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欧易交易所OKX官网

买家日益机构化,以太坊的旧梦与新现实

买家日益机构化,以太坊的旧梦与新现实缩略图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买家日益机构化,以太坊的旧梦与新现实

以太坊在过去十年的持续发展催生了多种 ETH 的使用案例,以及对其价值的不同观点。经历过 ETH 价格上涨的加密投资者可能将其视为“超声钱”。技术纯粹主义者可能将其视为一个可信中立的全球计算机。新参与者可能将其视为为去中心化、开源应用商店提供动力的“数字石油”。

买家日益机构化,以太坊的旧梦与新现实

以太坊的投资案例:以太坊的投资价值是什么?

以太坊的价值在于其灵活性以及支持比简单价值转移更复杂应用的能力。以太坊拥有最大和最活跃的软件贡献者社区,他们实施升级以增强平台的功能。这些开发者不仅关注平台的持续相关性,还致力于为一个能够适应和扩展的平台做出贡献,从而为现在和未来的资产和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以太坊上最受关注的应用包括稳定币(与美元挂钩的支付代币)、去中心化金融(在区块链上重建传统金融服务,如借贷)和代币化(在区块链上发行金融资产)。

当应用运行在以太坊上时,ether 代币则作为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中进行交易所需的货币。这些 ether 在支付交易费用时被消耗并从流通中移除,可能会随着平台使用量的增长而减少 ether 的供应。因此,投资 ether 表达了一种观点,即将有更多应用建立在以太坊的开放和无许可编程基础设施上,目的是吸引更多用户和收入,并扩展 ether 作为货币使用的领域。

来源:

我们认为,为了让以太坊的采用持续增加,需要新市场参与者的持续认可,他们对 ETH 的价值有独特的看法。ETH 的边际买家可能与加密原住民没有相同的意识形态倾向,我们应该接受这一点。随着我们进入 ETF 后的时间线,机构采用的增加,我们预计基于以太坊构建的具有机构吸引力的应用将最受益于流量、费用,最终是价格。

ETH ETF 的批准将对投资者对以太坊生态系统及其上构建的应用的合法性看法产生长期影响。最明显的受益者将是现实世界资产(RWA)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

RWA

RWA 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房地产、债券、股票甚至奢侈品等资产类别。目前有许多协议正在参与对国债收益率和私人信贷的代币化。还有许多其他代币化案例,但由于多种因素,其中一些协议的长期可行性值得怀疑,包括:

  • 监管障碍;

  • 对 KYC 控制的质疑;

  • 大型银行推出的自有产品会更值得信赖;

  • 与现有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缺乏整合。

关于机构将如何执行其 RWA 策略,似乎存在分歧。一方面,机构正在追求私有区块链的方法,另一方面,机构则希望整合现有解决方案。 的 Onyx 是一个基于 Avalanche Evergreen 子网的私有区块链,而黑石的 基金是一个在以太坊上发行的代币化美元收益基金。尽管许多加密原住民认为关于私有和开放区块链的辩论在 2018 年周期中已经解决,但真正的机构采用今天可能会使这一辩论复苏。

买家日益机构化,以太坊的旧梦与新现实

Cobie 关于机构采用

来源:

在私有/联盟区块链方面,互操作性可能是促进资产在平台间流动的关键,类似于银行间转账。连接各个区块链资产的基础设施,如无信任预言机和桥接(LINK、ZRO、AXL)可能会看到一些价值积累。另一方面,利用现有基础设施的机构可能会因安全预算和可信中立性而在以太坊上代币化其高价值资产。

DeFi:万物金融化

DeFi 在 2020 年启动了牛市,因为许多人设想未来金融将蓬勃发展。其无权限和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与协议互动,在货币市场进行借贷,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交换资产,并形成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以对提案进行投票和进行交易。

这个新兴行业开辟了许多超越传统市场所提供的机会。除了 DAO 和 DEX,还有有趣的博弈论实验,如 和 ,吸引了许多参与者梦想新去中心化前沿可能带来的机遇。

买家日益机构化,以太坊的旧梦与新现实

过去 90 天按收入排名的前 20 个加密项目

来源:

DeFi 作为一个领域也吸引了希望看到收入的基本面驱动投资者。在按收入排名的前 20 个加密项目中,DeFi 占据了 13 个名额,仅次于 L1 和 L2。

买家日益机构化,以太坊的旧梦与新现实

选择的 DeFi 协议的 P/F 比率

来源:

希望将资本部署到超越 ETH 的加密资产的基金,可能会购买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产品和相对价值较高的成熟 DeFi 应用,而不是那些流通量较低、完全稀释估值(FDV)较高的新协议。在价格/费用比率(市场愿意为每 $ 1 的费用支付的倍数)方面,许多 DeFi 协议的定价相较于一年前 ETH 交易约 $ 1, 850 时显著折扣。尽管费用可能受到资产价格的影响,但更广泛的信息是,这些具有经过验证的产品市场契合度的协议在今天的更有利环境中交易的折扣显著。考虑到机构投资者份额增加的更广泛背景,这似乎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供应分配时间充足,减少了大型结构性卖家的风险。像 MKR、LDO 和 AAVE 这样的老牌 DeFi 协议可能会在基本面驱动的资本部署者中受到欢迎,而像 DYDX 和 GMX 这样的永久性去中心化交易所(perp dexes)如果链上交易量复苏,可能会看到潜在的增长。

新的现实

通过 ETH ETF 的机构资本流入可能会导致区块链活动的复苏,这得益于以太坊的经济效应及其生态系统中杠杆的内在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ETH ETF 的被动买家不会像 BTC ETF 买家那样将 ETH 转换为山寨币。虽然这可能会抑制投资者的预期,但我们相信,ETH 的反身性特征将使其在 ETF 中每投资一美元时获得比 BTC 更大的上涨潜力。

买家日益机构化,以太坊的旧梦与新现实

Ethereums Trickle Down 经济

无论 ETH ETF 的流入是否会带来意外的上行,加密货币投资者都应该意识到,随着买方基础变得越来越机构化,市场动态也在不断变化。在后 ETF 时代,我们应该期待 ETH 随着资产的成熟而降低波动性,但在接受新现实的同时,也不要忘记重温旧梦。

美国​SEC指控Citron Research创始人Andrew Left涉嫌通过证券欺诈获利1600万美元

美国​SEC指控Citron Research创始人Andrew Left涉嫌通过证券欺诈获利1600万美元缩略图

博链财经BroadChain获悉,7月29日,据Cointelegraph,卖空金融研究公司 Citron Research 创始人 Andrew Left 被指控犯有证券欺诈罪。

据称,Andrew Left通过误导散户投资者的“诱饵交易(bait and switch)”股票推荐获利 1600 万美元。

美国​SEC指控Citron Research创始人Andrew Left涉嫌通过证券欺诈获利1600万美元

美国 SEC 在7月26日的一份声明中称,Andrew Left 是一名强烈的加密货币怀疑论者,他利用社交媒体和电视节目对自己持有空头或多头头寸的股票提出建议。

这造成了一种假象,即他对这些股票的公开评论与其公司的交易活动是一致的,尽管在许多情况下他会“反向操作”。

美国 SEC 补充说:“这种欺诈行为欺骗了投资者,并允许 Left 利用他的 Citron Research 报告和推文作为催化剂,从中获得短期利润。”

此前,Andrew Left 和 Citron Capital 因涉嫌数百万美元的欺诈行为遭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司法部(DOJ)指控。

据悉,Citron Research 是 GameStop 最著名的卖空者之一,2024年6月宣布不再做空 GameStop。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729):“Never Sell Your Bitcoin”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729):“Never Sell Your Bitcoin”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729):“Never Sell Your Bitcoin”

在周日备受瞩目的比特币 2024 峰会上,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作为重磅嘉宾发表演讲。演说开始前市场提前兑现了预期的利好,将比特币价格推上 69500 的高点,但多军也在正式开讲以后很快意识到特朗普官宣将 BTC 加入美国战略储备的概率并不是很大,他更多的是把这次演说当成一次总统竞选拉票,市场也因为预期落空而快速回吐之前的涨幅,造成短暂的下跌,期权市场也在会议过程中大量做空波动率,使得 Vol Curve 迅速走陡下行。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729):“Never Sell Your Bitcoin”

Source: TradingView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729):“Never Sell Your Bitcoin”

Source: SignalPlus, ATM Vol

尽管市场最大的期望(战略储备计划)落空,但特朗普还是延续着拥护加密市场的言论,喊出了诸如“Never sell your Bitcoin!”这样的口号,也讲到他上台第一天要做的事就是炒了 SEC 现任主席 Gary Gensler, “On day one I will fire Gary Gensler”,甚至说了两遍。市场看涨情绪在昨日晚间开始发酵,日内波动高达~ 3% ,一路向上挑战 70000 美元关口,达到数周新高,前端的 IV 和 Vol Skew 也随着价格一路上行,BTC 整体波动率水平回到 55+%以上,Vol Skew 在 3% 上下。

另外,BTC 的 IV 曲线还有其他值得注意点,一是年底以后的波动率水平整体被压低,期限曲线以 27 SEP 24 为支点走平,其二是 2 AUG 和 8 NOV 这两个到期日,暗含了高达 63% /67.5% 左右的 Forward IV,显著高于其他期限。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729):“Never Sell Your Bitcoin”

Source: Deribit (截至 29 JUL 16: 00 UTC+ 8)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729):“Never Sell Your Bitcoin”

Source: SignalPlus, 25 dRR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729):“Never Sell Your Bitcoin”

Data Source: Deribit, ETH 交易总体分布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729):“Never Sell Your Bitcoin”

Data Source: Deribit,BTC 交易总体分布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729):“Never Sell Your Bitcoin”

Source: Deribit Block Trade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729):“Never Sell Your Bitcoin”

Source: Deribit Block Trade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729):“Never Sell Your Bitcoin”

您可在 t.signalplus.com 使用 SignalPlus 交易风向标功能,获取更多实时加密资讯。如果想即时收到我们的更新,欢迎关注我们的推特账号@SignalPlusCN,或者加入我们的微信群(添加小助手微信:SignalPlus 123)、Telegram 群以及 Discord 社群,和更多朋友一起交流互动。SignalPlus Official Website:https://www.signalplus.com

Web3基金会发起调整DOT通胀率讨论,降低通胀到8%引起热议


背景

DOT的通货膨胀一直以来都是波卡生态中大家密切关注的话题,而最近,官方似乎有意推动对DOT经济模型的调整,频繁提出修改意见,并逐步推动改进。

比如,前段时间提出将DOT通货膨胀的20%划归到国库,从而解决了国库耗尽的问题;再比如将一系列通胀相关的参数转变为可以通过治理的方式进行修改的状态,包括:

  • max_inflation参数主要决定最大的通货膨胀率,可以通过调整这个参数来调整波卡的最终通货膨胀率,当前为10%
  • ideal_rate参数主要决定最佳Staking比例(又或者叫理想率),这个数字是会根据实际的Staking比例最终计算出会有多少资金进入国库
  • falloff参数主要用于决定奖励Staking者不在最佳Staking比例(ideal_rate)时曲线的形状

以上这些都是由Web3基金会的研究科学家Jonas主导讨论并进行提案修改的。

而就在上周Jonas再次出手,针对波卡的总通货膨胀率提出了一个新的修改建议,再次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也引出了目前比较主流的一些观点,我们可以通过人们对通货膨胀率的讨论,可以看出一些普遍的思考。

简述官方的核心论点

我们刚刚提到Jonas概述了技术变革的路线图(详情请参见:https://forum.polkadot.network/t/polkadots-economics-tools-to-shape-the-forseeable-future/8708),该路线图允许社区直接通过OpenGov调整关键的经济参数。

不过,随着这些更新即将在下一次运行时升级中部署,Jonas认为现在应该开始讨论未来合理的具体参数集,其目标是说明调整不同的参数会如何影响波卡的经济状况,以提供一个合理的一揽子更新参数,并说明这些参数对通货膨胀、Staking年收益率(APY)和国库收入的影响。

此外,Jonas还建议取消对不符合理想利率的Staking者的任何惩罚,从而简化通货膨胀系统,避免不必要的(额外的)国库资金流入,减少系统的普遍混乱。

在最新的论坛帖子中,Jonas从简化模型、基准情况及其结果、进一步调整的方案及其结果、后续步骤等几个方面详细阐释了为何需要降低波卡通胀率及通胀系统的复杂性。Jonas提议可以将通货膨胀率降低到每年8%,而国库资金流入率固定为通胀率的15%,具体参数为:

  • min_inflation = 6.8%
  • max_inflation = 8%
  • maxStakerReward = 85%

最终的结果是:

  • 约11.62%的APY(Staking率=58.5%)
  • 约1.155M DOT(每24天流入国库的DOT数量)

Jonas也在帖子中表示,要想在通胀问题上达成共识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因为大量的参数会导致许多自由度,从而产生许多不同的参数“包”。因此,Jonas建议大家先在链下就该问题展开讨论,看看能否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尽可能达成一致后再发起链上投票。

和Jonas预想的一样,此帖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社区的激烈讨论,除了Jonas所代表的官方论点,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各派的论点有哪些。

其他各派观点

1.全力支持

部分社区成员对Jonas的观点表示赞同,比如成员polka.dom认为,Jonas提出的建议是一个合理的开端,至少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机制,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错误可以改变数值。还有一些社区成员认为只要最终的结果对自己有利,让DOT成为一种非常实用、可投资、用途广泛的资产,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案自己都会支持。

2.不赞成

反对的声音也有不少,社区成员Kingston007坚决反对这个提议,并认为存在以下风险:

  • 降低波卡通胀率的时机对依赖Staking奖励的投资者尤其不利。在熊市环境中,Staking奖励成为维持流动性的重要生命线,在这种情况下,减少这些奖励会加剧通证持有者的压力,可能导致他们对网络的持续参与和支持减少。
  • 调整通胀率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看法和通证持有者的信心。通货膨胀率的降低可能会被视为网络试图人为控制通证供应的信号,这可能导致人们产生怀疑,从而增加通证价值的波动性,因为通证持有者和潜在通证持有者会对网络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做出反应。
  •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增长依赖于激励参与和保持通证价值之间的平衡。大幅降低通胀率可能会限制早期采用者和贡献者的回报,从而阻碍波卡的长期发展前景。这种限制可能会导致开发活动减少、网络改进减少和采用率降低。

Kingston007表示,虽然降低通货膨胀率似乎有利于保持通证价值,但它在波卡的网络安全、Staking参与、经济平衡、带给人们的感受、通证持有者稳定性和长期增长方面都存在风险。在对通胀率进行任何调整之前,必须进行仔细考虑和全面的影响分析,以确保波卡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和活力。

社区成员coco表示自己完全赞同Kingston007的观点,实际上,他目前把Staking奖励作为一种生活收入。coco认为,该提案旨在确保通证价值,然而它忽略了一个事实,即投资者拥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并且这些利益在这里竟然会被质疑。

他还提到,支持该提案的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并不依赖于Staking奖励的收入,而往往依赖于国库的利益。Jonas声称Staking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从基本的技术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现实的情况是,Staking者确实是为了获利而采取行动,如果DOT不再产生收益(或收益不足),普通或机构投资者会如何处理它们?用现有的成千上万种方法在生态系统中使用它们吗?

该提案违背了真正投资者的利益,coco认为所谓大多数投资者都会赞成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当然,那些以相同数额的DOT领取工资的人也会喜欢这个提议)。最后,他表示非常怀疑这项措施是否会对DOT的价值产生积极影响。

3.固定数额通胀

波卡教育家alice_und_bob表示同意Jonas降低DOT通货膨胀率的观点,但他提议取消24天的支出周期限制,并且过渡到线性或亚线性通货膨胀。

目前,波卡采用缓慢的指数式通货膨胀。如果能够了解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倒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大多数成员并不了解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而且也不可能对他们进行充分的教育。alice_und_bob认为,如果人们拒绝接受一个理论上合理的模型,那么这个模型显然还是不适合市场。指数型通胀通常给人留下负面印象,因此他认为波卡生态系统现在应该过渡到一种线性通货膨胀,它仿效当前的价值观,但使其更加有形。

例如,通货膨胀总额为每年1亿DOT(约为现在的70%),其中:

  • Staking者:每年7500万DOT
  • 国库:每年2500万DOT

这样做的优点是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记住线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缺点则是相对安全预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但完全可以及时作出反应)。

Web3基金会的技术教育者Filippo同意alice_und_bob的观点,即应该取消支出期,取而代之的是更灵活的系统。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个更激进的方案,以迫使国库资金更健康地支出,同时降低DOT的通胀率:

  • 最大通胀率:6%
  • 最大Staking奖励:90%
  • Staking者通胀:5.4%
  • Staking者年化收益率:9.1%(Staking率为59%),通货膨胀后为3.1%

Filippo认为,只要流入的资金是固定的、可预测的,而不是像当前这样是动态的,我们就不需要大量的通胀流入国库。80%的交易费用流入了国库,而我们还远未广泛采用波卡,在这种情况下,费用实际上可以成为重要的国库流入。此外,核心时间收入也可用于资金流入。

我们的观点

1.DOT的通货膨胀必须要调整

DOT的通货膨胀必须要调整,因为现在的波卡生态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基础,其中有两大原因都是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

其一,DOT过高的通货膨胀率会让许多持有者因为担心持有的DOT贬值而更倾向于卖出或者只是短期持有DOT,潜在卖盘更多。而这又会让一些长期参与Staking的DOT持有者,因为这些人的抛盘带来的价格下跌而受到损伤,甚至超过了Staking带来的收益率。似乎不同的DOT持有者都比较难受。其二,DOT的通货膨胀率过高,也带来了超高的Staking收益率,达到惊人的15%左右,很少有商业模式能够与这样的收益率媲美,这会激励用户更多地参与Staking而不是参与到其他波卡应用中。这就类似于现实世界中当银行利息很高的时候,人们会更倾向于把钱存在银行以获得较高的无风险收益,而不是拿这些钱去参与一些其他的生产活动,这也是加息会降低社会生产活动的逻辑。同样,在波卡生态中也处于这样的状态。

波卡目前的情况就是有大量的持有者都把DOT用于Staking,但是DOT相关的应用很少,即使有,其参与的用户也不多。这样就形成了空有大量Staking的资金和用户,但是生态非常薄弱和早期,以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波卡,就相当于是这个国家只有居民和银行,居民只把钱存到银行吃利息,而国家当中缺乏丰富的商业,已有的商业中用户也非常少,赚钱效应也低,整个国家发展极度缺少活力。

因此,尽管会影响一些Staking参与者的收益,但调整DOT通货膨胀的比例是刻不容缓的。并且从长期来看,如果将通货膨胀比例调整到合理的区间,是可以支持用户降低对DOT会贬值的看法,降低潜在的抛盘,同时也能利于其他生态应用的发展,形成一个商业活动非常丰富的良性生态,这些都将有助于波卡的价值提升。

2.我们不支持按照固定数量进行增发

波卡是一个PoS系统,因此需要一定的Staking的资金才能更具备安全性,如果采用固定数量的增发的话,会导致Staking收益逐渐降低,让Staking对于用户的吸引下降,有可能导致Staking比例的下降,进而降低网络的安全性。

此外,Staking收益会是整个网络的无风险收益,是整个网络经济的基础锚定利率,如果按照固定数量增发,那么该利率是会持续下降的,这会影响其他项目的收益基准,不利于生态项目的发展。

3.我们也不支持DOT有一个恒定的总量上限

该论坛的文章回复中也有一些观点在支持给DOT设计一个总量上限。

恒定的总量也会遇到“按照固定数量进行增发”的设计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除此之外,恒定上限还有一些其他问题。

比如,恒定上限带来的通缩就一定等于价值会上升吗?

我们见过许多通缩设计的项目并未因此获得持续的增长,尤其是一些PoW或者DePIN类项目,他们设计了一些类似于像BTC那样每过一段时间系统奖励减半或者随着时间推移系统奖励呈线性下降的设计,最终都会给项目带来一个恒定的总量。

然而,这些项目往往本就表现不佳,并且其本身的机制还在这种艰难的时刻减少了回报,许多矿工更是雪上加霜,因回报的双重减少(数量和价格同时下降)而离开。因此,我们认为BTC的成功是有特殊原因的,不能因为BTC的成功,而将其简单的归功于其通缩的机制上,否则这样很可能会变成刻舟求剑的情况。

4.我们期望的调整结果

我们倾向于将DOT的总通货膨胀由现在的10%调整为5%,并在其他燃烧机制的情况下最终将通货膨胀能够控制在4%以下。

其中的1%固定给到国库,以确保每年有保底数量的DOT进入国库,避免国库被耗尽。剩下的4%按照实际Staking比例与最佳Staking比例的差值进行计算,能够算出Staking参与者将会获得小于8%的收益,剩下的部分依然进入国库。

最终由于其他燃烧机制的作用,DOT的每年最终通货膨胀率将低于5%,未来可能通过核时间收入燃烧等机制将通胀降低到4%以下。

为什么是选择5%这个数字?

一方面要考虑到需要有固定比例的通货膨胀部分的DOT要进入到国库,避免国库的收入过少。同时,从传统金融的角度,通货膨胀率在2-3%会被认为是一个温和的通货膨胀率,比较利于经济的发展。许多中央银行(如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设定的通胀目标通常在2%左右。因此,总的通货膨胀比例设定为5%,基于一些燃烧机制会将当前DOT的最终通胀降低到4-5%,而随着波卡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燃烧,甚至可以将通货膨胀率降低到3%左右。

此外,对于通货膨胀率的调整,此前我们也做过一些社区的问卷调查,0-3%和3%-5%这两个区间是社区支持率较高的两个区间,所以5%以内能够比较接受的程度。

我们在考虑调整通货膨胀时要考虑该利率对生态发展的影响,不支持DOT有一个恒定上限,或者说按照固定数量增发。我们支持“按照百分比进行通货膨胀”。

因为波卡的经济模型设计除了要考虑的通货膨胀,也一定要考虑该设计如何能够与生态的发展达成平衡。鉴于目前主流的公链/Layer2的发展都是依靠DeFi的蓬勃发展最终才成功度过初期阶段,之后才发展出更多类型的生态,并且区块链本身就是传递价值的网络,因此我们认为DeFi的发展是各公链同时也是波卡发展的核心生态。

而许多DeFi项目以及更多的应用通常其盈利的设计都是按照百分比的收益来设计的,所以我们强烈建议波卡的通货膨胀设计一定要保留“按照百分比通胀”的这个设计。否则,如果是固定数额或者逐渐递减的通货膨胀方式,很可能会破坏许多DeFi收益的根本。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以预见到在不久的将来RWA项目的发展会成为主流,那么Staking的收益比例就会经常与RWA资产的收益率进行比较,因此这部分的收益不能过低,如果采用固定数额的通胀,就会使得Staking的收益低于这些更有吸引力的资产。

综上所述:

通货膨胀比例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总通胀率5%是我们认为考虑了多种因素之后比较适合的一个区间,并且还可以通过燃烧进一步下调最终的通货膨胀率(比如能够调整到3-4%),但同时又不减少Staking的收益(6-8%)。

不过有可能一次性降低到5%会带来巨大的阻力,比如会立即减少节点运营方的大量收益从而可能在公投的时候获得大量的反对而难以推行,那么就可以考虑通过拉长时间,以(可能是)数年的时间线性地将总通胀率下调到5%,比如每半年减少1%,来推行波卡的通货膨胀的调整。

后记

尽管每一次的经济模型调整都有太多的观点,但是从目前的进程来看,不论是将固定比例的通货膨胀资金划到国库还是将经济模型参数变得可以被治理调整,都符合我们的研究结论,而此次Jonas提出的修改总的通货膨胀率的方向我们还是认可的,只不过是具体的程度我们觉得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调整。

此外,这样的经济模型调整会因为要通过公投的形式来决定,或许会受到很大的阻力,但是如果此次先实现从10%降低到8%,之后再进行新的提案将8%降低到6%,这样一步一步来,或许成功率会更高一些。

虽然波卡目前的表现比较平淡,但是波卡不论是在技术上已经更新迭代了许多,同时大家关心的经济模型问题也在密集的得到讨论和调整,波卡已经在悄然进行改进,或许等待下一次周期来临之时,再现一次21年的荣光,密切关注波卡动态的用户或许已经做好准备了,你准备好了吗?

聚合的力量: Layer 3

聚合的力量: Layer 3缩略图

原文作者:Joel John and Siddharth

(作品集:DAYBREAKER,关于 Tomo:eth 基金会插画师)

「推荐寄语:Layer3 近期密集上线交易所并将于 7 月 30 日发放空投申领及代币质押,实现了又一个阶段性里程碑。本文阐述了聚合理论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实际应用,以 Layer3 平台为例,介绍了其如何通过鼓励用户参与任务(Quests)来吸引和留存用户,并为用户提供所有权和经济激励。enjoy!

2022 年 3 月,

我首次在加密货币背景下撰写了关于聚合理论的文章

https://www.decentralised.co/p/on-aggregation-theory-and-web3

自那以后,我亲眼见证了它在多家投资组合公司中的实际应用。

  • Hashflow 已实现超过 180 亿美元的交易量。

  • Gem 已被 OpenSea 收购。

  • Layer3 已扩展至 450 万个钱包。

Layer3 尤为特殊,因为它是我从 LedgerPrime 签出的最后一笔款项,就在 FTX 崩盘之前。我多希望能声称我们以天才般的先见之明预见了这些结果,但事实上它们有些出乎意料。然而,事后看来,重温聚合理论并探索创始人可利用的规模化模式,是值得的。

在今天的分享中,我们有幸与 Layer3 合作,他们慷慨地开放了内部数据集,供 VC 们及其顶尖用户访问。过去几周,我们深入研究了一个企业如何成为注意力汇聚点,正如谷歌在 21 世纪初所做的那样。在今天的专栏里,我将首先驳斥自己在 2022 年提出的一些观点,随后阐述聚合器在构建规模化过程中必须采取的不同策略。

我们常认为加密货币中的消费者应用难以扩展。然而,Layer3 作为一款产品,拥有 450 万个完成 1 亿次任务的钱包。在此过程中,它们推动了近 1.2 亿次链上操作。规模已然存在,只是这些故事未被广泛传播或深入研究。

本期内容将带您深入了解如何产生类似结果的内部机制。

聚合的力量: Layer 3

聚合的力量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构建任何产品或服务最具挑战性的方面是接触客户。如果你要生产一种消费品,你只能通过实体的店面来销售。这自然限制了你能够触及的消费者数量。互联网的关键突破在于其能够全球性地聚合需求。

这种聚合催生了许多如今家喻户晓的巨头:谷歌、网飞、亚马逊和 Meta,它们都或多或少地遵循了聚合理论的某些特征。

供应链有三个关键要素:供应商、分销商和消费者。

  • 供应商:网络中寻求分发的一方,例如谷歌和 Meta 的广告商、亚马逊的零售商,以及 Netflix 的内容创作者

  • 分销商:供应方通过该渠道触及终端消费者的分销途径

  • 消费者:网络的需求方,从供应方购买产品或服务的最终购买者。

聚合理论指的是将供应、分销和需求进行整合,以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聚合器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 直接与消费者建立关系:平台直接拥有消费者的时间和注意力。例如,消费者访问亚马逊购买商品或访问 Netflix 消费内容。

  2. 新用户服务的零边际成本:随着更多用户加入平台,平台不会产生额外成本。例如,Spotify 或 Netflix 可以向 100 名或 100 万名用户分发内容,而无需增加成本(服务基础设施除外)。

  3. 网络效应:用户涌向聚合平台,使得供应商更倾向于入驻该平台,从而因供应增加而吸引更多用户。例如,用户前往亚马逊购买商品,这吸引了制造商通过亚马逊销售,进而因供应多样化而吸引更多用户。

并非所有聚合器都具备每一项特征。例如,亚马逊虽为聚合器,但为每位新增用户提供服务时都会产生边际成本。

最终,聚合器因其提高了市场双方的交易效率和用户体验而积累了巨大价值。

现在,让我们将注意力转向加密领域,以了解新兴的聚合器。其供应链如下:

  • 供应商:加密货币的供应方由第一层或第二层区块链以及拥有原生代币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s)构成。前者旨在分发区块空间,而后者则向消费者提供产品。这些参与者都在追求高效的分配策略,以触及并获取用户。

  • 分销商:分销商是指与消费者直接建立关系的任何渠道。这包括钱包、交易所,以及我们将在下文进一步讨论的新兴模式。

  • 消费者:包括开发者、机构或对区块空间或链上应用有需求的零售参与者,均属于消费者。

市场供应端日益分散,涌现出数百个 Layer 1 和 Layer 2 区块链以及数千个 dApp。其中许多项目已获得数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并持有价值数亿美元的财库资金。这些资产将被用于推广,因为各方都在竞相触达其目标受众。

在 2019 年的一次座谈会上,Chamath Palihapitiya 有名地指出,每筹集 1 美元的风险投资中,

就有 0.40 美元流向了谷歌、Facebook 或亚马逊。

我们相信,同样的动态将在加密领域发生,只不过大多数团队不是花费现金,而是将分发他们的原生代币。另一种思考 TAM 的方式是,协议团队金库中持有的原生代币的价值。

截至 2024 年 6 月,前二十大区块链生态系统共同持有超过 250 亿美元的代币储备,这些代币计划分配给用户和利益相关者。随着未来几年数千个项目发行自己的代币,这一价值预计将持续增长。

随着这些代币的市场价值上升,它们将成为互联网上激励机制的主要工具。

我们也相信,有少数应用程序具备成为这一支出主要分发渠道的潜力。

本期内容聚焦于这些因素核心的一个业务。我们在研究中采访了多位顶级用户,他们表示 Layer3 已成为许多新用户的“加密领域的谷歌”。他们将该页面加入书签,作为一种寻找新产品或仅是找到他们日常使用链接的途径。换句话说,该产品已跨越鸿沟,从需要留住用户转变为在用户群中培养了使用习惯——这一成就,在当今行业中鲜有初创公司能够宣称。

这些行为模式背后,是一些极其稳健的商业基础。要理解这些基础是什么,我们需要回到 2022 年初。

狂野时光

在 Luna、3AC 乃至最终的 FTX 崩盘之前,行业曾短暂地以为自己已跨越鸿沟。购买体育馆冠名权被视为打入主流的方式。然而,在用户获取方面,体验却是相当零散的。尽管公众已接受加密货币,但多数项目仍无法在 Twitter 或 Google 上直接投放广告。产品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 Twitter 用户对产品的讨论。

通过代币实现所有权的新动态在行业中崭露头角。在加密领域,代币实际上充当了客户获取成本(CAC)的角色。随着行业的演进,这些代币被用于多种方式来吸引用户。起初,用户通过向社区销售(ICO)来获取,随后通过事后奖励用户(空投),最终通过奖励资本对齐(流动性挖矿)来吸引用户。然而,这些方法均被证明效率低下。

新的分发渠道,如 Layer3,应运而生,并寻求以更高效、更优化的方式分发代币以获取用户。这便是“任务”平台发挥作用的领域。其价值主张简单明了:品牌不再将资金投入广告,而是直接奖励用户。寻找新产品的早期采用者只需前往问答平台并投入时间。用户参与的产品越多,他们获得的代币激励就越高。

创立 Layer3

Layer3 成立于 2021 年,由 Brandon Kumar 和 Dariya Khojasteh 共同创立。还记得吗,Layer3 最初的登录页面写着“通过做琐事赚取加密货币”。其核心理念是打造一个市场,让协议利用其代币来协调用户行为。有趣的是,两人竟是借助 Webflow 和 Airtable 这两个无代码平台搭建的网站,成功筹集了种子轮资金。
该平台已发展成为行业内增长最快的聚合器之一。支撑这一增长的是一套技术栈,能够解决用户识别、分发以及用户资产所有权等方面的痛点。

在加入 Layer3 之前,Brandon 曾是 Accolade Partners 的投资人,这是一家管理着数十亿美元资产的机构,也是全球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PE)领域最大的资本配置者之一。作为投资者的丰富经验使他能够很好地管理业务的供应端。他与协议构建者建立关系,并在数十个 VC 支持的投资组合中进行交叉销售,确保了网络供应端的强大。当然,这需要一个世界级的产品,而这正是 Dariya 的专长所在。

达里亚,一位经验丰富的应用开发者,曾成功构建并扩展了多个消费者应用。他完全有能力设计出 Layer3 如今闻名遐迩的产品体验。他所实施的深思熟虑的 gamification 和有效的用户体验策略,带来了高度吸引且令人上瘾的消费者体验。

本质上,Brandon 专注于业务的 B2B 端,负责协议的接入,而 Dariya 则聚焦于 B2C 端,致力于与消费者互动。这种互补的工作方式是 Layer3 成为领先聚合平台的关键因素。

解决冷启动问题

在 Layer3 的早期阶段,存在一个经典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任务平台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拥有定价权。正如传统世界中的聚合器一样,你能掌控的价值取决于你在需求端所拥有的资源。亚马逊能够与供应商谈判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正是因为它拥有大规模的用户基础。

但当你没有用户时,该如何应对?在一个多个现有企业竞争的领域,你如何脱颖而出?这是 Layer3 在早期面临的挑战。他们深知,在拥有大量用户之前,他们将难以掌握定价权。因此,他们初期的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培养核心信仰者上。
Layer3 最早的任务集中在刚刚启动的协议上——这些协议中的应用尚处于萌芽阶段,用户出于纯粹的好奇心去探索它们。

Layer3 的初始任务旨在在市场发现之前发掘并呈现新产品。其重点在于精选而非盈利。用户迅速开始涌向该产品,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寻找链上酷炫活动的可靠来源。这与 21 世纪初网络发展中出现的类似范式相似。
随着用户纷纷上线,谷歌逐渐成为许多用户的主页。
为什么?因为记住网站很麻烦。

你可以直接前往谷歌,输入“Face Book”之类的查询来找到这个社交网络。在研究本文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多位用户,他们使用 Layer3 的主要目的是以安全且愉快的方式发现新协议。

Layer3 早期采用的一种策略是在接触特定协议进行销售之前,先为其运行任务。通常情况下,这导致创始人注意到来自第三方产品的用户流量显著增加,从而倾向于与 Layer3 合作。

聚合的力量: Layer 3

Optimism 链专用数据

在撰写本文时,Layer3 已成为 Arbitrum、Base 和 Optimism 上最常用的应用之一。

截至 2023 年 6 月 29 日,他们已协助完成来自 120 个国家的用户超过 1.2 亿次链上操作,近 450 万个钱包与该产品进行了互动。如今,Layer3 推动了游戏、AI、DeFi 及 NFT 领域内 31 条不同区块链和 500 多个协议的增长。

根据团队所述,他们每月收到 60 至 90 个协议的主动关注,这些协议有意加入他们的分销网络。

正如前文所述,没有需求端就无法吸引网络的供应端。现在,让我们聚焦于用户行为以及 Layer3 与终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聚合需求

Layer3 的显著增长和用户参与度并非一蹴而就。2022 年,该公司虽融资额远低于同行,但其深思熟虑的游戏化策略使其迅速扩张。

大量借鉴 Octalysis 框架

https://yukaichou.com/gamification-examples/octalysis-complete-gamification-framework/

,Layer3 的平台已成为打造行业领先消费者体验的标杆。

由周裕凯开发的 Octalysis 框架,将游戏化的复杂性分解为八个核心驱动力,这些驱动力激发了人类行为。它构成了 Layer3 团队思考其产品的基础。

聚合的力量: Layer 3

首先,Layer3 通过允许用户在协议和项目中获得所有权,满足了用户对宏大意义与使命感的追求。这使用户产生了一种为超越自我的事业贡献力量的感觉。平台通过 XP 系统和奖励中心来满足用户对成长与成就的渴望,用户通过完成激活任务(如任务、竞赛和连击)积累经验值,从而保持竞争力并解锁更多机会。

通过在平台商店内战略性地使用宝石,激发用户的创造力和策略规划,从而满足对创造力与反馈的需求。所有权与拥有感是重点,Layer3 通过 CUBEs 和 ERC-20 代币确保用户对其数字资产和身份拥有强烈的归属感。更多详情稍后揭晓。

这种所有权感加深了用户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聚合的力量: Layer 3

Layer3 的排行榜。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们与该平台的几位领先用户进行了交谈,以了解他们对平台的看法。

社交影响力与相关性通过排行榜功能得以利用,该功能展示顶尖用户,营造一个竞争环境,用户在此努力提升排名并获得认可。通过实施时间或参与人数限制的任务、竞赛以及限定赛季时长,创造了稀缺性与紧迫感,激励用户迅速行动以获取收益。

Layer3 通过引入宝箱和战利品箱,也利用了不可预测性与好奇心,吸引用户持续与平台互动,探索可能解锁的奖励。最后,通过每日连胜功能,满足了用户对损失和避免的驱动力,激励他们定期返回平台,以免失去进度。

平台的一些资深用户持续使用该产品已超过两年半,因为他们担心失去领先优势。

加密货币领域的谷歌

当网络最初出现时,其变现潜力尚不明朗。20 世纪 90 年代末的分析师们曾猜测一个人会看到微软加载页面的次数,以此评估在该页面上投放广告的可能性。人们的注意力正转向数字化,但衡量其价值的机制尚未建立。随着大量用户开始集中于少数几个平台,解决方案随之浮现。

谷歌、脸书和亚马逊构建了庞大的数据孤岛,能够预测用户的情绪、偏好和好奇心。

这些数据集被隔离,未对开发者开放以供利用和定位用户。网络上的广告如同支付给平台的税款,用以触及用户。用户在 Facebook 上停留时间越长,Facebook 向其展示广告的概率就越高。而他们看到的广告越多,购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Facebook 有动力让用户长时间沉浸其中,因为其收入依赖于此。
2010 年至 2020 年间,互联网演变成了一个注意力陷阱,让我们紧盯着屏幕不放

聚合的力量: Layer 3

区块链作为资金轨道,使广告商能够直接奖励用户。

激励机制常常解释了系统为何如此运作。在 Meta 的 Instagram、WhatsApp 或 Facebook 等产品上,我们分享了最私密的细节。在 2010 年代中期,我们打卡餐厅、分享照片,并详细记录我们的情感状态。
我们未曾察觉,该平台在鼓励我们放弃数据的同时,我们并未完全意识到这一过程的发生。

随着移动设备性能的日益强大,网络不再需要我们登录其产品。我们通过谷歌搜索、GPS 定位,有时甚至通过聊天,放弃了我们的数据。

Layer3 以两种强大的方式颠覆了这一模式。

用户自有数据

与传统广告模式不同,Layer3 上的消费者通过 CUBEs 拥有自己的数据。这些凭证是可携带的,并由用户永久持有。一旦发放,Layer3 无法收回。CUBEs 是用户在 Layer3 完成激活后收到的 ERC-721 代币。每个代币都包含自定义元数据,统一了用户的链上会话数据。这使用户能够拥有自己的链上足迹,并帮助协议更精准地定位目标用户。

根据 Growthepie.xyz(截至 2024 年 6 月 17 日),CUBEs 在 Base、Optimism、Arbitrum 和 zkSync 平台上成为最受欢迎的 NFT,跨链拥有 Cube NFT 的钱包数量超过 150 万个。

聚合的力量: Layer 3

立方体是在链上凭证,授予用户执行特定操作的资格。

消费者正向单位经济学

除了拥有自己的数据外,用户实际上通过 Layer3 获得了他们所使用协议的所有权。例如,如果消费者在 Layer3 上完成了一次 Optimism 激活,他们将获得 OP 代币。如果他们在 Layer3 上完成了 Arbitrum 激活,则会获得 ARB 代币。这一过程由 Layer3 的分发协议促成,该协议根据用户在链上的足迹动态地奖励他们。
我们将在下一节讨论这一特定动态。

其结果是围绕消费者采用和关注形成了一道强大的护城河,使得 Layer3 能够构建庞大的受众群体,并使他们能够接入更多协议,从而吸引更广泛的受众。

几年前,Jesse Walden 发表了一篇题为《

所有权经济

The Ownership Economy: Crypto & The Next Frontier of Software

的博文。其基本前提是,随着个人对平台价值创造的贡献日益普遍,下一步的演进方向是向着由用户构建、运营、资助和拥有的软件发展。这种所有权通过代币得以实现。

我们坚信这一未来,但承认由于直到最近才缺乏高效所有权分配的良好基础设施,这一愿景尚未实现。诸如空投和流动性挖矿等机制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总体表现欠佳。
Layer3 向协议提供的一项核心价值主张是,提供一种更高效的方式来分发代币以获取用户。协议通过 Layer3 路由代币,以便在正确的时间触达正确的用户。

聚合的力量: Layer 3

里程碑机制使开发者能够要求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一系列操作后,方可获得奖励。

进一步地,上个月,Layer3 推出了一款名为“里程碑”的产品。该产品观察用户随时间的行为,奖励用户的不是单一交易,而是多种活动的组合。例如,用户可能需要将资金锁定在智能合约中 30 天,或在一个月内完成五次 Uniswap 上的交易。
与专注于单一事件或累计交易的传统空投模式不同,Layer3 的 Milestone 产品使开发者能够混合搭配推动价值的链上互动。

对我而言,这突显了 Web2 中规模化企业与加密领域企业之间的主要差异。与谷歌或 Meta 不同,Layer3 对其用户数据几乎没有垄断权。如前所述,任何人都可以查询它。他们甚至不垄断用户如何获取价值的方式。任何人都可以查询 CUBE 持有者并向他们发送代币。Layer3 通过两种关键方式积累价值:

  • 与用户的长久关系:在区块链上无法伪造过去的交易记录。Layer3 通过其平台上的任务筛选出拥有多年交易数据的用户,这一能力构成了显著的护城河。

  • 精选最佳产品:他们能够筛选出最佳产品的能力源自其庞大的用户基础。早期,他们需要主动寻找产品,而如今,产品主动找上门来。在我们进行的多项用户访谈中,用户经常提到对 Layer3 作为产品发现引擎的信任。截至撰写时,Layer3 已与近 500 个不同产品展开合作。

用户从这一模式中获益良多。

在 Web2 广告模式中,用户从他们被大量推送的产品中获益甚微。他们花费最稀缺的资源——时间——希望能找到相关内容。Layer3 的做法则截然相反。产品之间在用户注意力所获代币奖励方面展开竞争。用户价值越高,其奖励也越丰厚。
这种用户争夺在 Web2 中也存在,但其中大部分价值被谷歌等平台所捕获,而非终端用户。

相比之下,Layer3 将大部分价值传递给最终用户。你可能会问,“Layer3 与其同行有何不同?”记得我之前提到过,加密领域的聚合理论需要社区吗?这就是关键要素。在形成大型社区的产品中,用户持续回访的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对社区的忠诚度和在社区中的相对地位。这转化为用户在链上活动的长期、时间戳证明。

当然,你可以使用 Etherscan 这样的工具找到数百万有活动记录的钱包。但要找到一份经过筛选的用户名单,他们能提供时间戳证明自己是新产品的早期参与者,并且有一个单一的网站让他们能找到你,这就需要一个平台。而这正是 Layer3 如今的定位。

在研究这篇文章时,我偶然发现了一篇由 Layer3 创始人之一撰写的博客。Dariya 在他的个人网站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我所有的只是关注》

Attention Is All I Have

的文章在接近结尾的一段中,他阐述了 Layer3 护城河的原因。

注意、协调和分配三者相互关联。你能触及人群吗?你能让人们为你的生态系统做出有益的事情吗?通过几个比喻可以加深理解:注意力是石油,分发是煤油,协调则是石油。在互联网上,价值通常只累积到那些汇聚了你注意力的平台。 

但在 Layer3,我们旨在颠覆这一局面。你拥有网络,你积累价值。项目直接或间接地向你发行价值,正如 Layer3 用户捕获了整个 Arbitrum 空投的 20.4%所证明的那样。并且,在过去六十天内,还有二十多个项目通过协议直接发放激励。

换句话说,Layer3 能够在颠覆广告网络与产品之间历史关系的同时,捕捉价值。对我而言,这就是颠覆者的定义。

护城河、价值与习惯

在我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我深知加密技术将演变为一个价值网络。区块链的核心功能是促进价值转移。其主要应用场景是全球范围内的交易。Layer3 服务遍布近 120 个国家,覆盖 450 万个钱包,这是我所见过的最接近功能完善且可扩展的“价值转移网络”。

当网络不断演进时,广告曾是让数十亿用户接入互联网的必要手段。但如今,我们已超越那个阶段。用户已然就位。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更优的变现和定位方式。Layer3 恰好处在这一转变的关键节点——从注意力网络迈向价值网络。我们正从用户付出时间和数据的时代,步入他们拥有数据并获得经济价值的时代。
如果用户能够接收价值(以代币或 NFT 铸造形式),那么平台将不可避免地竞相提供最佳奖励。这正是 Layer3 商业模式拥有强大护城河的地方。

凭借如今使用其产品的人数,Layer3 将能够持续引导并构建用户激励机制。像 Uniswap 这样的大型协议可能没有动力与一个用户不足 10 万的新问答平台合作。但如果你能瞄准五百万个钱包呢?

就规模而言,这相当于 2021 年整个 DeFi 市场的规模。这正是 Layer3 定位所在。与之类比,就好比在 2012 年初登上 Google Play 或 Steam 的首页。

这将改变开发者对应用发布的思考方式。在加密领域推出的产品经常面临冷启动问题——找到初始的粘性用户群体以收集数据极其困难。传统上,产品会与 Polygon 或 Solana 等知名网络合作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随着 Layer3 等平台从第一天起就提供分发服务,对网络的依赖大大降低。

开发者可以通过 Layer3 发起一场活动,找到核心用户群体,并奖励他们作为早期采用者。在我看来,这就像是加密领域的 Google Ad Manager 时刻——一个关键节点,开发者意识到他们可以在提供有意义目标定位的平台上有效投入资源,而非仅仅依赖于 KOL。

当然,这种定位也带来了其优势。Layer3 的运营规模意味着他们可以扩展到自己的产品系列。他们可以与交易所整合,看到数亿美元在用户在其产品内交换代币时来回流动。他们甚至可以推出自己的交易所或启动平台。

聚合的力量: Layer 3

Layer3 投资者分享的数据。数据显示了在特定时间段内,使用 Layer3 的用户与未使用 Layer3 的用户之间进行的交易数量。观察发现,Layer3 用户在各个时间段内的活跃度更高。

注意力先于流动性。Layer3 已显著聚集了前者。用户在其生态系统内进行的交易越多,他们提升用户终身价值的表面积就越大。自然而然的延伸便是扩展至用户表现出需求的垂直领域。例如,Jupiter 为启动新代币收取 1%的代币供应量。
是什么阻止了 Layer3 采取同样的策略?这将形成一个飞轮效应,用户纷纷涌向该产品,希望成为新项目的早期参与者,而新项目也会利用 Layer3 来助力其规模扩展。

大约在 2003 年,谷歌决定不再仅仅索引网页。接下来的五年里,他们进行了首次公开募股,推出了 GMail,收购了 YouTube,并买下了 Android。这些举措奠定了我们今天所知互联网的基础。谷歌之所以采取这些行动,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正在转移到线上,并等待着被变现。谷歌通过识别需求走向,成功发掘了这些收购机会。这就是定位带来的优势。

Layer3 同样处于一个有利地位。他们有动力拓展新领域,因为显然可以看到用户在哪些方面投入了最多的时间和资源。尽管区块链数据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激活相同的用户群体,因为他们缺乏 Layer3 与用户之间的直接联系。

Layer3 具备推出新产品线并扩展至价值所需的分布条件。唯一欠缺的是时间和随之而来的复利效应。

在迪拜的 TOKEN2049 上与 Brandon 会面时,我们讨论的话题之一是当今众多协议中,哪些能延续至下一个十年。这一视角体现了 Brandon 和 Dariya 对其业务的思考方式。多数创始人担忧的是下一季度的代币价格;而他们,则是在进行一场长达十年的布局。

这并不意味着 Layer3 前方是一条坦途。构建价值网络要求开发者接受以代币激励换取使用的模式——一个已确立但尚未普及的商业模式。随着其他消费领域如 AI 吸引公众目光,链上用户市场可能会萎缩,或者愿意与 Layer3 合作的协议总数可能达到饱和。

所有这些都是真实的挑战。但如果过去两年 Layer3 的运营能说明什么,我敢打赌,布兰登和达里亚将在未来十年继续存在,持续实现他们将注意力代币化的愿景。

复盘Meme新币Neiro:两天市值近五千万美元,带单大师Ansem入局助推

原文作者:0xSun,加密 KOL

心情平复了不少,写一下昨晚的精彩剧情,首先是大家都知道的特朗普参加比特币大会,这种热点事件肯定是 Meme 币满天飞,特朗普演讲的时候基本每 3 分钟就会出现一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又在 PumpFun 上出现 10 个同主题代币,导致的结果就是极其 PVP,而且基本没有跑出来的。

演讲接近结束的时候特朗普说了一句「Never Sell Your Bitcoin」,这句话在我看来还是挺有记忆点和传播性的,再加上演讲结束意味着不会有新的词出现了,所以追高买了 45SOL 的$NSYB,心想着这个应该就是今晚的龙头。

这时候我突然发现一个名叫 $Neiro 的代币交易量居然超过了 $NSYB,让我觉得很反常,因为当时$NSYB 的交易量已经非常大了,所以我马上去搜了相关信息,发现 Neiro 是 Dogecoin 原型狗狗的主人养的新宠物的名字,当时市值是 600k。

按往常来说这种币我至少也会买个 20SOL 防个身,因为属于一个不错的叙事最先跑出来的龙头,但是昨晚被特朗普相关的 PumpFun 搞得眼花缭乱,而且大部分都没有超过 1M,让我有些不太想操作,又另外搜了一下发现 Neiro 相关新闻是半小时前出来的,这两个因素叠加之下我居然没有买,又去看了一会儿其他的币,再回过头来已经快 3M 了,我更不想追高了,于是眼睁睁看着$Neiro 在 25 分钟内涨到了 45M,也是我为什么发了上一条推表示很郁闷。

不仅如此,因为注意力和资金全部被$Neiro 吸走,我买的$NSYB 快速归零了,然后我又买了 ETH 上 2 个最早的同名币,想的是 Doge 相关的币在主网有相关历史,目前两个刚好盈亏相抵。其实这也能一定程度反应为什么 SOL 成了 Meme 币的新天堂,因为 PumpFun 出来的币至少合约安全,只需要看持仓,而 ETH 各种税收、貔貅等手法真的非常恶心。

期间小二哥 @brc20niubi 发现有一个全大写的$NEIRO 是最早部署的,用 5SOL 买了非常多筹码,在之后又靠波段两个币获利了几十万 u,是今天操作最牛逼的人之一,这个全大写的币也成了下文的另一个主角。

接下来最 Drama 的部分开始了,大概八点左右 Ansem 睡醒发推,还附上了小写$Neiro 的 K 线链接,我没忍住 Fomo 情绪 80M 追高干了进去,也顺便买了一些大写$NEIRO,结果 Doge 的主人 @kabosumama 发推表示她只支持有 IP 权的 @ownthedoge $dog,其他代币与她无关,$Neiro 受影响跌到 60M 附近,我又加了两笔。

复盘Meme新币Neiro:两天市值近五千万美元,带单大师Ansem入局助推

更离谱的是 Ansem 居然突然加入了大写$NEIRO 的 Space 开始发言,这一下瞬间两级反转,$Neiro 从 70M 几分钟内跌到 20M,$NEIRO 则暴涨到接近 40M,我清仓了大写$NEIRO 赚了 8000u,但是小写$Neiro 此时已经浮亏 5 万 u,不过还是想着这种盘子不至于一波流,又在 20M 抄底了 100SOL,最后趁着反弹到 50M 的过程里回本并清仓,虽然折腾了一晚上基本没赚钱,但是好歹避免了亏损,也算是能接受的结果了。推特上因为这个事情对 Ansem 骂声一片,很多人恐慌割肉或者换仓导致亏钱,也不知道 Ansem 这究竟是无心之举,还是唱空找机会上车,又或者是通过这种恶作剧展示自己的巨大影响力。

复盘Meme新币Neiro:两天市值近五千万美元,带单大师Ansem入局助推

目前的最新进展是 Ansem 又加入了$Neiro 的 Space,确立了龙头,市值回到了 70M,而其他几个 SOL 和 ETH 上的竞争对手都在 5M 附近。这也算我见过最神奇的盘子之一了,因为 PumpFun 内盘期间就有挺多散户买入,筹码按理来说是挺分散的,抛压也会比较大,但是短时间内从内盘拉升到 80M,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操盘是不太可能做到的,包括启动时机也比较巧妙,在特朗普参会刚结束这个时间点出现了 Doge 主人新狗这个话题,造就了这样一个 Meme 币,有巧合的因素,但大概率还是背后有人推动的。

复盘Meme新币Neiro:两天市值近五千万美元,带单大师Ansem入局助推

特朗普:永远不要卖掉这资产 它将超越黄金

特朗普:永远不要卖掉这资产 它将超越黄金缩略图

“永远不要卖掉你的比特币”,特朗普在本周末纳什维尔比特币2024大会上说的这句话,为币圈提供了近期最强的情绪价值。

在特朗普讲话期间,比特币上演V型走势,先是短线下挫,失守6.7万美元;到了演讲结尾时,当他宣布将比特币列为战略储备资产时,比特币直线拉升, 收复了全部跌幅,甚至突破了69000美元。

特朗普:永远不要卖掉这资产 它将超越黄金

在此前担任总统期间,特朗普曾严厉批评加密货币,称其为“骗局”。而如今,他在比特币大会上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 “比特币已成为全球市值排名第九的资产,很快就会超越白银,未来会超越黄金。”

如此大转变,可以看出加密货币用户开始成为一股逐渐壮大的政治势力。

从“互联网的骗局”到“政客游说的把手”,十年过去了,比特币到底凭什么翻身一跃?

黄金退场,比特币登场:新时代的价值储备

不仅是特朗普,资产管理公司Galaxy Digital的CEO迈克·诺沃格拉茨也曾公开表示,“ 尽管比特币目前的市值还不到黄金的十分之一,但它正迅速崛起,一定会超过黄金市值,而且不会太久。”

MicroStrategy 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塞勒也持有类似见解,认为 “数字黄金” 将在本世纪末取代实物黄金。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么多世界级的大拿都毫不掩饰对比特币的信仰 ?是天方夜谭,还是有理有据?

特朗普:永远不要卖掉这资产 它将超越黄金

首先你需要知道,比特币为何能与黄金相似?

  • 稀缺性。比特币总量被固定在2100万枚,预计到2140年所有比特币将被开采完毕。这种有限供应使比特币具备了与黄金相似的稀缺性。

  • 抗通胀能力。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被认为是有效的通胀对冲工具。虽然比特币发源时间只有十年左右,仅在COVID-19疫情期间经历了通胀考验,但其独特的算法和分布式系统赋予了它抵御通胀的能力。摩根大通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比特币而非黄金作为避险资产。

  • 实际价值。黄金的价值来自于其在奢侈品和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广泛用途。而比特币的价值则源于其对货币体系的创新,它的加密技术和分布式网络使全球数十亿未进入银行体系的人得以进入金融系统。

既然两种资产都深受欢迎,那什么是比特币优于黄金的真正原因?

答案是回报率表现和供应量,比特币在过去十年中享有近120%的年度回报,而黄金的年回报率仅为2%。与黄金不同,比特币的供应有明确上限,确保其内在稀缺性。

黄金,一直以来都是价值储存和财富保值的象征。但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数十年的通货膨胀结束时,黄金的表现却开始相对黯淡。

从 1980 年到 2023 年底,黄金经通胀调整后的总回报率为-4%。而在过去的十年里,黄金的年回报率仅为2%。

此外,黄金的供应量也难以控制,采矿和新发现使其数量不定。甚至历史上美国曾通过第6102号行政命令没收黄金,这是黄金容易被政府干预的弱点。

然而,比特币正以无与伦比的优势崭露头角。作为全球第一种加密货币,比特币不仅在供应上有着严格的限制,总量被固定在2100万枚,任何人都无法更改其供应量,确保其稀缺性。

过去十年,比特币的年回报率高达120%,这一惊人的数字远超黄金。不仅如此,比特币基于全球区块链网络,不可篡改、不可没收的特性,为投资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随着市场逐渐成熟,比特币的波动性也在逐步减弱,为长期投资者带来了更稳定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比特币赋予持有者真正的金融主权,免受货币操控,完美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于是,比特币登场,成为新时代的价值储备!

全球金融新风向:比特币迈向国家战略储备

回到前面提到的,特朗普在此次大会上提到将比特币列为战略储备资产,直接推动比特币价格爬升至69000美元以上。

原话是这么说的:“如果我当选,我的政府政策将是美国将保留目前持有或未来获得的所有比特币的100% 。我们将保留 100% 。希望你们做得好。这实际上将作为战略国家比特币储备的核心。”

尽管这一承诺相对保守,但它无疑突显了比特币作为全球金融资产的重要性。特朗普还直言不讳地批评了拜登政府对加密货币的压制,称这种政策对美国经济造成了损害。

与特朗普的谨慎不同,独立总统候选人小罗伯特·肯尼迪展现了更为激进的愿景。

他承诺如果当选,将启动一个宏大的比特币储备计划——每天购买550枚比特币,直到储备达到400万枚。这一提案远比特朗普的计划大胆,旨在将比特币打造成国家战略资产。

而在怀俄明州,参议员辛西娅·卢米斯也在积极推动比特币的国家储备计划。她计划起草一项法案,要求政府在五年内建立最多100万枚比特币的储备,并在接下来的20年内仅用于减少国家债务。

这一方案无疑进一步加强了比特币作为长期金融资产的地位。

以上公开发言接连将比特币迅速推向全球金融和政治领域的热门话题。我们都知道,国家政府是可能拥有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的,比如美国政府是比特币的最大持有者之一,联邦政府拥有将近 21 万枚比特币,占总供应量的 1%。

2021 年,萨尔瓦多宣布比特币为官方货币锚,成为第一个将 BTC 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此外,瑞士也已通过立法将比特币纳入其国家银行储备。

那么,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来看一组数据,根据 VanEck 的报告假设,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和债务偿还成本对现有体系造成压力,比特币可能会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一环。

报告预测,比特币的全球储备资产地位将逐步提升,其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有望达到2.5%。

如此一来,可以看出比特币正逐渐从一个新兴资产转变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国际市场,比特币的地位正在快速上升。

特朗普:永远不要卖掉这资产 它将超越黄金

所以,香港也不甘示弱。

香港区块链协会联席主席方宏进近期建议,香港政府应利用比特币的抗通胀特性,分散外汇基金资产配置,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应持续购买并持有比特币作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

他认为,比特币不仅有潜力超越黄金,还可以显著提升香港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就特朗普在美国比特币峰会的演讲发表看法时,也对这一趋势表示支持。

他认为,比特币和Web3是全球化发展的关键节点,未来可以在合规的情况下,将比特币纳入官方财政储备。

他还强调,香港应加快Web3生态的建设,以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和投资。

香港紧跟脚步,积极探索将比特币纳入外汇储备的可能性,这一切都在向我们展示,比特币可能成为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关键支柱。

从美国到香港,越来越多的政府和金融机构正在重视比特币的独特优势。

03

总结

在这个日益数字化和法定货币不断贬值的世界,比特币凭借稀缺性、高收益和金融主权,正在逐步取代黄金,成为新一代的价值储备之选。

预计未来几年,这一趋势将推动比特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进一步崛起。

如果现在比特币从6万跌到5万会让你茶饭不思,那么讲一个恐怖故事:要是达到黄金的市值,一枚比特币的价格可能会从目前的6.9万美元飙升至近60万美元。

到时候或许能体会到 “永远不要卖掉你的比特币” 这句话的份量。

Compound陷治理攻击风波:巨鲸囤币强行通过2400万美元提案

原文标题:

原文作者:Zack Abrams,The Block

原文编译:Fairy,ChainCatcher

借贷协议 Compound Finance 最近通过的一项提案引发了社区成员的治理攻击指控,他们声称,一小部分人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收购代币后,强行通过了该提案。

周日,提案 289 以 682, 191 票对 633, 636 票的微弱票数获得通过,该提案将 Compound 金库的 5% ,即价值约 2400 万美元的 499, 000 个 COMP 代币分配给 “Golden Boys” 设计的收益协议,为期一年。该提案的投票从周四晚上 11: 40 开始,一直持续到周末。

然而,社区成员声称,这些投票结果背后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事情。

OpenZeppelin 的安全解决方案架构师、Compound Finance 的安全顾问 Michael Lewellen 在其 X 账户上指出,多个账户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 COMP 代币,并提出了多个意图将 COMP 持有量转移到 Golden Boys 创建的 goldCOMP 产品的提案。

在 Lewellen 的安全警报发布后,包括 Wintermute Governance、Columbia Blockchain、Penn Blockchain 和 StableLab 在内的几位社区成员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因为该团队在最初提案失败后又进行了两次尝试。Lewellen 在提案 289 创建后发布的个人意见中表示:“在我个人看来,如果 @Humpy 和 Golden Boys 团队继续坚持试图从协议中获取资金,明显违背所有其他 Compound DAO 代表的意愿,他们的行为可以被视为治理攻击。”

然而,在 289 号提案通过后,Golden Boys 的主要领导者 Humpy 在一篇斥责 Lewellen 的文章中为该提案辩护。Humpy 声称:“ ‘窃取资金是一个错误和误导性的用语,尤其这些话还出自风险专家之口。请求的投资通过信托设置,具有一系列不允许盗用或转移资金的约束行动。”

Wintermute 的治理账户在早前的一篇帖子中质疑了“信托设置”实际上是否阻止了资金转移的说法,写道:“任何形式的撤回行动(撤资)完全由 GoldenBoyzMultisig 控制,这意味着 DAO 无法自行召回资金。DAO 需要先投票启动 PHASE 更新,然后相信 GoldenBoyzMultisig 调用相关的撤资功能。”

Compound 的官方增长团队创始人兼 CEO Bryan Colligan 指出,即使撇开风险不谈,这个机会对 Compound Finance 来说似乎也不那么有利可图。“撇开安全问题不谈,根据我们的早期分析,有很多更好的 POL 机会可以通过与新兴链和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合作来实现。这些机会的年化收益率大多在 15-20% 之间,有些甚至高达 40% 。”

虽然 Humpy 似乎并非完全独自行动,但 Golden Boys 多签钱包的五名成员中至少有一人声称对该提案完全不知情。 Humpy 提到的多签钱包的其他四名管理者之一 Ogle 表示:“很久以前就使用多重签名,不知道正在进行投票,也没有参与投票。” 随后 Ogle 对治理攻击的指控作出了更为谨慎的回应,他在提案下写道:“从我去年与他们的互动来看,他们虽然是出于自利,但行为上并未有什么不妥,所以如果为了“伤害”某些人,我感到很惊讶。我的猜测是,这是一种让包括该团队在内的每个人赚钱的方式,但我真的只是刚刚听说这件事……所以我知道的并不比你多。”

根据 The Block 的 Compound 价格页面,在提案通过后的 24 小时内,Compound 的代币价格下跌了近 7% 。

Humpy 并非首次发起治理攻击

据称,Humpy 曾参与类似的尝试,似乎是利用 DAO 的治理流程来获得过多的个人利益。在 2022 年的一个漫长的事件中,以太坊为基础的 DeFi 协议 Balancer 与 Humpy 进行了长时间的斗争,Humpy 的提案被鲸鱼以大量投票通过。

Messari 的一份报告指出:“在 2022 年 4 月至 12 月期间,Balancer 一直在努力通过激励机制使 Humpy 的活动与 DAO 的目标保持一致,它被逼入了一场猫鼠游戏,通过治理来控制鲸鱼的逐利活动。”

尽管 Humpy 的团队和协议最终达成了和平协议,但这场战斗涉及 Humpy 使用多个钱包来控制超过 50% 的投票份额,实质上单方面通过了多个提案。

今年三月,Humpy 还被 SushiSwap 的 Jared Grey 指控发动攻击。Grey 在描述此次攻击的 X 帖子中写道:“随着进程的发展,如果他的治理攻击得逞,他就会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来榨取 Sushi 的价值,以支持其表现不佳的 GOLD 代币的表现和分配。”

Grey 也对提案 289 的通过作出了回应,周日在 X 上发帖称:“为 Compound 和 Humpy 所持续的治理攻击感到难过。”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缩略图

本研究旨在探讨对开发者而言哪些人工智能领域最为重要,以及在 Web3 和人工智能领域哪些可能是爆发的下一个机遇。

在分享新的研究观点之前,首先很高兴我们参与了 RedPill 总计500万美元的第一轮融资,也非常激动,期待接下来能够和 RedPill 共同成长!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TL;DR

随着Web3 与 AI 的结合成为加密货币界的瞩目话题,加密世界的AI 基础设施构建兴旺起来,但实际利用 AI 或为 AI 构建的应用程序并不多,AI基础设施的同质化问题逐渐显现。近期我们参与的RedPill的第一轮融资,引发了一些更深入的理解。

  • 构建 AI Dapp 的主要工具包括去中心化 OpenAI 访问、GPU 网络、推理网络和代理网络。

  • 之所以说 GPU 网络比 “比特币挖矿时期” 还要热门,是因为:AI 市场更大,并且增长快速且稳定;AI 每天支持数以百万计的应用程序;AI 需要多样化的 GPU 型号和服务器位置;技术比过往更成熟;面向的客户群也更广。

  • 推理网络和代理网络有相似的基础设施,但关注点不同。推理网络主要供有经验的开发者部署自己的模型,而运行非 LLM 模型并不一定需要 GPU。代理网络则更专注于 LLM,开发者无需自带模型,而是更注重提示工程和如何将不同的代理联结起来。代理网络总是需要高性能的 GPU。

  • AI 基础设施项目承诺巨大,仍在不断推出新功能。

  • 多数原生加密项目仍处于测试网阶段,稳定性差,配置复杂,功能受限,还需要时间来证明其安全性和隐私性。

  • 假设 AI Dapp 成为大趋势,还有许多未开发的领域,如监控、与 RAG 相关的基础设施、Web3 原生模型、内置加密原生 API 和数据的去中心化代理、评估网络等。

  • 垂直整合是一个显著趋势。基础设施项目试图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 AI Dapp 开发者的工作。

  • 未来将是混合型的。部分推理在前端进行,而部分在链上计算,这样做可以考虑到成本和可验证性因素。

     Source: IOSG 

  •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引言

  • Web3 与 AI 的结合是当前加密领域中最受瞩目的话题之一。才华横溢的开发者正在为加密世界构建 AI 基础设施,致力于将智能带入智能合约。构建 AI dApp 是极其复杂的任务,开发者需要处理的范围包括数据、模型、计算力、操作、部署和与区块链的整合。针对这些需求,Web3 创始人已经开发出许多初步的解决方案,如 GPU 网络、社区数据标注、社区训练的模型、可验证的 AI 推理与训练以及代理商店。

  • 而在这兴旺的基础设施背景下,实际利用 AI 或为 AI 构建的应用程序并不多。开发者在查找 AI dApp 开发教程时,发现这些与原生加密 AI 基础设施相关的教程并不多,大多数教程仅涉及在前端调用 OpenAI API。

    Source: IOSG Ventures

  •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 当前的应用未能充分发挥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可验证功能,但这种状况很快将会改变。现在,大多数专注于加密领域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已经启动了测试网络,并计划在未来 6 个月内正式运行。

  • 本研究将详细介绍加密领域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中可用的主要工具。让我们准备迎接加密世界的 GPT-3.5 时刻吧!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1. RedPill:为 OpenAI 提供去中心化授权

前文所提到的我们参投的RedPill是一个很好的引入点。

OpenAI 拥有几种世界级强大的模型,如 GPT-4-vision、GPT-4-turbo 和 GPT-4o,是构建先进人工智能 Dapp 的优选。

开发者可以通过预言机或前端接口调用 OpenAI API 以将其集成到 dApp 中。

RedPill 将不同开发者的 OpenAI API 整合在一个接口下,为全球用户提供快速、经济且可验证的人工智能服务,从而实现了对顶尖人工智能模型资源的民主化。RedPill 的路由算法会将开发者的请求定向到单一贡献者处。API 请求将通过其分发网络执行,从而绕过任何来自 OpenAI 的可能限制,解决了加密开发者面临的一些常见问题,如:

  • 限制 TPM(每分钟代币):新账户对代币的使用有限,无法满足热门且依赖 AI 的 dApp 的需求。

  • 访问限制:一些模型对新账户或某些国家的访问设置了限制。

通过使用相同的请求代码但更换主机名,开发者能以低廉的成本、高扩展性和无限制的方式访问 OpenAI 模型。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2. GPU 网络

除了使用 OpenAI 的 API,许多开发人员还会选择自行在家中托管模型。他们可以依托去中心化 GPU 网络,如 io.net、Aethir、Akash 等流行的网络,自行建立 GPU 集群并部署及运行各种强大的内部或开源模型。

这样的去中心化 GPU 网络,能够借助个人或小型数据中心的计算力,提供灵活的配置、更多的服务器位置选择以及更低的成本,让开发人员可以在有限的预算内轻松进行 AI 相关的试验。然而,由于去中心化的性质,此类 GPU 网络在功能性、可用性和数据隐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过去几个月,GPU 的需求火爆,超过了之前的比特币挖矿热潮。此现象的原因包括:

  • 目标客户增多,GPU 网络现在服务于 AI 开发者,他们的数量不仅庞大而且更为忠实,不会受到加密货币价格波动的影响。

  • 相比挖矿专用设备,去中心化 GPU 提供了更多的型号和规格,更能满趡iez要求。尤其是大型模型处理需要更高的 VRAM,而小型任务则有更适合的 GPU 可选。同时,去中心化 GPU 能够近距离服务终端用户,降低延迟。

  • 技术日趋成熟,GPU 网络依赖高速区块链如 Solana 结算、Docker 虚拟化技术和 Ray 计算集群等。

  • 在投资回报方面,AI 市场正在扩张,新应用和模型的开发机会多,H100 模型的预期回报率为 60-70%,而比特币挖矿则更为复杂,赢家通吃,产量有限。

  • 比特币挖矿企业如 Iris Energy、Core Scientific 和 Bitdeer 也开始支持 GPU 网络,提供 AI 服务,并积极购买专为 AI 设计的 GPU,如 H100。

推荐:对于不太重视 SLA 的 Web2 开发者,io.net 提供了简洁易用的体验,是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3. 推理网络

这是加密原生 AI 基础设施的核心。它将在未来支持数十亿次 AI 推理操作。许多 AI layer1 或 layer2 为开发者提供了在链上原生调用 AI 推理的能力。市场领导者包括 Ritual、Valence 和 Fetch.ai。

这些网络在以下方面存在差异:

  1. 性能(延迟、计算时间)

  2. 支持的模型

  3. 可验证性

  4. 价格(链上消耗成本、推理成本)

  5. 开发体验

3.1 目标

理想的情况是,开发者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形式的证明,轻松地访问自定义的 AI 推理服务,整合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阻碍。

推理网络提供了开发者所需的全部基础支持,包括按需生成和验证证明、进行推理计算、推理数据的中继和验证、提供 Web2 和 Web3 的接口、一键式模型部署、系统监测、跨链操作、同步集成及定时执行等功能。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Source: IOSG Ventures

借助这些功能,开发者可以将推理服务无缝集成到他们现有的智能合约中。例如,在构建 DeFi 交易机器人时,这些机器人会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寻找特定交易对的买卖时机,并在基础交易平台上执行相应的交易策略。

在完全理想的状态下,所有的基础结构都是云托管的。开发者只需将他们的交易策略模型以通用格式如 torch 上传,推理网络就会存储并为 Web2 和 Web3 查询提供模型。

所有模型部署步骤完成后,开发者可以直接通过 Web3 API 或智能合约调用模型推理。推理网络将持续执行这些交易策略,并将结果反馈给基础智能合约。如果开发者管理的社区资金量很大,还需要提供推理结果的验证。一旦收到推理结果,智能合约就会根据这些结果进行交易。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Source: IOSG Ventures

    3.1.1 异步与同步

从理论上讲,异步执行的推理操作可以带来更好的性能表现;然而,这种方式在开发体验上可能让人感到不便。

在采用异步方式时,开发者需要先将任务提交到推理网络的智在合约中。当推理任务完成后,推理网络的智能合约会将结果返回。在这种编程模式下,逻辑被分为推理调用和推理结果处理两个部分。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Source: IOSG Ventures

如果开发者有嵌套的推理调用和大量的控制逻辑,情况会变得更糟。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Source: IOSG Ventures

异步编程模式使得它难以与现有的智能合约集成。这需要开发者编写大量额外的代码,并进行错误处理和管理依赖关系。

相对地,同步编程对于开发者来说更加直观,但它在响应时间和区块链设计上引入了问题。例如,如果输入数据是区块时间或者价格这种快速变动的数据,那么在推理完成后数据已不再新鲜,这可能会导致在特定情况下智能合约的执行需要回滚。想象一下,你用一个过时的价格来做交易。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Source: IOSG Ventures

大部分 AI 基础架构采用异步处理,但 Valence 正在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3.2 现实情况

实际上,许多新的推理网络还在测试阶段,如 Ritual 网络。根据他们的公开文件,这些网络目前的功能较为有限(诸如验证、证明等功能还未上线)。他们目前没有提供一个云基础设施以支持链上 AI 计算,而是提供了一个框架,用于自我托管 AI 计算并将结果传递至链上。

这是一个运行 AIGC NFT 的体系结构。扩散模型生成 NFT 并上传至 Arweave。推理网络会用这个 Arweave 地址在链上铸造该 NFT。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Source: IOSG Ventures

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开发者需要自己部署和维护大多数基础设施,如配有定制服务逻辑的 Ritual 节点、Stable Diffusion 节点及 NFT 智能合约。

推荐:目前的推理网络在整合和部署自定义模型方面相当复杂,且在这一阶段大多数网络还不支持验证功能。将 AI 技术应用到前端会为开发者提供一个相对简单的选择。如果你非常需要验证功能,ZKML 提供商 Giza 是个不错的选择。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4. 代理网络

代理网络让用户能轻松自定义代理。这样的网络由能自主执行任务、相互交云以及与区块链网络交互的实体或智能合约组成,这一切无需人工直接干预。它主要针对 LLM 技术。例如,它可以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以太坊的 GPT 聊天机器人。这种聊天机器人目前的工具较为有限,开发者还不能在此基础上开发复杂的应用。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Source: IOSG Ventures

但是将来,代理网络将提供更多的工具给代理使用,不仅仅是知识,还包括调用外部 API、执行特定任务的能力等。开发者将能够将多个代理连接起来构建工作流。例如,编写 Solidity 智能合约会涉及多个专门的代理,包括协议设计代理、Solidity 开发代理、代码安全审查代理以及 Solidity 部署代理。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Source: IOSG Ventures

我们通过使用提示和场景来协调这些代理的合作。

一些代理网络的例子包括 Flock.ai、Myshell、Theoriq。

推荐:当今大部分代理的功能都相对有限。对于特定用例,Web2 代理能够更好的服务,并且拥有成熟的编排工具,例如 Langchain、Llamaindex。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5. 代理网络与推理网络的差异

代理网络更侧重于 LLM,提供了如 Langchain 这样的工具来整合多个代理。通常情况下,开发者无需亲自开发机器学习模型,代理网络已经将模型开发和部署的过程简化。他们只需要链接必要的代理和工具即可。大多数情况下,最终用户将直接使用这些代理。

推理网络则是代理网络的基础设施支撑。它提供给开发者较低层次的接入权限。正常情况下,终端用户不直接使用推理网络。开发者需要部署自己的模型,这不仅限于 LLM,并且他们可以通过链下或链上接入点使用它们。

代理网络和推理网络并非完全独立的产品。我们已经开始看到一些竖向整合的产品。他们因为这两种功能依赖相似的基础设施,所以同时提供代理和推理能力。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6. 新的机会之地

除了模型推理、训练和代理网络外,web3 领域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新领域:

  • 数据集:如何将区块链数据转变为机器学习可用的数据集?机器学习开发者需要的是更为具体和专题化的数据。例如,Giza 提供了一些高品质的、关于 DeFi 的数据集,专门用于机器学习训练。理想的数据应不仅仅是简单的表格数据,还应该包括能够描述区块链世界交互的图形数据。目前,我们在这方面还有不足。目前有些项目正通过奖励个人创建新数据集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 Bagel 和 Sahara,它们承诺保护个人数据的隐私。

  • 模型存储:一些模型体积庞大,如何存储、分发及版本控制这些模型是关键,这关系到链上机器学习的性能和成本。在这一领域,Filecoin, AR 和 0g 等先锋性项目已经取得了进展。

  • 模型训练:分布式且可验的模型训练是个难题。Gensyn, Bittensor, Flock 和 Allora 等已有显著进展。

  • 监控:由于模型推理在链上与链下都有发生,我们需要新的基础设施来帮助 web3 开发者追踪模型的使用状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偏差。有了合适的监控工具,web3 的机器学习开发者可以及时调整,不断优化模型精确度。

  • RAG 基础设施:分布式 RAG 需要全新的基础设施环境,对存储、嵌入计算和向量数据库有较高的需求,同时要确保数据的隐私安全。这与目前的 Web3 AI 基础设施大不相同,后者大多依赖第三方来完成 RAG,例如 Firstbatch 和 Bagel。

  • 专为 Web3 定制的模型:并不是所有模型都适合 Web3 情景。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对模型进行重新训练,以适应价格预测、推荐等具体应用。随着 AI 基础设施的繁荣发展,未来我们期望有更多 web3 本地模型来服务于 AI 应用。比如 Pond 正在开发区块链 GNN,用于价格预测、推荐、欺诈侦测和反洗钱等多种场景。

  • 评估网络:在缺乏人类反馈的情况下评估代理是不容易的。随着代理创建工具的普及,市场上将会出现无数的代理。这就需要有一个系统来展示这些代理的能力,并帮助用户判断在特定情况下哪个代理的表现最佳。例如,Neuronets 是这个领域的一个参与者。

  • 共识机制:对于 AI 任务,PoS 不一定是最佳选择。计算复杂性、验证的困难和确定性的缺失是 PoS 面临的主要挑战。Bittensor 创造了一种新的智慧型共识机制,奖励网络中为机器学习模型和输出做出贡献的节点。

IOSG|同质化 AI 基础设施的出路在哪儿?

7. 未来展望

我们目前观察到了垂直整合的发展趋势。通过构建一个基础的计算层,网络能够为多种机器学习任务提供支持,包括训练、推理及代理网络服务。这种模式意在为 Web3 的机器学习开发者们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目前,链上推理尽管成本高昂且速度较慢,但它提供了出色的可验证性及与后端系统(例如智能合约)的无缝集成。我认为未来将走向混合应用的道路。一部分推理处理将在前端或链下进行,而那些关键的、决策性的推理则会在链上完成。这种模式已经在移动设备上得到了应用。通过利用移动设备的本质特点,它能够在本地快速运行小型模型,并将更复杂的任务迁移到云端,利用较大的 LLM 处理。

至暗时刻的Crypto行业:反思与展望

作者:Haotian 来源:X,@tmel0211

尽管这一轮Crypto牛市还正当时,但纵观一级市场的“创新无用”和二级市场“MEME一切”的价值观扭曲现状,我产生了一种“至暗时刻”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创新乏力与市场情绪的裹挟

曾经,我整天浸淫于行业大小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技术创新点。然而,近两个月在垃圾市场情绪的裹挟下,很少有一些项目方的更新、新叙事热点能让人心潮澎湃了。也许是真创新乏力,也许只是重复的叙事让人麻木了,也许是一二级市场的联动脱节让人无感,总之,最近身在Crypto行业,谈技术、叙事、商业等一些有价值感的东西很无力。

尽管如此,我还是得要求自己强提起精神,保持对热点和技术的关注,和一线的开发者做技术交流,开会和一些项目方的Founder深入沟通等。这样做不仅可以免受二级市场的困扰,最关键是能清晰触摸到行业基底流淌的创新“活力”。

当然,这一切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最终还是要发币“割韭菜”。嗯,我无法反驳这种说法,但没有梦想,当一条咸鱼的滋味一定更不好受吧。

MEME横飞的币圈主旋律

一度以来,“高FDV”、“VC攒局”、“互不接盘”、“MEME一切”的论调成了币圈主旋律。老实说,从纯炒币的视角来看,一切虚拟货币都是MEME,无非是VC币靠叙事包装了一下,长周期看更容易找到价值循迹,而纯MEME币褪去了华丽的包装,只是要么涨要么跌的情绪在博弈,短期看更容易产生财富故事。

我不去评价两条路的对错,只能说,任何投资市场都有长短周期理念截然不同的两拨人,选择了VC币就得承受涨的慢的煎熬,选择了MEME币则得承受梭哈归零的风险,不用互骂对方傻叉,真的是路线不同而已。

不过,庆幸的是,我认识的大部分Builder,都能在MEME横飞的当下坚守自己的信仰。毕竟对开发者而言,选择ETH生态,还是TON生态,抑或是Solana生态,当然也可能是扶不起的Cosmos生态,选择本身的成本和代价以及潜在的回报都是不确定的。这个过程虽煎熬但步步都是积累,不像MEME一旦赌性失控,一次豪赌都可能招致无法挽回的下场。

行业的繁荣与挑战

客观讲,BTC、ETH现货ETF都双双通过了,一个曾经对Crypto不屑一顾的老政客川普都发出了让美国成为BTC超级大国的呐喊,整体行业资金、人才、项目等都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

只要不过于沉溺于交易本身,被市场涨跌情绪所裹挟,说实在的,我找不到任何对当前行业消极的理由。应该讲,大环境来看Crypto行业正逐渐打破过去几轮周期的小众感,以Web3的大行业身份和Web2快速融合中。

这过程中开发者涌入多了,叙事变多了,项目Token变多了,玩法和选择也变多了,价值项目变多了,骗局也增加了。这样的局面导致钻石手持币的财富增长变慢了,频繁换仓交易的风险增多了,炒币致富这条路越来越难了。尤其是用过去几轮的炒币经验来应对当下的环境,越发不管用了。

消极点说,大家的炒币早期红利正在消失,但积极来看,其实是Web3行业愈发内卷和成熟了。

这是每一个成长中的行业都会必经的过程,对于开发者而言,得面对行业竞争内卷的大浪淘沙洗牌冲击,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仍然得加强学习以寻找更多的机会。这过程中创业会变难,投资会变难,赚钱也会变难。

总结

万万不能价值观错乱到认为行业不行了,而回归到所谓赌场本色。至少对大多数人而言,这并非大家加入Crypto行业的初衷。

Crypto行业正经历着从泡沫到成熟的转变,这一过程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坚持初心,保持对创新的关注,才能在这场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