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2024

风投vs游资的退出博弈,从Friend.Tech聊起

原文标题:《VC vs Liquid Fund Inside FriendTechs Exit The Chopping Block》

嘉宾:Haseeb、Tarun、Jason、Tom

原文编译:zhouzhou、joyce,BlockBeats

编者按:这期播客深入探讨了 Friend.Tech 代币价格大幅下跌对项目规划和用户留存的影响, 还讨论了加密项目退出的道德问题,特别是代币发行后项目终止,以及风投和流动性基金在加密市场中的不同作用。此外,节目分析了空投挖矿的负面效应,以及对冲基金对市场流动性和效率的影响。播客还提及了市场投机和长期价值创造之间的冲突,以及市场效率的改善空间。

在这期播客中提出并探讨了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Friend.Tech 代币暴跌。

项目退出与道德问题

风投与流动性基金的不同作用。

空投挖矿的负面影响。

市场的策略缺失以及套利行为。

风投vs游资的退出博弈,从Friend.Tech聊起

TL;DR:

Friend.Tech 代币暴跌:Friend.Tech 代币价格下跌 96% ,揭示了在缺乏可持续产品规划和用户留存策略的情况下发行代币的风险。

项目退出与道德问题:早期项目的代币发行引发了关于项目团队退出时是否应负有道德义务的讨论,尤其是当项目终止后被指控为「跑路」时。

风投在加密市场的作用:低门槛使得大量风投进入加密市场,推高项目估值,导致过度宣传和交付不足。

早期代币发行的挑战:早期代币发行常常混淆市场信号,损害项目的长期潜力和用户留存度。

风投 vs. 流动性基金:探讨风投是否在从加密市场抽取价值,或流动性基金是否能提高市场效率。

对冲基金与市场效率:对冲基金是否能通过增加市场流动性和价格发现来提高市场效率,仍然备受关注。

空投挖矿和洗盘交易:空投挖矿通过制造虚假用户增长数据影响项目指标,造成价值抽取。

Haseeb: 今天我们的特别嘉宾是 Tangent 的创业大亨 Jason Choy。Jason,你应该是住在新加坡吧?美国的政治在新加坡的圈子里是个热门话题吗?

Jason: 最近大家都在关注美国的事情。我一般也是按照美国的时间在运作。过去几周,我们整天都在看美联储的动向和政治辩论。说实话,这是我最不喜欢的加密周期的一部分。

Haseeb: 你有在关注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和特朗普家族的 DeFi 项目吗?

Jason Choy: 我听说这项目和 Aave 有关,似乎正好赶上 Aave 的代币价格大幅回升。但除此之外,我没怎么关注这个项目,有什么我们应该注意的点吗?

Tarun: 我好像说过这个项目像是个「rug 式诈骗」或者是「穷人的退出骗局。

Friend.Tech 代币暴跌

Haseeb: 本周主导新闻的故事是 Friend.Tech,它是一个 SocialFi 项目,基本上让你可以押注创作者,买他们的代币来加入创作者的聊天室。2023 年夏天,它一度非常火爆,但后来逐渐冷却。今年他们推出了自己的代币,不过表现并不理想,代币的价格几乎一路下跌,现在比历史最高点跌了 96% 。最初的市值大约是 2.3 亿美元,现在已经缩水到 1000 万美元左右。近期以来,Friend.Tech 受到了各种批评。

大约 4 天前,Friend.Tech 项目把合约的控制权转移到了一个无效地址,基本上是烧毁了他们自己的管理员密钥。这个消息一出,Friend Token 的价格立即暴跌,很多人声称 Friend.Tech 是在「跑路」,跑路就是他们发行了代币然后离开,抛弃了项目,项目就是个空壳,因为它根本没法运作。

这里有个有趣的细节是,Friend.Tech 并没有卖出他们的代币。根据我们的了解,代币没有卖给投资者,甚至连团队自己都没有持有这些代币。所以这次是一个所谓的「公平发行」的代币,团队还说他们没有计划关闭或放弃这个项目,应用程序依然在运行,但大家似乎都解读为 Friend.Tech 跑路了。

这件事引发了一个更广泛的讨论,那就是加密项目的团队在推出产品和代币后,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个故事之所以有点奇怪,是因为 Friend.Tech 并没有把代币卖给散户,而且团队自己也没有持有这些代币。所以我想听听大家对 Friend.Tech 这场风波的看法,尤其是对加密创业者在推出产品时应该承担的责任?

Jason: 我确实买了那些代币,在 Friend.Tech 上亏得挺惨的。我有很多空投和 Key,还加入了俱乐部,并且在这个平台上很活跃。至少在公开的钱包中,我当时可能是全球最大的持币者之一。所以现在我的代币价值缩水了 96% ,但我仍然觉得,他推出了一个我们喜欢的应用,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人们确实使用了这个应用。他也算是公平地发行了这个代币,没搞什么大规模的内部销售,我认为他真正的问题在于用户留存情况和代币发行的时机。

一个匿名开发者创建了一个应用,大家都围绕它展开讨论,这就是加密领域的典型现象,在上一轮的 DeFi,我们见过很多这种情况,但在这一轮周期里不多了。某个话题会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大家会为此热议好几周,这就是 Friend.Tech 的时刻。而且从这个项目中也催生很多克隆版本,比如 AVAX 上的 Stars Arena,还有其他一堆的模仿者。这让我想起了上一个 DeFi,所以我很兴奋,觉得也许我们会从这里看到一波新的社交应用浪潮,但目前还没有发生。

Haseeb: Tom,你怎么看这种情况?

Tom: 我觉得这类事情涉及团队的责任感或者所谓的「跑路」行为。最严重的跑路可能就是那些最糟糕的 ICO——募集了一大笔钱,许下了一堆承诺和愿景,但最后什么都没交付。我觉得这些是 2017 年那波项目中经常被指控的团队,然后你再看一些代币或 NFT 项目,像 Stoner Cats 这样的项目,也许没有承诺要开发电视节目,但如果你只是卖一个 JPEG,那还算过得去。还有一些迷因币,它们没有任何预期或承诺,也没有任何明确的愿景,它们就只是它们自己而已。

Friend.Tech 的团队并没有分配代币,他们只是开发了一个产品,但我觉得大家似乎对 Racer 和 Friend.Tech 团队的愤怒比对其他团队还要多。相比那些什么都没做的团队,Racer 反而承受了更大的压力,这有点奇怪。因为团队没有保留代币,而是通过交易费来赚钱——他们靠平台的交易费赚了大约 5000 万美元。通常这些收入会进入 DAO 的资金库,团队也许可以从中获得拨款,但在 Friend.Tech 的情况下,所有的收入都被完全私有化了,团队直接从这些交易费用中获利。

这不正是大家想要的吗?一切去中心化,没有管理员,你自己来操作,也没人能对你进行「跑路」。但可能取决于大家的心情或是舆论的发展,事情就变得消极起来了。我不清楚为什么这次 Friend.Tech 团队会被这么针对,毕竟加密领域有更恶劣的例子。

Haseeb: 确实,大家愤怒是因为大家都知道 Friend.Tech 这家公司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通过交易费赚了 5000 多万美元,但这些钱没有流入 Friend.Tech 的代币。我看到 Hasu 具有挑衅性提出了这个观点,当发行代币时,大家自然会理解这意味着这个代币会在产品的生态中积累价值,但这个代币好像是用来加入俱乐部什么的,它并不是从这个业务中积累价值的那个东西。业务积累了 5200 万美元的价值,仅此而已。所以,至少有一个合逻辑的抱怨就是他们明知人们有这种期待,但依然选择了这种方式做事,违反了预期。

Tom: 我觉得如果是一个更传统的项目,团队分配了代币,然后团队通过卖代币赚钱,资金流入多签钱包,接着团队跑路,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有更多理由感到不满。但在 Friend.Tech 的案例中,从开始到现在,关于交易费的流向、支付方式、系统运作等一切都是非常透明的,没有任何改变。

所以,表面上我能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有负面情绪,但在更深层次上,我认为这并没有那么大的问题。我觉得 Friend.Tech 的设定有它独特之处,它本质上就是一个迷因代币,这从一开始就很明显。

Jason: 我觉得很多问题本可以通过晚一点发行代币来解决,在还没有任何价值积累机制之前,他们就推出了代币,而且他们还没有找到产品市场匹配的循环。我觉得这个应用在最初有很强的病毒式传播性,但他们没有解决两个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平台会自然而然变成小圈子,比如购买 Key 的价格是内置在价格曲线上。所以 Friend.Tech 的群体很快就会因价格上升到 5 个 ETH 而将很多人排除在外,结果就是这些群体很难扩展到 30 人以上,所以他们从来没有解决好这个扩展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创作者在这个平台上获得的价值是一次性的。如果你靠别人买你的钥匙赚取费用,那么一旦有人买了你的钥匙后,你就没有动力继续提供价值了,因为人们参与你的群体后,你也赚不到钱。你可以说,如果创作者不活跃,人们可以卖掉他们的钥匙。但实际上,创作者也没有太多动力保持活跃,因为创作者自己一开始并没有持有钥匙,因为创作者必须自己去购买自己的钥匙。

如果他们在发行代币前解决了这些问题,或许还能保持一些热度。我没记错的话,他们在用户曲线开始陡降的时候发行了代币,几乎像是一种绝望的尝试,希望通过空投的承诺把人们吸引回来,所以他们匆忙推出了代币。

Haseeb: 这个确实引发了一波用户激增,大家都回到了平台上,看到有新功能、新的俱乐部系统。但功能不工作,体验非常糟糕。倒不如说他们浪费了通过空投吸引用户回归的平台机会,作为一个初创公司,这种局面确实很难处理。Friend.Tech 终于在加密领域的最大舞台上亮相,但搞砸了,之后要再抓住一个类似的机会就变得非常困难了。

Tarun: 我当时也确实活跃了一阵子,但后来就变成了大家买我的钥匙只是为了问我问题。我当时就想,我没时间一直充当问答机器人啊,ChatGPT 不是已经存在了吗。不过我想说 Friend.Tech 实际上搞错了这个「炒作+娱乐」的元宇宙玩法,他们确实是第一个创造这个模式的,烧掉钥匙、收取费用的想法,实际上和整个迷因币的玩法一模一样——有人注入流动性,他们烧掉钥匙,费用由创作者和平台分成。这正是 Friend.Tech 所做的事情,只不过他们可能做得太早了。因为 Friend.Tech 的玩法后来突然在 Solana 链上成为了主流,但 Friend.Tech 自己却没能抓住这个时机。

Haseeb: 我觉得 Friend.Tech 没弄明白的,或者说 Pump.fun 搞明白的,是你可以从一个绑定曲线开始,但你不能永远保持在绑定曲线上,因为它最终会崩溃。你得在某个拐点转换,而不是继续停留在绑定曲线上。

Tarun: 我觉得人们对 Friend.Tech 不满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他们现在看到了一些更成功的机制,而初期的 Friend.Tech 相比之下显得不那么出色,但我觉得他们其实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你可以说,Friend.Tech 在迷因币开始流行之前就已经搞清楚了这个玩法。但我有点觉得它的社交部分非常虚假,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回到平台上,发现我的所有钥匙持有者都是机器人,他们问我同样的问题大概 500 次。

Haseeb: 他们为什么问这些问题?

Tarun: 我想他们可能是希望通过大量互动来获得更大的空投奖励。因为那时大家都在试图「撸空投」,所以某些地方变得非常奇怪。我觉得一开始的时候,这些房间还是挺有趣、挺独特的,但后来就变味了。当我觉得 Friend.Tech 真的进入主流时,是那些 OnlyFans 创作者开始入驻的时候,那时候它不再只是个小众加密项目了,成了真正吸引大众的东西。

Tom: 确实是这样,OnlyFans 的收入最后却达到了 80 亿美元,而且其中 80% 的收入都流向了创作者,而不是平台的创始人。

Jason:Friend.Tech 上也有一些本土的明星,他们在平台上做得很大。这是创作者平台上出现的一些好的信号,创作者可以通过平台自己建立起自己的事业。

Jason: Friend.Tech 早期确实有一些成功的迹象,但感觉他们团队在核心产品理念上没有足够的迭代。他们似乎看到大家喜欢这个平台,就觉得事情会自然走上正轨,但他们的基础设施实在是太差了。

Haseeb: 增加新功能的速度实在太慢了,聊天体验也没有得到改善。我觉得他们好像陷入了自己的产品陷阱,因为产品一开始有点起色,就让他们觉得应该紧紧围绕最初的方向不变。Friend.Tech 没有真正地发展超出最初的框架,它就是一个「你跟拥有你钥匙的人聊天」的应用,仅此而已。我觉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意愿去尝试新玩法,也许他们应该做得更接近迷因币的精神。

Tarun: 是的,到了某个阶段,你会觉得,加入某个人的群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一开始你收到的问题还挺有趣的,后来问题就变成了你觉得哪个代币会涨?或者你看好什么项目? 而且我也觉得 Racer 在那段时间的 Twitter 表现有点让人反感,这也是让我停止使用 Friend.Tech 的原因之一。

以前我特别喜欢他的研究型 Twitter 内容,都是很深刻的、很小众的东西。但自从他开始搞 Friend.Tech 后,他的内容就变得没那么好了。我觉得,这个产品不仅没让我得到好的内容,反而让他自己作为创作者的内容质量下降了,简直是双输局面。现在你想得到好内容,就得买他的钥匙,进入 Racer 的专属房间,公开的好内容就不会给你了。

项目退出与道德问题

Haseeb: 我想集中讨论加密领域的创始人该如何退出的问题,在传统创业公司中,关闭一家初创公司是很正常的事。而在加密领域,关闭项目有些怪,主要问题是没有规范,也没有现成的退出流程或指南,大家不知道该如何收尾,创始人到底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我很好奇你们在这方面见过什么案例?

Jason: 早期阶段的项目,成功与失败往往非常悬殊。如果要给创始人一些建议,告诉他们如何在意识到项目不奏效时做出正确的决定,我认为在非常早期关闭项目确实相对简单,因为那适合还没有发行代币,你的利益相关者可能只有四五个人,比如天使投资人和一家主导的风投。你只需要和他们沟通,和律师一起处理好公司解散,并按比例退还投资,这基本上是一个很简单的流程。但一旦你发行了代币,你不再只面对几位投资人,而是可能要面对成千上万的代币持有者。

Haseeb: 所以你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控制代币发行的时机?你不应该在项目还没有做好准备之前发行代币,除非你确定你已经找到了产品市场匹配点,并准备好通过代币注入加速增长。你知道有代币成功退出的例子吗?比如 FTT,尽管它的项目已经停止运作,但代币仍然在交易。还有 Luna,虽然已经不再有实质性发展,但代币依然存在。

Tom: 对,Luna 有个叫 Luna Classic 的版本,在加密领域我们喜欢称之为经典版。其实本周刚刚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Vega,一个去中心化衍生品平台,他们有自己的链,提出了一个提案,基本上是要让链逐渐退出并关闭。这种事情挺简单的,尽管是通过社区投票来决定的,但本质上团队已经决定退出并逐渐离场。

让我联想到物联网智能家居设备的讨论,当制造这些设备的公司倒闭或想要停止服务时,人们常常会抱怨说,你们为什么毁了我花了 1000 美元买的设备?他们会希望公司开放源代码,让用户可以自己运行服务器。如果公司能做到这一点,那无疑是最好的做法。但这涉及成本和法律问题,真正开放源代码的团队很少。

Jason:确实,如果你能做到,那就是最佳路径。在加密领域,比如你想让社区接管,那就开源前端,让用户自己运营和治理,如果你单方面关停项目,会更棘手。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完全的去中心化,或者至少接近完全去中心化。像 Friend.Tech 这样的项目,他们有服务器托管聊天消息,并负责很多实际运作的事情。没有了这些功能,Friend.Tech 几乎什么都不是。

Tom: 是的,完全去中心化并且逐渐关闭的项目几乎没有。我能想到的例子就是 Fei 和 Rari Capital,但这真的很罕见。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有人愿意运行基础设施,它们就能一直存在,并永远交易下去,比如以太坊经典(ETC)就是这样。代币「死不死」的标准在加密领域挺特别的。虽然这些代币依然在链上,甚至在某些交易所还有人提供流动性,但根据大多数标准来看,它们基本上算是「死」了。

Haseeb: Tangent 基金既做早期创业投资,也做流动性市场的投资和代币发行,是吗?

Jason: 是的,没错。

风投 vs. 流动性基金

Haseeb: 最近 Twitter 很多人在讨论 VC 基金和流动性基金之间的动态关系,认为 VC 基金对加密行业是净抽取性的,也就是说它们从加密生态系统中拿走的钱比投入的多。VC 基金投资新项目,通常是在低估值时入场,等这些项目成熟并在大交易所上市后,VC 基金就会出售它们的代币,它们从加密生态系统中抽走了资金,而不是向生态系统注入资金。所以这个说法认为更多的 VC 基金对行业不利,它们应该将资本配置到流动市场上,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已经上市的代币,而不是继续投资新项目。

越来越多人认同 VC 基金是「抽取性的」或者说对行业是净负面的,考虑到你之前在 Spartan 工作过,那里既做流动市场也做风险投资,你对此次争论怎么看?而你们在 Tangent 的立场又是怎样的?

Jason: 不是所有 VC 都一样,我认为 2020 年相比于 Web2 领域,创立加密基金的门槛相对较低,因为这是很多人第一次进入这个领域。因此,市场上有大量基金,它们对项目的质量要求也较低,导致许多随机的项目得到了融资。这些项目上市后,人们盲目炒作,最终很多代币的走势都是单向下跌的。这给人一种印象:VC 们只是低价买入,然后试图在交易所上市时以不合理的高估值抛售。

确实我们见过很多这种情况,但我不会因此否定整个加密风投领域。我们 Tangent 的做法是,我们认为这个领域的一部分资金过度配置,太多资本追逐太少的优质项目。就像 Web2 的风投领域一样,最终那些擅长挑选好项目的 VC 们会主导市场。所以当我们创建 Tangent 时,我们的初衷是不要和这些大基金竞争,于是我们希望通过写较小的支票来支持这些公司。

我认为当前的流动市场缺乏成熟的价格发现机制。对于初创公司的估值,通常是多个成熟的风投基金在竞争中找到合理的价格。而在公开市场上,似乎没有太多共识,大家对代币的估值普遍没有严格的标准,所以我们需要更严格的价格发现机制。

Tarun: 加密领域的一个有趣之处在于,它几乎总是模糊了私人和公开投资的界限。就像你说的,在加密领域,所有人似乎都能参与其中。这和传统市场,比如私募股权投资,形成了鲜明对比。传统上,你可能只会在公司上市时有一次流动性机会,我读到的文件中没有关于频繁买卖的内容。相比之下,在加密市场,投资者不仅参与项目启动,还帮助寻找流动性、连接做市商,并自己做很多相关工作,这导致了市场结构上的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加密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相对较差。

而且我认为私募市场的定价比公开市场的定价更加低效。很多时候,交易的最终价格并不是投资者认为合理或愿意支付的价格。由于竞争压力,投资者可能不得不付出更高的价格才能赢得交易。这种「拍卖」机制经常导致定价效率的缺失。

Haseeb: 是的,确实存在「赢家诅咒」。「赢家诅咒」是指在竞争性拍卖中,赢家往往付出了超出标的实际价值的价格,加密领域的投资者似乎更愿意冒这种风险。当时美国政府在阿拉斯加拍卖油田区块,政府允许石油公司从土地上采集一个样本,然后决定投标金额,那时的尽职调查只是有人去地里采样、测量,可能没有现在的声纳技术。问题在于,这种拍卖往往导致投标者支付过高的价格,因为他们基于有限的样本做出了过于乐观的评估。

Tarun: 没错,假设一个竞标者采样到了一块有大量石油的土地,他们就会认为整块地都是油田,而另一个人采样的地方没有石油。其实,土地的真实价值应该是所有竞标者信息的平均值。但由于这些信息是私密的,竞标者互不分享,所以最终的赢家往往是出价过高的人。他们可能只是采样到了一块幸运的油田,错误地估计了土地的整体价值。这就是所谓的「赢家诅咒」——虽然你赢得了拍卖,但你赢的其实是一个价格虚高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你未来打算转售的资产,结果发现你其实付出了过高的价格。

Haseeb: 你觉得是只有加密风投有这种「赢家诅咒」的现象,还是所有风投都有?

Tarun: 我觉得所有风投都有这个现象,但在加密风投中更明显。因为加密市场的私人投资者同时也是公开市场的投资者。他们会参与到代币发行的流动性建设中,比如与做市商达成协议提供供应。而在传统公开市场中,这些流程通常由银行中介完成,银行负责定价和建账,但银行并不是资产的所有者,通常是第三方。

在加密市场中,私募基金能够在资产公开交易时进行更多干预。而在公开市场中,私募基金的干预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在加密市场,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像是「赢家诅咒」,但实际上因为私募基金可以影响流动性事件,所以情况有所不同。

你难道不记得当时每隔一周,Benchmark 的合伙人都会抱怨银行定价不合理?他们抱怨 IPO 价格如何被错定,导致他们失去了对价格的控制。这影响了他们如何定价 C 轮融资,也影响了他们对 A 轮融资的定价。

市场的策略缺失以及套利行为

Tom: 这确实可能带来一些额外的影响,但我认为影响力并不显著。正如你所说,顶多是给做市商做个引荐,但这并不意味着直接参与定价或谈判。有时你可能会将资产借给做市商,或者进行其他操作。在传统市场中,这些通常由第三方中介完成,而在加密市场中,中介的角色并不突出。

加密投资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商品拍卖,通常并非出价最高的团队获胜,事实上成本更低的团队往往能够获得更便宜的资本。这也是大家常提到的「欧洲家族办公室投资 A 轮」的原因,因为那里确实存在低成本的资金选择。大家熟知的那些风投基金往往并不是出价最高的投资者,这也解释了它们为何能够取得更好的回报。

Tarun: 我认为加密风投和科技风投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科技风投更加重视品牌,因为它们的流动性周期更长。因此,创业团队通常愿意接受更大的折扣来换取高知名度的品牌支持。而在加密领域,团队对此的容忍度要低得多,尤其是在 2019 年以后。

Haseeb: 很多知名品牌基金实际上会帮助你找到客户,尤其是在早期阶段。

Tarun: 我同意品牌在早期阶段非常重要。但在后期,市场变得更加同质化,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小。问题在于,加密领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后期阶段,几乎都是早期阶段,直到流动性事件发生为止,B 轮可以看作某种意义上的后期。传统风投可能会有 D 轮或 F 轮,但加密领域的阶段划分不明显。

Haseeb: 加密领域品牌的溢价比传统风投更高,种子轮或 Pre-seed 轮时,品牌尤为重要,因为在没有产品时,大家依赖的是信号传递。如果一家顶级基金参与,而另一家是无名基金,两者的交易价格差距会很大。因此,加密投资不仅是资本的竞价,还是声望的竞价。而在加密领域,资本与声望的平衡比传统风投更加突出。

Tarun: 我同意你关于后期阶段的观点,比如 F 轮等,但在早期的科技投资中,尤其是 AI 投资,我确实认为品牌的影响力是持平的。

Tom: 在 2020 年和 2021 年,很多人认为像 Tiger Global 这样的跨界投资基金会主导市场,并抬高价格。然而,最终这种论点并未实现,反而出现了「赢家诅咒」的现象。但这并不是风投市场的常态,今天的市场也并非如此。因此,基于几年前的数据点来预测未来,难以令人信服。

Jason: 我认为加密领域的公开市场为项目赋予了远高于实际价值的估值,这使 VC 们在账面上获得了巨大收益。例如,我们以 3000 万美元的全面摊薄估值(FDV)投资了一个新的 Layer 1 项目,三个月后,当代币上线时,市场将其估值推高到 10 亿美元。这几乎迫使 VC 在代币解禁时出售代币,因此,公开市场为 VC 提供了兑现的机会。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加密市场的流动性窗口与传统市场不同。传统风投项目通常需要 7 到 11 年才能实现流动性,而加密项目可能在公司成立几个月后就能发行代币,流动性来得更快,相较于传统风投确实短得多。尤其是 meme 几乎每 15 分钟就有新的代币上线。

流动性窗口的存在确实加剧了这一现象,项目通常没有足够时间去兑现他们的愿景,这不仅仅是因为 VC 推动了项目进展,或者代币发行过快,也是因为市场对几乎任何具备潜力的加密项目都赋予了巨大的投机溢价,这种早期过高估值很难持续。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最终会自我修正,散户已经意识到,以数十亿美元的 FDV 买入新项目代币往往会亏损。我们分析了过去六个月的代币发行情况,除了迷因币外,几乎所有代币价格都在下跌。

Haseeb: 过去六个月市场下跌得很厉害,几乎所有资产都下跌了 50% 左右,这让我对该观点持保留态度。讽刺的是,我们自己也管理一个流动性基金,我们更倾向于长期持有。我不同意他觉得流动性基金对行业有利,而 VC 基金有害。他的论点似乎默认了我们在加密领域的建设没有实际价值,仿佛我们只是在玩空壳游戏。

如果你认为没有实质价值存在,为什么还要参与?事实上,VC 支持的项目——无论是 Polymarket、Solana、Avalanche,还是 Circle、Tether、Coinbase——都扩大了加密行业的版图,吸引了更多人进入市场。如果没有这些由 VC 资助的项目,Bitcoin 和 Ethereum 的价值可能会远低于现在。

认为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建造的了,新项目毫无价值的观点过于狭隘。从历史上看,这种对新技术的怀疑是站不住脚的。即使大部分 VC 资助的项目最终归零,但这在所有行业的风投中都很常见。而买入流动性代币仍然是必要的。

Tarun: 我认为 VC 基金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我们确实需要更多的流动性基金,但完全否定 VC 基金的贡献是不合理的。你提到流动性基金进入市场会提高市场效率,对加密行业有利。我的反驳是,流动性基金的操作模式是通过早期买入、在高点卖出,再寻找下一个机会。它们的目的是套利,而非长期注入资金。操作得当的话,流动性基金最终是提取更多资金,而不是注入更多。

Tom: 我在传统金融和加密私募都工作过,这种争论在传统金融中也存在。有人批评风投,只是抬高账面价值,没有真正创造价值,认为资本更应该投向流动性对冲基金。这其实是资本主义中的经典矛盾:长期但不确定的回报与现在就需要知道所有信息之间的冲突,推动了交易活动的存在,我认为加密领域的公开市场在为项目团队筹集资金方面表现得不佳。不同于传统股票市场,团队很少在公开市场上直接卖出代币,几乎都是通过向风投销售。

Haseeb: 在股票市场,如果企业需要资金,可以通过发行新股或债务来筹集,而市场通常持乐观态度。但在加密领域,团队难以通过公开市场获得新的资金,代币交易更多是散户之间的买卖,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Crypto Twitter 的大多数人似乎支持对冲基金,而这与传统市场的态度相反。对冲基金通常是与散户交易,但 Crypto Twitter 却支持它们。

Tarun: 你没跟进 GameStop 事件吗?那是相反的情况,在 GameStop 事件中,人们憎恨对冲基金,而在加密领域,大家似乎偏爱对冲基金。Haseeb 提到散户通过流动性代币参与加密市场,而不是通过私募交易,所以他们更容易与流动性基金产生共鸣。

Jason: Arthur 提到,加密领域的大多数 VC 表现不佳,是因为 2019 年和 2020 年时,进入这个领域的门槛很低,导致很多低质量项目被资助并以过高的估值进入市场。这使 VC 迅速套现,导致了对 VC 的负面看法。但我们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非常慎重,比如与 Dragonfly 共同投资,因为我们有相似的标准,倾向于资助真正有潜力的项目。

另外,关于流动性基金「抽取价值」的说法也是过于简化。流动性基金中有很多不同策略,即使是高频交易基金,也可以为市场增加深度流动性。而很多加密基金与 VC 基金有相似之处,它们通常以主题驱动,公开分享投资逻辑,帮助市场变得更高效,将资本从低质量项目转移到高质量项目。

Haseeb: 你提到有些对冲基金表现不佳,但也有像 Berkshire Hathaway 那样对市场有帮助的基金,提升了市场效率。那么,哪些类型的对冲基金对行业不利?因为你刚刚的说法有些模糊,你是指套利基金不好,还是长短仓基金不好?哪些基金不符合你的标准?

Jason: 很难具体说哪类基金不好,对于 VC 来说,如果 VC 一直资助那些跑路项目,那显然是不好。但对于流动性基金,这是一个开放市场,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我不认为有任何合法的基金策略是专门支持骗局的。

我认为合法与「好坏」之间有一条很清晰的界限。只要不违法,我不觉得自己有资格评判哪类基金是「坏」的,哪类是「好的」。但我认为对市场最有价值的基金是那些主题驱动的基金,它们会公开分享投资理念。如果让我选择,我会更倾向于这些基金,而不是高频交易公司。主题驱动型基金帮助市场更好地发现价格,把零售资本从差的项目转移到好的项目上。当然,两者功能不同,所以很难说哪种策略对行业是净负面的。

Haseeb: Tarun,你怎么看?

Tarun: 你提到「非法」这个词有些微妙,加密市场在某些定义上确实比较模糊,很多事情如果深究可能涉及违规行为。比如,许多公司进行刷量交易(wash trading)。我觉得市场应该发展到某种程度,使刷量交易的成本足够高,阻止这种行为。加密市场的目标是阻止刷量交易,而不是像传统市场那样依赖 SEC 的调查,这些调查通常滞后于事件发生。如果你看看处罚案例,通常是五年后才有结果。加密市场还没有完全达到这种规范,确实有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获利,它们对价格发现没有任何贡献。

对冲基金类型以及对市场影响

Haseeb: 你能再详细谈谈其他对冲基金策略吗?

Tarun: 我认为加密市场中缺少一些策略,这比现有的一些不好的策略更为显著。比如在传统市场中,可以找到自我融资的投资组合,即资产的预期增长能够覆盖资金成本,如期权溢价。但在加密市场, 90% 的衍生品暴露主要是永久合约(perp),这并不算自我融资,因为你必须一直支付资金费率。虽然质押存在,但也有期限错配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加密市场中没有太多长期的传统套期保值型基金,更多的是短期操作或长期持有策略,中间地带的操作几乎缺失。如果将这些基金的交易频率做图,传统市场会呈现正态分布,而加密市场则是双峰分布。每次有新的 DeFi 机制或质押机制出现时,这种分布模式可能会改变,但尚未完全融合。因此,缺少中等频率操作是一个明显的不足。

Jason: 如果要指出一种对行业不利的对冲基金策略,我会说是系统化的空投「农民」策略。这类操作给项目创始人带来了混乱的指标数据,导致很难判断产品是否真的与市场匹配。而这些空投「农民」只是提取项目价值,不会留下来使用产品。很多研究表明,空投结束后用户流失率高达 80% ,这对创始人和项目都没有好处。

这种策略的规模效应有限,通常是两三个人的小团队进行操作。尽管曾经有更大规模的空投挖矿,比如 Pendle 的 TVL 在高峰期表现不错,但如今这种操作规模已减少。

Tarun: 我希望看到更高效、更透明、更成熟的市场。虽然进展看似缓慢,但与 10 年前相比,这个领域确实在逐步成熟。

Haseeb: 是的,经过这次讨论,我大体上同意 Jason 的观点。短期的对冲基金可以改善流动性,长期基金则可以让市场更高效,并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分配资本。虽然 Tom 提到加密市场中的资本重新分配意义不大,因为项目团队难以通过公开市场筹集资金,但它们还是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资本,比如 DWS 或风投基金,它们的折扣会反映在公开市场上,价格信号也会从公开市场传回。因此,这些策略总体上是合理的。

Tarun: 另一个问题是,一些无风险的操作可以获利,而这些操作对资产的长期流动性或价格没有影响。比如刷量交易是为了获得农业激励,但这种激励并未让交易者承担风险,因此对项目没有正面影响。市场应该让参与者承担一定的风险,这样他们才会推动项目的长期发展。虽然空投「农民」现在承担了一些风险,但这并没有改变其非生产性。

Haseeb: 对,但承担风险可以防止这种行为破坏项目指标。如果我相信这个项目会有积极结果,风险就会促使我为项目做出正面贡献。而无风险回报的操作只是在虚增项目的指标,没有实际帮助。

隐形基建05期|对话OKX Web3:插件钱包的三大核心优势

隐形基建05期|对话OKX Web3:插件钱包的三大核心优势

提个问题:作为Web3用户,你经常使用插件端钱包,还是移动端钱包?

越来越多相似性在互联网和加密行业之间被发现。

仿佛复刻互联网从 PC 端向移动端进程,自区块链和去中心化技术兴起以来,加密行业早期主要的交互方式也是从 PC 端的浏览器插件钱包开始,并逐渐与发展的移动端钱包开始走向融合。在行业早期,插件钱包的出现打破了用户与区块链交互的技术壁垒,使得普通用户无需编写代码即可使用区块链应用,并迅速成为用户进入去中心化世界的重要工具。

早期的插件钱包代表是 2016 年推出的 MetaMask,成为了第一个让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直接连接到以太坊区块链的插件钱包。此外,随着 DeFi、NFT、GameFi 等Web3应用的发展,用户对插件钱包的需求不断演变。进入 2021 年,随着以 OKX Web3插件钱包为代表的新一代Web3钱包的推出,开始引领插件钱包的功能也从单纯的资产存储和转账,扩展到支持多链、跨链、DApp 连接、NFT 管理、以及集成 DeFi 服务等等,并凭借其用户友好的操作体验,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

作为 App、插件、网页三端统一的Web3钱包,隐形基建 05 期将聚焦 OKX Web3插件端,通过对话的形式,深入挖掘 OKX Web3 插件钱包团队在产品上思考与设计,并希望帮助用户可以更好地适合自己需求的 Web3 插件钱包。  

简单分享几个亮点功能

OKX Web3:是的,OKX Web3 插件钱包有很多实用的功能,我们可以简单列举几个:

第一,批量小工具

我们设计了一套全方位的批量操作工具,覆盖了从账户导入、创建、重命名、转账到导出的全流程管理,旨在为用户提供高效且便捷的账户管理解决方案。尤其适合需要管理大量账户并进行跨链操作的用户群体,帮助他们实现更高效的资产管理与操作。

比如,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一键操作,批量创建多达 500 个账户,并灵活地选择一对多、多对一、或者多对多转账模式,极大地满足了大规模账户管理和交易的需求,提升了操作效率。当前,批量转账功能已支持多个主流公链,包括 EVM 链、Solana、SUI、Aptos 和 TON,使得用户能够在多链环境下更加便捷地转账。

再比如,OKX Web3 插件钱包还为比特币用户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 Fractal Bitcoin 铭刻工具、以及 Runes 拆分合并工具,提升用户对比特币生态铭文资产的交易体验。

第二,多链 DeFi 看板  

OKX Web3 插件钱包已率先支持 多链 DeFi 看板展示 ,使用户可以在一个界面中管理不同链上的 DeFi 活动和资产,帮助用户实时跟踪其交易组合,并进行灵活管理。

第三,针对专业用户的功能「RPC 模式 」

专业用户通常需要通过自定义节点来提升网络性能,而 OKX Web3 插件钱包支持在同一条网络上添加多个 RPC,从而实现节点的智能切换与负载分担,确保在网络拥堵或节点故障时保持操作的流畅性,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灵活性,还允许他们根据具体需求优化链上交互的速度和稳定性。这一功能的加入,为那些对链上性能要求较高的专业用户提供了更多定制化的选择,让他们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中享受到更加优化的链上体验。

综合来看,这些功能的设计核心是提高用户的效率和体验,尤其是对于那些同时管理多个链上资产的用户。批量操作的工具显著减少了重复性工作,无论是账户管理还是多链转账,都能节省用户的时间。多链 DeFi 看板解决了用户在不同链上切换资产的困扰,统一的界面让他们一目了然地掌控资产状况。RPC 模式特别为专业用户优化了网络的响应速度,提升了整体体验,尤其是在需要高频交易或运行复杂智能合约时,这个功能极为重要。

Web3 插件钱包的三大核心特点

OKX Web3:Web3 插件钱包的三大核心特点,可以概括为 「快」、「全」、「深」,这些要素让 OKX Web3插件钱包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第一,快:我们的钱包能够迅速接入热点协议,凭借高效的审核流程和强大的底层技术,确保用户能够在第一时间体验到最新的 Web3 应用和热点项目。钱包还通过轻量化的设计,保证操作快速流畅,让用户在发掘热点时拥有更好的体验。

第二,全:在工具层面,OKX Web3插件钱包提供了一站式服务,集成了 Web3 所需的多种功能。用户无需借助额外的小工具即可完成复杂的链上操作,从资产管理到协议交互,全面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了插件与 Web3 功能的无缝结合。

第三,深:我们的钱包不仅是工具,还成为了链上操作的互动入口。比如率先支持 Blinks 等创新功能,使得用户能够更加深入、便捷地参与到 Web3 生态中,进一步提升了使用体验。这不仅让 OKX Web3插件钱包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还能提供全面的工具支持和深度的用户体验。

你们最新进展与动态是什么

OKX Web3:插件钱包在持续满足专业用户需求的同时,也不断增加对新手用户更加友好的功能,确保不同层次的用户都能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在专业用户功能方面,插件钱包推出了「 Sidebar 模式」,显著提升了专业用户的交互速度和信息展示的丰富性。此外,依托 OKX Web3钱包的底层技术,我们为 DeFi 用户提供了多链 DeFi 看板,不仅支持 EVM 链,还覆盖了 Solana、SEI、Aptos、SUI 等异构链,助力用户高效管理加密资产。

与此同时,我们高度重视新手用户的体验,OKX Web3插件钱包将推出 「安全模式」,为新手用户提供白名单转账功能和 DApp 交互机制,避免误操作和私钥泄露风险。此外,我们对 Onboarding 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增加了 DApp 个性化推荐功能,并提供更多易于理解的教程,帮助新手用户快速上手,轻松进入 Web3 世界。

作为三端统一的Web3钱包,服务用户是否有所区别?

OKX Web3:不同类型的 Web3 钱包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提供了各自独特的体验,插件端、移动端和网页端的 Web3 钱包各有侧重点:

1)插件端钱包主要面向专业用户,比如 DeFi 农民、空投猎人、交易者等,便于浏览器内直接与 DApp 交互,适合频繁使用 DeFi、NFT 的场景。用户还可以自定义节点、管理多链资产,且支持复杂的跨链操作等等。

2)移动端钱包注重便携性,界面设计通常更为友好,更适合新手用户和需要随时随地管理资产的用户,操作简单且灵活,并兼顾功能全面性和安全性,适合对多设备兼容和更深层次功能有需求的用户。

3)网页端钱包则多作为信息展示的 Dashboard,通常不具备实际的资产管理功能,更多用于监控和查看链上数据。

最近关注的Web3钱包创新是什么

OKX Web3:插件钱包需要依托于浏览器或客户端运行,如 Chrome 浏览器或 Telegram 等。这种与浏览器和客户端的结合为插件钱包带来了丰富的创新机会,例如最近推出的 Blink 和 Sidebar 。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还拓展了插件钱包的应用场景,帮助用户在操作便捷性和功能扩展性方面取得更好的平衡。

Solana Blinks 是 Solana 链上的一项创新,它将链上操作转换为可分享的互动链接。这些“Blinks”允许用户在不离开当前平台的情况下,直接在社交媒体或其他网站上进行区块链交易,例如投票、铸造、交换或支付。例如,用户可以在社交媒体帖子中嵌入一个 Blink 链接,其他人点击后即可进行购买 NFT、质押代币等操作,而无需跳转到其他 dApp。当用户点击 Blink 时,兼容 Solana 的钱包会自动解释该操作,用户可以批准并完成交易。这大大简化了复杂的区块链交互,使其像点击链接一样简单。Blinks 通过将区块链功能整合到常见的 Web2 平台中,成功架起了 Web2 与 Web3 之间的桥梁,提供了更加友好的加密交易体验。未来,Blinks 还可能支持跨链功能,进一步增强其实用性

Web3 钱包的 Sidebar 功能是一种界面设计,通常位于钱包插件或应用的侧边栏,用于展示用户链上资产和实时数据。在专业用户场景中,Sidebar 提供了更多的可视化信息和交互操作,例如显示账户余额、交易记录、链上资产、DeFi 交易组合等,使用户在与 DApp 交互时,能够快速访问重要数据和操作选项。

对于像 OKX Web3 插件钱包这样的产品,Sidebar 模式可以提升用户的工作效率,尤其是需要频繁操作的 DeFi 农民或专业交易者。通过集中展示多链信息和实时数据,用户无需频繁切换窗口或界面,大大简化了复杂的链上操作流程。

在界面设计上,对新用户做了哪些优化?

OKX Web3:我们在提升新用户体验方面做了多项的优化,可以从以下 2 个方面举例

1)简化用户界面:OKX Web3 插件钱包采用了直观、简洁的界面设计,极大降低了技术门槛。界面布局清晰,比如发送、接收、查看资产等核心功能一目了然,避免了使用复杂的技术术语或 Web3 行话。这种设计尤其针对新用户,让他们可以更快地理解和上手操作,减少因不熟悉区块链技术而产生的困惑。

2)智能风险提示和优化:为了保障新用户的资产安全,我们引入了智能风险提示功能。钱包会自动检测并提醒用户潜在的恶意合约或高风险操作,帮助用户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此外,在交易过程中,系统会自动选择更优的 Gas 费用,简化了用户手动调整的步骤,使交易更加高效和便捷。

事实上,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钱包的易用性,还帮助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获得更流畅的体验,同时确保了资产安全和操作效率。

保护用户资产安全的关键措施

OKX Web3:当前 OKX Web3插件钱包在下列几方面进行安全防护:

第一,恶意 DApp 检测  

部分 DApp 可能存在钓鱼风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被诱导签署恶意交易,导致资金损失。为了防止这种情况,OKX Web3 插件钱包提供了 域名风险检测服务。当用户访问潜在的恶意 DApp 时,系统会自动弹出告警窗口,明确告知用户该网站存在的风险,帮助用户及时避开危险操作。

第二,待签交易的前置风险拦截  

OKX Web3 钱包在用户签署交易前,自动执行 前置风险检测。如果交易中涉及风险地址、Ethsign 风险签名、授权外部账户(EOA)或零元购等情况,系统会在签署页面弹出风险提示,提醒用户潜在的安全威胁。这样能够有效防止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高风险交易。

第三,风险授权提醒  

如果用户已存在潜在风险的授权,OKX Web3 插件钱包会在首页进行显著提醒。用户可根据提示进入 Web 页面,查看和管理这些授权,确保其资产不受威胁。

隐形基建05期|对话OKX Web3:插件钱包的三大核心优势

第四,交易历史中的风险过滤  

用户的交易历史记录可能因垃圾空投、相似地址攻击等行为受到污染,导致用户被诱导参与钓鱼交易,造成资产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OKX Web3 插件钱包对涉及这些风险的交易进行了标识,并默认为用户隐藏风险交易,帮助用户从根源上避免被恶意引导。

这些功能的优化不仅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大大增强了钱包的安全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安全的链上操作环境。通过多层次的风险检测与提示机制,OKX Web3 插件钱包有效保护了用户的资产安全。

如何实现对多链的支持?

OKX Web3:不同的区块链构建了一个繁荣的生态系统,但同时也给用户在管理跨链资产时带来了不便。OKX Web3 钱包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对每一条新的异构链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深入研究并快速接入,使用户能够无缝管理多链资产。通过独创的「 聚合币种」 和 「筛链功能」,用户可以轻松管理不同链上的资产,简化了多链交互的复杂性。

不同链之间往往存在不兼容性问题,OKX Web3钱包针对这一情况,在各种场景下设计了清晰直观的交互界面,帮助用户快速区分并处理不同链上的操作需求。这不仅提升了多链管理的用户体验,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控制力。

通过这些创新,OKX 钱包已经实现了 链抽象 的第一步,进一步简化了多链资产管理的流程,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统一和高效的多链解决方案。

如何在快速发展的Web3市场保持竞争力?以及未来创新方向

OKX Web3:保持竞争力的核心在于深刻理解用户需求,并预见他们的潜在兴趣,甚至在用户尚未意识到自己需求时,主动引导他们探索新的可能性。未来,OKX Web3插件钱包的创新方向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结合 AI 提供智能化体验:OKX Web3插件钱包将与 AI 技术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根据用户的偏好、历史操作和市场趋势,智能地推荐适合的项目和功能,帮助用户发现感兴趣的热点领域,使他们始终站在 Web3 创新的前沿。

第二,突破浏览器的限制:OKX Web3插件钱包不会局限于浏览器内的使用场景,未来可能会扩展到其他展示形式,提供更多样化的用户体验和交互方式。这种跨平台的拓展将使用户能够在更广泛的场景中轻松管理和使用他们的 Web3 资产。

第三,贴近用户的持续创新:我们将继续倾听用户的反馈,紧密围绕用户需求进行迭代更新。通过持续的用户调研和社区互动,确保钱包的发展方向始终与用户期望一致,从而打造更为个性化和易用的产品。

未来的 Web3 生态将更加复杂和多元化,OKX Web3插件钱包将通过技术创新和用户导向的策略,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保持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Web3插件钱包的未来发展趋势?

OKX Web3:插件钱包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成为用户发现 Web3 世界的平台。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整合不同的渠道和展示形式,帮助 OKX Web3钱包用户第一时间获取精准的 Web3 行业信息。这样,插件钱包不仅限于资产管理,还将成为一个全面的 Web3 生态入口,帮助用户轻松探索最新的项目和趋势。

通过这一平台化转型,用户无需在多个平台之间频繁切换,极大简化了跨平台操作的复杂性,提升了整体的操作流畅性和效率。未来,插件钱包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信息集成和智能化的 Web3 导航平台,帮助用户全面掌握市场动态,进一步增强了其在 Web3 生态中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

此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也不应被视为 (i) 投资建议或推荐,(ii) 购买、出售或持有数字资产的要约或招揽,或 (iii) 财务、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我们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有用性。 数字资产(包括稳定币和 NFT)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涉及高风险,可能会贬值,甚至变得毫无价值。您应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 有关您的具体情况,请咨询您的法律/税务/投资专业人士。 并非所有产品都在所有地区提供。 更多详情,请参阅 OKX 服务条款和风险披露免责声明。OKX Web3钱包及其衍生服务受单独的服务条款约束。请您自行负责了解和遵守当地的有关适用法律和法规。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一、时隔四年再启宽松周期

北京时间 9 月 19 日凌晨 2: 00 ,美联储宣布降息 50 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 5.25% — 5.50% 降至 4.75% — 5.0% ,新一轮降息周期正式开始。此次降息 50 bp 符合 CME 利率期货的预期,却超出很多华尔街投行预测。历史上,只有在经济或市场紧急时刻才曾出现首次降息 50 bp 的情况,例如 2001 年 1 月的科技泡沫、 2007 年 9 月的金融危机, 2020 年 3 月的新冠疫情等。由于降息 50 bp 会让市场有更大的经济“衰退”担忧,鲍威尔在讲话中强调没有看到任何衰退迹象,一如既往地用这种方式来对冲市场的衰退忧虑。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美联储同时给出了较为鹰派的点阵图,预计年内将再降息两次共计 50 bp, 2025 年降息 4 次共 100 bp, 2026 年 2 次共 50 bp,整体降息幅度达到 250 bp,利率终点为 2.75 – 3% 。点阵图给到的降息节奏较为缓慢,路径慢于 CME 利率期货交易的 2025 年 9 月到达 2.75 – 3% 这一水平。同时鲍威尔强调此轮降息 50 bp 不能作为新基准而线性外推,没有设定固定利率路径,可以加快,也可以放缓,甚至选择暂停降息,会根据每次会议情况而定,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收盘后美债利率的冲高。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经济预测方面,美联储将今年的 GDP 增速预期从 2.1% 下调至 2.0% ,将失业率预期从 4.0% 大幅上调了至 4.4% 。并将 PCE 通胀预期从 2.6 下调至 2.3% 。美联储的数据和表述上都显示出对遏制通胀的信心增强,同时更加关注就业。整体上较大幅度的首次降息和较为鹰派的降息节奏,美联储又大玩了一把预期管理。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二、 90 年代以来的降息周期

1989 年 6 月至 1992 年 9 月(衰退式降息)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1980 年代末美国利率快速上升,导致储贷银行出现短期存款利率高于长期固定贷款利率的困境,美债收益率出现倒挂。美国金融业爆发“储贷危机”,大量银行、储蓄机构倒闭。叠加外部海湾战争影响, 1990 年 8 月至 1991 年 3 月,美国经济陷入美国经济研究局(NBER)定义的衰退区间,历时 8 个月。美联储于 1989 年 6 月开启超过三年的降息周期,累计降息 681.25 BP,政策利率上限由 9.8125% 下降至 3% 。

1995 年 7 月至 1996 年 1 月(预防式降息)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1995 年美国经济增长出现放缓,就业低迷。美联储认为,虽然经济尚未衰退,但部分经济指标的下降或暗示着未来经济下行的风险,决定开启降息以刺激经济预防衰退。本次降息始于 1995 年 7 月,历经 7 个月时间、累计降息三次、共 75 BP,政策利率上限由 6% 下降至 5.25% 。后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降息前弱势的就业、制造业 PMI 指标回升。这一轮利率周期也被视为“软着陆”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美联储的操作成功避免了通胀“起飞”,在降息过程中 PCE 通胀率几乎没有超过 2.3% ,保持了相对稳定。

1998 年 9 月至 11 月(预防式降息)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1997 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经济衰退导致外需减弱影响了美国商品贸易。美国经济整体保持平稳,但外部环境动荡,商品贸易的疲弱导致美国制造业承压,美股出现调整。1998 年 7 – 8 月,标普 500 指数出现近两个月的调整,最深跌幅接近 20% ,巨型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LTCM) 濒临破产。为预防危机影响进一步波及美国经济,美联储于 1998 年 9 月开启降息,至 11 月共降息三次、累计 75 BP,政策利率上限由 5.5% 下降至 4.75% 。

2001 年 1 月至 2003 年 6 月(衰退式降息)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1990 年代末,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与普及引发过度投机,非理性繁荣的狂热导致大量资金流入互联网投。1999 年 10 月至 2000 年 3 月,纳斯达克指数在五个月时间里最高上涨 88% 。1999 年 6 月至 2000 年 5 月,美联储累计加息 6 次、共 275 BP,以应对经济过热。2000 年 3 月,纳斯达克指数触顶后快速下跌,互联网泡沫逐渐破裂,大批互联网企业破产倒闭,经济随之陷入衰退。2001 年 1 月 3 日,美联储宣布降息 50 BP,后累计降息 13 次、共 550 BP,政策利率上限由 6.5% 下降至 1.0% 。

2007 年 9 月至 2008 年 12 月(衰退式降息)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进一步扩散至债股等其他市场,美国经济形势急转之下。9 月 18 日,美联储下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50 BP 至 4.75% ,并在此后连续降息 10 次,到 2008 年底利率降 550 BP 至 0.25% 。降息仍不足以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美联储首次引入量化宽松 QE,通过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压低长期利率、刺激经济并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2019 年 8 月至 10 月(预防式降息)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2019 年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整体稳健,但在地缘政治冲突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下,美国外需有所走弱,同时内需也有放缓趋势,通胀率低于 2% 。2019 上半年 PCE 通胀率保持 1.4 – 1.6% ,核心 PCE 通胀率由年初 1.9% 下降至 3 – 5 月的 1.6% 。

2019 年 7 月 31 日,美联储宣布降息 25 BP 至 2.25% ,称美国经济适度增长,就业市场稳健,但整体及核心通胀率均低于 2% ,旨在防范经济减速,尤其考虑到贸易局势紧张和全球增长放缓的背景。至 2020 年全球疫情爆发前,美国经济整体稳定运转,制造业 PMI、核心 PCE 等指标出现回升。2019 年 8 月至 10 月,美联储连续降息 3 次、共 75 BP,政策利率上限由 2.5% 下降至 1.75% 。

2020 年 3 月(衰退式降息)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2020 年 3 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计划外的紧急会议上两次大幅降息,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恢复至 0 至 0.25% 。

三、降息周期中的资产价格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降息后资产价格的变化与当时的宏观环境是否衰退关系较大,认为目前美国的经济数据并不支持衰退的结论,在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前提下应更关注预防式降息主要为离目前时间较近的 19 至 20 年期间降息中的资产价格走向。

美债

在降息前后美债整体处于上涨趋势,降息之前的上涨更为确定且幅度更大,降息前 1、 3、 6 个月的平均上涨频率均为 100% ,降息后则有所下降;同时降息前 1、 3、 6 个月的平均上涨幅度为 13.7% 、 22% 和 20.2% , 降息后则 12.2% 、 7.1% 和 4.6% ,可以明显的看出市场提前 price in 的行为。开启降息后前后的一个月左右波动加剧。在降息后期,由于经济复苏情况不同,不同时期的利率走势出现分化。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黄金

与美债类似的,整体上黄金在降息前上涨的概率和幅度更大。受益于危急情况下的避险需求,黄金走势与是否“软着陆”之间的关联相对不明朗。从交易的角度看,作为分母端资产最优交易时间在降息之前,由于预期的充分计入和降息幅度有限,降息兑现后可以更关注受益于降息提振的分子端的资产。

以黄金 ETF 分界线,在 21 世纪以前黄金价格与降息的相关性并不明确, 2004 年美国 SEC 审批通过第一个全球交易的黄金 ETF,黄金 ETF 的兴起推动了黄金投资需求的激增,吸引了大量散户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资金的持续流入为金价上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直到 2011 年见顶, 这轮上涨周期持续了 7 年,期间经历了美联储的 04 至 06 年的大幅加息和 07 至 08 年的大幅降息,黄金维持都总体维持了上涨趋势。剔除黄金 ETF 的影响,目前可以参考比较有意义的降息周期仅有 2019 年,短期看 2019 年 8 月至 10 月的降息周期中黄金在第一次降息后大幅上涨,而后两个月时间内震荡回调,拉长周期整体上黄金在降息后依旧呈上涨趋势。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美联储利率周期与黄金价格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纳指

纳指在衰退式降息中表现有赖于基本面修复的情况,衰退式降息周期中纳指整体大多表现为下跌,除了在 89 年的超长降息周期中上涨 28% ,在 2001、 2007、 2020 年的降息周期中分别下跌了 38.8% 、 40% 和 20.5% 。美联储首次预防性降息落地后在不同年份的短期表现有所差异,但长期看均为上涨,直观的理解式预防式降息往往能对经济产生积极效果、扭转走弱迹象,推动股市上涨。因此判断纳斯达克指数走势的关键在于对于衰退的把握。在 2019 年降息中,第一次和第二次降息后纳指均出现了回踩,在降息的三个月内整体呈震荡趋势,在第三次降息落地前后开启主升。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BTC

2019 年的降息周期中,BTC 在第一次降息后价格短暂拉升,而后整体上开启下行通道,从最顶部下来的整体回撤时长 175 天,回调幅度约为 50% (不考虑后续疫情影响)。当前与上次降息周期不同的是,由于降息预期的来回摇摆,今年 BTC 的回调来得更早,BTC 在今年 3 月份的高点后,截止目前已经震荡回调共计 189 天,最大回撤幅度约为 33% 。从历史的经验看,长期看涨后市,短期有出现震荡或回调的可能性,但回调的力度和时间相较于 2019 年将会更小和更短。

Cycle Trading:降息落地后的资产价格变化

深度解读Telegram Web3生态之翼:iMe Messenger LIME长期价值

深度解读Telegram Web3生态之翼:iMe Messenger LIME长期价值缩略图
作者:SanTi Li , 风瑜,纳西妲;来源:Future小哥哥

摘要:

随着Web3行业的不断成熟,Telegram这一即时通讯软件的生态潜力与其项目本身价值成长也在进一步得到更多的重视。Telegram以其隐私性,便利性与开放性著称,并且内部生态内部也出现了如TON公链与衍生基于TON开发的各类项目。包括基于Telegram聊天窗口开发的BOT类软件与嵌入类项目,这些都进一步丰富了Telegram的整体价值多样性。而与窗口内嵌不同的Ime Messenger 版本TG,更像是为其插上了Web3的翅膀,让整个Telegram更加易用、完善、优化与丰富。也更类似于VX支付的操作体验。
本文将从项目基础,团队能力、特点解析、估值分析、未来长期价值、Telegram与Ton关系、疑惑点等角度对其价值进行解读。

一、基础介绍:

iMe是基于Telegram开发的多功能Web3版本软件,可以更快速的理解为Telegram的Web3特殊加强版。用户账户可以与Telegram无缝互通,内容完全同步,但是软件需要单独下载。

2021年6月,iMe的用户为23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20万,截止2024年9月 目前iME已经拥有1300万的用户。3年用户增长率达到565%左右。由于iME账户和Telegram账户完全通用,TG的9亿用户也可随时无缝的使用iMe版本的TG软件。

深度解读Telegram Web3生态之翼:iMe Messenger LIME长期价值

Fig.1. iMe版本3年间用户增长图

也许得益于TG与iMe之间的用户通用性,所以如图1所示,iMe的用户数量3年间出现了超过1000w用户的大幅提升。功能层面,从下面一组图的对比也能简要发现核心的不同:

深度解读Telegram Web3生态之翼:iMe Messenger LIME长期价值

通过图片简要对比可以明显看出,iMe在Telegram原始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额外开发的多链Wallet功能,内置了多链Multichain的资产和相关的Defi,Staking,payment或Binance Pay带来的币安交易服务功能。这使得用户可以很轻松的在TG软件中应用Web3的功能性。(目前已支持BTC, BSC, ETH, SOL,TON, Base, Arb, Matic,TRON, ZKsync,OP, Manta, RON, Celo, Fantom, Blast等18条公链资产)用户可以直接将这些资产发送给iMe TG好友的钱包,并且可以利用不同资产在群组服务中互动。比如通过Cryptobox功能在telegram群组中进行空投与crypto红包的发送。
而这种开发模式,iMe也带来了后续不断为软件开发与TG加入丰富功能的空间与并可以互补优化TG原始版本来不及优化的操作便利性(如整理类,AI功能,语音转文字功能, 实时翻译等功能)
特别是基于Google翻译与Chatgpt的实时翻译功能,完美解决了很多Web3工作者的语言困境,可以直接在Telegram软件中解决语言翻译问题,大大增加了沟通效率。下图展示了APP版本的翻译功能:

深度解读Telegram Web3生态之翼:iMe Messenger LIME长期价值

图片2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原始版本的Telegram对话中还不提供即时翻译功能,而iMe版本的telegram中用户已经可以直接使用整个群组对话一键翻译的功能。PC版本也已更新直接一键翻译功能,这对于语言障碍的用户有着非常好的实用性。由此可见,iMe加强版的TG更像是Web3版本的VX生态系统类型。
而iMe团队对于整个Telegram的额外贡献还有很多细节,如操作性的优化,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方便一一展开详细对比,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更详细的体验一番。

二、Token Economics通证经济分析:

$LIME总量约为10亿个左右,流通率约为61%左右,由于lime token 6月开始进入了定期销毁活动周期,项目方通过gas费和提供的服务获得的LIME代币将被冻结,并定期销毁所以通证总量会逐渐降低,VC等早期抛压已经完全释放。 在2024年年初项目的FDV在经历了2年多深度洗盘后,得到了一轮相对强力的估值反弹,由低点仅为8M左右的估值拉升到120M左右后,跟随整体大盘市场进入了回调期。
截止2024年9月18日左右,$Lime 的FDV在37.5M 左右波动。
通证功能性分析:
● 参与质押等各类Defi服务(Staking)
● 交易和操作的Gas费用, Telegram内部好友转账的gas等
● 购买Telegram升级和Ime特殊版本服务
● 新:持有10000枚token的用户,可以免费获得Ime版本的高级会员服务
● 研发中的AI高级功能选择
● Cryptobox应用(类似微信群红包的多链版本与空投)
● DAO投票
● 广告和游戏服务等其他功能
通证安全审计机构:Certik

三、团队分析:

iMe项目团队和Telegram团队的人员架构有所类似,其中都不少有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顶尖工程技术人才。而Telegram团队的创业团队总人数并不是特别庞大,所以也给了iMe进行拓展与互补的良好空间。俄罗斯的开发技术在全球享有盛誉,为这些项目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产品稳定性。
团队与Telegram核心team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包括但不限于部分token的持有,股权的协商与合作研发的可能。由于部分信息并非公开宣布,所以此处可当做个人分析来处理。由于Telegram类型项目的隐私性较高,所以并无太多关于founding team的公开履历分析. 单从个人的接触与了解来看,团队是属于强技术与产品,市场想做得好,但略微更需要靠谱的PR机构进行一定帮助,让更多人了解的情况。

四、未来长期价值分析:

对于iMe lime的长期价值分析,可以先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索:

1.iMe与Telegram的关系:

从我们进行的上述描述与研究体验来看,iMe与Telegram更像是深度绑定的产品关系,因为iMe的核心本体就是Telegram本身,但又在此基础上,为telegram插上了Web3便利使用的铠甲与翅膀,让整个TG的软件架构看起来更加的完善。更像是微信的web3多链版本了与支付功能。使用iMe版本的TG等于让用户使用了一个功能更庞大的Telegram,并且完全的账户互通同步云存储也使得用户没有使用的学习门槛。
因此关于iMe的长期估值,会得益于Telegram作为软件本体的本身估值的增长,目前telegram作为社交软件上市的估值之前为300亿美金,但随着热度的不断攀升其也许估值会进一步提升。作为一个保守的估值方法,我倾向iMe仅用10%左右的本体估值。(5%的现存客户+100%可随时互相通用的客户+额外的功能拓展)

2.iMe与TON的关系与模式差别:

这一点也是许多人之前没有弄明白的点,iMe与TON是类似于Telegram与TON之间的关系。TON本身是基于TG底层开发的公链,所以对于TON的估值模型,也可以按照传统的公链估值与小程序APP Center的方式进行估值。无论是在Telegram的原始版本,还是在iMe版本中,TON和相关项目小程序都是正常使用的。
但与原始TG不同的是,iMe的集成系统中,也在主界面增加了对于TON链的支持,使操作手感更像微信或者日常使用的Wallet感觉(如I’m token, TP等)。而基础TG的聊天框内嵌式wallet也依旧可以正常使用,但由于内嵌聊天框式的钱包很容易和群聊等日常对话混淆,所以我更喜欢这种在UI上增加功能的开发模式。由于其对于传统TG额外的补充性和独立功能开发性,后续TON与iMe的额外开发空间也进一步提高了。

3.综合未来价值分析总结

由上述内容可见,iMe的长期价值主要与产品开发,TG本体走势,对本体的优化与额外开发,以及自身的区块链web3 token应用产生了综合的、多面立体的绑定。对于其估值的模式,也可以综合传统软件估值+公链L2估值+Payment等Defi估值模式+AI+Wallet等额外类型的估值集合
综合多方面的模式,3-5B FDV也许并不是过于夸张的未来长期估值,仅保守取得现TG 10%估值的模式就已经可以达到3B的FDV。但也需要价值更进一步的展示,被应用使用。如果随着TG进一步的扩展,牛市顶峰能否达到10B及以上的估值也要看后续的市场,AI功能,支付应用以及TG是否进一步强势买入等诸多综合因素。
所以,个人认为,目前此项目的总估值37.5M依旧处于低估的状态。而使项目遭遇严重低估的原因可能就是之前市场营销层面的不适应、不熟悉性。由于过分重视社媒和社区内部,而媒体有所不足,在市场上找不到太多对于此项目深度解读的报告,所以这也留下了低估的空间。 但3年之中,也经历了漫漫熊市,还能在不断的更新开发与时俱进,这是一个好的产品与项目团队应该有的品质。而被埋没的价值,也会有善于弄潮之机构逐渐发掘,一步步进入正轨。但Telegram API故障,金融领域极端黑天鹅的可能性,也是需要读者进行极端情况判断的地方,包括整体Telegram生态系列团队都有一定的匿名性,不太容易做好尽职调查,所以进行客观冷静的判断甄选优质的项目,也是很考验研究者的能力。

五、总结Conclusion:

本文阐述了Telegram的Web3特殊版本的iMe Messenger的独特之处,特点功能,多链配置与其为Telegram生态进行优化与价值拓展的潜力性。同时也对其通证经济与被低估的缘由进行了解读,Telegram作为隐私性与开放性的代表社交与即时通讯生态,充分展示了在Web3领域的潜力与价值。
而对于熟悉微信支付的用户来说,微信的支柱功能:支付,社区应用,各类入口功能,与小程序拓展。也恰好更加类似于iMe版本的Telegram的产品逻辑,iMe对于Telegram的支付与好友转账,群应用,额外交易所操作,Ai等进行了集中重点的开发,从另一个角度冷静分析,Telegram利好于Web3应用的也许恰恰也这种模式。但由于讲解内容的缺失,导致生态用户虽多,但客观review数量却缺少,这也是造成其估值不足的原因之一。而发掘被低估项目的价值就成了一件有趣而又有意义的事情。
投资有风险,纵然稳如黄金,也会在极端情况下曾经经历大幅的下降,永远都要对市场与风云变化的经济抱有敬畏之心。也希望大家能够发现更多优质的被低估的项目。
(P.S. 估值的推断仅为分析分享,并非购买建议)

Circle通过本地支付系统在巴西和墨西哥推出USDC助力跨境交易

作者:Aiying艾盈;来源:Aiying Payment Compliance

过去几年,Circle一直在积极拓展其全球业务,尤其是在那些需求迅速增长的市场。其目标是让更多的企业和消费者能够轻松使用USDC这种与美元挂钩的数字货币,无论是在支付还是转账方面,都更加方便。最近,Circle加快了在拉丁美洲的布局。2024年9月,公司宣布与巴西和墨西哥的主要银行合作,通过这两个国家的实时支付系统——巴西的PIX和墨西哥的SPEI,使得当地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USDC。这不仅是Circle在拉美市场的重要一步,也让USDC的应用从跨境交易拓展到了本地支付和资金流动中,带来了更多灵活的使用。

巴西和墨西哥市场的扩展

巴西的PIX系统是由巴西中央银行在2020年推出的,允许个人、企业和政府通过手机号码或电子邮件全天候进行实时交易。到2024年8月,PIX系统的用户已经超过1.68亿,几乎覆盖了所有类型的金融交易需求。通过将USDC与PIX整合,Circle为巴西的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快、更便捷的方式获取USDC,彻底避免了以往国际电汇的繁琐和高昂费用

同样,墨西哥的SPEI系统自2004年由中央银行管理以来,也在全国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跨行转账和电子支付方面非常便捷。2023年,SPEI系统处理了330多万笔交易,使得墨西哥用户能够轻松、迅速地转移资金。通过与SPEI的整合,Circle使企业和消费者能够在几分钟内将墨西哥比索转换为USDC,而不再需要耗时的国际电汇

据Aiying艾盈了解,为增强这些功能,Circle还与巴西的BTG Pactual投资银行和Nubank建立了合作,这让USDC不仅可以更快速地通过本地银行流通,还大大提升了企业和个人对其的信任度。他们无需再将本地货币转换为美元,便可直接使用USDC进行交易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Circle显著缩短了交易时间,从几天压缩到了几分钟,同时也降低了跨境汇款的成本。这对巴西和墨西哥的企业,尤其是那些依赖美元计价的跨境交易和汇款的企业来说,提供了一个更高效、成本更低的选择。

对拉美市场的影响

USDC在拉丁美洲市场,尤其是巴西和墨西哥,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由于拉美地区的大量经济活动,尤其是跨境贸易和汇款,通常都以美元计价,USDC的引入为这些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更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在这些交易以美元为主导的背景下,USDC通过简化流程和降低成本,成为了一个理想的选择。

跨境贸易是拉丁美洲经济的命脉之一。据Aiying艾盈了解墨西哥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每年高达8000亿美元,巴西的外贸交易也高度依赖美元,约95%的国际商品贸易都是以美元结算。传统上,这类交易需要通过国际电汇,流程繁琐且费用昂贵。然而,通过USDC,企业可以绕过银行的繁杂程序,直接使用数字美元进行结算,大幅减少了交易时间和成本。对于那些频繁进行跨境交易的公司来说,这种方式无疑更具吸引力。

在汇款方面,USDC也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以2023年为例,美国向墨西哥的汇款总额达到630亿美元,约占墨西哥GDP的4%。传统的汇款服务费用通常高达6.35%,而通过USDC,汇款不仅更便宜,还能在几分钟内完成交易。这对那些依赖国际汇款的家庭和小型企业来说,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费用,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经营效率。

更重要的是,USDC的引入还帮助企业减少了对美元现金的依赖,同时也降低了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通过USDC,企业能够更灵活地在本地货币和数字美元之间进行转换,有效管理跨境支付中的外汇风险。

Neiro 宇宙、特朗普买汉堡、Vitalik 的狗……盘点最近 ETH 主网都在炒什么

作者:深潮 TechFlow

美联储终于松口加息,市场应声而涨,盼星星盼月亮的散户们对“山寨季”的美好畅想也从山寨价格上得以体现。

而在这之外,一向不看大盘脸色的链上世界早已热闹许久,就拿以太主网最近的热点行情来说:Neiro 大小写之争起起伏伏仍未结束,在大写 $NEIRO 上线两周后,代表社区力量的小写 $Neiro 直接上线 Binance,旋即在两天内拉出将近 30 倍涨幅,社区一片欢声笑语,而小写 $Neiro 的狂热出圈也彻底点燃蠢蠢欲动的链上热度。

在小写 $Neiro 彻底成功后,Neiro 相关的狗子宇宙概念币们也应声拉盘,基本都有十倍左右涨幅。然而热点更迭的速度永远超出你想象,狗子宇宙还没捂热乎,今天特朗普用比特币买汉堡一事又造福了另一群人,以太链上同名代币 $BURGER 在发行不到半天已经 500 万美元市值,相关概念代币也出一个拉一个。

汉堡还没吃进嘴,下午 V 神的狗 MISHA 概念币又开始火热……总之在这样一个疯狂星期四,我们来盘点一下这几天 ETH 主网上热门的叙事代币。

PS:同概念同名代币很多,本文仅从交易量、池子大小、讨论热度择最优者介绍盘点,非财务建议。

Trump 买汉堡概念

Crypto Burger($BURGER)

特朗普使用比特币购买汉堡后,戏称这是“Crypto Burger”,同名代币在短时间经历拉升——归零后又迅速拉起,从5000 美元市值到最高 500 万美元市值只用了一个上午,截至目前 $BURGER 价格冲高后回落,成交额已经超过 1470 万美元。

Neiro 宇宙、特朗普买汉堡、Vitalik 的狗......盘点最近 ETH 主网都在炒什么

First Presidential Transaction ($861871)

购买汉堡后,特朗普称这是”历史性的一刻”。PubKey Bar 的官方 X 账号发布了这一消息,并提到本次汉堡交易发生在区块高度 861871。

所以就有了这个概念币,在情绪最狂热的阶段也接近 50 万美元,现已回落较深。

Neiro 宇宙、特朗普买汉堡、Vitalik 的狗......盘点最近 ETH 主网都在炒什么

V神的狗 Misha 概念

猫猫狗狗概念一直是 Meme 市场最硬的通证,特朗普买汉堡火了半天,V神纪录片结尾的小狗 Misha 又来接棒无处安放的“急急急”资金。

Vitalik’s Dog ($MISHA)

当前 Misha 概念最火的是下午一点左右新发的 $MISHA,四个小时左右已经有 870 万美元交易量,当前市值 500 万美元左右。

Neiro 宇宙、特朗普买汉堡、Vitalik 的狗......盘点最近 ETH 主网都在炒什么

Misha ($MISHA)

目前最火热的两个 $MISHA 代币是同名。从时间上看,这个 $MISHA 在一周前就已经出现。从价格走势上看市场一开始也确实对这个老牌 $MISHA 买单,但可能由于底部筹码太多,价格一直受阻,拉盘没有新 $MISHA 来得猛,目前新 $MISHA 拉升中,老 $MISHA 阻力相对较大。

Neiro 宇宙、特朗普买汉堡、Vitalik 的狗......盘点最近 ETH 主网都在炒什么

Neiro 狗子宇宙概念

自小写 $Neiro 上线 Binance 后,近期有过话题的狗子全家桶都接连拉升。这里除了大小写纷争的主角 $Neiro 和 $NEIRO 之外,还有 Neiro 主人养的其他小动物们。

小猫伙伴:Ginnan、Tsuji、ONI

Ginnan Doge’s Brother($GINNAN)

Neiro 主人养的三只小猫之一,说是Nerio 的好朋友(嗯。。。),在 Neiro 概念刚出现的时候疯狂火过一波。小写 $Neiro 上线 Binance 后接着狂涨 30 倍左右,这两天蹭热点之后热度回落,当前市值 240 万美元左右。

Neiro 宇宙、特朗普买汉堡、Vitalik 的狗......盘点最近 ETH 主网都在炒什么

Tsutsuji | Doge’s Brother($TSUJI)

同样是 Neiro 主人养的三只小猫之一,走势、逻辑同 $GINNAN,当前市值 58 万美元。

Neiro 宇宙、特朗普买汉堡、Vitalik 的狗......盘点最近 ETH 主网都在炒什么

Onigiri ($ONI) 是的这又是 Neiro 主人养的三只小猫之一,走势、逻辑同 $GINNAN,当前市值 230 万美元。

Neiro 宇宙、特朗普买汉堡、Vitalik 的狗......盘点最近 ETH 主网都在炒什么

小狗伙伴:Fuku、Ken

Fuku-Kun($FUKU)

Doge&Neiro 的主人传言养的新狗 Fuku 在当时八月链上行情冷淡的时候带起一波 ETH 主网的新热度,人为操盘痕迹相当明显,代币本身也一度上所。但后来 Fuku 概念破产,代币价格也就不了了之,Neiro 上所后 FUKU 也猛拉将近十倍,现价格回落,当前市值 130 万美元左右。

Neiro 宇宙、特朗普买汉堡、Vitalik 的狗......盘点最近 ETH 主网都在炒什么

Ken($KEN)

说是 Doge 的老哥(这一大家子……),也跟着 Neiro 宇宙一起火了一波,只不过热度过去也免不了开始自由落体,当前市值 50 万美金左右。

Neiro 宇宙、特朗普买汉堡、Vitalik 的狗......盘点最近 ETH 主网都在炒什么

结语

从疯狂的链上行情来看,无论市场如何,总有人赚钱。但最重要的是做好风控,保护本金。小玩怡情,梭哈伤身,切记切记,不要 Fomo。

从信用卡网络看稳定币:有哪些潜在机会?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稳定币代表了自信用卡以来支付形式最具变革性的进化,它们改变了资金流动方式。凭借低廉的跨境费用、近乎即时的结算以及对广泛需求货币的全球获取,稳定币有能力改进金融系统。对于那些保管支撑数字资产的美元存款的人来说,它们也可以是。

目前,全球稳定币的总量超过。有五种稳定币的流通量超过 10 亿美元:USDT(Tether)、USDC(Circle)、DAI(Maker)、First Digital USD(Binance)和 PYUSD(PayPal)。我相信我们正朝着一个拥有更多稳定币的世界前进——一个每个金融机构都将提供自己稳定币的世界。

我一直在考虑随着这一增长而出现的机会。我认为,观察其他支付系统的成熟,特别是信用卡网络,可能会提供一些启示。

信用卡网络和稳定币网络相似程度如何?

对于消费者和商户来说,所有稳定币应该都感觉像美元。但实际上,每个稳定币发行者对美元的处理方式各异,这源于不同的发行与赎回流程、支撑每种稳定币供应的储备、不同的监管制度、财务审计的频率等等。解决这些复杂性将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

我们之前在信用卡中见过这种情况。消费者使用几乎可替换但实际上并不完全可替换的资产进行消费,这些资产作为美元(它们是对美元的贷款,但这些贷款不可同日而语,因为人们的信用评分各不相同)。有一些网络——如 Visa 和 Mastercard——负责整个系统中的支付协调。而且两个系统中的利益相关者(最终可能会)看起来相似:消费者、消费者的银行、商家的银行和商家。

一个例子可能有助于说明网络结构的相似性。

假设你外出就餐,用信用卡支付账单。那么你的支付如何进入餐厅账户呢?

  • 你的银行(信用卡发行银行)会授权交易,并将资金发送到餐厅的银行(称为收单行)。

  • 一个互换网络——如 Visa 或 Mastercard——促进资金交换,并收取小额费用。

  • 收单行随后将资金存入餐厅的账户,但会扣除一笔费用。

从信用卡网络看稳定币:有哪些潜在机会?

现在假如你想使用稳定币支付。你的银行,银行 A,发行 AUSD 稳定币。餐厅的银行,银行 F,使用 FUSD。这是两种不同的稳定币,虽然它们都代表美元。餐厅的银行仅接受 FUSD。那么 AUSD 的支付如何转为 FUSD 呢?

最终,这一流程会与信用卡网络的流程非常相似:

  • 消费者的银行(发行 AUSD)授权交易。

  • 一个协调服务进行 AUSD 到 FUSD 的交换,并可能会收取小额费用。这个交换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进行:

  • 路径 1 :利用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稳定币对稳定币交换。例如,Uniswap 提供多个流动池,费用低至 0.01% 。( 3)

  • 路径 2 :将 AUSD 兑换成美元存款,然后将该美元存款存入收单行以发行 FUSD。

  • 路径 3 :协调服务可以在网络中相互抵消资金流动;这可能仅在规模达到时才会实现。

  • FUSD 被存入商家的账户,可能扣除一笔费用。

从信用卡网络看稳定币:有哪些潜在机会?

类比开始出现差异的地方

上述内容描绘了我认为信用卡网络和稳定币网络之间的明显相似的地方。它还为思考稳定币在何处开始有效地升级和超越信用卡网络的某些元素提供了有用的框架。

第一个不同之处在于跨境交易。如果上述场景是一个美国消费者在意大利的餐厅消费——消费者想用美元支付,而商家想收取欧元——现有的信用卡会收取超过 3% 的手续费。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稳定币之间的转换,手续费可能低至 0.05% (相差 60 倍)。将这种费用降低的幅度广泛应用于跨境支付,就会清楚地看到稳定币能够为全球 GDP 增加多少生产力。

第二个不同之处在于从企业到个人的支付流程。支付被授权与资金实际离开付款人账户之间的时间非常迅速:一旦资金被授权,就可以离开账户。即时结算既有价值又受到追捧。此外,许多企业拥有全球化的劳动力。跨境支付的频率和金额可能远高于普通消费者。劳动力的全球化趋势应为这一机会提供强劲的助力。

思考未来:哪里可能存在机会?

如果网络结构之间的比较在方向上成立,那么它有助于揭示可能存在的创业机遇。在信用卡生态系统中,主要企业通过协调、发行创新、形态因素的赋能等方式崛起。稳定币同样适用。

之前的例子主要描述了协调的角色。这是因为移动资金是一个大生意。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 和 Discover 的市值都至少在数百亿美元,总价值超过 1 万亿美元。多个信用卡网络的存在表明竞争是健康的,市场足够大以支持主要企业。可以合理推测,在成熟市场中,稳定币的协调也将存在类似的竞争。我们只有 1-2 年的时间来建立足够的基础设施,以便稳定币能够大规模成功。新创业公司仍然有足够的时间来追求这一机会。

稳定币发行是另一个创新领域。类似于企业信用卡的增长,我们可能会看到企业希望拥有自己的白标稳定币的相似趋势(深潮注:白标稳定币是指由企业或组织发行的稳定币,这些稳定币的品牌和标识是由发行方自定义的,而不是由稳定币的技术提供者所标识。)。拥有支出单位可以更好地控制整个会计流程,从费用管理到处理外国税收。这可能成为稳定币协调网络的直接业务线,也可能是新兴创业公司的机会(例如,类似于 )。这种企业需求的衍生品可能会导致更多新企业的出现。

发行还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变得越来越专业化。考虑分级的出现。在许多信用卡中,客户可以支付预付费用以获得更好的奖励结构,例如 或 。一些公司(通常是航空公司和零售商)甚至提供专属信用卡。如果稳定币奖励分级也出现类似的实验,我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4) 这同样可能为创业公司提供一个机会。

在许多方面,所有这些趋势相互促进增长。随着发行的多样化,协调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随着协调网络的成熟,这将降低新发行者竞争的门槛。所有这些都代表着巨大的机会,我期待在这个领域看到更多的创业公司。从长远来看,这些市场将达到万亿美元规模,应该能够支持许多大型企业。

OKX 首席营销官 Haider Rafique:预告与迈凯伦车队共同设计的“Legend Reborn”涂装

9 月 19 日,OKX 首席营销官 Haider Rafique 发表最新 blog,预告 OKX 与迈凯伦车队共同设计的“Legend Reborn”涂装,具体译文如下:

OKX 首席营销官 Haider Rafique:预告与迈凯伦车队共同设计的“Legend Reborn”涂装

今天,我们与迈凯伦车队携手,为MCL38 F1赛车打造了限量版的“Legend Reborn”涂装设计。该涂装将在本周末的新加坡大奖赛上亮相赛道。

与迈凯伦共同设计的“Legend Reborn ”涂装体现了我们对创新与传承的共同承诺。多年来,两个品牌在各自领域都建立了伟大的传奇,这款涂装旨在通过回顾过去,来重新定义未来。“Legend Reborn ”是为那些在观看比赛中长大、见证迈凯伦驰骋赛道、经历MP4时代的粉丝而设计的。今年对迈凯伦车队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时刻,因此我们认为将那个时代的记忆带回这一年再合适不过了,因为迈凯伦正再次为追求卓越而奋战。

一大亮点是涂装中融入了13位曾驾驶MP4赛车的车手名字,其中包括传奇人物 Ayrton Senna、Alain Prost和Niki Lauda。这一细节象征着我们从历史中汲取灵感,推动未来的成就。MCL38的尾翼上醒目地印有“加速Web3”的字样,彰显了我们在推动链上技术发展方面的承诺。

Legend Reborn”同样象征着我们作为一个组织所看中国的创新精神。正如迈凯伦几十年来不断突破汽车工程的界限,我们也在链上领域不懈追求进步。

OKX 首席营销官 Haider Rafique:预告与迈凯伦车队共同设计的“Legend Reborn”涂装

OKX 最初是一家中心化加密交易所,但逐渐发展为引领区块链未来的Web3科技公司。与迈凯伦一样,我们将自己视为自己的挑战者,这推动着我们全力以赴去竞争并取得胜利。

昨天,在Token2049的炉边对话中,我们与Lando Norris一起发布了改版后的OKX钱包。这次更新带来了全新的界面和链上交易功能,为下一代用户提供了进入链上世界的新选择。我们正在重新定义数十亿人探索链上世界的方式,正如迈凯伦在每个赛季重新打造其赛车一样。

我们的旅程充满了挑战与突破。我们希望通过“Legend Reborn”涂装致敬这种不断革新并勇敢开创全新未来的精神。

鲍威尔的“政治正确”

作者:天风宏观宋雪涛/联系人钟天;来源:雪涛宏观笔记

鲍威尔最重要的正确,是“政治正确”。

9月FOMC会议联储超预期降息50bp,上修年末失业率预测至4.4%(6月为4.0%),下修年末核心PCE至2.6%(6月为2.8%),进一步上修长期利率至2.9%。

继杰克逊霍尔会议后,联储以实质性降息50bp的方式宣告了抗通胀的胜利,也就此开启新的降息周期。

鲍威尔的“政治正确”

整场发布会鲍威尔都未给出降息50bp的有力论据,只是反复强调“做正确的事”。但从近期经济指标看,降息50bp“不一定正确”。

8月以来核心通胀反弹、薪资增速反弹、就业状况改善、零售超预期、全地产链条回暖,服务业PMI保持大幅扩张水平,工业生产超预期修复,这些都否认了大幅降息的紧迫性。

鲍威尔的“政治正确”

如我们在《理解联储行动的逻辑》中所述,鲍威尔的鸽变不是经济逻辑,而是政治逻辑。从经济逻辑看,降息25BP或者不降,都合理;从政治逻辑看,降息50BP甚至75BP,都没有错。最近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就呼吁,美联储在大选前一次性降息75BP。

这导致在联储官员的静默期且经济数据一致转好的情况下,靠着前纽约联储主席和媒体吹风,50BP的降息预期就能持续升温,而鲍威尔选择向市场预期靠拢,顺应金融市场定价,而非此前经常做的主动“预期管理”。

这也并不是一次补偿式的降息,如果联储真的认为7月非农数据指向降息的必要性,理应在数据公布后公开引导更明确的降息预期(25bp+25bp),而非在静默期后还在让市场博弈25bp与50bp的可能性。

鲍威尔的“政治正确”

9月SEP给出2024、2025年失业率稳定在4.4%也难以自洽:因为从历史上看,失业率很难横在一个位置,但如此大的劳动力供给冲击在历史上也没有出现,失业率充满着太多的未知性。(详见《衰退担忧,与宽松的不着陆》)

整个美国劳动力市场都被捉摸不定的非法移民涌入速率所裹挟(包括非法移民转化为劳动力的时间,以及参与率水平),当前美国边境管理局记录的非法移民数量已明显减弱。

如此果敢的货币政策调整以及相对积极的降息路径,并没有太过计入劳动力供给边际转弱的情形,叠加降息带来需求修复,美国失业率存在拐头向下的可能性。

鲍威尔的“政治正确”

鲍威尔的“政治正确”

现在回头看,鲍威尔口中的正确,并不是基于经济因素的“正确性”,而更多来自于政治因素的“偏好性”。

鲍威尔在拜登支持率落后于特朗普时,极力保持着模糊中立的立场,而在哈里斯接棒拜登、支持率超过特朗普后,他的态度迅速转鸽,以“尽一切努力”的杰克逊霍尔讲话,开启了降息周期。(详见《鲍威尔鸽变》)

有意思的是,在记者会中鲍威尔谈到他作为联储主席经历了4次总统选举,“每一次都是基于美国民众利益最大化的集体决策”。

然而2016年,联储却极力避免干涉大选,在大选后才继续加息;且对于当下的美国经济来说,等到大选结束后再行动也绰绰有余。

之前特朗普扬言替换鲍威尔,隔空喊话鲍威尔“不要大选前降息”,可能从某种程度上“适得其反”地促成了此次50BP的降息。

鲍威尔的“政治正确”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非经济因素驱动下的大幅降息,也可能增加了二次通胀的风险。美国经济在相对高位受到降息刺激(图7:经济动能指数处于软着陆周期最高水平),需求反弹将带动通胀反弹,明年联储可能考虑再加息。(详见《距离二次通胀,只差一次降息》)

而大降大加的波动,也让鲍威尔距离他的偶像(保罗沃尔克)的前任——70年代联储主席亚瑟伯恩斯,更进了一步。(详见《鲍威尔注定是21世纪的伯恩斯》)

鲍威尔的“政治正确”

风险提示

美国失业率数据偏差较大,美国企业盈利超预期放缓,美国大选意外事件再现 ,美国薪资增速不确定性增加

沾上概念就拉盘,OP_CAT是下一个「闪电网络」吗?

原文作者:,BlockBeats

今年初,我在撰写《》时,OP_CAT 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如果不是因为比特币 NFT 项目 Taproot Wizards 借助模因文化推出量子猫系列 NFT 为 OP_CAT 造势,可能很少人会知道这个看似枯燥的技术概念。

但短短半年后,OP_CAT 已经炙手可热,甚至被视为下一个「闪电网络」。最近大火的分型网络 Fractal Bitcoin,事实上就是 OP_CAT 在比特币中的代码实现,代币 FB 上线几天就翻了三四倍。因此比特币生态中,短短一天就诞生了多个基于 OP_CAT 的协议,比如分型网络上的 CAT 20 ,也主打着 OP_CAT 的概念,在铸造的那几天让分型网络的 GAS 一度拉到 5000 多,目前一张 CAT 在场外的价格在 5.5 刀上下,甚至有价无市挂单极少,早期铸造者都实现了 5 到 20 倍不等的涨幅。而量子猫也一直能保持 0.25 BTC 的价格,成为比特币 NFT 的蓝筹。

似乎是只要沾上 OP_CAT,这东西就能拉盘。

不仅是社区的「自嗨」,OP_CAT 这项技术在比特币开发者中的讨论也非常多。我翻看了今年的比特币 Optech 时事通讯和比特币开发者的会议,OP_CAT 频繁出现在讨论之中,是个常客。

目前,Bitcoin Core 开发者 Ethan Heilman 和 Armin Sabouri 联合发布的 OP_CAT 比特币 BIP 草案,现已被正式命名为 BIP 347 。许多比特币领域的重量级人物,如闪电网络白皮书作者 Tadge Dryja、闪电网络主要开发者 Lightning Labs 的 CTO Olaoluwa Osuntokun,以及 Blockstream 研究主管 Andrew Poelstra,都对 OP_CAT 表现出极大的支持。

闪电网络开发者们为何青睐 OP_CAT?

要理解这一现象,得从闪电网络说起。2011 年,中本聪在邮件中提到了闪电网络的雏形,作为比特币扩容和支付速度提升的关键解决方案,闪电网络从诞生之日起就吸引了大量开发者的关注。

在这两年「比特币生态」这一概念势头渐起,侧链、虚拟机等各种比特币扩容方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许多投资者,但在那些资深比特币开发者的眼中都并不入流,难登大雅之堂。毕竟,闪电网络是目前大众看来比特币中最优秀的「支付通道」,更是中本聪为数不多的「遗腹子」和比特币社区精神上的「正统性之子」。相关阅读:《》。

然而,近一年来风云突变。有多位开发人员宣布退出与闪电网络相关的工作,否定闪电网络的声音此起彼伏,尤其是来自一些资深开发者的质疑。Nostr 的创始人 Fiatjaf 更是直言不讳:「闪电网络正在骗取比特币用户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长达 6 年之久。」

沾上概念就拉盘,OP_CAT是下一个「闪电网络」吗?

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开发者们正在寻找下一个「闪电网络」。而 OP_CAT,则被许多比特币开发者认为,将是闪电网络之后比特币的下一个重大突破。由于 OP_CAT 的技术性很强,因此在讨论 OP_CAT 是什么以及 OP_CAT 能做什么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那些对 OP_CAT 青睐有加的比特币开发者们。

支持 OP_CAT 的比特币开发者

闪电网络白皮书作者

Tadge Dryja 是闪电网络白皮书的作者之一,2015 年 Tadge Dryja 与另一位闪电网络白皮书的作者 Joseph Poon,在 Elizabeth Stark 的牵头下,创建了 Lightning Labs。与另一家比特币闪电网络公司 BlockStream 鼎足而立,两者最大的区别是,Lightning Labs 用的是 Go 编程语言,Blockstream 则用的是 C 编程语言。

然而在 2016 年底,Tadge Dryja 与 Lightning Labs 团队发生了分歧和争吵,因此在 Lightning Labs 刚成立一年时,Tadge Dryja 选择离开,转而加入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字货币倡议社区(DCI),继续自己对闪电网络的研究。在 MIT DCI,他参与了多个研究项目,主要集中在加密货币和智能合约的扩展性和互操作性上。其中包括 Utreexo 项目的开发,这是一种新的比特币可扩展性技术,旨在使比特币节点更小更快。2022 年,Tadge Dryja 加入了 Lightspark,担任高级研究科学家。在 Lightspark,他继续解决比特币和区块链的可扩展性问题,利用他作为闪电网络共同发明者的专长。

正是因为他在比特币智能合约及可扩展性技术上的深厚造诣,Tadge Dryja 也早早发现了 OP_CAT 的潜力,并一直支持在比特币测试网络上测试 OP_CAT,并鼓励开发者尝试「破坏」OP_CAT,以发现其潜在问题。

沾上概念就拉盘,OP_CAT是下一个「闪电网络」吗?

Lightning Labs CTO

Olaoluwa Osuntokun (Roasbeef) 是 Lightning Labs 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和 CTO,也是一位杰出的比特币开发者,对闪电网络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 Lightning Labs 的早期团队与 Blockstream 相比,丝毫不落下风。

沾上概念就拉盘,OP_CAT是下一个「闪电网络」吗?

说起 Olaoluwa Osuntokun,不得不提到他与 Tadge Dryja 之间的「君子之争」。有意思的是,Tadge Dryja 离开 Lightning Labs 有很大的原因在于 Olaoluwa。Tadge Dryja 就职 Lightning Labs 时,开发的首版协议名为 LIT,与 Blockstream 研发的 BOLT 并不兼容,但 Olaoluwa 开发的能兼容,因此逐渐得到更多开发者的认可和青睐,完成了后来者居上,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 Dryja 的离开。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如今,这两位来自 Lightning Labs 的「宿敌」,目前却在共同支持 OP_CAT。

Blockstream 研究主管

民间似乎一直有这么一个传言:Blockstream 是比特币背后的「话事人」。这样的传言,并不是空穴来风。2014 年,「PoW 之父」Adam Back 集齐了 Matt Corallo、Greg Maxwell、Pieter Wuille 等多位知名的比特币早期开发者创立了 Blockstream 公司,并在之后的比特币扩容战争中明确站台和推动闪电网络,使闪电网络有了今天的地位。

而目前,在关于 OP_CAT 的讨论里,Blockstream 的研究主管 Andrew Poelstra 也是一个永远绕不过的人。Andrew Poelstra 是 Blockstream 研究总监,也是一个资深的比特币密码学脚本编写开发者,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不言而喻。他早在 2021 年 1 月 30 日写了一篇名为《》的文章里就对 OP_CAT 进行了讨论,指出将 OP_CAT 与 CHECKSIGFROMSTACK 结合使用,可以提供一种巧妙的交易内省方法。

沾上概念就拉盘,OP_CAT是下一个「闪电网络」吗?

虽然 Blockstream 公司目前没有为 OP_CAT 单独创建区块链,但他们通过 Bitcoin Inquisition(一个用于评估比特币新功能的测试网络) 为 OP_CAT 的测试提供了支持。这就像是为 OP_CAT 搭建了一个安全的训练场,让研究人员可以在真实世界的条件下,仔细观察它的表现。

Andrew Poelstra 还将 OP_CAT 与 OP_CTV 等其他方案进行了对比讨论,指出 OP_CAT 提供了更广泛的灵活性,而 OP_CTV 则更狭隘地专注于非递归智能合约。

BIP 347 提案的撰写者

在 OP_CAT 的推动中,比特币开发者 Ethan Heilman 和 Armin Sabouri 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们共同撰写和推进了 OP_CAT 的提案,该提案已被正式指定为 BIP 347 。这项提案旨在通过软分叉重新定义操作码 OP_SUCCESS 126 ,以便重新启用 OP_CAT。

Armin Sabouri 过去专注于比特币脚本和共识层的改进,他认为 OP_CAT 虽然不是最终方案,但它为实现各种新功能提供了可能性,是比特币脚本改进的重要一步。

而 Ethan Heilman 也是影响 Andrew Poelstra 想法的人。正是他们在 2019 年秋天的一次私下交流中,让原本不支持 Andrew Poelstra 所谓的比特币智能合约功能改变了想法。Ethan Heilman 指出,尽管人们对所谓的比特币智能合约功能心存顾虑,但实际上通过 CHECKMULTISIG 就已经可以实现这些被认为有害的智能合约。为了证明这一点,Ethan Heilman 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挑战,鼓励人们提出可行的「黑暗」智能合约,但至今无人成功。

StarkWare

StarkWare 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区块链扩容技术的公司,特别擅长于使用零知识证明(ZKPs)技术来增强交易的隐私性和效率。该公司致力于将复杂的计算从主链(如以太坊)外包到次级网络,而无需牺牲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特性。通过这种方式,StarkWare 解决了区块链的可扩展性问题,同时保持了交易的透明性和可验证性。

StarkWare 推动 OP_CAT 的活动源于其对比特币网络扩容和智能合约功能的兴趣。OP_CAT 是一个比特币操作码,允许在比特币网络上通过数据的串联来执行更复杂的交易和合约。通过启用 OP_CAT,StarkWare 试图在比特币上实现类似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能力,从而拓展比特币的使用案例并增强其功能性。

2022 年 7 月,StarkWare 发起了一个价值 100 万美元的研究基金,专门用于研究在比特币上启用 OP_CAT 的利弊。此基金旨在资助那些对如何在比特币上安全有效地实现 OP_CAT 有创见的研究者和开发者。

此外,StarkWare 还在比特币的测试环境,特别是在 Signet 上展示了利用 OP_CAT 实现零知识证明的潜力。这些工作展示了使用 OP_CAT 可以如何在比特币网络上实现更复杂的操作,如零知识证明的应用,这些都是智能合约功能的关键部分。最近,StarkWare 还与 sCrypt 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探索基于 OP_CAT 和 ZK magic 构建的 PoC(概念证明)桥的设计,由此可见 StarkWare 或许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推出一个 OP_CAT 相关的协议。

其他

其他几位开发者不是那么有名,我们就放在一起说。

Salvatore Ingala 一直在深入研究比特币支付池和智能合约,他提出使用 OP_CAT 优化支付池退出流程的方案,认为这可以显著减少链上数据和操作成本。Ingala 视 OP_CAT 为其他比特币扩展策略的潜在插件,如 Arc 和 Coinpools,甚至未来比特币的 Optimistic rollups,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Anthony Towns 是 Bitcoin Inquisition 的主要开发者之一,这是一个类似于测试网络但更加灵活的工具,用于测试尚未广泛接受的比特币协议变更。Towns 在 Inquisition 平台上推动了 OP_CAT 的激活,为 OP_CAT 提供了一个安全的「试验田」。尽管 Towns 认识到 OP_CAT 在测试新功能和探索比特币脚本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他仍对比特币增加过多可编程性持谨慎态度,担心这可能增加比特币被审查或控制的风险。

Robin Linus 是 BitVM 的创建者,他认为 OP_CAT 的重新引入为比特币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特别是能支持像 BitVM 这样的项目,这些项目使在比特币上验证任意计算变得更简单高效。随着 OP_CAT 的执行,比特币生态系统能够创建更通用、更富有表现力的智能合约,促进了一个更多功能和实用的区块链环境。相关阅读:《》

为什么闪电网络的开发这么关注?

闪电网络的开发者们对 OP_CAT 表现出如此浓厚的兴趣,这背后究竟有何玄机?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了解 OP_CAT 的本质。

OP_CAT 是什么?

OP_CAT 是比特币脚本中的一个操作码,用来将两个栈上的数据片段拼接为一个更大的元素。尽管它的功能看似简单,但却能为比特币网络提供更多智能合约的能力,使得开发者能够创建和处理更复杂的数据和交易逻辑。

OP_CAT 并非一个全新的操作码,它最早在比特币的早期版本中就存在,但由于安全性和复杂性的担忧,它在后来的版本中被禁用。然而,随着比特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认为,现在是时候重新启用 OP_CAT 了。

但为什么这种看似简单的操作会在比特币开发者中引发如此大的讨论?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它能够显著提升比特币网络的智能合约能力,让开发者可以实现一些在当前比特币脚本中较为复杂甚至不可能实现的功能。

OP_CAT 在支付上的应用潜力

OP_CAT 在支付系统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链下协议和支付通道网络中。它的重新启用将使这些系统的操作效率大大提高,减少链上交易的负担。OP_CAT 实现后的主要功能还有:

多重签名(Multisig)优化: 在多重签名场景中,OP_CAT 可以帮助用户合并多个签名,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单一的数据块,减少了需要提交的签名数量。这不仅节省了链上空间,还能减少交易费用。多重签名在比特币的支付安全性和共享账户管理中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闪电网络等应用中,OP_CAT 可以让这一过程更为高效。

状态合约(State Contracts): OP_CAT 还可以用于状态合约。这种合约是一种能够跨多个交易维护状态的智能合约形式,通过 OP_CAT,开发者可以将不同交易的状态信息拼接起来,从而实现比特币上更为复杂的合约逻辑。例如,某些复杂的支付协议或分布式应用(如彩票、博彩或其他复杂的金融产品)需要在多个链上交易之间维持某种状态,这些都可以通过 OP_CAT 来实现。

支付通道网络的扩展性: OP_CAT 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场景是类似于闪电网络的支付通道网络。在支付通道网络中,用户通常会在链下进行大量的微支付,而只有最终结算时才会上链。而 OP_CAT 的拼接功能可以使支付通道中的中间交易得到更有效的管理和验证。通过将不同的支付请求拼接在一起,用户可以在不增加链上负担的情况下,进行更多复杂的支付操作。这样,支付通道的吞吐量和效率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随着 BIP 347 提案的推进, 以及更多开发者和研究者加入到 OP_CAT 的探索中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曾被搁置的操作码将为比特币网络带来新的活力。正如闪电网络从概念到主流一样,OP_CAT 的重新启用也可能成为比特币扩容和支付创新的下一个关键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