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欧易交易所OKX官网

顶流Meme KOL的赚钱之道:数据盘点Ansem的「出货行为」

10 月 5 日,加密风险投资公司 Mechanism Capital 联合创始人兼合伙人 Andrew Kang 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看起来,@MustStopMurad 在 Token 2049 的演讲催化了下一波资本重新配置到 Meme 币中。」这条推文的评论区激起了很多讨论,链上侦探 ZachXBT 和交易 KOL Ansem 也因为这条言论引发了一场辩论。

争论的焦点在于其二位对各自角色和行为的看法,ZachXBT 指责 Ansem 通过其庞大的粉丝基础频繁推广小市值币种,导致很多人因盲目跟风而亏损,甚至称其为「割韭菜」的行为。而 Ansem 则反驳称,他仅是在选择市场上的最佳交易,还称自己作为一个交易员,无法确保每一笔交易都成功,但自己帮助的人比伤害的人更多。

相关阅读:《》

顶流Meme KOL的赚钱之道:数据盘点Ansem的「出货行为」

ZachXBT 自称通过解决黑客问题、帮助逮捕犯罪分子以及追回受害者资金的方式为加密社区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帮助人们避开类似 Ansem 这样的 KOL「陷阱」。而 Ansem 则认为,ZachXBT 对其行为的指责夸大其词,推销数百个币的说法并不属实。「我们可以就 meme 币讨论一整天,但你也清楚,我在这个平台上帮助的人远远超过了伤害的人,这个话题到此为止。」

这场争论最后以 Ansem 的言论收尾,他说「如果能 100% 准确命中,我早就是地球之神了。现在拿出一些我提过的下跌币来批评我,尤其是在整个山寨币市场都在下跌的情况下,是毫无意义的。」

以下内容来自加密 KOL对 Ansem 的推文分析,并结合了其 call 过的 meme 币价格趋势,从而证明 Ansem 是否真的向其粉丝倾销 meme 币。BlockBeats 此前也曾对 Ansem 的交易地址进行过分析总结。

相关阅读:《》

许多人目睹了  和  之间的精彩辩论。这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Ansem 真的在对他的追随者抛售小市值代币吗?我分析了超过 4 万条推文,来揭示真相。

顶流Meme KOL的赚钱之道:数据盘点Ansem的「出货行为」

Ansem 的平均回报

如果你在每个代币首次被提及时买入,那么你的平均回报率大约是 150% 。表现最好的代币有:

$WIF: + 5, 300% 

$BONK: + 1, 243% 

$MOTHER: + 867% 

听起来很惊人,对吧?其实不然。

顶流Meme KOL的赚钱之道:数据盘点Ansem的「出货行为」

当我们看中位数回报时,它下降到了 -55%。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45 个代币中有 33 个的回报为负值,超过一半的代币下跌幅度达到了 50% 或更多。

顶流Meme KOL的赚钱之道:数据盘点Ansem的「出货行为」

Ansem 真正支持的每个代币都显示了 100% 的正回报,这一分析与 @MustStopMurad 的流行观点一致: 当 Ansem 对某个项目有信心并长期支持时,它往往对行业产生净正面影响。推文数量与项目表现之间的关联也非常明显。

顶流Meme KOL的赚钱之道:数据盘点Ansem的「出货行为」

这不仅仅是吹嘘:这是关于信念。另一方面,Ansem 仅提到 1-2 次的代币则全部呈现 100% 的负回报。典型的拉升出货行为。

顶流Meme KOL的赚钱之道:数据盘点Ansem的「出货行为」

方法论

抓取了超过 4 万条推文。

编写代码,通过检测符号 $ 后的相关字符来识别代币推广。

记录每个代币首次被提及的日期。

捕捉其价格走势。

我的个人看法

我最初进行这项分析是为了在辩论中支持 Zach。然而,我努力保持客观,因此也希望能够公平地评估 Ansem 的观点。

关键问题是:「向大量追随者推广一个市值较低的项目是否不道德?」

我的结论是:关键不在于市值大小,而在于长期承诺。只发一条推文后就放弃一个项目,这是不道德的。但如果你真心长期支持它,那是可以理解的。

关于“NerveEBC”盗用EBC金融集团名义的澄清公告

近期,我们注意到一个名为“NerveEBC”的诈骗组织,声称与EBC金融集团建立关系,诱导投资者参与不实的投资,谋求不当利益。

关于“NerveEBC”盗用EBC金融集团名义的澄清公告

NerveEBC通过X(原推特)、TG社群、QQ群等线上渠道发布虚假信息,同时结合线下组织活动,虚构关于投资回报、市场前景及虚假项目的细节,误导和欺骗投资者。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投资者的财产安全,也损害了我们的声誉。EBC金融集团现严正声明如下:

1. EBC金融集团与“NerveEBC”没有任何关系。该组织发布的内容均为虚假和误导性信息,请保护好您的资产安全,谨防受骗。

2. EBC金融集团从未涉足虚拟货币、数字资产、区块链技术或与Web 3.0相关的领域,且未来也不会涉及此类项目。

3. 任何承诺高回报的投资机会,通常伴随高风险。我们提醒投资者,切勿轻信关于快速盈利、稳赚不赔的诱惑或承诺,并时刻警惕投资诈骗。请阅读FCA 关于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潜在诈骗的指导。

4. 请通过EBC官方网站获取准确的投资信息,若发现任何组织盗用EBC金融集团的名义宣传虚假信息,我们欢迎您通过官网进行举报。

5. EBC金融集团保留对传播虚假信息者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同时,我们将为受骗投资者提供法律援助。

NerveEBC所发布的信息与EBC金融集团毫无关系,我们再次提醒广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务必核实信息来源,保持警惕,一经发现类似诈骗行为,请第一时间进行举报或者报警,维护自身资产安全。

EBC 金融集团已在全球多个重要金融司法辖区获得授权并受到严格监管,包括英国FCA、澳大利亚ASIC及开曼CIMA,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安全、专业和高效稳定的金融服务。

如您需更多信息或帮助,请随时与我们联系,EBC金融集团客户支持团队将竭诚为您解答。

EBC始终坚信,每个认真交易的人,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 关于EBC金融集团 ——

EBC Financial Group 成立于英国伦敦,是一家集金融券商、资产管理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集团。EBC 业务遍布全球,以全球顶级监管、毫秒级的订单执行和机构级的清算池、全方位的保障体系,致力于为每位客户提供“安全、专业、高效稳定”的交易环境。

EBC Financial Group (UK) Ltd 由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授权和监管,监管号:927552;EBC Financial Group (Australia) Pty Ltd 由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授权和监管,监管号:500991;EBC Financial Group (Cayman) Limited 由开曼金融管理局(CIMA)授权和监管,持有 CIMA 全监管牌照,监管号: 2038223 。

EBC 是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官方合作伙伴,同时,在全球积极践行企业责任,通过联合牛津大学经济学系举办研讨会、携手联合国基金会共同打败疟疾、与世界女童军协会合作,推动构建更平等、具有活力的社会。EBC 集团核心人员拥有逾 30 年的大型金融机构的工作经验,亲历多个经济周期,时间跨越 85 年《广场协议》、97 年亚洲金融危机、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和 15 年瑞郎黑天鹅事件等。他们对突发事件及金融危机有出色的应对经验。基于实战锻炼出的专业素养,促使 EBC 对自我要求更为严格。EBC 以最严格的行业准则和道德标准约束自我,以诚信与尊重为服务宗旨,为客户的资产安全和发展保驾护航。EBC 相信,每个认真交易的人,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资金离场迹象初现,币圈被A股吸血了吗?

原文作者:(X:@Phyrex_Ni

通过数据来判断 A 股或港股有没有从币圈吸血,会否影响币圈的价格和流动性。

A 股吸血的话题从 10.1 日前就开始说了,正好给了七天的假期,而且 10.8 日应该是最好的博弈点,所以如果有资金准备从币圈进入 A 股或者港股的话,这是最好的时间。

先说结论,确实有看到币圈的资金有离场的迹象,虽不能说离场的全部都去了 A 股和港股,但考虑到目前美股中中概的成交量激增,可以确定确实有部分的资金进入了和 A 股相关的市场,但这部分的资金体量从现在来看并不大,对于币圈的影响力还很低。

起码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明显的数据证明转入 A 股的资金会影响到加密货币行业,也没有明显的数据表明 A 股对于币圈的吸血是破坏性的,更没有看到大规模资金从币圈向 A 股或相关转移的趋势。

回到数据面,说币圈的资金,重点就是 USDT 和 USDC,前者更加偏重亚洲和欧洲地区,后者更加偏重美国投资者。我们分别从两个主力稳定币的市值,每日交易所的净流量,交易所的存量以及和 #BTC 的成交量来判断。

首先是两个主力稳定币的市值,可以看图一,分别对应的是 USDT 和 USDC 市值的变化以及 BTC 价格的走势。

资金离场迹象初现,币圈被A股吸血了吗?

从图中可以看到,最近一个月中 USDT 的市值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而且我们已知了 USDT 更多的就是亚洲和欧洲的投资者使用更多,所以如果亚洲的投资者想要动用资金去 A 股,更多的应该反映在 USDT 的市值上,而实际上并未看到 USDT 的市值有大幅的下降,当然最近一周 USDT 的市值并未有明显的增长,可以看作是部分资金的换手。

但实际上这部分的资金量应该不会很多,按照之前的周增长数据来看,过去一周中少增加的 USDT 市值大概在 4, 000 万美元左右,这个体量即便是真的从币圈抽走去 A 股相关,带动的效果也不会很大。

其次是 USDC 的市值,可以看到在最近十天有明显的降低,从最高峰到最低谷大概减少了 8, 500 万美元左右,最近四天又回升了大概 1, 300 万美元。总体减少在 7, 200 万美元左右,如果在计算情况下 USDC 的周资金增幅,那么大概 USDC 在最近十天大概减持了 1 亿美元左右。

这部分的量可能并没有直接去 A 股或者是港股,但有可能部分转投资到了美股中追踪 A 股的指数,ETF 或其它股票,这个可能性确实存在的,但是就和 USDT 一样,即便是这一个亿美元都是从币圈转移到 A 股,这个量也不算大,而且还别说上周出现了战争加剧的趋势,很有可能是资金从 USDC 离场寻求稳定,所以真正能去 A 股相关的资金量可能会更少。

所以实际上即便是按照最多的估算,最近十天从币圈转移到 A 股相关的资金量大概在 1.5 亿到 2 亿美元之间,而且对于币价的影响微乎其微。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预期,还请看图二。

资金离场迹象初现,币圈被A股吸血了吗?

图二非常清晰的描述了最近两周 USDT 和 USDC 转入交易所的数据,最直观来说,不论是 USDT 还是 USDC 转入交易所和从交易所转出的资金量并没有低于或大幅超过以往的范畴,这就代表了即便是有资金从币圈离场,转移到 A 股相关,但是在资金层面上,仍然不足以影响正常转入到交易所的资金量。

说人话就是即便有所谓的 A 股从币圈抽血,对于 BTC 和 ETH 等加密货币的影响也非常的小。

我们在回到图一,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额外数据,就是可以明显的看到,BTC 价格的变化幅度和 USDC 的市值变化有关联,而且关联度非常的高,可以说 USDC 的市值变化和 BTC 的价格是相互成正向吸引的,如果 USDC 的市值处于增加的时候,BTC 的价格往往都是上涨的,而 BTC 价格下跌的时候对应的都是 USDC 市值的降低。

当然并不是说这个数据是 100% 的判断方式,但要记得我们一直在强调的,USDC 更多使用的是美国投资者,而目前 BTC 和 ETH 的主要投资者都是美国人,所以 USDC 更是反应出美国投资者情绪的风向标。

我们接着看图三

资金离场迹象初现,币圈被A股吸血了吗?

图三是交易所内 USDT 和 USDC 的存量并未发生本质的变化,这一条和之前我三周前发的“通过稳定币数据来判断目前的投资者趋势,是买还是卖?”推文中数据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我也能知道,即便是存在交易所中的 USDT 和 USDC 也没有明显的转移到 A 股的迹象,即便是有一些,也不足以影响币圈本身的购买力。

最后我们需要看的就是 Binance 和 Coinbase 这两个 BTC 交易大户中成交量的变化,让我们看图四。

资金离场迹象初现,币圈被A股吸血了吗?

图四上部是 Binance 中 BTCUSDT 的成交量,下部是 BTCUSD(USDC)成交量,可以看到 Binance 的成交量在上周四之前和以往并没有显著的不同,周四和周五略微下降一些,但并不严重。而 Coinbase 的数据相比则正常很多,虽然周五也有小幅下降,但下降的比例会更低,结合上周五晚上发的 BTC 换手率数据来看,确实整体的换手是降低的。

综合当时的宏观情绪来看,应该有一部分的因素是因为非农数据的利好让部分投资者保持观望,没有积极的参加到换手中,实际上,BTC 和 ETH 的现货 ETF 数据也是一样,因此从成交量的对比来看,即便是有部分的 USDT 和 USDC 从币圈转移到 A 股相关,但转移的这些量并不足以对币圈本身的流动性造成影响。

最终,我们的结论是,确实有部分的资金,尤其是 USDC 更加明显,从币圈转出,有可能是转入到了 A 股相关的市场,总转入量应该不足 2 亿美元,这些资金并未对于 BTC 和 ETH 的价格造成太大的影响,也不足以影响目前币圈整体的流动性。

起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显的数据证明转入 A 股的资金会影响到加密货币行业,也没有明显的数据表明 A 股对于币圈的吸血是破坏性的,更没有看到大规模资金从币圈向 A 股或相关转移的趋势。

CoinW深化与Solana合作,成Founders’ Villa独家合作伙伴

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CoinW 币赢日前宣布, 将与 Solana 生态下的明星 Work shop, Superteam Founders’ Villa 独家合作。这也表明了 CoinW 加码 Solana 生态,助力其创新,以及为市场做出贡献的决心。

Founders’ Villa 的三大合作亮点

共同生活:Superteam Founders’ Villa 是一年一度的沉浸式研讨会,专为在 Solana 上部署的项目而设。在为期一个月的共同生活中,项目创始人、开发者、风投 VC 和相关政策制定专家将在 Pitching Workshop、Dev Workshop 和 VC Demo Day 等各类研讨会中交流、协作,以及进行头脑风暴。

深入指导:今年,拥有七年历史、上币过千的老牌交易所 CoinW 币赢,将利用其领先的行研能力,积极参与 Demo Day 项目评估。币赢的专家团队将提供关于上币策略的指导,优化项目的经济模型。此外,CoinW 币赢还将为其中的 Hackathon 活动提供 50, 000 美元的奖池。

线上拓展:这次独家合作也将延伸至线上,CoinW 和 Solana 将在各自社区内联合举办“赏金视频”在线活动。通过有奖问答等方式,提升对方品牌在各自社群的曝光度。

CoinW 币赢和 Solana 的新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 CoinW 和 Solana 之间的首次合作。今年 3 月,CoinW 在迪拜未来博物馆启动了其 Expedition Trek 系列活动。在启动仪式上,Solana 作为嘉宾,参加了一场小组讨论,分享了关于Web3教育的见解。

随后,双方的互动更加紧密。今年 3 月,CoinW 赞助了 Solana 主办的黑客松活动,以促进开发者社区的活力。同时,Solana 也参与了 CoinW 主导的教育项目“CoinW 币赢学院”,为学员提供了一手的经验。特别是为在校学生在 Solana 上部署项目,提供了最具实操性的指导。双方相信,好的想法,往往来自校园。

公链与中心化交易所之间的合作,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上币和流动性方面。然而,我们与 CoinW 币赢的独家合作远远超出这些。首先,我们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愿景,那就是通过强大的社区实现加密货币的普及与民主化。我们很高兴能有 CoinW 币赢的深度参与,分享他们在全球各地的市场洞察,以及七年来服务一千万用户的行业经验。”Solana Superteam 中东地区负责人 Alex Scott 表示。

“Solana 展现了非凡的韧性和适应力,重新确立了其作为顶级区块链的地位。在这一轮周期中,Solana 在 DePIN、AI 和 memecoins(如 BONK 和 WIF)方面的突破,牢牢站稳资产发射型公链的头部地位。此外,Solana 强大的 DeFi 生态系统和用户友好的应用(如 Phantom、Solflare 和 Jupiter)成交量有时甚至超过了以太坊。”CoinW 总裁 Sonia Shaw 强调,“我们很高兴能与 Solana 合作,共同探索未来的可能性并推动更多的创新。”

以太坊新提案可能最高能减少 50% 的出块时间

据报道,如果一项名为 EIP-7781 的提案获得批准,以太坊网络的出块时间可能会从 12 秒缩短至 8 秒,增加 blob 容量的同时,还能大幅提高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效率。

以太坊新提案可能最高能减少 50% 的出块时间

10 月 5 日,Illyriad Games 联合创始人 Ben Adams 提出了一项名为 EIP-7781 的改进提案,该提案可以减少 33% 的出块时间以增强网络性能。开发者表示,这会导致网络整体的吞吐量增加 50%,改善基于汇总的延迟,并增加 blob 的容量,blob 是一种临时数据结构,旨在降低 L2 网络的交易费用。

在 10 月 6 日的一篇文章中,匿名开发者 Cygaar 强调说 EIP-7781 提案代表着以太坊网络基础层的重大进步。该提案可以将社区的注意力从重点关注 L2 解决方案重新转移到改进以太坊底层结构上,其目的不仅仅是提高网络吞吐量,还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带宽使用情况,从而在无需增加单个区块或 blob 数量前提下,降低峰值时的带宽需求。

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贾斯汀・德雷克(Justin Drake)在 GitHub 上公开支持 EIP-7781 提案,声称该提案与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以及各种以太坊扩容组织提出的广泛目标相契合。Drake 指出,减少出块时间可以将 Uniswap 等去中心化交易所的运行效率提高约 1.22 倍,这一改进能让 CEX、DEX 之间的套利成本节省 1 亿美元,最终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执行结果。此外,该提案还可以通过减少 33% 的出块时间并平滑更多的“峰值负载”来改善以太坊智能合约的用户使用体验。

但尽管有着诸多优势,部分开发者却依然担忧较短的出块时间会增加单独质押者的相关风险。这是因为较短的出块时间会导致执行状态的延长,这需要更强的硬件设施与带宽才能跟上更快的网络状态。因此,Cinnehaim Ventures 平台合伙人 Adam Cochran 在 10 月 6 日的一篇文章中表示,虽然新的 EIP 提案看起来很合理,但如果不仔细管理每个区块的 Gas 限制,它可能会影响单独质押者的权益。

据悉,EIP-7781 提案是在 Vitalik Buterin 讨论将以太坊网络验证者所需的最低金额从目前的 36 个 ETH 降低到 16 或 24 个 ETH 之后提出的。Buterin 的这一想法主要是为了提高以太坊网络整体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

随着 EIP-7781 提案的不断推进,其潜在批准和实施的讨论凸显了以太坊社区在关注网络效率的提升的同时,也在探索更容易参与的方法,以确保网络的去中心化与广泛参与的特性。该提案的结果可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对以太坊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寻求可扩展性和效率方面。

以太坊生病了

作者:Dr Martin Hiesboeck;编译:Block unicorn

在 Uphold Institutional,我们确实有很多客户在以太坊上有大量投资,所以我现在被关于这个原始智能合约网络未来的问题所淹没,尤其是在 Solana 和其他 L1 链的强劲竞争面前。

如今,以太坊似乎确实迷失了方向。价格在挣扎,大玩家正在退出或转向 Solana;以太坊的每周会议充斥着相互冲突的提案,而“汉尼拔”确实已经在门口:从未有如此多的 L1 链直接与以太坊竞争,不仅是与以太坊本身竞争,还在挑战以太坊的愿景和商业模式。

以太坊生病了

不要误会:以太坊已经变成了一门生意。收入来自交易,尽管我们一再被告知低交易成本符合每个人的利益,但事实并非如此。拥有 ETH 的人希望有高额费用。他们对让寄生的 L2(表面上是为了解决可扩展性问题而创建)侵蚀他们的利润感到沮丧。费用上升,ETH 价格上升。费用下降,ETH 价格下降。以太坊基金会超过 90% 的预算依赖于以太坊的交易费用。大家一致认为区块链网络需要费用——尽管有许多更公平的激励模式例子。以太坊被困在一个过时的商业模式中,难以轻松摆脱。

问题不仅仅是费用——以太坊多次背叛了它自己的初衷,也背叛了加密纯粹主义者的原始愿景。社区曾因最大可提取价值(MEV)出现时感到震惊——这是通过重新排序区块中的交易来实现的,但后来为了贪婪的利益而接受了它。纯粹的、未经掩饰的贪婪,完全背离了去中心化网络的最初设想。而贪婪又被以太坊的利益相关者——那些在“世界计算机”上下注了几十亿美元的大型金融机构,只关心自己的投资回报,对去中心化金融的理想毫不关心,也没有任何兴趣去支持这一理念。

浏览 Vitalik 的未来几年路线图时,依然可以感受到一种改革的紧迫感,但却夹杂着对解决网络中诸多缺陷和矛盾的犹豫。在私下的对话中,越来越多地听到他叹息。他夹在自己崇高的理想与“董事会”和投资者的需求之间左右为难。

最明显的技术问题是,以太坊已经不再那么去中心化。Solana 当然也不是,所以去中心化与投资者的需求几乎没有关系。对于那些只关心一切的美元价值、忽视理想的人来说,区块链的这个理想早已被抛弃。现在有三家区块构建者生产了以太坊上 90% 的区块。在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的 Sen Yang 和 Fan Zhang 以及杜克大学的 Kartik Nayak 撰写的一篇文章中,作者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构建者市场是无许可的,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为什么它会走向中心化?”

当然,计算机科学中有一个古老的谚语:任何带有激励机制的去中心化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走向中心化(如果没有激励机制,系统就会逐渐衰退,进入进退两难的局面)。但真正的原因是,区块构建在大规模时才有意义,在廉价的数据中心更具优势,而对个人来说意义较小。网络越大、利益相关者越有影响力,向集中控制迈进的动力就越强。就像比特币挖矿已经走向中心化,单个电脑参与竞争几乎毫无价值。以太坊已经被大型企业利益所篡夺,现在这两种货币都不再是“人民的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如此多出色的竞争对手——如 Kaspa 对抗比特币,SpaceMesh 作为真正的人民币,Alephium 作为一个更安全、更公平的智能合约平台等。

据称为了对抗 MEV,以太坊引入了 MEV-Boost 拍卖,原本是要提出一些方法来减少并禁止“链上抢跑”的恶意行为。然而,正如以太坊历史中常见的那样,引入竞争的结果反而是使大三巨头的主导地位更加强大。

以太坊对于更广泛的去中心化群体来说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参与私有订单流 MEV 的成本大约是 1.5 ETH。这是新玩家望而却步的进入门槛,而现有的巨头对此却乐见其成。结果,Vitalik 推出了提议者-构建者分离(Proposer-Builder Separation),但这又成了另一个失败的尝试。

争论的核心是交易排序。大多数 L2,例如,依赖于单一的排序器。这与去中心化的理念背道而驰。以太坊的内部人士想要创建“共享排序器”,但这行不通:正是单一的排序器让 L2 变得有利可图,而以太坊却为此付出了代价。这最终需要实时组合性,或者称为“同步组合性”,而许多研究人员认为,线性区块链无法实现这一点。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一个有向无环图(DAG)或格子结构。

Block unicorn注释:上面说的交易排序意味着你在任何的交易活动中都需要被排序,就像你去买杯奶茶,有人在你前面你就需要排队购买奶茶。二层网络现在的排序器和验证者都是自己指定的节点,脱离了去中心化原则,排序器被小部分群体控制,就会容易受到中心化攻击,失去安全保证。

目前有一些链不存在以太坊的这些问题,例如,MultiversX。以太坊不断给“癌症病人贴创可贴”,而其他项目则从零开始,完全避免了“区块链三难困境”(其实是“以太坊三难困境”)。

然而,如今刚接触区块链的人,首先了解的还是“两个巨头”,所有比特币共识的智慧都归功于一个中本聪(实际上是由七个人组成的团队),而智能合约平台的智慧则归功于 Vitalik。这在两种情况下都不公平,对于以太坊来说,曾经有很多联合创始人,而他们都离开了——是有原因的!然而,在学校里,新的区块链爱好者却被展示了一幅过时的区块链图景,误导他们认为以太坊的 Solidity 智能合约和 EVM 是自切片面包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创新发展迅速,但以太坊受益于教育的惯性。

另一个问题出在以太坊的生态系统本身,它的庞大使其变得不灵活,并且往往不愿支持自己的生态系统。而且因为它已经建立得如此根深蒂固,在将去中心化与合作相结合时,存在着内在的对齐问题(保持一致性)。以太坊团队的挑战是确保多样化的项目能够为一个统一的愿景作出贡献。这个概念在历史上定义得并不好,这就带来了被“社会层面”控制的风险。为了“保持控制”,Vitalik 一再主张,应让“对齐”这一概念变得更加清晰,将其分解为特定的属性,并可以通过具体的指标来衡量。

讨论“对齐”问题显示了“以太坊优先”心态的根深蒂固。它自身的成功使得它在定位上陷入了思想的死胡同。加入“多链未来”将意味着放弃其对主导地位的要求,这显然不符合投资者的利益。与其承认以太坊永远不可能成为、也不应该成为所有区块链的统一结算层,更不用说成为所谓的“世界计算机”,还不如继续在毫无意义的 Solana 与以太坊的讨论中缠斗。

Vitalik 非常清楚自己正试图将以太坊这艘超级巨轮从死胡同中掉头。他的问题是,继续待在这个“寻租天堂”中非常符合以太坊大投资者的利益。而以太坊仍然在运作,绝对没有死亡。上周,三家大型传统金融公司宣布在以太坊上推出所谓的“现实世界资产”。它没有死,但肯定已经进入了癌症病房。

然而,癌症也是可以治愈的,更高效的 EVM 正在路上。成千上万的人正在为以太坊工作,这就是去中心化和全球化劳动力的美妙之处:仍然有治愈的希望。现在创新发展迅猛,尽管以太坊面临诸多问题和激烈的竞争,但如果因此就轻易否定它,那将是一个错误。

所以,不,这不是以太坊的终结。这是在寻找治愈的办法,特别是我们需要:

1. 消除 L2 的寻租行为,专注于让主链具备可扩展性。这是思维上的大转变,但以太坊经历过许多改革与革命,再来一次也无妨。

2. 接受以太坊不会成为“世界计算机”或“全球结算层”,而只是众多链中的一员,共同构建链上计算的韧性未来。以太坊必须成为“多链世界”中的“众多”区块链之一,在这个多链世界中,数字网络可以跨越边界、协议和区块无缝协作。正如多样性带给人类劳动力力量一样,多样化的网络为区块链带来了安全性和冗余性。

3. 以更加民主的方式开放以太坊开发,拥抱 DAO,抛弃开发者小团体。现在,不仅在区块生产上,少数人掌握了太多的影响力。

4. 减少大投资者的影响,或许应该限制个人持有 ETH 的数量。

5. 为区块构建者创造激励,将现在的 3 人扩展到 300 人。这意味着让以太坊变得更便宜、更公平,也意味着降低盈利性。这样 ETH 的价格可能会受到影响,但那又怎样?如果为了拯救网络,需要让富人赚得少一点,那就这么做吧,对持有超过 1 万 ETH 的人征税。

要推动任何改革都非常难,一方面,以太坊内部意见众多,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关键决策却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里。在开发者社区中存在一种有毒的“我们对抗他们”的心态,如果你不认同某个团队的愿景,就会立刻被决策者“拉黑”。就像许多组织一样,以太坊的治理已经成为少数有影响力的个人在掌控一切。

我还有一长串其他的提议,但我并不确定以太坊能否实施任何真正有意义的改革。每当其他 L1 链在下一次牛市中表现优于 ETH,压力就会加剧;当 ETH 价格再次上涨时,这种压力又会消失。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变化无常,激励措施很少真正对齐。

所以,不要被 Solana 粉丝的说法误导,这不是两大巨头的对决,也不是以太坊的终结。这应该是一次更新的开始,一个改革的时期——就像其他线性区块链在面对新技术(如复杂的分片技术和 BlockDAG)时必须经历的那种痛苦改革一样。这不是以太坊的终结,但在凤凰涅槃之前,我们会先看到灰烬。

本文提供的信息仅用于一般指导和信息目的,本文的内容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应被视为投资,业务,法律或税务建议。对于根据本文做出的个人决定,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我们强烈建议您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进行自己的研究。尽管已尽最大努力确保此处提供的所有信息都是准确的和最新的,但可能会发生遗漏或错误。

中东动荡、A股「吸血」,交易员们如何看待BTC后市走向

东八区时间 10 月 1 日晚间 21: 38 ,美国白宫表示,伊朗正准备攻击以色列,BTC 随之跌破 9 月持续将近一个月以来的上升趋势线,并迅速加速下跌,此后多次回踩 60, 000 美元的位置。目前中东局势仍然紧张,伊朗军方声称已准备至少 10 种方案来应对以色列军方的打击。

9 月 24 日,中国央行宣布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金融市场,存款准备金率下调 0.5 个百分点,主要政策利率下降 20 个基点为 A 股市场提供长期的流动性,A 股指数应声上涨,截止今日收盘已上涨 26.95% ,中美双方正在对全球资本的流动性进行争夺。

10 月初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美国经济韧性很强,失业率降低,非农就业人口远超预期,并且还上修了七月份和八月份的数据,美国就业市场在当时并不差,而九月份基于就业数据差防范经济衰退的风险的 50 基点的降息似乎就是一个错误,美国前财政部长 Summers 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那么后续的美联储对于降息的动作如何展开?

中东动荡、A股「吸血」,交易员们如何看待BTC后市走向

BTC 多次回踩 60,000 美元并逐渐缩量,并且很快反抽到 64,000 美元的位置,四小时级别的均线组逐渐粘合,后续会有一个大级别的行情吗?2 月至 10 月中,BTC 始终在进行宽幅震荡,持续了长达 8 个月,这里是高底,作为上涨中继存在,还是作为高位顶部,需要向下寻求更多的调整,市场中的交易员们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中东动荡、A股「吸血」,交易员们如何看待BTC后市走向

技术数据分析

 认为 BTC 还是处于一个牛市周期中,第四浪在向下寻找到 42, 000 美元的支撑之后,会开启第五浪,最终目标会到达 260, 000 美元的价格区间。

中东动荡、A股「吸血」,交易员们如何看待BTC后市走向

中东动荡、A股「吸血」,交易员们如何看待BTC后市走向

 认为如果行情跌破 59800 美元,有可能会去完成这样的潜在蝙蝠形态,继续走一波下跌行情?不过在行情没有跌破 59800 美元之前,我是不会看跌的,没有跌破 59800 美元之前我的操作思路必然是低位接多。短线行情是多变的,需要持续关注这个潜在的蝙蝠形态。

中东动荡、A股「吸血」,交易员们如何看待BTC后市走向

认为比特币价格触及超买区域后,已经回撤了 3.6% ,约 2319 美元。目前看来是温和回撤,多头结构还在。

中东动荡、A股「吸血」,交易员们如何看待BTC后市走向

 认为小级别来说目前处于一个在 61, 000 美金-64, 000 美元的窄幅震荡期,可能会在 61, 500 美元的位置有一个假跌破,成交大量买单后向上反抽,不太可能突破 66, 000 美金形成 Higher High,应该还会有比小级别前高 64, 400 美元更高的点位。

中东动荡、A股「吸血」,交易员们如何看待BTC后市走向

在大级别来说,认为会经历一个大级别的回调大约到 40,000 美元左右的位置,形成一个类似头肩底的形态出现,真正的牛市会在 2025 年开始,此时的形态会比较像 2019 年底 2020 年初的形态。

中东动荡、A股「吸血」,交易员们如何看待BTC后市走向

 认为目前的主要趋势是潜在回调,反弹并没有到达预期 65, 000 美元,扎针 64400 美元区间出现强势的空头卖压,这里是一个回调形态还是反转需要继续走走看,需要注意进一步的回调风险,未来需要关注的关键支撑位置在 60, 000 美元、 57800 美元,关键阻力位置在 63800 美元和 65, 000 美元,

中东动荡、A股「吸血」,交易员们如何看待BTC后市走向

 从订单薄的角度出发,市场和巨鲸们大多都在卖出自己的筹码,后市看空。

中东动荡、A股「吸血」,交易员们如何看待BTC后市走向

宏观分析

 认为随着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到 4% ,可能是因为国内 A 股对于全球资金的流动性的争抢,市场对于进一步的激进降息的预期开始动摇,另一方面,利率互换合约市场上的交易员开始进一步押注 11 月 7 日不降息的可能性了,目前已从上周的 3% 逐步升至 10% 的概率了(目前已经达到 15.5% )。

结合最近中美之间的金融操作,能够明显感受到双方对于争抢全球资产流动性方面有些激进了,下一份通胀数据的报告如果出现反弹,就会迫使市场进一步定价 11 月暂停降息的可能。

在中美金融战的角度来说,中国用疫情封禁那样的执行力拉动股市来作为流动性池子,哪怕美联储一口气降息了 50 个基点,依然没有中国的水龙头粗,直观上来说,美联储这步降息 50 个基点的试探走错了,可能将继续维持高息环境。

接下来还需要重点关注通胀数据,如果通胀数据快速抬头,那么 11 月还真的有可能不降息,作为美联储流动性池子的尾部的 BTC 也很难有继续牛市的大环境。

中东动荡、A股「吸血」,交易员们如何看待BTC后市走向

 从 BTC ETF 的角度出发,在过去的一周中净流出了 3394 枚 BTC,结束了连续三周的净增持,其中有 4265 枚 BTC 是从美国的十二家 ETF 机构中流出的,上一周唯一四位数的增持只有来自贝莱德的 2100 枚 BTC,购买力下降十分的明显,目前并没有大量的抛售,所以 BTC 的价格更多的还是和宏观情绪挂钩,除非有非常明显的利空,否则对于价格的压力不是很大。

中东动荡、A股「吸血」,交易员们如何看待BTC后市走向

 认为 10 月 4 日过分强劲的就业数据有点力度过猛,在这样的数据影响下,构建出强大的美国经济,但是美债收益率曲线图的陡峭巩固了经济的健康与稳定,但是短期对股市不太友好。美股目前走势并不太好,小幅度下跌。美元指数再次突破 102 ,目前横盘在 102.4 附近,继续走强,这也是上周的数据刺激的结果。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再次突破 4% ,收益率曲线陡峭,这也是美国经济的杀手锏。黄金上周冲高后出现高位回落,目前保持高位震荡,日内波动较大,目前回落反弹阶段,报价 2635 美金,黄金价格经历了几天的盘整,本周很有可能再次冲高,当然地缘方面可能会刺激黄金的上涨。

中东动荡、A股「吸血」,交易员们如何看待BTC后市走向

明天 中本聪真实身份或曝光?

作者:Evan Hatch Founder @ worlds.org;编译Liam;来源:SevenUp DAO

10 月 3 日,据外媒报道,纪录片导演 Cullen Hoback 和 HBO 最近重磅宣布纪录片《Money Electric:The Bitcoin Mystery》将曝光比特币背后的缔造者「中本聪」的真实身份。此言论引发业界格外关注与讨论。有人甚至表示,「Cullen Hoback 的发现将震惊世界,甚至震惊美国大选。」

Cullen Hoback 昨日在社媒 X 上表示,「你们中的一些人可能想知道我为什么消失了。好吧,我正在调查另一个失踪的人。好奇谁是比特币的幕后的推手?《Money Electric:The Bitcoin Mystery》将于周二揭晓。这将是一场过山车之旅。」

Cullen Hoback 还表示,「鉴于设计市场预期表现,不会剧透太多细节,距离上映只有几天时间了。」

根据 Polymarket 上的数据显示,在中本聪身份最终揭晓之际,投注者信心参差不齐。Polymarket 交易员评估称,HBO 最新纪录片可能将 Len Sassaman 与比特币的创建联系起来。

目前在 Polymarket 中,投注者更看好 Len Sassaman 而非 Hal Finney 成为潜在的中本聪。目前,Sassaman 以 49% 的赔率领先,而 Finney 的赔率是 14%。Hoback 表示,我不会参与赌注,但我可以确认,我们会确定一个特定的名字。

密码学家 Len Sassaman 曾因开发 PGP 和 Mixmaster 等隐私工具而闻名于世。他对隐私和去中心化的承诺与比特币的核心原则高度一致。

2011 年,Sassaman 在中本聪失踪后不久后不幸去世,这引发了人们关于两人可能为同一人身份的猜测。自 2010 年 12 月 13 日以来,中本聪从未再次上线。

与此同时,人们猜测 Hal Finney 可能就是中本聪,因为 Finney 是继中本聪之后第一个下载并运行比特币软件的人。2009 年 1 月,芬尼还收到了中本聪的第一笔比特币交易,这使他们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

Finney 早期参与比特币及其社区的活动,引发了他就是比特币创造者的猜测。有一种说法认为,Finney 之所以隐瞒身份是为了保护隐私,避免政府审查。

除了 Sassaman 和 Finney,HBO 曝光的中本聪其他可能人选包括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和密码学家 Nicholas Szabo 和 Blockstream 首席执行官 Adam Back。

此前根据英国法庭的裁决, Craig Wright 并非中本聪,但不知何故,他出现在了名单上。他的概率目前为 2%。伊隆・马斯克也参与了投票,概率不到 1%。

以下这篇文章《密码朋克的历史:Len Sassaman 和 Satoshi》是发布自 2021 年的关于推测 Len Sassamanda 就是作为学者身份、并生活在欧洲比利时的中本聪的近 9000 字的文章。无论是日常作息规律、还是发帖内容都与中本聪创立比特币期间的时间比较吻合。

希望该文章对读者有启发。仅供参考。以下为文章全文。

我们已经失去太多自杀的黑客。如果中本聪就是其中之一呢?

比特币网络上的每个节点上都嵌入了一条讣告。这是一条被黑客入侵的交易数据,用来纪念 Len Sassaman,他本质上已在区块链中永垂不朽。从很多方面来说,这都是一次恰当的致敬。

Len 是一位真正的密码朋克 —— 才华横溢、不羁且理想主义。他一生致力于通过密码学捍卫个人自由,曾担任 PGP 加密和开源隐私技术的开发人员,并在区块链发明者 David Chaum 的指导下担任研究 P2P 网络的学术密码学家。

他也是黑客社区的支柱:是信息安全和加密货币历史上许多重要人物的朋友和影响者。

一、失去中本聪

据说,莱恩有望成为他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密码学家之一。但在与抑郁症和功能性神经障碍长期斗争后,于 2011 年 7 月 3 日不幸自杀,年仅 31 岁。

他的去世恰逢世界上最著名的密码朋克:中本聪的失踪。在 Len 去世前仅 2 个月,中本聪发来了他们最后的通信:

  • 我已转向其他事情并且将来可能不会再出现在这里。

在一年的时间里,中本聪提交了 169 个代码,发表了 539 篇帖子,然后就消失了,没有任何解释。他们留下了一大堆未完成的功能、关于他们对比特币愿景的激烈争论,以及一笔至今仍未动用的 640 亿美元 BTC 财富。

我们已经失去了太多自杀的黑客。亚伦・斯沃茨 (Aaron Swartz)、吉恩・坎 (Gene Kan)、伊利亚・日托米尔斯基 (Ilya Zhitomirskiy ) 、詹姆斯・多兰 (James Dolan)。他们都是污名的受害者,也是一场让技术进步本身付出代价的流行病。想象一下,如果比特币的创造者在他们实现目标之前就去世了。如果这是真的,如果他们得到了应有的关心和尊严,他们会给世界带来什么?

明天 中本聪真实身份或曝光?

我不太愿意猜测中本聪的身份,因为有关他的讨论通常都是误导性的,甚至是彻头彻尾的愚蠢和不道德的。但是,随着 Craig Wright 欺骗性地宣称自己创造了比特币,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个话题,并重新讨论真正创造了比特币的密码朋克。

无论中本聪是谁,他们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比特币是密码朋克社区数十年积累的研究和讨论的巅峰。从这个意义上说,Len 无疑是间接贡献者。然而,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谁编写了代码、运行了第一个节点,并使用中本聪的假名发帖。

为了综合并实施比特币所基于的无数想法,该人或该群体需要具备独特的专业知识组合,涵盖公钥基础设施、学术密码学、P2P 网络设计、实用安全架构和隐私技术。他们可能深深扎根于密码朋克社区,并与那些对加密货币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关系密切。最后,他们需要坚定的信念和黑客精神,才能「撸起袖子」,匿名构建一个现实世界版本的思想,而这些思想之前一直被归入理论层面。

当我思考 Len 的生活时,我看到许多相同的特征,我认为 Len 很有可能是比特币的直接贡献者。

鉴于加密货币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我希望能够让人们关注到我们应归功于的一位「无名英雄」。我还希望我们能够反思解决精神疾病,尤其是功能性神经障碍的重大意义,这些疾病值得更多关注。

二、起源

Len 甚至在年轻时就是一名自学成才的技术专家,对密码学和协议开发情有独钟。尽管 Len 住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但 18 岁时他就加入了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负责互联网底层的 TCP/IP 协议,后来又负责比特币网络。

「因为聪明,所以总是有点古怪」,Len 十几岁时被诊断患有抑郁症。不幸的是,他在「边缘虐待狂」精神病医生的手中遭受了创伤,这种经历可能会让人不信任所谓的权威人物。

1999 年,Len 搬到了湾区,并很快成为 Cypherpunk 社区的常客。他与 Mojo 和 Bittorrent 的创始人 Bram Cohen 同住,并成为传奇 Cypherpunk 邮件列表的贡献者,中本聪正是在该邮件列表中首次宣布了比特币。其他黑客记得,他聪明而轻松,在 Cypherpunk 会议上追赶松鼠,开着一辆跑车飞驰,车上还贴着一张「免于牢狱之灾」卡,以防被警察拦下。

在旧金山,Len 致力于通过技术和政治直接行动捍卫个人自由和隐私。21 岁时,他因组织抗议政府监控以及监禁黑客德米特里・斯凯拉罗夫而登上新闻头条。

三、强大的加密技术

在他的职业生涯早期,Len 就以公钥加密(比特币的基础)领域的权威而出名。到 22 岁时,他就在会议上发表演讲,并与著名的开源活动家 Bruce Perens 一起创立了一家公钥加密初创公司。

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这家初创公司倒闭了,Len 加入了 Network Associates,帮助开发比特币的核心 PGP 加密技术。在 2001 年 PGP7 发布期间,Len 为 OpenPGP 实现设置了互操作性测试,这使他与许多重要的加密先驱建立了联系。Len 还为 OpenPGP 的 GNU Privacy Guard 实现做出了贡献,并与 PGP 发明者 Phil Zimmerman 合作发明了一种新的加密协议。

  • 在介绍比特币时,中本聪表示,他希望比特币能够成为「一种用于货币的东西」,就像强大的加密技术(即 PGP)用于保护文件一样。

  • 上一代,多用户分时计算机系统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在强大的加密技术出现之前,用户必须依赖密码保护……随后,强大的加密技术开始为大众所用,信任不再是必需的。…… 现在我们该对金钱也实行同样的做法了。

四、哈尔・芬尼

在 Network Associates,Len 与 Hal Finney 一起开发 PGP。芬尼是第二位 PGP 开发人员,并帮助创建了 OpenPGP 互操作性的 RFC 4880 标准。他也是继中本聪之后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比特币贡献者:

  • 芬尼是除中本聪之外,第一个为比特币代码做出贡献并运行比特币节点的人。

  • 芬尼是比特币(由中本聪亲自发送)的第一个接收者。

  • 芬尼发明了可重复使用工作量证明的概念,比特币的挖矿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 早在比特币发布之前,中本聪就与芬尼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他们最后的一篇博文中,中本聪公开表达了对芬尼的敬意。

毫不奇怪,芬尼是中本聪最受欢迎的候选人之一,尽管这意味着芬尼伪造了他与中本聪的大量电子邮件互动,并同时以真名和另一个假身份为比特币做出贡献。在中本聪于 2011 年「离开」后,芬尼仍将继续致力于比特币。

五、邮件转发程序

Len 和芬尼拥有一项非常罕见且相关的技能:他们都是比特币前身邮件转发器技术的开发者。

邮件转发器由 David Chaum 与加密货币一同提出,是一种用于匿名或假名发送信息的专用服务器。在向 Cypherpunk 邮件列表投稿时,使用它们非常普遍,而该列表本身就是基于分布式邮件转发器构建的。

早期的邮件转发程序只是在转发信息的同时隐藏发件人的身份,而后来的协议(如 Mixmaster,最流行的邮件转发程序)则依靠分散节点在 P2P 网络上分发固定大小的加密信息块。比特币的架构与邮件转发程序非常相似,尽管其节点传输的是交易数据而不是消息。1997 年,加密无政府主义者创始人 Tim May 甚至提出了 一种基于邮件转发程序的数字货币。

作为 Mixmaster 的主要开发人员、节点操作员和主要维护者,Len 是邮件转发技术的杰出专家。他还作为 Anonymizer 隐私卫士的系统工程师和安全架构师实施了类似的技术。

邮件转发器不仅是比特币的直接技术先驱,也是比特币思想史的基础。在《为何需要邮件转发器》一文中,芬尼认为邮件转发器是匿名数字经济的基础。

邮件转发器代表了这一理念的「底层思想」,即在不暴露真实身份的情况下私下交换信息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进行交易、出示凭证并达成交易,而政府或企业数据库不会跟踪我们的一举一动。密码朋克的一个愿景包括使用「数字现金」匿名进行交易的能力…… 这是匿名邮件发挥重要作用的另一个领域。

邮件转发器运营商是第一批认识到加密货币需求的人:如果没有匿名支付手段,邮件转发器就必须由运营商自掏腰包运行。这带来了可扩展性问题,意味着垃圾邮件和滥用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许多加密货币的基本概念都源于对一种抗滥用、以盈利为目的的邮件转发器的需求:

  • 1994 年,芬尼 (Finney) 提出可以通过匿名「coins」和「cash tokens」将邮件转发器货币化。

  • 智能合约最初是在防止邮件转发器滥用的背景下被讨论的。Nick Szabo 在 1997 年发表了一篇关于智能合约的有先见之明的论文,其中特别提到了 Mixmaster。

  • Ian Goldberg 和 Ryan Lackey(Len 都认识他们)是邮件转发社区的重要人物,他们于 1998 年参与开发了一种名为 HINDE 的未完成加密货币。Ian 后来创建了几个早期的 ecash 客户端,而 Ryan 则成为了 Tezos 的 CSO。

因此,中本聪关于比特币的第二篇文章指出,付费发送电子邮件是比特币的第一个工作用例。

最初它可以用于几乎免费但不完全免费服务的工作量证明应用程序。

它已经可以用于付费发送电子邮件。发送对话框可以调整大小,您可以输入任意长度的消息。

六、Adam Back

在小型邮件转发社区中与 Len 有过交集的是 Blockstream 首席执行官 Adam Back,他是第一个与中本聪进行交流的人。

Back 对加密货币的兴趣始于运营邮件转发器,他为邮件转发器运营商创建了 HashCash 工作量证明系统,以对抗垃圾邮件和 DDOS 攻击。中本聪后来将 HashCash 作为比特币挖矿的基础。

我们知道 Len 直接与 Back 合作,将他列为研究论文和 Mixmaster 备忘录的贡献者。两人都参与了许多 OpenPGP 实现,并在彼此的 PGP 信任网络中相互联系。

有趣的是,Back 本人曾暗示 中本聪 可能是一名邮件转发程序开发人员,并指出开发人员会「实践他们自己的技术」以匿名方式参与加密协议讨论。与讨论过的许多 Cypherpunk 不同,我们知道 Len 通过邮件转发程序为 Cypherpunk 邮件列表做出了大量匿名贡献。

明天 中本聪真实身份或曝光?

布拉姆・科恩对本文的回应,暗示他和哈尔・芬尼可能曾以假名合作

七、Chaum 与 COSIC

高中毕业后,Len 打工养家,从未有机会上大学。尽管如此,2004 年,他还是获得了「理想的工作」,成为比利时 Leuven 天主教大学计算机安全和工业密码学研究小组 COSIC 的研究员和博士生。

Len 在 COSIC 的博士导师正是「数字货币之父」David Chaum。虽然 Chaum 为整个密码朋克运动和所有加密货币奠定了基础,但很少有人可以说自己曾直接与他合作过。

Chaum 的一些相关成就:

  • 他在 1983 年的论文「不可追踪支付的盲签名」中发明了加密货币。

  • 区块链的发明,他在 1982 年的论文中详细介绍了区块链除一个元素之外的所有元素的代码,这些元素均在比特币白皮书中详细说明。

  • 他的公司 Digicash 创建了第一个电子现金系统。数字假名之间的匿名支付是这一愿景的核心。

「[Chaum] 身处一场似乎势不可挡的运动的中心 —— 货币数字化…… 数字货币时代的不确定因素是匿名性,David Chaum 认为,如果没有匿名性,我们就会陷入困境。」

虽然 Digicash 失败了(部分原因是依赖集中式系统),但 Chaum 希望创建第二种数字货币,以提供匿名性和实用性的结合。

尽管许多人将其失败视为数字现金不可行的证据,但中本聪捍卫了「旧 Chaumian 货币」,同时承认集中化带来的问题。

很多人自动认为电子货币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许多公司都倒闭了。我希望大家能明白,正是这些系统的集中控制性质注定了它们的失败。

八、Len 的研究

Len 在比利时的 COSIC 工作直至 2011 年去世。在此期间,他发表了 45 篇出版物,并担任过 20 个会议委员会职位。

Len 的研究重点是开发具有「实际适用性」和工作代码的隐私增强协议。他的主要项目(由 Bram Cohen 协助)是 Pynchon Gate,这是邮件转发器技术的一种演变,允许通过分布式节点网络进行匿名信息检索,而无需可信的第三方。

这项工作与比特币息息相关 —— 随着 Pynchon Gate 工作的进展,Len 越来越专注于寻找拜占庭故障 (又名拜占庭将军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曾是早期 P2P 网络的主要障碍。

在分布式计算的背景下,拜占庭容错是指网络在节点受到损害或不可靠时仍能保持正常运行的能力。拜占庭容错是安全、分散的加密货币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之一,无需双重支付或可信第三方。中本聪最重要的创新是「三重记账」会计系统,该系统使用 Chaum 引入的区块链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 2008 年至 2010 年比特币的发展过程中,Len 在金融密码学领域日益活跃。他加入了国际金融密码学协会,并在金融密码学和数据会议上发表演讲,并在会议上担任委员会成员。后者由罗伯特・赫廷加 (Robert Hettinga) 创立,他是数字现金的早期和杰出倡导者,数字现金是会议上的主要话题。

九、中本聪作为学者

大量线索表明,中本聪在比特币开发期间曾在学术界工作,这一想法得到了比特币基金会创始人加文・安德森 (Gavin Andersen) 的认同。

「我认为他是一名学者,也许是一名博士后,也许是一名教授,只是不想引起注意。」

在暑假和寒假期间,中本聪的代码贡献和评论急剧增加,但在春末和年底逐渐减少,因为那时学者要参加期末考试或评分。

明天 中本聪真实身份或曝光?

比特币代码的独特构造也表明中本聪有学术背景。比特币被描述为「才华横溢但粗心大意」,避开了单元测试等传统软件开发实践,但展现了尖端的安全架构和对学术密码学和经济学的专家理解。

无论是谁做的,都对密码学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们读过学术论文,他们有着敏锐的智慧,并且他们以一种真正的新方式将这些概念结合在一起。

当著名安全研究员 Dan Kaminsky 第一次审查中本聪 的代码时,他尝试用 9 种不同的漏洞对其进行渗透测试,但惊讶地发现中本聪已经预料到并修补了所有漏洞。

「我想到了一些漂亮的 bug,但每次我查看代码时都会发现一行代码可以解决问题……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情。」

这可能表明 中本聪 和 Kaminsky 拥有共同的信息安全经验和专业知识。巧合的是,Len 和 Kaminsky 共同撰写并发表了一篇论文,展示了攻击公钥基础设施的方法。

此外,比特币白皮书以 Cypherpunk 邮件列表中罕见的形式发布 —— 一份 LaTeX 格式的研究论文,其中包含摘要、结论和 MLA 引文等学术内容。相比之下,Bitgold 和 b-money 等其他提案则是非结构化的博客文章。

十、中本聪在欧洲

由于 COSIC 的总部位于 Leuven,因此 Len 在比特币开发期间居住在比利时。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许多事实表明 中本聪 居住在欧洲 —— 这是《纽约客》早期调查的主要焦点。

中本聪的写作风格体现了英式英语的拼写和词汇选择,例如 bloody hard、flat、maths、grey,以及 dd/mm/yyyy 日期格式。不过,中本聪也提到了欧元而不是英镑。

比特币的创世区块还包含当天《泰晤士报 》的头条新闻(「泰晤士报 2009 年 1 月 3 日,财政大臣即将对银行实施第二次救助」)。该标题是印刷版特有的,仅在英国和欧洲发行。2009 年,《泰晤士报》是比利时十大报纸之一,并且「由于其在图书馆中广泛发行且索引详细,因此被学者和研究人员广泛使用」。

明天 中本聪真实身份或曝光?

这些线索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悖论:它们表明中本聪是欧洲人,但拥有必备技能并了解比特币主要影响的人很可能是美国人。密码朋克社区的大部分成员都联合召开会议和聚会,这也是为什么来自美国尤其是旧金山的人比例过高的原因之一。同样,可以获得尖端专业信息安全和加密经验的工作也集中在美国。

奇怪的是,尽管 Len 是美国人,但他使用的英式英语与中本聪 一模一样。

明天 中本聪真实身份或曝光?

分析中本聪的发帖历史,可以发现他是一位欧洲「夜猫子」,白天下班或放学后就从事比特币工作。中本聪还曾表示,挖矿难度的增加发生在「昨天」,但如果他住在美国,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假设 中本聪 过着与比特币无关的生活,那么他在工作或学习期间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里的电脑前工作…… 如果中本聪生活在 BST 时区,那么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晚上工作,经常工作到凌晨

当我们检查 Len 的推文历史时,我们发现 中本聪 的帖子和代码提交的时间戳与 Len 自己的深夜活动时间非常吻合。

明天 中本聪真实身份或曝光?

明天 中本聪真实身份或曝光?

十一、P2P 网络

虽然比特币不是第一个加密货币,但它是第一个基于完全 P2P 分布式网络的加密货币。中本聪第一次提到比特币时就强调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我一直在研究一种完全点对点的、不需要可信第三方的新型电子现金系统。

丹・卡明斯基表示,为了创建比特币,中本聪需要「了解经济学、密码学和 P2P 网络」,而 Len 则对这三个学科以及它们在数字货币中的应用有着异常早的深入了解。

在旧金山期间,Len 与最广泛使用的 P2P 协议 BitTorrent 的创建者 Bram Cohen 一起生活和合作。在此期间(2000-2002 年),Bram 开发了一个名为 MojoNation 的革命性 P2P 网络,该网络使用「Mojo 代币」数字货币,使其成为首批公开发行的数字货币之一。

在 MojoNation 的 P2P 经济中,「代币」可以用于交换文件存储,这些文件将被加密并编码为「区块」,上传到托管公共账本的分布式节点网络,这让人想起比特币自己的分布式双边会计系统。Mojo 不仅仅是一种内部会计代币,而是一种完整的货币 —— 它可以兑换美元,反之亦然。关于代币经济学的一些早期讨论涉及 Mojo 代币的机制。

一个 Mojo 单位代表整个系统当前功能的一部分。如果你现在为我工作,我会给你 token,将来当网络规模更大时,这些 token 将代表更大蛋糕的一部分,因此当你花费它们时,它们的价值会增加。

中本聪以非常相似的方式讨论了代币经济学:

它有可能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随着用户的增加,价值也会上升,这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来利用不断增长的价值。

尽管富有远见,但 MojoNation 的经济模型很快就因恶性通货膨胀而崩溃。中本聪有意识地设计了比特币,通过内置通货紧缩和不依赖中央「铸币」服务器来避免这种命运。

2001 年,布拉姆推出了 BitTorrent。作为中心化 Napster 的 P2P 替代品,BitTorrent 预示了比特币自己的分布式节点拓扑和共识系统,以及协议级激励系统。BitTorrent 不仅在技术层面上对 Gnutella 等网络进行了创新,还利用了经济激励和博弈论。

Len 很有先见之明地告诉 Bram,「BitTorrent 将使他比 [Napster 创始人] Sean Fanning 更伟大」。中本聪后来在解释完全去中心化网络的必要性时提到了 Napster 。

政府擅长切断 Napster 等集中控制网络的领导,但 Gnutella 和 Tor 等纯 P2P 网络似乎还能保持自己的地位。

巧合的是,Len 和 Tor 创始人 Roger Dingledine 都参与了 Mixminion 邮件转发协议的开发,在 Black Hat 大会上共同发表演讲,并共同创立了 HotPETS 会议。

2002 年,Len 和 Bram 共同创办了 CodeCon 会议,重点关注「具有实用代码的高度实用项目」。在 2005 年的 CodeCon 上,芬尼通过经过修改的 BitTorrent 客户端介绍了可重复使用的工作量证明,该客户端发送 P2P 数字货币。一位评论员将其描述为:

… 世界上第一个透明服务器,它可以促进分布式、协作的 RPOW 服务器世界。

数字货币是首届 CodeCon 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其中包括 Adam Back 的 HashCash 演示以及 Zooko 介绍的 Mnet,后者是 MojoNation 的完全开源和去中心化的继任者。Mojo 不隶属于任何一家公司,可以独立审计,而 中本聪认为这两点都 至关重要。

MojoNation 联合创始人 Zooko Wilcox 和 Jim McCoy 也成为了比特币和加密货币先驱的灵感来源。Zooko 是中本聪 的首批合作者之一,也是 Digicash 的 David Chaum 的员工,在 Bitcoin.org 上发布比特币 v0.1 时,中本聪 附上了 Zooko 博客的链接。Zooko 后来创立了以隐私为重点的主要加密货币 Zcash。他创建了经常被讨论的「Zooko 三角」框架。

明天 中本聪真实身份或曝光?

「Zooko 三角是网络协议参与者名称通常被认为具有的三个属性的三难困境」

麦考伊 (McCoy) 也是加密货币领域的重要影响力人物,数字货币集团 (Digital Currency Group) 的瑞安・塞尔基斯 (Ryan Selkis) 表示,他相信麦考伊可能是中本聪。

十二、黑客行动主义

即使以密码朋克社区的标准来看,Len 和 Satoshi 都具有特别强烈的意识形态信念和对开放知识的承诺。

我希望你不要一直谈论我…… 也许可以谈谈开源项目,并给予你的开发贡献者更多的荣誉

中本聪通过免费开源草根项目分发比特币的「黑客行动主义」方法与他们的前辈形成了鲜明对比。Chaum、Stefan Brand、eCash 和其他人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申请专利、成立封闭源代码风险投资公司,并试图通过企业合作推动采用。

这与 Len 对 PGP、Mixmaster、GNU Privacy Guard 等开源项目的广泛贡献以及他在 Shmoo Group 等团体中的丰富志愿者经验相似。

中本聪多次暗示他们的意识形态倾向,称比特币「对自由主义者的观点非常有吸引力」,并且可以「在军备竞赛中赢得一场重大战役,并在几年内获得一片新的自由领土」。

Len 同样热衷于捍卫开放知识和技术进步,避免受到企业和政府的干涉。

追求知识是人类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我看来,任何形式的事先限制都是对我们思想和意识自由的侵犯。因此,我不仅希望我们能够避免过度限制性的下意识立法…… 我不希望看到任何人建立一个可能被误用于此目的的框架。

十三、结局

正如中本聪用假名创造了比特币一样,Len 在某种意义上被迫生活在自己的角色之下。2006 年发生事故后,Len 的非癫痫发作和功能性神经问题日益严重,这加剧了他自青年时代以来一直与之抗争的抑郁症。

作为污名的受害者,Len「感觉他必须继续保持自己那个超级能干的人的假象」,并且「非常害怕」他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会终结他的工作并令他关心的人失望。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Len 仍坚持工作,直到去世前几个月,为论文做出贡献,甚至在达特茅斯发表演讲。可悲的是,他成功地向生活中的几乎所有人隐瞒了他处境的严重性。

很少有人知道事情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我反复听到的一句话是「我们从来不知道,看起来他过得很好」。

正如 Len 在他之前的想法的基础上进行构建一样,人们感觉到他致力于构建能够比他更持久的事物,这也是他致力于开源和开放知识的原因之一。

这是我们的遗产,我们的研究成果和想法,它们将带来历史上人类从未有机会获得的知识,我们将把这些知识传给子孙后代。我们需要确保我们不会陷入无法将研究成果分享给他人的困境,确保这些成果不会被锁在知识产权律师的保险库里。

2011 年 Len 去世,这对密码朋克和整个科技界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这一事实反映在随后涌现的大量回忆和同情中。其中一条评论让我印象深刻:「pablos08」在 Hacker News 上发表的一篇文章。

我和 Len 成为了朋友,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是密码朋克的共谋者,当时那还是一个蛮荒的时代。我们重新构想了我们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斥着密码系统,这些系统将以数学方式强制执行我们珍视的自由。匿名邮件转发器可以保护言论不受报复;洋葱路由器可以确保没有人可以审查互联网;数字现金可以实现完全自由的经济。我们有计划的去中心化和分发一切。我们设想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会面临复杂而深奥的威胁 —— 我们设计未来协议来抵御这些威胁。所有这些都是极客乌托邦式的学术实践。我倾向于保持这种状态,但 Len 想要亲身实践。

密码朋克编写代码。

好友亲述:为什么我认为 Len Sassaman 可能是中本聪

撰文:Justin Newton

编译:比推 BitpushNews Mary Liu

Len Sassaman 有望成为他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密码学家之一,他是一位真正的密码朋克——才华横溢、不羁且理想主义。

Len 一生致力于通过密码学捍卫个人自由,曾担任 PGP 加密和开源隐私技术的开发人员,并在区块链发明者 David Chaum 的指导下担任研究 P2P 网络的学术密码学家。

但在与抑郁症和功能性神经障碍长期斗争后,2011 年 7 月 3 日,Len 不幸自杀,年仅 31 岁。

他的去世恰逢世界上最著名的密码朋克:中本聪的失踪。在 Len 去世前仅 2 个月,中本聪发来了他们最后的通信:「我已转向其他事情并且将来可能不会再在这里」。

正文:

周二上映的一部 HBO 纪录片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我已故好友 Len Sassaman 就是比特币匿名发明者中本聪 (Satoshi Nakamoto) 的猜测。

纪录片制片人声称曾与他认为是中本聪的人面对面聊天,因此 2011 年自杀的 Len 不太可能是他的聊天对象。尽管如此,其他人还是详细阐述了 Len 的技术能力,这些能力使他成为「合乎逻辑的」中本聪候选人。

无论 HBO 影片会如何定义,我都愿意分享我所了解的 Len,以及为什么我也认为他可能就是中本聪。

好友亲述:为什么我认为 Len Sassaman 可能是中本聪

Len Sassaman,摄于 2006 年左右

当我遇到 Len Sassaman 时,他穿着皱巴巴的夹克,打着领带。我们当时在历史老师 Thomas Ruth 的客厅里,这所学校位于宾夕法尼亚州 Pottstown 的寄宿学校 Hill School。Len 当时读大三,而我作为校友(当时在数据中心领域工作),刚从旧金山湾区回来拜访 Thomas Ruth 老师,并共度一个长周末。

Len 坐在沙发上,我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我的导师 Thomas 以照顾那些成长困难或难以融入社会的孩子而闻名。Len 就是这样的孩子,他很难保持正常的目光接触,而且会大大贬低自己的成就。

尽管 Len 只有 16 岁,但他已经展现出成为计算机科学家的潜力,Thomas 问我是否愿意成为这个领域的朋友,帮助 Len 找到在社会上的立足点和道路。Thomas 对我帮助很大,所以我欣然同意。第一天我们在 Thomas 的客厅里待了大约两个半小时,喝着相当于 Jolt Cola 的热茶,因为它是全糖,咖啡因含量是普通茶水咖啡因的两倍。

当我回顾那次谈话时,我记得我们那天讨论的很多事情,回想起来,Len 的想法与中本聪 (Satoshi Nakamoto) 的想法非常一致。

我的另一位导师曾向我指出,科技和历史是如何循环往复地相互影响的,以及伟大的发明是如何改变社会和世界的。我与 Len 分享了这个顿悟时刻:科技方面的伟大技能可以成为杠杆,如果拉得足够紧,就可以推动世界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

正是在这次讨论中,Len 从被动、害羞和内敛变成了热情而投入。

在此之前,他一直生活在一个由受欢迎的孩子塑造的世界里;看到一条他可以帮助塑造未来而不必成为众人瞩目的道路后,他的姿势立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懒散的姿势变成了挺直身躯向前倾,他的眼睛从低垂变成了睁大,直视着我。

好友亲述:为什么我认为 Len Sassaman 可能是中本聪

这时,我的老师坐在椅子上,脸上挂着会心的微笑,偶尔站起来,确保我和 Len 都喝够了那有名的富含咖啡因的饮料,以保持对话继续。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我们一直在谈论通信自由、网络匿名和信息民主化的重要性。谈话内容包括开发开源软件和标准、通过代码表达我们的价值观、创建可以改变世界的软件,以及预测其中一些影响。

硅谷岁月

在我搬到洛杉矶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NetZero 工作后不久,Len 搬到了旧金山。我把他介绍给了我在 North American Network Operators( NANOG ) 和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 社区的朋友,让他加入我的圈子,并走上寻找自己圈子的道路。

好友亲述:为什么我认为 Len Sassaman 可能是中本聪

此后大约 10 年,我们保持着相对密切的联系。我们有一段时间没有联系,然后我会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或短信,询问「你有时间打个电话吗?」,没有任何背景铺垫。

有些电话是他在考虑工作机会时快速询问职业建议,或者他是否应该留在一个对他来说没有完全吸引力的职位上。这些通常都是快速通话,因为他只是需要一个他信任的领域人士来验证他的想法或所见。

通话时间较长,与在导师家里沙发上的对话类似。我们花了几个小时讨论开放和无需许可的创新的价值,以及允许人们无需许可即可进行构建的网络的重要性。

我们花了几个小时讨论了允许坏人做坏事、让好人迅速采取行动而不等待缓慢保守的机构同意之间的权衡。

最终,我们同意网络本身应该完全开放,并且应该在其他层面建立控制,要么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技术,要么在绝对必要时使用法律。

这一原则是比特币的核心,也许是其最有价值和最持久的特征。

中本聪?也许吧

许多人都给出了合乎逻辑的理由,认为 Len 不可能是 Satoshi,但在我看来,这些人根本就不了解 Len 是个什么样的人。

以下是我对他们观点的回应:

「Len 过去并不富裕,他的家人现在也不富裕。」—Len 认为从事技术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致富,而是为了创造我们都希望生活的未来。这与中本聪从未像他或她或他们那样从比特币中获利的事实相吻合,因为比特币的创造者挖出的代币没有移动。我 100% 可以想象 Len 会销毁他的采矿钱包的私钥,以确保他或任何其他人无法利用他的所作所为获利。

「Len 是比特币的怀疑论者,并在 Twitter 上对比特币持批评态度。」—Len 经常对自己深度参与的项目提出严厉批评。他的性格特征之一就是反思自己的工作不够好,即使它已经非常棒了。如果他真的是中本聪,公开这些批评对他来说将是一种保持匿名和距离的好方法。

其他几点补充:

Len 坚信要建立开放且无需许可的网络以促进创新。比特币的这一特性最初吸引了我,如果 Len 建立了这样的网络,我也不会感到惊讶。

Len 100% 相信个人权利高于权威。同时,他不是那种涌入早期比特币社区的自由主义者。我可以肯定,如果他是中本聪,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那些一夜暴富的人利用,他可能会放弃这个项目,并可能加剧他的抑郁情绪。

好友亲述:为什么我认为 Len Sassaman 可能是中本聪

需要说明的是:Len 和我从未讨论过比特币,如果他是中本聪,我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他不想和我或我们的任何朋友讨论比特币。归根结底,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中本聪。但考虑到他的技能和为人,他是中本聪的话毫不意外。

无论如何,Len 是个很棒的人,他值得得到比世人更好的对待。他的记忆在我心中闪耀着光芒。

感谢 Len 的高中好友之一 Carl Jay Pardini 审阅并核实了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