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欧易交易所OKX官网

超级周来袭 美联储利率决议、非农数据、科技巨头财报将密集发布

超级周来袭 美联储利率决议、非农数据、科技巨头财报将密集发布缩略图

本周金融市场迎来了备受瞩目的“超级周”,美日英三大央行利率决议、科技巨头财报以及美非农数据将陆续公布。市场屏息以待,准备迎接这一系列可能影响全球资产价格走向的重大事件。

超级周来袭 美联储利率决议、非农数据、科技巨头财报将密集发布

超级央行周来袭 

本周进入超级央行周,市场聚焦美国、日本及英国3大央行利率决策,又以美联储动向最受关注。

美联储将于8月1日周四凌晨公布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继续“按兵不动”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但将在声明中释放更加明确的降息信号,进而对股市、债市、外汇以及加密市场等产生连锁反应。多数金融机构预测,随着美国通胀的回落,以及就业压力上升,使得美联储的两大目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更加平衡,美联储将在9月降息。

超级周来袭 美联储利率决议、非农数据、科技巨头财报将密集发布

FedWatch显示9月降息的概率90% 

与此同时,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的决策也备受关注。日本央行长期以来的宽松货币政策能否在全球经济环境变化中保持定力,或是会有所调整,成为市场猜测的焦点。而英国央行则面临着通胀升温与经济增长放缓的双重压力,其货币政策取向同样对英镑汇率及全球金融市场有重要影响,是选择降息25个基点,或者是维持利率不变,仍充满变数。

超级周来袭 美联储利率决议、非农数据、科技巨头财报将密集发布

美国7月非农

本周美联储改变利率决议的可能性较小,重点是非农数据及失业率。周五,美国将公布7月份的非农就业数据。劳动力市场决定着通胀的轨迹,直接影响市场对于美联储9月货币政策路径的预期。若数据显示就业强劲,失业率维持低位,可能会进一步巩固市场对于美联储按兵不动的利率的预期,从而对市场情绪构成压力。反之,若数据表现疲弱,则可能增加了美联储9月份降息的可能性,成为市场重磅利好。

目前市场预期 7 月非农就业数据月增温和趋缓,有望巩固劳动力市场持续降温的预期,打开9月降息窗口。值得一提的是,9月会议是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前的最后一个关键降息窗口。

科技股财报密集公布

本周将有有40%的标普成分公司公布财报,包括微软 、苹果、Meta、亚马逊、AMD、高通 、英特尔等多家科技巨头。

超级周来袭 美联储利率决议、非农数据、科技巨头财报将密集发布

主要巨头财报公布时间

上周,因谷歌和特斯拉财报不佳,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科技股遭遇大幅抛售,透过谷歌和特斯拉财报,投资者推测下半年的美股科技巨头可能将面临支出加大但营收增速放缓的问题。本周财报公布后,这些科技巨头的业绩可能会进一步考验投资者的“AI信仰”,对科技巨头盈利能力的担忧或将进一步影响美股的走势。

超级周来袭 美联储利率决议、非农数据、科技巨头财报将密集发布

本周伴随着政策动向、经济数据及科技巨头财报的密集发布,全球金融市场充满了未知与变数。然而,正是这份不确定性,孕育了丰富的交易机会。对于精明的投资者而言,波动不仅不是障碍,反而是实现资产增值的催化剂。投资者应当保持高度的警觉与敏锐的洞察力,提前制定多样化的投资策略,以灵活应对市场的各种可能走势。

在此过程中,一个能够提供全方位市场接入与高效交易服务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4E平台,正是这样一位可靠的伙伴,作为阿根廷国家队全球合作伙伴和唯一推荐交易平台,4E不仅覆盖了加密货币、外汇、大宗商品及股票指数交易等多元化业务领域,还以其强大的技术支撑和便捷的操作体验,助力投资者轻松实现跨市场交易的自由与高效,以应对市场变化,有效管理风险,从而把握每一个增值的契机。

Vitalik最新演讲: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

Vitalik最新演讲: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缩略图

原文作者:Pzai,Foresight News

今日,在东京举行的以太坊开发者会议 EDCON 2024 上,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有关「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的相关演讲,不仅对以太坊过去 10 年发生的变化做了简要回顾,更以其前瞻性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未来 10 年以太坊充满无限可能的图景。

过去十年的变迁

首先 Vitalik 回顾了有关社交界面的变迁,从 2015 年简单将信息上链的 EtherTweet 到现在的多客户端 Firefly 变迁之中,包含了用户体验与底层架构的变化,后者可以产生更高的效率和更低成本,可用性得到了一定提升。Vitalik 将 Firefly 视为「Farcaster+Twitter+Lens 客户端」,使用 Firefly 发布的帖子,可以同时发布到 Farcaster 和 Lens 上。

Vitalik最新演讲: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

接着 Vitalik 比较了链上交互相关的问题改进,在 2019 年,使用主网的费用比较大,且 ZK-SNARK 的花费更大,现在的交易成本通常小于一美分。以太坊过去十年通过扩容大幅度减少了相关费用并提高了交易处理速度。确认时间(Tx inclusion 时间)方面, 2019 年通常需要等到 1 到 5 分钟,如果运气不好,可能需要等待高达 60 分钟才能纳入交易。而现在,在 EIP-1559 实现之后这一过程提高到 5 ~ 20 秒,并在 Layer 2 上实现了秒级确认。

Vitalik最新演讲: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

另外 EIP-4337 等提案提高了智能合约钱包的适用度和安全性。Vitalik 预计未来五年内几乎每个人都会采用诸如 Safe 等智能合约钱包。

Vitalik 表示,过去 10 年内区块链的相关用例变化不大,集中于稳定币、金融衍生品、去中心化交易所和预测市场等,所以需要讨论未来用例。他在 2014 年谈到了去中心化交易所和预测市场(现在热门预测市场 Polymarket 上成本相较之前降低了很多),不过没有预测到 NFT 的火热。

Vitalik最新演讲: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

Vitalik 称,「我没有预料到人们会用高达 200 万美元来交易一只数字猴子。2020 年时,我在 Augur 上支付了 1000 美元的交易费,今天在 Polymarket 上的交易成本几乎为零。过去 10 年也发生了非常有趣的事情,那未来十年会发生什么?」

以太坊的下一个 10 年展望

钱包方面,以钱包 UI 为例,以太坊 2015 年的钱包界面与比特币高度同质化, 2024 年钱包则更偏向传统应用的使用体验。Vitalik 认为二者都不是未来钱包的范式,因为以太坊致力于创造一种新型的基于链上的社会制度。

Vitalik最新演讲: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

2024 年,一款由乌克兰一家公司开发的应用程序,正在构建零知识证明的投票系统。投票本身也可以是政府选举,如果结合零知识证明和隐私保护,就会比较有可信度。展望 2034 年,如果我们能够让投票本身更透明、高效和安全,便可以扩张生活中「投票治理」的用例,且还能将其与某些金融元素相结合。

Vitalik最新演讲: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

扩容上,Vitalik 表示 blob 未来会先扩张到 1 ~ 4 MB,后期会达到 16 MB/ 主网块,达成由以太坊及其生态系统的保护的同时,利用交易压缩等技术,使用户在扩容的环境下受益。

Vitalik最新演讲: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

用户体验方面,Vitalik 希望在未来的钱包构建中可以在结合传统用户体验的基础上,集成更多的自我主权和安全性。例如在加密钱包托管上,采用链上链下结合的模式,「守护人」模式可以为钱包增强保护。在用户体验和安全的双重维度方面, 2034 年 Web2 用户体验和 Web3 用户主权价值会结合起来,相比传统 Web2 服务更加安全。此外,使用以太坊 L2 将变得如同直接使用以太坊主网一般顺畅无阻。

Vitalik最新演讲: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

另外 Vitalik 还提出了在交互前端上的标准化体验:通过前端的相关展示(ERC-3770 和 ERC-7683 等),整合 EVM 架构内的多链体验,这里 Vitalik 以预测市场 Polymarket 作为例子,原先用户被提示需要注意链不同所带来的误转风险,未来可以直接通过单一前端进行无缝交互。

Vitalik最新演讲: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

另外,Vitalik 认为构建者不应该只是复制 Web2,而是要先行一步,勇于探索。2034 年不会只有桌面和移动设备,还会有可穿戴设备、可本地运行的 AI、AR,最终可能是 BCI,也会有一些将 Community Notes、预测市场和类似技术直接内置到钱包或浏览器中的实用技术,安全性方面也能够验证一切或提供链上内容版本证明等。这些构建也产生了加密货币的意义,即在持续的安全挑战中从源头上保护人们。

 Vitalik最新演讲: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

最后,Vitalik 做了对应总结,他表示过去十年以太坊的发展专注于理论上,现在当开发者们可以达到用户所需要的体验质量时,足够强大和足够重要的应用便已在以太坊上构建,这时便可以将注意力转向如何构建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应用,同时保留所有人拥有的价值。

「我们要构建怎样的应用?如何在保留所有人价值观的基础上构建?我不知道答案,但我认为,我们所有人、所有开发者、所有 Buidler,还有社区里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塑造未来的一部分。」Vitalik 如是说。

Vitalik最新演讲: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

Capverse积极布局TON生态,探索WEB3游戏新机遇

Capverse,专注于开发和运营 GameFi 项目的香港游戏品牌,近日宣布将其生态系统扩展到 TON 区块链。Capverse 致力于打造一个可玩性强、游戏体验极佳、高度互动且具有丰富社交功能的游戏生态,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熟练掌握游戏玩法和对 Capverse 游戏生态做出贡献的方式来获得代币与积分奖励。

此前,Capverse 已成功在 BNB 链上推出了一款 NFT 养成和对战类游戏,目前拥有超过 15, 000 名活跃用户。布局 TON 生态,标志着 Capverse 在构建具有高度社交特性的Web3游戏生态系统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TON 生态的潜力

Telegram 拥有 9 亿月活跃用户,因其更具安全性和隐私性,已成为主要的加密通信应用之一。TON 将 Telegram 定位为Web2用户进入Web3的最大入口,Telegram 约 9 亿的 MAU 成为了最大的Web2.5 用户池。以 Mini APP 为主导的生态系统使得 TON 链上活动急剧增加,不断打破纪录。TON 网络的爆炸性增长,使其在推动Web3大规模采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Capverse 的战略布局

Capverse 决定加入 TON 生态系统,共同探索Web3游戏的新可能。Capverse 的技术开发团队深耕游戏行业多年,历经从单机游戏到网络游戏再到移动游戏的发展,同时见证了游戏类型从简单到复杂再到多元化的转变。Capverse 坚信游戏无疑是能够为Web3带来广泛应用的核心场景,而Web3游戏是区块链行业对于大众普及的重要催化剂。

但 Capverse 也深知,单一的 Play For Earn 绝对不是未来Web3游戏的发展范式,Play And Earn 才是推动Web3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答案,唯有让玩家在Web3游戏世界中体验到乐趣(Have Fun),才能铸就长久的价值基石。Capverse 致力于推动Web3游戏从 Play For Earn 到 Play And Earn 的转变。

Capverse 「Play And Earn」的尝试

已经发布的 BNB 游戏是 Capverse 对 Play And Earn 的一次尝试。作为一款星际文明背景下的 NFT 养成对战类游戏,Capverse BNB 的可玩性经过精心设计与细致打磨,玩家们可以在游戏中进行 PVP、PVE 对战,为自己的宠物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策略,召唤新的宠物,也可以在市场发起游戏资产交易。

Capverse积极布局TON生态,探索WEB3游戏新机遇

同时,Capverse BNB 还内嵌了邀请系统,可实时、自动结算邀请奖励。不同于其他项目中依据被邀请人的消费活动来分配奖励,Capverse 转而聚焦于游戏行为本身,只要被邀请人在 Capverse BNB 内保持活跃、积极参与游戏,TA 们每次获得游戏奖励时,邀请人也会获得相应的邀请奖励。

通过独特的宠物养成系统、策略性十足的对战机制、多样化的玩法和丰富的活动,以及玩家间的紧密互动和社交体验,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探索乐趣的Web3游戏世界。Capverse 的 BNB 游戏已经进行了不删档公测,目前仍在逐步完善中。

Capverse TON 的创新玩法

即将发布的 Capverse TON 延续了这一宗旨。CapverseTON 将采用已经获得市场验证的 TON Mini-Game 游戏结构,以 Telegram 作为主要的用户获取(UA)渠道,以期实现快速用户增长。

Capverse TON 将推出“宝石 Gemstone”积分,为玩家提供丰富的奖励机制。玩家每成功通关一个游戏关卡即可获得宝石奖励,且随着关卡难度的增加,奖励的宝石数量也会相应增加。除了基本的游戏奖励,Capverse TON 还将通过邀请系统、任务系统、排行榜和奖池空投等多种方式为玩家提供额外的奖励。

邀请系统将鼓励玩家邀请好友加入游戏,形成良性循环;任务系统则为玩家设定了丰富多样的挑战目标,完成后可获得额外奖励;排行榜机制促进良性竞争氛围,排名靠前的玩家将获得丰厚的宝石奖励;奖池空投则不定期向玩家发放宝石、USDT 或其他数字资产,增加游戏的随机性和趣味性。

宝石 Gemstone 不仅是 Capverse TON 的奖励积分,未来将在整个 Capverse 游戏生态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实用价值,实现玩家资产的跨游戏互通,提升整体游戏体验和用户粘性。

Capverse积极布局TON生态,探索WEB3游戏新机遇

经过对 TON 技术环境和用户适配度的评估,Capverse 决定对玩法逻辑和游戏体验进行升级,独创 Match-To-Earn 模式。未来的 Capverse TON Mini Game 将是一款结合了经典消消乐和打怪兽玩法的闯关游戏。游戏围绕一个精心设计的矩阵棋盘展开,棋盘之上布满了图案各异的棋子。玩家与怪兽分别镇守棋盘两侧,怪兽持续向玩家角色逼近,一旦其接近至特定距离,便会发动猛烈攻击。玩家需要通过交换相邻的棋子,使三个或更多相同图案的棋子连成一行或一列,从而触发“Match 3 ”机制,将棋子消除;每一次成功的消除都将释放出强大的能量,精准打击对应列的怪兽,逐步削弱其力量。

为了进一步提升游戏深度与策略性,Capverse 还创新性地引入了元素属性系统。在此系统中,不同棋子与怪兽均被赋予了独特的属性标签,玩家若能巧妙利用属性相克原理,消除与怪兽相同属性的棋子,将能对其造成更为显著的伤害,从而在战斗中占据先机。

Capverse 相信,这样更具游戏性的内容能够有效避免大量机器人稀释玩家奖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空投的抛压;同时,还能更好地促进用户留存,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LTV),而这也契合 TON 生态的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展望

TON 基金会亚洲区开发者关系负责人 Howard 在“TON’s Growth: Asia’s Talent and Telegram’s Ecosystem”一文中写到,TON 和 Telegram 的真正潜力在于它们的 DeFi 和社交整合能力。Capverse 希望借助 TON 和 Telegram 的强大平台,实现更广泛的用户覆盖和更深层次的用户互动;同时,通过创新的玩法和奖励机制,进一步丰富 TON 生态系统的内容,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游戏体验。

Capverse 致力于构建高度互动且富有社交特性的Web3游戏生态系统,此次进军 TON 生态无疑是其战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Capverse TON 预计将在 1 个月之后正式上线。未来,Capverse 将继续专注于创新和探索,为玩家带来更多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体验,进一步推动Web3游戏的蓬勃发展。

CGV Research | 不止小游戏:深度剖析 TON 在支付赛道的「野望」

CGV Research | 不止小游戏:深度剖析 TON 在支付赛道的「野望」缩略图

作者:Satou

在区块链领域,The Open Network (TON) 以其独特的优势和深厚的用户基础,逐渐在支付赛道中崭露头角。2024年,TON生态在多个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21日,TON网络上已发行的USDT超过730M,成为推动TON支付生态发展的重要动力。此外,TON游戏平台如Notcoin、Hamster Kombat和Catizen等项目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分别吸引了3500万、2.3亿和2500万用户。

随着TON生态的不断成熟和扩展,其在DeFi、GameFi以及SocialFi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愈发明朗。CGV research团队深入剖析TON在支付赛道的“野望”,探讨其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克服挑战,实现在加密资产管理和DeFi领域的长远发展。

TON独特优势:背靠Telegram广大的用户群

据Statista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Telegram的月活用户为9亿,位列全球社交网络榜单第八。与之相比,据token terminal估计,当前月活跃地址数最多的公链为solana,有1400万月活跃地址,还不足Telegram用户的2%。

CGV Research | 不止小游戏:深度剖析 TON 在支付赛道的「野望」

从用户地区分布来看,除了Telegram软件的发源地俄罗斯与乌克兰、以及人口结构多元的美国以外,Telegram的用户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

根据用户画像来看,Telegram具有庞大的用户量,但是用户的人均收入较低,这使得Telegram更适合承载与流量相关的业务,而不是服务高净值人群。

与其他社交网络项目相比,Telegram在很早期就推出了自己的加密公链,并且公链与社交网络进行了强绑定。

  • 2017 年,Telegram 创始人 Pavel Durov 和 Nikolai Durov 开始开发名为 Telegram Open Network (TON) 的区块链项目,并计划推出其原生加密货币 Gram。

  • 2018年通过ICO募集了约17亿美元,但同时引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关注。

  • 2020年,由于监管问题,Telegram 宣布退出 TON 项目,开发工作归还社区,由TON Foundation接管,项目更名为「The Open Network」,并将代币名称改为 Toncoin,ICO资金也被退还。

几经波折之后,2023年 Telegram 官方宣布将 TON 区块链作为其 Web3 基础设施的首选,并计划将其整合到 Telegram App界面中。与之相对比的,是Facebook推出的Libra(Diem)加密货币网络,在历经两年半的各种挫折与监管压力后,宣布不再启动。

此外,Telegram保护隐私与无监管的特点使得其对加密货币更加友好,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载了无法通过监管审查的灰色产业,而这些灰色产业正是加密货币早期的广泛应用场景,因此Telegram上承载了大量的加密用户。

总的来看,TON生态借助Telegram,从一开始就具备发展加密货币的先发优势。

流量如何变现:TON小游戏现状概览

与以太坊上风靡一时的【清真派】全链游戏(Fully Onchain Game)相比,近期TON上爆火的可能是全链下游戏(Fully Offchain Game),一些休闲类(甚至可能略显低龄化)的小游戏,通过经济激励来吸引用户。清真派全链游戏采用自治世界的宏大叙事,通过潜在的文化认同来吸引用户,但往往无法获得大量的用户采用。TON上的小游戏则更加纯粹,打开手机,点击几下屏幕,然后你能够获得1个积分,积分未来能够兑换具有真实价值的代币。

近期,TON游戏项目的爆火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行业的无限潜力。

  • Notcoin玩法极简,通过点击手机屏幕赚取金币,金币最终兑换成Notcoin代币,获得了超过3500万的游戏用户,同时首发上线Binance与OKX,上市后币价一路走高,市值最高接近3B。

  • Hamster Kombat同样是Tap to Earn模式,此外还提供了购买/合成卡牌、每日签到、社交媒体任务、推荐等途径供玩家获取奖励,在不到四个月内获得了超过2.3亿的注册用户。

  • Catizen 是一款休闲养猫类游戏,通过游戏货币化与空投结合直接建立现金流,以及拥有超过1000万美元的收入,拥有超过2500万玩家,并转化了140万链上用户。

Notcoin打开了赛道的想象空间,而Hamster Kombat在流量的道路上一骑绝尘,Catizen则更加精细化、更加可持续,也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能只有点点点,而需要从第一天起建立现金的飞轮。

一方面,简单的游戏设计让更多用户能够参与到游戏中来,进而实现更好的用户数据。另一方面,由于游戏设计的简单性,刷量成本低,数据可能存在较大水分。

未来,TON生态的小游戏项目方必然要从比拼简单的用户流量转向比拼用户流量的转化率,这不仅需要更加优质的游戏设计,也需要通过精巧的货币化系统来获取持续现金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从官方渠道窥探发展重心

根据TON官网页面显示,Mini Apps、GameFi、DeFi是官方想要onboarding的重点产品类型。

CGV Research | 不止小游戏:深度剖析 TON 在支付赛道的「野望」

TON基金会的Grants计划中,也明确提到支持这几个类别,还给出了每个类别的产品示例,下面摘出重点的语句。

  • Telegram Mini Apps: Social Web3 Use Cases

    • SocialFi: 创作者经济

    • E-commerce: 电子或实体商品的贸易市场

    • Utility: 内嵌Web3元素的日常工具

    • Community & Brand management: 管理Telegram社区的工具

    • Onboarding platforms: 用简单场景为 @wallet 或 子托管的TON钱包带来新的用户

  • DeFi

    • Lending protocols

    • Derivatives DEXs

    • DEXs with weighted pools (like Balancer.fi)

    • Yield aggregators

    • Liquidity layers

    • Restaking

  • GameFi

    • We are always happy to support web3 games with easy onboarding, viral social mechanics, referral programs, elements of competition (squads, leaderboards, group challenges) and exciting gameplay.

根据上述内容,由TG内置的Mini App支持的Social Web3用例将会是发展的重点;对于DeFi,TON生态希望丰富DeFi生态的应用类型;对于GameFi,TON生态能够在用户onboarding、病毒式社交传播、邀请制、竞争制等社交玩法上为游戏提供帮助。

预测短期未来,TON生态的红与黑

为什么【暂时】不是 DeFi

DeFi赛道是否爆发,一个关键的指标在于TVL。从当前公链的数据来看,以太坊一骑绝尘,以60B的DeFi TVL超过其他所有公链DeFi TVL的总和。其一在于以太坊原生资产ETH的价值高,使得DeFi TVL水涨船高;其二在于DeFi生态的完备,几乎所有的DeFi创新都是在以太坊上发生的;以太坊还通过Wrapped Token的方式引入了大量的wBTC,这也补充了DeFi的流动性;最后,以太坊引入的staking&restaking机制使得大量的LST/LRT被发行出来,造出了大量的TVL。

CGV Research | 不止小游戏:深度剖析 TON 在支付赛道的「野望」

对于TON来讲,当前链上的第一大资产为Toncoin,市值约为17.5B,而第二大的资产应该为Tether授权发行的USDT,于7月21日超过730M,在所有区块链中排名第五。而根据DefiLlama的数据显示,TON生态当前的TVL为757M,显示出明显的不足。

CGV Research | 不止小游戏:深度剖析 TON 在支付赛道的「野望」

在CGV Research团队看来,TON生态DeFi的爆发还缺乏以下条件:

  • BTC、ETH等资产的onboarding:CEX中交易量最大的交易资产,通常是BTC、ETH等大市值蓝筹资产。因此,需要依靠高安全、低滑点、低费用的BTC、ETH资产跨链桥将大量的BTC、ETH引入到TON生态中,而当前TON上的跨链桥基础设施仍在建设中。

  • 更加多样化的流动性质押产品:TON是从PoW转PoS的,初始的供应量分配给了矿工与团队。这导致转PoS后,只能选择按照每年0.6%的速度进行通货膨胀以奖励PoS矿工。与其他PoS公链相比,TON不到10%的质押率并不高,因此需要推出更多流动性质押产品,一方面提升质押水平,提升链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提升TVL。

  • 更加安全的钱包基础设施:Telegram内置的@wallet钱包是托管钱包,加上Telegram不受监管的特点,大户往往不信任TON的安全性。TON需要推出MPC钱包在内的更加安全的钱包基础设施,并接受充分的审计,让高净值用户信任TON的安全性。

而这些条件,都与Telegram最大的优势——用户流量不相关,相当于放弃了自己最大的护城河,可能事倍功半。

为什么是支付

原生的USDT正在以极高的增长速度在TON网络发行,正如之前所提到的,截至7月21日,已发行730M枚USDT。当前,发行USDT最多的链是Tron波场,TRC20-USDT已经发行超过60B。从Tron的数据,我们能够窥探稳定币支付赛道的庞大潜力。

TRON⽹络拥有超过2.35亿⽤⼾,交易量超过78亿笔,一年手续费(网络费用)收入4.5亿美元,平均每天有2-300万个⽤⼾账⼾转账100亿美元以上。TRON上的⼤多数USDT持有者都是“散⼾”或⼩持有者。余额低于1,000美元的持有者有5260万,甚⾄在2022年熊市期间还在增⻓。相⽐之下,$1K-$10K群体拥有35.9万持有者。

从链上活动来看,Tron的链上交易基本是USDT转账,DeFi采用较低,NFT几乎没有,其他公链火热的LST/LRT、Memecoin则根本没有,但是依然支撑起了78亿的交易量。可以说,Tron就是为稳定币支付而生的公链。

而究其原因,Tron能够获得如此大规模的稳定币支付采用,核心在于:

  • Tron网络的交易手续费低于以太坊,速度更快,TPS更高

  • 早期的采用引发马太效应,用户-商家的双向飞轮

  • 长期的稳定服务赢得用户信任

TON上的支付业务,相比较Tron,有以下优势:

  • TPS更高:开启分片后最高能支持百万级的TPS,手续费比TON更便宜

  • 离用户更近:TON钱包直接内置在Telegram中,使用更加便捷,场景更加丰富,可以类比微信支付

  • 链上活动更多样化:TON链上有更多应用场景沉淀资金,而不仅是资金的简单移动。

而TON基金会也在积极地推动USDT在TON上的应用:

  • 500万枚 TON 用于奖励  USDT Farming Pool,存 入 USDT 即可获得最高APY 50%的Toncoin收益

  • 7 月 1 日,Tether 与 Web3 购物和基础设施公司 Uquid 合作,允许菲律宾公民在TON上用 USDT 支付社保资金

  • Telegram上使用内置钱包进行USDT转账无费用、即时到账,并且能够无需地址直接USDT转账给好友

  • Telegram上的订阅、VPN、游戏平台、eSIM等产品可以直接使用TON上的USDT付款

同时,支付也将作为关键的原语,为Telegram Mini App赋能,服务于各种类型的Social Web3 Use Cases。举例而言,创作者经济(SocialFi)需要支付来完成订阅、打赏功能;电子商务需要支付来完成商品的购买。而更加重要的是,Telegram Mini App有望成为Web3版的AppStore,而AppStore需要支付功能完成付费应用的管理。而Telegram未来可能会效仿苹果,对登录其AppStore的应用的付费服务进行手续费抽成,进一步多元化盈利模式。

当前,TON已经接入了多个第三方支付服务平台,让商家能够以各种方式接受支付。

CGV Research | 不止小游戏:深度剖析 TON 在支付赛道的「野望」

当然,相比于微信支付,TON生态的支付业务还存在风险点。其中最关键的是,Telegram隐私保护与脱离监管的特性可能导致大量的实体业务因为合规因素无法接入TON支付。不过TON基金会也在积极寻找应对之策,其中一个体现是TON的USDT Farming Pool要求KYC后才能获得奖励,从中我们可以猜测TON对于合规的态度。

综上,CGV Research团队认为,TON在支付赛道中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其背后强大用户基础、技术优势与生态战略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目前还面临诸多挑战,如监管问题和用户信任度等,但TON凭借其创新的支付解决方案和与Telegram紧密结合的生态系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潜力。

未来,随着更多优质应用的落地和用户流量的转化,TON有望在全球支付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区块链支付领域的重要力量。

特朗普演讲为何不提 Web3?

特朗普演讲为何不提 Web3?缩略图

7 月 27 日特朗普在纳什维尔比特币大会上 50 分钟的演讲,被誉为加密资产行业的又一个里程碑事件。但会后有人统计了一下,发现特朗普只字未提以太坊、区块链、Web3,唯一一次提到 Vitalik,后来还发现是听错了。

特朗普演讲为何不提 Web3?

为什么特朗普不提 Web3 呢?确切的原因我当然也不知道,只能去问给特朗普写演讲稿的老兄,据说是《比特币杂志》的 CEO David Bailey。但是如果把这件事情放在整个 crypto 行业的大框架里来看,其实是不难理解的。

简而言之,特朗普的演讲基本体现了进步的比特币至上主义派的主张。

比特币和以太坊是 Crypto 行业遥遥领先的两个领头羊,经常被放在一起比较。但实际上两者截然不同,可以说代表着两个完全不同的思想门派:比特币是“无用之用”,以太坊是“有用之用”。

比特币的目标是作为数字黄金,数字世界利的价值标杆,除此之外别无它用,特别是没有任何使用价值。恰恰因为没有使用价值,因此你不能从效用的层面去分析它,不能用指标去衡量它的价值。因此比特币是不可战胜的,因为你想不到战胜它的逻辑。但另一方面,比特币没有给应用开发和生态建设留下什么空间,你很难在上面建造任何东西。有很多比特币的拥趸不断宣称,比特币是第一个也应该是最后一个区块链应用,比特币把区块链的合理价值全部发挥殆尽,区块链该做的比特币都做了,比特币没做的都是区块链不该做的,除了比特币之外的其他一切区块链创新全都是自作多情。这些观点正是原教旨的比特币至上主义的典型主张。这当然是对比特币的一种极致的推崇,但也是对于比特币无法作为基础设施支撑更大价值的屈服。

以太坊就不同,它的最初目标是做全球计算机,现在则是数字经济结算层,也是专用计算机,是一个有用的东西,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生态基础设施出现的。这是以太坊的优势,但也是它的薄弱环节。既然有用,那么它的用处就可以基于一些指标来分解衡量,比如性能、TVL、用户数量、吞吐量等等。因为以太坊有用,所以理论上,如果你做出一个在各方面指标都超越以太坊的区块链,那就是一个更有用的区块链,就能打败以太坊。从 2017 年开始,出现了无数的 Ethereum Killer 的公链叙事,有些曾经一度获得很高的估值,其背后的逻辑就在于此。

特朗普演讲为何不提 Web3?

所以可以这样比拟,比特币是一个大球,自身圆满,但是你在上面修不了上层建筑。以太坊是一块平板,给你修建上层建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是它本身比比特币要脆弱。

川普这次演讲,虽然讲了很多,但其实只是围绕华尔街的比特币逻辑反复螺旋式增强,也就是认可比特币数字黄金的价值,对其价值表达信心,提供当选后的政策保证,一浪高过一浪,但是也仅此而已,并没有涉及到其他方面,完全没有涉及到区块链在改变互联网应用范式方面的话题。

特朗普演讲为何不提 Web3?

比特币跟以太坊提供了不同的承诺,比特币是站稳数字黄金的位置,不断提高市值。而以太坊是打下基础,为 DeFi、Web3、RWA 等应用提供支撑。

我觉得特朗普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不可能这么具体,因此他的演讲里主要体现的还是《比特币杂志》这帮人的长期一贯立场,就是我们终于把比特币这种资产确立为主流合规资产了,现在可以在主流金融圈围绕这种新资产,把各种可做的业务和衍生品都来上这么一遍。过去黄金有的,现在都给比特币加上。华尔街是比较喜欢这样的叙事的。只要客户喜欢交易,就有佣金可以赚。

相反创造新的技术、工具、平台、应用范式,这是硅谷喜欢干的事儿。所以像在以太坊上创建 DeFi、Web3、RWA 或者产业区块链这些事情,我们不能指望华尔街特别积极,还是得先干出一些名堂来,然后华尔街才会加入进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特朗普的这些表态,如果真的落实的话,对 DeFi、Web3、RWA 这些方面就没有意义。意义还是很大的。首先是大量资金涌入数字资产的话,本身也会波及到这些上层建筑领域。另一方面,特朗普说要给 SEC 换人这个点非常耐人寻味。因为詹斯勒这个家伙虽然招人恨,但是实话实说,人家任内对于比特币是基本还是开绿灯的,没有过多为难。如果说只是站在比特币的立场上看詹斯勒,就算不是高分,也非常及格。詹斯勒真正的保守是体现在对待以太坊生态、特别是 Web3 的极力阻挠之上,特别是在 Hester Peirce 的《通证避风港》提案都已经起草出来的情况下,长期束之高阁,严重阻碍了 Web3 的发展。所以换詹斯勒这个事情实际上对于比特币意义不大,但可能是利好 Web3 的。

如果美国想要变成 Web3 的福地,SEC 而不是华尔街的态度更关键。只有允许 Web3 项目以自然合理的方式应用 token 进行用户激励和治理,同时实施有效监管,坚决打击发币割韭菜的镰刀们和欺诈者,Web3 才能获得一个较长的发育周期,实际长出业务飞轮。唯有如此这个行业才能真正摆脱大起大落的循环。

我不知道特朗普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有多深,但看上去贺锦丽应该不会往这个方向前进,越是自认为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人,侵犯个人自由和权利的时候越无所顾忌。所以这次美国大选确实是关乎 Web3 行业利害的,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Delphi Research:ZetaChain——通往链抽象之路,万链互联

原文:《 》

作者:Delphi Consulting

编译:Odaily星球日报 夫如何

Delphi Research:ZetaChain——通往链抽象之路,万链互联

本文由于字数众多且技术内容过于密集,Odaily星球日报将文章的核心要点进行提炼,以方便读者尽快了解 ZetaChain 的最新动态。

ZetaChain 为了创造更符合用户使用体验的底层基础,将链抽象带入 Web3,提出了众多的解决方案,具体要点如下:

ZetaChain 是一个基于 Cosmos SDK 的 L1 区块链,设计用于全链智能合约和统一的应用程序体验。它通过以下几层架构实现链抽象:

  • 权限层:处理账户和权限,使用智能合约钱包和代理服务简化用户交互。

  • Solver 层:提供最优的交易路径,自动化决策过程,减少用户认知负担。

  • 结算层:使用桥梁、预言机等跨链解决方案,确保交易高效完成。

ZetaChain 的主要功能

  • Universal EVM:改进的以太坊虚拟机,支持全链应用。

  • 跨链消息传递:允许开发者构建可以调用连接链的全链应用。

  • ZRC 20 标准:支持全链同质化代币,简化跨链资产管理。

  • TSS 签名者:验证跨链交易的安全性。

ZetaChain 2.0 的增强功能

  • Universal DApp:支持从 Universal DApp 调用连接链上的合约,实现复杂的跨链交互。

  • 全链账户:简化用户管理多个区块链资产的流程。

  • 更广泛的比特币地址兼容性:支持更多类型的比特币地址。

  • 新增链支持:通过治理流程添加新链,扩展网络覆盖范围。

应用场景

  • 原生交换:实现跨链资产交换,用户只需一次交互即可完成复杂的跨链交易。

  • 质押:智能合约质押 ZETA 代币,简化流动性和再质押应用程序的开发。

  • NFT 应用程序:支持跨链 NFT 铸造和转移。

同时 ZetaChain 通过和其他相关解决方案的对比,这部分建议读者可以深入阅读,能更好的了解不同解决方案的优劣势,作者在此不过多赘述。总而言之,ZetaChain 通过自动化和优化跨链交互,简化了 Web3 用户体验,使其更接近于 Web2 的直观操作。

链抽象简介

Web3 和 Web2 应用程序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它们的易用性。在 Web2 中,用户通常没有意识到幕后发生的复杂性。例如,通过 Gmail 发送电子邮件时,用户只需输入并单击“发送”即可。然后,系统无需任何用户干预即可处理服务器通信、数据加密和垃圾邮件过滤。同样,在 UberEats 上订购食物涉及无缝集成餐厅菜单、支付网关和送货跟踪。这与支付系统、消息服务等相同。所有这些底层的复杂技术都被从用户身上抽象出来。

事实上,应用程序通过在顶部添加自动化流程来进一步推动它。Netflix 不仅抽象出底层技术,而且故意在没有观众按下按钮的情况下开始下一集。这些应用程序的业务是尽可能地延长所花费的时间,而笨拙的界面就如同将市场份额直接送给竞争对手一样。

Web3 应用程序可能不会比已经处理数十亿消费者的 Web2 应用程序更复杂。但他们确实觉得只为智商高于Gary Kasparov的人而设计。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使用 Web3 所涉及的选项和步骤数量是非常复杂的。用户面临着大量的链、Bridge 和其他连接基础设施。管理多个钱包和保护助记词会增加复杂性。如果我们想构建能够为下一代消费者应用程序提供动力的平台,那么所有这些都需要改变。

链抽象

帐户抽象之所以受到关注,是有充分理由的。这是简化 Web3 UX 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通行密钥、帐户恢复和 gas 提取等功能是有价值的改进。然而,它们只解决了整体用户体验挑战的一小部分。

障碍在于 Rollup 选择、L1、桥接和 DApp 的数量之多,以执行超出帐户相关问题之外的操作。这种碎片化为用户创造了一个复杂而令人困惑的局面。链抽象通过将可解决的 UX 问题扩展到其最大范围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个想法是想象一种理想的用户交互状态,其中,类似于 Web2 体验,用户不需要了解区块链或 Bridge 是什么。

在理想情况下,使用 Web3 应用程序应该像发送电子邮件或在线订购食物一样直观。用户不需要知道他们的交易在哪个区块链上,如何选择正确的桥接,或者如何管理多个钱包和助记词。相反,所有这些复杂性都应该在后台无缝处理。这样,用户可以专注于他们预期的活动,而不受底层技术细节的负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正在做出许多努力。CAKE 框架,Near 协议以及 Particle 网络通过将其划分为每个问题的特定层来解决这些问题。很少有项目在各个层之间垂直集成,而其他项目则专注于单个层。从广义上讲,存在账户聚合问题、路由问题、solving 问题、桥接选择问题。

Frontier 小组通过他们的 提出了一个三层堆栈,旨在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

Delphi Research:ZetaChain——通往链抽象之路,万链互联

  • 权限层:此层处理帐户和权限。它包括智能合约钱包和代理服务,旨在抽象用户交互,并在易用性和用户控制之间保持平衡。

  • Solver 层:第二层侧重于 Solver 市场及其之间的竞争。该层根据用户对速度、成本和效率的偏好为用户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从而解决路由问题。Solver 市场竞相提供最佳的交易路径,通过自动化决策过程和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来增强整体用户体验。

  • 结算层:最后一层负责结算交互。它利用桥梁、预言机和其他跨链解决方案来确保交易高效准确地完成。这一层抽象了跨链交互的复杂性。

我们稍后将详细比较这些层中的不同解决方案。ZetaChain 是解决多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

在高层次上,ZetaChain 是一个基于 Cosmos SDK 的 L1,使用 CometBFT 作为共识协议。其核心价值主张旨在部署全链智能合约并提供统一的应用程序体验。开发人员只需部署一个合约,ZetaChain 将负责跨链交互。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首先探讨 ZetaChain 的运作方式,以及对其机制的理解。稍后,我们将讨论 2.0 版中的增强功能,重点介绍新功能和改进。

ZetaChain 架构

Delphi Research:ZetaChain——通往链抽象之路,万链互联

ZetaChain 组件及其功能:

  • Universal EVM:一种改进的以太坊虚拟机 (EVM),专为构建全链应用程序而设计。

  • 沟通机制:

  • 全链:一个互操作层,允许开发者构建全链应用,可以从连接的链中调用。

  • Connector API:点对点跨链消息,支持任意数据和价值转移。

  • ZRC 20 :全链同质化代币的标准。原生天然气和支持的 ERC 20 代币可以作为 ZRC 20 从连接的链发送到全链应用程序。ZRC 20 代币可以撤回到连接的链上。

  • TSS 签名者:具有额外职责的验证者,包括签署和监控出站交易。

  • TSS Addresses:用于存入代币和发起跨链交互的特定地址。

ZetaChain,如 Near 协议和 Lit,使用 Threshold 签名。阈值签名方案 (TSS) 是一种加密方法,其中签名由一组参与者协作生成。它要求参与者的最低阈值数量(例如, 5 人中的 3 人)才能产生有效的签名,每个参与者都持有私钥的份额。这通过在多方之间分配私钥、防止单点故障和确保容错性来增强安全性。

在 ZetaChain 上,观察者-签名者验证者运行两种不同的软件:

  • ZetaChain 节点:处理跨链交易、ZRC 20 铸造管理、全链应用调用等的区块链节点。

  • ZetaClient:由观察者-签名者运行的链下程序,用于观察连接的区块链上的交易,并代表 ZetaChain 在连接的链上签署和广播交易。

这些 TSS 签名者持续监控所有受支持链上的存款地址,确保它们在成功交易时传递信息,从而触发 ZetaChain 上的活动。此外,他们还负责签署出站交易,并被派往其他链进行处理。

这使得部署在 Universal EVM 上的合约不仅限于 ZetaChain。它们可以从连接的链中调用。

入站通信:

用户可以从任何外部链与建立在 ZetaChain 上的 DApp 进行交互。TSS 观察员监控原生天然气代币的特殊存款地址和 ERC 20 资产的 ERC 20 托管合同。创建到此存款地址的交易或 ERC 20 托管合同,其中嵌入了函数调用信息。TSS 观察者验证此内容并将其发送到系统合约,系统合约在相应的合约中调用 OnCrossChainCall 函数来执行它。

出站通信:

ZetaChain 上的合约可以使用 Connector API 调用连接的链。合约调用 Connector 合约,其中包含链 ID、合约地址和消息等详细信息。然后,ZetaChain 处理此调用并将这些详细信息转发到目标链,在那里调用接收者合约的“onZetaMessage”函数。

这些机制确保 ZetaChain 合约可以有效地响应和发起其他链的请求,而 DApp 开发人员或用户只需付出最少的努力。

ZetaChain 与外链之间的入站和出站通信由用户从其前端触发。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与简单的前端进行交互,而无需了解底层机制。

在了解了基本的 ZetaChain 架构之后,让我们将注意力转向最新的迭代——ZetaChain 2.0 及其扩展功能。

ZetaChain 2.0 

ZetaChain 2.0 现已完成升级,它包含了一些新的添加功能,使以前的体验更加完整。它支持更广泛的兼容比特币地址,用扩展的全链功能取代了连接器 API,以及更简单的用户体验的全链账户。

直接从 Universal 应用程序调用连接链上的合约的新功能使强大的全链应用程序成为可能。应用程序现在可以处理涉及跨多个链的各种资产和交互的复杂多条腿交易,所有这些都简化为一个用户步骤。例如,比特币上的用户可以触发 ZetaChain 合约,该合约可以无缝地在以太坊、BNB 和其他链上执行额外的合同。

Universal 应用

Delphi Research:ZetaChain——通往链抽象之路,万链互联

ZetaChain 2.0 中最大的新增功能之一是 Universal DApp。 ZetaChain 1.0 提供了两个独立的功能:跨链消息传递和全链应用程序。通过使用 Connector API 的跨链消息传递,用户可以使用 ZetaChain 作为中继器在连接的链之间发送任意消息。全链功能允许 Universal DApp 接受来自连接链的调用并管理连接链上的同质化代币。

在 ZetaChain 2.0 中,连接器 API 正在被扩展的全链功能所取代,让 Universal DApp 可以在连接的链上调用合约。例如,用户可以质押 BTC,将 LST 发送到 BNB,交换 LST,然后在 Polygon 上借出,所有这些都在一次交互中完成。这将应用程序从全链转变为具有多腿流的 Universal DApp。

在机制的变化方面,网关将通信转变为中心辐射模式,降低了成本和执行步骤。早期的连接器 API 方法更像是点对点通信,并引入了更多步骤、成本等。网关充当用户的入口点,并简化了交互。

以下是一些详细信息:

  • 扩展全能链功能 ZetaChain 2.0 允许 Universal DApp 提取 ZRC 20 代币,同时通过 withdrawAndCall 功能调用连接链上的合约。Universal DApp 还可以在不提取代币的情况下在连接的链上进行合同调用。

  • 停用连接器 APIZetaChain 2.0 没有为全链和跨链消息传递提供单独的 API,而是提供了一套一致且统一的 API 来构建 Universal DApp。

  • 网关合同 ZetaChain 2.0 引入了网关合约,这些合约充当连接链上的单一入口点,供开发人员与 Universal DApp 交互。开发商将不再将原生天然气资产发送到 TSS 地址,将 ERC 20 发送到托管合同,而是有一个网关合同可以与之交互。

  • 允许从合约中质押 ZETA 代币 ZetaChain 2.0 引入了智能合约在链上质押原生 ZETA 代币的能力。这使开发人员更容易构建 Universal DApp,这些应用程序能够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质押 ZETA,而无需依赖链下程序。

  • 模块化代码结构早期版本捆绑了状态转换和消息传递逻辑,使代码变得复杂。新版本将状态转换和消息传递逻辑分离,简化了代码库,提高了其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全链账户

全链账户简化了用户在多个区块链上管理资产的方式。ZetaChain 2.0 中引入的 withdrawAndCall 功能,让用户可以在单笔交易中跨链进行资产提现和智能合约调用。此功能首先确保必要的 gas 费用,然后从用户帐户中烧掉指定的代币,然后在目标链上执行进一步操作。

Delphi Research:ZetaChain——通往链抽象之路,万链互联

ZetaChain 上的 withdrawAndCall 功能通过将多个步骤合二为一来简化交易。它计算并转移 ZetaChain 和目标链所需的 gas 费用。然后,它安全地从用户帐户中销毁指定数量的代币。会发出一个名为 WithdrawalAndCall 的事件,记录提款并提供在目标链上调用智能合约所需的数据。最后,在目标链上执行指定的操作。

它减少了对多个步骤和网络切换的需求,使跨链操作变得更加简单。例如,在 ZetaChain 上使用收益聚合器的用户可以提取代币,将它们发送到另一条链,并在该链上的智能合约上执行投资命令——所有这些都在一笔交易中完成。

完整的 BTC 体验

ZetaChain 1.0 仅支持使用特定地址的交易,这限制了交互。在 ZetaChain 2.0 中,他们扩展了其兼容性,包括更广泛的比特币地址类型——P2PKH、PSH、PWSH 和 PTR。这使得它对所有交易类型都是可访问和用户友好的。此外,随着 Taproot (PTR) 的加入和对基于 SegWit 的地址(P2WPKH 和 P2WSH)的持续支持,用户现在可以享受到诸如改善隐私、降低交易费用和提高交易效率等好处。

BTC 中的交易类型

Delphi Research:ZetaChain——通往链抽象之路,万链互联

这是通过三个领域的更新实现的:

1. 地址处理

  • 增强解码:ZetaChain 2.0 具有量身定制的解码功能,用于识别和处理不同格式的比特币地址,如 P2PKH、P2SH、P2WSH 和 P2TR。这些解码函数对于识别每种地址类型、提取关键组件(如公钥哈希或脚本哈希)以及执行彻底验证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 支持 Taproot (P2TR):Taproot 支持多重签名、复杂的消费条件和增强的隐私。这种地址类型使用独特的功能,如 Schnorr 签名和高级脚本,这些功能与 ZetaChain 最初配备的处理功能不同。为了扩展对 Taproot 的支持,ZetaChain 创建了一种新的地址类型,即 AddressTaproot。这种新型设计旨在通过遵循相同的结构和标准与现有基础设施集成,确保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

2. 交易创建

  • ZetaChain 2.0 现在包含针对每种比特币地址类型的特定脚本,以确保交易符合 P2PKH、PSH、P2WSH 和 P2TR 地址的独特要求。这些脚本对于定义交易的处理方式至关重要,特别是解决基于 SegWit 的地址(如 P2WSH 和 P2TR)中对证人数据的特殊要求。

3. 事务解析

改进了解析逻辑,可以统一处理 P2P KH、P 2 SH、P 2 WSH 和 P 2 TR 地址类型的独特特性。这意味着系统可以正确识别、提取和验证每种类型的必要组件。

额外的链支持

ZetaChain 通过谨慎的治理流程和软件更新添加新的链来发展其网络。这确保了每个新链都顺利集成。目前,他们正在考虑添加 Polygon、Base、Solana 和 IBC 链。

添加新链可能更容易或更难,具体取决于它们的签名方案。EVM 链,如以太坊,由于其签名方案的广泛支持,更容易添加。其他链可能更具挑战性。例如,Solana、NEAR 和 TON 等较新的链通常使用 EdDSA(Ed 25519 曲线)而不是 ECDSA(scep 256 k 1 曲线)。这通常会给 TSS 模块带来挑战,因为 GG18 和 GG20 中的 ECDSA TSS 比 EdDSA TSS 更成熟,并且经过了更多的实战测试。幸运的是,这些新链通常具有智能合约功能,并且通常在智能合约级别有效地支持 scep 256 k 1 操作。这使得 ZetaChain 可以使用相对成熟的 ECDSA TSS 技术来连接到这些链。

此外,ZetaChain 网络中的观察者验证者需要为所有支持的链运行节点。这使他们能够验证不同链上的交易。

ZetaChain 目前使用其跨链消息协议和 ZetaClient TSS 与其他链进行通信。还有人提议整合 IBC 模块,以增强这些通信,并将全链合约的覆盖范围扩展到 Cosmos 生态系统应用链中。

其他更新

RPC:ZetaChain 正在分叉当前的 Ethermint 模块以扩展它并解决这些问题。Ethermint 已更新到最新版本,以支持最新的功能和安全性。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与 JSON RPC 相关的其他问题。定制 Ethermint EVM 模块并提高 RPC 兼容性,可确保更好地处理跨链交易和 zEVM 合约交互。

Throttle mechanism:为了保护网络免受不需要的或恶意的活动,ZetaChain 实施了可调节的节流机制。该系统根据当前的网络条件和预定义的规则动态调整交易速率。通过管理交易流,这种机制增强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了垃圾邮件交易或闪电贷攻击等潜在威胁。这一新增功能不仅可以防止网络滥用,还可以确保所有用户的持续可靠性和安全性。

ZetaChain 上的一般应用程序

在 ZetaChain 2.0 中,可以从外部链调用合约,也可以调用外部链上的合约。使用它开发的应用程序通常在后台具有类似的一般工作方式。应用程序的第一部分是构建一个事务,其函数调用详细信息发送到全链合约。DApp 前端就是这样做的。这是通过 TSS 观察员发送的,并转发到 ZetaChain 上的相应合约。这些被传递给 systemContract,它充当看门人。该合约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功能(例如 OnCrossChainCall)才能触发该过程的后续步骤,从而增加了额外的安全层。目标合约中的 OnCrossChainCall 函数处理传入的消息,以识别并执行所需的函数。

成功执行此操作后,结果将被处理并发送到目标链。用户直接在目标链上的钱包中收到最终结果。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这种交互涉及简单地在源链上发起交易,并在目标链上接收结果。ZetaChain 在幕后处理交易构建、验证和执行的所有复杂细节,使跨链交互看起来毫不费力。用户体验到一个顺畅而直接的过程,只看到他们签署的交易和最终结果,所有中介步骤都由 ZetaChain 的基础设施有效地管理。

具体应用

原生交换

Delphi Research:ZetaChain——通往链抽象之路,万链互联

使用 ZetaChain,您可以将跨链交换应用程序实现为 Universal 合约。用户首先将原生 gas 或支持的 ERC 20 资产发送到连接链上的网关合约,以及 Universal 合约地址和消息(包含目标代币和接收者)。观察者-签名者验证者观察并处理交易。同质化模块铸造 ZRC 20 代币,代表存入 Gateway 合约的代币,系统合约调用 Universal 合约的 onCrossChainCall 函数。该函数接受 ZRC 20 令牌、上下文(包含连接链的 ID 和调用方地址)和消息。然后,Universal 合约使用其中一个可用的流动性池(默认的 Uniswap v2 池或任何其他 DEX 合约)将传入的 ZRC 20 代币交换为目标代币的 ZRC 20 和目标链的 gas 代币的 ZRC 20 。最后,合约调用 ZRC 20 提现方法,将 ZRC 20 gas 代币(用于支付目的链的 gas 成本),并将目标 ZRC 20 作为原生资产提现到目标链。

Staking 质押

智能合约质押 ZETA 的能力简化了 ZetaChain 上流动性质押和重新质押应用程序的开发。

过去,质押应用程序需要链下程序,这些程序将 ZETA 的存款监控到智能合约中,并代表用户质押 ZETA。这种链下机制是中心化的来源,使得构建有弹性和去中心化的质押协议变得更加困难。

具有质押 ZETA 的能力,合约可以原生接受来自用户和其他合约的 ZETA 代币,使用链的原生质押机制(Cosmos SDK 质押模块)质押 ZETA,以及查询质押模块并领取奖励。

利用此功能,Universal DApp 可以接受来自连接链的代币,提供 ZETA 代币并代表用户进行质押,并在连接链上转移的代币上赚取收益。

NFT 应用程序

从 ZetaChain 上的 Universal DApp 原生调用连接链上的智能合约的能力使创建创新的 NFT 应用程序成为可能。开发人员可以创建接受来自连接链的代币和消息的应用程序,铸造 NFT,并允许用户将这些 NFT 从 ZetaChain 转移到连接链并返回。

ZetaChain 启用的新应用程序

ZetaChain 的全链基础设施使 DeFi 应用程序能够在多个链上运行,而不是局限于单个链。Web3 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其可组合性,它允许智能合约相互交互和构建。目前,这种互动仅限于同一条链上的合约。然而,ZetaChain 将这种可组合性扩展到所有链,包括那些没有原生智能合约支持的链,如比特币和狗狗币。这拓宽了开发人员可以从全链抽象中受益的用例范围,为 DApp 级别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全链财资管理

跨多个区块链的资金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当一个组织的资产分布在不同的链上,每个链都有自己的原生账户时,管理过程很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资产损失。如果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资金经理必须处理多个账户,协调来自各个链上的利益相关者的签名,并手动跟踪不同网络上的资产。这种分散的方法不仅增加了运营风险,而且限制了财务部门有效管理和部署资产的能力。

通过使用 ZetaChain 的基础设施,组织可以对其资金进行集中控制,同时保持区块链资产的去中心化性质。关键的创新在于可编程 TSS 和智能合约的使用。

资金经理可以在部署在 ZetaChain 上的单个智能合约中编写他们的管理逻辑。该合约是跨多条链的所有财务操作的中央控制点。初始设置要求利益相关者在 ZetaChain 上仅提供一次密钥,从而大大简化了审批过程。

一旦设置,ZetaChain 智能合约就可以在不同的区块链上协调复杂的资金操作。这意味着可以通过 ZetaChain 上的单一审批流程在各个链上移动、分配或使用资产,而不需要每个原生链上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多次签名迭代。

这种方法不仅限于发送资金。资金政策、支出限额和批准阈值可以直接编程到智能合约中,以便在所有链上都有一致的应用。此外,它还为更复杂的资金管理策略开辟了可能性,例如自动跨链再平衡或收益优化,由于管理多个独立区块链账户的复杂性,这些策略在以前是不切实际的。

全链投资组合管理

管理跨多个链的加密投资组合非常困难,用户难以平衡资产并跟踪不同网络的性能。ZetaChain 通过一个统一的全链投资组合管理平台简化了这一过程。

全链智能合约充当所有用户加密资产的中央控制塔,是解决方案的关键。该合约使用 TSS 直接与各种链上的账户进行交互。用户可以在 ZetaChain 智能合约中编码投资策略和规则。然后,该合约使用 TSS 来执行交易、移动资产并在不同区块链之间重新平衡投资组合。

智能合约可以监控市场状况,自动重新平衡投资组合,并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跨链执行复杂的交易。它通过 TSS 生成签名来做到这一点,允许它安全地控制多个链上的资产。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自动化跨链操作,还可以提供整个投资组合性能的综合视图。它为跨链套利或多链收益农业等复杂的投资策略开辟了可能性,这在以前是不切实际的。

这对于吸引和扩大新用户规模至关重要,这些用户对收益机会感兴趣,但可能不熟悉每条链所需的特定步骤。通过抽象多链操作的复杂性,ZetaChain 使更广泛的用户能够使用高级加密投资组合管理。

Native Swapping

我们已经讨论过类似于 ThorChain 的原生资产交换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其中以原生形式存入和接收资产。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这个过程就像在中心化交易所存入和接收资金一样简单。由于输入和输出是连接链上的简单传输,因此与基于消息传递的方法相比,这具有显着的成本,其中涉及的合约调用(消息验证等)可能非常昂贵。所有逻辑都在全链合约中的一个地方,而不是在涉及的链上逐个执行逻辑。

跨链借贷

ZetaChain 2.0 通过启用 ZetaChain 对外部链的直接函数调用来增强跨链借贷。这允许在 ZetaChain 上部署跨链借贷协议,接受任何链上的贷方的存款,而无需用户额外的努力。存款可以包括来自流动性池的资产、流动性质押资产以及来自任何受支持链的更多资产。在借款人方面,抵押品可以在多个链上以各种资产类型提供,从而创建一个灵活的借贷生态系统。看看 BTC 原生借贷市场,没有很多选择。这为建筑商开辟了新的机会和市场,以实现 BTC 的收益并借款抵挡其他资产。与 ThorChain 相比,在 ZetaChain 上开发也提供了更多选项,可以用相同的输入和输出代币构建不同的架构。

从任何链上重新质押资产

来自受支持链的资产可用于为其他链提供可重置的安全性,类似于 Eigenlayer 方法。Resakers 可以使用 BTC、ETH 等资产,这些资产可能会根据目标链或应用程序的特定条件进行大幅削减。这种池化安全模型允许链或应用程序利用多样化的废弃资产组合,从而增强整体安全性并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更强大的保护。

Delphi Research:ZetaChain——通往链抽象之路,万链互联

该应用程序可能类似于 Exocore,其中 ZetaChain 上的智能合约协调关键功能。这些合约充当模块,可以管理不同方面,例如 AVS 注册、跟踪股权委托、处理存款、处理提款和执行削减。

当用户与系统交互时——无论是通过存入代币进行质押还是将他们的资产委托给他人——这些交易都会被相应的智能合约记录下来。这确保了所有用户活动都在 ZetaChain 生态系统中被记录和管理。

TSS 签名者积极监控验证者,以确保他们忠诚。如果验证者是恶意的或用户发起提款,削减模块会通过削减原生链上的权益来回应。

多链清算

假设用户想使用不同链上的资产进行借贷,那么用户和应用程序很难监控和管理这些资产的清算。它需要跨链的持续监控和快速执行,以尽可能减少对协议的损失。使用 ZetaChain,资产可以锁定在 TSS 地址中,并使用源链上的 AMM/DEX 进行清算,与其他链上的包装版本相比,源链上的流动性会很大。这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在清算、桥接上花费的时间,并将利用由于更高的本地流动性而产生的更好的利率。TSS 观察员将持续监控这些位置,ZetaChain 上的 Universal DApp 将对其进行跟踪。一旦资产的价格达到需要清算的程度,智能合约就会触发它,被 TSS 签名者转发并在原生链上清算。

BTC 应用

Ordinals 市场、BRC 20 等 BTC 资产的 Swap、借贷等应用程序均使用 ZetaChain 实现。这些应用程序不仅可以与 ZetaChain 上的其他应用程序组合,还可以与其他受支持的链上的应用程序组合。普通智能合约链支持的所有应用程序以及 ZetaChain 对比特币的全链功能都受支持。

BTC 和 ETH 等资产之间的借贷将使用 TSS 地址。该应用程序可以作为 Universal DApp 部署在 ZetaChain 上,并具有其底层逻辑。如果用户想用其 BTC 借用 ETH,他/她只需将 BTC 存入原生链,并使用他们的钱包签名即可。BTC 被锁定在 TSS 地址中,等待它被提取或清算。TSS 观察员记录此内容,在 ZetaChain 上铸造 ZRC  20 版本的 ETH,在以太坊上将其发送和交换为 ETH 直接进入用户帐户。用户只需使用他们的钱包存款,并在他们的 ETH 钱包上接收 ETH。像中心化交易所一样简单。其他应用程序,如 Ordinals 市场,swaps 在简单性上是相似的。

跨链编排

链抽象正在解决账户聚合、求解、编排、结算和清算等领域的广泛问题。我们将探索几种解决编排问题的方法,并将它们与 ZetaChain 进行比较。

Agoric

 是一个基于 JavaScript 的智能合约平台,使用 Cosmos SDK 和 CometBFT 构建。它使用 IBC 和 Axelar 与其他 Cosmos 链进行通信。Agoric 的目标是让数百万 JavaScript 开发人员加入 Web3。Agoric Orchestration API 抽象化了跨不同链编排合约的复杂性,简化了开发过程。

Agoric 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其独特的 async/await 模型。该模型允许部署在 Agoric 上的智能合约与其他链进行交互,等待响应,并执行跨越多个区块的工作流程。当 Agoric 向其他链发送消息时,这些消息包含指令(例如帐户创建或函数调用)以及必要的参数。一旦目标链处理了这些指令并返回结果,Agoric 智能合约就会继续执行其逻辑中定义的后续步骤。

Everclear(前身为 Connext)

 以前称为 ,拥有一座桥梁,可促进跨链工作流程和来自多个 L2 的重新质押。通过集成 Connext SDK,xApps 可以跨链发送称为 xcall 的特殊消息。除了适配器合约外,这些消息还由源链和目标链上的 Connext 合约管理,以实现跨链函数调用。

Delphi Research:ZetaChain——通往链抽象之路,万链互联

借助 Connext SDK,xApp 可以编译和发送加载了所有必需执行详细信息的 xcall 消息,例如函数调用、资金、gas 信息和其他数据。这些消息最初由 Connext 合约在源链上处理,然后 Connext 合约将它们转发给目标链上的对应物。在这里,适配器合约通过接收这些消息、在需要时转换资产以及使用正确的参数执行指定的函数来发挥重要作用。Connext 的系统支持嵌套的 xCalls,模仿链之间的回调来验证状态变化并执行异步跟进操作。

这使得 Connext 能够有效地充当桥梁,在各种链上执行合约功能,并支持复杂的跨链工作流程。这与 ZetaChain 略有相似,在 ZetaChain 中,函数调用被中继到目标链并执行。

xERC 20 和 ZRC 20 代币之间的比较

ZetaChain 和 Connext 都开发了代币标准——分别为 ZRC 20 和 xERC 20 ——以促进跨链应用。

ZRC 20 代币是以太坊上 ERC 20 标准的改编版,专为 ZetaChain 的跨链功能而设计。ZRC 20 代币只有在将相应的 ERC 20 代币存入 ZetaChain 控制下的 TSS 地址后才会在 ZetaChain 上铸造。来自不同链的每个 ERC 20 代币在 ZetaChain 上都有唯一的表示;例如,以太坊的 USDT 显示为以太坊的 ZRC 20 USDT,而 Binance Smart Chain 的 USDT 显示为 BSC 的 ZRC 20 USDT。虽然这些代表相同的 ERC 20 代币,但在 ZetaChain 上,它们被视为不同的资产,但仍然可以交换。

相比之下,xERC 20 代币在不同链上保持可替代性。所有 xERC 20 USDT 代币都被视为相同,无论它们来自哪个链,都有助于整合流动性并避免 ZRC 20 代币的稀释。这种可替代性允许更好的跨链资产管理,xERC 20 代币与 xcall 消息一起使用,用于发送代币以及函数调用和其他交易细节。

Particle Network

从专注于钱包和账户抽象基础设施起家,并已成功满足用户需求。他们已经扩展了他们的堆栈,包括链抽象,在 Particle L1 上添加了去中心化 bundler、paymaster 和密钥库等关键组件,以管理跨链账户。这种密钥库方法的灵感来自 Vitalik Buterin 解决多链账户问题的概念。

Particle 的抽象堆栈涵盖三个领域:

  • Universal 账户这些账户通过集成新的用户操作结构、主密钥库和用于签名验证的默克尔树,对传统的智能合约账户进行了升级。Particle L1 充当智能账户、处理设置和密钥相关数据的集中存储库,同时在 Merkle 树中存储对用户私钥的承诺。用户在启动交易时通过 Merkle 成员资格证明验证密钥所有权。Scroll、Keybase 和 Stackr 也提出了类似的方法。我们将在统一帐户管理部分中详细介绍密钥库。

Delphi Research:ZetaChain——通往链抽象之路,万链互联

  • Universal 流动性:Bundler 节点网络执行任何链上用户交易所需的操作,例如代币交换和与流动性提供者的交互。这使用户可以在多个链上利用他们的代币余额,从而可以轻松地与新链进行交互,而无需直接在其上持有代币。用户创建的操作可以使用单个签名与多个链进行交互,Universal Accounts 和 Bundlers 管理交易构建、签名和路由。

  • Universal gas: 当用户发起交易时,界面会提示他们选择首选的 gas 代币。然后,该代币通过 Particle 的 Paymaster 合约进行管理,Gas 支付在源链和目标链上结算。部分费用在 Particle L1 上转换为 Particle 的原生$PARTI 代币。

这 3 种解决方案共同为最终开发人员和用户提供了强大的抽象体验。用户能够创建跨链交易,不需要管理账户或目的地的燃料。这些都是为了实现无缝的最终用户体验而处理的。

NEAR

Delphi Research:ZetaChain——通往链抽象之路,万链互联

NEAR 的目标是提供无桥跨链体验,不同于其他依赖桥接的协议。它通过链签名、多链中继器和多链加油站以及去中心化的前端来实现这一点。

账户聚合允许用户使用单个账户在任何区块链上签署交易,从而简化了用户体验。NEAR 开发了一种称为的 MPC 协议,使用 NEAR 和 Eigenlayer 验证器。该协议在外部链上生成和管理账户,而无需额外的密钥或地址。这些地址派生自现有的 NEAR 帐户。我们将在“统一帐户管理”部分更深入地了解其工作原理。

与 Particle Network 类似,多链加油站和多链中继器通过在外部链上抽象天然气来简化用户体验。因此,用户只与 DApp 前端进行交互,而编排、签名、gas 支付、中继则在后台进行。

NEAR 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在不同链之间转移资产所有权,而无需实际移动资产。此过程从使用 MPC 网络在其他链上创建账户开始,这些账户链接到用户的 NEAR 账户。这些账户的所有权密钥不是包装或转移资产,而是在 NEAR 上转化为 NFT。然后,用户可以在 NEAR 上交易这些 NFT,有效地转移资产的所有权,而无需移动它们。

这种方法允许使用 NEAR 的高吞吐量交换本地资产,因为只交换控制键,而不交换资产本身。

Neutron

 使用 CosmosSDK 构建,专注于使用几个关键组件的无缝跨链交易。链间账户(ICA)管理远程 Cosmos 链上的账户,允许它们持有资产并执行交易。(PFM)在链之间转发 IBC 数据包,使跨链通信更加容易。IBC Hooks 允许智能合约在收到 IBC 数据包时执行自定义逻辑。

如果用户想使用 Neutron 创建跨链交易,则链间交易 (ICTX) 模块充当中央编排器。Neutron 上的智能合约向 ICTX 模块发送请求,指定目标链、链间账户和要执行的操作。然后,ICTX 创建一个包含交易详细信息的 IBC 数据包,并通过中继器将其发送到目标链。远程链处理交易并发回确认。这种通过桥接发送函数调用的方法类似于 Connext 和 ZetaChain。

与 ZetaChain 的比较

Delphi Research:ZetaChain——通往链抽象之路,万链互联

在大多数方法中,跨链编排涉及一个桥,该桥将资产与相应的函数调用和参数一起传输。这些资产和指令在目标链上解开,由合约执行。ZetaChain 2.0 也使用这种方法,TSS 签名者和观察者中继数据,以确保交易的安全和准确。

ZetaChain 允许 DApp 开发人员创建智能合约,这些智能合约可以使用 TSS 控制多个区块链上的资产。这使得 TSS 可以通过 DApp 的逻辑进行编程。开发人员可以为跨链资产管理定义复杂的规则,并自动化多链交易。这种方法开辟了新的应用和协议。

ZetaChain 还允许开发人员在单链上构建统一的状态和逻辑,从而改进了跨链应用程序。这种方法与传统的桥接解决方案有着根本的不同,传统的桥接解决方案将操作分散在多个链上。

使用 ZetaChain,应用程序将其整个状态和逻辑保持在一个地方,从而实现同步和原子执行。与网桥中的点对点通信系统相比,这是一个重大改进,后者依赖于跨碎片化状态的异步事件驱动过程。

这种统一方法的好处是巨大的。它降低了跨链应用程序的复杂性。例如,实现像 Curve 这样的 AMM 变得非常简单。开发人员可以编写一个在一个地方处理所有逻辑的单一智能合约,而不是跨多个链协调复杂的操作。另一个关键优势是可靠性。在碎片化的系统中,跨链交易的每一步都会引入一个新的潜在故障点。这可能导致部分完成的交易和资金陷入困境。ZetaChain 消除了这些风险。交易要么完全完成,要么完全失败,资金恢复到原始状态。

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交易需要被撤销,它通常可以在主链内快速简单地完成,因为大部分的状态和逻辑都包含在一个地方。如果外部调用复杂且失败,则为应用程序提供了异步回滚的方法。这对于具有特定条件的操作尤为重要,例如具有滑点容忍度的掉期。在 ZetaChain 中,如果未满足滑点容忍度,则如果提供了回滚函数,则整个交易将回滚。这可以保护用户在执行过程中因市场条件的变化而遭受意外损失。

统一账户管理

区块空间曾经是稀缺的,但现在由于交替的 L1、以太坊上的汇总和应用链而变得丰富。应用程序现在分布在这些层中,为用户提供了许多选择。有一些帐户管理解决方案,例如 Magicspend,Keystore rollups,可以直接解决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后,有必要编写一份自己的报告。因此,我们将重点关注 Near、Particle 和 ZetaChain 等统一解决方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及不同之处。

Particle Network

Particle Network 开发了 BTC Connect,将账户抽象的好处扩展到比特币用户。虽然直接账户抽象没有在比特币 L1 上实现,但它是通过 L2 实现的。这些比特币 L2 集成了 Particle 的 AA 基础设施组件,例如捆绑器和支付主,使用户能够享受无燃料交易、账户恢复和密钥等好处。

BTC Connect 已与不同的比特币钱包提供商集成,包括 UniSat、OKX 和 Bitget。当用户与应用程序交互时,他们可以通过他们的钱包连接到 BTC Connect。此连接会自动在 Bitcoin L2上为用户创建一个智能帐户。然后,用户可以选择通过比特币 L1 与 DApp 交互,或将他们的 BTC 桥接到 L2,以利用 AA 钱包的优势。整个过程由 BTC Connect 无缝抽象,提供流畅且用户友好的体验。

Near

Delphi Research:ZetaChain——通往链抽象之路,万链互联

NEAR 支持使用单个账户跨任何区块链进行交易签名。NEAR 的账户模型集成了账户抽象。用户还可以从人类可读的帐户中受益,每个应用程序都有不同的密钥,每个应用程序都有特定的访问级别。NEAR 扩展了此模型,通过链签名支持多链交互,该协议允许 NEAR 账户在其他链上创建和管理远程账户,而无需用户单独管理它们。

此过程使用由 NEAR 验证器运行的 TSS 协议。这种创新的 TSS 协议允许验证者在不更改公钥或密钥共享的情况下加入和离开网络,使 TSS 成为稳定可靠的签名者,而无需频繁调整。

用户可以在每条链上创建新账户,TSS 网络充当签名者,无需用户维护这些账户的私钥。TSS 网络可以通过 NearID 使用不同的路径为同一链派生多个账户,进一步增强安全性和易用性。用户的最终体验是所有连接链的单个 NEAR 账户,利用 TSS 进行签名和账户抽象的所有好处。

账户管理的一个关键区别是与 ZetaChain 相比,NEAR 采取的方法。NEAR 严重依赖自己的网络进行交互。当用户想要为其他链创建账户或签署交易时,他们的 NEAR 账户将作为所有交互的起点。其他链上的账户派生自 Near 账户,并由 MPC 网络管理。相比之下,ZetaChain 允许用户在其他链上维护他们现有的账户,并保留完全托管权。用户可以从任何源链发起交互,而无需 ZetaChain 账户即可使用在 ZetaChain 上开发和部署的全链应用程序。这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用户创建新账户的需要,因为他们可以简单地在其他链上使用现有账户。重要的是,用户通过持有自己的私钥来保持完全监护权。

这两种方法都进行了不同的权衡。NEAR 的方法锁定了用户,并作为所有链交互的入口点,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账户管理。另一方面,ZetaChain 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控制和灵活性,允许来自任何链的交互。最后,它可能归结为用户更喜欢什么:NEAR 的多合一软件包,或者 ZetaChain 灵活的自带账户方法。

比特币重新质押

比特币是最大、最安全的数字资产,这主要是由于其 PoW 机制。然而,其有限的可编程性限制了其对基本事务的使用。之前,我们讨论了 ZetaChain 的基础设施如何支持重新质押和全链质押,包括比特币。此外,ZetaChain 还支持比特币资产的其他全链应用程序,例如借贷、原生交换和 Ordinal 市场。使用 ZetaChain 的比特币可以进行任何使用智能合约的应用程序。

Restaking 提供了一个将 BTC 的安全性用于其他应用程序和 PoS 链的机会。让我们探索和比较一些其他方法来扩展 BTC 的安全性,以增强其在各种应用程序中的实用性。我们还将把 ZetaChain 作为一个平台与比特币 L2 进行比较。

Delphi Research:ZetaChain——通往链抽象之路,万链互联

Babylon Chain

 是一个基于 Cosmos 的 CometBFT 链,通过质押 BTC 来提高 PoS 链的安全性。要质押 BTC,必须根据验证者的行为对其进行锁定和控制。虽然以太坊直接支持这一点,但 BTC 不支持。通常,BTC 被锁定在多重签名或阈值签名方案 (TSS) 账户中进行质押。然而,巴比伦使用了一种无需信任的方法。它使用比特币脚本将 BTC 锁定一段时间,在此期间用户可以解锁和解锁他们的 BTC。斜线是使用可提取的一次性签名 (EOTS) 完成的。

组件:

  • 可提取一次性签名 (EOTS)

  • Covenants

  • 时间戳

Covenants:Covenants 将 BTC 锁定在保险库中,直到满足特定条件,使用比特币脚本操作码,如 OP_CHECKTEMPLATEVERIFY()。比特币的 PoW 安全性可确保 BTC 在满足这些条件之前保持安全。

EOTS:验证者使用 EOTS 来签署 PoS 链的区块。这些签名只使用一次。如果验证者在同一高度签署两个冲突的区块,EOTS 会显示验证者的私钥,从而允许协议削减 BTC。这惩罚了不诚实的行为,并鼓励了诚实的验证。

时间戳:时间戳创建数据或交易的不可更改记录,防止对 PoS 链的远程攻击。该过程同步了比特币和 PoS 链,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并加快了质押 BTC 的解绑。时间戳缩短了解绑时间,使用户能够快速取回他们的资产,同时防止远程攻击。

使用这些组件,Babylon 提供了一种无需信任的重新质押替代方案。

Stroom Network

允许用户质押他们的 BTC 并赚取原生 BTC 收益,而无需锁定他们的资金。用户还可以获得流动性质押代币,这些代币可用于以太坊上的 DeFi 协议,以提高收益。其核心思想是使用 BTC 在闪电网络中提供流动性,产生用户、DAO 和节点运营商之间共享的费用。

  1.  Stroom Bridge:这座桥将比特币与基于 EVM 的区块链连接起来。用户将 BTC 存入 Stroom DAO 金库,并在以太坊上接收 stBTC 或 bstBTC。这些包装的代币可以在以太坊的 DeFi 协议中使用,让用户获得额外的收益。

  2. Stroom-Enabled Lightning Network 节点:这些节点使用用户的 BTC 存款管理闪电网络通道。节点不能直接访问 BTC;对通道状态的任何更改都需要获得验证节点的批准。通道管理由联合控制的多重签名设置和 Schnorr 签名保护。验证节点还充当瞭望塔,监督 Lightning 节点活动。

  3. Stroom 验证节点:这些节点使用 Schnorr 阈值签名的 FROST 算法批准操作并保持协议安全。他们独立验证事件,确保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它们存储通道状态和吊销密钥,并根据需要更新 LN 状态签名。作为 DAO 管理的瞭望塔,它们通过集成的比特币全节点监控闪电网络通道。

tBTC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桥梁,允许 BTC 在以太坊上使用。它允许用户通过将 BTC 锁定在 Threshold Network 控制的账户中来铸造 tBTC,一种 ERC 20 代币。然后,该代币可以在以太坊的 DeFi 生态系统中使用,为比特币持有者提供更多实用性。

桥接器为每个纪元随机选择其操作员,以确保安全性。为了保证比特币存款的安全,tBTC 需要得到大多数运营商的同意,通常是 100 个由 ECDSA 支持的门槛钱包中的 51 个。这用去中心化的加密系统取代了中心化的中介机构。

要存入 BTC,用户使用支付脚本哈希 (P2SH) 或支付见证人脚本哈希 (P2WSH) 将其发送到这些钱包之一。该交易包括用户的以太坊地址。运营商验证交易并在以太坊上铸造 tBTC,将比特币转换为与以太坊兼容的代币。

要将 tBTC 兑换为 BTC,用户需要提供一个比特币地址。该系统减少了他们的 tBTC 余额,并将等量的比特币释放到提供的地址。

建立在 tBTC 桥之上的产品包括:

  • Mezo:Mezo 使用 tBTC 创建一个经济层。它是一个通过质押 Mezo 和 tBTC 来保护的 PoS 网络,允许访问 BTC DeFi 和其他实用程序。

  • Acre:Acre 提供一个简单的 BTC 输入,BTC 输出的质押过程。用户存入 BTC 并获得 stBTC,代表 Acre 金库中 BTC 的部分所有权。这使用户能够在保持 stBTC 流动性的同时,从他们的 BTC 上赚取收益。Acre 在各种 L2 中质押 BTC 以实现经济安全,验证者以 L2 代币或 BTC 获得奖励。用户可以在 Acre 上赎回他们的 stBTC 以提取奖励或转换回 BTC。

虽然这些方法允许重新采用,但它们是专门用于此目的的。ZetaChain 允许将重新质押与其他应用程序(如借贷,交换等)组合在一起,以提高资本效率,并在单一同步环境中进行。应用程序还可以访问生态系统中其他应用程序的用户群。

对比其他比特币 L2 

比特币 L2 使用其基于 MPC 的桥接和包装资产增强了 BTC 的效用。然而,ZetaChain 在比特币网络上使用 TSS 控制的地址来代表其链上的 ZRC 20 代币。与比特币侧链基于 MPC 的方法相比,TSS 可以更加去中心化,因为更大、更分布式的 TSS 集提供了更大的拜占庭容错能力。

此外,ZetaChain 的 TSS 支持全链应用程序,允许它们与其他链上的合约组成。这意味着 ZetaChain 上的 BTC 应用程序可以与不同链上的多个合约无缝交互。相比之下,BTC L2 仅在其自己的平台内提供可组合性。

虽然基于 BitVM 和 CatVM 的桥可以提供无信任或信任最小化的替代方案,但它们尚不可行。

对 UX 和 Zetachain 角色的未来展望

区块链用户体验的未来将看到由 ZetaChain 等基础设施推动的重大改进。以下是 ZetaChain 可以期待的内容和可以发挥的作用:

  • 无缝交互:趋势正在朝着无缝和直观的用户交互方向发展,其中底层技术对最终用户来说变得不可见。ZetaChain 的链抽象方法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它使区块链交互就像使用任何 Web2 应用程序一样简单。

  • 统一用户界面:具有本地处理跨链交互的能力,应用程序可以提供统一的接口,用户可以在其中从单个平台管理资产、执行交易并与多个链进行交互。这将大大提升整体用户体验。

  • 增强的应用生态系统:随着 ZetaChain 实现更复杂的跨链功能,我们可以看到更丰富、更复杂的应用生态系统的发展。这些生态系统将提供更具集成性和互操作性的服务,为用户提供一整套全面的工具和功能。

  • 主流采用:简化用户体验是推动区块链技术主流采用的关键。通过消除与复杂性和可用性相关的障碍,ZetaChain 可以在将区块链带给更广泛的非技术用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创新用例:跨多个区块链执行复杂操作的能力将导致新的和创新的用例的出现。开发人员将拥有创建以前不可能的应用程序的工具,从而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创新。

对话RGB++提出者Cipher:我眼中的RGB++和UTXO以及BTCFi

来源:极客 Web3

2024年7月22日,极客Web3有幸邀请到CKB的联创及RGB++提出者Cipher,就其眼中的RGB++与UTXO体系、CKB本身和比特币生态进行了一系列交流,期间Cipher谈到了自己的过往经历、RGB++ Layer与UTXO模型对BTCFi的独特意义、关于CKB和比特币生态的一些问题与看法。本次访谈涉及的具体问题包括:

1. Cipher个人经历

2. UTXO Stack和RGB++ Layer的联系

3. 对比特币二层和BTCFi的看法,尤其是EVM系二层

4. RGB++ Layer相比于EVM系的独特场景与发展理念

5. 对CKB本身设计理念的解读

6. 如何解决UTXO模型在Defi生态建设上的一些不足

7. CKB为何选用RISC-V以及相关的合约开发语言选择

8. 对比特币和以太坊生态在去中心化问题上的看法

以下为本次访谈的文字版记录,欢迎大家仔细阅读。

1.Faust:首先请Cipher来自我介绍一下?

Cipher:我最早接触区块链是在2013年,因为参与比特币挖矿而入圈,那时候挖矿还没那么卷,结果我第一次买矿机就遇到了黑心厂家。到了14~15年时,因为比特币价格波动很大,我写了个自动炒币的程序,赚了一点钱。15年底熊市来了,我暂时离开了币圈,当时我还没有建立起信仰,只是投机。

到了2016年,我正式进入了区块链行业,进了体制内的区块链研究院,参与了央行的数字货币及联盟链的开发,职位是产品负责人。期间我还写了一些白皮书,以及行业早期的隐私保护文件,以及数字产权相关的专利。

18年的时候,我彻底意识到联盟链是错误的方向:所有的联盟都会有盟主,有盟主就没必要去用区块链,如果是国字头下面的联盟链就更没意义了,只是盟主的一言堂。后面我的工作重心转向无需准入许可的公链。机缘巧合下,我和几个伙伴参与了CKB的早期建设,我当时负责产品和一部分研究工作。

大概到了2021年,我逐渐从CKB基金会独立出来,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做CKB生态内的周边项目,比如JoyID这种。目前JoyID有了超过50万的用户,可以说是业内最完善的Passkey钱包,虽然Passkey本身在设备兼容性上存在一些限制,但我们的钱包还是很好用,可以直接免手机号邮箱和助记词,在安全模型上是非托管型钱包。

到了2023年的铭文之夏,整个比特币生态开始回暖,甚至文艺复兴。今年2月中旬,我提出了一个概念,即RGB++,愿景是给BTCFi创造原生的智能合约环境,同时不丧失比特币的安全性。对此我们迅速成立了专向小组,赶在今年4月比特币减半前上线了RGB++协议,效果还不错。同时CKB生态内的一些项目,包括DEX、Launch pad、算稳也都陆续上线了。整体上看,RGB++生态正处于蓬勃向上的阶段。

在解决了对BTC的功能拓展问题后,我们又把目光聚焦在了扩容等方面。4月份我们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去做启动UTXO公链或比特币二层的UTXO Stack。至于为什么选择UTXO模型,最核心的是比特币本身就是UTXO模型,而且和以太坊差异甚大,如果在比特币上做Layer2,状态转换证明、跨链、资产强制退出和DA等部分该怎么实现?如果照搬以太坊的账户模型和Rollup那套思路,很难得到好结果。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照搬以太坊的思路到比特币上,很难有善终。

UTXO Stack目前完成了第一轮融资,第二轮融资也在进行,虽然近期比特币生态的热度有所下滑,但我们还是很有信心,愿意把大旗扛起来,为BTCFi搭建近乎原生的功能拓展与可编程生态。目前我们做了更多关于市场和商务层面的工作,一些生态相关的活动也会接踵而至,大家可以期待这方面的进展。

2.雾月:UTXO Stack和RGB++Layer是什么关系?两者好像有从属的关系?这方面可以好好介绍下?

Cipher:二者的关系可以分两个角度来介绍。从品牌角度看,RGB++Layer是隶属在UTXO Stack大品牌下的产品;从技术角度看,RGB++Layer利用同构绑定给BTCFi增加了智能合约执行层。同构绑定不但适用于BTC和CKB,还适用于Cardano、Fuel和Sui等广阔的公链生态,只要和UTXO沾边即可。

至于UTXO Stack有点类似于OP Stack,可以用于快速启动BTC Layer2,它直接附带同构绑定功能,可以将主网的BTCFi资产通过Leap的方式转移到Layer2上去做交易。OP Stack的智能合约跑在以太坊上,UTXO Stack的智能合约跑在RGB++ Layer上。

回到两者最终的从属关系和优先级,这涉及到一个逻辑问题:所有L2成立的前提,基本都是L1已经足够拥堵,或者是L1功能有限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目前来说,比特币+ RGB++layer构成的这样一个智能合约层上,还没涌现出那么多资产和应用,所以我们希望把新的开发者和用户先引导到RGB++Layer上,去做Defi应用、交易平台和资产发行,把BTCFi生态先发展起来再深入去做L2的工作。只有等到BTCFi本身有足够的热度,BTC扩容才能成为真正的需求,这时UTXO Stack的推出就水到渠成了。

3.Faust:这里您提到BTC二层的事,近期我们从一些渠道得到的消息也是认为,BTC Layer2到了阶段性谷底,更多人或机构把注意力放到了BTCFi这块。但很多BTCFi只是WBTC的模式,把比特币桥接到其他公链或者比特币侧链上去,根本就不BTC Native。在您看来,BTCFi和WBTC这种东西的真正区别在哪里?

Cipher:我一贯的观点是,EVM系的BTC Layer2天花板很低,理由很简单,用EVM的话就不是在为比特币壮大其生态,而是把BTC引入到其他生态。我们知道,比特币主网上很难实现智能合约,TPS也高不了,那有个很简单的办法:把比特币桥接到别的地方。这样看着可以解决问题,实际却避开了最核心的东西:

在这种方式下,比特币自己的生态根本就没有得到发展,比特币矿工收入、链上数据之类的不会有任何变化,你做的只是最简单的资产桥出,桥出之后你就能得到新故事新场景吗?显然不能。因为你做的所有事情,是WBTC和以太坊生态很早就做了的,没有任何创新,只不过多创建了一种BTC桥接资产。那么你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同样是EVM,难道你还能超越以太坊上已经存在的DeFi体系吗?EVM系的比特币二层短期内可能因为空投预期而创造出虚假的繁荣,但长期发展很容易受限。能够长期影响并赋能比特币生态的,一定是更原生、基于UTXO的Layer2。

所谓原生BTC二层,其吸引人的点不在于什么正统性,而是这种“原生”可以为比特币生态带来更有趣的场景。比如说,RGB++有一种技术叫无桥跨链Leap,BTCFi资产可以在L1到L2或L2之间来回跳转,这种方式可以不需要依赖于传统跨链桥的Lock-Mint范式,可以规避传统跨链桥的很多风险,在跨链响应速度以及流动性聚合上也有很大优势,可以为Defi生态带来很大便利。Leap功能从4月就开始上线了,很多用户都在享受着该技术带来的便捷。这个就是比特币原生方案带来的创新之一。

此外还有一点,是否有BTC原生属性也会影响受众。比如,很多BTC持有者连Metamask都不怎么喜欢用,更喜欢用BTC生态里已有的主流钱包。虽然有一些所谓的AA方案,可以让比特币钱包在EVM应用层去做账户抽象,但这种方式存在各种问题,会阻碍BTC持有者的进入。而像我们这种基于UTXO的二层方案,直接支持用比特币钱包来交互,它的AA实现方式更贴近底层,用户可能都感知不出来,这非常便捷,更简单,更易用,更无缝。

此外我们知道,UTXO模型是“链下计算,链上验证”,这种模式特别适合intent驱动的交易场景。所谓intent就是,我这笔交易只告诉系统,我愿意付出什么,需要得到什么,但中间怎么调用智能合约、怎么设置函数参数等,我根本就不用操心,我把我想要的input和output结果放链上去验证了即可。如果要在以太坊上做Intent场景,可能需要Operator、Aggregator等一系列组件,比较臃肿,但在UTXO世界就很简单。这也是UTXO二层相较于EVM二层的特色。总之,我们比较看好UTXO能为Layer2催生出的新DeFi场景。

4.Faust:RGB++Layer和BTC的主要结合点都有什么,哪些场景最重要?接下来RGB++和CKB最核心的生态布局以及路线图包括什么?

Cipher:二者的结合主要还是在于各种应用场景。有一些场景刚才已经讲到了,下面再举一些例子。我们知道以太坊生态里闪电贷很有存在感 ,它可以在一笔交易内连续调用一系列合约,得到交易结果并向借贷平台展示:我向你借出的资产和利息都能在瞬间返还给你。我们可以利用链上闪电贷快速进行各种金融活动,但在UTXO世界里是没有闪电贷的,但却有其他东西。

比如,UTXO有合约脚本嵌套的机制,可以连续生成一系列交易,简化用户的交户流程,上一笔交易的输出结果,可以直接作为下一笔交易的输入参数,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快速生成一批首尾彼此衔接的交易指令。那我举个例子,比如现在要做一个跨链DeFi,先把资产从A链跨到B链,再去DEX里卖掉一半,之后与没卖的那部分Token组成一个LP对,放到流动性池里。这四步操作在RGB++Layer的智能合约框架里,可以用上面说的合约脚本嵌套方式来一键式的实现。这意味着上述一整套流程,用户只需要操作一次,剩下可以由去中心化智能合约自动操作完成。

还有一个明确的结合点,就是IB0,即通过比特币来融资。当然这也不是一件新鲜事了,以太坊就是走的这种融资方式,早期是一个比特币可以换一万还是两万以太坊。但是过去IB0的问题就在于,虽然跟IC0同样是融资,但资产融完却并没有什么玩法。我举个例子,像一些IC0,它有一个明确的价格曲线,比如前100-200个区块往后,购买价格呈现阶梯式的上升或下降,还有的是最开始买的人需要锁一个月,最后一个买的人可能需要锁三个月。再比如多锁一个月多给50%的币,锁一年多给100%,类似这样有很多不同的方法。

此前,这类特殊规则在IB0身上无法实现,而我们可以通过RGB++ Layer来改变这点。比特币资产一大问题就是没有可编程性,相当于只能发行Meme币,而一旦可以和智能合约结合,就意味着可以给资产赋能。这些东西打通了后才有项目方愿意来比特币生态建设。

对于BTCFi或任何Fi而言,前提是要有资产和对应的丰富场景,如果这个资产只局限于BTC本身的话,往往只能搞远程质押、跨链等单一场景,若真想让生态繁荣起来,需要发行各种资产来百花齐放。现在的以太坊世界,ERC-20资产和ETH本身市值应该是差不多的,甚至后者比前者还多,而比特币生态的非BTC资产可能连BTC市值的1%都不到。所以怎么在BTC生态把新的资产创造出来,是发展关键。

所以我觉得RGB++ Layer和比特币最大的结合点是,利用RGB++Layer的可编程能力,创造真正赋能比特币的去中心化资产类别,以前这件事在比特币身上从没有出现过,要么就是Memecoin要么就是中心化资产。总之,我们非常看好利用智能合约层为比特币生态创造新资产的可能性。

5.Faust:CKB在18~19年的时候,自我定位是“专为Layer2设计的Layer1”,在为Layer2做状态结算等场景上做了很多配套的设计,可以说是为Rollup专门设计的去中心化验证层。对此,您认为CKB相比于普通公链,其核心优势是什么?

Cipher:其实很难定义比特币生态里什么叫一层什么叫二层。我觉得CKB和RGB++Layer并不是立足于为某个二层去做验证和结算。CKB作为一个UXTO链,擅长的点本就偏向于验证链下的计算结果,而不是直接跑链上去计算,这是CKB最初创立的时候,Jan作为首席架构师非常坚持的一个点,他认为区块链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带宽资源都极其珍贵,不应该用它来做任何复杂的工作,而应该做最简洁的事情。

实际上,无论是对Layer2还是Layer1,都要就状态变更一事做共识,而做共识只有两种办法,一是把执行状态变更的合约拿过来,每个人都算一遍,得到同一个结果以达成一致,这就是账户模型的逻辑;二是你在链下完成状态变更,你把证明其有效的Proof发给我,我验算这个Proof就行,不用自己亲自算一遍原始的内容,这其实就是现在Rollup的思路。

第二种办法我们在2018年提出来的时候,大家还觉得怪怪的,计算一遍和验证一遍似乎是同一件事情,但Jan说其实是不一样的。比如排序算法,验证结果的复杂度远小于直接计算的复杂度。当时很多人觉得,普通的ERC-20资产转移根本没必要这么做,但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不论是ZK也好,还是Rollup也罢,都是链下计算链上验证的范式。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第二种方法是更有效且有价值的。

UTXO模型对于并行计算也有很多好处。我们知道以太坊最近在提并行EVM的叙事,但通过一些渠道我了解到,所谓的并行EVM,其投入实际使用后并行度很多时候连2都达不到。而UTXO天生就支持并行计算,有多少个CPU核心,就能并行多少个线程,这种效率不是基于EVM的东西能比的。

我们从5年前就在走UTXO这条路,在我们刚才描述的若干场景里,UTXO天然就比账户模型有更多优势。而且我们和比特币都是UTXO,可以支持同构绑定,使一些功能得到进一步简化。所以我觉得,主要优势还是架构上,采用UTXO这种架构去对接比特币,我们肯定更高效。

6.Faust:有人认为UTXO不利于支持DeFi,比如不同的UTXO之间状态没有办法互相调用,甚至于认为RGB++和CKB如果直接在一层上发展Defi生态会遇到阻力。对于这些观点你怎么看?以及你们推出了什么方案解决这些问题?

Cipher:首先这些看法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因为账户模型符合更直觉,和以前单机程序一样,考虑一些攻击场景就ok了。而UTXO模型不是,你在链上写的合约是验证器,还要在链下构建一个专门的计算器,我们通常称之为Aggregator聚合者,或Gennerator生成者。Gennerator负责在链下计算状态将其生成,再丢到链上去验证,这相对比较复杂。

如果是像UTXOSwap这种基于UTXO的DEX平台,你很难在发起交易时就知道结果,因为可能同时有100个人去提交操作,但UTXO的特殊属性,会要求100个人里,同一时间只能有1个人改写其状态,这时候就会出现争用问题。如果不对这些彼此有冲突关系的交易请求做处理的话,最终可能100笔交易只有1笔成功,剩下99笔交易全部失败。这个问题对产品设计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UTXO模型不利于DeFi。

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即使在近两年,也有新的UTXO链涌现出来,比如Fuel。为什么明明有各种麻烦,还有人去前赴后继地用UTXO模型呢?因为它有很多优势,之前我也都有提到。那回过头来,这些问题怎么克服?我们经过5年的打磨,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以在UTXO链上实现类似Uniswap的功能。生态里的UTXOSwap也是不久前上线主网的,已经有很多人在加LP和交易对了。如果你真去体验的话,会发现它跟Uniswap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其实UTXOSwap的设计也很简单,我们把每一笔交易分成了两步,第一步是用户把他的意图提交上链,第二步由Aggregator去聚合所有人的意图,合并后发起一笔交易和流动性池做交互。流动性池可以一次性满足这些意图,针对结果生成一个最终的UTXO。

这里可能有一个区块延迟的问题,因为第一步中,用户要先把自己单独的意图发上链,由聚合者/排序器打包处理后,在由后者链上进行下一步操作。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用户可以直接在链下把交易意图发给Aggregator,由后者批量处理,这样就能解决响应延迟的问题,实际上和Rollup差不多。UTXO的这些问题,我们已经有很成熟的解决方案了,CKB这边也在做一些方案去实现上面提到的这类流程。

还有一个方面,UTXO很适合支持订单簿模型。在以太坊上过去是有订单簿模式DEX的,但后来销声匿迹了,这里面原因很多,最核心的原因是订单簿DEX不适合在账户模型上运行,因为每笔挂单和撤单哪怕没成交都要付手续费,这个对PMF来说是不可承受的,所以后来出现了AMM模型。但在UTXO模型下就会有所不同,比如可以同时挂100个单,在UTXO世界里一笔交易关联到100个UTXO是很容易且低成本的事,你想的话还可以挂更多。所以UTXO模型下,订单簿DEX会更有用武之地。

更何况我们还有PSBT部分签名技术,挂单交易甚至不需要提交上链,你发一个简洁的签名就行,由撮合者把多方签名聚合后一起把交易上链,这样一来订单簿模式就更适配UTXO模型了。包括AMM也是,可以像UniswapV3一样采用区间阶梯价格,来提供虚拟流动性,在不同的价格上放不同的流动性份额,而不是一条平滑曲线。

这些都是UTXO环境下独特的DeFi场景,都是相当高级别的创新。而这种级别的创新,不太可能在一条EVM链上去做,EVM链上更多的是Copy类山寨项目,根本没有创新想法。我们想真正吸引比特币生态的原生开发者,或者是热爱UTXO模型的开发者,这些开发者往往有很强的能力和创新驱动力,我们也非常看好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有新的BTCFi范式出来。

7.Faust:CKB用的是RISC-V指令集,能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然而有人认为,支持的编程语言太多也不是好事,会让一条公链的开发者生态变得混乱割裂。对此,您认为目前在CKB上做开发首选的语言是什么?

Cipher:目前来说,首选还是Rust,其次是C,这两个都有比较完善的支持。RISC-V目前已经是一个主流的CPU架构了,可以预见5到10年内即可超越ARM,它支持的编译器也非常多。但目前CKB官方支持更多的还是Rust和C,同时也支持一些脚本语言。我们自己也做了一些Runtime,来支持LUA和javascript这种,但性能折损会很大,极限的话可能是30%到300%的降速。所以如果是算法密集型的业务,还是推荐用Rust或者C去写,并且也不会有太多的编程语言去割裂开发者生态。

我其实想讲讲RISC-V本身的优势,18年刚做CKB时,我们是全球唯一一个选择用RISC-V做公链虚拟机的,原因很简单,RISC-V是适用于硬件设备的指令集,它的设计有两个特点:精简和谨慎。既然是针对硬件做的指令集,往往比较稳定,不会像EVM那样每年增减指令,这种谨慎正是开源协议需要的。

其次,对于智能合约平台或者区块链来讲,我们认为最好就像比特币一样,其核心功能趋于固定,不然三天两头增减内容太容易出问题,可以说我们整个的思路就和以太坊不一样。EVM基本每年都有对操作码的迭代,过去几年都是如此,这对于程序的兼容性、稳定性都会产生影响,对此我们极力避免。所以我们基于这种思路,采用了RISC-V指令集,事实证明这非常有前瞻性。

而今ZK开始大行其道,你会发现很多项目方在底层用RISC-V做虚拟机,那我们作为基于RISC-V的公链,再去兼容新的ZK设施就非常容易,从指令层面就不需要任何翻译,效率显然比在EVM上跑RISC-V高太多。

8.Faust:站在CKB的视角,你们对比特币生态怎么看?比如你们认为现在比特币生态里,有没有出现类似于以太坊基金会那样的中心化组织?之前有人认为BlockStream就有点独断专行,CKB对此是否有自己的看法?

Cipher:我觉得比特币生态和以太坊生态相比,结构完全不一样。以太坊基金会有非常强的话语权,反观比特币世界,你可以说它背后的核心开发者是一个影响比较强的组织,但比特生态存在明显的多方势力制衡。矿池、开发者、比特币大户之间互有强劲的博弈关系,不是说开发者推行什么我矿工就会无条件接受,如果提案过分的话,矿工和矿池都会直接反对。

这个点我觉得和以太坊不一样,像以太坊POW转POS、EIP-1159这些,当时都有很大争议,但以太坊基金会或者说Vitalik本人很大程度上只手遮天,这是有目共睹的。另一方面,以太坊生态现在非常庞大了,上面有非常多中心化发行的资产,像RWA、稳定币等等,一旦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分叉,真正决定未来走向的是这些中心化资产的发行方。

所以无论主观还是客观上,以太坊生态里以EF为首的中心化势力都要比特币生态里各种组织的话语权强大得多。还有一点,就是比特币生态里没有特别统一的价值观,比如核心开发者更接近于比特币最大主义,抵制OP_CAT或是铭文这种东西,希望比特币不要做太多改变;外围一点的开发者可能倾向于支持OP_CAT的通过之类的。再往外一层,像闪电网络、RGB这些团队,相较于前两者更加倾向新鲜事物。再就是像我们这种,不但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还会主动求新求变。最后一层,则是把什么多签桥、EVM系二层全加进来了。

因为有了不同来历的形形色色的人,比特币生态的包容性非常好,不用担心某一层或者某一小搓人是错的,它们的错误会把整个生态带偏如何如何。这么多群人,只要有一群最终是对的就行。而以太坊的模式虽然在表面上走得更快,但比特币的模式走得更稳,不用担心某一小搓人的错误决定将整个生态带入深渊。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非常看好比特币生态,因为它就像一个大熔炉一样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纠错能力。

再拿BTC二层举例,我看到你们的网站BTCEden上,汇总了各种各样不同思路的方案,有闪电网络、RGB这种客户端验证模式,还有侧链甚至是横跨以太坊和比特币的二层,总之百花齐放各显其能。而你再去看以太坊,Sharding没人做了,状态通道和Plasma也没人做了,几乎只有Rollup系的单一路线。所以我们当然更喜欢比特币生态,他更自由,更稳健。

CKB基金会也在尝试把决策变得更加去中心化。当然,我现在不在基金会里面,没有发言权,但是我可以看到更多的角色逐渐偏向社区化发展。CKB体量整体还比较小,对去中心化决策的要求还没那么强烈,大家对CKB的期待可能还是更快一点。但据我了解,CKB的核心决策人员是非常开放的,不会把过大的权力攥到自己手里,一定会找适合的时机完成去中心化。

当“Bitfinex大盗”现身纳什维尔会场,有人慌了

原文 | Cointelegraph

编译|Odaily星球日报()

译者|Azuma(

当“Bitfinex大盗”现身纳什维尔会场,有人慌了

编者按:

2016 年 8 月 2 日,老牌交易所 Bitfinex 被盗近 12 万个比特币,这也是加密货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黑客事件之一。

2022 年 2 月 8 日,时隔近六年之后美国司法部宣布侦破该案,不但查获了 9.4 万余个比特币(之后又陆续收回数千个),并逮捕了两位涉案嫌疑人 Ilya Lichtenstein 和 Heather Morgan。(详情可参阅 《》)

时至今日,从这对“夫妻大盗”手中缴获的近 10 万枚比特币依然占据着美国政府比特币持仓的主要来源,Bitfinex 方面也正在尝试收回该批资金,预计后续仍需冗长的法律程度,以确定如何处置这批比特币。 

另一方面,涉案嫌疑人并未像社区普遍认为的那样处于行动限制状态,Morgan 曾被多次发现出席各大加密货币相关活动,甚至包括刚刚结束的纳什维尔比特币大会。

以下内容为 Cointelegraph 针对 Morgan 的意外现身所做的报道与分析,由 Odaily 星球日报编译。

“传奇大盗”现身纳什维尔

业界的“老人”们对 Heather Morgan(又名 Razzlekhan)或许并不陌生,这位自称社会工程学专家及说唱歌手的黑客曾是整个加密货币行业的头条人物。

Morgan 曾参与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网络窃案之一,即在 2016 年黑入 Bitfinex,盗取了 120000 比特币,按照她被逮捕时的币价计算,总价值超过 45 亿美元。

许多人都认为 Morgan 在被捕后一直处于被关押的状态,但事实并非如此,包括刚刚闭幕的纳什维尔 Bitcoin 2024 会议在内,Morgan 的身影已多次出现在一些加密货币主题大会上被发现,这引发了与会者的好奇和猜疑。

当“Bitfinex大盗”现身纳什维尔会场,有人慌了

Odaily 注:Morgan 在会场被拍到(最左边偏瘦的女性)。

2023 年 8 月 3 日,Morgan 在认罪时明确知道她可能面临最多五年的监禁和 25 万美元的罚款,从那时起,她一直在等待定于 2024 年 11 月 8 日的判决。

Morgan 的丈夫兼共犯 Ilya Lichtenstein 目前被软禁在家,而 Morgan 则处于保释状态。

根据 Howell 法官的说法,Lichtenstein 在策划 Bitfinex 窃案中扮演了比黑客攻击中扮演了比 Morgan 更重要的角色,因此需要对 Lichtenstein 施以更严格的限制措施。此外阿肯色州大学法学院的法学教授 Carol Goforth 还提到,Lichtenstein 与俄罗斯的联系也加剧了对他可能潜逃的担忧。

Morgan 参会的潜在原因剖析

如果一个人即将面临数年的监禁和巨额罚款,为什么她还会频繁参加比特币相关活动呢?

比特币开发者以及比特币托管服务公司 Casa 的联合创始人 Jameson Lopp 认为 Morgan 的行迹非常可疑,并建议大会主办方将 Morgan 视为一个潜在威胁者,拒绝她继续参会。

Lopp 的担忧凸显了社区对于 Morgan 的意图及其可能构成的潜在风险的普遍不安。

Loop 告诉 Cointelegraph,他认为 Morgan 参会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相对偏善意的可能性是,她正在寻找咨询工作的机会,以支付政府的 25 万美元罚款 —— 据悉 Morgan 在活动时的自我介绍也是”Web3 顾问”。

然而,相对偏恶意的可能性则是,Morgan 正试图通过为政府收集情报来减轻自己的刑期。

至于 Morgan 是否已听命于美国政府,Lopp 认为很少有人会在面临监禁时选择对抗而非合作。

考虑到 Morgan 自称在社会工程学方面的专长,Lopp 认为她很可能在利用这些技能代表政府行事。这种可能性进一步增加了加密社区的警觉性,加剧了围绕着 Morgan 的怀疑。

当“Bitfinex大盗”现身纳什维尔会场,有人慌了

Odaily 注:Morgan 2019 年时曾围绕如何利用社会工程学实现目标进行过演讲。

限制 Morgan 入场,是否与比特币的“包容”价值观相冲突?

Lopp 呼吁拒绝 Morgan 参会的行为在加密货币社区内部也遭遇了一定的反对。反对者认为,这种禁令与比特币文化固有的“包容”和“开放”精神相悖。

这一矛盾在社区内部引发了更广泛的辩论,即如何在安全顾虑与价值原则之间保持平衡。

Lopp 就此表示,他也不想因为 Morgan 对于比特币的信仰而将其排除在外,他只是认为:“她应该被拒绝参会,因为她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威胁……只有傻子才会把掠食者引入充满潜在目标的活动之中。”

Lopp 也不同意对所有被定罪的加密货币犯罪者一律实施参会禁令,他辩称表示:“犯罪与道德失衡并非完全同步,像 Sam Bankman-Fried 和 Alex Mashinsky 这样的人确实欺骗了无数客户并造成了广泛伤害,而对于像 Roger Ver 和 Erik Voorhees 这样的人,你可能需要动些脑筋才能说他们确实伤害了一些人。”

Lopp 认为社区应该选择保护自己免受不良行为者的侵害,通过拒绝那些已知存在有害意图或有犯罪背景的人参会,加密货币行业可以更好地保持其诚信和安全,确保活动对所有参会者来说都是安全且具有成效。

“我们行业植根于无需许可、自愿互动的理念。我们可以执行的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之一便是将那些已知的不良行为者排除在外。如果你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个体,你就不配从会议等社交机会中受益。”

截至发文,Morgan 未对置评请求做出回应。

摸完70000后直跌4000刀,牛就这么走了?

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Azuma()

摸完70000后直跌4000刀,牛就这么走了?

比特币再次经历了过山车行情。

OKX 行情显示,昨夜 21: 00 左右,BTC 时隔一个多月再次突破 70000 USDT,最高一度涨至 70050 USDT。然而,就在市场猜测这是否会成为 BTC 再创新高的预兆之时,BTC 却遭遇了快速且大幅的回调。截至今日 10: 00 ,BTC 一度跌破 66000 USDT,暂报 66175.1 USDT, 24 小时跌幅 3.51% 。

ETH 的情况则略有不同,或受 ETF 利好落地、灰度流出等事件影响,ETH 在 BTC 冲破 70000 USDT 之前的涨势并不理想,但或许是市场正在期待潜在的流入/流出拐点,ETH 此次回调也并不太明显。截至 10: 00 ,ETH 暂报 3299.2 USDT, 24 小时依旧录得 0.67% 的微弱涨幅。

山寨币市场的走势则相对值得注意,一改此前 “BTC 涨时山寨不动,BTC 下跌山寨血崩” 的惯例,本次 BTC 大幅回调期间,山寨币普遍并未出现过大回调,多数币种的 24 小时跌幅均小于 BTC,PEPE、AAVE、LDO 等部分山寨币甚至暂时还录得正值。

数据显示,今日恐慌与贪婪指数虽然仍为“贪婪”状态,但数值已从 74 回落至 67 ,降幅将为明显。

衍生品数据方面,数据显示,过去 24 小时全网爆仓 1.97 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为多单爆仓,数额达 1.4 亿美元。从币种来看,其中 BTC 爆仓 8714.46 万美元,ETH 爆仓 5158.46 万美元。

摸完70000后直跌4000刀,牛就这么走了?

BTC:回调可预期,机构及矿工仍乐观

首先来看 BTC 的行情,受益于纳什维尔比特币大会的积极情绪,尤其是以特朗普为代表的一众政界人士接连释放超预期的友好信息,BTC 在上周(尤其是下半周)一直保持着较为强势的表现。

基于此背景,随着大会的闭幕,市场对于 BTC 可能出现的潜在回调也有一定的预期。

Bitfinex Alpha 昨日发布表示,纳什维尔大会期间比特币期权市场的隐含波动率曾同步飙升,但近期隐含波动率已出现下降,这意味着短期可能会出现小幅盘整。

然而,今日早间 7: 30 左右 Mt.Gox 地址再次出现了小额的测试性转出(0.02 枚 BTC),考虑到之前 Mt.Gox 每次在进行类似操作后都会进行实质性的大额转出,这也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致使回调幅度进一步放大 —— 今日回调的低点出现在 8: 15 左右,即此消息出现后不久。

不过从 ETF 流出/流出状况来看,机构方面暂时仍对 BTC 保持着较为乐观的情绪。Trader T 监测显示,昨日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净流入 1.231 亿美元,这意味着在过去半个月(仅计算交易日)内,ETF 市场上仅有一日出现了净流出,其他十多个交易日均保持正流入。

摸完70000后直跌4000刀,牛就这么走了?

此外,投研机构 EMC Labs 也提到了算力市场的数据回升展现了矿工群体的乐观情绪。7 月 20 日比特网络算力创出了历史新高的 724 EH/s, 7 日平均算力也逼近历史高点。算力的恢复标志着矿工这一重要社群分子对后市的坚定看好,也成为后市 BTC 创出历史新高的一个有效支撑。

摸完70000后直跌4000刀,牛就这么走了?

ETH:静待拐点

与 BTC 的情况不同,ETH 近期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刚刚开放交易的以太坊现货 ETF 的影响。

虽然包括贝莱德 ETHA、富达 FETH、Bitwise ETHW、灰度 Mini ETH 等在内的八大 ETF 始终保持着正向的净流入状态,但由于灰度 ETHE 的天量级流出,致使流动性状况本就不如 BTC 的 ETH 在短短几天内承接了数亿美元的净抛压。 

摸完70000后直跌4000刀,牛就这么走了?

Farside Investors 数据显示,昨日以太坊现货 ETF 总计流出 1.565 亿美元,过去 5 个交易日合计已流出 4.983 亿美元 —— 其中灰度已流出 17.23 亿美元,其他多家 ETF 合计已流入 12.25 亿美元。

不过稍微值得乐观的一点是,灰度 ETHE 在过去 5 天内已流出 19.7% ,如果假设最终的流出份额为 50% ,预计还需 17 天达成,但在此之前随着 ETHE 流出规模的下降,其他 ETF 的流出数据应可与其相抵消。

综合来看,ETHE 的流出速度要比 GBTC 当年的流出速度快上许多,如果 ETH 可复刻 BTC 当时在 ETF 启动后“先跌后涨”的走势,预计 ETH 拐点会比 BTC 当时出现的更早。

山寨币:牛市还回来吗?

在此之前,Odaily 星球日报曾发布过多篇关于市场流动性以及山寨币走势的分析文章:《》、《》、《》。

综合来看,除了 meme、AI 等少数板块,以及接棒 ETF 预期的 SOL 等少数项目外,绝大部分山寨币在本轮市场周期中的表现都可以用“灾难”来形容。山寨币之所以表现如此糟糕,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 一是 ETF 的获批导致市场的流动性传导模式出现了变化,以往的增量资金入场路径一般都是“稳定币 —— BTC、ETH —— 山寨币”,但如今来自于传统市场的增量资金会更倾向于通过 ETF 形式直接投资 BTC,这也导致资金无法继续传导,造成山寨币市场的流动性匮乏状况。

  • 二是“VC 代币”持续性的天量解锁带来了持续性的抛压,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 —— 细看部分山寨币的流通变化情况,你会发现虽然部分代币的价格持续下跌,但流通市值却在持续创下新高。

  • 三则是天价开盘的新项目们在不断吸血市场仅剩的流动性,io.net、ZKsync、LayerZero、Blast……一大堆造势已久的热门项目接连上线,且 FDV 普遍在数十亿美元的级别,这使得山寨币市场的流动性匮乏状况进一步加剧。

不过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既然有部分头部大佬对山寨币的后市行情表示乐观。

摸完70000后直跌4000刀,牛就这么走了?

加密货币做市商 GSR 联席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Rich Rosenblum 昨日在 X 平台发文表示,山寨币将会卷土重来,而且会强势回归,这是他最有信心的一次。

考虑到 “BTC 涨时山寨不动,BTC 下跌山寨血崩” 的惯例已有打破趋向,Rich(这名字叫的真好…)的预言究竟能否实现,让我们继续保持关注吧。

潜在变量:宏观大周

需要注意的是,本周多起宏观时间均可能会对后市行情造成潜在影响。

北京时间周三(7 月 31 日)上午 11: 00 ,日本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和前景展望报告;

周四(8 月 1 日)凌晨 2: 00 ,美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半小时后鲍威尔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

当晚 19: 00 ,英国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会议纪要和货币政策报告。

Greeks.live 宏观研究员 Adam 亦就此表示,尽管市场预期较为一致,但是一旦有超市场预期的消息出现都将会是重磅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