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Ticket.fans:致力开启BTC Memecoin流动性新时代

一文读懂Ticket.fans:致力开启BTC Memecoin流动性新时代

最近几个月 Pump.fun 铸就了 Solana 上的 MEME 之夏,Pump 协议收入屡创新高。据统计,在 Pump 上共发行了超 120 万的代币。如此疯狂的 MEME 浪潮,作为 Solana 上的代币发射平台,将 Solana 链上活跃度推向新高。其他链也纷纷跟进,比如孙宇晨创立的 Sunpump。

一文读懂Ticket.fans:致力开启BTC Memecoin流动性新时代

而我们一直期待的 BTC 生态却还没有类似的 MEME 发射平台。由于 BTC 本身的特性,流动性、交易便捷性等都受到限制,但是 BTC 社区的文化是非常适合 MEME 的孕育发展。在 MEMECOIN 这个叙事的周期内,我们无法忽略 BTC 上的 MEME 生态,MEME 很可能跟铭文一样再次引爆 BTC 生态。

我们关注到 BTC 生态上也有一个这样的发射平台 Ticket.fans,它吸收了 Pump 成功的经验:简化代币发行方式,降低发射成本,公平发射,内外盘交易,绑定曲线和自动做市等等,还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机制如侧链。

一文读懂Ticket.fans:致力开启BTC Memecoin流动性新时代

 一、项目介绍

Ticket.fans 是一个专注于比特币生态系统的 MeMe 代币 Launchpad,基于 MetalD,并且运行在比特币和其侧链 MVC 上。

其中 MetaID 是建立在比特币及其同构区块链上的统一身份和数据格式协议。基于 MetaID 协议,开发者可以在比特币上构建各种 Web3 应用,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保障用户数据主权。

官网:

在 Ticket.fans 上,用户可以在一分钟内轻松快速地生成自己独特的代币,所有这些都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进行,其特点是没有 Rug,没有 VC,也没有预售。

用户也不用担心流动性问题,因为在第一阶段流动性众筹跟后续外盘交易阶段,都有充足的流动性机制供买入和卖出。

二、产品及创新

产品

一站式 Token 发行、众筹、交易平台

发行代币:部署发行 MEME 代币

众筹流动性池:用户存入资产获得流动性代币。

DEX 上币: 在 Orders.exchange 上交易。

功能

Ticket.fans 的核心功能分为 Club Ticket 和 Fans Ticket。

Club Ticket:允许用户以低门槛参与 Meme 代币的发行,轻松创建自己的 Meme 代币,以便在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上进行交易。

Fans Ticket:专为 KOL 设计的专属社区建设平台,应用场景如社区付费、粉丝经济。

创新

一文读懂Ticket.fans:致力开启BTC Memecoin流动性新时代

交易在链上发生,安全可靠

采用 BTC 生态的 MRC-20 协议,Ticket.fans 中发生的所有操作,例如买卖,本质上都是 BTC 交易。确保无缝和安全的平台内交易。

MRC-20 协议是一种运行在比特币网络上的基于 UTXO 的代币协议。该协议设计简单高效,非常适合 BTC 环境,并可能适用于未来的跨链应用。

创建流动性池,提高流动性

当代币市值超过$ 100 K 时,会触发注入流动性,将存储在服务的资金注入流动性池,用户可以在 Orders.exchange 上交易(类似 uniswap)

采用侧链 MVC,安全便捷

第二阶段外盘交易(Orders.exchange)转移至比特币侧链,保证安全的同时优化了便捷交易的体验。

散户友好

买卖低于 0.001 BTC 的交易免费,对等于或大于 0.001 BTC 的交易,将收取 1% 的费用。

三、社区和数据

社交媒体:

Twitter:,3K followers

Telegram:,1.3k members

历史发射数据

首日上线的项目都有较高的涨幅。其中首发项目 WUKONG 截止目前涨幅已超过 2200% 

一文读懂Ticket.fans:致力开启BTC Memecoin流动性新时代

 

四、如何运转

以 Club Ticket 为例:

创建代币

Meme / BTC 池部署在 BTC 上。成功部署后,Token 可以在一级市场进行交易。

众筹流动性池

a. 流动性池众筹是为代币的初始流动性提供资金的过程。这通常是通过 Primary Market 方法完成的。

b.参与者将新创建的代币兑换成聪 (sats),用于建立流动性池。

c. 建立流动性池对于 DEX 上的代币交易至关重要,因为它为买卖订单提供流动性。

DEX 上币(当市值超过特定阈值时,池将桥接到侧链 MVC。)

a. 一旦建立了流动性池,代币就可以在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Orders.exchange 上市。

b.上架后,代币可以在 Orders Swap 或一级市场自由交易,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买卖。

从创建代币到一级市场交易,这个过程跟 LBP 流动性拍卖类似,依据预设的绑定曲线进行买卖。

相比 BTC 上原生的 BRC 20 协议,如 ORDI,Ticket.fans 有更好的流动性(流动性池、DEX),更优质的交易体验(侧链)。参与用户除了支付 gas 之外,还需要支付一部分资金来购买代币,提供初始流动性,当市值满足一定条件后,有机会上 DEX 交易。外盘 DEX 流动性更充足,手续费更低,速度更快,交易更方便。

新代币的第 1 阶段在绑定曲线 AMM 模型下运行,用户支付 BTC 购买代币或出售代币取回 BTC。交易发生在用户和代币服务之间,价格由绑定曲线算法决定。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它纯粹在链上,永远不会耗尽流动性。

当代币市值超过某个阈值时,进入第 2 阶段。此时,该服务存储的流动性将被存入 Orders.exchange 来创建一个流动性池。然后,代币可以在 Orders.exchange 上交易,价格由市场类似 Uniswap 的方式决定。以前的 bonding curve 模型继续作为渐进式发行机制并行运行。如果价格低于市场价格,用户只能从绑定曲线购买代币,但不能再将其卖回给模型。

在这两个阶段,所有交易都在链上进行:BTC 主网和侧链。

五、参与教程

可参考官方教程:

六、总结

从反 VC 到拥抱 MEME,从 Solana 到 BTC,我们有理由相信,BTC 上也会有属于自己的 MEME 文化。而 Ticket.fans 正是基于 BTC 设计的,兼顾安全性、便捷性,在链上交易的基础上,开启 BTC 生态 MEME 的流动性时代。

Pump 的惊人表现,让我们对 Ticket.fans 有了更多期待。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和忽略当前 Pump 上出现的问题,也有可能在 Ticket.fans 重演:

发币成本低,缺少监管,项目数量繁多,骗子项目充斥其中;

赚钱效应差,据统计,Pump.fun 上 80% 交易者亏损,仅 3.061% 盈利超 1000 美元;

没有反哺所在链,没有对整个行业发展做出真正的贡献;

甚至更多可能在 BTC 上才会出现的问题如:链上交易卡顿,gas 居高不下等;

永恒不变的是人性,所以这些问题可能会一直存在,但是市场也期待在 BTC 链上,在最原始最纯粹的 BTC 生态上,Ticket.fans 能比 Pump 和 BRC 20 有改进和创新,从目前的链上交易(主链+侧链)以及流动性的设计上看,他们确实在用心建设,促进 BTC 的 MEME 生态发展。

以太坊大跌“元凶”?创始人V神持续卖出被质疑

根据 Lookonchain 追踪的数据,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在 8 月份将价值约 1000 万美元的以太币转移到与加密货币交易所相关的钱包中。

此外,Arkham Intelligence 的数据显示,自 2015 年以来,Buterin 的以太币地址已流出约 422,000 ETH(截至 2024 年 9 月 1 日价值 10.4 亿美元)。在过去两年中,已有超过 840,000 ETH 从该地址流出。

这些转移引发了人们的猜测,即布特林一直在出售其持有的以太币,以实现以太币的利润,尤其是当这种加密货币的交易价格与 2022 年 885 美元的周期低点相比高出 180% 的情况下。

以太坊大跌“元凶”?创始人V神持续卖出被质疑

尽管如此,Buterin 否认了这些指控。

自 2018 年以来,我从未出售过 ETH 获利——Vitalik,8 月 31 日,Buterin澄清说,他从未出售其持有的以太币以获取利润,并指出自 2018 年以来,他所有的 ETH 转账都是为了支持他认为有价值的各种项目,无论是在“以太坊生态系统或更广泛的慈善机构”内。

以太坊大跌“元凶”?创始人V神持续卖出被质疑

有趣的是,8 月份的转账与价值超过 2.07 亿美元的 84,000 ETH 从以太坊基金会官方地址转移到加密货币交易所同时发生。

下跌元凶?

以太坊基金会定期出售其持有的部分 ETH,以资助开发、研究和其他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计划。

然而,大额的以太币转账有时可能会引起短期的市场反应,因为投资者可能会将其解读为即将到来的抛售压力。

例如,2021 年 11 月,以太坊基金会向 Kraken转移了 20,000 ETH(价值约 9500 万美元)。

以太坊大跌“元凶”?创始人V神持续卖出被质疑

这些转移发生在以太币价格达到峰值之前,随后其价格回调了 85%,这表明以太坊基金会出售其持有的以太币——无论其意图如何——导致了 ETH 市场的下跌。

同样,2021 年 5 月,以太坊基金会出售了 350,000 ETH,此前以太币市场价格下跌了 50%。

然而,并非所有以太坊基金会的出售都发生在重大市场调整之前。

以太坊大跌“元凶”?创始人V神持续卖出被质疑

例如,在 2020年12月左右,其卖出巨量ETH的同时,以太坊却创下了 630% 的价格涨幅。以太坊价格飙升的其他因素包括 Beacon 链的推出,这标志着以太坊转向权益证明,以及美国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刺激了对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风险资产的需求。

有趣的是,Vitalik Buterin 和以太坊基金会最近的以太币出售正值美联储计划降息之际,现货以太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资金流出正在放缓。

基金会没钱了

根据以太坊基金会的最新报告,2023 年第四季度,以太坊基金会拨款 3000 万美元。2023 年第三季度,以太坊基金会拨款 890 万美元。

不得不说,虽然波卡因为疯狂的支出而面临争议(相关阅读:波卡上半年财报引发争议:8700万美元支出占推广费近一半,收入仅为110万美元),但至少它的报告是透明的,可以查到。

另外,如果按照目前每年1亿美元的支出速度,以太坊基金会8年后就会耗尽手中的ETH。如果想为运营提供更长期的资金,要么ETH价格上涨,要么开始staking赚取收入。

    Web3 Social迷思:没弄清社交与社区的不同 还有灾难性的X to Earn模式

    作者:北辰

    Web3行业在过去一年里走出了低迷的熊市,虽然远未迎来真正的牛市,但关于Social Summer即将到来的声音越来越多。尤其是最近Telegram创始人Pavel Durov因面临诈骗、洗钱、恐怖主义等多项罪行指控而在法国机场被逮捕,进一步引发了对社交产品的关注。

    这也不难理解,crypto native的技术路线似乎已经走到尽头了(毕竟该有的基础设施都有了),但是还看不到Mass Adoption的曙光,而社交赛道在理论上是最容易撬动海量用户,而且还有可能沉淀成生态。于是它承载着停滞了的Web3行业的焦虑,每当friend.tech、Farcaster等社交应用表现稍好,都会引来全行业的关注。

    尽管我也看好社交赛道,但不得不发出刺耳的声音——整个Web3行业对于社交赛道充斥着作为外行的想当然,误解之深其实不亚于收藏品、RWA和DePIN。

    我们得先足够了解Social,才能再接下来谈怎么与Web3结合为Web3 Social(或者DeSo)。

      一、社交与社区

    无论是Web3 Social还是DeSo,抑或者SocialFi,概念落实到最后还是要给真实的用户提供服务,那就得区分清楚这些服务是针对社交还是社区。绝大多数时候大家似乎都混为一谈,尤其是在中文语境中,几乎成为了同义词,但其实social与community是不同层次的两件事情

    1.1.社交:从通信开始

    广义上的社交产品是从社交(social,其实更准确来说是social interaction)开始,而社交则是从通信开始。

    社交是微观层面的交流行为,少则发生在两个人之间,也可能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群组(group),而实现社交行为的方式是通信(Communication),所以社交产品得先从通信软件开始

    电子邮件是最早出现的通信工具,在1965年由MIT率先实现。1973 年伊利诺伊大学在PLATO系统上开发了第一个在线聊天系统Talkomatic,对方甚至可以实时看到你正在输入的字母是什么。此后各种通信软件不断迭代,今天我们日常沟通所使用的是WhatsApp、微信、Telegram等在线聊天应用及各种邮箱,最核心的通信功能当时已经具备了。

    那么为什么用户会不断地更换通信软件?其实每一个通信软件爆火的背后,都有一个非它不可的理由在驱使着用户们使用它,总结下来无非有三个,要么免费,要么能找对人,要么抗审查。

    腾讯就是一个由免费驱动的成功案例。在1999年三大运营商还没有开通短信业务的时候,OICQ(也就是后来的QQ)就绕过了电话网络可以直接免费发消息,但是在电脑上收发比较麻烦,这才给了2000年才推出短信业务的三大运营商机会,每条短信收费0.1元,而这又在后来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给微信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但为什么机会是留给微信而不是更成熟的QQ呢?首先是因为手机QQ在移动互联网早期只是把PC端的老产品移植到了移动端,在产品体验上不如原本就为移动端打造的微信。更为重要的是微信率先推出了语音消息、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功能,完全取代了手机的短信和通话业务。

    话说如果我们沿着免费的逻辑出发,下一个由免费驱动的通信软件应该是免费的卫星通话和卫星上网了

    而由找对人所驱动的成功案例就是各种交友软件,如针对陌生人交友的陌陌,针对性少数群体的Blued,针对高学历相亲的青藤之恋……由抗审查所驱动的成功案例则是Telegram、Signal等。

    Clubhouse兼具了找对人和抗审查的特性,才让这个功能其实很常见的语音聊天软件在刚出现时就一码难求,因为这里会有厉害的人,也可以聊很生猛的话题。

    总之,社交(social interaction)是最基本的社会行为,实现社交的最基本功能是通信(Communication),即使再复杂的社交产品,最核心的功能也是从通信出发,后面再不断集成新的服务,演化成社区产品

    1.2.社区:社交媒体与社交网络

    许多人、群组之间的社交行为所形成的复杂的有机体,才算是社区(community)。

    注意,社区不是简单的集合(很多人对于社区的理解就是「拉个群然后每天有人吹水就完事儿了」……),而是全体成员出于共同的诉求(比如利益、愿景等)而互相支持,这就意味着成员之间要付出一定的信息、资源等。社区内部成员索取的资源高于生产的资源时,社区就走向了衰亡。就像癌细胞,只会不断复制并消耗身体能量,直到供体也死亡。

    所以构建社区产品的难度远高于社交产品,这简直是个宗教议题。抓住通信的某个痛点(比如当年的免费语音聊天)就可以火爆一时,但绝大多数社交产品的后续表现都证实了沉淀用户远比吸引用户更困难

    根据社区(community)产品沉淀用户的不同方式,可以划分出以内容为核心和以关系为核心的两类产品,即社交媒体(social media)和社交网络服务(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这两个名词也很容易让人混淆社交和社区的概念。

    以内容为核心的社交媒体要追溯到Notes,也是在1973年诞生于PLATO系统(同年这里也诞生了第一个在线聊天系统Talkomatic),Notes已经具备了BBS的雏形,后来的各种论坛、贴吧、博客等社区产品都是由此展开。它们都以兴趣为核心,所以会不断沉淀用户生成内容(UGC),最后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演化为今天我们熟知的Twitter、微博、Instagram、小红书等。

    以关系为核心的社交网络服务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由找对人所驱动的通信产品」,不过只有当产品确实被当作通讯列表时,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社交网络。比如针对原本就离线存在的熟人社交的微信,针对陌生人交友的陌陌,针对职场交友的LinkedIn……

    1.3.从单一功能到综合平台

    不过即使我们梳理到这里,严格区分了社交与社区,但是对于社交产品的定义可能依然是混乱的,那是因为现在的社交产品往往不再只有单一的功能,而是融合了不同层次和维度的功能。

    这是造成一切关于社交产品混乱认识的根源——只盯着产品最表层的功能玩拼图,而无法还原出产品真正的驱动力和演进脉络

    还是以微信为例。先通过免费的文字消息和语音消息的通信功能,迅速把用户真实的人际网络迁移过来,沉淀出了一个庞大的熟人社交网络。然后用「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开拓了陌生人社交市场,迅速突破1亿用户大关。

    后面又支持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功能来强化在通信方面的优势,并先后推出了「朋友圈」、「公众号」「视频号」等功能,在社交网络的基础上发展成了社交媒体,其中支付功能的添加更是打得支付宝措手不及。

    这种方式也可以用来分析X、Facebook、Telegram甚至抖音,但是今天几乎所有关于Web3 Social的分析报告,仿佛是一位近两年才使用微信的用户来分析微信——想当然地把各种功能混在一起来分析,自然很难抓到产品的重点。而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的创业者,也无非是复刻另一个微信,直接从大而全的功能开始抄起,却不思考那些功能背后具体指向的真实用户如何获取并沉淀。

    所以本篇文章也大可按照不同的通信方式、内容类型、社交关系类型和媒介类型展开,做一个漂亮的表格,然后再用互联网黑话煞有介事去分析那些随机组合出来的结果(比如「一个用于Web3从业者交流的支持语音通话和直播功能的可以带单交易的加密App),以此显得行研非常专业,但其实不具备任何实操层面的指导价值。

      二、Web3 Social全景图

    关于social铺垫这么多,终于要聊到Web3了!Web3 Social所要考虑的要比前面举例的各种互联网社交产品复杂得多,因为整个互联网协议与区块链协议有根本上的不同。

    2.1.模型层级:互联网与区块链

    Web3 Social迷思:没弄清社交与社区的不同 还有灾难性的X to Earn模式

    互联网按OSI模型可以分为7层,开发者只考虑最上端的应用层即可。但是区块链目前还没有定型,所以就相对复杂,这里给出一个仅供参考的分层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来展开分析。

    在区块链世界里,如果说区块链网络是layer1,那么互联网就是layer0,承担着底层通信基础设施的作用。区块链网络也可以细分为不同层,如网络层、数据层、 共识层、激励层,虽然还有不同的分层方案,不过目前的主流方案是让公链把它们一齐打包了,所以我们直接讨论公链即可。

    公链之上就是协议层(Protocol),封装了各类脚本代码、算法以及智能合约。值得注意的是,它们不是终端产品,而是一些实现最小功能的关键组件,有的是链上执行的智能合约,有的则是链下执行的中间件。

    由于区块链是共享数据层,这些智能合约是开放的,且能被无限次使用,所以后来的开发者理论上可以基于这些智能合约及中间件做组合和优化,从而构建出一个新应用。

    问题在于,目前协议层上无论是智能合约还是中间件都还非常欠缺(为数不多的创新集中在DeFi领域,socia赛道没有革命性的产品),那么在此基础之上,在应用层里构建出符合Mass Adoption的产品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

    2.2.两种逻辑: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

    具体到Web3 Social赛道,一直都有两种产品路径在竞争——crypto native更倾向于自下而上地构建原生加密社交产品,从Web2过来的闯入者则青睐于自上而下地先构建出成熟的Web2产品再逐渐增加Web3模块。

    2.2.1.自下而上的方案

    自下而上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以账户为核心而展开建立的身份管理基础设施,另一种是以内容为核心而展开的社交图谱(Social Graph)。

    在Web2世界最重要的账户是邮箱,在Web3世界则是DID(Decentralized Identifier,去中心化身份),用户自行在区块链上创建和管理,能够与其他应用进行私密的交互。

    最典型的代表是ENS,这是一套基于以太坊建立的去中心化域名系统,可以为个人、组织甚至设备来创建和管理自己身份/数字标识(不过最早的链上域名系统是2011年从比特币网络分叉出去的Namecoin)。

    不过这类DID项目面临的问题是除了用作钱包域名,没有什么真正刚需的应用场景了……

    而以内容为核心而展开的社交图谱则是让用户把自己的社交数据上链,如个人资料、发帖、关注等。最典型的代表是Lens Protocol,把用户的社交数据和行为给token化、NFT化,开发者可以基于此建新的社交应用。不过目前还没有孕育出真正有生命力的社交应用。

    另外Blink这种简单的工具也值得关注,可以把链上的行为转换为可嵌入到各种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的链接。

    2.2.2.自上而下的方案

    至于自上而下的方案就很简单了,就是把成熟的社交产品进行链改,不过具体也细分为两种。

    一种是先做一个成熟的Web2社交产品,再逐渐添加Web3模块。这种方案最古早也最成功的是币乎,后来关停了,虽然涌现过非常多类似项目,尤其是2022年在X to Earn模式启发下的SocialFi,推出了发帖即挖矿、评论即挖矿、聊天即挖矿等机制,到现在基本都死了。因为SocialFi的模式天然不成立,后文会详细阐释原因。

    目前在各种从Web2逐渐过渡到Web3的社交产品中,唯一表现不错的是Farcaster,它非常克制,没有采用SocialFi模式,而是认真培育起加密社区,Web3的功能以插件的形式存在。要知道加密社区天然具有财富效应,所以自然而然地催生了以Degen为代表的一众memecoin(话说上市如果跟发币一样简单的话,雪球就会碾压一切大厂)。

    另一种方式则非常隐蔽,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加密原生的产品。它们往往都有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再结合DID、DAO工具等模块,允许任何人在上面构建属于自己的Web3应用。

    它的迷惑性在于,所有的模块看起来都是Web3的,在功能上显得大而全,但是你跳出来看,就会发现其实是直接把成熟的Web2社交产品用从头到尾用Web3的方式新表达一下(比如采用了加密签名、分布式系统),那么跟Web2产品也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例如Ceramic、UXLink,看起来从应用层一直到基础设施层,跨越了区块链多层技术栈,而且涵盖了从底层技术到用户界面的多个方面,是一套非常完整的Web3社交生态系统。这就好比用钢筋水泥仿造了一幢木制阁楼,可以有但没必要,明明可以根据钢筋水泥的特性设计出新形式的建筑出来。

    2.2.3.两种产品路径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无论是以账户为核心而展开建立的身份管理基础设施,还是以内容为核心而展开的社交图谱,抑或者直接把成熟的Web2社交产品用从头到尾用Web3的方式重新表达一下,上述种种思路更像是针对数字世界的末日生存玩家而准备的,对普罗大众来说没有必要,所以往往是「尊重,但不理解」,也就很难沿着这条道路产生一款大众产品。

    我们也许应该放下原教旨主义的偏见,重新来审视一下Farcaster这种Web2.5的产品的生命力,而这又要回归到文章开头所说的做社交与社区的能力上来,功夫其实在技术之外。

      三、X to Earn及其适用场景

    但是关于Web2.5的产品,想象力几乎被「Web3版的XXX」所垄断,比如Web3版TikTok —— Drakula、Web3版Instagram —— Jam等,而Web3的部分仅仅体现在商业模式的货币化上,也就是Fi,或者说我们更熟悉的X to Earn。

    3.1.货币化的本质是积分商城

    货币化似乎是Web3爆改一切互联网产品的唯一法宝,无论是在2017年流行的「通证派」「链改」,还是在2021年开始流行的「X to Earn」,本质上都是用让利的方式来激励用户留存。

    其实在互联网领域里就已经沉淀了很成熟的积分玩法,用「做任务-赚积分-商城兑换商品或权益」的方式来提升App用户活跃度,但只是作为辅助运营的手段而已。毕竟金钱不会凭空出现,如果羊毛不能出在羊身上,那也要从猪身上来薅,总之在正常的商业模式中这种补贴长期来看是有现金流瓶颈的

    也就只有资金盘能够打破现金流瓶颈,直接开发出一款以积分玩法为主导的产品,然后让后来者接盘。2015年前后,三四线城市就有蛮多大妈在推广各种据说能赚钱但要先交会员费的App。

    不过ICO的流行提供了比资金盘更巧妙的方式——资金盘项目还要在线下拉人头才能有人来接盘,ICO项目则直接发个币,甚至都不需要有人来接盘,已有的用户只要有上涨预期甚至会自己加仓,而且二级市场也不存在找具体的某个人来维权的问题。

    所以,绝大多数Web3产品的货币化,本质上还是互联网积分商城的玩法,只不过积分兑换的不是真金白银买来的商品,而是二级市场的市值预期。

    3.2.货币化方案的挑战

    当然,我们不应该全盘否定货币化,只是它有特定的适用场景,至少不适用于绝大多数社交和社区的场景。

    首先面临的挑战其实是管理学方面的瓶颈——现有的绩效考核水平根本无法精确地识别出用户的有效行为,也就不能针对性地给出合适的激励,最终的归宿只能是招来羊毛党

    即使规则精确到每天留存多少分钟,完成哪些任务之类,也会被撸毛工作室玩得明明白白,真实用户反倒没有机器人账户有竞争力,这一点几乎所有的「X to Earn」模式的项目都没能避免。

    而且即使项目方的确能够区分出用户有效的行为,并制定了合理的激励方案,但天然地不适用于社交/社区类产品,因为还要面临心理学方面的挑战——货币化让用户的动机从产品本身转移到了激励上,那么当激励减弱时,用户使用产品的动机也就消失了。

    更糟糕的是,对于一款社交产品来说,良好的社交体验本身就是对用户的奖励,而SocialFi模式则在不断提示着用户的注意力从单纯的社交体验转向金钱激励,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用户对产品本身索然无味。

    3.3.SocialFi的荒谬性

    假如我们按照SocialFi的模式开发一款记录恋爱App,把情侣每天要做的各种事项如聊天、送花、接吻、拥抱等行为进行量化考核,最终进行奖励,那么对使用这款App的情侣来说,最后的恋爱体验会非常索然无味。

    如果你也觉得这款恋爱App设计得很荒谬,那么SocialFi的项目都是这么做的。可以用心理学的过度理由效应(Over—justification effect)来解释SocialFi的荒谬性——货币化让用户原本就有充分的内在理由的行为,却额外增加了过度的理由,从而让用户的行为被这种外部的额外的理由所控制。

    如果要把用户的行为给货币化,只适用于那些刚性的付费场景,比如黄赌毒,比如粉丝经济。用户原本就有着强烈的付费意愿,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这时候用货币化的方式来辅助运营,就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现在的所有的货币化(X to Earn)项目那样,看起来设计得十分精巧,但实际上不能带来长期正向收入,只能在不断空转中走向凋敝。

    结论

    Web3 Social承载了整个Web3行业对Mass Adoption的期望,但是当前处在重重认知的迷雾中。

    迷思一:普遍存在对社交与社区概念的混淆,于是只能盯着产品最表层的功能来研究,忽视了产品真正的驱动力和演进脉络,最后在产品设计和定位上也就倾向于搞出功能大而全的产品,对产品的前景充斥了拍脑门儿的想当然。事实上,用户却没有非它不可的理由。

    迷思二:加密原教旨主义者自以为的加密技术带来的社交产品的革命,其实没有带来任何通信层面的变化(比如从文字到语音到视频),更多的是基于现有功能的微创新(比如DID、社交图谱),而不是范式转移。并且这种功能上的微创新,更适用于数字世界的末日生存玩家,而不是大众。

    迷思三:从Web2过来的闯入者以为凭借着自己优秀的Web2产品,只要在机制上进行货币化改造,就会吸引广大用户进来并成为忠实粉丝,其实能吸引来的只能是羊毛党。因为把用户的行为给货币化,会把用户注意力从社交体验转向金钱激励,而且金钱激励还是有限的(毕竟没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所以长期下来会让产品在不断空转中走向凋敝。货币化的方案只能作为辅助运营手段来刺激用户原本就强烈的付费意愿,而不是让用户凭空产生出付费意愿。

    所以,Web3无论是技术还是商业模式,都无法另起炉灶搞一套适用于大众的社交产品。但不是说Web3社交没有未来,排除了种种迷思之后,能成立的路径似乎只有两条了。

    要么像Farcaster、Telegram那样,先认真培育出一个加密社区类的产品,然后以插件的形式支持一些Web3功能,加密社区会自然而然催生各种财富效应出来

    要么像ENS、Lens Protocol那样,在协议层继续探索出一些创新性的中间件,虽然现阶段似乎用处不大,但可以作为技术储备。未来可能会被大型Web2社交应用以插件的形式集成进去,从而带来的新型交互模,也可能会催生出新的应用场景(如基于ENS衍生出新的信用评估机制)。

    本篇文章最初想探讨的是Web3 Social能做什么,但梳理之后的发现似乎不要做什么其实更重要……不过从中短期来看,显然还是做加密社区的确定性更高。

    为什么DePIN会在这个时间点起飞?

    随着Helium、Golem等项目在数字基础设施网络中取得了早期的成功,DePIN已经经历了几个市场周期。五年后的现在,随着产品发布的激增和新成立的DePIN专项基金的涌现,DePIN正在起飞。但,为什么是现在?

    本文译自CoinDesk文章“Why DePIN Is Taking Off Now”,介绍了区块链在慈善事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作者为Jasper De Maere。

    Web2.0与Web3.0的交汇:警惕网络安全的双重挑战

    Web2.0与Web3.0的交汇:警惕网络安全的双重挑战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Web2.0与Web3.0的交汇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CertiK联合创始人、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顾荣辉,受到crypto.news的邀请,就Web2.0与Web3.0交汇所带来的安全威胁进行了深入解读:


    Web3.0的诞生被看作是构建一个更安全、更透明的互联网的希望之光,它旨在解决中心化Web2.0系统中长期存在的隐私和数据控制问题。然而,随着Web3.0的发展,它却常常以危险的方式与Web2.0网络进行交互;这种风险的交织,为新型网络安全威胁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如果不对这些潜在的问题加以控制,可能会破坏Web3.0所提供的安全性。

    尽管众多科技爱好者在积极拥抱Web3.0,但实际上,从Web2.0过渡到Web3.0并不是一个没有阻碍的平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出现的安全漏洞很容易被黑客和网络钓鱼者所利用。因此,为了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的数字生态系统,Web3.0首先需要重视并解决Web2.0遗留下来的薄弱环节。

    Web2.0与Web3.0交汇处的关键漏洞

    Web2.0和Web3.0代表了互联网数据处理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Web2.0依赖于中心化服务器和数据收集模型,将权力集中在少数大公司手中。而Web3.0通过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将数据所有权交还给用户,从而实现控制权的去中心化。

    然而这两个系统并非完全独立,许多Web3.0应用程序仍依赖Web2.0的基础设施,例如域名、存储和API。这种依赖关系使得Web3.0同样拥有Web2.0的中心化缺陷。例如,使用云服务提供商进行链下存储的Web3.0平台,可能同样容易受到服务器漏洞的攻击。同样,那些具有Web2.0界面的Web3.0平台,也容易面临网络钓鱼攻击和DNS劫持的风险。

    网络钓鱼攻击:Web3.0环境中的Web2.0缺陷

    网络钓鱼攻击一直是Web2.0环境中长期存在的威胁。在Web3.0中,其攻击方式也基本类似:攻击者仿造合法平台的界面,诱骗用户泄露私钥或签署恶意交易。

    这些攻击利用了Web2.0的缺陷,通过伪造域名和电子邮件诈骗的手段,诱使用户相信他们正在与合法的去中心化平台进行交互。例如,针对DeFi平台的网络钓鱼攻击,可能会使用假冒的Web2.0网站来诱骗用户,进而窃取他们Web3.0钱包中的资金。因此,Web2.0和Web3.0的融合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将传统网络钓鱼攻击与新技术结合的机会,对那些误以为去中心化本身能提供全面保护的用户构成了严重威胁。

    Web3.0的透明性和去中心化的安全优势

    尽管存在上述风险,Web3.0仍然通过其去中心化技术和透明的框架为更安全的互联网建设带来了希望。作为Web3.0支柱的区块链是一本不可篡改的账本,其防篡改能力远胜于传统Web2.0数据库。同时,智能合约消除了可能受到攻击的第三方需求,而去中心化身份解决方案则让用户可以掌控自己的数字身份,有效降低了网络钓鱼攻击的风险。

    除此之外,Web3.0的透明性使用户能够实时验证交易和审计系统,提供了一种在Web2.0的不透明结构中难以达到的安全性和可问责水平。通过将控制权分散至多个节点,Web3.0降低了在中心化系统中常见的大规模数据泄露的风险。

    加快Web3.0应用进程,降低网络安全风险

    为了减少Web2.0与Web3.0重叠所带来的新型安全风险,必须加速应用全面的去中心化系统。只要Web3.0仍然部分依赖于Web2.0基础设施,它就会继续受到来自利用这两套系统缺陷的混合攻击。

    去中心化系统在增强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DeFi领域,用户无须依赖第三方平台即可直接进行交易,从而减少了第三方漏洞攻击的风险。此外,构建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允许用户在无须登录或避免中心化式数据存储的情况下仍能安全地与平台进行交互。

    然而,要实现Web3.0的全部潜力,开发者和行业领导者必须致力于构建独立于Web2.0运行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这意味着需要在去中心化存储解决方案、身份协议、治理系统等相关赛道上进行投资孵化,所有这些努力都旨在降低当前依赖Web2.0存在的固有风险,以创造一个更安全的数字环境。

    蓝狐笔记:理解 dappOS 意图为中心的基础设施

    撰文:蓝狐笔记

    Paradigm 提出以意图为中心(Intent-centric)的叙事,而推动其落地的还有 Polychain 和项目,其中之一是 PolyChain 投资的 dAppOS。dAppOS 是一个以意图为中心的项目。Polychain 之前投资的 Celestial 推动了模块化赛道、投资的 Eigenlayer 推动了再质押赛道,投资的 TAO 推动了 AI 赛道,这次投资的 dAppOS 能否推动意图方面赛道的发展?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答案。

    如何理解 dAppOS 的以意图为中心的叙事?有几个点值得关注:

    1.dAppOS 是意图执行网络,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基础设施

    dAppOS 本身理解起来并不复杂,它是一个意图执行网络,这个网络创造了一个双边市场。这双边市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用户想要的结果和执行复杂性之间存在一些障碍。而 dAppOS 通过这个意图执行网络,帮助用户不用耗费复杂的中间执行即可得到最终结果,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让帮助完成任务的服务商得到相应的收入。这是双赢的市场。

    用户可以通过 dAppOS,让用户资产在各种链上的各种 dApp 中通用使用,使用任何资产进行 gas 费用支付,所有交易一个签名即可完成,无须关注中间操作等。诸如此类例子是对目前用户体验的一大提升。随着 defi 复杂性增加、多 L2 和多链的存在,以及加密领域各种中间操作步骤增多,这种简化用户体验的双边市场有不断增大需求的趋势。

    从上描述可以看出,dAppOS 是一个底层基础设施,基于任务执行网络,可以构建出多样化的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意图产品,从而提升加密领域的用户体验。

    2.dAppOS 的意图任务框架

    目前为止,dAppOS 有三种意图任务框架:意图资产、意图交易以及意图为中心的 dApp 交互。或许未来根据用户的需求规模和迫切度还会有产生更多的任务框架。

    * 意图资产(Intent Assets)是 dappOS 当前最重要意图任务框架之一。Intent Assets 可以看作是一种有收益同时可流通的资产,它之所以可以做到两者兼备,主要是利用了 dappOS 的意图执行网络。例如,IntentUSD 是一种意图 USD 资产,一方面,它可以获得 USD 本位收益(类似于「余额宝」,用户存入后即可自动获得相应利息收益),同时它具有可随时流通的灵活性,可以将其作为 USDT 或 USDC 提现到其它地址使用;使用它作为借贷、合约保证金等。

    这对于激活目前闲置的 USDT 和 USDC 等资产有一定作用。目前以太坊生态中的 USDT,其中有 50% 左右躺在用户的独立钱包,而没有在 CEX 或合约中赚取收益,大约 500 多亿美元左右的规模;USDC 大约有 60% 躺在用户的独立钱包,规模大约在 200 亿美元。也就是说,大约有 700 多亿美元的资金处于闲置之中,并没有获得本该有的收益。如果这些资金有一部分转化为 IntentUSD,则可以获得收益,且能需要转移时可随时使用。

    除了 USD 之外,ETH、BTC 也可以成为意图资产,为用户带来方便。比如质押的 ETH 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 但如想要随时流通,则往往有较高的磨损。通过 Intent ETH,则可以实现在获得收益的同时,随时使用。这中间是通过意图网络执行来完成,用户只须关心其结果(收益 + 随时可用)即可。

    * 意图交易

    用户可以在交易现货时实现最优的交易成本。也就是,利用意图执行网络,用户通过任务服务商来实现以较低成本达成其交易。

    * 以意图为中心的 dApp 交互

    用户可以跟 dApp 进行无缝交互,避免直接跟区块链交互的复杂性。

    随着链和 L2 的增多,交互也日趋复杂,可以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而通过意图网络进行执行,可以省去用户的大量复杂交互烦恼。从这角度,意图执行网络只要找到用户的痛点,都有机会形成更好用户体验的意图产品。

    3.乐观最小化质押机制与意图执行网络的运转

    dAppOS 推出了「乐观最小化质押」(Optimistic Minimum Stake),在 dAppOS 这一用户意图执行的网络中,乐观最小化质押的好处是,利于主动的任务服务商获得更多收入,也利于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

    对于任务服务商来说,如果任务服务商没有帮助用户完成任务,那么,任务服务商会遭受惩罚;相反,如果顺利完成任务则获得奖励。这种奖惩机制,对于积极的任务服务商来说,也是好事,因为随着用户体验和信心的提升,会带来更多用户加入,而更多用户的参与则会给任务服务商带来更多的收入。

    对于用户来说,如果任务成功,那么可以简单方便地达成想要的结果,付出一些费用(甚至节省费用)得到更好的结果;如果任务失败,则可以从对任务服务商的质押惩罚中获得一定数量的补偿。这种机制,给参与用户更好的信心和体验。

    总结来说,OMS 这种机制既是 dAppOS 的底层安全机制,也是促进意图执行市场的推动力量。

    4.dAppOS 与 web3 用户体验的奇点时刻

    如果仅仅是简单的双边市场,那么,dAppOS 在 web3 里面并无太大特别之处。不过,dAppOS 的双方市场是面对用户体验提升的,它不仅仅是意图执行的双边市场,同时也是提升加密领域用户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让它有机会成为一个服务于更多其他协议或 dApp 的底层设施。

    其他项目通过接入 dAppOS 的意图执行网络,可以提升其用户的体验,比如资产的交易、跨链、套利等。从某种意义上,只要有一定规模的用户能明确自己想要的结果,在一定的任务框架下,任务服务商都有机会满足用户需求。

    通过任务服务商来帮助用户得到结果有几个好处:1)省钱:费用上的节省可能性,任务服务商可能会有更优路径;2)省时:更快获得结果,任务服务商更加专业,在更快获得结果方面有优势;3)省去麻烦:更安全,省去用户面临各种钓鱼网站的麻烦等。4)收益(比如意图资产,在获得收益同时具备更好的流动性)

    一旦用户通过 dAppOS 协议获得了更好的体验,会促使更多的协议和项目采用 dAppOS。关于如何提升 dAppOS 和用户体验方面,需要不断地从最基础用户的需求出发,迭代出真正满足需求的意图任务执行网络,这里有很多的空间可以挖掘。

    如果 dAppOS 能让 web3 用户体验提升到 web2 的层级,那么,有机会实现 web3 用户体验的跃迁。当然,这一点并不容易,也需要持续的探索和迭代。

    5.dAppOS 网络的价值捕获

    随着接入 dApp 的增加,参与用户的增加,任务服务商有机会获得更大的收入,会激励更多服务商加入,从而促使它们质押更多的网络原生资产(dAppOS 原生代币),这利于 dAppOS 协议本身价值的捕获。此外,因为是双边市场的底层基础设施,当双边市场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可以从中间获得一定比例的收入,这也是 dAppOS 作为底层设施可以捕获价值的地方。

    换句话来说,dAppOS 市场容量的增加对于其代币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dAppOS 能发展到什么高度,一是用户的习惯,用户能否从中获得足够好的用户体验(收益更大、操作更简单、费用更低、速度更快、获得想要结果等);二是,任务服务商能否持续获得收益。一旦市场完成冷启动,进入正向循环,那么,随着 dAppOS 意图执行市场的增长,其代币本身也有机会捕获网络增长的价值。

    AI和Web3的“联姻”:INTO重塑智能社交新样式

    在Web3的浩瀚世界中,INTO 不是简单的社交平台,而是一个融合 AI 与区块链的“联姻”。作为Web3社交领域的先锋,INTO 正以革命性的方式将 AI 深度融入到平台的每一个毛细血管。INTO 不仅在构建一个社交平台,更是在开创一个 AI 与Web3深度融合的新时代。

    AI和Web3的“联姻”:INTO重塑智能社交新样式

    一、AI 融合是Web3社交的必由之路

    在Web3的世界里,AI 融合已经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技术、用户需求和行业竞争的逻辑。

    首先,从技术角度来看,Web3和 AI 的结合为社交平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Web3的去中心化特性为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提供了基础,而 AI 则为这些数据赋予了智能和价值。例如,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用户数据的所有权和安全性,而 AI 则可以在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从这些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洞察。这种结合不仅解决了传统中心化平台的数据垄断问题,还大大提升了数据利用的效率和价值。

    其次,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交用户对个性化和智能化服务的渴望日益强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需要更精准的内容推荐,更智能的交互体验,更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AI 正好可以满足这些需求。例如,AI 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提供精准的内容推荐;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供实时翻译和情感分析;甚至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建议。这些 AI 赋能的功能,大大提升了用户的社交体验和效率。

    再次,从数据价值的角度来看,AI 为Web3社交平台提供了新的价值创造模式。在传统的Web2模式下,用户数据往往被平台垄断和使用,用户难以从中受益。而在Web3+AI 的模式下,用户不仅可以控制自己的数据,还可以通过参与 AI 模型的训练和优化,从中获得收益。这种新的数据价值创造模式,将极大地激发用户参与的积极性,推动整个生态的繁荣发展。

    最后,从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AI 融合已经成为Web3社交平台的核心竞争力。随着Web3技术的普及,单纯依靠去中心化和代币经济已经难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些能够有效利用 AI 技术,提供更智能、更个性化服务的平台,必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AI 不仅可以提升用户体验,还可以帮助平台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优化运营策略,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AI和Web3的“联姻”:INTO重塑智能社交新样式

    二、INTO 的 AI 融合:全面、协作、透明的“三位一体”

    INTO 的 AI 融合策略,可以概括为“全面、协作、透明”的三位一体。这三个方面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 INTO 独特的 AI 生态系统。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全面融合”这个维度。在 INTO 的世界里,AI 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功能模块,而是无处不在的智能助手。从用户注册的那一刻起,AI 就开始发挥作用。智能推荐系统会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精准地推荐内容和潜在好友。在社交互动中,AI 驱动的实时翻译功能可以轻松打破语言障碍,让全球用户畅通无阻地交流。这种全方位的 AI 融合,让 INTO 的每一个功能都变得智能而高效,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其次,INTO 采用了创新的“协作学习”模式。传统的 AI 模型往往需要集中式的数据处理,这不仅带来了隐私风险,也限制了模型的学习能力。而 INTO 通过采用联邦学习技术,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联邦学习模式下,AI 模型可以在不同的节点上分别学习,然后只共享模型参数而非原始数据。这种方式不仅保护了用户隐私,还能汇集更多样化的数据,提升 AI 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

    最后,INTO 致力于提高 AI 决策的“透明度”。在很多Web3项目中,AI 决策过程往往是不透明的,用户难以理解和信任。而 INTO 通过可解释 AI 技术,让用户能够了解 AI 决策的依据和过程。例如,当内容推荐系统推荐一篇文章时,用户可以了解推荐的原因。这种透明度不仅增强了用户对 AI 的信任,也让用户能够更好地利用 AI 工具,甚至参与到 AI 的优化过程中。

    通过这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INTO 构建了一个完整的 AI 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AI 无处不在却又不引人注目,强大却又不神秘莫测,智能却又不失人性化。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对人机协作关系的一次深刻变革。

    AI和Web3的“联姻”:INTO重塑智能社交新样式

    三、技术、机制和生态的三管齐下,INTO 实现 AI 融合

    INTO 要成功实现其雄心勃勃的 AI 融合计划,需要在技术、机制和生态三个层面同时发力。这三个维度的协同,构成了 INTO AI 融合的完整实施路径。

    在技术层面,INTO 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AI 炼金师”,持续优化和升级其 AI 相关的技术。首先,INTO 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底层 AI 技术的研发和优化。例如,INTO 正在探索如何将最新的大语言模型技术应用到社交场景中,以提供更智能、更自然的对话体验。其次,INTO 还在不断完善其联邦学习系统。通过引入差分隐私、安全多方计算等先进技术,INTO 确保了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模型隐私。最后,INTO 还在积极探索 AI 与区块链的深度融合。例如,INTO 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来记录和验证 AI 模型的训练过程,从而提高 AI 决策的可信度和可追溯性。

    在机制层面,INTO 就像一个精明的生态系统设计师,构建了一套完整的 AI 治理体系。首先,INTO 建立了严格的 AI 伦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 AI 的使用原则,确保 AI 的应用始终符合道德和法律标准。其次,INTO 还引入了 AI 性能评估机制。通过定期的 A/B 测试和用户反馈收集,INTO 可以持续评估和优化 AI 的表现。最后,INTO 设立了 AI 创新基金,鼓励社区开发者提出创新的 AI 应用 ideas,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这些机制共同构成了 INTO 的 AI 治理框架,确保 AI 技术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在生态层面,INTO 就像一个精明的“AI 生态建设者”,构建了一个开放、共赢的 AI 生态系统。首先,INTO 建立了开放的 AI 开发平台,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在其平台上开发和部署 AI 应用。这不仅丰富了 INTO 的 AI 功能,也为整个Web3社区提供了一个 AI 创新的沃土。其次,INTO 还推出了 AI 模型市场,让不同的开发者可以共享和交易他们的 AI 模型。这种模式不仅激发了开发者的创新动力,也让用户能够享受到更多样化的 AI 服务。最后,INTO 还设立了 AI 创新基金,专门支持那些具有潜力的 AI 创新项目。这些举措共同构成了 INTO 的 AI 生态战略,确保 INTO 在 AI 领域始终保持创新活力和竞争优势。

    通过技术、机制和生态的三管齐下,INTO 正在将 AI 融合的理念转化为现实。在这个过程中,INTO 不仅仅是在构建一个智能的平台,更是在培育一个 AI 赋能的生态。INTO 的这种实践,为我们展示了Web3与 AI 结合的无限可能。

    波卡生态一周观察丨波卡正式与国际迈阿密足球俱乐部建立合作;Chainalysis营销提案的反对票以51%的微弱优势领先


    1.观察与观点

    首先是插槽拍卖情况,匿名团队Parathread3378赢得波卡第79次插槽拍卖。第80次插槽拍卖正在进行中,目前Pop Network领先10.42%的区块。

    波卡生态一周观察丨波卡正式与国际迈阿密足球俱乐部建立合作;Chainalysis营销提案的反对票以51%的微弱优势领先

    今年三月,OpenGov上出现了一项营销提案,提议和国际迈阿密足球俱乐部(Inter Miami CF)达成“训练套件合作伙伴关系”,旨在扩大波卡知名度,使其成为全球公认的品牌。尽管当时这项提案因为营销费用较高引起了社区的广泛讨论,不过其最终还是获得了通过。

    就在上周,波卡正式与国际迈阿密足球俱乐部建立合作关系,成为俱乐部的全球培训合作伙伴,赞助期包含2024赛季剩余时间及2025年赛季。

    波卡生态一周观察丨波卡正式与国际迈阿密足球俱乐部建立合作;Chainalysis营销提案的反对票以51%的微弱优势领先

    波卡将通过以下一些方式进行品牌推广,并与球迷进行互动:

    • 前沿和中心品牌:波卡徽标将醒目地展示在迈阿密国际足球队一线队的训练服上,确保球队每次训练时都有很高的能见度。这不仅仅是衣服上的一个图案,而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前沿科技标志。
    • 全球球迷参与:通过互动球迷区活动和动态数字活动,波卡与国际迈阿密队热情的全球观众建立起联系。这种合作不仅仅是品牌推广,而是与球迷进行有意义的互动。
    • 全方位展示:波卡的品牌不仅将在训练中心展示,还将在整个体育场内外展示。这种极具冲击力的知名度增强了波卡的存在感和影响力,使其成为尖端技术和全球卓越体育的代名词。

    本次合作“出圈”看起来较为成功,引起了Crypto行业和体育界的广泛关注,Web3基金会的技术教育者Filippo对此调侃道:“你的孩子不会因为你每天处理700万笔交易而记住你,他们会因为你穿着印有波卡图案的T恤而记住你。”你们觉得这一次的品牌推广有成效吗?

    还记得此前区块链数据分析公司Chainalysis发布的备受争议的提案吗,该公司前段时间又对提案进行了修订,自称修订内容包括社区反馈、一致的目标、详细的计划和明确的分阶段实施、培训计划,以确保每个人都掌握合规最佳实践和Chainalysis解决方案。

    大多数社区成员则对此仍然持强烈反对态度,但是由于几位巨鲸的支持,该提案即将获得通过。在离最后期限只剩几天的关键时刻,社区成员DotSama在X上发起紧急呼吁,甚至向Gavin博士进行求助:“我阅读了整个提案、评论和答复,他们没有合理的理由来说明要求的金额。很抱歉打扰你,但。在过去社区需要你支持的时候,你都有进行投票。”

    在看到DotSama的推文后,又有更多的社区成员参与到讨论和投票当中,目前反对票以51%的微弱优势领先。

    波卡生态一周观察丨波卡正式与国际迈阿密足球俱乐部建立合作;Chainalysis营销提案的反对票以51%的微弱优势领先

    DotSama随后发文表示感谢:“我只想对那些在看到我发表的帖子后投了反对票的人说声谢谢。这告诉我,每一票都很重要,即使你是一只小虾或海豚,你也需要投票。鲸鱼不能仗势欺人,因为其他小鲸鱼、海豚和小虾的联合力量和坚定信念将永远获胜。少一些信任,多一些真实。”

    事实上,大家的不满更多的是来自于Chainalysis并未对其提案中要求的高昂费用将如何进行使用进行明确阐述,同时对于很多社区成员的疑问,Chainalysis并未进行回复或者回复内容不具说服力。并且此前Chainalysis还直接在Root轨道上部署提案以“绕过DV代表”,一系列行为使其在波卡社区的形象和信任度大打折扣。

    距离该提案结束只剩最后几天了,结局可能还会发生反转,大家可以在这里查看提案详情,参与讨论和投票:

    2.波卡动态

    【匿名团队Parathread3378赢得波卡第79次插槽拍卖】

    【波卡周报|Polkadot与贝克汉姆创建、梅西持股的球队合作!Mythical宣布与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球队合作!】

    根据PolkaWorld最新发布的波卡周报,本周重要事件包括:

    1.Web3基金会研究科学家Jonas在波卡论坛上分享了关于降低DOT通胀的最新消息!目前提出了两种具体的通胀调整选项。选项1:将通胀率固定在8%。选项2:从8%开始,然后逐渐降低通胀率。下一步,Jonas建议通过一系列“Wish-For-Change(WFC)”公投来选择最合适的提案,这些公投将帮助社区缩小共识范围,并最终确定一个有可能通过根公投的候选方案。详情请参见:

    2.PolkaWorld发布了Gavin Wood在Polkadot Decoded2024关于对女巫攻击的分享。详情请参见:

    3.前Talisman COO,波卡首席大使William在Polkadot论坛上发布了一个帖子,讨论Polkadot生态当前缺失的关键环节,并鼓励所有DOT持有人主动参与到波卡这个去中心化的生态!详情请参见:

    4.Web3基金会正在招聘治理协调员(全职)!详情请参见:

    5.Polkadot USDC现在已经可以在KuCoin交易所上使用啦!也就是说,现在你可以直接将Polkadot版本的USDC存入Kucoin。详情请参见:

    6.本周Polkadot的质押率略微下降至58.65%。详情请参见:

    7.查看JAM Implementer’s Prize的27个客户端项目的列表,这些项目的开发旨在通过多种客户端实现来增强网络的弹性。详情请参见:

    8.Kian Parmani在Polkadot论坛上分享了一篇他对2024年Web3峰会总结的文章。详情请参见:

    波卡国库情况

    • 提议更新Snowbridge价格参数(实质上降低Polkadot-Ethereum转账费用)的第1127号公投现已开始投票。详情请参见:

    Kusama国库情况

    • 提议将Kusama和系统平行链升级到runtime v1.3.0的第443号公投已通过并执行!详情请参见:
    • Kusama第445号公投正在投票中!提议为Kusama上的系统平行链collators增加奖励资金。详情请参见:
    • Kusama第447号Wish-for-change公投正在投票中,提议设立由国库资助的平行链奖励机制。详情请参见:
    • Kusama第448号Wish-for-change公投正在投票中,提议减少注册平行线程所需的保留KSM数量。详情请参见:
    • Kusama第449号Wish-for-change公投正在投票中,提议在Asset Hub中添加一个新的LBP pallet。详情请参见:

    3.生态大新闻

    【Acurast Processor Lite应用程序现已上线Google Play商店,用户可利用手机的未使用计算资源获得奖励】

    Acurast Processor Lite应用程序现已上线Google Play商店,用户可利用手机的未使用计算资源获得奖励。详情请参见:

    【Aventus Network宣布开放Aventus大使计划,申请截止日期为9月21日】

    Aventus Network宣布开放Aventus大使计划,申请截止日期为9月21日。详情请参见:

    【Bifrost发布8月月度报告,内容包括支持波卡Ledger应用程序、$vMANTA增长超过30%、$vDOT佣金率调整为10%等】

    Bifrost发布8月月度报告,内容包括支持波卡Ledger应用程序、$vMANTA增长超过30%、$vDOT佣金率调整为10%等。详情请参见:

    【DATSProject已完成peaq DePIN资助计划的五个里程碑,包括在peaq上部署资源证明(PoR)智能合约交互软件、创建NFT智能合约等】

    DATSProject已完成peaq DePIN资助计划的五个里程碑,包括在peaq上部署资源证明(PoR)智能合约交互软件、创建NFT智能合约等。详情请参见:

    【Litentry宣布将于北京时间9月5日下午14:30正式上线ID Coins市场】

    【Litentry宣布质押功能预言机更新,现在允许波卡用户在链上上传其质押分数以分配奖励】

    Litentry宣布质押功能预言机更新,现在允许波卡用户在链上上传其质押分数以分配奖励。详情请参见:

    【Litentry已更新其ETH桥接服务,费用从16LIT削减至8LIT,并改进了IdentityHub前端界面】

    【Manta Network启动2024年Manta大使计划第2季,将为大使的内容创作和互动提供奖励】

    Manta Network启动2024年Manta大使计划第2季,将为大使的内容创作和互动提供奖励。详情请参见:

    【Neuroweb测试网现已正式上线异步支持(Async Backing)功能,将区块时间从12秒缩短至6秒】

    【Nova Wallet宣布支持Hydration上的新通证vASTR】

    【peaq展示16个已在peaq平台上发展的DePIN行业,包括能源、AI、农业等】

    peaq展示16个已在peaq平台上发展的DePIN行业,包括能源、AI、农业等。详情请参见:

    【PendulumSpacewalk已提升Stellar(XLM)桥接容量,用户现在可以将12k XLM桥接到Pendulum】

    【RMRK宣布其NFT平台SingularApp与Bitget Wallet和BTC Layer2BOB合作推出活动,用户可通过Bitget获得Spice Points,并使用Singular铸造BOB链上的Bitbob盒子】

    RMRK宣布其NFT平台SingularApp与Bitget Wallet和BTC Layer2BOB合作推出活动,用户可通过Bitget获得Spice Points,并使用Singular铸造BOB链上的Bitbob盒子。详情请参见:

    【SubWallet致力于为波卡生态系统开发链抽象钱包,提供多链资产聚合、抽象跨链流动性质押和一键跨链兑换等功能】

    SubWallet致力于为波卡生态系统开发链抽象钱包,提供多链资产聚合、抽象跨链流动性质押和一键跨链兑换等功能。详情请参见:

    【SubQuery的数据索引已支持专注于AI的Layer1区块链Openfabric AI】

    【SORA主网已升级至v3.6.0版本,用户可以向Polkaswap上的$KUSD池提供KUSD-DAI、KUSD-PSWAP和KUSD-VAL等】

    【StellaSwap宣布即将上线100万美元的DOT流动性激励活动,覆盖稳定币、蓝筹股、LSD和原生项目】

    StellaSwap宣布即将上线100万美元的DOT流动性激励活动,覆盖稳定币、蓝筹股、LSD和原生项目。详情请参见:

    【UniqueNetwork的NFT市场推出新功能,支持直接创建带有音频和视频的NFT,并引入Metadata2.0标准】

    【波卡创始人Gavin Wood博士接受了Cointelegraph独家采访,谈及Web3技术和免费的Crypto交易】

    波卡创始人Gavin Wood博士接受了Cointelegraph独家采访,谈及Web3技术和免费的Crypto交易。详情请参见:

    【波卡DEX Polkadex总交易量已达到3000万美元】

    【多重签名钱包Safe已在peaq上线,确保了链上资金的安全管理】

    【模块化互操作层t3rn宣布其测试网EVM桥接已正式上线,并公布BRN空投计划】

    【模块化互操作层t3rn宣布BRN空投计划现已上线,参与者有机会获得BRN通证激励并可在其主网上兑换为TRN通证】

    模块化互操作层t3rn宣布BRN空投计划现已上线,参与者有机会获得BRN通证激励并可在其主网上兑换为TRN通证。详情请参见:

    【数据索引解决方案SubQuery发布最新的2024年路线图,将在去中心化RPC领域后进一步向AI扩展】

    数据索引解决方案SubQuery发布最新的2024年路线图,将在去中心化RPC领域后进一步向AI扩展。详情请参见:

    【通过波卡官方和EasyA联合举办的黑客松,已推出近100个初创公司并培训了数千名开发者】

    通过波卡官方和EasyA联合举办的黑客松,已推出近100个初创公司并培训了数千名开发者。详情请参见:

    【无人机送货DePIN项目Hyperway已加入peaq生态系统,旨在打造社区拥有的无人机地面中继站并提供奖励】

    【唯一与巴西雷亚尔挂钩且经过审计的稳定币BRLA已上线Moonbeam DEX StellaSwap】

    唯一与巴西雷亚尔挂钩且经过审计的稳定币BRLA已上线Moonbeam DEX StellaSwap。详情请参见:

    【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平台Centrifuge宣布使用Morpho协议在Base上推出首个RWA借贷市场】

    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平台Centrifuge宣布使用Morpho协议在Base上推出首个RWA借贷市场。详情请参见:

    4.生态合作

    【Ava Protocol与拖拽式的无代码Web3开发平台Bagpipes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授予其一笔资助,以集成Ava的自动化无代码区块链工作流程】

    【Bifrost与BNB Chain/opBNB上的永续合约DEX KiloEx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KiloEx Hybrid Vault现已支持$vMANTA】

    【Crust Network宣布与Web3营销平台Intract合作推出产品任务活动,并提供1000美元的奖金】

    【Phala Network宣布与Web3去中心化TEE协处理器RISC Zero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可使用RiscZero zkVM来验证链上TEE】

    【波卡上的区块链游戏工作室Mythical Games宣布旗下的NFL游戏NFL Rivals第二季即将到来,并与超级碗冠军球队Kansas City Chiefs合作】

    【波卡DeFi开发团队Velocity Labs在DeFi Infra&Tooling赏金计划的支持下与KuCoin合作,KuCoin现已支持波卡USDC充值】

    5.活动预告

    【波卡将于9月16-17日在新加坡举行Polkadot Decoded Asia2024活动,现已开放报名并公布多位嘉宾名单】

    波卡将于9月16-17日在新加坡举行Polkadot Decoded Asia2024活动,现已开放报名并公布多位嘉宾名单。详情请参见:

    【波卡官方将于9月18-19日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全球最大Crypto盛会TOKEN2049】

    波卡官方将于9月18-19日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全球最大Crypto盛会TOKEN2049。详情请参见:

    【Centrifuge将于10月22-23日在纽约举办其旗舰峰会Real-World Asset Summit】

    Centrifuge将于10月22-23日在纽约举办其旗舰峰会Real-World Asset Summit。详情请参见:

    开发者日赚3万美元,标榜「DEX新标准」的EtherVista是什么?

    开发者日赚3万美元,标榜「DEX新标准」的EtherVista是什么?缩略图

    开发者日赚3万美元,标榜「DEX新标准」的EtherVista是什么?

    昨日,一个诞生 1 天、名为「VISTA」的新代币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涨幅超 10 倍,而在 Dexscreener 上,VISTA 的详情信息还提示为「未知 DEX」。VISTA 来自一个以太坊上刚开始运行 1 天的 DEX EtherVista,其自称为「挑战 Uniswap 的 DEX」,被一些代币持有者称为「以太坊上的 Pump.fun」,目前已有数个代币在 EtherVista 部署发行。今日凌晨,VISTA市值最高突破3000万美元,日内涨幅超20倍。

    开发者日赚3万美元,标榜「DEX新标准」的EtherVista是什么?

    EtherVista 是什么?

    EthervVsta 称,其机制特色在于挑战了 Uniswap 的 AMM 模式。

    根据 EtherVista 的六页白皮书表述,EtherVista 标准引入了一种新的模式,费用只以 ETH 支付,并分配给所有参与这个池子的流动性提供者和代币创建者,每次交易都通过一种新机制来分发奖励,同时保持较低的 Gas 费。与 Uniswap 不同的是,EtherVista 模式的核心特性是做市商和创建者从交易量中获益,而不是单纯依赖代币价格,这样就鼓励了长期投资,而不是短期的价格炒作。投资者也可以通过一种延迟的流动性撤回机制来获益,这样的机制可以防止快速套现跑路的情况。

    简单来说就是,一般基于 Uniswap AMM 机制创建代币的开发者可以设置买入卖出费用,比如每次交易代币的 5% ,并以此获益。当代币价格上涨之后,开发者的收益也会随之增加,就可能会在获得足够收益后卖出代币「跑路」。但在 EtherVista 中,开发者只能根据 EtherVista 设定的智能合约收取交易费用,并以 ETH 作为结算。比如智能合约设定买入平台代币 VISTA 时手续费为 10 U,卖出时为 15 U,不管 VISTA 的价格如何,在手续费这个渠道上,开发者都只能通过交易次数获益,降低了「赚够跑路」的风险。

    开发者日赚3万美元,标榜「DEX新标准」的EtherVista是什么?

    EtherVista 智能合约会维护一个数字序列,称为「欧拉数列(Euler)」,这些数字会在每次 ETH 转移到合约时更新。每个欧拉数是根据前一个欧拉数加上交易费用和流动性提供者代币总供应量的比率计算出来的,通过这个机制,可以确保每个流动性提供者在每笔交易中都能准确获取应得的收益。

    每次交易,EtherVista 都会收取 ETH 费用,这个费用会在流动性提供者和协议之间进行分配。每个池子里会有四个设置费用的变量,这些变量会根据链上的交易情况来动态计算。比如,一个池子可以设置买入费用为 10 美元,卖出费用为 15 美元。如果用户卖出代币,他需要支付 15 美元的 ETH 给流动性提供者和协议。协议的智能合约会用这部分费用建立一个稳定的价格底线,并为项目创造者提供可持续的收入。每个流动性提供者都可以随时领取自己应得的奖励。

    提供流动性的用户被称为「创建者」,他们有权限设置池子的各种参数,比如费用、协议地址和元数据。这个新模式把重点从短期获利和价格波动转移到更长期的活动和项目实用性上。创建者还可以定义他们代币的链上元数据,比如网站链接、项目描述、社交媒体账号等。这些信息会在 EtherVista 平台上显示,确保用户访问的是可靠的项目信息。平台还集成了全球实时聊天功能(SuperChat),帮助用户更快地交换信息。

    Ethervista 还在白皮书中表示将计划扩展到更大的市场,比如建立 ETH-BTC-USDC 的流动性池,并提供借贷、期货和免手续费的闪电贷功能,目的是成为一个多功能的一站式去中心化应用(DApp)。

    协议机制

    7 月 11 日,EtherVista 了第一条推特。8 月 19 日,EtherVista 表示正在「空投白皮书」,只要转发推文,官推将会以 DM 的形式发送项目白皮书。

    开发者日赚3万美元,标榜「DEX新标准」的EtherVista是什么?

    8 月 31 日,EtherVista 在官推宣布将在 9 月 1 日上午开启 VISTA 的 Fair Launch,初始流动性约为 3 万美元,并且 LP 代币将被销毁。代币的发行价大约是 0.014 美元,按照现价 18 美元计算,涨幅为 12857 倍。上线之前,EtherVista 官推声明没有预售和团队预分配,会在上线时使用团队资金以公平的方式与其他用户同时购买自己的代币。

    开发者日赚3万美元,标榜「DEX新标准」的EtherVista是什么?

    EtherVista 的平台代币为$VISTA,供应量固定为 100 万枚。它是一种「价值复合型的通缩代币」,也就是说,每次交易都会燃烧一部分代币,在这样的基础上,VISTA 的价值会随着交易而增长,EtherVista 以此来让 VISTA 具有对抗通胀的能力,促进代币价格的持续增长。

    EtherVista 白皮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模式,旨在通过引入更合理的费用分配和代币机制来解决现有问题。相比传统 AMM 模型,EtherVista 通过采用只收 ETH 的费用机制和创新的收益分配方式(比如欧拉数列),激励参与者进行长期投入而不是短期投机。平台还提供了一些独特的功能,比如 SuperChat 聊天和定制化的代币元数据展示,旨在打造一个更透明、信息更丰富的去中心化金融平台。总体来看,EtherVista 的设计有助于区块链生态系统的持续增长和稳定发展。

    为了确保$VISTA 及其他 EtherVista 项目的长期成功,平台实施了 5 天的锁仓期。这个锁仓期的设计是为了防止开发者和流动性提供者过早地撤回流动性,从而导致项目「跑路」。锁仓期的 5 天计时从代币创建者首次添加流动性时开始,确保在此期间内,代币创建者不能比其他流动性提供者更早地撤回流动性。

    即使在前 5 天内流动性不能撤出,但流动性提供者可以随时领取他们的奖励。EtherVista 标识仅在$VISTA 代币的 LP 奖励再 5 小时里已经超过 25,000 美元,且这些费用是以 ETH 支付的,这意味着费用的收集不会给$VISTA 或 EtherVista 平台上推出的其他代币带来额外的抛售压力,降低了对项目的潜在风险。

    体验教程

    交易

    EtherVista 只直接显示了 ETH、USDT 和 VISIA 的代币名称,要购买其他代币,需要在输入框中粘贴代币合约地址,点击 ENTER。然后输入购买的数额,界面会显示能够交易的代币数量和代币当前的流动性池信息。

    开发者日赚3万美元,标榜「DEX新标准」的EtherVista是什么?

    代币查询和聊天

    EXPLORER 窗口可以查看平台上创建的代币信息详情,这些信息由代币创建者定义,涵盖网站链接、项目描述、社交媒体账号等。与其他一般代币信息展示格式不同的是,在 EtherVista 上可以查看代币所产生的奖励,这些奖励将会分给 LP。

    开发者日赚3万美元,标榜「DEX新标准」的EtherVista是什么?

    另外,Ethervista 平台集成了实时聊天功能,进入 SuperChat 窗口,设置一个用户名后就可以在界面中聊天。这个功能类似于 Pum.fun 的代币评论区,但更为简易粗糙。

    开发者日赚3万美元,标榜「DEX新标准」的EtherVista是什么?

    热门标的持仓情况

    VISTA

    EtherVista 的平台代币为$VISTA 上线于 9 月 1 日凌晨 0 时,昨日中午,VISTA 突然开始飙升, 14 小时涨幅 20 倍,交易量超 3000 万美元,目前市值有所回落,为 180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 日晚 7 时,EtherVista 上显示 VISTA 共为其 LP 产生了 67, 334 美元的奖励。GMGN 数据显示 VISTA 前 70 名买家共购买了 56% 的代币,持仓份额为 6.38% 。

    开发者日赚3万美元,标榜「DEX新标准」的EtherVista是什么?

    VISTADOG

    VISTADOG 创建于 9 月 2 日下午 2 时左右,上线后 12小时涨幅超120倍,交易量 6000万美元。截止撰稿时市值为 18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 日晚 7 时,EtherVista 上显示,VISTADOG 目前共为其 LP 产生了 2,431 美元的奖励。GMGN 数据显示VISTADOG 前 70 名买家共购买了 36% 的代币,最终持仓份额为 12%。

    开发者日赚3万美元,标榜「DEX新标准」的EtherVista是什么?

    开发者日赚 3 万美元?

    BlockBeats 在 EtherVista 上进行了一笔交易后,发现有一笔约 1 美元的 ETH 打入了 0x CA 9 开头的地址,显示,截至撰稿时,这个地址每秒都有数笔价值为 1 美元的 ETH 入账,疑似为 VISTA 开发者的地址。

    开发者日赚3万美元,标榜「DEX新标准」的EtherVista是什么?

    在上,这个钱包地址被标记为「High Gas Consumer」,截至 9 月 2 日晚 7 时共有 63, 819 美元,分别为价值 57, 856 美元的 ETH、 4, 875 美元的 CLIPPY 和 281 美元的 VISTA。而其在 9 月 1 日拥有 33, 833 美元的 ETH,也就是说,EtherVista 开发者通过 VISTA 收获了的 24, 023 美元的 ETH,随着 VISTA 交易量的增加,这个数字还在增长中。

    开发者日赚3万美元,标榜「DEX新标准」的EtherVista是什么?

    AI与BTC:谁在更快地耗尽电网?

    来源:区块链骑士

    人工智能(AI)与BTC mining之间的能源竞争正在升温。科技公司在改进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在与BTC miners争夺能源。这种竞争重塑了美国的能源消耗,因为这两个行业都推动了前所未有的电力需求。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在能源消耗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据预测,到2027年,这些渴求电力的项目每年将消耗85到134太瓦时的电力。

    这大致相当于挪威或瑞典一年的能耗,说明要执行ChatGPT等复杂的人工智能模型,需要使用多么庞大的电力。

    这些模型中的每一个都在大型服务器群上运行,如果要为谷歌的每一次搜索运行ChatGPT,估计需要的服务器数量将超过50万台,每年的能耗估计约为29.2太瓦时。

    据估计,BTC mining每年消耗120太瓦时的能源。去年,BTC mining消耗了全球0.4%的电力,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分析师预计,到2027年,人工智能的能源需求将超过BTC mining,20%的电力容量将转移到人工智能上。

    随着人工智能和BTC mining的发展,它们正越来越多地争夺一些相同的能源资源

    亚马逊和微软等大型科技公司都在积极争取能源资产,而直到最近,这些能源资产一直被Crypto资产领域的miners所控制。

    竞争日趋白热化,对于一些mining运营商来说,可以通过租赁和出售电力基础设施来赚取现金,而对于其他运营商来说,失去电力供应的风险已成为现实。

    AI与BTC:谁在更快地耗尽电网?

    这使得对能源的争夺变得如此疯狂,预计到本十年末,数据中心将吞噬美国全部电力的9%,是目前消耗量的两倍多。

    值得注意的是,Crypto资产mining更依赖于可再生能源。因为它大约70%的能耗来自绿色能源,而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则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

    因此,这两种技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观点存在差异。随着人工智能需求的持续上升,科技公司会权衡其碳足迹与其他替代能源(包括核能)的对比。

    科技行业能源消耗的未来极难预测。在人工智能不断挑战极限的同时,其对能源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除非能效开始大幅超越增长速度,否则环境后果必将不堪设想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数据,到2026年,人工智能和BTC mining的综合能耗将激增至1050太瓦时,相当于一个国家的用电量。

    但与大多数高风险的能源竞赛一样,有一个问题始终存在:人工智能和BTC mining能否共存,即不占用地球上的所有资源?

    如何做到这一点,取决于这些行业的创新能力和适应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浪潮的能力。在它们争夺能源的过程中,技术和环境的未来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