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欧易交易所OKX官网

ETH Beta收益复盘:MEME表现最优,集体未跑赢BTC

ETH Beta收益复盘:MEME表现最优,集体未跑赢BTC缩略图

原文作者:研究机构

原文编译:Felix, PANews

围绕多头 ETH beta(指以太坊生态内的山寨币)交易的讨论有很多,多数人认为,随着 ETH ETF 的顺利通过,ETH 将再次上涨,进而打开 ETH beta 的上涨空间。虽然这是一个合乎逻辑想法,但数据是否支持这一观点?

研究机构 ASXN 的研究数据表明,在观察期间,ETH beta 在绝对值和经风险调整后的表现不如 ETH。此外,除 SOL 和 ENS 外,所有观察的代币在相对和风险调整后的表现都不及 BTC。不同周期的资产表现差异更大,而本轮周期山寨币表现普遍较差,资产选择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要。

先决条件:

  • 观察期为 2024 年 5 月 1 日至 7 月 23 日。ETF 批准几率于 5 月 6 日进行了修订,因此“ETH ETF”交易自此一直处于市场话题中心。

  • 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

  • 资产选择:资产已被分类,且价格表现已按同等权重平均。此处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山寨币,但改变此资产组合可能会极大地影响整体结果(如增添 PEPE)。

YTD(年初至今):

ETH Beta收益复盘:MEME表现最优,集体未跑赢BTC

今年迄今,模因币是唯一表现优于 ETH 的赛道,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模因币热潮带来的特殊流动性,尽管这种流动性在以太坊主网上持续时间相对较短。Alt L1、ETH DeFi 和L2的表现不及 ETH,其中L2表现最差。

5 月 1 日至 7 月 23 日:

ETH Beta收益复盘:MEME表现最优,集体未跑赢BTC

仔细观察此期间内的各赛道和资产表现,会发现存在相同的趋势:所有赛道的表现都低于 ETH,包括模因币。与年初至今的情况类似,L2s是表现最差的。有趣的是,ENS 的表现不俗,回报率达到了 77% 。在此期间,排名前三的资产分别是 ENS (+ 77 %) 、SOL (+ 32 %)和 ETH (+ 15 %) 。

考虑到它们与 ETH 的关系,L2和 DeFi 与 ETH beta 的契合比模因币或 Alt L1更强。深入研究该行业的个别资产表现发现,在此期间没有L2s的表现超过 ETH。平均而言,L2s下跌了 36% ,其中表现最好的L2(Matic)和 ETH 之间的差距是 40% ,这是显著的差异。

ETH Beta收益复盘:MEME表现最优,集体未跑赢BTC

与 ETH 相比,DeFi 的表现稍好一些,在观察期间,DeFi 的平均回报率为+ 11.32% 。然而,这一表现主要是受到了 ENS 的提振,不含 ENS 的平均表现为-4.33% 。在所有L2和 DeFi 中,唯一表现优于 ETH 的资产是 ENS,AAVE 回报率也较为可观,仅比 ETH 低 4% 。

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显示了观测值与 ETH 之间的线性关系程度。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 到 1 。相关系数越接近 1 越表示强烈的正关系,相反,越接近-1 越表示强烈的负关系。

所有代币都与 ETH 呈正相关,表明它们的价格趋向于与以太坊同步变动。相关性最高的是 ARB ( 0.83)、OP ( 0. 8)和 SNX ( 0. 8) ,表明这些资产与 ETH 呈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AEVO 的相关性相对较低 ( 0.4),表明与其他资产相比,AEVO 与 ETH 的关系较弱。

Beta vs ETH

beta 值测量了相对于 ETH 的观察值的波动性。Beta 是一种指标,表明资产价格变动相对于基准(在本例为 ETH)的敏感性。Beta 值为 1 意味着该资产的走势与 ETH 一致。大于 1 表明该资产比 ETH 更具波动性,意味着它倾向于放大 ETH 的波动。相反,Beta 小于 1 表明该资产的波动性低于 ETH。

大多数代币的 Beta 值约为 1 ,表明倾向于与 ETH 同步波动。值得注意的是,PENDLE 的 Beta 值最高,为 1.5 ,表明其的波动性明显高于 ETH,并倾向于放大 ETH 的波动。另一方面,BNB 的 Beta 值较低,为 0.6 ,表明其波动性小于 ETH,倾向于抑制 ETH 的波动。

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值可以洞悉观察到的资产相对于 ETH 的风险调整后表现。夏普比率越高,风险调整后表现越好。本次计算中, 7% 的 Dai 储蓄利率 (DSR) 作为无风险利率。

ENS 的夏普比率最高,为 2.45 ,表明其在所分析的资产中提供了最佳的风险调整收益,其次是 SOL,夏普比率为 1.86 。另一方面,STRK 的夏普比率最低,为-3.22 ,表明其在风险调整的基础上表现不佳。只有 ENS 和 SOL 提供的风险调整回报比 ETH(1.24)好。

一些代币的夏普比率为负,包括 OP (-1.58)、ARB (-1.35) 和 MATIC (-1.63)。这表明它们的回报没有补偿所承担的风险。

以 BTC 计价指标

当人们评估 Beta vs ETH 时,还应该评估这些资产与 BTC 的比较,而这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指标。以 BTC 计价,L2s下跌 67% ,Alt L1下跌 9.2% ,DeFi 下跌 34% ,Memes 下跌 2.4% ,ETH 下跌 4.4% 。

ETH Beta收益复盘:MEME表现最优,集体未跑赢BTC

上图的夏普比率可以洞悉各种代币相对于 BTC 在观察期内的风险调整表现。ENSBTC 以 2.05 的年化夏普比率脱颖而出,其次是 SOLBTC,其年化夏普比率为 1.26 ,ETHBTC 的夏普比率为-0.02 。其余所有代币的夏普比率为负,没有提供比 BTC 更积极的收益。

Jupiter 合作 Irene Zhao 推迷因币 侦探曝诈骗黑历史

Jupiter 合作 Irene Zhao 推迷因币 侦探曝诈骗黑历史缩略图

来源:Crypto City 

与 Irene Zhao 的合作引发争议

去中心化加密货币聚合器 Jupiter 最近因宣布与一位备受争议的 KOL 合作而陷入风波。Solana 去中心化交易所聚合器 Jupiter 的匿名创办人 meow 喵在昨日(7 月 23 日)于 X 平台上宣布,将与来自新加坡的 KOL Irene Zhao 合作推出一款迷因币。这一消息引发了加密货币社群的强烈不满,因为 Irene Zhao 之前曾涉及多起加密相关的可疑活动。

Jupiter 合作 Irene Zhao 推迷因币 侦探曝诈骗黑历史

Jupiter 的匿名创办人 meow 喵宣布与新加坡的 KOL Irene Zhao 合作推出一款迷因币

根据公告内容,此次合作旨在改善「迷因币的生态」,并为加密爱好者提供一个在悲伤时可以依靠的「链上妈妈」。他还指出,这项计划希望解决目前迷因币发行环境中的「假广泛分配、抢跑」和「说谎的 KOL」等重大问题。

meow 喵表示:“如果该计划成功,理想情况下可以为其它迷因币提供一个模型,以对比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抢跑、黑箱控制、即时抛售、偏执的发行生态」。”

然而,这一宣布迅速引来许多网友批评,多数评论都是指责 Jupiter 说的内容跟做的事情完全不一致,因为其与 Irene Zhao 的合作,完全就是在支持诈骗活动。链上侦探 ZachXBT 要发了一系列证据,来调侃这次合作的讽刺之处,指出 Irene Zhao 曾在她的 So-Col 项目中进行不透明的交易。ZachXBT 指控 Irene Zhao 以前通过与 DWF 进行秘密交易,对早期投资人进行了诈骗,社群对此完全不知情。

Jupiter 合作 Irene Zhao 推迷因币 侦探曝诈骗黑历史

链上侦探 ZachXBT 发了一系列证据,来调侃这次合作的讽刺之处

而这些指控的内容,还被收录在 X 的社群备注(Community Notes)中,并补充说明:「Irene Zhao 曾参与多个专案诈骗。与他们打交道时要小心。」并被视为是「有帮助」的评价,截至完稿前,该备注已获得 8.1 万次观看,并被网友普遍认为是「引用优良的来源」和「提供重要的相关情境」的评价内容。

Jupiter 合作 Irene Zhao 推迷因币 侦探曝诈骗黑历史

网友针对 meow 喵的公告内容进行备注,获得多数网友正面评价 图源:X

早期项目中的争议与回应

X 上的网友 Icing 也特别提到:「网络是有记忆的」并将 Irene Zhao 过去参与的项目进行了整理,其中包含本次最具争议的 $SIMP,还有 IreneDAO NFT。

So-Col($SIMP)

从 ZachXBT 所提供的证据显示,今年 2 月,市场造市商 DWF Labs 投资了 150 万美元,购买了 Irene Zhao 的 So-Col 项目的原生 $SIMP 代币。 Irene Zhao 曾承诺将这些代币锁定一年,至 2024 年 2 月。然而,从链上数据数据显示,DWF 在 3 月份收到了超过 300 万个 $SIMP 代币,并在同一时间段内将约 260 万个 $SIMP 转移到 KuCoin。

Jupiter 合作 Irene Zhao 推迷因币 侦探曝诈骗黑历史

DWF 收到 $SIMP 没多久就转移到交易所,与  Irene Zhao 曾承诺代币将锁定一年有出入

ZachXBT 认为她在投资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 $SIMP 卖给了 DWF Labs,这完全与前述 meow 喵期望的解决「黑箱控制、即时抛售、偏执的发行生态」有很大的落差。根据 CoinGecko 的数据显示,$SIMP 的币价仅剩下 0.0009283 美元,市值仅剩余 45.39 万美元,基本上这个项目已经死了。

Jupiter 合作 Irene Zhao 推迷因币 侦探曝诈骗黑历史

Jupiter 合作 Irene Zhao 推迷因币!侦探曝诈骗黑历史,本人回应了?

IreneDAO

Irene Zhao 在 2022 年初因将她的照片作为 NFT 推出名为「IreneDAO」的 NFT 系列而在加密界声名大噪,累积了超过 500 万美元的收入。该项目旨在「颠覆创作者经济」。该系列最初价格飙升至 1.49 ETH,但根据 NFTGo 的数据,目前地板价为 0.19 ETH,从历史最高点下降了 87% 。

Jupiter 合作 Irene Zhao 推迷因币 侦探曝诈骗黑历史

「IreneDAO」 NFT 数据 图源:NFTGo

其他争议项目还包含 Konomi($KONO),$KONO 最初在 OKX 上市,但 1 月份,OKX 宣布下架 $KONO。Konomi 既没有实现去中心化治理,也没有实现该项目预计执行的跨链桥方案。

Jupiter 合作 Irene Zhao 推迷因币 侦探曝诈骗黑历史

Konomi($KONO)币价走势图 图源:CoinGecko

社群与几位当事人的反应

此次 Jupiter 与 Irene Zhao 的合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批评,许多人对 Jupiter 的决定表示不满。更有网友质疑 meow 喵是否能够代表 Jupiter。

Jupiter 合作 Irene Zhao 推迷因币 侦探曝诈骗黑历史

网友针对此次事件表达不满的言论 图源:X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此持观望态度,认为需要更多时间来观察合作的最终效果。

Jupiter 合作 Irene Zhao 推迷因币 侦探曝诈骗黑历史

也有网友持观望态度,认为需要更多时间来观察合作的最终效果 图源:X

而本次事件的两位当事人也针对此事进行了回应,Jupiter 的匿名创办人 meow 喵直接在 ZachXBT 的贴文底下留言道:「这里的关键概念是已分配的开发者市占率、已知的空投分配以及长期流动性调整。我们只能随著时间推移了解过去事件的运作方式。」

Irene Zhao 本人则是发文表示:「针对不实言论,会发表声明。」(截至完稿前,尚未任何声明发出。)

Jupiter 合作 Irene Zhao 推迷因币 侦探曝诈骗黑历史

Irene Zhao 针对本次事件作出的回应 图源:X

这场风波无疑为加密货币社群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如何在创新与风险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随著合作的进一步推进,Jupiter 和 Irene Zhao 能否化解争议,赢得社群的信任,仍需时间来验证。

小程序大革命:Telegram小程序的Web3跨越之旅

原文作者: , , 

引言

近期,Telegram 生态迅速发展,成为了Web3领域的热门话题。拥有 9 亿用户的通讯巨头 Telegram,悄然推出了小程序和机器人开发功能。目前,Telegram 小程序可以完全替代大部分网站,支持无缝授权、通过 20 个支付提供商(包括 Google Pay 和 Apple Pay)进行集成支付和更多定制化功能,如自动发送新闻、新闻摘要的信息服务,以及最近爆火的 Catizen 小游戏。此外,Telegram 还开发了 Ton 链,支持便捷的区块链交易。这种类似于微信的“流量+支付”路线,使 Telegram 得以迅猛发展。

中国用户对微信小程序已经十分熟悉。如今,小程序已经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点一杯瑞幸咖啡,店家常会建议通过小程序下单以享受更优惠的价格。再如,微信上的猫眼、淘票票小程序,只需轻轻一拉微信界面即可完成电影购票,极为便捷。近期,随着 GPT 的爆火,国内头部 AI 助手 Kimi 也入驻微信小程序,用户只需下拉微信页面,随时随地向 Kimi 提问,便捷了工作和学习。互联网时代经历了从最初的网页版,到各类 App 百花齐放的发展过程,如今又进化到微信、支付宝、抖音、美团等几大平台垄断市场的局面。伴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垄断,个体商铺逐渐上线各个平台,每个平台都包含大量小程序,琳琅满目甚至多到令人烦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将深入探讨Web2和Web3小程序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首先,我们将回顾微信小程序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现有的生态系统。接着,我们将介绍 Telegram 小程序的兴起,探讨其与Web3技术的结合以及在区块链领域的应用。最后,我们将展望小程序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它们如何继续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并引领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

Web2时代:小程序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小程序起源

小程序的起源和发展是由多家大厂共同推动的过程,其中微信小程序是最早也是最典型的代表。小程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13 年,当时百度提出了“轻应用”的概念,定义了一种无需下载、即搜即用的全功能 App,具有媲美原生 App 的用户体验和 Web App 的可检索与智能分发特性。然而,轻应用并未取得预期的成功。随后,Google 在 2016 年提出了 PWA(Progressive Web App)的概念,但在国内也未得到广泛应用。最终,微信小程序凭借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强大的平台支持,成功引领了小程序的发展潮流。如今,小程序已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为用户和开发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小程序大革命:Telegram小程序的Web3跨越之旅

  • 微信小程序:微信小程序的概念最早由张小龙在 2016 年提出,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服务形态,让用户在微信生态下享受“触手可及”的服务。2017 年 1 月 9 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用户无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应用,实现了“用完就走”的理念。微信小程序迅速发展,成为连接线上线下服务的重要工具,并在 2018 年推出小程序广告组件,使开发者能够通过小程序赚取广告收入。

  • 支付宝小程序: 2017 年 9 月 20 日,支付宝小程序正式面向普通用户开放。2018 年 4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支付宝上推出“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企业主可以在家领取、使用营业执照。发展至今支付宝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小程序平台。

  • 百度小程序: 2018 年 7 月 4 日,百度智能小程序正式上线。2019 年 1 月 10 日,广东公安厅联合百度等多家互联网公司推出“广东 110 ”智能小程序报警平台,加速智慧新警务的建设。4 月 25 日,国家小程序“瑞士”上线。11 月 25 日,百度宣布智能小程序月活破 3 亿。

  • 抖音小程序: 2021 年 7 月,抖音试点自营的“心动外卖”服务,尽管最终因配送体系搭建难度大而下架,但这一尝试开启了抖音小程序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探索。截至 2024 年 3 月,抖音平台小程序的流量达到 2.32 亿。

小程序爆火原因

  • 用户便利性:小程序以其“无需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需卸载”的特性,为用户提供了极其便捷的使用体验。

  • 开发与维护成本低:与原生应用相比,小程序的开发成本明显更低,因为它不需要针对不同操作系统进行单独开发,维护起来也更为简便。例如,微信小程序开发者可以使用熟悉的前端技术 HTML、CSS 和 JavaScript 进行开发。同时,微信小程序提供了丰富的 API 和组件,可以方便地调用微信提供的功能,如获取用户信息、本地存储、支付功能等,无需从头开始开发。此外,平台统一处理的沙盒隔离、平台管控(鉴权、审核、版控)、语法限定、能力封装、包编译和加载等策略,使得小程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以保障。

  • 巨大的潜在用户基础:微信(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微信及 WeChat 合并月活账户数 13.59 亿)、支付宝(截至 2022 年 6 月, 10.45 亿)、抖音(截至 2023 年 6 月,抖音月活用户约 7.23 亿)等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这为小程序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和用户基础。2024 年 3 月,微信、支付宝、百度、抖音平台小程序流量分别达到 9.45 亿、 6.48 亿、 3.89 亿、 2.32 亿,对中长尾 APP 和线下商家形成了强大的“流量池”效应。

  • 流量与营销优势:微信小程序可以与微信的其他功能如公众号、微信支付、发现栏、搜索栏等无缝结合,利用微信的社交网络进行快速传播和营销。支付宝小程序则通过生活号与小程序的结合,增强了用户沉淀和品牌信任感,尤其在低频业务中表现明显。抖音小程序受益于抖音平台的流量聚合优势,其用户沉浸时长显著高于其他平台。

  • 轻量级应用场景适应性:小程序的轻量级设计特别适合那些使用频率不高但不可或缺的工具类应用场景。小程序对手机存储空间的占用极小,在运行时只加载当前需要的资源和数据,同时其设计倾向于简洁和轻量,开发者被鼓励只保留必要功能,避免冗余,使得小程序的体积远小于功能丰富的传统 APP。此外,小程序的更新和维护通常由宿主平台统一管理,用户无需手动更新。

  • 规避平台分成:对于开发者而言,小程序可以规避苹果 App Store 等平台的高额分成与严格的审核机制,提高收益并节约时间成本。

综上所述,微信小程序之所以受到开发者和用户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其在便利性、成本、用户基础、营销能力、应用场景适应性以及规避平台分成等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使得小程序成为了许多企业和个人开发者的首选平台,也让用户更倾向于使用小程序而非下载传统 App。

小程序产业链的构成与生态

小程序大革命:Telegram小程序的Web3跨越之旅

  • 多平台方全面竞争:目前小程序行业涉及几乎所有互联网大厂:微信、支付宝、抖音、百度智能、美团、淘宝、京东、小红书、快手等。开发者几乎覆盖所有线上场景:网络购物、生活服务、游戏、政务、内容咨询、视频、工具、社区团购、线下零售、餐饮、旅游、教育、图片/摄影/视频和社交。各类服务商(SaaS、BaaS、开发服务商、小程序商店、营销服务商、MCN 与代运营)一同为小程序提供方案、运营、广告、直播、数据与底层构架。小程序为平台方提供商业/社会服务与用户沉淀,而平台方则提供小程序生态与商业场景。政府,媒体,企业和风险投资则为小程序提供投资,资源整合与部分宣传,小程序回报以直接投资回报和生产。

  • 用户已完全习惯小程序参与生产生活: 2023 年,中国互联网应用用户规模在即时通信,短视频,网络支付和搜索引擎领域分别达到了: 10.381 亿, 10.185 亿, 9.114 亿和 8.017 亿。全网月人均使用小程序数为 15.2 。

  • 发展势头:小程序数量和交易规模中,微信和支付宝持平且领先于抖音、快手、百度等其他平台。微信稳坐第一把交椅,支付宝已成为小程序互联网第二大开放生态,头部平台加速入驻。抖音小程序增长势头强劲,小程序数量同比增长 280% ,开发者同比增长 640% ,小程序 DAU 同比增长 84% ,小程序矩阵账号数月均环比增长 201% (2023 年 3 月~ 12 月)。

  • 小程序行业分布:生活服务类小程序入各种排行榜最多次数,数量占比最高,访问次数最大(约 40% )。线下零售、游戏入榜次数开始明显提升。网络购物小程序受到经济环境影响,波动较大,但分享次数占比最高(高达 49% ),同时网络购物小程序中垂直电商占比最大( 70.2% )。生活服务小程序应用广泛,类型庞杂,创新空间较大。工具小程序发展最为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小程序短剧崛起,成为 2023 年下半年最吸金赛道。

  • AI 助力小程序服务走向高精尖: AI 技术在小程序服务中的应用,正推动着服务向更高效、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以下是几个常见场景:个性化推荐,智能客服,语音交互,自动化营销,内容生成,智能搜索等等。

  • 小程序的内容生产和营销正规军化:宣传口依赖于 KOL 的社交关系背书产品和 MCN 企业联手扩大宣传。引流手法讲究带动非结构化群体,着重引导“自来水”普罗大众参与品牌建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品牌联名风潮兴起,小程序助阵全平台内容新营销,酱香拿铁(茅台 × 瑞幸咖啡)全网爆红就是最为成功的案例。

  • 生活文娱垂直领域空间潜力巨大:母婴育儿、旅行、科学科普、宠物、影视娱乐、汽车、健康等垂直领域,平均更替率较高,同时用户数量和人均时长增势强劲。

Web3时代:Telegram Mini Apps 的兴起与特点

Telegram 最近引入了一项新功能,允许在其应用程序中运行“迷你应用”(Mini Apps),其类似于微信小程序,使得其能够向用户提供类似于互联网网站的灵活界面,从而直接在 Telegram 中进行各种操作,比如玩小游戏、电子支付等。这项功能类似于 Telegram 中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的机器人(Bot),但提供了更进一步的使用体验。

具体来讲,Telegram Mini Apps 有以下特点:

  • 无缝集成:Telegram Mini Apps 可以直接集成到 Telegram 中,作为最受欢迎的消息平台之一,拥有数百万活跃用户。一个用户可能在 Telegram 聊天中讨论一个即将到来的聚会。通过 Mini Apps,他们可以直接在聊天中打开一个应用来预订场地、选择餐饮服务,甚至购买门票,所有这些都不需要离开 Telegram 应用程序。

  • 增强用户体验:用户无需单独下载或安装应用程序即可使用互动和复杂的 Web 应用程序。假设有一个 Mini App 是一个在线商店,用户可以在 Telegram 中直接浏览商品、查看推荐,并进行购买,无需下载额外的购物应用。这种体验类似于在浏览器中访问一个全功能的电商网站,但完全集成在 Telegram 中。

  • 多功能性:Mini Apps 可以应用于电子商务、客户支持、游戏和测验等多种场景。因为 Mini Apps 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应用,比如一个在线教育平台,用户可以在 Telegram 中直接访问课程、参加测验和考试,或者一个健身应用,提供锻炼指导和健康追踪。

  • 快速开发:开发者可以使用熟悉的 Web 技术,如 HTML、CSS 和 JavaScript,快速开发 Mini Apps。一个开发者可能在几天内就开发出一个简单的应用。

  • 跨平台兼容性:Mini Apps 可以在所有 Telegram 官方应用程序中使用,无论用户是在手机、平板、电脑还是通过 Telegram 的 Web 版本,他们都可以访问和使用 Mini Apps。这意味着开发者不需要为不同的平台开发多个版本的应用。

  • 提升用户互动:Mini Apps 提供了简化的用户与项目之间的沟通方式。一个 Mini App 可以是一个互动式调查或投票工具,用户可以在 Telegram 群组中直接参与调查,收集反馈或做出决策。这种应用可以促进群组内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参与度。

此外,Telegram 的 Mini Apps 还与 TON 合作,通过 TON Chain 强化 Mini Apps 的功能。TON 的 Mini Apps 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入口,使得 Web2 用户可以轻松踏入 Web3 世界。事实上,TON 公链最初便是由 Telegram 推进,但在 2019 年因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介入而取消。尽管如此,社区和其他开发者团队继续推进该项目,形成了现在的 TON 公链。尽管 TON 与 Telegram 没有直接关系,但 Telegram 创始人 Pavel Durov 和团队仍多次支持该项目,强调两者的业务关联性。

具体来讲,TON(The Open Network)与 Telegram 的 Mini Apps 的合作可以为后者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 TON 支付系统允许用户在 Telegram 内进行即时、快速的支付,极大地提升了支付体验和便捷性。

  • 通过与 TON 的集成,Telegram 的 Mini Apps 还可以支持法定货币支付,进一步扩大支付的覆盖范围和便利性。

  • TON 的分片技术提高了区块链的扩展性和性能,使得 Mini Apps 能够处理更大规模的交易和用户请求,支持更复杂的应用场景。

  • TON 的代币经济模型可以为 Mini Apps 提供经济激励,鼓励用户参与和使用应用,同时为开发者提供激励机制,促进应用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微信小程序与 Telegram Mini Apps 的比较

微信小程序(WeChat Mini Programs)是腾讯公司于 2017 年推出的轻量级应用平台,允许用户在微信内无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各类应用。最初,小程序主要提供基本的工具和服务功能,逐渐扩展到电商、游戏、社交、教育等领域。随着功能的不断完善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微信小程序引入了丰富的开发工具和接口,并整合了微信支付等强大功能,迅速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放性和便捷性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和企业,推动了小程序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尽管微信小程序和 Telegram Mini Apps 都是内嵌于社交平台的小型应用程序,但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 用户体验与接入方式

微信小程序

  • 用户体验: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分享链接或在微信内部搜索来访问小程序。界面通常与微信的整体风格一致,使用体验流畅。

  • 接入方式:开发者使用微信提供的开发工具和 API 来构建小程序,主要使用 JavaScript、WXML 和 WXSS 等技术。发布前需通过微信的审核。

Telegram Mini Apps

  • 用户体验:用户可以通过聊天机器人、群组、频道或者内嵌按钮访问 Mini Apps。界面设计更加自由,可以脱离 Telegram 的默认风格,带来多样化的体验。

  • 接入方式:开发者使用 Telegram 提供的 Bot API 和 Mini Apps API 来开发应用,主要使用标准的 Web 技术如 HTML、CSS 和 JavaScript。发布过程相对简单,没有严格的审核机制。

2. 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微信小程序

  • 应用场景:涵盖电商、游戏、社交、工具、教育等广泛领域,特别适用于轻量级、高频次的应用。

  • 商业模式:主要通过服务收费、广告、电子商务和增值服务盈利。微信提供了丰富的变现手段,如微信支付、广告平台等。

Telegram Mini Apps

  • 应用场景:多用于信息服务、娱乐、金融工具和社交互动。由于 Telegram 在隐私保护和安全方面的优势,金融工具和隐私社交将会是其强项。

  • 商业模式:目前 Telegram Mini Apps 的商业模式还在探索中,可能通过订阅服务、增值功能和第三方支付接口进行变现。

3. 治理与社区参与

微信小程序

  • 治理:由腾讯主导,审核机制严格,确保内容合规和安全。

  • 社区参与:开发者社区相对封闭,更多依赖腾讯的支持和官方文档。

Telegram Mini Apps

  • 治理:相对开放,Telegram 提供了基本的使用规范,但开发和发布的自由度较高。

  • 社区参与:开发者社区开放,Telegram 官方与开发者互动频繁,社区贡献大。

Telegram:架起web2与web3桥梁

Telegram 小程序当前非常火爆,更重要的是,其当前已扮演了web2与web3之间的桥梁。其庞大的用户基础为此提供了很大的基数。其自由且无审查,使得其本身的用户画像与接受web3的群体更加契合,作为一款最web3的web2软件,其庞大的用户基础中又非常大比例是web3爱好者或者潜在的web3用户。如上分析,小程序的低开发成本、使用与传播门槛,使得 TG 生态非常易于传播。而 Ton 的原生支持又再降低了对于链上交互等方面的门槛。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一些当前 TG 生态中热门的应用,通过案例介绍他们如何将web2的用户引入到了web3。

NotCoin

小程序大革命:Telegram小程序的Web3跨越之旅

NotCoin 是一款在 TG 小程序上的“点点点”游戏,其主要操作非常简单:用户只需在有体力时不断点击屏幕获得游戏内的金币。在传统 GameFi 的 Play 2 Earn 基础上,NotCoin 提出了 Ta p2E arn 概念,用户只需点击屏幕即可赚钱。除此之外,NotCoin 还具备技能提升、任务系统、团队合作、积分联赛及邀请新用户等功能。自 2024 年 1 月 1 日正式上线至 5 月 16 日代币上线币安前,NotCoin 吸引了超过 3500 万玩家,日活跃用户超过 500 万。

作为一款简单的 TG 小程序游戏,NotCoin 借助庞大的 TG 用户基础和简易的操作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用户门槛。同时,游戏内的裂变机制使其传播速度极快。在代币经济体系方面,项目方仅保留了 5% 的代币,且没有任何 VC 预留,剩余 95% 中, 78% 分配给了全体游戏用户。这种没有 VC 的社区项目,并且将多数代币分配给社区用户的做法,在当前环境下非常政治正确,广受社区用户好评。最终,NotCoin 在 5 月 16 日上线币安,最高市值达 20 亿美元。

NotCoin 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并将很大一部分用户潜移默化地转变为web3用户。项目方将大部分代币空投给玩家,在如此大体量玩家的前提下,这次空投覆盖了大量用户。在空投阶段,用户有两个选择:将代币转入币安或转入 TG 钱包。无论用户选择哪一个,都为web3世界带来了新的玩家。选择将空投转入币安的用户可能成为虚拟货币交易者,而选择将空投转入 TG 钱包的用户则成为 Ton 链上的玩家。

NotCoin 的成功不仅依赖于 TG 的多方位支持,也得益于币安的支持。币安长期致力于引入web2用户,为web3注入新鲜血液。回顾 2023 年饱受争议的几个币安 LaunchPad 项目 EDU 和 HOOK,它们都是非web3原生项目,分别是资产代币化的教育平台和web3学习平台。币安在web3用户中已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面对高获客成本,希望将更多web2用户引入web3,扩大整个市场体量,并对自身用户基数做出贡献。因此,币安早在二月底就注意到了 NotCoin,并与其进行联名活动。最终,NotCoin 成功登陆币安 LaunchPool。

从币安的角度来看,TG 用户与web3用户画像高度重合,TG 用户质量较高。因此,币安选择让 NotCoin 上线其平台。NotCoin 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作为一款 TG 小游戏,在短短四个多月内吸引了数千万用户,并通过空投将这些用户转化为虚拟货币交易者或区块链使用者。

Catizen

小程序大革命:Telegram小程序的Web3跨越之旅

Catizen 出自一个拥有广泛小程序经验的团队,该团队在微信小程序游戏和 Facebook 游戏的开发与运营上拥有超过 5 年的经验。与其他游戏相比,这款游戏在游戏性方面更为成熟。在游戏中,玩家扮演一个猫咪店铺的老板,猫咪会自动接客从而获得收益。收益取决于店铺内猫咪的数量和等级。玩家可以使用金币购买新的猫咪,并通过合成两只同等级的猫咪获得更高等级的猫咪,以赚取更高的每秒收益。

Catizen 凭借其可爱的画风和令人上瘾的经营类游戏属性,上线三个月就获得了超过两千万用户,日活跃用户(DAU)达两百五十万。通过游戏内优秀的用户课金引导和潜在的空投预期,Catizen 通过 TG 内购收入已超过 1200 万美元。这一成绩非常亮眼,尤其是对于传统 GameFi 来说,外部收益欠缺导致其庞氏属性较强,而 Catizen 在三个月内斩获超过 1000 万美元的收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无外源收益的问题。

Catizen 不仅吸引了数千万玩家,还在游戏内引导玩家绑定 TG 钱包并实现链上合约交互。游戏中有一些选项,用户可以通过智能合约交互获取游戏内收益,这些交互在 Ton 链上进行,不需要付费,只需支付 gas 费。例如,不定时出现的小狗可以给予玩家一段时间内 500% 的收益,如果免费获取只有 1 分钟,而通过合约交互则可以获取 4 分钟。Catizen 巧妙的游戏内激励机制,使其拥有超过百万链上用户,这些用户通过 Catizen 进行 Ton 上的智能合约交互。Catizen 这样的引导或许是因为其接受了 Ton 的投资。 

小程序大革命:Telegram小程序的Web3跨越之旅

Catizen 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不仅吸引大量用户,为项目方带来高额收益,使web3游戏盈利成为可能,还引导了大量用户进入 Ton 链上,成为web3玩家。在空投方面,虽然 Catizen 不如 NotCoin 对用户那么大方,最初方案中分配给团队 20% 和 VC 8% ,仅分配给用户 35% ,但其之后不断上调空投比例至 43% 。

Hamster Kombat

Hamster Kombat 与 NotCoin 类似,但绝不仅仅是一个仿盘。与 NotCoin 简单的玩法和设定相比,Hamster Kombat 在背景设定和游戏性上都更加复杂。游戏背景设定为玩家扮演虚拟货币交易所的老板,通过消耗能量点击屏幕获取积分。游戏还增加了经营元素,玩家可以通过消耗金币来升级交易所,比如提升员工等级、市场营销和进行合规性投资等,从而获取更多收益。

这种背景设定让玩家能以虚拟货币交易所 CEO 的视角体验游戏,增加了对虚拟货币的理解和认同感。除此之外,Hamster Kombat 还将任务系统与观看视频任务结合,引流到自己的 YouTube 频道。玩家每天观看两个视频,分别介绍区块链知识和区块链新闻。

Hamster Kombat 表现非常亮眼,截至六月底,该游戏已经拥有超过两亿用户。同时,其 YouTube 官方频道拥有超 3000 万订阅,视频平均观看数超过 2000 万。游戏的空投机制要求用户首先绑定其 TG 钱包,这一举措有效引导用户进入web3世界。 

小程序大革命:Telegram小程序的Web3跨越之旅

从web3引路人的角度来看,Hamster Kombat 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成功。首先,它吸引了大量用户,并通过空投机制使他们注册并绑定 TG 钱包。其次,在用户教育方面,游戏通过独特的玩法,让玩家扮演虚拟货币交易所的 CEO,增强了对虚拟货币的理解。通过每日上传视频和任务体系,游戏激励玩家学习web3知识和关注web3新闻,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些概念。接受与学习是加入web3的前提条件,而 Hamster Kombat 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点。

结论与展望

仰赖于 TG 的高额web3潜在客户,以及支付和链上交互无缝衔接的小程序,便捷的手机端半中心化应用,TG 提供了一个web3世界的新入口。从数据来看,TG 小程序的火爆为 Ton 带来了飞速的用户增长,自 2024 年初至今,活跃钱包数量从一百万在七个月内增长到一千多万,翻了十倍。同样,这也反映在交易 gas fee 上,链上每日消耗的 Ton 从去年平均 1000 Ton 增加到如今的几万 Ton 每日。

小程序大革命:Telegram小程序的Web3跨越之旅

小程序大革命:Telegram小程序的Web3跨越之旅

TG 的小程序更像是一种混合web2与web3的模式,既非完全中心化,也非完全去中心化。从支付方式来看,既存在中心化的法币内购,又存在链上转账与交互,链上钱包也分为托管的抽象账户钱包和外部钱包。从操作上看,部分操作中心化处理,涉及资产的部分则进行链上处理。盈利模式也是混合的,包括web2的广告费、游戏内购费,以及web3的 NFT mint 费用和交易手续费等。在 TG 生态中,区块链更像是对web2的补充,而非原生web3中的核心角色。这种方式丰富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造福了传统应用。

虽然 TG 小程序近期表现非常亮眼,为web3世界带来了大量新鲜血液,吸引了众多用户活跃在 Ton 链上。但从长远来看,TG 生态不同于 BTC、以太坊、Solana 等借助区块链科技服务金融,TG 生态更像是借助科技服务其他领域。这是一种对区块链技术在更多应用下的探索与尝试,但与当前主流的以金融为主导的web3有所区别。

这种区别来自几个层面。首先是用户不同。金融为主的生态中,用户主要是投资者,而在 TG 生态中,用户多数是消费者,数量上投资者少于消费者,且投资者的平均消费能力更高。其次是应用的不同。ETH 和 Solana 等主流链主要围绕金融层面展开应用,包括 DeFi、Oracle 等,即便是 GameFi 和 SocialFi 也侧重于金融层面,最终成为资金盘。这些链较大的体量为金融安全和流动性提供了一定保障。而 TG 生态中爆火的主要是游戏、博彩、支付等项目,这些项目更依托于用户数量和使用时长。

小程序大革命:Telegram小程序的Web3跨越之旅

上图可见 TVL 排名,即便 Ton 的 TVL 暴涨至 7 亿美元,相较 ETH 的 500 多亿以及 Solana 和 BSC 的 40 几亿,仍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认为,TG 生态并不是在从现有web3项目中抢生意,而是开拓出一条新路,将web2用户转化为web3用户。其应用场景与传统web3有所不同。TG 生态更像是通过支付功能增强应用的微信小程序,而 ETH、Solana 等生态则是通过科技增强金融的支付宝。当前 TG 生态仍处于早期阶段,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实际应用出现在 TG 生态中,不仅限于游戏,最终成为像微信那样的超级 App。Ton 链的发展将更加倾向于应用的支付手段与辅助。TG 生态是否会更多涉足金融领域,还需看传统老链们的应对。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拓扑实验室!在这里,与来自顶尖院校的博士并肩学习,共同探讨和分享区块链领域的深刻见解与精辟分析。

在 X 关注我们: 

加入 Telegram 一起讨论: 

盘点下半年值得关注的7大潜力叙事

盘点下半年值得关注的7大潜力叙事缩略图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2024 年上半年,比特币的主导地位、去中心化 AI、DePIN 的使用、Solana 的崛起和 ETH 质押成为了市场的主要亮点。

盘点下半年值得关注的7大潜力叙事

DeFi 的各个子领域也在新的收益来源、空投热潮和 meme 币的推动下蓬勃发展。

展望下半年,有 7 个潜在的趋势值得关注。在 2024 年初,我们预测了 12 个关键趋势和想法,以迎接新的牛市浪潮。其中大多数已经成为顶级加密货币的热点话题,价格走势、活跃用户、链上指标、开发者和融资活动都出现了大幅增长。

经过 6 个月,市场情绪和宏观环境都发生了变化。现在是时候关注今年剩余时间和 2025 年初的新催化剂了。

首先,你可能需要准备一杯咖啡,并将这篇文章收藏以备后用,这将是一段充满波动的旅程。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宏观经济条件和机构的采用将是塑造加密货币未来发展的关键。

美国宏观经济条件

在经历了两年创纪录的高利率后,第一次降息可能会在 9 月进行。 11 月的美国总统大选,预测市场预计唐纳德·特朗普将再次当选。 这两者都可能成为年底加密货币市场的有利因素。

持续的机构采用

在批准美国现货 BTC ETF 后,SEC 又批准了几只现货 ETH ETF 的上市,这为全年的市场走势定下了基调。 我们预计机构将深入探索 DeFi、基础设施、AI 和消费应用。

考虑到这些因素,这里有 7 个我们认为在 2024 年剩余时间和 2025 年初值得关注的激动人心的领域。

1. 比特币的可扩展性和 DeFi

比特币市场正在通过 ETF 和 Ordinals、BRC-20 s 以及 Runes 等加密原生方式扩展。然而,可扩展性问题日益突出。      正在致力于 BTC 的二层解决方案。

早期的比特币 DeFi 玩家包括    。

盘点下半年值得关注的7大潜力叙事

2. 所有权经济应用

区块链技术使用户能够重新掌控个人数据、创意内容和计算资源的主权。这些应用与 AI 和机器学习的兴起高度协同。两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是:

DePin:    

DeSoc: 

盘点下半年值得关注的7大潜力叙事

3. 现实世界资产

尽管降息在即,但我们预计 RWAs 将受益于相对较高的利率环境。专注于代币化国债的项目: 、 、、

机构和普通借贷: 

盘点下半年值得关注的7大潜力叙事

除了 RWAs,支持基础设施如预言机(、)、去中心化身份、互操作性(、)和用于数据隐私的全同态加密(FHE)(、)也有望获得发展动力。

4. Web3 游戏

Web3 游戏正在各个类型中崭露头角,从像  这样的点击赚钱超休闲游戏到设计精良的 、、、。

一个强大且可持续的游戏内经济体系和完全链上运行的游戏将是 Web3 游戏的下一个重大飞跃。

盘点下半年值得关注的7大潜力叙事

5. 抽象化用户体验

目前的加密用户体验分散且复杂,涉及超过 100 个多链环境。用户在管理钱包、与 dApp 互动以及跨区块链处理资产时面临诸多挑战。

账户抽象和 Paymaster 已成为新的用户入门标准。

但这只是开始。

在接下来的 6-9 个月内,预计在链抽象方面会有新的进展:包括密钥管理、Gas 抽象、交易抽象和跨链互操作性。

请关注以下关键项目:、、、、

盘点下半年值得关注的7大潜力叙事

6. DeFi 子领域

广泛的市场反弹将为 DeFi 带来大量资金流入。虽然我们还没有看到类似“Uniswap 时刻”的重大事件,但一些 DeFi 子领域显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 再质押/LR:、、、、

  • 借贷:、、

  • 新市场类型的衍生品: 、、、

  • 预测市场:、

  • 收益:

盘点下半年值得关注的7大潜力叙事

7. 新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领域筹集了超过 25.8 亿美元的资本,成为风险投资中最大的类别,显示了风投对扩展解决方案、互操作性、模块化和新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浓厚兴趣。

一些顶级融资项目包括:、

盘点下半年值得关注的7大潜力叙事盘点下半年值得关注的7大潜力叙事

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

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

加密市场很热,京东也要来分一杯羹?

7月24日,据财联社报道,京东科技旗下的京东币链科技 ( 香港 ) 将在香港发行与港元 1:1锚定的加密货币稳定币,在市场上掀起广泛热议。

由于众所周知的监管原因,国内大厂在早年涉足加密领域后均快速撤退,目前多聚焦于产业区块链或作为投资方间接参与加密项目,即使在香港政策释放后,参与其中的国内互联网大厂也凤毛麟角。

京东此举,着实令人意外。

01

由来:香港稳定币发行人沙盒

聊起本次京东稳定币的由来,还要回溯香港的稳定币监管政策探索历程。

仅从稳定币监管而言,香港渊源已久。早在22年1月,香港就已开始关注这一链接传统金融与加密领域的关键基础设施。当时金管局就发布了关于稳定币的讨论文件,明确了监管框架的初步方向。

在22年10月轰动的虚拟资产宣言中,香港更是明确表述将制定之政策对稳定币进行监管。“稳定币是我们的另一焦点所在。有鉴于稳定币据称能够维持价值稳定,而其使用情况愈益增加,例如作为加密货币和法定货币的交易媒介,因此亦具潜力能够与传统金融市场(如支付系统)互相建立关联。汲取了虚拟资产市场近期出现的危机(加密寒冬)所带来的经验,国际间已有共识,须就稳定币的不同范畴包括在管治、稳定和赎回机制等方面订出适当的监管。”

随后在23年12月,香港金管局再度发布了关于稳定币发行人拟议监管制度的咨询文件,开启了第二轮的公众讨论。今年3月,金管局公布了稳定币发行人沙盒政策,允许在监管沙盒内测试稳定币发行。

7月17日,香港财库局和金管局就在香港实施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的立法建议联合发表咨询总结,对于稳定币中相应的发行人资格、储备管理与稳定机制进行了解释说明。若无意外,下一阶段就将是立法会审议,预计会在年末完成。

在将近2年的探索中,与京东最为密切相关的就是“稳定币发行人沙盒政策”。以通俗语言表述,香港会在一定监管灰度范围内,选取合适的测试人,探索稳定币发行的可行性。7月18日,香港公布了5家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者名单,分别为京东币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Coinlink)、圆币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及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安拟集团有限公司、香港电信 (HKT) 有限公司 。

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

在名单发布后,币链在官网上披露了其的稳定币信息,声明京东稳定币是一种基于公链并与港元 (HKD) 1:1挂钩的稳定币,将在公共区块链上发行,并强调了每个京东稳定币可按 1:1 的比例赎回,其储备由高度流动且可信的资产组成,这些资产将安全存放于持牌金融机构的独立账户中,通过定期的披露和审计报告,对储备的完整性进行严格验证。而在监管方面,京东稳定币也表明将积极与全球监管机构合作,并遵守现有和不断发展的法律和监管标准。

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

02

发酵:大厂进军加密没有好下场?

若只谈及大厂进军区块链,并不足为奇,高峰期是在2015年前后。彼时在国外超级账本、R3等区块链浪潮影响下,百度和腾讯在2015年组建了区块链研发团队,阿里系的蚂蚁金服则成立了兴趣小组,平安与京东两者稍晚,于2016年宣布提出开展区块链的研究部门设置。随后不久,腾讯区块链、蚂蚁链、百度超级链、京东智臻链等拔地而起,站稳了大厂区块链的战略基石。

发展至今,我国互联网大厂也占据着区块链产业的第一梯队,覆盖了从基础设施到产品应用乃至拓展服务的所有类别,BaaS平台服务端更是众多大厂区块链发力的关键区域。2022年,中国区块链 BaaS厂商市场份额被七家单位瓜分,分别为蚂蚁(26.6%)、腾讯云(16.3%)、 华为云(11.4%)、联通数科(7.5%)、趣链(6.8%)、浪潮(6.7%)以及零数科技(5.4%),七家份额占比高达80.7%。

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

但要提到加密领域,大厂就有避之不及之态。在18年的加密热中,以腾讯、阿里、迅雷为首的大厂几乎都参与到了加密项目中,当时的DePin在大厂中格外风靡。但后续由于监管原因,大厂在小赚一笔后纷纷转身割席,仅在21年数字藏品中再度溅起些微水花。目前,多数大厂的数藏平台早已宣告退出。除了蚂蚁旗下的鲸探还在运营外,京东旗下的灵稀与百度旗下的爱寻宇已然销声匿迹,而腾讯明智的选择高峰转身,关停幻核后陆续撤退了旗下子公司所有的数字藏品业务。

到如今,在严密的监管下,大厂参与加密也显得更为迂回,不是暗中设立海外机构进行业务分割,如哔哩哔哩在海外推广NFT,就是作为投资方完成布局,如腾讯投资Immutable X和Chainbase,多数则另辟蹊径,主动当起了卖铲子的人,业务重心放在如何在加密领域推广云服务以及基础设施上,如蚂蚁链面向香港和海外市场的新品牌ZAN。

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

回到京东本身,整体来看,京东在我国区块链的市场份额相对有限,然而凭借着自身强大的零售优势,在溯源存证方向仍有雄厚的市场基础,官网数据披露的用户数量超过300万,上链数据达到了14亿,惠氏、伊利、雀巢等知名消费品牌均是其的区块链客户。但在加密领域,京东则相对保守,涉足切实不多。在搜索引擎中,京东和加密业务几乎没有关联度。

03

设想:瞄准最赚钱的支付业务

正因如此,币链大刺刺的打着京东名头宣告发布稳定币,无疑引起了市场热议。大厂的进军,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吗?

该问题尚待深究,但若深扒京东币链,其瞄准支付业务的决心倒是可见一斑。

从成立时间来看,该公司不过刚刚成立,于今年3月才正式注册,主要业务涵盖数字货币支付系统与区块链基础设施,现任CEO为京东科技副总裁刘鹏。

而尽管成立不足5个月,但企业牌照许可却相当健全,根据香港SFC信息披露,京东币链科技已获得的证券交易1号牌、4号牌以及资产管理9号牌照。从牌照来看,币链并未递交虚拟资产业务核心的7号牌与VASP申请,显示出暂无虚拟资产交易的进军计划,但支付业务牌照的覆盖,仍体现出明确的业务清晰度,当然,也不排除后续有涉足加密平台的可能。

再看现任CEO,领英上其自称为“微信支付联创”,并提到在微信支付的8年经验,称作为微信支付联合创始人和产品总监,从无到有创立微信支付产品,并作为核心产品人员创造微信红包这一现象级产品。2018年,其进入华为担任全球移动支付产品运营业务负责人和聚合运营部部长。

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

直到22年5月,刘鹏进入京东,先后担任了京东物流集团副总裁,23年开始负责海外金融科技业务,并于今年创立了京东币链。整体来看,1号位的支付经验也相当丰富。

可以看出,该企业设立之初就是以数字货币支付为目标,至于为什么选择稳定币这一切入点,而非更为直接的加密交易平台,答案就相当简单——赚钱效应。

加密业务在香港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虚拟资产交易所,而这一领域,显然暂时不容乐观。由于严格的合规与监管,叠加本土市场狭小,即便有着相对较为亮眼的用户转化率,用户量也非常有限,香港的本地虚拟资产交易所也无可回避的面临着盈利与生存困境,头部交易所Hashkey自持牌来在今年1月份才首次实现月度正现金流,而OSL此前更是被BC集团卖身Bitget,反映出经营现状的不易。

而以ETF论,发行商的收益也肉眼可见,比特币与以太坊ETF上线2个月交易总量仅有不足3000万美元,数据只能称差强人意,作为对比,美国以太坊现货ETF上市首日的交易量就已突破10亿美元。

但作为稳定币的支付市场,情况则大不相同。数据显示,过去四年间,稳定币季度转账量增长了十七倍,今年二季度已达4万亿美元。在2024年7月17日,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总交易量是948亿美元,而稳定币占市场交易量的91.7%,达到870亿美元,市场庞大。

以USDT为例,母公司Tether简直是一本万利,通过以接近为零的边际成本发布稳定币获取无风险利率及投资利得,在2023年获得的净利润高达62亿美元,而该公司的总人数仅仅不过100人,赚钱速度用印钞机来形容也不为过。

此外,由于业务线条清晰简单,操作也不若平台侧涉及的证券业务那般复杂,换而言之,监管成本也更为可控且具有一贯性。在此背景下,作为数字货币支付企业,瞄准最赚钱也最易切入的稳定币业务,就显得理所应当。

04

现状:现实困难制约下的值得一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京东币链显然也有模仿之意,以基础设施的支付为主体,获取先发规模优势后进行业务延伸。但设想虽好,实际施行也困难重重。

在丰厚蛋糕的吸引下,近年来也有诸多知名机构进入稳定币领域,但多折戟而归。核心原因就是稳定币的头部效应太过突出,在稳定币市场,三大稳定币盘踞份额的90%,尤其是USDT,几乎呈现出一家独大的局面,在1600亿美元的总市值中有超过1100亿元为USDT。以全球知名支付巨头Paypal为例,虽支付用户量与品牌知名度均位于翘楚,但其去年8月发行的稳定币PYUSD却不温不火,发行总量仅有3.49亿美元,然而,其已位于稳定币领域第七位。

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

对京东而言,环境则更为恶化。美元稳定币市场集中的隐含结果是其他法币稳定币市场的受限,对比香港加密市场的规模,港元稳定币能否突出重围尚待考察,而本土监管同样也会阻碍京东在该领域的发展。

从本土监管要求来看,香港已对发行人进行了相对明确的规定,高昂的合规成本显而易见。针对发行人的资格,财库局要求只有获发牌的法币稳定币发行人、银行、持牌法团,以及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才可在香港销售法币稳定币,或向香港公众人士积极推广有关服务,对于现有的稳定币发行人,财库局则设置了过渡期安排。

在储备方向,金管局要求发行人必须确保法币稳定币获得优质及具高流动性储备资产的100%储备背书,同时,发行人最低缴足股本应至少为流通法币稳定币总额的2%、或2500万港元,以较高者为准。为抑制稳定币对于传统金融体系的损害,香港稳定币发行商也将禁向用户支付利息。

对于USDT和USDC等主流稳定币进入市场,香港也并未直接否决,而是强调观测其是否能够通过香港的监管要求,机构需要在香港成立实体并获得牌照认可。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也并未排除银行机构申请稳定币的情况。

这无疑意味着就算艰难获取发行人资格,需要面临的竞争压力激增,原有发行人、持牌交易所、甚至银行都可成为潜在对手。即使从短期现实考量,稳定币也存在诸多问题,发行门槛较高,并无直接支付系统与储值方式承载稳定币,在会计层面,公司资产的判定也并未明确。

但无论如何,鉴于当前支付系统面临的时效性与单一性,法币的代币化市场空间必然存在,尤其对于香港这一寄希望成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的地区,稳定币是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或许这也是大厂愿意涉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蚊子肉也是肉,京东,显然也需要这块肉,毕竟三驾马车的核心电商业务增速面临瓶颈,物流正处于优化期,数字金融的新增长点探索就显得尤为关键。香港政策开放后,虚拟资产市场庞大的流量成为了近在咫尺的盈利点,不论是为试水还是求发展,京东币链都有足够的理由得以创立。而稳定币应用场景横跨B端与C端,传统金融市场与加密市场一应俱全,更遑论加密跨境支付与京东本身的电商零售业务也高度契合,最终成为了京东进军加密的首要入口。

整体来看,京东的涉足仍给予加密产业以积极的信号,后续是否会吸引更多大厂的加入值得期待。但另一方面,需要强调的是,根据规定可知,尽管已然进入了沙盒试点,但这仅是小范围测试,并不意味着京东币链已有发行稳定币的资格,后续还要经过重重的审批,目前币链也尚未在香港或其他司法管辖区发行任何稳定币,而沙盒参与者在最初阶段也不会涉及使用公众资金,投资者也应保持警惕。

从Polymarket的出圈发掘预测市场的更多财富密码


预测市场的爆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交易者最真实的情绪、和把预期事件转化为交易行为的可能。

V神长期以来一直看好预测市场在扩展加密货币日常应用方面的潜力,曾多次公开提起,他投资的 Polymarket 今年也因选举话题而大火出圈。选举投注这一动作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早在中世纪时,人们就开始在教皇选举中进行押注。到今天,特朗普和众民主党候选人的对战也吸引了大量民众的注意力。但由于美国明令禁止政治事件的投注,此类活动就聚焦到了类似 Polymarket 这样的加密市场。它的实时结果反映了用户真实想法,而大众情绪往往也会被当作我们交易参考的重要因素,预测赛道正在以一种独特的方法走入大众视野。

什么是预测市场

以 Polymarket 为例,这个平台本质上其实是一个二元期权市场。交易者可以在某一话题下选择 yes 或 no 并投入相应金额。预测正确,就能获得固定收益;如果预测错误,则失去投入的金额。目前 Polymarket 已完成来自 Vitalik、Polychain、Dragonfly 等个人和机构总计 7400 万美元的三轮融资。

从Polymarket的出圈发掘预测市场的更多财富密码

它同时也是一个交易者之间进行对赌的平台,有人盈利,则一定是由其他交易者的亏损得到的,平台本身通过收取手续费盈利。

预测市场现状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Polymarket 网站在过去一年内的访问量和独立访客数经历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在今年 5 月完成新一轮 3500 万美金融资后,月活用户、交易量、未平仓合约规模都创下历史新高。5 月和 6 月,访问量和独立访客数均大幅增加,分别达到 733, 689 次和 220, 956 人。这一增长趋势恰逢美国大选临近,表明用户对政治预测市场的兴趣激增。

从Polymarket的出圈发掘预测市场的更多财富密码

数据来源:SimilarWeb

2024 年开始至今,Polymarket 的 TVL 也飞速上涨,从年初的约 1000 万美金激增至目前的 6700 万美金,上涨 + 570% 。同时,单日交易量于 7 月 1 日突破 2700 万美金,单日交易用户数最高接近 7000 人……这些飞速上涨的数据展现出预测市场平台正在向整个加密市场释放着强大的吸引力。

从Polymarket的出圈发掘预测市场的更多财富密码

来源:DefiLlama

从Polymarket的出圈发掘预测市场的更多财富密码

来源:Dune

Polymarket 怎么参与?

进入官网 polymarket.com,用户可以选择交易和提供流动性。主页上最热门的预测话题就是“ 2024 年总统选举获胜者”。每个结果的起始交易价格为 0.5 美元,价格会根据用户在输赢双方下注的金额而变化,代表当前事件发生的概率。0.5 美元意味着特朗普有 50% 的概率当选总统,目前这个预测概率已上升到 61% 。同时,目前该话题的总投入资金超过了 3.5 亿美元。

从Polymarket的出圈发掘预测市场的更多财富密码

如图所示,用户只需输入自己的投入金额,即可知道如果猜测正确能赢多少钱,无需了解产品背后的复杂逻辑。前端设计简洁易用,非常用户友好。同时,由于话题资金深度的原因,当投入金额过大时,能够赢取的收益率会发生明显变化,例如:

1. 投入 1, 000 美元押注特朗普获胜时,如果他当选,能收回 $ 1, 615 (+ 61.51% );

2. 投入 10, 000 美元押注特朗普获胜时,如果他当选,能收回 $ 16, 131 (+ 61.34% ),变化不大;

3. 当投入 1, 000, 000 美元押注特朗普获胜时,如果他当选,只能收回 $ 1, 369, 041 (+ 36.90% ),收益率从 61% 降至约 37% 。

虽然预测市场表面上看似趣味性强且能带来可观收益,但由于种种原因,例如押注失败、高摩擦成本、低流动性等,交易者在这个平台上长期来看是会亏损的,因为他们的平均收益是负的。即使个别交易者能短期内获得可观利润,但能否持续预测正确并实现盈利也是一个未知数。毕竟没有人能百分之百把握自己每次押注都是正确的,投资者在此类市场上还是面临着较高的风险,需要谨慎对待。

此外,Polymarke 还有个流动性奖励计划。通过下限价单来提供市场流动性,订单价格越接近市场的平均价格,赚得就越多。奖励金额还取决于订单金额的多少,下单金额越大奖励的越多。

其他预测市场项目

Polymarket 并不是第一个做预测市场的项目,早在 2015 年,Augur 就已成立并完成 530 万美元的融资,这是一个开放的全球预测市场协议,允许任何人为任何事物创建市场。还有 Gnosis 早先 1.0 版本也是做预测市场起家,目前变成了 dapp 孵化器还有自己的一系列涵盖钱包、主网的基建。

从Polymarket的出圈发掘预测市场的更多财富密码

来源:CoinGecko

总体来说预测市场赛道还比较早期,项目较少,总市值在 7 亿美金左右。根据 CoinGecko 预测市场类别下,目前只有 Augur(REP)、finance.vote(FVT)、Prosper(PROS)、Handy(HANDY)、Polkamarkets(POLK),还有暂未上线 CEX 的 Zeitgeist(ZTG)和 Hilo(HILO)发布了自己的代币,他们在 CoinGecko 的市值排名都在 1000 名开外。

生态项目一览

1. Polygon 生态

• Polymarket:王牌预测市场, 2020 年上线主网,用户可以就一些政治和实时的争议性话题来进行交易,押注正确就可以获得回报。

• Augur:老牌预测市场,Eth 链也可交易

• UBet:主要用于体育预测

• YOLOrekt:竞猜加密货币价格

• Guesslot

• Reality Cards:Nft 形式的预测平台

2. BNB 生态

• Prosper:跨链预测市场和对冲平台

• finance.vote:加密货币价格预测平台,Eth 链也可以交易

• AlphaOrBeta:Web3预测和民意调查网络,用户通过投票预测,赢者赢得 ETH 奖励,输者获得原生代币的预测投票协议。由 OpinionLabs 开发,在上线 BNB 生态的 2 个月内迅速累积了 10 万用户,一度成为 Mantle 生态热度排名第一的社交项目,Arbs 上排第四,入选 Binance Labs 最具价值建设者。

3. Polkadot 生态

• Zeitgeist:波卡上活跃的预测市场,在 22 年底就已经完成了 150 万美元的种子轮还有 1400 万美元的融资。

4. Solana 生态

• Hedgehog:老牌预测市场,但 21 年融资完后很久没有动态。

• JogoJogo: 24 年新项目,Solana 的 AI 原生预测市场,每个人可以就任何主题下注任意金额并得到回报。

• mash.trade: 24 年新项目,可选杠杆交易,关注者较少,产品还未完善。

5. Sei 生态

• PredX

• Kargo

6. Ton 生态

• Wagmi 11 :主要用于体育赛事的预测

7. 其他L2

• BetBase:Base 上的预测和投注平台

• Expectium:Starknet 上的信息预测市场

CEX 在预测市场上的尝试

许多中心化交易所也出过类似的预测活动:

• Binance 曾推出 Binance Futures NEXT:每人最多投入 100 USDT 进行投票,选择正确拿回 120 U,选错全额退款。这种玩法相当于交易所让用户去参加活动拿福利,并不会有亏损。

• LBank 曾在 23 年 11 月上线 SBF 赦免相关合约活动,可开 10 倍杠杆。如果 SBF 被成功赦免则买入开多者获利,反之亏损。这个活动引发了大量的争论。

• XT 交易所在今年欧洲杯开赛之际,推出了“欧洲杯争霸赛 · 决战 XT 之巅”,预测冠军瓜分巨额奖金。本次活动引起了超过 5 百万的全球用户关注。

未来发展期望

从数据来看,Polymarket 的活跃用户数和新注册用户数都在快速增长。7 月至今的 20 多天里,Polymarket 的月活跃交易用户数已超过 3.2 万人,而新增注册用户数超过了 4.2 人。仍有许多刚刚注册用户在观望,随时可能转化为平台的活跃用户。预测市场的爆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交易者最真实的情绪、和把预期事件转化为交易行为的可能。这种大众情绪的实时反映,为我们分析和把握市场走势提供了珍贵的数据来源。

在美国,这种基于预测的交易平台受到较为严格的监管。且根据 2012 年的裁决,受监管的市场不得提供政治事件合约。这就为新兴的非监管性预测市场,如 Polymarket 这样的加密平台,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白和发展机会。可以说虽然监管环境的严格使这一领域存在一些法律风险,但也正因为这种监管漏洞,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进入和扩张的可能。对交易者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危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存在风险,请谨慎操作。读者应根据自身情况独立评估本文内容,自行承担投资决策的风险和后果。

FMG INDEX解析:WEB 3 AI有何机遇与挑战?

FMG INDEX解析:WEB 3 AI有何机遇与挑战?缩略图

AI作为超越Web3的叙事,其商业规模远不止于此,行情引发的剧烈震荡正是重新布局的最佳时机。

今年1月5日,我们FMG推出了DePIN和AI的指数观察名单。在过去的六个月中,该指数已扩展至包括RWA、DeFi、GameFi和Memecoin。在AI指数中,经过精心追踪与考察,选出了23个项目进行实盘买入和趋势追踪。同时,通过几轮市场周期与震荡行情,我们筛选出了三个表现优异的项目。

FMG INDEX解析:WEB 3 AI有何机遇与挑战?

AI 指数表现分析

AI指数采用NAV(净资产价值)方法来追踪盈利,起始值设为10。当实际仓位增加时,NAV值上升,反之则下降。

FMG INDEX解析:WEB 3 AI有何机遇与挑战?

过去六个月的AI指数盈利可分为三个阶段:

筑底阶段(1月至3月):指数处于筑底阶段。

高位横盘阶段(3月至5月中旬):指数在高位横盘。

下行阶段(5月中旬至今):指数经历下行。

从初始NAV值10开始,AI指数在3月15日达到了最高点22.38,意味着138%的利润。此后约十周内,NAV值稳定在20左右,反映出100%的持续利润。然而,从5月17日开始,NAV值显著下滑,截至7月24日,回落至11.22,浮盈约12%,未亏损本金。

值得注意的是,AI指数的23个代币中,有7种代币收益率超过50%,其中AGI和AIOZ收益率最高,均超过200%;而OLAS、COMAI、ASTO、HEART代币表现不佳,半年跌幅超过50%。整个AI指数的平均涨幅为37.6%。

AI 指数中的亮点项目

1. BitTensor (TAO)

FMG INDEX解析:WEB 3 AI有何机遇与挑战?

概述:BitTensor是AI指数中的特殊项目,它不直接贡献数据或算力,而是通过区块链网络和激励机制,管理和选择各种AI算法,形成一个竞争和知识共享的AI模型市场。

表现:加入指数时价格为256美元,3月8日涨至728美元,回报率184%。目前价格为350美元,回报率25%。

市场地位:BitTensor的FDV为71亿美元,全球排名46,位居Web3 AI板块之首。

发展:计划扩展至1024个插槽,增强生态系统。近期个人数据网络Masa在BitTensor上推出了基于LLM的AI数据子网,强化了生态系统和合作。

2. AIOZ Network

FMG INDEX解析:WEB 3 AI有何机遇与挑战?

概述:AIOZ Network是一个全球AI+DePIN基础设施,集成去中心化存储、AI计算和流媒体服务。由180,000个全球边缘节点支持,提供高效的分布式计算和数据处理。

表现:初始价格为0.15美元,3月27日涨至1.03美元,涨幅近600%,目前价格0.5美元,涨幅250%。

代币经济学:AIOZ采用通胀模型,初始通胀率9%,每年下降1%至5%。代币用于交易费用、节点奖励和基础设施收入,促进节点参与和用户增长。

市场地位:在Bybit、Crypto.com和Bithumb上市,市值5.7亿美元,Coinmarketcap排名117。目标进入Binance和OKX,并跻身前100。

认可:5月22日,AIOZ成为首个列入Nvidia加速应用目录的Web3解决方案,缩小与领先Web3 AI项目RNDR和Akash Network的差距。

3. FET

FMG INDEX解析:WEB 3 AI有何机遇与挑战?

概述:最初来自Fetch.ai机器学习平台,今年6月28日与Ocean Protocol和SingularityNET合并,成立人工智能超级联盟(ASI)。

表现:建仓时价格为0.66美元,最高涨至3.27美元,涨幅400%,目前价格1.5美元,涨幅100%。

市场地位:合并后FDV为40亿美元,Coinmarketcap排名26。

意义:这是Web3 AI板块首次不同AI产品的合并案例,整合流动性和用户,业务互补,或将成为未来Web3 AI赛道的重要竞争方式。

展望与预期

整体而言,AI Index比较具象化的反映出当前Web3+AI赛道的走势:

1. 应用类AI项目遇到行情波动抗压性较弱,很容易出现剧烈波动;

2. 带有算力场景和数据场景以及算法场景的AI项目表现更为坚挺;

3. BitTensor正在展现出头部AI的统治力,此前能与之对标的OLAS和COMAI在牛熊转换的过程中,成绩表现均不如TAO稳健;

4. AI作为超越Web3的叙事,其商业规模远不止于此,当前行情引发的剧烈震荡正好是重新抄底布局的最佳时机。

CZ即将回归,一览值得关注的「概念币」

原文作者:0x Nobler,DeFi 研究员

原文编译: 1912212.eth,Foresight News

几周前,美国一名法官驳回了对 CZ 的指控。预计 CZ 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回归,此外,自 6 月以来,BNB Chian 的交易量和占比一直在稳步增长。

SEC 的决定是加密行业尤其是币安的重要节点。可以肯定地说,CZ 回归后币安和整个 BNB Chain 生态将会快速增长。

你仍有时间在这些潜力币暴涨 100 倍之前了解它们。

CZ即将回归,一览值得关注的「概念币」

HOOK(现价 0.57 美元,市值 9600 万美元)

Hooked Protocol 是 Web3 社交学习平台。

ASI(FET、AGIX 与 OCEAN 代币合并后总称,现价 1.27 美元,市值 32 亿美元)

Fetch.ai 是一家 AI 实验室,正在构建一个开放、无许可、去中心化的机器学习网络。

ID(现价 0.46 美元,市值 3.06 亿美元)

SpaceID 是基于 BNB Chain 的域名协议,相当于以太坊上的 ENS。

EDU(现价 0.71 美元,市值 2.36 亿美元)

Open Campus 是一个由币安支持的去中心化教育平台,旨在解决当今教育行业面临的关键挑战。

AI(现价 0.56 美元,市值 1.1 亿美元)

SleeplessAI 是一个 Web3 的 AI 游戏平台,旨在变革游戏行业。

TRB(现价 73.55 美元,市值 1.9 亿美元)

Tellor 是透明且无需许可的预言机协议,让智能合约在需要时可以轻松获取任何数据。

ALI(现价 0.01 美元,市值 6700 万美元)

Alethea AI 促进社区驱动、安全且适应性强的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DePIN)的开发,用于代币化的 AI 系统。

THETA(现价 1.5 美元,市值 15 亿美元)

THETA Network 是一个用于视频、AI 和娱乐用例的 L1 DePIN 区块链和去中心化基础设施。

GRT(现价 0.2 美元,市值 19 亿美元)

The Graph 是一个索引协议,用于查询以太坊和 IPFS 等网络的数据,为 DeFi 和更广泛的 Web3 生态系统中的许多应用程序提供支持。

POND(现价 0.0017 美元,市值 1.37 亿美元)

Marlin 为去 DeFi 和 Web3 提供高性能的可编程网络基础设施。

PHA(现价 0.12 美元,市值 9400 万美元)

Phala 是 Web3 AI 的执行层,支持构建防篡改的 AI 代理。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缩略图

作者:Vitalik Buterin,译者:Kurt Pan,XPTY

本文假设你熟悉 SNARK 和 STARK 工作原理的基础知识;如果你并不熟悉,建议阅读此文的前几节。特别感谢 Eli ben-Sasson、Shahar Papini、Avihu Levy 和 starkware 的其他人员提供的反馈和讨论。

  • https://vitalik.eth.limo/general/2024/04/29/binius.html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aratsuba_algorithm

  • https://polygon.technology/blog/plonky2-a-deep-dive

  • https://blog.icme.io/small-fields-for-zero-knowledge/

这一转变已经使得证明速度大幅提升,最显著的是 Starkware 能够在一台 M3 的笔记本电脑上 每秒证明 620,000 个 Poseidon2 哈希。具体来说这意味着,只要我们愿意信任 Poseidon2 作为哈希函数的部分,那么构建一个高效的 ZK-EVM 中最困难的部分之一就已经得到了高效解决。但这些技术是如何工作的,密码学证明(通常需要大整数来保证安全性)是如何在这些域上构建的?以及这些协议与更奇特的 构造(比如 Binius)又如何比较?这篇文章将探讨其中的一些微妙差别,会特别关注一种称为 Circle STARKs 的构造(在 Starkware 的 stwo、Polygon 的 plonky3 和 我自己的python 实现 中有实现),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旨在与高效的 Mersenne31 域兼容。

  • https://x.com/StarkWareLtd/status/1807776563188162562

  • https://vitalik.eth.limo/general/2022/08/04/zkevm.html

  • https://vitalik.eth.limo/general/2024/04/29/binius.html

  • https://www.irreducible.com/posts/binius-hardware-optimized-snark

  • https://eprint.iacr.org/2024/278

  • https://github.com/starkware-libs/stwo

  • https://github.com/Plonky3/Plonky3

  • https://github.com/ethereum/research/tree/master/circlestark

小域常见的问题

在进行基于哈希的证明(或实际上任何类型的证明)时,最重要的“技巧”之一是用证明有关多项式在随机点的求值以代替证明有关底层多项式的事情。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at%E2%80%93Shamir_heuristic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这个问题有两个自然的解决方案:

  • 执行多次随机检验
  • 扩域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 https://www2.clarku.edu/faculty/djoyce/complex/mult.html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这里实现不是最优的(可以用Karatsuba优化),只是展示原理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常规 FRI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 https://eccc.weizmann.ac.il/report/2017/134/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Circle FRI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 https://elibensasson.blog/why-im-excited-by-circle-stark-and-stwo/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这些点遵循加法律,如果你最近学过 三角学 或 复数乘法,你可能会觉得这个定律很熟悉:

– https://unacademy.com/content/cbse-class-11/study-material/mathematics/algebra-of-complex-numbers-multiplication/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从第二轮往后,映射改变: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Circle FFTs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 https://vitalik.eth.limo/general/2019/05/12/fft.html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53344649_Elliptic_Curve_Fast_Fourier_Transform_ECFFT_Part_I_Fast_Polynomial_Algorithms_over_all_Finite_Fields

从这里开始,让我们来了解一些更深奥的细节,对于实现circle STARK 的人来说,与常规 STARK 相比,这些细节会有所不同。

取商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 https://eprint.iacr.org/2019/336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消失多项式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反转比特序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效率

Vitalik最新文章:探秘 Circle STARKs

因此,circle STARK 实际上非常接近最优了!Binius 甚至更强大,因为它允许混合搭配不同大小的域,从而为所有东西给出更高效的位打包。Binius 还提供了执行 32 比特加法的选项,且无需产生查找表的开销。然而,这些收益是以(在我看来)显著更高的理论复杂性为代价的,而circle STARK(以及基于 BabyBear 的常规 STARK)在概念上是相当简单的。

结论:我对 circle STARKs 怎么看?

与常规 STARK 相比,Circle STARK 并不会给开发者带来太多额外的复杂性。在实现的过程中,上述三个问题基本上就是我看到的与常规 FRI 相比的唯一区别。Circle FRI 所操作的“多项式”背后的数学原理是相当反直觉的,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理解和领悟。但恰好这种复杂性被隐藏起来了使得开发者不会看到太多。Circle 数学的复杂性是封装过的,而不是系统性的。

  • https://vitalik.eth.limo/general/2022/02/28/complexity.html

理解circle FRI 和circle FFT 还是理解其他“奇异 FFT”的良好智力途径:最值得注意的是 二进制域 FFT,之前在 Binius 和 LibSTARK 中使用,还有更奇诡的构造,如 椭圆曲线 FFT,其使用几对一映射,可以很好地与椭圆曲线点运算配合使用。

  • https://github.com/ethereum/research/blob/master/binius/binary_ntt.py#L60

  • https://github.com/elibensasson/libSTARK

  • https://arxiv.org/abs/2107.08473

通过结合 Mersenne31、BabyBear 和 二进制域技术比如Binius,我们确实感觉得到正在接近 STARK “基础层”效率的极限。在这个时间点,我预计 STARK 优化的前沿将转向对哈希函数和签名等原语进行最高效的算术化(并为此目的优化这些原语本身)、进行递归构造以解锁更多并行化、对虚拟机进行算术化以提升开发者体验,以及其他上层任务。

Taiko联创:以太坊扩容方案应该更彻底的去中心化

原文作者:Climber,金色财经

7 月 23 日,Taiko 公布了未来发展路线图,其中提到 Ontake 升级计划在今年Q4上线主网,同时将引入新交易类型等功能。这也让社区对 Taiko 有了更多的期待。

而自今年 5 月底 Taiko 主网上线以来就备受关注,其自身也接连取得诸多亮眼数据表现,如将 L1 Gas 成本降低 30% 以上、TVL 最高近 2 亿美元、币价逆市上涨突破 3 美元等等。

Taiko(日语中的「鼓」)成立于 2022 年初,是一个以太坊二层协议,它被设计为最与以太坊等效且通用的 ZK-Rollup(Type-1 ZK-EVM)。该协议旨在使以太坊交易成本更低,同时又能保留其核心特性以帮助开发者更好的构建 dApp。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 Taiko 项目的机制和价值,金色财经专程采访到了 Taiko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Daniel Wang 先生,通过几个问题与他聊了聊 Taiko 的项目机制特点、未来规划以及对整个L2赛道的看法。

金色财经:首先恭喜 Taiko 公链主网上线近两个月,那么请简单介绍一下 Taiko。

Daniel Wang:非常感谢对 Taiko 主网上线的关注。让我简单介绍一下 Taiko。

Taiko 是一个 Type-1 zkEVM,这意味着我们提供了与以太坊完全相同的操作码和功能,确保了与现有以太坊生态系统的无缝兼容性。这使得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将他们的应用从以太坊迁移到 Taiko,无需任何修改。

Taiko 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实现了 based rollup 技术。这项创新允许以太坊验证者最终负责 Taiko 的出块,从而实现了提议者的去中心化。我们的目标是在不牺牲去中心化的前提下扩展以太坊,创造一个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二层网络并存的生态系统。这为 dApp 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不同类型的网络间做出选择。

Taiko 今年 3 月完成了由 Lightspeed Faction、Hashed、Generative Ventures 和 Token Bay Capital 领投的 1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使我们的总融资额达到 3700 万美元。这些投资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非常重视与投资机构的协同效应,他们的行业洞察和网络资源对 Taiko 的发展至关重要。

Taiko 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 Discord 社区之一(超过 107 万名成员),并吸引数百个 dApp 进行部署,确实令人鼓舞。这一成就源于多方面因素的结合:我们的技术优势(Type-1 zkEVM)、去中心化的承诺、社区建设策略,以及投资者的支持和信任。

我们相信,Taiko 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技术创新,更在于我们如何赋能整个生态系统。我们致力于为开发者提供最佳的工具和环境,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最终用户,使区块链技术的优势能够真正惠及大众。

金色财经:是什么因素促使你们团队决定创建和发展这个去中心化的以太坊 zk L2公链的呢?它的过去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们觉得项目发展最大的难点都有哪儿些?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Daniel Wang:我们决定创建 Taiko 的核心动机源于我们对区块链技术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坚持。在 2017 年,我创立了路印项目,它后来成为区块链世界第一个 zkRollup。尽管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路印只能做成一个不可编程的二层网络,且出块机制是中心化的,但这次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甚至包括对以太坊扩容的一些洞察力。

路印的成功上线为以太坊以 Rollup 为核心的路线图提供了重要参考。这次经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区块链的核心魅力在于无需许可(permissionless)和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因此,在构建 Taiko 时,我们将这两个特性作为首要设计原则。

我们坚信,一个 L2 可以在保障无需许可和去中心化的基础上添加新功能,但反过来却很难实现。这就是为什么 Taiko 主网一上线就采用了无需许可和去中心化的模式。我们认为,许多应用,尤其是去中心化社交网络的普及,需要一个更加无需许可和去中心化的网络层作为基础。就像高楼大厦不能建立在沙丘之上,也可说皮之不存毛之焉附,这里的皮就是需要无需许可和去中心化的二层网络,“毛”就是去中心化应用。

构建 Type-1 zkEVM 的主要难点在于将 Type-1 和 zkEVM 结合,以及相关人才的稀缺。我们不仅需要进行 rollup 的整体设计,还需要编写 zk 电路和开发 zk 证明程序,甚至是分布式的 zk 证明系统。

在 zk 方案的选择上,我们确实走了一些弯路。但幸运的是,我们很快意识到证明系统必须与系统设计解耦,确保证明系统是可插拔的。因此,大约一年前,我们做出了一个关键决策:放弃自主研发 zkEVM,转而选择等待和采用第三方的通用 zk 证明方案,即 zkVM 方案。

这个决定短期内可能会让一些社区成员感到失望,认为我们放弃了 zk 研发。

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它使我们能够更专注于整体系统设计和用户体验的优化,同时也能够更快地适应和整合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先进的 zk 证明技术。

目前,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通过交易的预确认(preconfirmation)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并降低出块频率。交易预确认可以让用户感受到亚秒级别的交易确认体验,这对于游戏和支付等应用尤为重要。同时,降低出块频率可以进一步降低我们作为 Based Rollup 的运营成本。

金色财经:请介绍一下项目当前的主要产品与业务进展情况,项目目前为止都有哪儿些亮眼的数据表现?譬如 TVL、链上项目、交互数据等等。

Daniel Wang:主网上线近两个月之际,taiko 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惊人的表现。我们 Taiko Labs 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具体如下:

自主网上线第一个月,Taiko 总锁仓价值(TVL)就达 1.387 亿美元,日均交易每秒 19.53 笔,最高达到 45.3 笔,总交易数量超过 2157 万笔,独立钱包数接近 70 万个。

此外,在游戏和 DeFi 应用方面,Taiko 集成了 LayerZero、Stargate、Oku Trade 等 80 多个项目。Taiko 推出的 Trailblazers 忠诚度计划吸引了近 60 万人参与,铸造了超过 22 万个徽章。

金色财经:Taiko 扩容方案与其他 Rollup 项目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Daniel Wang:主要有以下一些区别:

1、Based Rollup 机制

Taiko 的核心特点之一是采用了 Based Rollup 机制。这意味着我们不依赖中心化的排序器,而是利用以太坊验证者对交易和区块进行排序。这种设计显著提高了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使 Taiko 成为目前唯一一个实现了去中心化 proposing 和 proving 的 rollup。

2、Based Contestable Rollup (BCR) 概念

2023 年底,我们提出了 Based Contestable Rollup(BCR)概念,这是 Taiko 的一个重要创新。BCR 引入了争议(Contestable)机制,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ZK-EVM 代码可能存在未知错误,而 Taiko 作为去中心化网络的容错率较低。

需要一种机制来解决潜在的软件 Bug,而不需要像中心化网络那样停止运行进行修复。

在保证网络安全的同时,需要平衡验证成本和去中心化程度。

在 BCR 中,任何人都可以对区块状态转换提出争议,但需要支付 Taiko 代币作为保证金。争议通过更高级别的证明来解决,这种机制既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性,又提供了一种经济激励机制。

3、多层次证明系统

Taiko 的 BCR 架构允许每个级别使用自己的证明系统。这种灵活性使我们能够根据需要组合不同类型的证明,如 Optimistic 证明、SGX 证明、zkEVM 或 zkVM 证明等。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信度,还为未来的技术发展以及 Layer 3 和应用专属区块链(appchain)预留了空间。

4、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Contestable Rollup 可以看作是对 zkRollup 和 Optimistic Rollup 的一种抽象。这种设计使 Taiko 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我们可以根据未来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将系统配置为纯粹的 zkRollup 或 Optimistic Rollup,或者是两者的混合形式。

金色财经:当前以太坊L2竞争格局激烈,作为入局者,你们是如何看待L2发展现状的?与其他对手相比,Taiko 的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又是什么?

Daniel Wang:在 Taiko 上线主网之前,大多数 L2 解决方案都存在较高程度的中心化。无论是 zkSync 和 StarkNet 代表的 zkRollup,还是 Optimism 和 Arbitrum 代表的 Optimistic Rollup,都是相对中心化的解决方案。这些项目通常由公司运营,依赖运营来获取数据和用户。

我们认为,如果真的相信 Rollup 是以太坊扩容的核心,那么就不应该止步于这些中心化的二层网络。以太坊的扩容方案应该更加去中心化,这也是 Taiko 致力于实现的目标。

尽管已有不少二层应用,但实际的技术方案仍然有限。我们相信在这个领域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特别是在提高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方面。

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Taiko 的最大优势和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Taiko 采用 Based Rollup 技术,这是一种更彻底的去中心化方案。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以太坊提供一个真正去中心化的扩容解决方案。

其次,我们的目标是尽快实现 ownerless。这意味着 Taiko Labs 作为开发主体,将逐步放弃所有特殊权限。我们希望即使 Taiko Labs 或其成员不再受信任,Taiko 网络本身仍然是值得信任的。一旦我们放弃所有权限,Taiko 作为一个成熟网络就无法被杀死,这样才能保障其上的应用也是不可摧毁的。我相信一旦我们完成这个里程碑,Taiko 的优势将会非常明显。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加速的去中心化和 ownerless 努力,影响目前其他二层网络的去中心化进程。以太坊在以 rollup 为核心的路线图上还没有走太远,我不觉得目前受欢迎的 rollup 一定是未来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而 Taiko 正在努力成为这个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金色财经:当前比特币L2发展如火如荼,您觉得这种态势会对以太坊L2格局造成冲击吗?加密市场的注意力发生了一些转移,会影响到 Taiko 的进度和发展策略吗?

Daniel Wang:我认为比特币二层网络项目从长远来看并没有实质性意义,甚至应该停止发展。这些项目对以太坊的短期冲击主要体现在吸引了一部分原本可能参与以太坊生态建设的人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注意力分散。然而,从长期角度来看,这些项目不会对以太坊二层网络构成真正的挑战。

比特币网络的设计初衷主要是作为一种数字货币,而非智能合约平台。尽管有人试图在比特币上构建复杂的应用层,但这些努力往往会遇到诸多技术限制和挑战。相比之下,以太坊从一开始就被设计为一个通用的智能合约平台,具有更强的可编程性和灵活性。

对于 Taiko 而言,加密市场注意力的短期转移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发展进度和策略。我们坚信以太坊生态系统的长期价值和潜力。Taiko 作为一个致力于提供去中心化、高效的以太坊 Layer 2 解决方案的项目,我们的目标和路线图也不会因为市场短期情绪的变化而改变。

V神在 Taiko 主网 propose 了首个区块并表示很欣赏 Taiko,而在 tiako 主网上线后又多次发文提及和认可 taiko 的技术实现。ethcc 期间,vitalik 在他的演讲 ppt 中再次认可了 taiko 独特的定位。而此前 Taiko 也获得包括红杉、OKX、IOSG 等多家机构的青睐,三轮共融得 3700 万美元。Taiko 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全球最⼤的 Discord 社区(超 107 万名成员)之一,并吸引数以百计的 dApp 进行部署,除了 Type-1 类型和完全去中⼼化架构的优势之外,投资者的⽀持功不可没。

金色财经:请问 Taiko 被行业名人和资本所认可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Daniel Wang:作为 Taiko 的创始人,我非常感谢 Vitalik、以太坊基金会以及我们的投资者对 Taiko 的认可和支持。我认为他们看重的是我们以最原生和去中心化方式扩展以太坊的承诺和执行力。Taiko 被行业名人和资本认可主要源于我们的技术创新和对去中心化的坚持。

我们采用 Type-1 和 Based Rollup 技术,这是一种更彻底的去中心化方案。我们在技术上的持续突破,加上对实现ownerless状态的追求,与以太坊的核心价值观高度一致,因此吸引了业内专业人士的关注。

我们的社区建设也是一个重要因素。Taiko 拥有超过 107 万成员的 Discord 社区,这不仅是最大的加密货币 Discord 社区,也是全球顶级的 Discord 服务器之一。我们通过定期的内容系列、社区对话、茶话会、每周测试和游戏等方式,保持社区的活跃度和凝聚力。我们还通过特殊角色奖励来激励社区成员的参与。这种开放态度和社区建设策略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和用户参与到 Taiko 的生态系统中。

我们对开发者的支持也获得了认可。我们通过 GitHub 和 Discord 等平台为开发者提供协作和讨论的空间,同时通过会议、黑客马拉松和赞助等方式提高 Taiko 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

我相信我们对构建开放、正向的社区所付出的努力,是吸引投资人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不仅关注技术创新,也重视社区建设和生态系统的发展,这种全面的发展策略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

总的来说,Taiko 被认可的核心在于我们在技术创新、去中心化理念、社区建设和开放态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表现。

金色财经:今年 2 月 Coindesk 发文引用了 Taiko CEO 所说的龙年为以太坊打开了新的大门,尤其是 ETF 的预期影响。现在 ETF 已经通过,那么对于以太坊及L2的前景您又是如何看的呢?L2的大爆发期您觉得何时会来?

Daniel Wang:我对以太坊 ETF 通过后的前景持非常乐观的态度。ETF 的批准为以太坊及其 L2 生态系统打开了新的大门,这将带来更广泛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

随着更多资金和人才涌入以太坊生态,我们将看到 L2 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加速。ETF 的通过不仅增加了对以太坊的信心,也为整个加密货币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合法性和认可度。这种认可将吸引更多优秀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进入二层扩容领域,可能会催生出全新的、革命性的 rollup 设计方案。

关于 L2 的大爆发期,我认为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但真正的高峰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随着更多机构投资者通过 ETF 参与以太坊,他们会逐渐认识到 L2 解决方案的重要性和潜力。我预计在接下来的 12 到 24 个月内,我们可能会看到 L2 的使用和采用显著增加。

这种发展对现有的 L2 项目,包括 Taiko 在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我们的技术,以保持竞争力。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种竞争和创新将极大地推动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发展,为用户带来更高效、更经济的区块链体验。作为行业参与者,我们欢迎这种良性竞争,因为它最终将使整个以太坊生态系统受益。

金色财经:对于 Taiko 未来的发展,团队有着怎样的规划及前景期望?

Daniel Wang: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尽快支持交易预确认,这对 based rollup 的用户体验至关重要。这不仅需要 Taiko 技术的改进,还需要 restaking 等生态基础设施的完善。同时,我们正致力于进一步优化协议并降低费用。我们希望 Taiko BRC 协议能更易于升级,并减少在以太坊上的 gas 消耗,以实现提议者的营利性。

在治理方面,我们计划尽快放弃 onwer 权限,引入社区投票机制,让 token 持有者通过 DAO 参与 Taiko 的管理。此外,我们将继续完善生态建设,吸引更多开发者和用户。最后,在确保 Taiko BCR 主网稳定的同时,我们也在通过 Taiko BBR 项目探索更激进的 rollup 方案。

这些目标反映了我们对技术创新、用户体验、去中心化和生态发展的全面考虑,我们相信这将推动 Taiko 在竞争激烈的 L2 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