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欧易交易所OKX官网

过半Mt.Gox债权人已获赔偿,将如何处置这笔资产?

原文作者:Nancy,PANews

备受期待的 Mt.Gox 门头沟赔偿工作已经开启,部分债权人陆续收到赔款,对于这笔“意外之财”的处理方式成为外界关心的话题。

过半债权人已获赔偿,仍有超 14 万枚比特币待分配

“经过十多年,我都不确定这是否真的会发生,但我们终于做到了!这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我很高兴看到我们终于接近目标了,只剩一点点路程了……”Mt. Gox 前首席执行官 Mark Karpelès 在本月初发文表示。

进入七月后,Mt. Gox 已开始向债权人以 BTC 和 BCH 的形式进行偿还。但根据托管人文件,不同加密交易所的付款时间有所不同,其中 Kraken 的付款时间可能需要 90 天、Bitstamp 可能需要 60 天、BitGo 则会在 20 天内显示付款,以及 SBI VC Trade 和 Bitbank 将在 14 天内完成付款,因此 Mt. Gox 债权人可能最多需要等待三个月才能收到 BTC 或 BCH。而根据 Reddit 上发起的投票调查,在这些托管交易所中,Kraken 是债权人的主要选择,获得了 64.7% 参与者的投票。

当前,部分托管人已收到债权人的赔偿资金。比如,日本加密交易所 Bitbank 在收到比特币赔款后,于数小时内就将 Mt. Gox 赔付的比特币转给债权人,而无需等待 14 天;Kraken 近期也发布通知称,平台已成功收到来自 Mt. Gox 托管人的债权人资金(BTC 和 BCH)。虽然 Kraken 将尽快分配这些资金,但预期需要 7-14 天才能将资金记入债权人的账户。债权人将收到的金额由托管人确定,Kraken 将根据其指示进行分配。

根据 Mt.Gox 受托人 Nobuaki Kobayashi 近日发布的通知,截至 7 月 16 日,受托人已向超过 13, 000 名债权人偿还了 BTC 和 BCH,该数据超过此前披露约 2.4 万名债权人的一半。而 CryptoQuant 分析师 Maartunn 近日也发文披露,已有 36% 的 Mt. Gox 比特币分配至债权人。截至 7 月 17 日,托管人仍持有 14 万枚 BTC,将在未来逐步分配。

对于其他未收到赔偿的债权人,Nobuaki Kobayashi 近期也提醒道,这部分债权人需要确认账户有效性、交易所接受协议意向、完成托管人与交易所的讨论及确认偿还款可以安全进行。

过半Mt.Gox债权人已获赔偿,将如何处置这笔资产?

某债权人在 Reddit 上反映账户出现未经授权的登录尝试

不过,多位 Mt. Gox 债权人反映其账户近期出现大量未经授权的登录尝试,他们在 Reddit 平台 Mt. Gox 债权人子版块“r/mtgoxinsolvency”中透露在 Mt. Gox 网站上登录时遇到的问题,截图中显示其账户出现了大量未经授权的登录尝试。有部分用户担心这可能是对 Mt. Gox 债权人的“暴力”攻击,但也有人认为这可能只是网站故障。在相关事件发生后,Mt. Gox 网站已进入维护模式。邮件写道:“感谢您的耐心等待。请稍后再回来查看”。

被动锁仓高收益下,债权人们讨论为何处置资产

随着 Mt. Gox 高达 90 亿美元的赔付计划开启,市场也对巨量比特币的流入担忧。不过,CryptoQuant 创始人 Ki Young Ju 发文表示,与德国政府出售不同,Mt.Gox 的债权人并没有被迫出售,因此这不是纯粹的卖方流动性。这种分配不会结束看涨趋势,因为这些比特币预计会像现有供应一样对市场情绪做出反应。而从近期比特币的反弹走势来看,Mt.Gox 赔付事件并未对比特币看涨趋势带来过多影响。

根据 Reddit 发起的“现金支付还是加密支付“投票中,有 69.3% 的参与者选择了加密货币支付。而由于比特币价格已较 Mt. Gox 破产时有着较大的涨幅,债权人被动锁仓的收益可谓是非常可观,如何处理这笔赔偿款是外界非常关心的话题。

“你收到比特币后会告诉你妻子吗?”有人在 Reddit 论坛开玩笑留言道。从不少债权人的回复来看,有仍坚定持有的,也有担心税务问题,还有选择变现改善生活的。

在某位用户发起的“付款后你计划出售多少比例的比特币”投票中,有 52.1% 的参与者选择出售 0% -10% , 10.8% 选择出售 90% -100% ,剩余选择则出售 20% 至 90% 。

过半Mt.Gox债权人已获赔偿,将如何处置这笔资产?

“Mt.Gox 破产案件给了我一些宝贵经验,一是不要轻易出售比特币,二是小心存放在交易所的加密资产。”这部分债权人希望得到更大的回报,有人还直言比特币是一种货币而非投资方式。这一点也在某个投票中有所体现,有过半的用户均选择继续持有比特币。

当然,不少债权人选择“落袋为安”,来购置房子和车子等物品,“随着付款越来越近,我越来越紧张,希望可以尽快买下海边的房子去那里度假。”、“已经开始关注特斯拉和等待几年的房子” …….且有不少债权人纠结出售时机,“特朗普支持加密货币,等他当选美国总统后再出售是不是会更好?”

对于出售资产且需要缴纳加密税的债权人来说,如何缴税是个棘手的问题,且也是笔不小的支出,这也是在 Reddit 上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譬如,“我是德国居民,因此无需为持有一年以上的加密资产缴纳资本利得税,但我可能在不久后搬到一个需要交税的国家,我应该现在卖出我的加密资产还是继续持有?”、“我能否在欧盟出售比特币,时隔这么久我已经没有证据记录我得到这些比特币的时间。”

除此之前,还有债权人因尚未收到赔款焦急留言,“哪些交易所已经收到资金,还有哪些交易所有剩下资金?是否有名单可以公布下?”

“当比特币价格达到 25 万美元、 50 万美元、 100 万美元时,会有人懊悔卖早了吗?”还有人留言问道,届时又会有多少卖飞故事?

解读Dar Open Network:下一代Web3游戏的基础设施层

在 Dar Open Network,我们坚信区块链游戏的变革力量,游戏不仅是娱乐,更可赋能玩家、革新数字经济、推动技术创新的边界。随着加密行业的发展,我们相信区块链游戏将成为推动采纳、创造力和数字互动新范式的基石。

我们的团队致力于构建一个为游戏开发者和玩家服务的游戏平台。我们不是在创建一个新的链,而是在打造一个生态系统。

在这一愿景的指引下,我们开发了 Dar Open Network,作为未来游戏的基础设施层。Dar Open Network 的创造之路已进行了六个月。我们从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使命出发,为游戏开发者构建链上游戏和用户真正拥有的跨游戏体验,并在多方面取得进展。

Dalarnia Legends:AI UGC 在游戏中的集成

Dar Open Network 通过将 AI 与区块链技术结合,革新游戏资产创造。用户可以利用 AI 算法生成视觉独特的卡牌和其他游戏资产,加速了开发过程,并确保了丰富多样和高质量的资产,从而提升了游戏体验。

解读Dar Open Network:下一代Web3游戏的基础设施层

利用 AI,Dalarnia Legends 能够为玩家提供独特的设计和定制的游戏体验,同时区块链技术确保这些资产是安全的、可验证的,并为玩家所有。

解读Dar Open Network:下一代Web3游戏的基础设施层

为了简化 AI 开发,我们还计划在 Dalarnia Portal 中为其他游戏开发者提供 AI 工具。游戏资产的创建往往成本高昂,通过将 AI 功能集成到 Dalarnia Portal 中,我们简化并加快了这一过程,并降低了开发者的技术门槛。这一创新允许游戏创作者更多地关注他们的愿景,而不是资产创建的复杂性。

Dar ID:解锁链无关体验的通用游戏护照

Dar ID 是一种身份解决方案,旨在无缝连接Web3游戏领域的玩家。可将其视为一个全能通行证,用于解锁 Dalarnia 多元宇宙中的冒险活动。通过这一简化的账户管理系统,用户可以告别多次注册的烦恼。

解读Dar Open Network:下一代Web3游戏的基础设施层

跨链兼容性

DAR ID 打破了不同区块链生态系统之间的壁垒。游戏开发者可以集成 DAR ID,快速轻松地实现用户接入,无论他们的游戏是基于以太坊、Polygon、BNB Chain 还是其他链。

社交游戏活动中心

通过 DAR ID,玩家获得记录和展示他们所有的游戏成就、资产和活动的场所。这个综合档案成为玩家的数字游戏简历,跨越多个游戏和区块链。

Dalarnia Nexus:用户的 Dalarnia 多元宇宙个人门户

Dalarnia Nexus 是一个 Dalarnia 宇宙的展示平台。通过 Dalarnia Nexus,用户可以创建个性化的基地,展示用户的独特成就、稀有收藏品和游戏里程碑,这个可定制的空间成为用户的数字身份。Dalarnia Nexus 不仅是一项功能,还是用户在这个多元宇宙中的家和冒险的见证,是与其他玩家连接的中心。

解读Dar Open Network:下一代Web3游戏的基础设施层

DAR 代币:驱动社区为中心的经济的核心

DAR 代币是 Dar Open Network 生态系统的核心,作为连接这个创新游戏平台各方面的关键纽带。作为原生加密货币,DAR 不仅仅是交换媒介,还是驱动整个网络的燃料。

与传统游戏不同,Web3 技术使社区成员能够积极参与游戏开发和 Dar Open Network 的新提案。这种去中心化的方法营造了一个合作、包容的环境,确保由社区塑造游戏的未来。

  • 质押:质押 DAR 后,用户可以获得质押奖励,并解锁生态系统内的高级权益。

  • 游戏内货币:DAR 是所有内部创建的游戏的原生代币和高级货币,包括 Mines of Dalarnia、Dalarnia Legends 及未来所有游戏。

  • 交易费用:DAR 是市场的必要交易货币。

  • 高级内容:DAR 代币持有者可以提前访问游戏内容和生态系统游戏中的独家高级内容。

  • 奖励:DAR 是各种活动中的实用和奖励代币,如任务、DAR 质押和 Mines of Dalarnia 采矿地所有权等。

  • 治理:允许持有者投票决定哪些游戏原型应进入开发阶段,确保游戏发展由社区驱动。

为开发者和玩家打造的终极游戏平台

Dar Open Network 致力于通过无缝集成区块链技术、AI 和链无关的玩家体验,革新游戏行业,与用户共同推动游戏可能性的边界。Dar Open Network 不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致力于数字时代游戏演变的社区。

香港稳定币咨询结果出炉 一文看懂监管要求及业内评价

香港稳定币咨询结果出炉 一文看懂监管要求及业内评价缩略图

717日,一则重磅消息引爆香港加密货币市场——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财库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就在香港实施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的立法建议联合发表咨询总结。

笔者了解到,为期两个月的公众咨询在今年二月完成,咨询期香港监管机构内共收到108份意见书,分别来自市场参与者、行业组织、商会和专业团体以及其他持份者。随着虚拟资产日益普及和持续发展,绝大部分回应者认同有需要为法币稳定币发行人引入监管制度,以适当管理潜在的货币与金融稳定风险,并提供具透明度和合适的规限。回应者普遍支持建议的监管要求及实施安排,亦在书面意见中提出优化建议。

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表示,除了现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监管制度,建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将加强香港的虚拟资产规管框架,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并有效缓减发行法币稳定币相关活动对金融稳定所构成的风险,而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则认为,一个良好的监管环境有助推动香港稳定币生态系统可持续和负责任的发展。财库局和金管局会因应回应者的意见和建议,敲定立法建议以实施监管制度,并会尽快向立法会提交条例草案。

那么,针对稳定币监管,香港又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香港财库局表示,鉴于法币稳定币在Web3 及虚拟资产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以及传统金融体系与虚拟资产市场之间的联系越趋紧密,特区政府有需要就法币稳定币发行人设立监管制度,以风险为本及务实方式进行监管。三项主要要求包括:

1、储备管理及稳定机制(例如要求发行人必须确保法币稳定币获得优质及具有高流动性储备资产的全额支持);

2、赎回要求;

3、管治、知识及经验等监管要求。

香港稳定币咨询结果出炉 一文看懂监管要求及业内评价

接下来,就让笔者从风险管理、监管范围和发牌制度三个方面和大家逐一解读。

风险管理:香港财库局和金管局认为,参考单一货币及多种货币的法币稳定币均与传统金融体系有所关连,两者都有可能对金融稳定构成风险,而其他主要国际金融市场和监管机构亦普遍同意此看法。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将所有法币稳定币纳入拟议的监管制度。就参考多种货币的法币稳定币而言,会制定与法币稳定币发行人业务运作复杂程度相称的要求,以确保发行人能充分应对相关风险。例如该等发行人需考虑是否有相关币种的优质及高流通性资产供应,并证明具备妥善管理以多种货币计价的储备资产的能力,但无意规定在监管制度下法币稳定币的参考货币范围。

监管范围:此外,香港财库局和金管局还称将保留监管法币稳定币的建议,原因是相对于其他种类的稳定币(例如与商品或贵金属维持相对稳定价值的稳定币),法币稳定币较有机会发展为获普遍接受的支付方式,亦因此对货币与金融稳定构成更高及更为迫切的风险。鉴于虚拟资产尚在萌芽阶段,而且市场环境不断演变,也有意赋予监管机构扩大受监管稳定币范围的灵活性,同时会密切留意市场发展并按需要调整稳定币的监管范围。

发牌制度:香港财库局和金管局指出,法币稳定币持牌人有责任就其发行的法币稳定币维持稳健的稳定机制,而储备资产的妥善管理及托管是其中的关键。在牌照申请评估程序中,其中一环是金管局将审视申请人管理储备资产的方式,但目前并不认为有需要为该等活动另行设立牌照制度。从风险管理及用户保障角度出发,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私人密钥的储存及提供钱包服务的重要性,政府与金融监管机构正在探讨对这些活动所采取的监管模式,并将会在过程中与公众及相关持份者保持联系。

实际上,有分析认为,只有获发牌的法币稳定币发行人、银行、持牌法团,以及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才可在香港销售法币稳定币,或向香港公众人士积极推广有关服务,对于现有稳定币发行人拟议的监管制度亦会设有相应过渡安排。香港财库局还期望,适切及符合国际监管建议的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可为用户提供足够保障,应对货币与金融稳定可能遇到的潜在风险,让香港虚拟资产生态系统可持续及负责任地发展。

香港稳定币咨询结果出炉 一文看懂监管要求及业内评价

业界反应如何?

据笔者了解,OSL首席财务官胡振邦表示,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一些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包括USDCUSDT等,已经在全球各地,特别是在东南亚、中东及非洲地区,广泛地被应用为一种数字资产支付工具。但市场对其发行商有不少疑问,有不少使用者关注稳定币发行人的资产储备、投资活动、偿付能力,以及能否以高效率方式铸币(Minting)和赎回。

稳定币发行人如果接受香港的监管机构监管,可以有效确保发行人的财务及市场透明度、确保偿付能力和流动性,并且可以连接传统金融机构,这些元素对于投资人提供保障,促进产品在全球应用。

德勤中国数字资产香港主管合伙人吕志宏表示,稳定币的特点是价格稳定,除了投资者会视之为避险资产,稳定币在Web3生态系统中也十分重要,稳定币已经成为全球交易中的一种重要替代工具,因为它们的交易速度快,成本低,并且「24/7」都可用,而且其区块链功能中不存在「中间人」,故此不少机构会以稳定币作支付工具,并视为国际汇款和跨境交易的理想选择。

吕志宏作了一个比喻,正如受监管的赌场,客户可到赌场用资金换取筹码,同时又可确保自己的筹码可以随时兑换成现金,但若有一些未有监管的赌场,客户的筹码未能兑换成现金,那便会令市场出现混乱。特区政府以风险为本及务实方式进行监管是十分正确的做法,因为能提高市场的清晰度和安全性,确保这些数字资产保持与法定货币的挂钩,确保发行人有足够的储备应付投资者赎回,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总结

受监管的稳定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稳定币对香港虚拟资产的发展十分重要,但若过急推行会出现反效果,因为若缺乏清晰的监管便会产生不确定性,并可能阻碍潜在用户。香港特区政府以风险为本及务实方式进行监管是十分正确的做法,因为能提高市场的清晰度和安全性。

文中图片或文章内容均源自网络

免责声明:考拉财经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与本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考拉财经相关工作人员。

更多资讯请关注考拉财经。

元宇宙终局游戏

来源:AIMetaClub

虚拟宇宙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某些人来说,它甚至可能是主要活动领域。在许多科幻电影和小说书籍中,对于虚拟宇宙的发展程度有不同的描述。就像任何达到奇点的技术一样,虚拟宇宙最终将采用其最高形式,有可能取代现实世界。

说到现实世界,有理论和阴谋表明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高度先进的虚拟宇宙中,并且有令人信服的数据支持这一想法。将夸克想象成充当能量计算单元的构建块——所有形成的东西都简化为夸克。然而,我们观察量子态越多,它就越不稳定。虽然这些讨论很有趣,但让我们回到我们的主题。达到虚拟宇宙的终极形态将是一个渐进的旅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成就。必须先完成一系列里程碑,才能取得下一个进展。平衡和协调功能、环境、经济、社区、技术和能源至关重要。虚拟宇宙的最终游戏将需要所有这些元素,但它也会增强和放大它们,使它们更易于管理。

由于有许多元宇宙提供商,并且这个数字将继续增长(类似于第 1 层区块链,每个链所有者都认为他们的链解决了一个独特的问题),因此将会有桥梁来连接这些元宇宙。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用户将能够在多元宇宙之间旅行,保留他们的资产和能力,实现所有元宇宙开发者所追求的真正的互操作性。

阶段

人工智能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人工智能还不是万能的;它的学习仍然是结构化的和有限的。人工智能的智能性和相关性仍然取决于训练周期的数量。只有当自我学习成为可能时,我们才能真正利用人工智能的力量。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进步,虚拟宇宙很快就会出现个性化的教程、礼宾服务、同伴以及与人类无法区分的非玩家角色 (NPC)。整个体验将根据个人数据进行定制和专门策划。对于高级玩家,教程会快速且高级;对于新手来说,他们会循序渐进地进行重复和辅助学习。

玩家还可以使用虚拟个人助理 (PA),无缝满足他们的所有任务和需求。为了增强游戏体验,富有情感和个性的动态 NPC 将出现在虚拟世界中,营造出与现实世界一样身临其境、充满活力的环境。

行为知识产权

当我们谈论人工智能时,我们知道数据是不可或缺的。人工智能和数据齐头并进,任何训练模型都离不开数据。当数据可识别个人身份时,数据就会变得敏感。过去,识别一个人的身份涉及姓名、身份证号码、地址、DNA 和生物特征识别。现在,一个人的行为、模式、风格,甚至最细微的细节都可以被唯一地分类和识别。

因此,我们将采取许多措施来确保希望保持匿名的玩家的隐私保护或防止此类信息被滥用于恶意活动。有关玩家在虚拟宇宙中的行为方式的数据将被记录和分析。这些数据可能包括事件中的反应时间、游戏中做出的选择、采取的路径、选择的设备、整体行为等等。这些信息将在塑造虚拟世界的未来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货币化或受到保护。

这就是区块链和数字签名发挥作用的地方。行为数据可以存储在区块链上,如果玩家始终以某种方式行事,则行为数据可以被识别为唯一的签名。这不仅允许玩家出售他们的数据,还有助于在更高级的程度上防止欺诈。

生成的内容

随着第一阶段即将结束,人工智能将足够成熟,能够生成高质量、直观且符合开发人员标准的内容。程序性讲故事(也称为动态讲故事)的核心将决定哪些内容是必要的。整个游戏玩法——从主题和设计到触发器和升级——将取决于它的故事。故事将塑造玩家是什么样的角色、设计什么装备以及如何使用它。

通过程序化叙事,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玩家的习惯和场景生成不同的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环境和文明。这种独特的即时体验和时间表将大大加快开放世界的开发速度并节省大量的开发成本。此外,玩家可以通过将这些生成的环境转换为 IP 并将其在公开市场上列出来将他们喜欢的场景货币化。

阶段2

扩展现实 (XR)

访问虚拟现实 (VR) 正变得越来越容易、更便宜、更快捷。越来越多的提供商正在推出更加身临其境、减轻眼睛疲劳的 VR 设备。这使得玩家能够在虚拟宇宙中度过更长的时间,因此需要持续不断的引人入胜的内容来防止无聊。

此外,混合现实(MR)的出现,结合了增强现实(AR)和VR,允许玩家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互动,同时继续现实世界的活动,例如驾驶或上网。进入第二阶段,扩展现实 (XR) 将成为访问虚拟世界的主要设备,包括 AR、VR 和 MR 技术。

XR 设备将集成生物特征读数,例如生物特征、健康状况和情绪。这些解读可以彻底改变政府相关服务,允许远程参加陪审团服务、申请和其他传统上需要亲自出席的会议。通过 XR 收集的健康数据可以促进虚拟医院的非手术咨询,减少等待时间,并为患者提供更清晰的可视化和解释。

这一进展不仅增强了虚拟世界中的沉浸式体验,还扩展了 XR 技术在从医疗保健到公民服务等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

元迁移

至此,玩家每天将在虚拟宇宙中度过 6-8 小时。与纯粹为了娱乐而浪费时间的社交媒体成瘾者不同,虚拟宇宙玩家将获得第二次生命,并为自己的生计赚取实际收入。这个阶段将看到丰富的内容,可能会超过地球的总表面积。对于大多数人工生成的环境,存储将不再是问题,而是支持它们所需的设备规格。

虚拟导游将充当礼宾员,能够创建历史事件、假设的未来或玩家想要的任何场景,而无需自己深入研究细节。大约 50% 的办公室将转移到虚拟世界,从而无需物理搬迁或大量的许可文书即可获得全球人才库。大多数学校教育将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学生将获得相当于实体机构的认证。虚拟教室将容纳更多的学生,并提供多语言翻译等好处,提高可访问性。

随着教育转向在线,辅导和指导也将过渡到虚拟宇宙,提供新课程,例如有效地驾驭多元宇宙。电子竞技将被虚拟宇宙体育所掩盖,从而促进更多的赞助机会和生态系统的发展。这些例子仅代表虚拟宇宙所能实现的一小部分;到第二阶段结束时,大约 75% 的日常活动将在其中进行。

阶段3

全方位金钱

钱使世界运转;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主要通过财富和货币发挥作用。如果没有这个主要的动机和方向来源,元宇宙将永远不会达到其黄金或阿尔法状态,并且将永远被仅仅视为一个游戏或平台。自 1999 年欧元诞生以来,联合国家货币的概念受到关注,金砖国家等倡议寻求共同货币以促进贸易和关系。同样,所有元宇宙最终都会在公平的贡献体系下将其货币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宇宙货币。

这种多元宇宙货币的创建将受到严格的规则的管理,很可能使用区块链作为主要机制。有了统一的货币体系,多元宇宙中就会出现更多的交易和可能性。这种元宇宙货币也将在现实世界中使用,并可以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

到那时,成熟的社会和社区将会出现,其领导力是真正民主和透明的。所有决策都将通过利益相关者和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做出。虽然 DAO 的有效执行在现实世界中仍然存在争议,但它们将在虚拟宇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个虚拟宇宙都将像一个国家或星球一样运作,公会和团体将充当国家或国家。团体所有者将被选举出来并负责确保其团体的可持续性。这本质上是将现实世界的结构放入虚拟世界中,创建一个动态且集成的元宇宙社会。

超现实

虚拟宇宙直接访问你的感觉和记忆系统的前景既令人兴奋又令人恐惧。这个过程涉及将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与核心大脑功能直接连接,并通过一种将神经脉冲转换为数字二进制的设备进行互连。将会有一个双向流程,设备可以读取您的感觉并同时将这些感觉输入您的大脑。

未来的设备将超越当前的触觉套装,后者传输皮肤上感受到的脉冲。相反,这些先进的设备将直接将感觉传输到您的大脑,模仿真实的触摸和感觉。有了这样的技术,治理和安全就变得至关重要。如前所述,DAO 的重要性和透明度至关重要。只有指定的领导者才可以部分访问敏感功能,所有操作都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注册和监控。

这代表了虚拟宇宙的最后阶段,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区别可能会变得模糊。人工智能驱动的主持人和现实生活中的顾问对于确保世界之间的安全过渡至关重要。此外,我们甚至可能达到可以将我们的意识上传到虚拟宇宙的程度,从而实现某种形式的永生。 

为什么我们未来都可能生活在虚拟宇宙中

由于一些紧迫的全球挑战,未来主要生活在虚拟宇宙中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有可能。一个重要因素是大规模战争的威胁,这可能使物理空间变得危险和不稳定。虚拟宇宙提供了一种更安全的选择,人们可以在没有人身伤害风险的情况下生活、工作和社交,从而确保国际合作和沟通的连续性,尽管地缘政治紧张。

资源枯竭是推动这一转变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地球的自然资源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被消耗,而虚拟宇宙可以提供一种资源密集程度较低的生活方式,从而减轻我们星球的压力。通过将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转变为虚拟环境,我们可以缓解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压力,并促进更可持续的生活实践。

污染和环境退化也使世界许多地区变得越来越不适宜居住。随着污染水平上升和气候变化影响变得更加严重,虚拟宇宙提供了一个清洁、受控的环境,人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享受大自然,而不会造成环境损害。这个虚拟避难所可以保护个人免受极端天气事件和恶化的生活条件的影响。

经济挑战进一步支持了向虚拟世界的转变。随着世界许多地区生活成本的上升,虚拟宇宙为住房、娱乐甚至基本必需品提供了更实惠的替代方案。此外,虚拟经济正在蓬勃发展,提供了新的谋生方式,并在原本不稳定的就业市场中提供了经济稳定性。

旅行限制和不断增加的旅行成本限制了我们探索遥远的地方和人们并与之联系的能力。虚拟宇宙允许即时旅行和探索,没有身体和经济障碍,使远程交互更加真实和充实。随着世界继续面临与实体旅行相关的挑战,这种能力尤其重要。

此次疫情证明了远程工作和虚拟社交的可行性,为虚拟世界增强这些体验铺平了道路。通过提供身临其境的虚拟环境,虚拟世界可以让远程工作和社交感觉更加真实,提供现实的无缝扩展,让我们可以像亲临现场一样进行互动。

鉴于这些挑战,虚拟宇宙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一种安全、可持续且经济上可行的生活方式和互动方式,解决了许多使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的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虚拟宇宙可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我们能够工作、学习、社交和体验世界,而不受物理世界相关的限制和风险。

阻碍元宇宙全面采用的核心阻碍因素

全面采用虚拟世界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维持如此庞大的数字环境所需的巨大能源消耗。为虚拟世界提供动力的服务器、数据中心和设备需要大量电力,这可能会加剧我们本已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转向可再生能源可以缓解这个问题,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这一目标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政治和监管问题也构成重大障碍。世界各国政府在数字技术、隐私和数据安全方面有不同的法规。实现统一的元宇宙需要国际合作和标准化,考虑到不同的政治气候和利益,这很困难。此外,虚拟宇宙中滥用数据和监视的可能性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隐私问题和政府抵制。

安全和保障是虚拟宇宙中最重要的问题。确保用户免受网络攻击、身份盗窃和其他数字犯罪至关重要。先进的生物识别和传感技术的集成又增加了一层复杂性,因为任何违规行为都可能对用户产生直接的物理影响。建立强大的安全协议并维持用户之间的信任至关重要,但也具有挑战性。

人类文明和社交技能的丧失是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我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虚拟世界中度过,可能会导致面对面的社交互动和实体社区建设的恶化。深深植根于身体存在和共同经历中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同理心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社会更加孤立和支离破碎。

经济差异也可能阻碍虚拟宇宙的广泛采用。获得必要的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机会可能仅限于较富裕的个人和国家,从而加剧了现有的不平等。确保所有人都能访问虚拟宇宙,无论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对于防止只有少数特权者才能充分参与的数字鸿沟至关重要。

伦理和道德考虑也必须得到解决。成瘾的可能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创建人工智能驱动的实体并与之互动的伦理影响都需要仔细考虑。建立道德准则和支持系统对于驾驭完全沉浸式数字生活的复杂环境至关重要。

最后,构建和维护虚拟宇宙的规模和复杂性带来了重大的技术挑战。开发创建无缝、完全集成的虚拟世界所需的基础设施、软件和硬件需要大量的财务投资、先进的技术专业知识和持续的创新。克服这些技术障碍需要跨行业和学科的持续努力和协作。

加速元宇宙的全面采用

为了克服虚拟宇宙巨大的能源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探索新能源并提高能源效率至关重要。人工智能可以加速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例如先进的太阳能电池、聚变发电和储能解决方案。通过优化这些技术的开发和部署,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更加可持续的能源基础设施,能够支持虚拟宇宙的广阔数字环境。

人工智能还可以在优化虚拟宇宙本身的能源分配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动态处理技术,人工智能可以确保在任何给定时间只使用必要的资源,从而减少能源消耗。例如,人工智能算法可以仅加载玩家正在积极使用或查看的虚拟世界部分,从而显着减少计算能力和能源的浪费。

更广泛地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元宇宙的发展至关重要。增强的人工智能功能可以提高虚拟环境的真实感和功能,使其更具吸引力和效率。人工智能驱动的程序生成可以动态创建详细的动态世界,减少大量手动开发的需要并加快新内容的创建。

为了应对政治和监管挑战,促进国际合作和标准化是关键。建立数字隐私、数据安全和人工智能使用道德的全球框架可以在国家之间建立信任与合作。创建专注于虚拟宇宙的国际机构或协议有助于调整政策和法规,为广泛采用铺平道路。

确保虚拟世界的安全需要开发强大的网络安全措施和协议。人工智能可以在这项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实时检测和减轻网络威胁。通过持续监控漏洞和潜在攻击,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让用户可以安全地进行交互和开展业务。

弥合经济鸿沟对于公平地进入虚拟世界至关重要。提供负担得起的技术和基础设施(例如补贴 VR 设备和互联网接入)的举措有助于实现接入民主化。此外,创建教育项目来教授数字素养和技能可以让更多人参与虚拟经济并从中受益。

解决伦理和道德问题对于健康的虚拟社会至关重要。制定全面的指南和支持系统来管理成瘾、心理健康和人工智能使用的道德等问题,可以确保虚拟世界的平衡和人性化。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监控用户行为并在需要时提供支持来提供帮助,帮助维持一个积极和包容的社区。

加速元宇宙的采用涉及解决能源需求、推进人工智能、促进国际合作、确保安全、弥合经济鸿沟以及解决道德问题。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探索新能源、优化资源配置、增强虚拟环境,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可持续、高效的元宇宙。国际合作和强有力的安全措施将建立信任和安全,而民主化访问和解决道德问题的举措将确保建立一个公平和包容的数字社会。通过这些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为虚拟宇宙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铺平道路,为我们物理世界的挑战提供新的机会和解决方案。

印度交易所WazirX被盗2.35亿美元事件分析

印度交易所WazirX被盗2.35亿美元事件分析缩略图

2024年7月18日,据Beosin Alert监控预警发现印度交易所WazirX被攻击,攻击者获取到交易所多签钱包管理员的签名数据,修改钱包的逻辑合约,让钱包执行错误的逻辑,来盗取资产,涉及资金超2.35亿美元。

基于攻击者的攻击行为,推测原因为多签钱包的管理员私钥泄露,Beosin将攻击原因简析如下:

攻击者地址:

0x6eedf92fb92dd68a270c3205e96dccc527728066

被攻击地址:

0x27fd43babfbe83a81d14665b1a6fb8030a60c9b4

首先,攻击者部署攻击合约:

0x27fd43babfbe83a81d14665b1a6fb8030a60c9b4。

该合约的功能是提取本合约指定的代币资产。

第二步,攻击者获取到wazirx多签钱包管理员的签名数据,将钱包的逻辑合约修改为已经部署好的攻击合约。

对应交易为:

https://etherscan.io/tx/0x48164d3adbab78c2cb9876f6e17f88e321097fcd14cadd57556866e4ef3e185d

第三步,攻击者向wazirx多签钱包提交提取代币交易,由于代理模式的机制,钱包合约会利用delegatecall调用攻击合约的相关函数,转走钱包代币。

Beosin Trace对被盗资金进行追踪,被盗资金部分的流线图,目前来看,黑客已经将部分资金转移进入Changenow与Binance交易所,其中0xf92949ab576ac2f8dc9e4650e73db083f1f9cd9f为黑客在Binance的充币地址。

印度交易所WazirX被盗2.35亿美元事件分析

另一方面,黑客在过去两小时向地址0x35fe…745CA转移8010亿枚SHIB,价值高达1402万美元,正在持续分批抛售,目前黑客地址仍持有4.9万亿枚SHIB,总价值8652万美元。

Beosin Trace正在对被盗资金进行持续追踪。

14个问题了解香港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的立法实施建议谘询总结

来源:AiYing Compliance

昨日香港财库局与香港金管局就在香港实施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的立法建议,联合发表咨询总结,Aiying对香港稳定币实施政策的时间节点做了以下梳理,方便大家理解现在目前关于这个政策所处的阶段:

  • 2022年1月: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发布了关于加密资产和稳定币的讨论文件,邀请行业和公众提出意见 。

  • 2023年1月:金管局发布了讨论文件的咨询总结,汇总了收到的反馈意见,并明确了监管框架的初步方向 。

  • 2023年12月27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财库局)和金管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稳定币发行人拟议监管制度的咨询文件,进一步征求公众和行业的意见 。

  • 2024年2月29日:公众提交意见的截止日期 。

  • 2024年3月12日:金管局公布了“稳定币发行人沙盒”政策,允许在监管沙盒内测试稳定币发行 。

  • 2024年7月17日:发布了咨询总结,汇总公众意见和反馈,提出了关于在香港实施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的立法建议 。

  • 下一阶段提交立法会审议,并发出相关指引。

今天Aiying艾盈将带大家对昨日发布的就《香港实施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的立法建议咨询总结》进行梳理,在咨询过程中,金管局和财库局共收到来自不同利益相关方的108份意见。分别来自于像行业从业者、金融机构、专业协会和团体、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个人意见等群体。通过这周的文章《》和这次咨询总结,我们大致可以预判后期递交立法会审议的稳定币牌照指引要求。以下是Aiying艾盈整理的这次咨询的主要内容问题:

一、涵盖范围

Q1: 是否认同“稳定币”和“法币稳定币”的定义?

    • 多数受访者支持现有定义,但建议在定义中进一步细化,例如明确“稳定币”与其他类型加密资产的区别,明确法币稳定币如何与法定货币挂钩等。

Q2: 对受规管稳定币活动范围有何意见?

    • 受访者认为应重点监管法币稳定币的发行活动,因为它们对金融稳定性影响最大。同时,部分受访者建议明确“发行”的具体活动范围,如发行、流通和赎回的具体界定。

二、立法方式

Q3: 是否认同订立新法例实施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并在日后按情况所需涵盖其他虚拟资产活动?

    • 大多数受访者支持通过新法例来规范法币稳定币的发行,以避免现有监管制度的重复和冲突。同时,有人建议新的法例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未来可以涵盖更多类型的虚拟资产活动。

Q4: 是否认同从某些监管制度,例如有关证券及储值支付工具的监管制度中排除法币稳定币的发行,以避免法币稳定币发行人受多个监管制度监管?

    • 多数受访者认为应避免法币稳定币发行人受到过多的监管重叠,这样可以减少合规成本和复杂性,确保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框架

Q5: 对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建议发牌制度有何意见?

    • 大部分受访者认同需要通过发牌制度来监管发行人,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信誉和能力。同时,有人建议明确“积极推销”的含义,以避免法律解释的模糊性。

Q6: 对建议发牌准则及条件有何意见?

  • 受访者支持设立发牌准则,包括全额储备支持、投资限制、分隔及保管储备资产、风控程序、披露及审计等。支持严格的发牌条件,认为这有助于确保发行人的稳定性和透明度,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

Q7: 对赋权金融管理专员订定附加发牌条件有何意见?

    • 多数受访者认为,金融管理专员应有权根据市场状况和具体情况对发行人施加额外的条件,以增强监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四、法币稳定币的托管及购买服务

Q8: 对法币稳定币购买服务的建议安排有何意见?

    • 受访者认为,应限制法币稳定币的销售服务,仅允许具备资质的持牌机构进行,同时有人建议应允许更多类型的机构申请持牌,以促进市场竞争和创新。

五、当局修订制度的权力

Q9: 是否支持赋予当局所需权力,调整受监管稳定币及活动的范围?

    • 受访者认为,赋予当局调整监管范围的权力,有助于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和新兴风险,确保监管制度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Q10: 当局在行使权力时可考虑的建议准则及因素是否相关而且适当?

    • 受访者普遍认为,当局在行使权力时应考虑的准则和因素是相关且适当的,有助于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六、金融管理专员的监管权力

Q11: 对金融管理专员就持牌人的建议监管权力有何意见?

    • 受访者认为,金融管理专员应具有广泛的监管权力,以确保持牌人符合法规要求,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用户权益。

七、金融管理专员的调查权力

Q12: 对建议赋予金融管理专员对持牌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调查权力有何意见?

    • 受访者普遍支持金融管理专员应有权对持牌发行人进行调查,以确保其符合法规要求和市场规范。、

八、触犯条例及制裁

Q13: 对触犯条例及制裁机制,尤其相关制裁、罚款,以及上诉机制的建议有何意见?

    • 受访者认为,应设立明确的刑事和民事处罚机制,以惩治违法行为并起到警示作用。同时,建议明确具体的处罚范围和程度,确保法律的可操作性。

九、过渡安排

Q14: 对建议过渡安排有何意见?

    • 受访者认为,应设立合理的过渡安排,以便现有的发行人适应新的监管要求。有人建议延长不违例期,以确保行业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和合规。

L3经济困境:除非月交易量超过5000万笔,否则无法盈利

L3经济困境:除非月交易量超过5000万笔,否则无法盈利缩略图

原文作者:Syndicate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L3经济困境:除非月交易量超过5000万笔,否则无法盈利

正如讨论的那样,L3s 面临着经济可持续性的实际挑战。

虽然 Base 在 2024 年第一季度仅通过序列器获得了超过 ,但对于少数几个 L2(如 Base、Arbitrum、OP Mainnet 和 Polygon)有效的方法并不适用于 L3。为什么呢?

L3经济困境:除非月交易量超过5000万笔,否则无法盈利

目前,L3 正因其能够和开发者的费用而越来越受欢迎——这为构建新的完全链上应用、游戏和体验打开了可能性。类似于云计算将构建 Web 应用的成本和时间减少了成千上万倍,L3 也可能对 Web3 实现同样的效果,使得新的世界网络能够以成千上万倍的速度和成本构建。这至少是理论上的。

然而,费用降低成千上万倍也为 L3 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挑战:费用大幅降低意味着它们不能依赖序列器费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除非它们拥有类似 L2 的交易量,这对于几乎所有 L3 来说都是不可行的。此外,要实现成千上万倍的费用降低,L3 的运行成本仍需从今天的水平再降低 10 倍到 100 倍。这将需要对 L3 的基础设施进行彻底的转变,而非渐进的改进。

这为 L3 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L3 如何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L3 的盈亏平衡分析

通过我们与新兴的 L3 生态系统的合作,Syndicate 团队看到 L3 尝试通过增加网络费用来应对这一挑战,以从其序列器中产生利润(或至少尝试实现盈亏平衡)。迄今为止,这些努力尚未带来盈利。

几个月前,我们对 L3 进行了经济情景模拟——在各种链上活动和费用水平下相对于 L2 的分析——以了解它们的盈亏平衡和盈利途径。结果令人警醒。

L3经济困境:除非月交易量超过5000万笔,否则无法盈利

如果 L3 的费用比今天的 L2 便宜 10 倍(或更多),除非其每月交易量超过 5000 万,否则 L3 永远无法盈利。这相当于 Base 活动量的 50% 以上或 Arbitrum 活动量的 75% 。

Base 和 Arbitrum——以太坊最活跃的两个 L2——其网络每月通常有 5000 万到 1 亿次交易。但这些是最大的参与者。在过去的 30 天里,Zora 看到 380 万次交易,Mode 看到 380 万次交易,而 Redstone 看到 110 万次交易。

要实现盈亏平衡,一个每月有 500 万次交易的 L3 需要将其费用设定为 L2 的 3 倍以内。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如果 L3 主要依靠较低的费用进行竞争。仅仅比 L2 便宜 3 倍远远不足以吸引用户和开发者采用新网络。因此,L3 必须在(如可扩展性、可定制性和社区所有权)与 L2 区分开来。

在过去的 30 天里,只有两个 L3 的交易量超过 500 万次,它们都专注于游戏:Xai(2.75 亿次交易)和 Proof of Play Apex(6900 万次交易)。Xai 的网络费用比 L2 低近 200 倍,这意味着它可能在亏损运行。另一方面,Proof of Play Apex 的网络费用比 L2 高 15 倍,这意味着它可能在盈利,具体取决于谁在支付费用。

但考虑到所有这些,那么 L3(以及 L2)实现可持续性和长期价值的途径是什么呢?

当下支持 L3s 的论点

今天,L3 可以被视为一种“运营成本”或“成本中心”,目的是启动一个新网络的发展,使其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有价值。此外,通过运行序列器、设置网络费用和使用自定义 gas 代币,L3 还为运营商提供了新的经济工具,通过有针对性的 gas 补贴和激励措施来动态管理他们的生态系统,包括用户、开发者、应用程序和合作伙伴。

例如,考虑一个在 L2 上的完全链上游戏,并为每个链上操作支付交易费用。为了改善用户体验,游戏开发者可能希望代表用户赞助许多(或全部)交易,随着游戏的发展,这将非常昂贵。即使在今天流行的 L2 上 gas 费用很低,如果一个游戏有 50, 000 名日活跃用户(DAU),玩家平均每天进行 100 次链上操作,总计每天赞助的 gas 费用超过 10, 000 美元(或每年近 500 万美元的 gas 费用)。对于许多 L2 来说,这个数字可能会增长到每年 2500 万到 5000 万美元!因此,构建在自己 L3 上的游戏将这些可变成本降低到接近零,使得许多新的主流社交、游戏和消费者应用——即链上应用——在经济上可行。

L3经济困境:除非月交易量超过5000万笔,否则无法盈利

“完全链上”也是一些游戏和应用程序的主要卖点。例如, 是一个完全链上的游戏,存在于其专注于策略游戏的 L3 Gold 上。Pirates Nation 是另一个完全链上的游戏,存在于 Proof of Play Apex L3 上,它说:“当一个游戏在链上时,这意味着我们没有运行任何服务器。我们无法关闭游戏,它将永远存在… 链上游戏… 保证了永久性、互操作性和可组合性。”在这里,较低的成本不是直接的卖点,但它们是使游戏完全链上的其他好处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

超低费用还解锁了用户可能不会参与的新使用场景。考虑  最近通过显著降低每笔交易的成本,在其 L3 上启用了新的打赏和微交易体验。

因此,L3 的主要经济利益不在于收入生成,而在于它们为构建在其上的应用程序提供的价值。通过大幅降低交易成本,L3 使得在更昂贵的 L1 或 L2 网络上可能在经济上不可行的新应用程序和商业模式成为可能,并且它们允许应用程序以较低的成本保留更多的价值。

L3 的未来经济机会

虽然今天 L3 可能被视为一个成本中心或可忽略的收入来源,但我们的团队对 L3 如何在未来变得越来越可持续和有价值有一个更清晰的愿景。有一些新的模型即将出现,这将深刻重塑 L3 的经济学,无论是对于开发者还是用户。

最明显的例子是优先费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用户和交易逐渐迁移到 L3,我们可能会看到在游戏、社交和金融领域的流行 L3 中出现优先费用市场。当然,优先费用市场只有在 L3 上的活动增长到区块空间不再像今天的以太坊 L1 和流行的 L2(如 Base)那样丰富时才会开放

然而,我们已经开始看到的一个更具创新性的模型是使用 L3 的本地 gas 或质押代币。例如, 使用 $DEGEN 作为其本地 gas 代币,为 $DEGEN 创造了额外的实用性。正在开发的新 L3 不仅计划使用自己的自定义 gas 代币,还计划使用自定义质押机制来帮助保护或共同运营网络,从而赋予其代币更多的实用性。通过使用本地代币——而不是仅仅关注通过序列器利润创造的价值——许多 L3 正在探索通过其本地代币创造价值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如 Degen,这比序列器利润更大的价值驱动因素和机会。

未来还有更大的经济突破。我们的团队深入研究了 L3 的开发和问题,以争取增长和长期可持续性,通过这项工作,我们发现了与 L3 的设计和运营方式相关的大问题(和机会),这些最终限制了它们今天的经济自主权和潜力。然而,如果你能从根本上改变 L3 的设计和运营方式——你可以解锁新的收入、新的市场和主要的结构优势。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L3 不仅会便宜 1000 倍,还将能够访问今天不可能的新收入和价值生成机会。我们期待在未来几周内分享我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工作。

未来展望

随着 L3 的不断发展,我们将在价值创造和捕获领域看到许多新的实验,无论是从链运营商的角度,还是从开发者和用户的角度。

福布斯:2024上半年市值超10亿美金的十佳货币

原文作者: 1912212.eth,Foresght News

比特币现货 ETF 在今年年初被正式批准交易之后,加密市场迎来大幅度上涨,除比特币以外,一些 MEME 币也表现非常亮眼。虽然自今年 4 月份之后行情即开始处于下跌模式,但部分代币整体而言仍有不俗的市场表现,

近日,福布斯公布了 2024 年上半年市值超过 10 亿美元中的十大表现最佳加密货币,包括 WIF、PEPE、ASI、FLOKI、JASMY、AR、CORE、TON、BGB 与 BONK。值得注意的是,MEME 就占据 4 个榜单,且其中 3 个属于 Solana 生态。

福布斯:2024上半年市值超10亿美金的十佳货币

WIF

Solana 生态 MEME 币,总量约为 9.98 亿枚。其形象标志是戴着针织无檐小便帽的柴犬,是市值超过 10 亿美元中约 70 个代币中回报率最高的,涨幅约为 1, 300% 。

WIF 最早于 2023 年 11 月 20 日以 0.00016 美元价格开盘, 2024 年 1 月 11 日,当天币价约为 0.17 美元,某鲸鱼在 WIF 的巨额交易中损失了 77247 枚 SOL(当时价值约 770 万美元),导致其 WIF 层一度涨至 3.99 美元。这个被夹的鲸鱼当时买入了 1722 万枚 WIF,价值 3000 多万。

一周左右之后,币安即上线了 WIF 永续合约。时间来到 3 月 3 日,WIF 总市值(约 16.85 亿美元)超越 BONK(约 15.91 亿美元),当时暂列加密货币市值排行榜第 66 。仅仅过了 2 天, 3 月 5 日币安正式上线 WIF 现货交易对。3 月 18 日,其总市值就超越了 PEPE, 3 月 31 日创下其历史新高 4.86 美元。

PEPE

PEPE 于 2023 年 4 月诞生, 4 月 15 日正式开启 PEPE 交易。PEPE 最初价格约为 0.000000001 美元,总供应量为 420.69 万亿。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PEPE 的市值超过了 4 亿美元,进入了加密货币市值前 100 。PEPE 的创造初衷是对「小狗系列」MEME 的复杂代币经济模型的反抗。它在其 代币经济学中避免了预售、销毁和税收等复杂的操作。不仅如此,其青蛙形象也是被西方流行文化的所喜爱。

2023 年 10 月 24 日,其总量的 6.9 万亿枚 PEPE 被销毁。2024 年 2 月 28 日,PEPE 总市值第一次突破 10 亿美元大关。3 月 13 日,马斯克发布 PEPE 相关图片之后,价格涨至 0.000009 美元上方,隔日便完成第一次代币价格去 0 。5 月 22 日,其总市值突破 50 亿美元关口,并于一周后创下 70 多亿美元市值巅峰。

ASI

今年 3 月 SingularityNET(AGIX)、Fetch.ai(FET)和 Ocean Protocol(OCEAN) 三家公司宣布合并其代币并创建一个去中心化 AI 联盟。联盟旨在提供一个去中心化的替代方案,对抗目前由大型科技公司控制的项目。三家合并的代币名称更新为 ASI(代表「人工超智能」)。今年 4 月开启合并投票并通过,正式于 7 月 15 日完成。

在未合并之前,三个 AI 项目代币均有不小回报。借助大行情以及 AI 浪潮,OCEAN 从年初的 0.5 美元,升至最高 1.4 美元上方。FET 从 0.7 美元升至最高 3.2 美元上方,AGIX 从 0.3 美元最高涨至 1.4 美元附近。

FLOKI

FLOKI 是一种以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的柴犬命名的代币。去年 10 月末,Floki 出其加密货币和资产代币化平台 TokenFi,代币 TOKEN 的 56% 分配额度给了 Floki 质押者,TOKEN 自上线后,从 0.01 美元最高升至 0.2 美元上方,涨幅超 20 倍。

今年初得益于整个大行情向上,FLOKI 从 0.00003 美元一路上扬至 0.000313 美元,涨幅近 10 倍,但并未创下在上轮牛市周期中的历史新高。5 月 27 日,Floki 开发人员在 BNB Chain 网络上为 FLOKI 持有者推出了基于 Telegram 的交易机器人,该机器人对每笔交易收取 1% 的费用,所收取费用的 50% 将用于在公开市场上购买 FLOKI,还推出 Floki Trading Bot 公共主网开放测试版。该利好消息一度使得 FLOKI 涨幅超 23% ,币价从 0.00022 最高飙升至 0.00029 美元。

6 月 4 日,DWF Labs 购买价值 1200 万美元 FLOKI 代币以支持 FLOKI 生态系统,受利好消息影响,隔日的 FLOKI 便在 MEME 涨势浪潮中创下历史新高的 0.000349 美元,随后涨势告一段落并开始阴跌。

JASMY

该项目可能并不为大多数投资者所了解,它是少数代币上架到币安和 Coinbase 的日本 DePIN 项目。它基于区块链技术等基础服务,为物联网环境提供数据安全、存储、交互等服务。它将服务提供商与数据利用者相匹配,允许服务提供商从各种来源收集用户拥有的数据,将其打包并出售给数据利用者。

2023 下半年,Jasmy 还开发了以太坊的 Layer 2 解决方案——Jasmy Chain,以增强可扩展性,并提供更加透明、安全、个性化的数据交互体验。在此之后其代币价格受大行情以及项目本身消息利好的刺激之下,走出底部区间,年初时已升至 0.006 美元附近,并在二三月的大涨浪潮中,飙升至 0.027 美元上方。

盘整数月之后,Jasmy 于 6 月 7 日涨至 0.04469 美元,创下自 2022 年 4 月以来的新高。不过距离其历史新高 4.29 美元仍有相当长的距离。

AR

Arweave 为去中心化永久存储项目,在上轮周期中与 Filecoin 并列为存储赛道明星。

今年 2 月 27 日,官宣其正开发 AO 超级计算机测试网,用于为社交媒体、AI 设计计算层。该消息刺激下当天涨幅 17.35% ,并在隔日再次暴涨 50.67% ,短短 2 天时间币价便从 15.6 美元飙升至 29.6 美元。其后与大盘共振于 3 月份涨至最高 47.5 美元,周线实现五连涨。最后于 5 月末涨至 49.55 美元,创下 2022 年 3 月以来的新高。

6 月 6 日,Arweave 收购基于 LBRY 协议建立的去中心化视频分享平台 Odysee,以创建一个不受政府审查员和内容审核员控制的社交媒体平台。该消息并未给币价明显利好提振作用,反而因大行情负面影响下不断阴跌。

CORE

Core DAO 是负责开发中本聪 + 生态系统。Core 是一个 Layer-1 区块链,结合了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以及以太坊的可扩展性和实用性。

今年 3 月末启动为期六个月 Core Ignition 空投激励计划,奖励用户与开发者对网络增长的贡献。该计划公布后,CORE 代币即稳步走出底部区间,从 0.6 美元最高涨至 4 月 2 日的 4.45 美元。

仅过 1 个月之后, 4 月 18 日 Core DAO 推出 2 亿美元的生态系统基金,旨在加速开发基于 Core Layer 1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和协议。该利好并未利好币价,有趣的是,反而在 4 月 15 日单日涨幅 83% ,币价一度从 1.43 美元涨至 2.8866 美元。

Core DAO 今年早些时候发布愿景长文表示将推出非托管比特币质押、Core 原生封装比特币 coreBTC。

TON

TON 拥有以高速应用为核心的技术逻辑:交易基于 message 直接上链,支持点对点,TON 的动态多分片架构还便于其应用的扩展性。Pantera Capital 创始人 Dan Morehead 表示对 TON 进行了基金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投资。今年 6 月,Bitget 与 Foresight Ventures 合作设立了 2000 万美元的 TON 生态系统基金以支持生态发展。

最近 The Open Network (TON) 团队表示,即将推出基于 Polygon 技术的自有 Layer 2 网络。新协议名为 TON Applications Chain (TAC),将利用 Polygon 的 Chain Development Kit (CDK),允许开发人员基于 Polygon 的零知识技术创建自己的二层区块链。

今年初在大行情上涨之时,TON 并未有任何亮眼表现,反而在整个市场开始下跌之时,从 3 月开始一路上扬。4 月份更是迎来气势恢宏的涨幅。

4 月 9 日,总市值超越 ADA, 4 月 15 日,总市值达到 189 亿美元,超过狗狗币。此时 TON 币价在 6 美元附近震荡。4 月 19 日,Tether 将 USDT 拓展至 TON 网络。4 月 23 日,TON 宣布用户现可通过 Wallet in Telegram 购买 USDt-TON,但币价并未明显好转,直至 5 月 3 日,TON 链上 USDT 发行量突破 1 亿枚,当天 TON 上涨超 10% 并开始一路上涨, 6 月 15 日,TON 链上 USDT 已授权发行量增至约 5.8 亿美元,为 USDT 发行量第六大区块链,仅次于 Tron、以太坊、Solana、Avalanche 和 Omni,当天 TON 创下其历史新高的 8.288 美元。

BGB

BGB 是交易所 Bitget 的平台币。2024 上半年中心化交易所实现了大幅增长,现货总交易量达到 10.6 万亿美元,较 2023 年下半年增长了 145% ,其中 Bitget 的市场份额增幅最大,达到 38.4% 。此外, 2024 年上半年 Bitget 的市场份额较 2023 年下半年增长 38.4% ,衍生品市场方面,未平仓合约涨幅排名第一,增长了 39.2% 。

Bitget 在用户参与交易手续费折扣以及新币打新方面不断赋能 BGB,仅上半年就上线过优质打新项目如 ENA、ZKJ 与 ZETA 等等。此外 Bitget 还在上线新代币方面较为激进,收获不少新用户。

在用户数与市场份额不断增长的背景下,BGB 从年初的 0.6 美元附近,一路攀升并于 5 月 27 日单日已超 20% 的涨幅至 1.486 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BONK

BONK 是 Solana 生态的狗类 MEME 币,于 2022 年启动,最早是为补偿 FTX 受害用户而分配的空投。Bonk 一共发行了 100 万亿枚 BONK ,其中 50% 的代币空投给 Solana 社区。

2023 年,BONK 在市值前 100 名中,以 73 倍回报排名涨幅第一。当年 12 月 15 日,币安正式上线 BONK,受此消息影响,BONK 一度涨至 0.00004 美元,但好景不长,随后便一路阴跌,甚至在 1 月中旬跌破 0.00001 美元下方。直至 3 月初时因大行情火热而创新其历史新高 0.000048 美元。至此之后,BONK 便始终在 0.00002 至 0.00003 美元附近震荡徘徊。

从“混序”肇始到Web3.0世代的“VISA”

从“混序”肇始到Web3.0世代的“VISA”缩略图

与 Linlin @SunLilin 相识是在 X 社交平台,大家都痴迷于对Crypto Payment的探究,看到了Blockchain/Crypto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巨大潜在影响,如同我眼前冉冉升起的这片朝阳,正慢慢点亮广阔无垠的塞伦盖蒂草原。

从“混序”肇始到Web3.0世代的“VISA”

Lilin 与我分享了他在2023年4月9日写的这篇文章,在征得同意后转载于此。

在与Lilin 短暂交流和文章的字里行间,能够看到他的深刻和博学。Lilin说这只是拾人牙慧,我说我来继续接力,“总有某一个人点亮某个阶段前面的路。我们的最佳选择就是跟随诸多先贤的脚步,行在高处,审慎的践行理念的力量。”

Blockchain技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对交易的全部构成(支付-清算-结算)进行重新审视和处理,我们由此不会再束缚于传统银行/支付体系,意识应该发生转变,用一种更为根本的方式去思考:什么是Crypto Payment?如何通过Blockchain来构建全球支付,以及支付中的信用?面对全球性的支付体系,又应该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来进行治理?

这篇文章仿佛是Lilin与Dee Hock前辈在时空交错之间的对话,为那些疑惑指明方向,为这些方向带去信念的力量。

以下,enjoy:

从“混序”肇始到Web3.0世代的“VISA”

2017年底,因为之前参与某中央证券登记机构的区块链业务平台,曾与SWIFT交流过区块链技术,受邀参加SWIFT中国区年会来做一个区块链技术的专题报告。在从东向西的四个小时飞机旅行中,又顺便重读了《One From Many-Visa and Rise of Chaordic Organization》,中文译名为《隐形VISA:面向未来的混序组织》,作者是参与筹建VISA并出任第一任CEO的Dee Ward Hock。

2007年刚进银联战略部,恰好翻译过Visa内部的文档,名为《理念的力量》。当时互联网/移动支付创新战略的布局和思考也都是基于Visa/运通的战略对比起步,深受Dee Hock前辈们的理念影响。时隔十年重读此书,才发现在“去中心化”的Blockchain/Crypto视角下,很多他的思考和表述竟然如此深远的穿越了历史。恰逢此时平流层上的阳光穿越舷窗,照在书页的字里行间,有深刻的感动涌起,只觉得此生若专心做好支付清算这一件事,也就心甘情愿、庶几无愧于己了。

他在后来总结过一段话:

“Visa真正并且持久的成功将会属于两件无可比拟的事情:

a. 与不同伙伴间合作关系的质量;

b. 多大程度上成功地为社区整体提供服务以及提供更大的利益。”

这应该算是当下所谓“社区高于代码”在五十年前的注疏版本。那个年代Visa也还不叫Visa,一个新的全球电子支付网络在筹备多年之后,也逐步带动了数据中心、POS终端、信用卡等多项创新技术与业务的兴起,其历史性的创造与建构从历史的路径积分来看,遥遥领先于中本聪/赛博朋克们创建的电子现金,更不用说后来的Blockchain/Crypto浪潮了。

如同“自由并非代代相传,每一世代的个体都必须不断捍卫并奋力争取”,对于绝大多数基本问题的探求和常识的获取也是如此。世人皆知KK失控/主权个人/网络国家/可编程货币等等时鲜新品,Visa的创始人Dee却被大众遗忘,潜藏在时光的角落里。

Dee这一生以Visa网络成功求索、验证了诸多理念和判断。包括但不限于:

a. 什么是货币? 什么是货币的“价值交换网络”?

b. 什么是“去中心化”?何等的机构可以成为“去中心化组织”?如何治理一个去中心化组织?

这两个问题在今天被表达为Web3世代的核心特征,既Crypto和DAO。

基于《理念的力量》与《混序》两本书略作整理,汲取部分精华,稍加评点。并不存在一个具体的先贤完全奠定了完整的路径,但总有某一个人点亮某个阶段前面的路。我们的最佳选择就是跟随诸多先贤的脚步,行在高处,审慎的践行理念的力量。

注:以下以“DEE”开始的段落代表原书中引述文字;以“Lilin”开始段落代表我的个人评述。

(又:其实何须评点,真理就在字里行间。)

1. 关于货币

DEE:“如果大部分数据开始移动得像电子脉冲 — — 无线电波 — — 甚至光束那么快,那又将如何呢?很明显,所有的事物似乎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并且不断地加快步伐。我们的陈旧观点逐渐消失,传统观念开始转变。这使得我们好像是以不同的眼光,甚至是以不同的心态来看待事物,更甚至于对前二者有所超越:是以不同的意识来观照万物。这简直太让人振奋了。”

DEE:“金钱将会成为以有规律的能量脉冲为表现形式的字母性数据,并将以光速通过整个电磁光谱的无数路径向全球范围移动,而且成本微不足道。任何机构若能移动、操控及保证这种以有规律的能量为表现形式的字母性数据,同时这些由字母性数据作为等价测度与交换中介被大家普遍使用和信赖,那么,这类机构就是银行。我们还可更进一步说,金钱的这些内在属性有可能会导致一种新形式的全球货币的生成。”

Lilin:由此诞生了不同的“字母性数据”的货币,也有不同的“等价测度与交换中介”。在我们曾经欢呼雀跃但又早已习以为常的“网络/手机银行”时代,有银行/支付机构作为代理人来记录、保管、转移货币。但Blockchain改变了一切。

DEE:“如果电子技术继续发展,那么,似乎显然易见的是,200年来银行业对货币的保管、借贷及交换的寡头控制,将会无法挽回地被摧毁掉。国家对货币发行和控制的垄断权也将受到侵蚀。银行或政府在传统上也许是人们最后所凭借的清算者 — — 数量庞大且日益增长的货币价值转移业务的最后处理者。但这并不要紧。在新的系统中,优势将会落到那些组织上,它们最为擅长处理和保证以有规律能量粒子为表现形式的字母价值数据。”

Lilin:尽管Dee并不能预见全部的技术创造,但仍然给出伟大的猜想:以Blockchain为代表的新形态基础设施及其组织确实是“最为擅长处理和保证”价值数据“,而”有规律能量粒子“则以Crypto/Token的形式出现了。

2. 关于信用卡及其业务本质

DEE:“我们所从事的信用卡业务的本性是什么呢?信用是否真的就是我们业务的本性?当顾客递给商家一张塑胶卡付帐时,这种交易的实质是什么呢?很明显,它表示商家愿意把商品卖给那些希望购买其商品的预期的客户。就这一点来说,信用卡取代了驾驶证、社会保障卡、身份证或者其他用于确认身份的手段。这样,信用卡第一项主要的功能就是让卖者认同买者,也让买者认同卖者。”

Lilin:Dee善于第一性的思考业务本质。不管表现为何种交易终端、介质和形态,交易的本质就是交易双方的“信任“和”履约“。信任的背后则存在一系列的”授权“或”委托“,也存在针对交易双方的”验证“。是不是很熟悉?Don‘t Trust, Verify It!

由此又展开了第二个问题,现有的金融系统为什么是“中心化”的?因为能够得到“信任”的机构,作为被“授权”/“委托”的对象,必须符合若干资质或者凭证,即所谓“持牌机构”,所有的金融游戏都是在这些机构之间的“机构间”业务,而各种原因无法获取牌照的机构,当然无法列入其中。回到每一种交易的原初,大家当然会选择自己信任的“代理人”,而不具备资格者则天然会试图颠覆与革新,是为所谓的“金融创新”。

但实际上金融体系又早已是“去中心化”的,范围局限在机构之间,为了避免单一机构完全掌控全部交易,从而篡改/伪造/毁坏交易本身,需要解耦金融机构。去中心化的前提或者本质就是对于“授权”/“委托”双方的本体和agent,认定其风险责任主体,并不断的解耦其交易关联。让“信任”变得更加“简单”和“面向对象”。“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实际上,“因为简单,所以信任”。

DEE:“显然,信用卡保证了买卖双方都能安全地交换价值:商家提供商品或服务,顾客在销售票据上签字确认,而此票据则被商家储存以作为货币赊欠的凭证。卖者收到的货款是当地的货币,而买方日后也是以自己本国的货币付帐。可见,信用卡的第二项主要的功能就是作为价值数据的保证者。”

DEE:明显地,信用卡系统保证了买卖双方不必了解彼此的语言、法律、货币、习俗或文化,即可启动交换机制。事实上,很多发卡银行允许客户在交易后的一段时间内支付款项(银行界的行话叫做“延期信用”),但这不过是一项辅助性服务,而非信用卡的主要功能。当把信用卡放到读卡机上刷卡时,只是创造了一项以字母性数据为形式的金融信息 — — 取代了纸和笔。由是观之,信用卡的第三项主要的功能就是价值数据的创造和转移。

Lilin:Blockchain技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对交易的全部构成(支付-清算-结算)重新审视和处理,让我们忘掉Layer0/1/2和密码学当中的各种技术噱头和看似层出不穷实则老调重弹的概念们,从业务本身出发,才会有生态的真正繁荣。回头看,不会有人记得3G前夜WCDMA/CDMA2000/TD-SCDMA那些繁复精巧的概念,大家只关注我的外卖几点到。而尽管当年国贸的3G大会之一票难求,远超今日的共识大会和各种Web3峰会。

DEE:当我们抛弃传统的观点并对关于现实的机械性模型提出挑战时,我们就不再受银行业与支付系统既有行话的束缚。届时,我们就会用一种更为根本的方式去思考,而另一次的意识转变也会随之出现。现在看起来这种想法似乎既普通又显而易见,但那时却颇具启示性。我们所从事的并不是信用卡业务。“信用卡”这一称呼来源于银行业的行话,它其实是一个误称。这种卡只不过是负载有作为货币价值交换的符号的一项工具而已。它以一张塑胶卡的形式被采用,也不过是时代和环境因素的巧合罢了。我们真正从事的其实是货币价值交换的业务。

3. 关于支付清算网络

DEE:老猴子思维和我开始急速地将这些零碎的思绪凑合在一起。如果我们的业务是保证和处理买方与卖方之间的价值交换,那么买卖双方会在何时何地进行交易呢?由于现代交通的发达使时间极大地缩减,买方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出现,遍布全球,不分昼夜。随着型录邮购和电子市场的发展,卖方无需亲自现身就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向顾客提供商品或服务。因此,对以电子形式出现的价值交换的需求将会在一天24小时、一周7天,随时在全球的任何地点产生。”

Lilin:这一点在Bitcoin开创的Crypto世代,以传统想象不到的速度实现了。Crypto的基本变革来自于金融基础设施的改变:清算时间从T+N到了理论上的1秒钟,使得传统需要投行介入的大宗信用交易,可以变成快速灵活流动性充沛的零售类交易;取消了时间的概念代之以块高,则无限的打破了全球时区带来的定价垄断。

Dee设想的7*24小时交易被充分的演进:从模拟世代的全球化交易,进入了真正的数字时代。其意义,类同于从模拟通讯网络到了数字通讯网络,尽管信号还是不太好,但LTE已经给出了前进的方向。人类只需要构想场景,无脑投资基础设施,而不再需要担忧多余的带宽可以用来做什么了。尽管每个时代总有爱操心的人存在。

DEE:”令人兴奋的领悟接连而来。任何组织只要能在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于遍及全球的任何地点保证、传输及处理以有规律的电子形式出现的交易,就可取得一个超乎我们想象的大市场 — — 世界上所有的价值交换都在其中进行。与之相关的必要技术亦已发明,该技术将在其成本按几何级数递降的情况下,以几何级数递增的速度加快其普及的进度。但这存在一个问题:没有银行能做得到,也没有大型的股份公司能做得到,甚至连国家都做不到。事实上,我们根本就想不出有哪个现行的组织形式能这样做。我凭直觉估算了一下世界上所有银行的金融资源,结果发现大多数国家的金融资源与之相比也显得相形见绌。因此,如果银行联系起来的话,就能做得到,但怎样联系起来呢?这就需要一个超凡的组织,以全新的方式将这些极端复杂多样的机构和个人联系起来。”

Lilin:Dee的技术局限性显然导致了他的过度乐观,如同黄金年代的物理学家宣称已经解决了所有物理问题。但预见性判断只有一个超凡的组织才能驾驭全球的广域交易,而非任何单一国家/机构。从过去将近15年的Crypto演进历史来看,根本在于全球化条件下,没有一个单一实体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偏偏在恰当的机缘下,Bitcoin出现了。

4. 组织

DEE:”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组织,连接一个由人们所共享的理论学习与经验学习所组成的庞大而复杂的体系,以及联合关心制度失败并承诺为改善这种状况而尽一份力的各个阶层的个人与任何类别的团体。这个组织必须遵循所信奉的原则进行自组织,同时使自身成为混序组织的一个成功范例。这个组织的目的应该是发展、传播和贯彻全新的、更具混序性的组织的概念。如果这个全球性的组织能得到精心的构思与适当的筹建,它一定能有机地溶入它的劳动成果之中。”

Lilin:“混序”也许给出了未来DAO的前进方向,绝对的“去中心化”只意味着秩序的消解和不存在。永远需要明确风险责任主体,才是构筑“共识”、达成“共和”式创新的基本路径。

DEE:”Dee绞尽脑汁,他清楚地知道,大多数公司采用的都是:他所厌恶的那种“命令与控制”僵化等级体制。现在他和他那“猴子式想法”将抛开这一切,直接切入公司本质:公司的核心是什么?Dee在回忆录中写道:“商业型公司或其他组织的本质就是理念,所有的机构不外乎就是不同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将各自的才智集合在一起。一个古老而权威思想将这个概念具体化为“社区”。“社区”, 哈哈,“社区意味着共同目标”。

这还意味着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共同的理念和原则,这些是否就是构成公司的理想基因呢?这些能够成为创立新的金融机构所需的象DNA一样的基石吗?

Dee看到前进的方向:如果我们开始研究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念和原则,这条路会指向哪里呢?几个小时后,Dee带着满脑子的想法去见他的同伴们。他说:今天我们不再讨论银行、金钱和信用卡;我们讨论理念,原则和共同的目标。……找到能将银行联合成自治组织的共同点,这个自治组织将如Dee预想的那样,发展成为数据清算机构。按照Dee描述的场景,在讨论理念和原则时,他和他的同事不像是谈论金钱和合作机构的四个银行家。他们似乎更象Thomas Jefferson、James Madison, James Monroe 和Alexander Hamilton讨论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事实上,Dee日后称他们的小团体为“Visa创建之父”。

“他和他的同伴最终达成什么样的理念和原则呢?”正如Dee在他的回忆录中写的,四个男人一起列出一个大单子:

第一条:这个组织由全体成员共同拥有,成员间完全平等。任何一个成员没有控制权或特权;

第二条:所有成员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条:这个组织对所有合格成员开放;

第四条:权力、职责和资源应当被适当地分割和分享;

第五条:权力由所有独立机构平等享有;

第六条:尽最大可能,确保每一件事情都是自愿的;

第七条:这个组织应该自然变化,而不应当被迫改变;

第八条:管理机构之间是应当是平行、有弹性并且永久的。

Lilin:Visa的组建当然有赖于更加复杂的因素。但类似的创造性建构为何一次次的出现在以美国尤其是硅谷代表的现代性社会?(Visa的总部在SF,这是另外一个故事,可以再写一篇文章了。)

如同为什么Crypto的核心创新都没有出现在东方?原因并不落实在聪明、勤奋、资金等等,甚至不根源于所谓的“制度”,更不是泛泛的“人性”。“innovation”源于拥有足够“正当性”与“合法性”法统的“共识”,也就是所谓的“共和”republic。如果不愿意接受时间尺度上长期的看似没有进展、各种无效甚至愚蠢的争论吵闹、对立分歧,而是拿破仑/高欢式的快刀斩乱麻,就会陷入“僭主式”的“弯道超车”陷阱。以追求“效率”为优先的人群,不论有多么聪慧机敏、执行力过人,一旦决定性的走出了“激进主义”扩张和发展的这一步,就宿命式的失去了innovation源泉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加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本聪的退隐消失恰恰完美了解决了圣马丁/华盛顿问题,才有了之后的“涌现”。东方社会以今生今世甚至五年十年内的成就和财富作为第一优先级,那么就永远失去了到达innovation源头的机遇,遑论全球领导力和定价权了。这一点不仅解释了华人社会在Crypto世界的真实地位与长期定位,同样可以解释过去四十年所有“自主创新”的迷梦,今天风起云涌的国产LLM们又再一次走上了红旗/龙芯前辈们的道路。当然,他们有不同的盈利模式:)

DEE:如果提炼出他们的精髓,他们基本理念和原则是:

“合作”、“合伙”、“程序民主”、“平等”、“权力共享”、“开放”、“信任”,即社团精神。

Dee感到开心,他和他的同事描绘出愿景,以及指引愿景实现的原则:创立一个民主、自治的银行合作组织,银行可以通过这个组织共同管理和清算发生在全球任何地方的信用卡交易。短期内,合作组织可以处理美洲银行卡交易,但长远来说,他可以发展成为Dee所描绘的样子:全球领先的数字交易处理系统。

Dee相信新的合作组织将不会被美洲银行或其他任何某个银行控制。相反,他是在共同信任基础上运作的合作机构,人们以及各自的银行基于共同的利益和收益走到一起 — — 更大的收益是他们的顾客和社区。其他人也基本同意Dee的想法,因此,还有一个原则,尽管没有明确声明,但已印在他们的理念和原则中:“独立”

Dee清楚地知道:关系网络与专家资源的融合(即构建Visa社区,而不是任何硬件或软件,或任何交易量或成员利润的指标)将会对其终极目标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2022年7月16日,Dee在他93岁的年纪与世长辞。

故事则远没有结束。

即便是在故事的开始,也有另外一条隐秘而荣光的伟大线索。那个开创了BOA美国银行的意大利人:传奇A.P.GIANNINI。

2018年的7月21日,我在旧金山开会,偶遇555 California Street。

从“混序”肇始到Web3.0世代的“VISA”

传奇已经离开,传奇永不落幕。

过去十年,认识了很多全球顶尖/或者至少被称为一流的经济学家,还有大量Crypto从业的领导者/专家们,发现绝大多数人从来都没有搞清楚“清算”和“结算”的区别,恰恰又都以“支付”来代称。无数世代的人,都会忘记了“学习”的真意:如同不回到科学史则无以谈科学的演进,不回到支付清算和货币的历史,也同样无法真正了解Crypto变革的伟大意义和征程上的荣耀石碑。

好在我和我的伙伴们没有忘记这一点,“理念的力量”不同于需要充值的“信仰”们,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方可始终。好在过去五年,一个健壮、稳定、可扩展的公共账本基础设施和几乎所有的周边工具/技术中间件都已完成并经过了实际考验。

基于此,面向业务的支付清算迫在眉睫,如同2005–2010年移动互联网的前夜,新的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就在路上,意味着新的全球化2.0及其商业浪潮昭然若揭。2023年即将全面揭开帷幕,是为全球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的序章。

目前,Lilin 正在构建全数字化公共基础设施PlatON,践行他信念的力量,让我们拭目以待。

OpenAI禁止中国企业使用API,微软Azure OpenAI会是下一个合规选择?

6 月 25 日,OpenAI 向 API(应用接口)用户推送官方邮件,告知自 7 月 9 日起,将阻止来自未列入支持国家和地区名单的区域的 API 流量,如要继续使用 OpenAI 的服务,需要在受支持的区域进行访问。

OpenAI禁止中国企业使用API,微软Azure OpenAI会是下一个合规选择?

一时间众议纷纭,媒体更以“断供”描述 OpenAI 的此次举措。有人认为,是因为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政策;有人认为,是为了防止国内大模型的套壳和获取语料。事实上,OpenAI 从未向国内市场开放服务,“断供”言过其实,更准确得说是加强了封禁的措施。也因此,我国所有调用 API 接口的企业,本质上都处于不合规的状态,既不符合 OpenAI 的政策,也不符合国内的法律。那么,这些企业下一步该走向何方?

顺势迁移

2023 年 7 月,中国网信办联合有关部门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是全球范围内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首部专门立法。根据办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要使用具有合法来源的数据和基础模型;而 OpenAI 并未根据国内监管要求进行算法备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等。与此同时,根据 OpenAI 的政策,不向中国用户提供 GPT 服务。

在“双重违法”之下,使用 OpenAI API 接口的“套壳”应用处于随时被禁止运营的状态,这对于一个长期项目不是件好事情。国内监管之所以仍保持一定“宽容”,是因为行业毕竟在初期发展阶段,执法强度也有个由松到紧的过程。此次 OpenAI 方的封禁,可以倒逼国内项目走向合规发展的道路。

现状之下,选择国内 AI 模型进行迁移,成为所有套用 Open API 接口的应用需要考虑的关键解决方案之一。与此同时,国产大模型也不失时机地争相推出“搬家”方案。

OpenAI禁止中国企业使用API,微软Azure OpenAI会是下一个合规选择?

通过迁移,原有应用的功能可以维持稳定,应用及背后公司也可以避免因失去 OpenAI API 而产生违约问题。在考察性价比之余,应用可优先考虑已经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大模型,避免新的合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截至 2024 年 3 月,我国共有 117 个大模型已经在网信办备案。

OpenAI禁止中国企业使用API,微软Azure OpenAI会是下一个合规选择?

不过,自从 OpenAI 发布公告后,部分文章提出:使用 OpenAI API 的应用可以迁移至 Azure OpenAI。给出理由是,微软已经和 OpenAI 合作,且未禁止中国用户使用。那么,这些应用是否可以采纳该建议,且合规性如何?

Azure OpenAI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 Azure OpenAI。OpenAI禁止中国企业使用API,微软Azure OpenAI会是下一个合规选择?Azure OpenAI 是微软提供的服务,可以实现对 OpenAI 大语言模型的 REST API 访问,这些模型包括 GPT-4、GPT-4 Turbo with Vision、GPT-3.5-Turbo 和嵌入模型系列。Azure OpenAI 服务完全由微软控制;微软在 Azure 环境中托管 OpenAI 模型,该服务不会与 OpenAI 运营的任何服务(例如 ChatGPT 或 OpenAI API)进行交互。而且,微软也在 OpenAI“断供” 事件后加入了这场迁移抢客盛宴。OpenAI禁止中国企业使用API,微软Azure OpenAI会是下一个合规选择?和 OpenAI 不同,Azure OpenAI 并没有限制中国用户使用,这一点不管是在官方宣传还是工作人员口头回复都得到确认。不过矛盾的是,在一份官方产品可用服务区域文件中,似乎注明在中国不可用。OpenAI禁止中国企业使用API,微软Azure OpenAI会是下一个合规选择?那么,我国使用 OpenAI API 接口做 AI 项目的企业,如果选择将自己的项目迁移至 Azure OpenAI,在合规方面可以高枕无忧吗?

合规存疑

作为一项全球服务,微软有完整的数据合规政策。如承诺数据不对 OpenAI 开放,不会被用于改进 OpenAI 或微软的产品、服务,随时可以删除,防止有害内容生成,遵守欧盟 GDPR 和 ISO 27001、ISO 27002 和 ISO 27018 的要求。然而,据曼昆律师了解到的信息,Azure OpenAI 的合规政策没有专门针对中国法律进行适配。因此,在以下方面,使用 Azure OpenAI 的合规性仍然存疑。

疑点 1 :数据出境

Azure 的中国服务由国内世纪互联公司运营,数据中心在中国境内。但 Azure OpenAI 属于全球服务,数据中心在中国境外。当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或者其他数据处理者传输敏感个人信息、个人信息、重要数据超过一定标准,需要向国家网信部门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这对于国内用户是很大的合规成本,且由于 Azure OpenAI 本身亦未查询到经过国内评估认证,难以保证可以顺利通过。

疑点 2 :未完成备案

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凡是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应当开展安全评估,并履行算法及模型备案手续。经检索,Azure OpenAI 并未完成算法和大模型备案。那么对于想面对境内公众提供服务的用户来说,很难证明是使用了合法来源的基础模型,以及满足其他监管要求。

总结:对于想应用于内部研发、运营使用,未面向公众,不涉及个人信息、重要数据的企业,Azure OpenAI 是个可选项;除此之外,则要慎重评估使用 Azure OpenAI 的合规风险。由于未能掌握完整信息,本人根据公开信息,试着对 Azure OpenAI 的合规性进行分析,如有事实出入,请微软联系更正。

最差方案

有业内人士提出,可以通过使用海外服务器或创建反向代理来绕开限制。这个方案是通过技术手段反封锁,但无法解决任何合规问题。相反,这样做会增加数据安全和隐私的风险。在运营方面,国内苹果和安卓的应用市场可以下架这类应用;应用服务的稳定性也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小结

在 OpenAI 限制中国使用其 API 的背景下,国内现存 AI 企业考虑数据迁移至 Azure OpenAI 或其他国际服务时,必须仔细评估合规风险。与此同时,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法律挑战,企业或许应该积极探索本土化解决方案,而非一味寻求“平替”,在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中实现合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