持经济和市场的信号,但在降息初期,市场可能会出现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上升的现象。投资者往往会对美联储的行动产生不同的解读,有些人可能会认为降息反映了对经济放缓的担忧。这种不确定性可以导致股市和债市出现较大的波动。例如,在2001年和2007-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尽管美联储开始了降息周期,但股市仍然经历了显著的下跌。这是因为投资者担心经济放缓的严重性超出了降息的正面影响。

2.通胀风险

降息意味着借贷成本下降,鼓励消费和投资。然而,如果降息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通胀压力上升。当经济中充裕的流动性追逐有限的商品和服务时,价格水平可能会迅速上升,特别是在供应链受限或经济接近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历史上,如1970年代末期,美联储降息导致了通胀飙升的风险,这使得后续不得不采取更加激进的加息政策来控制通胀,从而引发经济衰退。

3.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

美联储降息通常会降低美元的利率优势,导致资本从美国市场流向其他国家的更高收益资产。这种资本外流会对美元汇率产生压力,导致美元贬值。虽然美元贬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出口,但也可能带来输入型通胀的风险,特别是在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高企的情况下。此外,资本外流还可能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不稳定,特别是那些依赖美元融资的国家。

4.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

降息通常被用来减轻经济压力并支持金融系统,但它也可能鼓励过度的风险承担。当借贷成本低廉时,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可能会寻求更高风险的投资来获得更高回报,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比如,在2001年科技股泡沫破裂后,美联储大幅降息以支持经济复苏,但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随后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最终导致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

5.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受限

在降息初期,如果经济已经接近零利率或处于低利率环境,美联储的政策工具可能受到限制。过度依赖降息可能无法有效刺激经济增长,尤其是在利率接近零的情况下,这就需要更多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手段,如量化宽松(QE)等。在2008年和2020年,美联储在降息接近零后不得不采用其他政策工具来应对经济下滑,这表明在极端情况下,降息的效果是有限的。

让我们从历史数据来看,随着1990年代,美苏冷战的结束,世界进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的政治格局后直到现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反映出了一定程度的滞后性。而当前也正值中美对抗正酣的阶段,旧秩序的破碎无疑更加剧了政策的不确定性风险。

降息初期 最需关注的6个核心风险

二、盘点当前市场的主要风险点

接下来让我们盘点一下当前市场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点,重点包括美国的衰退风险、降息节奏、美联储的QT(量化紧缩)计划、通胀重燃风险和全球央行联动效率。

风险一:美国经济衰退风险

有很多人将9月份的潜在降息成为美联储的“防御性降息”。所谓防御性降息,指的是在经济数据没有出现明显恶化的情况下,为降低潜在的经济衰退风险而做的降息决策。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分析过了美国失业率已经正式出发了“萨姆规则”对于衰退的警戒线。因此对9月份的降息是否能够遏制逐渐上升的失业率,从而起到稳定经济抵抗衰退的观察就显得极为重要。

降息初期 最需关注的6个核心风险

降息初期 最需关注的6个核心风险

让我们从非农就业数据的细项上来观察一下具体发生了什么,可以看到在商品生产门类,制造业就业人数出现了较长时间的低波动震荡,对数据贡献更多的是营建业。而对于美国经济来说,高端制造业,以及与其搭配的技术及金融服务业是主要的驱动力,也就是说当这部分高收入精英阶层收入上升时,受财富效应影响增加消费,进而惠及其他中低端服务业,所以该部分人群的就业情况可以作为美国整体就业情况的领先指标。而制造业就业的疲软可能展现出一定的导火索风险。除此之外,我们来看下美国ISM制造业指数(PMI),可以看到PMI正处于快速下降的趋势,这也进一步佐证了美国制造业疲软的局面。

降息初期 最需关注的6个核心风险

降息初期 最需关注的6个核心风险

接下来来看下服务行业,专业技术业与零售业都呈现出了同样的冷冻局面。对指标作出正贡献的主要以教育医疗、休闲娱乐为主,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两个,其一是最近新冠出现了一定的反复,并且受飓风影响,相关的医疗救护人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短缺。其二是由于7月大部分美国人处于度假期,由此带动的旅游等休闲娱乐行业增长,当假期结束后,该领域势必也收到一定的打击。

降息初期 最需关注的6个核心风险

因此总的来说,美国当前衰退风险仍然存在,所以小伙伴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宏观数据去观察相关风险,主要包括非农就业、初领失业金人数、PMI、消费者信心指数CCI、房价指数等。

风险二:降息节奏

第二个需要关注的是降息节奏的问题,虽然已经确认开始降息,但是降息的速度将影响风险资产市场的表现。历史上美联储的紧急降息是比较少见的,因此在议息会议之间的经济波动就需要市场自己的解读来影响价格走势,当某些经济数据预示着美联储加息过慢时,市场将率先开始反应,因此如何确定一个适合的降息节奏,并通过利率指引的方式引导市场按照美联储的目标来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降息初期 最需关注的6个核心风险

当前市场对9月利率决策的预估是将近75%的概率降25~50BP,25%的概率降50~75个BP,那么密切关注市场的判断,也可以较为明显的判断市场情绪。

风险三:QT计划

自从2008年金融风暴后,美联储快速将利率降低到0,但是仍然没有能够让经济出现复苏的现象,那时货币政策已经失效,因为无法继续降息,于是为了向市场进一步注入流动性,美联储创建了量化宽松QE工具,通过扩张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的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同时增加银行系统的准备金规模。这种方式其实是将市场风险转移到美联储身上,因此为了降低系统性风险,美联储需要通过量化紧缩QT,控制资产负债表规模。避免无序的宽松导致自身风险过大。

在鲍威尔的发言中并没有涉及到对当前QT计划的判断以及后续规划,因此仍需要我们对QT的进程,以及由此引发的银行准备金变化情况保持一定的关注。

降息初期 最需关注的6个核心风险

降息初期 最需关注的6个核心风险

风险四:通胀风险重燃

鲍威尔在周五的会议上对通胀风险保持乐观的态度,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2%,但已经可以对控制通胀较为有信心。的确,从数据上确实可以反映出这个判断,而且已经有不少经济学家开始吹风,即在经历过疫情的洗礼后,目标通胀率仍然设置成2%是否过低。

但是这里仍然存在一些风险:

  • 首先从宏观角度来看,美国再工业化受各种因素影响,并不顺利,而且又恰逢中美对抗背景下美国的逆全球化政策,供给端的问题在本质上并没有得到解决。任何地缘政治的风险,都会加剧通胀的重燃。

  • 其次考虑到在本轮加息周期中,美国经济并没有进入实质的衰退周期中,随着降息的进行,风险资产市场将出现复苏,当财富效应再次产生时,随着需求側的扩张,服务业通胀也将再次重燃。

  • 最后是数据统计上的问题,我们知道为了避免季节性因素对数据造成干扰,CPI与PCE数据通常会用年增率,也就是同比数据来反应真实情况,而到今年5月开始,2023年的高基期因素将被耗尽。届时相关数据的表现将容易收到增长的影响。

降息初期 最需关注的6个核心风险

降息初期 最需关注的6个核心风险

风险五:全球央行联动效率

我想大部分小伙伴对8月上旬的日美利差交易风险还记忆犹新,虽然日本央行马上出面安抚市场,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前两天的植田和男国会听证上看得出其偏向鹰派的态度。而且在其讲话的过程中,日元也出现了明显的拉升并在听证会后官员的再次安抚而得到恢复。当然实际上,日本国内的宏观数据表现也的确需要加息,这在我之前的文章中也有过详细的分析,但作为很长一段时间全球杠杆资金的核心来源,日本央行的任何加息聚餐都将给风险市场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其政策保持高度关注也是有必要的。

风险六:美国大选风险

最后需要提一下的就是美国大选的风险,在我之前的文章中也已经对特朗普与哈里斯的经济政策有过详细的分析。随着大选的临近,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对抗与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因此也需要时刻保持对大选相关事项的关注。

解读:以太坊基金会再次大量抛售ETH的背后故事

 以太坊基金会是“逃顶大师”吗?

8 月 23 日,美联储放出降息预期,加密货币市场迎来一波上涨走势。但是,一则链上操作接踵而至——以太坊基金会于 8 月 24 日凌晨转移 3.5 万枚 ETH 至 Kraken 交易所。

以太坊基金会上次向 Kraken 转移大量 ETH 是在去年 5 月 6 日,当时基金会将 1.5 万枚 ETH 转入 Kraken 交易所。随后的 6 天内,ETH 价格从 2, 006 美元暴跌至 1, 740 美元,下跌幅度达 13% 。

由于过去有数次相对高点大量出货的记录,以太坊基金会被市场戏称为“逃顶大师”。

例如,基金会曾在 2021 年牛市中成功在高点完成了两次出货:

(1) 2021 年 5 月 17 日,以太坊基金会以均价 3, 533 美元卖出 35, 053 枚 ETH,随后加密市场经历“ 5.19 暴跌”,币价跌至 1, 800 美元附近,几乎腰斩;

(2) 2021 年 11 月 11 日,以太坊基金会再次以 4, 677 美元均价,卖出了 2 万枚 ETH,随后市场便开始一路走低。这两次出货都称得上精准逃顶。

但是,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以太坊基金会其实并非每次都卖在最高点。

根据 Wu Blockchain 整理的数据显示,以太坊基金会也曾在 2020 年 12 月 17 日(以 657 美金的单价卖出 10 万枚 ETH)和 2021 年 3 月 12 日(以 1790 的单价卖出 2.8 万枚 ETH),均在以太坊暴涨之前卖飞,错失了后续的巨大涨幅。

从以太坊基金会近一年的转账记录来看,其实不难发现,其操作基本属于定期出售,仅靠几次高位卖出就将其称为“逃顶大师”,其实并不准确。

以太坊基金会为何抛售 ETH?

 对于近期转移 3.5 万枚 ETH 至交易所的做法,以太坊基金会执行董事 AyaMiyaguchi 解释道,“这是以太坊基金会资金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以太坊基金会每年预算约为 1 亿美元,主要由赠款和工资组成,部分受助人只能接受法定货币。今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以太坊基金会被告知不要进行任何资金活动,因为监管很复杂,目前无法提前分享计划。但是,这笔 ETH 转移交易并不等于销售,后续或将有计划地逐步销售”。

据加密分析师 DefiIgnas 数据,在转走 3.5 万枚 ETH 之后,以太坊基金会目前仍持有约 27.3 万枚 ETH,约占 ETH 总供应量的 0.25% 。据最新报告,以太坊基金会在 2023 年第四季度拨款 3000 万美元,第三季度拨款 890 万美元。资金主要用于全球会议(比如著名的 Devcon 和 Devconnect)、在线课程、创新项目等。

另外,从 2021 年报告显示,以太坊基金会在内部开支、外部拨款和奖励上的总支出为 4800 万美元,其中L1研发支出 2100 万美元,社区发展(包括拨款和教育)支出 970 万美元,内部运营(薪资、法律费用等)支出 510 万美元。

另外,基金会出售代币不是个例,比如 Polkadot 曾因其疯狂的支出而备受争议。

以太坊基金会抛售的市场影响以及改进方向

自 7 月 23 日以太坊 ETF 上市以来,截止 8 月 26 日,灰度的 ETHE 累计净流出 79.9 万枚 ETH,平均每日净流出 3.2 万枚(其他 ETH 均为净流入状态,整体净流出约 14.19 万枚)。相比之下,以太坊基金会最近抛售的 3.5 万枚 ETH 并不算特别多。

实际上,以太坊基金会售出 ETH 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团队开发运作需要资金支持。而且,基金会持有的 27.3 万枚 ETH 仅占总供应量的 0.25% 。从市值占比来看,基金会的抛售行为对市场流动性的直接影响较小,负面效应更多体现在市场情绪上,如导致 ETH 持有者信心受挫、跟风卖出等,

另外,以太坊基金会此前曾公布 1 亿美元的预算内容,但社区近期的反应凸显了对定期财务详细信息披露日益增长的需求。例如,定期发布包含财务和基础更新的详尽报告,报告包含团队支出、出售 ETH 的时间安排(应充分考虑如何减小对市场的影响)、资金的使用方式和地点、团队规模和分配等,并为社区提供关于以太坊基金会的公告、活动、财务活动等接口,如此,社区情绪将会变得更加稳定,ETH 持有者也会更加关注、理解和支持以太坊基金会,帮助推动以太坊的发展。

期待 ETH 基金会通过持续的研发公关,社区运营和市场教育,能为以太坊这条最著名的智能合约区块链带来更多的开发者和用户。

Meta壮士断腕 元宇宙是歪路?

在元宇宙领域三年烧钱数百亿美元却处处碰壁的Meta,如今似乎正不得不“壮士断腕”。根据Meta周二发布的一份最新公告,其将关闭一处已运营多年的增强现实(AR)工作室,以优先投资其他领域,包括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AI)业务。

该工作室名为Meta Spark,允许开发者制作数字滤镜特效,并将其叠加到公司的Facebook、Instagram和Messenger应用程序的视频上。其最初推出的目的是与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竞争,后者因其图像滤镜特效而大受欢迎。

Meta周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工作室将于2025年1月14日关闭,在该工作室创建的第三方AR特效(包括计算机生成的滤镜、面具和3D物体)都将被移除,但Meta仍将提供内部制作的AR特效。

Meta壮士断腕 元宇宙是歪路?

该公司在公告中写道,“这一决定是我们做出更大努力的一部分,旨在优先考虑我们认为最能满足消费者和商业客户未来需求的产品。我们致力于让这一过渡尽可能顺利。”

Meta在公告附带的问答指南中也提到,随着Meta Spark平台关闭,我们也正将资源转移到下一代体验,包括眼镜等新形式的设备。

不少第三方创作者对于Meta突然作出的上述决定,显然非常不满。有创作者在社区发帖称,对Meta公司的这项决定感到极度失望,一些创作者已担心这会导致其失业。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Meta的Reality Labs部门在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产品上的亏损已高达约为500亿美元。迄今为止,该公司销售VR和AR设备(包括头戴式设备)的努力一直举步维艰。

有分析人士认为,Meta的Reality Labs部门惊人的现金消耗并不是创新的代价,而是一种“混乱”文化的结果,这种文化的特点是频繁重组和任命没有AR或VR专业知识的高层领导。

而最近,Meta已开始将公司业务的重点转向了人工智能。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此前表示,人工智能将是该公司今年最大的投资领域,该公司计划在支持该技术的基础设施上投入多达400亿美元,包括硬件、数据中心和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