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2024

TON生态爆火背后的关键选择:流量驱动而非资产驱动

TON生态爆火背后的关键选择:流量驱动而非资产驱动缩略图

作者:马里奥看Web3 来源:X,@Web3Mario

总的来说,我发现TON官方的生态建设思路与传统的执行层项目,也就是所谓的公链不太一样。其似乎选择了流量驱动,而非资产驱动。这就给开发者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要求,如果希望获得官方的背书,或者更直白点成为官方更喜欢的项目,在冷启动阶段的核心运营指标需要从资产相关,例如TVL、市值、持币数等,过渡到流量驱动,例如DAU、PV、UV等。

摘要:最近还在一直学习TON DApp开发的相关技术,并且尝试思考一些产品设计逻辑。随着TON热度的提升,一些AMA,圆桌讨论等活动也变得多起来,我也参加了一些,并且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希望与诸君分享。先说结论,总的来说,我发现TON官方的生态建设思路与传统的执行层项目,也就是所谓的公链不太一样。其似乎选择了流量驱动,而非资产驱动。这就给开发者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要求,如果希望获得官方的背书,或者更直白点成为官方更喜欢的项目,在冷启动阶段的核心运营指标需要从资产相关,例如TVL、市值、持币数等,过渡到流量驱动,例如DAU、PV、UV等。

一直以来资产驱动都是Web3项目开发运营的核心

一直以来,公链项目是否成功的核心判断标准,就是沉淀了多少资产,并且根据资产的构成与分布来判断其是否可持续,以及核心竞争力。通俗来讲,就是一条链有多少的TVL,这些TVL的构成如何,原生资产占比多少,蓝筹币和山寨币的比例多少,凭证类资产占比多少,马太效应程度等。那么这些问题分别对应什么结论呢,让我们举几个例子说明:

  • 假设一条链中BTC,ETH等蓝筹币占总价值的比例较高,且前百分之十的人拥有了百分之八十的资产,则大致说明该链对传统加密货币巨鲸比较友好,或者说其对传统加密货币巨鲸有比较强的吸引力,通常情况下其背后可能会有类似CEX等项目的背书支持。

  • 假设一条链中原生资产占比较高,分布较为平均,且用户资产标准差较小,则大致说明该链团队的运营能力不错,或有相关的社区资源,社区建设较好,且开发者生态较为活跃,通常情况下其有可能是由某个有成功背景的社区驱动的,有比较广泛的社区支持。

  • 假设一条链中凭证类资产占比较高,则需要谨慎对待,这大致说明其大概率还处于早期建设阶段,并没有对核心资产形成有效吸引,不过团队会有一些巨鲸资源,但达成的合作并不紧密或者吸引力并不强,导致巨鲸不太愿意将核心资产直接转移其上,这种链上的Web3项目很容易被巨鲸潮汐式收割。

当然根据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解读,但是大家会发现,这其中资产才是评判的关键,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是因为Web3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数字资产,这个话题在我之前的文章《Runes的火爆是加密技术发展的倒退,但也是Web3核心价值的最好体现》中已经有了完整的探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与我探讨。因此很长一段时间,Web3开发者在产品设计,冷启动方案,经济模型设计等过程中都会着重于如何创造并维护资产价值,或者如何有效吸引资产,根据不同类型的项目,这两个问题的优先级会有所差别。

但是TON团队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似乎并没有选择遵循这个思路,而是选择Web2项目,或者说传统互联网项目中的常规方式——流量驱动,来引导或扶持产品,建设生态。之所以这么说,理由有两个,首先已经有不少针对TON生态DApp分析的文章,想必大家对TON生态现状应该有一定了解,当前最活跃的APP类别、当数类似Notcoin的流量小游戏。细究其技术架构,其甚至都不能算作一个DApp,因为通常情况下,Web3 游戏有两个显著的特征,资产道具上链,核心算法上链,都是利用区块链的去信任的能力来降低游戏运营过程中的信任成本。而Notcoin并不具备这样的特征,只是将一个最终的奖励积分映射为TON公链上的一种FT代币,发了一次空投。类似的例子你可以找到很多,其现状自然是离不开TON的扶持,这说明在TON官方的眼中,一些传统的Web3价值观相比于流量来说并不重要,只要有用户,你甚至都可以不是一个Web3项目,也会得到官方的扶持。

TON生态爆火背后的关键选择:流量驱动而非资产驱动

其次在一些公开场合,TON官方人员也选择主动引导社区朝着个方向做产品设计,上周五参加了一个关于TON生态的twitter space,其中有TON foundation官方人员,也有一些Web3 VC,我听下来的感受就是两者对于TON生态的看法存在很大的Gap,官方人员似乎喜欢将TON生态对标微信小程序生态,极力引导用户对两者之间的联想,并鼓励流量驱动的产品,然而Web3 VC们则更多的谈的是数字资产方面的考量。这也说明了官方很可能在建设生态的过程中将于传统的Web3模式有比较大的差异。

那么为什么TON官方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这就牵扯出TON生态建设的核心叙述逻辑,那就是破圈潜力,而非沉淀资产的能力。

TON生态建设的核心叙事逻辑:破圈潜力而非沉淀资产能力

怎么来理解这句话呢,我们知道大部分的公链项目的核心叙事逻辑主要还是对数字资产的争夺,即通过某种技术在保证满足Web3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例如去中心化等前提,极大的提高网络吞吐量,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其核心价值是在于对数字资产的沉淀能力,一条更便宜,使用起来更快的公链显然将可以吸引更多的数字资产,而更多的数字资产是这些公链项目方商业模式的价值支撑,因为更高的采用率意味着对作为手续费的官方代币的需求更多,这将有利于支撑项目方手中大量代币的价值。

然而TON所希望打造的叙事并不在此,而是在于其破圈潜力,你可以很容易的在网络上找到这样的软文或这样的观点:Telegram拥有全球最高的通信类应用用户,高达8亿人,而TON背靠这个大用户群,将拥有无与伦比的破圈优势。破圈才是TON在做生态建设的核心叙事逻辑。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这核心涉及了两个问题:

  • TON的核心商业逻辑;

  • TON和Telegram之间的关系;

首先TON团队的核心商业逻辑其实与大部分公链项目类似,都建立在对TON代币价值的维护,然而对于TON来说维护的路径相比于其他项目来说多了一个额外的选择,那就是Telegram的广告系统。我们知道自从今年年初,TON代币多了一个重要的用途是作为Telegram的广告分佣系统中的结算代币,广告主通过TON代币支付流量采买的费用,而该部分费用将支付给相应频道的频道主作为佣金,Telegram官方将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TON生态爆火背后的关键选择:流量驱动而非资产驱动

这就意味着除了作为链的使用手续费之外,对于如何支持TON代币的价值有了第二个选择,那就是做大Telegram的广告系统的蛋糕。而这其实就是Web2项目常见的流量驱动模式,只不过结算代币从法币切换到了加密货币。而为了Telegram优化广告系统的效率,具体会涉及到两个方面,创造更多的价值广告位,对Telegram用户进行标签化,而TON团队发现实现这两个效果的一个高效的场景就是Mini App,首先只要Mini App被高频使用,在引入广告分佣系统后,就可以成为一个优质的广告位。

其次我们知道Telegram作为一个强调隐私保护的应用,为用户打标签从而为广告主赋予精准营销的能力是一件极难做到,且非常敏感的事情,因此Telegram无法为广告主提供精准营销的服务,例如定向的为喜欢甜品的印度用户派发一个点心品牌的广告,这就影响了Telegram商业化的能力。然而在Mini App中,由于用户的参与主体并不是Telegram,而是这个这个第三方应用,Telegram只是一个载体,这就为用户打标签带来了条件,在用户参与Mini App的过程中,用户的习惯偏好等信息将被打标签,且整个过程不容易造成用户反感,较为顺滑。

以上两个方面也解释了上文中的现象,TON在项目扶持的选择上,对于一些传统的Web3价值观并不看中,只要有流量,就可以获得官方的支持。

那么有小伙伴可能会疑惑,这个建设的过程不该是由Telegram来主导会更高么,TON作为一条公链,为了建设一个有凝聚力的社区,还是应该遵循一些传统的Web3价值观才对。这就涉及到了第二个问题,TON和Telegram之间的关系,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介绍了TON与Telegram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从现象上来看,TON的地位其实更像是Telegram所扶持的一个子公司,该子公司做了一定的法律隔离,使得在处理某些风险业务时可以通过子公司运作,从而降低自身风险,对于Telegram这个采用度如此之高,且强调隐私保护的APP来说,自然被各国政府部门“重点关照”,而为了探索更稳定且不容易被干扰的盈利模式的路上,Telegram选择了用加密货币替代法币作为广告结算标的物,然而这对于一些加密资产不友好的地区将带来新的风险,因此通过当前架构能够有效降低这种风险,明白了这个关系的基础之上,我们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两者之间本质上还是属于主从关系,因此开发者在做应用设计时,为了更容易获得TON官方支持,建议应当以Telegram本位,而非TON公链本位去思考会更好些。

最后总结一下,总的来说,TON的生态建设路径上短期内选择了流量驱动而非资产驱动。这就给开发者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要求,如果希望获得官方的背书,或者更直白点成为官方更喜欢的项目,在冷启动阶段的核心运营指标需要从资产相关,例如TVL、市值、持币数等,过渡到流量驱动,例如DAU、PV、UV等。

巴菲特要进军AI领域?3987亿投了哪些AI企业?

巴菲特要进军AI领域?3987亿投了哪些AI企业?缩略图

‍‍‍虽然巴菲特对于最新股市趋势的追逐行为并不明显,但从Berkshire Hathaway的投资组合中可以看出,该公司持有的许多股票都受益于人工智能

自1965年以来,巴菲特一直领导着Berkshire Hathaway控股公司。他喜欢投资增长稳定、盈利能力可靠、管理团队实力雄厚的公司,并且施行股息支付和股票回购计划等股东友好型举措。

这一策略也确实正在奏效,从1965年到2023年,Berkshire的回报率达到了惊人的4384748%。这相当于19.8%的复合年收益率,几乎是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10.2%年收益率的两倍

以美元计算,1965年对Berkshire Hathaway公司股票的1000美元投资将增长到4300多万美元,而对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相同投资,在股息再投资的情况下,价值仅为312333美元。

巴菲特并不是追逐股市最新趋势的投资者,所以你不会看到他如今扎堆于热门的人工智能股票。

不过,Berkshire目前持有的三只股票将从人工智能中获益匪浅,甚至占据了Berkshire公开交易证券总投资组合的45%以上,总额达3987亿美元。

巴菲特要进军AI领域?3987亿投了哪些AI企业?

在截至4月30日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Snowflake的产品收入达到7.896亿美元,同比增长34%。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强劲的增长率,但相比前几个季度有所放缓。

尽管Snowflake继续在市场营销和研发等增长举措上投入巨资,但其获取新客户的速度却在放缓,现有客户扩大消费的速度也更加缓慢。

Berkshire Hathaway公司在2020年数据云专业公司首次公开募股时买入了Snowflake的股份,因此每股价格可能在120美元左右。

2021年,该公司股价飙升至392美元的高位,但此后又从这一水平下跌了63%,目前股价为142美元。不幸的是,由于该公司的增长放缓,股价似乎仍然相当昂贵,因此投资者可能希望避开Berkshire的这一选股

02.

亚马逊:占Berkshire Hathaway公司投资组合的0.5%

Berkshire在2019年买入了亚马逊(AMZN1.22%)股票,巴菲特曾多次表示后悔没有更早发现这个机会。亚马逊成立之初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后来扩展到云计算、流媒体、数字广告领域,现在又扩展到人工智能领域

其亚马逊网络服务(AWS)云计算部门设计了自己的数据中心芯片,与采用英伟达(Nvidia)芯片的其他基础设施相比,AI开发人员使用这些芯片的成本最多可降低50%

此外,亚马逊的Bedrock平台还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现成的LLM库,这些LLM来自一些业界领先的初创公司,此外亚马逊还自主开发了一个名为Titan的LLM系列。

巴菲特要进军AI领域?3987亿投了哪些AI企业?

从本质上讲,AWS希望成为那些打算创建自己的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发人员的首选目的地。华尔街的各种预测表明,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十年内为全球经济增加7万亿到200万亿美元的收入,这有可能成为亚马逊有史以来最大的机遇。

Berkshire Hathaway公司持有亚马逊20亿美元的股份,仅占该企业集团股票投资组合的0.5%。

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可能会推动亚马逊实现大幅增长。因此,如果巴菲特之前只是希望这一持仓位更大,那么在AI的新篇章开启之后,他可能会为自己没有尽早增持而自责。

03.

Apple:占Berkshire Hathaway公司投资组合的44.5%

苹果公司(AAPL2.16%)是Berkshire Hathaway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持仓。这家企业集团从2016年开始斥资约380亿美元积累股票,其持仓目前价值1776亿美元。

苹果致力于生产全球最受欢迎的电子设备,包括iPhone、iPad、AppleWatch、AirPods和Mac系列电脑。

该公司正在通过其新的Apple Intelligence软件进军人工智能领域,该软件将于9月份与iOS18操作系统一起发布。

该软件是与OpenAI合作开发的,它将改变苹果设备的用户体验。Siri语音助手将借助ChatGPT的功能,类似地,其笔记、邮件和iMessage等写作工具也将借助ChatGPT的功能,帮助用户快速制作内容。

巴菲特要进军AI领域?3987亿投了哪些AI企业?

全球有超过22亿台活跃的苹果设备,这意味着苹果可能很快成为向消费者分发AI技术的最大公司

即将推出的iPhone 16预计将配备能够在设备上处理AI工作负载的强大新芯片,可能会引发一次显著的升级周期。

苹果符合巴菲特的所有选股标准。自2016年Berkshire首次投资以来,该公司一直稳步增长,持续盈利,拥有CEO库克这样一位坚定的领导者,并通过分红和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了大量资金。

事实上,苹果刚刚宣布了一项价值1100亿美元的新回购计划,这是美国企业史上最大的回购计划。

IOSG | Web3 专属的 AI Mapping

IOSG | Web3 专属的 AI Mapping缩略图

乍一看,AI x Web3 似乎是相互独立的技术,各自基于根本不同的原理,并服务于不同的功能。然而,深入探讨会发现,这两种技术有机会平衡彼此的权衡取舍,彼此独特的优势可以相辅相成,互相提升。Balaji Srinivasan在SuperAI大会上精辟地阐述了这一互补能力的概念,激发了对这些技术如何相互作用的详细比较。

IOSG | Web3 专属的 AI Mapping

Token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从匿名网络朋克的去中心化努力中兴起,十多年的时间通过全球众多独立实体的协同努力不断演变。相反,人工智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法开发的,由少数科技巨头主导。这些公司决定了行业的步伐和动态,进入门槛更多是由资源密集度而非技术复杂性决定的。

这两种技术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本质。本质上,Token是确定性系统,产生不可改变的结果,如哈希函数或零知识证明的可预测性。这与人工智能的概率性和通常不可预测性形成了鲜明对比。

同样,加密技术在验证方面表现出色,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并建立无信任的流程和系统,而人工智能则专注于生成,创造丰富的数字内容。然而,在创造数字丰富的过程中,确保内容来源和防止身份盗用成为一个挑战。

幸运的是,Token提供了数字丰富的对立概念——数字稀缺性。它提供了相对成熟的工具,可以推广到人工智能技术,以确保内容来源的可靠性并避免身份盗用问题。

Token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其吸引大量硬件和资本进入协调网络,以服务特定目标的能力。这一能力对消耗大量计算能力的人工智能尤为有利。动员未充分利用的资源以提供更廉价的计算能力,能够显著提升人工智能的效率。

通过将这两大技术进行对比,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它们各自的贡献,还可以看到它们如何共同开创技术和经济的新道路。每一种技术都能弥补另一种技术的不足,创造一个更加一体化、创新的未来。在这篇博客文章中,我们旨在探索新兴的 AI x Web3 产业图谱,重点介绍这些技术交叉点上一些新兴的垂直领域。

IOSG | Web3 专属的 AI Mapping

Source: IOSG Ventures

IOSG | Web3 专属的 AI Mapping

2.1 计算网络

行业图谱首先介绍了计算网络,它们试图解决受限的GPU供应问题,并尝试以不同的方式降低计算成本。值得重点关注的是以下几项:

  • 非统一GPU互操作性:这是一个非常雄心勃勃的尝试,技术风险和不确定性都很高,但如果成功,将有可能创造出规模和影响巨大的成果,使所有计算资源变得可互换。本质上,这个想法是构建编译器和其他前提条件,使得在供应端可以插入任何硬件资源,而在需求端,所有硬件的非统一性将完全被抽象化,这样你的计算请求可以路由到网络中的任何资源。如果这一愿景成功,将降低目前对AI开发者完全主导的CUDA软件的依赖。尽管技术风险很高,许多专家对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持高度怀疑态度。

  • 高性能GPU聚合:将全球最受欢迎的GPU整合到一个分布式且无权限的网络中,而无需担心非统一GPU资源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

  • 商品消费级GPU聚合:指向聚合一些性能较低但可能在消费设备中可用的GPU,这些GPU是供应端最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它迎合了那些愿意牺牲性能和速度以获得更便宜、更长训练过程的人群。

2.2 训练与推理

计算网络主要用于两个主要功能:训练和推理。对这些网络的需求来自于 Web 2.0 和 Web 3.0 项目。在 Web 3.0 领域,像 Bittensor 这样的项目利用计算资源进行模型微调。在推理方面,Web 3.0 项目强调过程的可验证性。这一重点催生了可验证推理作为一个市场垂直领域,项目们正在探索如何将 AI 推理集成到智能合约中,同时保持去中心化的原则。

2.3 智能代理平台

接下来是智能代理平台,图谱概述了这一类别中的初创公司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 代理互操作性和发现及通信能力:代理之间能够互相发现和通信。

  • 代理集群构建和管理能力:代理能够组建集群并管理其他代理。

  • AI代理的所有权和市场:为AI代理提供所有权和市场。

这些特性强调了灵活和模块化系统的重要性,这些系统可以无缝集成到各种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应用中。AI代理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与互联网的互动方式,我们相信代理将利用基础设施来支持其操作。我们设想AI代理在以下几方面依赖基础设施:

  • 利用分布式抓取网络访问实时网络数据

  • 使用DeFi渠道进行代理间支付

  • 需要经济押金不仅是为了在不当行为发生时进行惩罚,还可以提高代理的可发现性(即在发现过程中利用押金作为经济信号)

  • 利用共识决定哪些事件应导致削减

  • 开放的互操作性标准和代理框架以支持构建可组合的集体

  • 根据不可变的数据历史来评估过去的表现,并实时选择合适的代理集体

IOSG | Web3 专属的 AI Mapping

Source: IOSG Ventures

2.4 数据层

在AI x Web3 的融合中,数据是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数据是AI竞争中的战略资产,与计算资源一道构成关键资源。然而,这一类别往往被忽视,因为业界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计算层面。实际上,原语在数据获取过程中提供了许多有趣的价值方向,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高层次方向:

  • 访问公共互联网数据

  • 访问被保护的数据

访问公共互联网数据:这一方向旨在构建分布式爬虫网络,可以在几天内爬取整个互联网,获取海量数据集,或实时访问非常具体的互联网数据。然而,要爬取互联网上的大量数据集,网络需求非常高,至少需要几百个节点才能开始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幸运的是,Grass,一个分布式爬虫节点网络,已经有超过200万个节点积极向网络共享互联网带宽,目标是爬取整个互联网。这显示了经济激励在吸引宝贵资源方面的巨大潜力。

尽管Grass在公共数据方面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但仍然存在利用潜在数据的难题——即专有数据集的访问问题。具体来说,仍有大量数据由于其敏感性质而以隐私保护的方式保存。许多初创公司正在利用一些密码学工具,使AI开发者能够在保持敏感信息私密的同时,利用专有数据集的基础数据结构来构建和微调大型语言模型。

联邦学习、差分隐私、可信执行环境、全同态和多方计算等技术提供了不同级别的隐私保护和权衡。Bagel的研究文章(https://blog.bagel.net/p/with-great-data-comes-great-responsibility-d67)总结了这些技术的优秀概述。这些技术不仅在机器学习过程中保护数据隐私,还可以在计算层面实现全面的隐私保护AI解决方案。

2.5 数据与模型来源

数据和模型来源技术旨在建立可以向用户保证他们正在与预期模型和数据交互的过程。此外,这些技术还提供真实性和来源的保证。以水印技术为例,水印是模型来源技术之一,它将签名直接嵌入到机器学习算法中,更具体地说是直接嵌入到模型权重中,这样在检索时可以验证推理是否来自预期的模型。

2.6 应用

在应用方面,设计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在上面的行业版图中,我们列出了一些随着AI技术在Web 3.0领域的应用而特别令人期待的发展案例。由于这些用例大多是自我描述的,我们在此不作额外评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AI与Web 3.0的交汇有可能重塑领域的许多垂直领域,因为这些新原语为开发者创造创新用例和优化现有用例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

IOSG | Web3 专属的 AI Mapping

总结

AI x Web3 融合带来了充满创新和潜力的前景。通过利用每种技术的独特优势,我们可以解决各种挑战,并开辟新的技术路径。在探索这个新兴行业时, AI x Web3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推动进步,重塑我们的未来数字体验和我们在网络上的互动方式。

数字稀缺与数字丰富的融合、未充分利用资源的动员以实现计算效率,以及安全、隐私保护的数据实践的建立,将定义下一代技术演进的时代。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行业版图可能在短时间内变得过时。快速的创新节奏意味着今天的前沿解决方案可能很快会被新的突破所取代。尽管如此,所探讨的基础概念——如计算网络、代理平台和数据协议——突显了人工智能与Web 3.0融汇的巨大可能性。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缩略图

24 年上半年即将在加密市场的回调与盘整中结束。在本轮周期中,BTC 受 ETF 的影响快速上涨,以及山寨币的表现相对一般,大量踏空 BTC 的散户时常抱怨“没有参与感”。

随着市场继续回调和盘整,尤其是大量山寨币几乎跌去半年来的涨幅,新的机会可能在悄然孕育。

本文结合了市场热点以及对未来趋势的洞察,盘点我们认为下半年值得关注的赛道与标的,观点仅代表当前想法。

0宏观视角:牛市大概率还未结束,风险和机遇并存

在本轮周期初始阶段,ETF、BTC减半、降息三大核心驱动力已经深入人心。

从去年 10 月份某知名媒体报道“ETF 获批”的乌龙闹剧点燃市场,到 1 月上旬 BTC ETF 正式通过,对于 ETF 的预期差主导了整个市场的走向和博弈;

4 月的 BTC 减半在当时的地缘冲突影响下,并未对市场造成剧烈的波动。

随着前两个核心驱动力的落地,两者很难再成为后续引爆市场的燃料。

因此,围绕降息预期的炒作和降息对流动性的改善将是加密市场后续爆发的最大外部驱动力。

对于大部分加密投资者而言,或许等待每次核心数据的公布而赚取短期波动的利润并不是主要的获利方式,因此我们仅仅需要明确,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中,市场仍然有可以期待的降息利好,这足以表明牛市大概率还未结束,回调和盘整意味着机会的孕育。

对比本轮和上轮的盘整幅度,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 BTC 在技术形态方面似乎呈现了令人恐慌的“M 顶”,但回调程度远不及上轮首次冲高后超过 50% 的回调幅度,从盘整时间来看也远短于上一轮。

从风险的角度看,BTC 的回调深度相对上轮较小,在叠加外部利空的情况下可能进一步下探,测试更低的支撑位置;

从机会的角度看,“M 顶”的形成时间短、幅度小,降息预期的存在,也预示着市场大可能仍在为下一次攀升蓄力,且市场在 55000 左右遇到了支撑。

长远的机会大概率存在,筹码的成本和本金的保存将是决定下一波收益率的决定因素。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www.tradingview.com/chart/mBmRDBZW/?symbol=BINANCE%3ABTCUSDT

0Meme:本轮最具赔率的赛道

2.1 赛道背景与核心逻辑

$DOGE 和 $SHIB 等 Memecoin 的造富神话在行业经久不衰,也是大量用户选择进入 Crypto 的契机。

Memecoin 在本轮周期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从资产市值和交易量规模上都已经逐渐发展成了 Crypto 的核心赛道之一。

Meme 的资产总市值已经超过 500 亿美金,伴随着超过 40 亿美金的交易量。

我们还能够从 Memecoin 的排名发现,$DOGE 和 $SHIB 之后的 Meme 都是本轮周期的新星,这进一步佐证了 Memecoin 在本轮周期的优异表现。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ategories/meme-token

从赛道的回报率来看,Memecoin 也是整体回报最高的赛道,力压 RWA、AI、DePIN 等热门叙事。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uy6y45d9rinmxkoCj7d1EQ

Memecoin 在本轮备受投资者追捧的核心原因在于 Meme 的赔率相对更好。

散户更容易拿到早期筹码:随着加密行业一级投资市场的膨胀,VC 机构对项目估值的抬升在某种程度上挤压了散户的利润空间。相比之下,Meme 的筹码分配相对 fair,散户有更多机会拿到更多筹码,因此在价格上的劣势能够被显著降低。

估值无限制,想象空间大:绝大部分 Memecoin 并没有核心业务,估值全凭借市场想象。

共识门槛低:Memecoin 承载的内容更加浅显易懂,不要求投资者储备大量基本面知识,能够容纳最广大投资者的共识;此外,Memecoin 能够实时捕捉现实中的各种热点,持续吸引注意力和资金

Meme 的风险在于代币供给数量过于庞大,投资者难以寻找确定性的标的,同时 Memecoin 的波动剧烈,高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极高的风险。

2.2 关注标的

Memecoin 难以估值和从其他角度分类,因此下面将从目前市值角度挑选具有赔率的 Memecoin 进行分类。

相比老蓝筹 $DOGE 和 $SHIB,本轮周期崛起的新蓝筹 Meme 具有更好的机会。

2.2.1 蓝筹级别:$PEPE, $WIF

$PEPE 作为本轮周期表现最亮眼的 Memecoin 之一,在本轮的价格表现极为强势。

就 $PEPE 本身的符号而言,作为在各大社交媒体广为流传的 Meme,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从拉盘共识和文化共识两个角度出发,$PEPE 都是当之无愧的 Memecoin 投资首选。

此外,$PEPE 目前的市值约 53 亿美金,达到巅峰时期的 $DOGE 或者 $SHIB 的市值水平具有一定的赔率和市场接受度。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pepe

$WIF作为 Solana 最具代表性的 Memecoin 之一,也在本轮周期取得了亮眼的表现。

戴帽子的形象深入人心,衍生出了各种其他戴帽子形象的 Memecoin。

$WIF 在下跌后经常表现出的强势反弹也成为了众多投资的抄底首选标的。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dogwifhat

2.2.2 中小市值:$DOG, $BOME

$DOG 作为符文赛道的龙一,在未来极有可能随着 BTC 的上涨而爆发。

符文作为铭文的迭代升级方案,有一定概率在未来复现铭文的 fomo 效应,散户的热情更容易激发。

此外,新资产的标签,未落地的上所预期,也可能成为驱动 $DOG 上涨的核心因素。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dog-go-to-the-moon-runes-2

$BOME 同样是这个周期的代表性资产,3 天上币安打破记录并超过 10 亿美金市值,开启预售打款新风潮,在投资者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BOME 仍然是属于 PEPE 类的文化,现在市值约为 $PEPE 的十分之一,虽然出道即巅峰,但并未开启二次行情,因此 $BOME 具有一定的爆发潜力。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book-of-meme

0AI /DePIN:搭乘 AI 发展东风

3.1 赛道背景与核心逻辑

ChatGPT 的爆火彻底引爆了整个 AI 行业,AI 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被拔高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级别。AI 的爆火正通过数字经济和硬件需求两个核心逻辑直接且深刻地影响着加密行业。

随着 AI 对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渗透率不断提高,算力问题不断凸显,市场对英伟达这样的算力公司不断提高定价。

算力设备同样也是加密行业的核心支柱,在 AI 爆火之前,加密行业对算力的需求一度早就了英伟达的高速发展期。

随着加密行业的发展,算力开始过剩,AI 逐渐成为了这部分闲置算力的需求方。

此外,AI 的任务执行、资源分配以及数据要素的投入等行为完全在数字世界发生,其背后的利益分配难以在传统的框架下清晰界定,本文暂且称为数字经济纠纷。

加密行业具有的记账、Proof of work 等特性天然能够被用来解决这种数字纠纷,来协调 AI 软件、硬件背后的利益纠纷。

AI 的爆火恰好给熊市中的 Crypto 带来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各种分布式 AI 算力、算法等项目应运而生,构成了现在的 AI/DePIN 赛道。

随着 AI/DePIN 赛道与 AI 的绑定不断加深,英伟达、OpenAI 等公司的行为开始影响相关代币的市场。随着 AI 技术的进步的热点的诞生,加密行业将跟随着 AI 市场的趋势和热点共同发展。

3.2 关注标的

目前,Crypto x AI 的项目已经渗透到 AI 的各个环节,下面将从算力供给、算法、AI 经济三个方面分析值得关注的标的。

3.2.1 算力供给

目前我们使用的 AI 产品依赖于底层的大语言模型,而大语言模型的构建依赖于底层的 GPU 计算,加密行业既具有算力设备的储备,还可以通过区块链激励来构建算力市场,从而为 AI 提供额外的算力来源。

分布式、闲置算力等关键词是加密行业提供算力的特征,对应的核心叙事是成本的降低。

3.2.1.1 Arweave/AO

Arweave 作为老牌存储项目,凭借着优秀的生态和存储性价比,稳占存储赛道头部玩家的位置。

随着 Arweave 推出计算平台 AO,Arweave 正式进军分布式计算市场,正式成为算力概念代币。

与其他算力项目相比,AO 可以天然利用 Arweave 现成的存储优势,实现计算层和存储层的高度协同,这对于计算链上大模型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AO 在并行计算、消息传递等方面进行了激进的设计,为 AO 带来了相对于其他分布式计算项目更强的性能。因此,AO 在算力层面实际上具有着天然的优势。

AO 平台的上线以及相关的公关活动(PR)共同推动了 $AR 价格的上涨,这足以看出市场对于 AO 的认可。

随着 Crypto x AI 的持续发展,$AR/AO 将成为最具潜力的 AI 代币之一。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arweave

3.2.1.2 io.net

近期上线币安的 io.net 是目前当前赛道的当红炸子鸡。io.net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 GPU 网络,旨在为机器学习应用程序提供巨大的算力。

他们的愿景是通过从独立数据中心、加密矿工和 Filecoin 等项目组装超过一百万个 GPU 来解锁公平的计算能力访问,让计算更具可扩展性、可访问性和效率。

io.net 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云计算方法,利用分布式和去中心化模型,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算力控制和灵活性,其服务无需许可且成本低廉。

据 io.net 官方称,他们的算力比如亚马逊 AWS 这样的中心化服务商低 90%,所有这些因素的结合使 io.net 成为去中心化提供商中的佼佼者。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io-net

3.2.2 算法

3.2.2.1 Bittensor

Bittensor 是一个去中心化网络,将全球的机器学习模型连接起来,通过协同多个专业化的AI模型,提高了解决复杂问题的准确性和效率,这种方法融合了各模型的独特优势,产生了更加精确和全面的结果,相较于传统的单一模型方法,效果更为出色。

Bittensor 还通过打造生态的方式来获得可拓展性,目前其能够容纳 32 个子网来适应各种垂直场景的服务。

Bittensor 在算法和生态上的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充分利用去中心化激发了 AI。目前市值接近 60 亿,是一个相对稳妥的标的。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bittensor

3.2.3 AI 经济

3.2.3.1 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 Alliance($ASI)

ASI是由 Ocean Protocol($OCEAN)、SingularityNET($AGIX),以及 Fetch.ai($FET) 三个在相关领域深耕多年的 Crypto x AI 项目合并而来。

三个项目合并之后将建立名为为 Superintelligence Collective 的团队,首席执行官由 SingularityNET 创始人 Ben Goertzel 担任,三个项目仍然作为独立实体运营,但将在共享的 $ASI 代币生态系统和 Superintelligence Collective 的运营中密切合作

在三家团队发出的合并公告中,没有介绍太多关于合并后将开展的新业务。

根据 Ben Goertzel 在其社交平台表示,合并之后,未来工作方向将围绕 AGI (通用人工智能) 和 ASI (超级人工智能) 展开,这也是合并代币名称为 $ASI 的原因

代币转换信息:

  • Fetch.ai 的代币 $FET 将以 1:1 的比率转换为 $ASI

  • SingularityNET 的 $AGIX 和 Ocean Protocol 的 $OCEAN 将以约 1 :0.433 的比率转换为 $ASI

  • $FET 作为联盟的基础代币,将直接更名为 $ASI,并将额外铸造 14.8 亿个代币,其中 8.67 亿 $ASI 分配给 $AGIX 持有者,6.11 亿 $ASI 分配给 $OCEAN 代币持有者

Fetch.ai 在 AI 代理方面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经验,2 月 20 日,德国电信宣布与 Fetch.ai 基金会达成合作,成为 Fetch.ai 首个企业盟友,同时德国电信子公司 MMS 也将作为 Fetch.ai 验证者。

Fetch 还在在本月初宣布推出规模达 1 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项目「Fetch Compute」,将部署 Nvidia H200、H100 和 A100 GPU,以创建一个可供开发人员和用户利用计算能力的平台。

Ocean Prtocol 则在去中心化数据共享、访问控制和支付方面构建了许多模块服务。据介绍,其 Predictoor 产品自推出以来六个月销量就已超过 8 亿美元。

SingularityNET 是这三个项目中合并之前在 AGI 方向探索最多的一个,其 AGI 团队与合作伙伴 TrueAGI 与 OpenCog 社区自 2020 年起专注于开发 AGI 框架 OpenCog Hyperon,SingularityNET 还将在今年推出去中心化人工智能平台,以创建一个适合运行 AGI 系统的基础环境为宗旨。

由三个深耕许久的实力项目合并而来的 ASI 可谓是强强联合的产物,配合业务和经济系统的协同,ASI 有望在 Crypto x AI 领域取得新的引领地位,同时最大化程度捕获外部 AI 技术发展带来的“注意力”增量。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artificial-superintelligence-alliance

0RWA: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必经之路

4.1 赛道背景与核心逻辑

RWA 是让区块链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的关键赛道,在长期看是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必然要求,在短期,则能够为加密市场和现实市场引入大量的资金和流动性。

RWA 涉及将缺乏流动性的现实资产代币化后引入加密市场,引入的 RWA 资产对加密市场意味着更多现实资产的价值支撑,带来潜在的溢出资金,同时 RWA 中的生息资产也能够为加密市场提供增强收益;

对于传统资产而言,则获得了一种新的清算方式,使得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能够被套利或迅速清算。

BTC ETF 带来的资金流入已经充分显示了行业外资金对加密市场的兴趣。随着 RWA 赛道出现有代表性的案例,赛道将进一步爆发。

4.2 关注标的

4.2.1 Ondo Finance

Ondo Finance 是一个 RWA 的去中心化金融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Ondo Finance 为机构投资者创建了透明的投资基础设施,致力于成为链上的投资银行,提供包括债券、房地产和商品在内的多种 RWA 产品,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随着RWA市场的快速增长,Ondo Finance 作为行业的先行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其透明和高效的投资平台将继续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和成熟。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ondo

4.2.2 Swarm Markets

Swarm Markets 是一个提供传统金融数字化和交易解决方案的区块链平台。

它将包括美国国债和股票在内的实物资产进行加密,并提供合法的交易基础设施。

Swarm Markets 是全球首个获得BaFin(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许可的DeFi平台,确保其运营符合金融市场的监管标准。

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资产被代币化,Swarm Markets 的合规和多样化交易平台将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其创新的金融解决方案将继续吸引机构和零售投资者,推动平台的持续发展。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swarm-markets

05 Social:用户增量潜力与生态孕育

5.1 赛道背景与核心逻辑

无论在 Web2 还是 Web3,社交都是最为重要和核心的赛道。

对于行业来说,社交能够通过用户间自有的关系 onboard 新用户与留存用户;

对于各类服务和应用来说,社交也同样发挥着增长、留存、增加用户粘性的重要功能。

当前,Web3 行业的渗透率仍然有待提高,用户留存与粘性的增加也是其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社交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案。

在以往的周期中,大量的社交类项目已经做了尝试,但并没有跑出现象级的应用。

在本轮周期中,各类降低用户门槛的技术、保障性能和体验的基础设施已经空前成熟,社交赛道大可能能够在本轮周期中跑出大机会。

5.2 关注标的

5.2.1 Ton 以及生态内项目

TON (The Open Network) 作为社交巨头 Telegram 官方唯一支持的公链,依托 Telegram 庞大的 9 亿月活跃用户,已经从支付、社交和小程序等多方面打造了独特的叙事。

TON 无需增加用户迁移成本,利用Telegram 现有的社交网络,TON 能够以 Web3 的方式重构 Web2 的商业模式。

目前,TON 生态仍然处于早期建设阶段,但已经涌现出来 Notcoin、Catizen 这类超高流量的项目,展现出了背靠 Telegram 的庞大 userbase。

因此,TON 及其生态在未来将大概率进一步激发 Telegram 的用户活力,孕育更加繁荣的生态。

更多分析可参考 Biteye 往期文章:《从Web2到Web3:TON链如何重塑社交与支付的未来》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toncoin

5.2.2 Farcaster

Farcaster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协议,利用智能合约和混合存储技术实现用户之间的社交连接、内容分享和数据所有权,同时支持多样化和灵活性的客户端和应用程序开发。

Farcaster 并非新的社交项目,而是久经市场考验最终跑出来的龙头。

Farcaster 在去年 10 月刚刚开放注册,今年凭借着数据、生态和融资方面的多重进展博得了市场关注,坐稳了社交赛道龙头的地位。

更多分析可参考 Biteye 往期文章:《10 亿估值的社交龙头 Farcaster 能否成为牛市新爆点》

5.2.3 UXLINK

UXLINK 是主打熟人社交的 dApp,依托 Telegram 提供的良好体验和“熟人关系裂变”的清晰思路,UXLINK 在数据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牛市后半场,UXLINK 将有巨大潜力实现用户的爆发。

更多分析可参考 Biteye 往期文章:《一文读懂Web3社交怪兽:UXLINK》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x.com/Coin98Analytics/status/1803363935875375499

06 LSD/LSDfi:增量资金的落脚点

6.1 赛道背景与核心逻辑

LSD/LSDfi 是构建 ETH 生态基础收益的核心组件。随着 ETH ETF 通过在即,我们预期大量资金将流入 ETF,推动 ETH 价格的上涨,LSD/LSDfi 将大有可能迎来业务的增长点,成为增量资金直接带动的板块。

6.2 关注标的

6.2.1 Lido/Rocket Pool

作为两个龙头 LSD 玩家,其品牌已深受大户信赖,其在 ETH 质押增量中大概率能够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lido-dao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rocket-pool

6.2.2 Ether.fi

Ether.fi 是一个完全自托管和去中心化的 LSD 协议。与其它流动性质押协议不同的是,ether.fi 允许参与者在代币质押时保留对其密钥的控制,并且可以随时退出验证器以收回他们的 ETH。

在保证完全自托管的同时,ether.fi 还能自动将用户的存款再质押给 Eigenlayer 来获取收益,进一步保障用户的经济利益。

凭借着完全自托管和 EigenLayer 保证的收益率,Ether.fi 也具有巨大的潜力在下一轮赛道增长时捕获显著的市场份额。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ether-fi

6.2.3 EigenLayer

作为 Restaking 的开创者,EigenLayer 推动 LSD 进入了 LSDfi,进一步为以太坊生态叠加了一层收益来源。

围绕 EigenLayer 构建的 LST 生态也必将享受 ETH ETF 带来的增量红利。EigenLayer 代币分配目前已经确定,正式上线应该不会太远。

6.2.4 Renzo

Renzo 是一个基于 EigenLayer 的再质押协议,旨在简化最终用户重质押的复杂流程。

它通过引入流动性重质押代币 ezETH,使得质押者无需担心运营商和奖励策略的主动选择和管理,提供更高的收益和流动性。

作为 LRT 生态的重要项目,且有 Binance 的投资背景,Renzo 目前的市值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renzo

6.2.5 StakeStone

StakeStone 是一个综合性的 LSD/LSDfi 项目。StakeStone 通过整合主流的质押池、Re-Stake 以及 LSD 的蓝筹 DeFi 策略收益,为所有需要 LSD 流动性的协议提供一种高度适应的质押收益基础资产。

用户可以通过质押 ETH 获取 STONE 代币,进而获得原生质押和蓝筹 DeFi 策略的收益。

此外,StakeStone 还支持多链操作,进一步提高了流动性和适应性,在支持新生态,获取早期奖励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作为 Binance 投资的项目,StakeStone 在发币后有一定的上 Biancne预期,配合业务的增长,StakeStone 是较大的潜力机会。

6.2.6 Karak

Karak Network 是一个再质押(Restaking)网络,与Eigenlayer等再质押项目类似,同样采用积分模式来激励用户再质押,从而获取多重收益。

2023 年 12 月,Karak 宣布获得了 48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由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领投, Mubadala Capital、Coinbase等机构参投,其中 Mubadala Capital 是阿布扎比第二大基金,本轮融资Karak 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

强大的团队实力加上亮眼的投资背景,预示着 Karak 具备着与 EigenLayer 掰手腕的实力,也将产生对应的机会。

6.2.7 Pendle Finance

Pendle 通过引入收益代币化和交易,拆分了生息资产的波动和本金,为整个 LSD 带来了新的参与范式。

Pendle 的多抵押池和风险管理功能使用户能够更有效地管理风险并对冲潜在的损失,从而减少了 DeFi 市场中的波动性和风险。

随着 ETH ETF 的通过,大量资金将流入 ETH,推动 LSD/LSDfi 生态的发展,Pendle 作为该生态的一部分,有望从中受益。

万字研报:牛市尚未结束?盘点下半年潜力机会

来源:https://www.coingecko.com/en/coins/pendle

07 BTC 生态

7.1 赛道背景与核心逻辑

BTC 生态的爆发是本轮周期最亮眼的特征之一。铭文激发了市场对 BTC 生态的热情,BTC L2 与各种资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BTC 质押/再质押在 ETH LSD/LSDfi 和 BTC 生态资产的爆火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位置,符文作为新的生态资产类型,也在减半时大放异彩。

这些尝试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让大量的 BTC 资金活跃起来,打造更加繁荣的生态。

然而,随着 BTC 的回调,以及铭文的造富拉高了市场预期,目前的 BTC 生态相对沉寂。

随着市场好转,我们相信 BTC 生态会再次跑出现象级的生态资产,带来巨大的机会。

7.2 关注机会

7.2.1 符文:$DOG

分析见 Meme 板块。符文的预期受铭文的影响,市场表现可被称为“出道即巅峰”。$DOG 作为符文板块龙头,在具有赔率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防守属性,因此符文板块暂时只推荐 $DOG。

7.2.2 其他

大量 BTC L2 并未形成活跃的生态,BTC 质押相关机会仍不明朗,我们推荐等待市场做出选择。

08 总结与展望

加密市场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市场,而是在逐渐融入到现实经济当中。分析加密市场的机会时,我们愈发感受到行业外部驱动因素的重要性。

在市场变化和调整时,核心需要先明确我们处在一个周期的什么位置,哪些内部和外部因素在驱动着下一轮小周期。

在市场的盘整和回调期间,我们不应该被恐慌所支配,更值得做的是思考下跌背后的机会。

我们总结了这些下半年值得关注的赛道和机会,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BTC 生态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判断

BTC 生态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判断缩略图

作者:cryptoHowe.eth 来源:X,@weihaoming

本文主要讲述我个人对于 BTC 生态的一些思考和对生态未来发展的判断,通俗来说就是我看好 BTC 生态的理由以及什么样的项目是我眼中的优质项目

之前我讲述了什么是「正确的非共识」,本文也可以算是我个人认为的非共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正确的非共识是不依据当前市场情况和发展对未来作出的判断,而本文更多是基于已有的情况和数据来推断,所以读者需要提前意识到这一差别

声明:本文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意识,不存在任何投资建议,仅做交流与分享。同时本文是基于个人已有认知和现有数据来做推断,未来随时都会更新

我对 BTC 生态的三点看法

BTC 生态独具一格

BTC 作为 Crypto 世界的先驱,其技术特点与生态构成是独具一格的。从技术上看,BTC 使用的是非图灵完备的脚本语言,因此无法支持很多复杂计算,从而导致生态中的项目稀少且进展缓慢。同时 BTC 的共识是极具 Maxi 风格的,下图是 BTC 持有者的持有时间占比图,其中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以下四部分:

  • 持有 10 year 以上 ( 16.6% ):很大部分是永久丢失的 BTC

  • 持有 3 year – 10 year ( 30.4% ):少部分是永久丢失的 BTC,剩下一部分是中长线交易者,一部分是坚定持有不买卖的 Bitcoin Maxi

  • 持有 1 year – 3 year ( 19.3% ):中线交易者

  • 持有 1 year 以下 ( 34.6% ):短线交易者

BTC 生态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判断

数据来源:https://studio.glassnode.com/metrics?a=BTCm=supply.HodlWaves

由此可见,整个 BTC 生态市场中真正提供流动性的 BTC 仅占当前代币总量的 35% 左右,这是与其它生态最大不同的一点。且由于存在 Bitcoin Maxi 这一重要因素,大家都将 BTC 视作“数字黄金”长期持有作为避险资产,故而对于他们来说,唯有 BTC 才是他们的信仰。

BTC 有些时候往往就是因为难用,因为贵,它才价值高

BTC 如今能有这么高的价值很大程度是来源于其共识价值,对于 Bitcoin Maxi 来说更是如此,至少我们很少听到过 Ethereum Maxi 或 Solana Maxi 等。而回顾 Bitcoin 的整个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其在最初的几年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价格也一直极其平缓,直到 2013 年迎来一波大上涨,才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进入,而在此之前的 5 年间那些一直坚持布道的 OG 们也越来越坚定,成为了现在大家口中的 Bitcoin Maxi。

BTC 生态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判断

数据来源:https://www.lookintobitcoin.com/bitcoin-price-live/

随着 2015 年 Ethereum 的诞生带来了智能合约这一引爆市场的特性之后,大家逐渐发觉 Bitcoin 的局限性,BTC 也逐渐变成了大家的避险资产,正如上文所述,有近 65% 的 BTC 一直持有未动。

但我个人认为,BTC 之所以能保持目前的高价值,除去其是第一个出现的 Crypto 资产以外,还离不开整个 Bitcoin 主网“又贵又难用”,这里指的是 Bitcoin 上的交易 Gas 费用相比其它网络会更高,交易吞吐量更低,且生态设施的开发建设受制于其非图灵完备的特性而极为缓慢。但有时候就是因为这些“问题”,才会让用户将其视为珍宝,不轻易操作,这就好比同样是去买东西,一种方式是用简单便携的纸币支付,一种方式是从一块完整的黄金上切割出一小块来支付,其便携程度和价格就如同当前 BTC 与其它网络的关系。

BTC 生态应该先解决什么问题

现在的 BTC 生态可大致分为两派:原生技术派和用户导向派,原生技术派主要指的是在 Bitcoin 独有的 UTXO 和脚本语言基础上挖掘其潜力,尝试进行项目开发;用户导向主要派指的是项目方在看到市场用户现有的一些需求时,利用当前已有的成熟条件去快速开发打造一个新产品去服务市场用户。

而我个人认为,BTC 生态应该先通过对原生技术的改进和扩展,创造新兴协议/项目以盘活 BTC 的资金利用率。对于每一轮周期来说,技术创新势必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对于 BTC 生态来说,技术创新应该更多地体现在不断突破其原有的种种局限。因此,个人对于将以太坊的那套玩法搬到 BTC 生态中,一直认为是偷懒的行为,天花板较低。本质上这种做法是通过利用以太坊上成熟的技术社区、丰富的开发者团队以及多年的生态经验等,来快速打造项目并上线,但是在上线之后,其技术创新能力会变得相当局限,且无法吸引到上述所说的 Bitcoin Maxi 那帮人以及其它新入场的只相信 BTC 的市场用户。

讲完技术创新,那便来讲讲另外一个核心因素——流动性。流动性的富足与匮乏决定了牛市与熊市,因此如何提高流动性是 BTC 生态中的一个重要方向。那么流动性的提高可以有两种方式:盘活场内资金流通与吸引新的场外资金进场,场内资金的话很好理解,就是如何提高大家的资产交易意愿,尤其在 BTC 生态中,至今仍有约 65% 的 BTC 长期持有不交易,那么如何通过一些方式/手段来吸引他们去参与,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问题;而场外资金指的是新资金进入到生态中,典型的案例就是今年上半年通过的 BTC ETF,其带动了海量的传统用户进入市场,为 BTC 生态带来了数目可观的流动性。但这些流动性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即资金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很多传统用户对于加密世界的了解只停留在 BTC 上,像钱包、公链等基础设施知之甚少,故他们的策略很多时候就跟 Bitcoin Maxi 类似,买入 BTC 长期持有,不高频交易。

所以如何吸引新资金进入,并盘活新老资金的资金利用率,将是 BTC 生态需要先去解决的事情。

如何寻找好的 BTC 生态标的

结合前面讲述的三点看法,个人认为 BTC 生态的标的筛选原则主要为以下四点,这四点之间并不相互独立,若能相互结合是再好不过:

  • 原生的技术创新

  • 继承 Bitcoin 主网安全性

  • 能够为 BTC 自身赋能

  • 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

原生的技术创新前文已有讲述,这里不再过多赘述。继承 Bitcoin 主网安全性以及能够为 BTC 自身赋能主要是因为当前整个生态中,大家相信的是 BTC,共识的是 BTC,而不是 BTC 以外的衍生物,那么唯有直接为 BTC 去做赋能,让大家的共识更强,这才是目前需要做的事情。且这种做法也符合 Bitcoin Maxi 的理念,不仅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参与到市场中,也能够让新入场的市场用户有更多的参与意愿。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本质也是为了能够提高生态的流动性。

就如 Babylon 的做法,其通过原生的技术创新如比特币时间戳等,让用户可以在 BTC 仍保留在自己手上的情况下,还可以获得额外的收益,这种 BTC 生息方式既没有增加太多额外的资产安全风险,又可以获得额外的收益。故对于市场用户来说,将会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项目。

币圈连跌、美股创新高 4E助力投资者轻松进军美股

币圈连跌、美股创新高 4E助力投资者轻松进军美股缩略图

币圈血流成河,沉闷的局面看不到摆脱的迹象。而与之鲜明对比的是,美股却显得异常坚挺,接连创新高。这种反差让投资者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策略和市场选择。

币圈连跌、美股创新高 4E助力投资者轻松进军美股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表现

加密货币自诞生以来就以高波动性和高风险著称,尽管它也为很多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近几个月的低迷行情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怀疑其未来价值。不少曾经抱有巨大希望的投资者开始感到迷茫,认为这是史上最难赚钱的比特币牛市、一个互不接盘的奇怪牛市。不少一向本着“行情好的时候,看什么都像是未来,行情不好,看什么项目都是歪瓜裂枣”思路的人开始亏得怀疑人生、怀疑整个加密行业的价值了,认为牛市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

而国内A股市场,在过去十年中长期在3000点附近苦苦挣扎,市场波动大、风险高,收益不稳定成为常态。许多散户投资者在市场中遭遇亏损,市场存在的信息披露不透明、内幕交易等问题也让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信心。

币圈连跌、美股创新高 4E助力投资者轻松进军美股

反观美股市场,其稳健的上升趋势和频繁的创新高,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尽管美国的通胀仍处于高位,加息周期也未结束,但这并未影响美股市场的表现。从金融危机后一路上涨的美股几乎没有出现大的回调,这种长牛趋势让人们对其充满信心。美股市场的稳定性和持续增长,不仅让人羡慕,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投向美股。

这一现象背后,不仅仅是因为美股市场的稳定性,还因为美股市场上众多科技公司带来的颠覆式创新。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和特斯拉、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在过去十年中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产品,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智能手机、云计算到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这些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不仅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也为整个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美股市场上的科技公司不断推动着科技进步,引领全球经济的发展,这些公司的成长性和创新能力是美股持续上涨的重要动力。

币圈连跌、美股创新高 4E助力投资者轻松进军美股

选择一个合适的投资市场,才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关键。对于投资者而言,不是技术不够好,不是不够努力,而是市场的选择至关重要。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表现来看,美股市场无疑是一个更具吸引力的选择。其稳定的增长趋势、频繁的新高以及科技公司的颠覆性创新,不仅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安全的投资环境。

币圈连跌、美股创新高 4E助力投资者轻松进军美股

4E股票交易

在投资的世界里,选择大于努力。那么怎么才能交易美股呐?许多人会因为复杂的开户入金程序而错失了投资机会。全球领先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4E,将传统的美股交易流程缩减到3步,无需开户,无需外汇。邮箱注册4E,任何人都能用USDT直接买美股和股指。

币圈连跌、美股创新高 4E助力投资者轻松进军美股

目前,4E平台提供优质美股港股股票近50支,还有道指、纳指和标普指数等全球主要经济体股指,费率低,资金安全有保障。严格的安全措施、顶级的风控系统以及高达1亿美元的风险保护基金,为用户的资产安全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线,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与用户的高度信任。

作为阿根廷国家队的全球合作伙伴和唯一指定交易平台,4E展示了其在全球金融行业的卓越实力。选择4E平台,投资者不仅能轻松进入美股市场,还能在不断创新和增长的市场中,实现财富的稳步增长。

Future Money:为什么我们要投资Ora Protocol?

Future Money:为什么我们要投资Ora Protocol?缩略图

来源:FutureMoney

加密市场缺的从来不是机会,而是眼光。

ORA 作为一个近期备受关注的AI模型代币化平台,做的是什么?为何各大知名机构对其青睐有加?

ORA的工作原理

ORA 是一个可验证的预言机协议,将 AI 和复杂计算引入以太坊区块链上。其主要产品是链上 AI 预言机,目前支持 LlaMA 2 (7B) 和 Stable Diffusion 模型,未来将支持更多机器学习模型。ORA 通过提供 AI 推理,突破了智能合约的限制,使开发者能够自由创新。ORA的两项主要产品是链上AI Oracle(OAO)与初始模型提供(IMO)。

Future Money:为什么我们要投资Ora Protocol?

链上OAO将可验证的AI推理引入区块链,提供无需信任和许可的AI使用。这为之前无法实现的各种新应用场景打开了大门。使用链上AI Oracle需支付费用,这些费用随后会分配给IMO代币持有者。

初始模型提供(IMO)通过将开源AI模型的所有权代币化,激励长期和可持续的开源贡献。它不仅为AI开发提供资金,还奖励社区和开源贡献者。代币持有者将从模型链上使用所产生的收入中获得一部分收益。

IMO和OAO共同推动了开源开发的前沿。

OAO特点与优势

首先,OAO对于开发者十分友好。开发者可以使用链上AI Oracle(OAO)增强智能合约的AI功能。

OAO的关键特点包括:

  • 集成AI功能和自动化的一体化基础设施

  • 更高的性能和更短的最终确认时间

  • 运行任意程序和大型机器学习模型

其次,ORA Oracle网络由运行AI Oracle节点的节点运营商组成,提供以下优势:

  • 无法阻挡的自主协议和网络

  • 最佳的加密原生去中心化

  • 可验证、去中心化且安全的网络

  • 保障基础层的安全

  • 高效分配计算能力

  • 1-of-N信任模型

IMO特点与优势

IMO的目标是推动AI朝着可持续、多样化和对所有人开放的方向发展。

IMO通过在区块链上代币化AI模型,为开源AI模型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同时通过调整生态系统的价值和激励机制,促进模型的分发和持续贡献。同时IMO允许任何人和社区为其AI模型进行代币化。这一举措使得社区能够有效筹集开源项目所需的资金,同时激励贡献者持续改进全球可访问的AI模型。

Future Money:为什么我们要投资Ora Protocol?

Future Money:为什么我们要投资Ora Protocol?

ORA发起的愿景:走向世界超级计算机

ORA致力于支持以太坊作为世界计算机及其生态系统,以推进DeFi、zkML、AI与加密货币的未来发展。

全面创新的底座大模型

ORA 通过 opML (Optimistic Machine Learning) 构建了链上 AI 预言机, 实现了针对任意模型的链上机器学习推理。除此之外, ORA 也构建了 Keras2Circom (世界首个 zkML 框架) 以及发明了 opp/ai (链上 AI 的终局框架, 融合了 zkML 以及 opML)。

适用于各种开发者的底座大模型

开发者可以使用 ORA 链上预言机来构建由机器学习驱动并由以太坊作为安全层的任何 AI DApp. 具体来说, 开发者可以构建基于 AI 模型的 ai/fi (AI + DeFi) 应用, 以及基于 text-to-image 模型的 AIGC NFT (ERC-7007 协议)。

Future Money:为什么我们要投资Ora Protocol?

ORA的一些示例用例,包括使用ERC-7007创建AIGC NFT、基于机器学习进行zkKYC的面部识别、链上AI游戏(如《龙与地下城》)、使用机器学习进行预测市场、内容真实性验证(深度伪造验证器)、合规的可编程隐私、提示市场以及声誉/信用评分。有关更多集成示例和构建创意,请查看awesome-ora。

Future Money:为什么我们要投资Ora Protocol?

ai/fi = AI + DeFi

ai/fi是AI和DeFi的结合,通过ORA的Onchain AI Oracle提供可验证的AI推断,推动了DeFi的新发展。这一概念重新定义了AMM、借贷协议、聚合器、稳定币等领域,通过识别DeFi协议中的计算密集部分并应用AI来实现转变。ORA还提供zkOracle,无需信任地访问任何ai/fi项目的AI数据源。

融资情况与团队

ORA最近宣布获得来自Polychain Capital、HF0、Hashkey Capital、SevenX等投资者共2000万美元的资金。这笔资金将帮助ORA继续开发其技术和基础设施,实现AI模型的代币化,并将去中心化AI引入以太坊生态系统,包括Arbitrum、Optimism、Base、Linea以及其他与EVM兼容的链。

同时,ORA也有比较不错的专业团队背景,Kartin Jiatian Wong曾在谷歌、 Tiktok等Web2大厂任职,拥有Web3.0、云计算和量子计算应用方面的工作经验;Cathie So是以太坊基金会科学家,为IMO独创Erc-7641和Erc-7007协议。

Future Money:为什么我们要投资Ora Protocol?

未来,所有的AI Model都可以通过ORA进行上链发售,而就2023年就有1890亿投资流入AI公司。我们可以想象得到,ORA背后将是一个千亿级可持续的市场生意,为Crypto AI增加了更广阔的张力与空间。

富途证券获准向香港投资者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7月8日消息,据东网报道,互联网券商富途证券的第1类受监管活动(证券交易)牌照获得香港证监会升级,可向香港的专业及散户投资者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富途于上周六(6日)推出了全新的“综合账户”功能,投资者可以通过一个账户交易港股、美股、A股通、日股等多个市场的投资产品,并预告将陆续推出新加坡股、澳股、加拿大股等,但尚未披露具体时间表。

比特币、以太坊与美股七巨头:谁的市场表现更好?

撰文:Shane Neagle,Coingecko

编译:陶朱,金色财经

七巨头股票现象是整合的结果。当一家公司垄断了某个特定的市场空间时,它就会获得足够的动力继续增长,并吞并可能在以后威胁到它的初创公司。此外,这些公司往往会更有效地扩大产品规模,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这个过程发生在苹果 (AAPL)、微软 (MSFT)、Alphabet (GOOGL)、Meta Platforms (META)、亚马逊 (AMZN)、英伟达 (NVDA) 和特斯拉 (TSLA) 身上。美国银行分析师迈克尔·哈特内特 (Michael Hartnett) 在 2023 年 4 月将它们称为「七巨头」。当时,这些股票为股东贡献了 88% 的回报。

尽管特斯拉正在失去领先地位,但七巨头的表现仍然优于大盘。 Roundhill Magnificent Seven ETF (MAGS) 今年迄今回报率为 35.8%,而同期大盘基准标准普尔 500 (SPX) 回报率为 15.1%。

七巨头股票(占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约 30%)凭借其超乎寻常的市场表现,代表了美国科技股的集中市场。因此,它们与其他没有收益的技术——区块链网络——相比如何?

具体来说,七巨头股票与代表工作量证明的比特币 (BTC) 和代表权益证明的以太坊 (ETH) 相比如何?

加密货币的表现是否超越了七巨头?

加密货币的表现优于大多数七巨头的股票,但与股票相比,2019 年加密货币的市值也明显较低。七巨头、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表现如何?

比特币、以太坊与美股七巨头:谁的市场表现更好?

按市值权重排序,五年内(从 2019 年 5 月 7 日到 2024 年 6 月 28 日)排名如下:

比特币、以太坊与美股七巨头:谁的市场表现更好?

从估值增长速度来看,英伟达和特斯拉明显是赢家,分别增长了 2,782.8% 和 1,102.2%。亚马逊和 Meta 是增长最慢的公司。

这两家公司的市值合计为 15.770 万亿美元,比五年前的 4.35 万亿美元增长了 262.5%。

过去五年,英伟达表现优于比特币和以太坊

Nvidia 是七巨头中唯一一只在五年内表现优于以太坊和比特币的股票。其市值从 1054.2 亿美元增长至 3.039 万亿美元,在此期间增长了 2782.8%。截至 2024 年 6 月 28 日,在 2.46 万亿美元的加密货币总市值中,比特币和以太坊占 66.9%,分别为 12500 亿美元(49.9%)和 4210 亿美元(17.0%)。

比特币、以太坊与美股七巨头:谁的市场表现更好?

在过去五年中,从 2019 年 5 月 8 日到 2024 年 6 月 28 日,以太坊 (ETH) 的市值从 181.6 亿美元增加到 3683 亿美元,市值增长了 1,880%。

比特币、以太坊与美股七巨头:谁的市场表现更好?

在过去五年中,从 2019 年 5 月 8 日到 2024 年 6 月 28 日,比特币 (BTC) 的市值从近 6 倍的 1039.8 亿美元增至 12571.6 亿美元,市值增长了 1,109%。

换句话说,考虑到以太坊是在比特币推出六年半之后推出的,以太坊的表现比比特币高出 1.7 倍。因此,以太坊的增长基准是较低的市值。与七巨头股票相比: 以太坊的市值表现与 Nvidia 保持一致,分别为 2,218.3% 和 2,782.8%。 比特币的市值表现与特斯拉保持一致,分别为 1,102.2% 和 1,340.8%。

七巨头的市值与比特币和以太坊相比如何?

令许多人惊讶的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改变了对以太坊 ETF 的立场。截至 2024 年 5 月 23 日,市场监管机构批准三家交易所上市和现货交易以太坊基金。在纽约证券交易所 Arca、纳斯达克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 BZA 上,共有 8 只以太坊 ETF。

考虑到这一新发展,截至 2024 年 6 月 28 日,除比特币和以太坊外,所有七巨头的比较市值都如下所示。

比特币、以太坊与美股七巨头:谁的市场表现更好?

考虑到过去五年的增长,自 2019 年 5 月以来,Nvidia 和以太坊分别实现了最高的可比市值增长,分别为 2,782.8% 和 2,218.3%。

它们合计持有 17.44 万亿美元的价值,其中比特币和以太坊占 9.6%。

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市值差异

从上图可以看出,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起伏与看涨和抑制事件相一致。 PayPal 于 2020 年 10 月宣布整合加密货币。 埃隆·马斯克放弃 BTC 支付转投特斯拉,这是一个重大的抑制事件。 2022 年 5 月 Terra (LUNC) 崩盘结束了牛市。 美联储于 2022 年 3 月开始加息,保持了压制势头。 在 BlockFi 和 Celsius 等多家公司破产之后,2022 年以 11 月交易量第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 FTX 的崩盘而告终。 从 2023 年 3 月美国地区银行业危机开始,BTC 和 ETH 开始复苏。

然而,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 2024 年 1 月 11 日批准 11 只比特币 ETF 后,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增长出现了更大的分歧。从机构采用这一里程碑开始,比特币市值从 8383.8 亿美元增至 12500 亿美元,市值增长了 50%。

在同一时期,以太坊市值从 2811.4 亿美元增至 4210 亿美元,同样增长了 50%。这并不奇怪,因为以太坊即将推出自己的 ETF 阵容。然而,以太坊的市场比比特币小得多,所以人们可能期待它有更好的表现。

史上最难赚钱的比特币牛市,就要结束了?

作者 | 木沐

出品|白话区块链

近来加密市场行情变幻莫测,不少人开始认为这就是一个奇怪牛市,大家都没钱赚,甚至有不少人抱怨这是史上最难赚钱的比特币牛市!于是一向本着“行情好的时候,看什么都像是未来,行情不好,看什么项目都是歪瓜裂枣”思路的人开始亏得怀疑人生、怀疑整个加密行业的价值了,认为牛市就要结束了…… 01、牛市赚钱本来就很难

虽说本轮牛市奇怪,但历经那么多轮牛市,早该见怪不怪了,这一点前面文章《比特币牛市逻辑悄然变天,很多人依然赚不到钱?》早有对比分析,实际上不是本轮牛市不赚钱,而是每一轮牛市都赚钱都不容易。要知道,过去几轮赚钱的人,大都不是在牛市才上车的,牛市才嗅到“赚钱”机遇进来的人只有后面才会知道,别人赚的就是自己提供的钱。

本质上能穿越牛熊毫发无损过来的人才是正正的赢家。在比特币和加密市场起起落落的这些年里,来了许多著名的淘金者,有华尔街天才交易员SBF、有“韩国马斯克”之称的Do Kwon等人都纷纷折戟加密市场,从中总结的教训都很简单,除了急功近利、不敬畏风险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密价值观”的错误。

一直以来,包括以SBF为代表的很多交易员自诩为“聪明人”进入加密市场或许并不是认可比特币和加密资产带来的价值,而是认为这里“接盘的傻瓜多”,本着低价收“空气”比特币倒卖给傻瓜的思路在这个市场中盛极一时。但他们想不到的是,在这个高度自由的市场永远躲不过“大鱼吃小鱼”的命运。任何行业,但凡不是追求行业正确价值观而来,不认可行业价值,本着“割韭菜”的心理进入的人,注定是干不好这份事业的,即便一开始尝到了甜头也很快会被市场反噬掉。

或许很多人都忘记了比特币、加密行业的初心是什么,而扭曲的价值观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严重的判断失误。 02、价值项目出了什么问题?

这轮牛市里,很明显的特征是很多VC热捧的“价值项目”、此前加密市场一直在建设的老牌加密价值项目包括以太坊、Layer2、元宇宙、DeFi等许多人本以为牛市会一飞冲天的项目似乎并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反而人们似乎更愿意参与铭文和Meme,这不得不令人反思,建设了那么多年的“加密价值项目”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其实完全不能怪市场“不接盘”价值项目,而是“价值项目”真的出了问题!近段时间,我们观察到,以太坊 GAS price 甚至降低到了1、一些日活没多少的Layer2、元宇宙、DeFI项目、新上市的VC项目八字还没一撇,但市值却动辄高达几亿几十亿。数据这么差,这么高的市值给人一种极度高估泡沫的既视感,当然没有人会愿意傻傻接盘,不如直接冲低市值的Meme,拒绝各种PUA。

一直以来,许多人过于关注表面而忽略了背后的本质原因,其实不是价值项目没有价值了,很多价值项目的估值并不单单只用活跃用户来衡量,因为它背后承载了几十亿几百亿的TVL,这些资金量也是不容忽视的。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近年来盛行的“撸羊毛”运动,不仅滋生了大量虚假用户,也让新VC项目难以估值且很难静下心来做事,进而发展成整个Web3行业的问题,大量虚假流量和用户某种程度上绑架了这些项目。甚至有一些组织为了牟利利用市场不良风气进行高度定制:为骗VC接盘,打造表面上的明星团队、为“撸羊毛”的人定制“价值项目”,没有人关心技术、没有人关心是否解决真实需求和问题,此类价值导向畸形的VC项目可想而知,落地即收割,惨淡收场。

于是乎,人们发现新老“价值项目“中被掺入了杂质,一颗老鼠屎尚且能坏一锅粥,更何况这还是普遍现象……因此既然认不清到底有没有价值,那么不接盘便成为了最好的策略。

当然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了大部分保持加密价值初心的项目,比特币带来了资产的透明和自我托管实现了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以太坊含Layer2等智能合约平台带来了互联网应用的”可信“运行环境,把互联网从online推向onchain……历经洗礼,相信它们依然能在加密市场不断的自我“正本清源”的修正中屹立不倒。 03、牛市逻辑变了也没变

牛市的逻辑说变其实也没变,一直以来,大多数山寨只是比特币冲高以后价值溢出的承接者而已。当比特币价格进入到高位区间就很难冲上去了,人们发现很多新叙事、市值低的小山寨看起来似乎是“价值洼地”,于是在FOMO情绪的带动下,一部分资金选择冲向了这些周边的山寨币“小蓄水池”,由于池子小,只需要少量资金就能获得几倍几十倍的涨幅,于是人们慢慢便悟出了这个牛市逻辑。

但是今年,除了各种概念的新老山寨之外,Meme项目全面开花,市场发现FOMO情绪价值也是可以有容器来收集的,既然FOMO情绪可以直接被装入Meme,那么何必浪费精力去那些充斥着各种”老鼠屎“,遍地都为散户所准备好的“山寨陷阱”当中去呢?

于是乎,Meme对本该流向山寨的资金进行了直接截流,牛市逻辑变了,但也没有变,只不过在山寨水池边上又多出了一圈Meme水池承接了比特币溢出来的资金。 04、牛到底走了没?大部分人都可能迷失了方向

史上最难赚钱的比特币牛市,就要结束了?

对于牛市是不是走了,还有没有山寨牛等问题很多人陷入了纠结和矛盾当中,但我想说的是,既然我们早就知道,对大部分人来说:“牛市不一定赚钱,熊市不一定是亏钱”,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如此在意牛不牛呢?

史上最难赚钱的比特币牛市,就要结束了?

以史为鉴,让我们来看一看过去100年黄金的走势图,你会发现比特币这个数字黄金和黄金除了一些属性类似之外,在走势图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1)时间线拉长的话,早期价格走势不论牛熊几乎都变成了一条直线

2)价格都是起起伏伏,有周期、始终保持长期螺旋上升的通道

那么简单得出一个大概率是对的结论,比特币和黄金一样,100年内,最好的长期策列一直都会是逢低配置。

史上最难赚钱的比特币牛市,就要结束了?

黄金与美国国债规模走势正相关

以美国为代表,全球早就进入了印钞创造巨额债务的路子一去不复返,不断推高的债务化解方法也只能是开动印钞机…… 05、小结

近来门头沟债务清算、政府抛售等因素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好的一面是这些悬在加密市场上的”达摩斯之剑“也随之消失。若我们把时间线拉长,“牛”会一直在,因此完全不需要担心,只需要安静地怀揣加密初心,耐心迎接新时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