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欧易交易所OKX官网

探讨最佳代币分发结构:TGE解锁5%,流通供应不超15%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探讨最佳代币分发结构:TGE解锁5%,流通供应不超15%

在过去的 6 个月里,我投资了 189 个私募/KOL 轮次,并找出了表现最佳的分配策略。

“坏了,为什么我要读这玩意儿!?”

一个好的产品和围绕项目建立的社区是非常棒的。

但这并不能确保代币的进一步增长,特别是如果代币经济模型只是为未来 1-2 年设计的话。

首先,基本面应该解决大压力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分享这些信息给你。

我会投资的最佳代币经济学

TGE 解锁 5-7% 

是的,我们想要快速获利,现在就要。但在发布时想要提前品尝活获利的滋味。通过这样的 TGE,我们可以得到:

  • 低代币流通量(这为市值的快速增长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 稳定且增长的代币价格

  • 在牛市中从投资者的推动中平仓的机会

TGE 时 11-15% 的流通供应

解锁系统如下:

  • 启动时 11-15% —> 第一年底 20% —> 第二年底 30-35% —> 然后,线性解锁持续几年

3-6 个月的锁定期

在 12 个月的锁定期内投资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想法,因为我们的解锁将发生在熊市。但是 6 个月的锁定期可以帮助零售投资者对代币更有信心,这将带来更多的购买和额外的流动性。

如果零售投资者有信心,那么投资者和市场操纵者将会非常谨慎。这意味着,在几个月或几年内我们会稳步增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市场高点出售我们的代币

团队的归属期在投资者之后(规则)

线性归属

  • 每日——非常好

  • 每月——好

  • 每季度——不好

最佳分配

  • 30-40% 用于社区/生态系统

  • 15% 用于投资者

  • 15% 用于创始人

  • 25% 用于资金储备

  • 5% 用于顾问/KOL

  • 5% 用于做市商和 CEX

理想情况下,TGE(代币生成事件)当天的解锁比例为投资者/顾问 4% ,公开销售 5% ,社区/储备 6% ,总计 15% 

结论

如果你决定投资任何山寨币,请根据我上面描述的标准进行检查。

如果你决定投资任何私募/KOL 轮次,也请仔细检查我提供的标准(但有时,你可以寻找更好的、更快的交易)。

我希望我这 6 个月的损失至少能教会一些人,让你在投资中获得更大利润。

记住!如果你交易——你是在赌博。

如果你进行分析并根据新闻操作——你是大师。

仅靠炒作交易、聪明钱动向或技术分析进行交易,都是坏主意。你还需要跟随基本面和当前新闻(这是唯一的成功秘诀)。

花旗银行、星展银行等银行在新加坡最大洗钱案后加大对高净值客户的审查力度

博链财经BroadChain获悉,6月10日,据The Edge Malaysia,知情人士透露,陷入新加坡最大洗钱丑闻的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星展集团(DBS Group Holdings Ltd.)和其他银行正在加强对其高净值客户和潜在客户的审查,以避免非法资金流入。

据了解,除了星展银行(DBS)和花旗银行(Citi Bank),新加坡的大华银行(UOB)、华侨银行(OCBC)以及其他国际银行也卷入其中,这些银行正面临越来越严格的审查和监管压力,以提升其反洗钱措施的有效性。新加坡议会对此也提出了多个问题,要求加强对高风险客户和投资实体的检查。

几家机构的私人银行家也在接受额外培训,以帮助他们发现犯罪分子用来掩盖背景和资金来源的伎俩。这些举措是自愿行为,表明相关机构正试图填补在筛选客户方面的漏洞。

新加坡金管局(MAS)最近完成了对涉及此案的一些银行的现场检查。

一些知情人士表示,在审查结束后,预计与犯罪分子交易最多的银行(通过存款账户、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将面临金融监管机构的罚款和其他惩罚性措施。

新加坡金管局(MAS)发言人在回答彭博社的问题时表示,金管局将评估金融机构是否对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实施了充分和适当的控制,如果没有达到要求,将采取行动,就像过去的案例一样,监管工作正在进行中。

在洗钱案于2023年8月曝光后,新加坡政府成立了一个部际委员会,审查其反洗钱制度,并加强金融机构、房地产中介和贵金属交易商等行业的防御。

新加坡警方发现这些嫌疑人主要通过在菲律宾运营的非法网络赌博业务获取巨额收益,并通过多种手段将这些资金洗白进入新加坡的金融体系。

他们使用了以下几种主要手法:

购买护照和多重国籍:为了隐藏身份和规避法律,这些嫌疑人购买了多个国家的护照,包括瓦努阿图、圣基茨和尼维斯等国家的护照。

空壳公司:他们在新加坡注册了多家空壳公司,用这些公司来开设银行账户并进行复杂的资金转移,以掩盖资金的真实来源和去向。

奢侈品购买:通过购买豪华房地产、珠宝、名牌包和手表等高价值物品,将非法所得转化为合法资产。此外,这些物品中的一部分被存放在新加坡的保险箱中,以进一步隐藏资金。

例如,嫌疑人苏建峰(Su Jianfeng)是该网络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根据调查,他自2017年以来一直被中国当局通缉,涉嫌非法在线赌博活动。

苏建峰(Su Jianfeng)在新加坡设立了多家公司,并通过伪造文件开设银行账户,用于接收和转移非法资金。警方在他的保险箱中发现了1700万新元的现金,以及其他大量资产。

2023年8月15日,新加坡警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同步突击行动,新宝投资创始人苏宝林等10人被捕。

本案中被抓获的10名外籍人员涉嫌伪造文件和洗黑钱等罪行,涉案财物总值约10亿新元,初步判定10人原籍均为中国福建省。

这次行动共冻结和查封了超过30亿新元(约22.4亿美元)的资产,包括150多处房产、62辆汽车、现金以及大量奢侈品。

此次丑闻涉及通过至少16家新加坡金融机构洗钱超过30亿新元(约22.3亿美元)的网络赌博收益,严重损害了新加坡的国际形象,也暴露了本地和外国银行在客户筛查方面的漏洞。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已经对一些涉案银行进行了现场检查,并表示将对违反反洗钱规定的银行采取严厉措施,包括罚款和其他惩罚措施。

星展银行(DBS)在此丑闻中暴露的资金大约为1亿新元(约7400万美元),主要与被捕者的房产融资有关。

5问UXLINK的用户数据

今日 UXLINK 公布注册用户超过 1000 万,成为了 Web3 SocialFi 类别第一个站上千万级用户的产品。关于数据,我们第一时间采访了 UXLINK 社区技术负责人:

5问UXLINK的用户数据

图片来源:

1. 大部分区块链项目都是以独立钱包地址数作为衡量,为什么 UXLINK 提出「注册用户」这个衡量标准?与独立钱包地址数有什么区别?

主要是用于解决两个问题:

(1)Crypto 里面太多无效、虚假的女巫钱包地址了,没有意义,还会污染数据。

(2)我们是社交,我们提倡「人」/Account 的概念,因为只有人链接人才算社交,而一个人可以有多个不同目的的钱包。

所以我们用注册用户这个概念去衡量,注册用户需要过 3 关:

(1) 100% 邀请关系、通过 Link-to-Earn 进入,新用户必须需要有来自于 UXLINK 网络的熟人或者合作伙伴邀请,拿邀请码注册

(2)需要人机交互,证明自己不是 BOT

(3)使用 UXLINK 的产品

符合以上标准,算作 UXLINK 的注册用户,所以注册用户是小于独立钱包地址的。目前 UXLINK 的注册用户突破 1000 万,连接的授权钱包地址数是 1500 万。每个用户可以有多个钱包。

每个用户都有钱包吗?是的,如果用户是从 Web2 来,没有钱包,我们会给一个 MPC 钱包。即使这个钱包暂时没有资产,如果这个用户贡献社区,也是好用户。通过社交 Mass Adoption 本来就是我们的使命和工作。也可以说,UXLINK 网络里 100% 是 WEB3 用户。

每个钱包都是用户吗?不一定,我们这里会以社交验证,多样化任务,访问验证,第三方声誉系统等方式防女巫,把数千万的无效、虚假的女巫钱包地址挡在外面了。当然,我们没有办法全部挡住,避免误伤真实用户。

每个用户都有社交账号吗?也不一定,我们还是充分尊重用户隐私的,有的用户只有钱包,或者通过社交账号进来,后来取消了社交账号,我们也会服务好。

2.UXUY Holders 是个什么概念?是我们 Token 的 Holders 数吗?

首先,UXUY 是 UXLINK 的一种链上 POW 积分,用于记录和激励社区用户增长和互动,不可转移。UXUY 全部通过 LINK 2 EARN 的公式产出,没有预留、没有事先 mint,全部来自于社区用户的 POW「挖矿」产出。关键词是 POW、链上、不可转移。

UXUY Holders 需要符合 3 个标准:

1. 注册用户的钱包

2. 贡献社区设定的 POW 行为,并获得 UXUY

3. 链上 ClaimUXUY。即,如果没有 Claim,不算 UXUY holders。

所以 UXUY Holders 都是社区贡献者,且是 WEB3 用户,是潜在治理代币持有者。目前 UXUY Holders 数有 500 万。

UXUY Holders 数还会增加吗?会,一直有社区贡献,就会增加,直到超过 3000 万注册用户,UXUY 被挖完即止,届时我们相信已经形成非常良性的网络效应。

UXUY Holders 数会减少吗?也会,如果部分 Holders 把 UXUY 兑换成其他资产,就会减少,比如换成 NFT 或者治理代币。

3. 那 UXLINK 的 Holders 有多少呢?标准是什么?

NFT Holders 的衡量标准有 3 个纬度标准:社区贡献度、链上交互度和钱包地址资产数。

在 TGE 之前,我们的方式是:UXUY holders,在 UXUY 达到一定台阶之后,用 UXUY 兑换不同等级的 NFT。NFT 是空投的凭证,TGE 前会根据 NFT 的级别和数量,获得$UXLINK。届时也会再进行一次去女巫处理。

所以,简单理解,TGE 前:NFT holders = TOKEN holders

TGE 后,holders 数就包括一切合法合理 uxlink 的持有者,包括购买、继续做社区贡献等。

目前我们有 Holders 160 万人,这个数量也会随着流动性的释放而增加或减少。

4. 面对如此大量的注册用户数和 Holders 数,我们是否会做去女巫处理呢?

一定会,女巫账号在 WEB3 确实非常常见,去女巫最大的目的就是确保社区真实、优质用户的利益。我们是分三步:

第一步:根据人机或访问合规性验证来判定是否是虚假请求,我们直接挡在系统外,既不算注册用户,也不会产生 LINK-TO-EARN 带来的 UXUY。这一步可以挡住大部分,但是也不能太紧,否则会误伤真实用户。

第二步:进入了 UXLINK 网络,产生了 UXUY;我们还会针对社区贡献度和活跃程度再去除一次,比如 6 个月没有活跃或者没有成功 claim UXUY,未上链的 UXUY 会被回收,循环进入社区以激励优质用户。这是一个再分配的过程,保证真正给社区带来价值的用户才会获得激励。

第三步:在 TGE 之前,社区还会进行一轮去女巫,方法会由社区公布,回收的 UXUY 会再次进入社区以激励优质用户。

通过以上 3 步,来保证社区的质量、公平和效率。

5. 我们看很多媒体把 UXLINK 与 NOTCOIN 比较,说 UXLINK 的链上数据比 NOTCOIN 好,你怎么看?

UXLINK 和 NOTCOIN 属于不同的领域,一个是社交平台和基础设施,一个是游戏。两者确实也有一些共同点,都以 Mass Adoption 作为使命之一,也都拥有大量用户。从我的角度,NOTCOIN 的总体用户更大,而 UXLINK 的链上数据和用户黏性更高,比如链上日活、月活,日活/周活、周活/月活的比例都比 NOT 高,链上月活占总注册用户比例超过 50% ;UXLINK 的 holders 数量也比 NOT TGE 前要高很多。

我认为这主要是 3 个原因:

(1)社交类产品用户交互比游戏类交互要深很多,用户即参与社交类的交互,如 SBT/SocialGraph,群组,邀请,学习打卡等,也参与 SWAP、Airdrop、Pre-Market 等资产相关交互;而 NOTCOIN 的交互比较纯粹,Tap-to-Earn,相对较浅。深浅都是有所在赛道决定的,无关好坏;

(2)用户黏性与社交关系和群组有关,真实世界的社交关系和我们 10 多万个群组,带来信任,带来较高的用户留存。

(3)总体上,也与上述提到的 UXLINK 注册用户筛选有关。经过三轮的防女巫、去女巫,虽然总注册用户看起来小了,但是质量提升了。

UXLINK 和 NOTCOIN 都是非常好的产品,也确实提供了 from web2 to web3; from offchain to onchain 的有效范式,我们在很多方面需要向 NOTCOIN 学习,也非常期待与 NOTCOIN 合作。

最后,您作为技术负责人,如何看待 UXLINK 未来的产品发展和方向?

回到我们的本质,是通过熟人社交关系建立信任,同时服务用户的社交平台和服务开发者的基础设施。我们未来会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建立起一个社交化的资产生成、流动和分配层,让用户信任的、安全的、简单的使用各种应用,无需做跨链等复杂交互,并可以通过自己的社交资产获取利益;让开发者充分利用我们的协议、社交关系和数据,通过模块化的产品和 API,极大的提升开发效率和增长质量。

一文了解冷静的牛市

一文了解冷静的牛市缩略图

当前,比特币价格在其历史峰值下方不远位置继续进行盘整,而长期投资者也开始自2023年12月以来首次开始重新积蓄比特币资产。与此同时,随着第一批以太坊现货ETF历史性地在美国获批上市,以太坊价格相应地上涨了20%。

摘要

‍尽管自3月以来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价格一直在小幅波动中进行横盘整理,但是在经历了历史价格峰值之后,这两种资产的市场依旧在长期盘整之后表现出了相对的强势。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以太坊现货ETF的批准给了市场一个惊喜,导致ETH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了20%。‍

美国的比特币现货ETF净流量在经历四个星期的净流出后再次转正,这表明来自传统金融领域的需求有所回升。

长期持有者的卖出压力已显著下降,而投资者的行为则回归到资产积累的模式,这表明市场需要更高的波动性来推动下一波浪潮。

蓄势回弹

在历经了自FTX崩溃以来比特币价格下探的最低点(-20.3%)之后,比特币价格开始重新向历史峰值回升,并于5月20日达到了7.1万美元。相比以往的情况,2023-24年的上升趋势中价格回撤的模式似乎和2015-17年牛市中出现的回撤非常相似。

2015-17年的上升趋势发生在比特币的起步阶段,当时该资产类别还没有可用的衍生工具对其加以分析。但现在我们可以将之与当前的市场结构进行比较,分析表明2023-24年的上升趋势可能主要是来自由现货驱动的市场。美国现货ETF的推出和资金流入则正好佐证了这一论断。

一文了解冷静的牛市

图一:比特币牛市调整回撤

自FTX崩溃所产生的那次低点以来,与之前的周期相比,以太坊的调整幅度则明显较小。这种市场结构表明,在每次连续回调之间,市场韧性正得到一定程度地增强,同时下行的波动性也在减少。

然而,值得强调的是,相对于比特币,以太坊的复苏速度较慢。过去两年,与其他的头部加密资产相比,ETH的表现可谓明显不佳,这主要表现为相对更加疲软的ETH/BTC比率。

尽管如此,美国以太坊现货ETF的批准是一个在广泛意义上出乎意料的进展,它可能为刺激ETH/BTC比率的走强提供必要的催化作用。

一文了解冷静的牛市

图二:以太坊牛市调整回撤

“钻石之手”主导市场

(注:“钻石之手”指那些持有高波动性的金融资产,且在极高的抛售压力下也坚持持有它们的投资者)

随着价格因新的买方压力而上涨,来自长期持有者的卖方压力的重要性也随之增长。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评估长期持有者群体的未实现利润来衡量那些足以刺激他们出售资产的原因,并通过他们的已实现利润来对卖方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首先,长期持有者的MVRV比率反映了其平均未实现利润的倍率。从历史上看,熊市和牛市之间的过渡阶段长期持有者的交易利润在1.5以上,但低于3.5    ,且该阶段可持续一到两年。

如果市场上涨趋势得以持续,并最终在此过程中形成新的历史价格峰值,则长期持有的未实现利润将会扩大。这将大大提高他们的抛售欲望,并最终导致一定程度的卖方压力,从而逐渐耗尽市场上出现的需求。

一文了解冷静的牛市

图八:比特币长期持有者MVRV<span yes’; mso-bidi- font-size:10.5000pt;mso-font-kerning:1.0000pt;”>

作为本次分析的总结,我们将通过来自长期持有者的供应量的30日净头寸变化来评估长期持有者的支出率。在3月份比特币向新的历史峰值迈进的阶段,市场经历了第一次主要的来自长期持有者的资产分配。

在过去的两次牛市中,长期持有者的净分配率达到了83.6万至97.1万比特币/月。目前,来自他们的净抛售压力在3月底达到了51.9万比特币/月的峰值,其中约20%来自灰度ETF的持有者。

在经历了这种“挥霍”状态之后,市场迎来了一段冷静期,资产的局部积累导致来自长期持有者的总供应量每月增长约12,000比特币。

一文了解冷静的牛市

图九:长期持有者及灰度的ETF持仓变化<span yes’; mso-bidi- font-size:10.5000pt;mso-font-kerning:1.0000pt;”>

总结

在比特币价格创下73,000美元的历史新高之后,随着大量长期持有者开始重新分配他们的比特币资产,卖方压力明显缩小。随后,长期持有者自2023年12月以来首次开始重新积累比特币。除此之外,市场对现货比特币ETF的需求也明显回升,这导致市场中出现积极的资金流入,并反映出巨大的买方压力。

此外,随着SEC批准美国以太坊现货ETF,比特币和以太坊之间的竞争环境已经变得势均力敌。这使得数字资产在整个传统金融体系中得以进一步深化其存在,同时也是该行业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为什么去中心化的迪士尼没有流行起来?

为什么去中心化的迪士尼没有流行起来?缩略图

文章作者:cc0studios

为什么去中心化的迪士尼没有流行起来?

在上一个周期中,散户投资者和风投公司都抓住了加密货币可以诞生一个“去中心化迪士尼”的想法。尽管有许多种子资金和高期望,这一愿景并未实现,为什么?

当然,糟糕的用户体验、高交易费用、速度慢和基础设施不足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主要的失败点在于未能意识到去中心化迪士尼的基础已经存在,并且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的模因正在蓬勃发展。

Z世代迫切需要一部用他们语言——互联网文化语言——讲述的节目。(加密还是)讲述着以前的老故事:“ 男孩和女孩在大城市打拼,追梦成功,收获了美满人生 ” 的老套路已经玩不转了。

为什么去中心化的迪士尼没有流行起来?

真正的问题:策展,而非创作

Doge、Wojak(Feels Guy)、Chad、Giga Chad、Trad Girl、Soyjack、Doomer、NPC、Zoomer Wojak、Virgin Wojak、dogwifhat、Popcat、Pepe the Frog、”Are ya winning, son” 的父子、Schizo、Yes Chad、Midwit、LoFi Girl、Simple Jack、Retardio、Milady、Intellectual Chad等(这些都是互联网meme/网络梗)。

互联网产生的角色及其衍生角色数量没有限制,并且在各个方向(好的、坏的、丑的、左的、右的、健康的、极端的、超金融化的等)上呈指数级增长。

我们不需要创造新的知识产权(IP)。相反,我们需要策展那些已经存在的、有机的、受人喜爱的社区和视觉语言。模因(meme/网络梗)是互联网文化的支柱,其去中心化的本质体现了加密货币的精神。我们不需要发明新的IP,而且我们肯定不需要让成百上千的人减缓创作过程。

我们需要做的是策展现有的、有机发展且受人喜爱的社区。看看下面的图表就知道,角色和内容创作/开发并不缺乏。

为什么去中心化的迪士尼没有流行起来?

为什么去中心化的迪士尼没有流行起来?

为什么去中心化的迪士尼没有流行起来?

集中管理去中心化内容的效率

虽然去中心化的创作过程促进了多样化的贡献,但它往往会导致内容的碎片化和不一致性。一个集中的策划者(在这种情况下,我提议由CC0 Studios来扮演这个角色)可以管理这些贡献,确保统一的愿景和质量控制。这种方法结合了去中心化创意的优势,同时提供了制作连贯和可销售内容所需的结构。

通过集中管理,我们可以简化沟通,确保最终产品更加一致,因为你不想陷入“人多手杂”的困境。

为什么选择CC0 Studios和普通网民(normal mfer)?

CC0 Studios和普通网民旨在利用现有的互联网和加密原生的模因和知识产权,创作能够讲述互联网语言的内容。通过生活在互联网原生文化和加密原生模因文化的交汇处,我们将打造一库超级传播和分享的在线内容。这一策略得到了具有共同财务激励的社区的支持(例如,如果你拥有一个普通网民NFT或者$mfer币,为什么不分享普通网民的GIF呢?),旨在将这些角色带给大众,推动新一波既有创意又有经济效益的数字文化。

结论

未来的娱乐不在于创造一个新的迪士尼,而在于认识和培育已经存在的去中心化迪士尼。通过策划和激发在线繁荣的模因社区,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根植于互联网文化、高质量的娱乐新范式。

错误的【以太坊智能合约】( EVM=Ethereum Vitalik Mistake)

错误的【以太坊智能合约】( EVM=Ethereum Vitalik Mistake)缩略图

错误的【以太坊智能合约】( EVM=Ethereum Vitalik Mistake)

2013至2014年间,Vitalik Buterin 发表了以太坊白皮书提出用区块链储存程序,用户可以在节点上调用这些程序,通过这种方式,程序可以作为创建者的代理人自动执行交易而无需人的参与。这就是智能合约。Buterin 认为这种机制足以安全地进行程序化的交易。这是一个百亿级的错误。仅2020一年,由于智能合约安全性的问题就导致价值900亿元加密资产的蒸发。

在以太坊及大批模仿者中,每个智能合约都管理自己发行的代币的账本。也就是说,在这些区块链上存在不止一个账本。原生币有一个账本。每一种代币又各有一个账本。他们都是去中心分布式账本吗?对于原生币的账本不存在争议,对于代币的账本,我们需要考察一下什么才是一个去中心。

所谓去中心指的是每个记账者(矿工)独立地决定各自所纪录的账本内容,而不是机械地复制他人的账本。这种独立性包括独立地决定每一笔交易是否合法,从而是否纪录该笔交易。只要网络中造假者不占优势,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阻止非法交易成为区块链网络的共识,从而达到保护资产安全的目的。如果一个区块链中的矿工不具有这种独立决定每一笔交易是否合法的能力,那么这个区块链就不是去中心的,矿工们都必须依赖一个中心化的权威决定来决定每笔交易是否合法,因此所有账本就是由一个中心来控制的,这个中心就可以任意决定资产的归属,区块链就不能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障。而根据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交易模式,智能合约代币的账本是由合约管理,而非矿工管理。而每个合约都是由单一的项目方发布,矿工虽然纪录合约所产生的数据,但矿工并不理解这些数据,只能是合约要求矿工记什么矿工就记什么。这就是把所有矿工从记账人变为记账的笔,而指挥这些笔的人是合约的项目方。因此这些代币的账本不是去中心的,而是中心化的账本。这是非常不安全的。

以太坊的智能合约甚至都不能称为合约。没错,合约可以通过程序执行,但并不是每个程序的执行都是一个合约。一个程序的执行要构成合约还需要额外满足一些条件。对于作为去中心化账本的区块链来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交易必须经过验证。正如中本聪所说的:不要信任,要验证。这是区块链的金科玉律,任何时候违反它必然导致安全性问题。但以太坊并不验证智能合约的交易结果,而只是验证智能合约的执行过程。在以太坊中,用户调用智能合约时,节点会执行智能合约,只要智能合约成功返回,节点就认为交易合法并予以记录。这种模式有什么问题呢?毕竟智能合约调用是用户发起的,难道不应该接受智能合约调用的结果吗?这是以太坊的思维。

法律上,双方意思一致才是合约。合约各方必需对各方的付出和获得都达成一致,合约才能成立。那么用户在调用智能合约时,他同意的是什么?是接受智能合约所产生的任何结果,还是合约发布者宣称会产生的结果?绝大多数用户都不是程序员,不可能知道程序会怎么运行,显然他们同意的是合约发布者宣称会产生的结果。但是以太坊是不可能验证智能合约的执行结果是否与用户的预期(也就是合约发布者宣称的结果)一致,因为以太坊节点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所以以太坊中所记录的每一笔智能合约交易只是证明“智能合约产生了这样的结果”,而不是“合约双方同意这样的结果”。混同这二者的后果是致命的。

更糟糕的是,以太坊将智能合约的交易结果作为合约的数据来储存。即,用户从智能合约那里获得的资产是记录在智能合约自己的账本中,而不是公共账本中。以太坊节点本身不会验证这些资产的转移。这些资产的转移是由智能合约处理和验证的。用户不能直接控制这些资产。是智能合约在控制它们。这简直就是开门辑盗。所以结果就是以太坊用户只能任凭智能合约处置,在智能合约面前没有任何安全保障。既没有交易安全,因为以太坊不能保证合约执行的结果符合用户期望;也没有价值储存安全,因为智能合约可以不经用户同意就转走用户资产。

因此我们看到以太坊自发布以来已经发生多起与智能合约有关的安全性事件。相比之下,比特币从未发生过安全性事件。大家都认为智能合约的安全问题是开发者的错误和疏忽所导致,所以业内在规范智能合约开发流程,对于智能合约进行形式验证,代码安全性审计,开发安全的智能合约语言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然而智能合约的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自以太坊发布以来业界对于去中心合约的错误理解和由此而来的不当交易模式所导致。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能杜绝迄今为止的大多数智能合约安全问题。而不解决这些问题,现今的各种努力终归不能杜绝智能合约的安全隐患。

波卡随笔丨波卡国库消耗加剧!如何缓解波卡国库消耗的问题

波卡随笔丨波卡国库消耗加剧!如何缓解波卡国库消耗的问题缩略图

1、波卡国库消耗加剧!调整国库支出已迫在眉睫

上一次我们说到,国库的资金总量正在断崖式下跌。并且在5月17日的时候,我们就写过一篇如何增加国库收入的文章:《波卡随笔丨波卡国库资金正在经历阶梯式下降,如何为国库提供更多的资金收入》。

而最近一次已经比上一次又少了接近20%,国库过度消耗的情况正在加剧。波卡国库是重要的发展资金,必须更加慎重的使用。如果要让波卡国库能够有可持续性,就必须采取措施来让波卡国库能够开源节流。我们上一次的随笔就提到了为国库增加收入的方式,也就是如何开源。本文则侧重于如何让国库节流。

波卡随笔丨波卡国库消耗加剧!如何缓解波卡国库消耗的问题

那么,国库的资金应该怎么使用呢?

我们可以把通过使用国库的资金来发展波卡的过程看成是政府使用财政库的资金来治理,那么我们可以借鉴传统世界里国库的使用方式,将国库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国库的每年收入,一个部分是国库的盈余资金。那么问题就转换成了三个更具象的问题:国库的每年收入部分应该如何使用,国库的盈余资金应该如何使用,以及如何确保国库的盈余资金是有可持续的资金流入。

2、国库的每年收入部分应该如何使用?

比较合理的方式是,国库的每年资金使用计划应该有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不超过国库的每年收入的100%,然后是构建不同目标的Fellowship,比如技术向、营销向等,并为这些Fellowship根据国库的每年收入划分定额的资金比例。你可以把这个思路理解为政府中的各个部门分别能够使用财政每年划过来的资金中的固定百分比的资金。

①其中每个部门都需要一部分资金用于每年固定的公共物品类的开销,可以理解为维持该部门基本运转需求的必须的支出。 比如,像Technical Fellowship成员的工资,确保未来那些持续支持波卡开发的建设者能够有链上工资。 比如,像Polkassembly作为波卡和Kusama的治理网站,就是通过国库申请每年的运维费用的,像这样的基础设施运营开支是为了让波卡能持续运转的必要开支。详情请参见:

https://polkadot.polkassembly.io/referenda/483 比如,像针对不同语系的内容和社区的支持也是十分必要的,确保波卡在各大主流的语言区域都能够有充足的内容进行传播,并凝聚社区的力量。 比如,每年要固定时间举办相应的黑客松或全球性活动,保证开发者的活跃、新项目的产出以及提高全球用户的共识。 还比如,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波卡的治理和传播,每个季度专门划出固定比例的国库资金空投给到积极参与者,毕竟当其他生态都有各类空投奖励时,波卡如果没有就没法与其他项目竞争。这种方式类似于政府推出的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的激励计划一样,必须以抢人抢应用的竞争心态来积极吸引并接纳外部的人才、项目和资金。而不能佛系地只做技术和宣传。至于如何进行空投,我们此前进行过一些讨论,欢迎查阅:

https://mp.weixin.qq.com/s/66ohiTFfZrylVzrNAgVUbw

这一部分,可以看作是计划内的开支。

波卡随笔丨波卡国库消耗加剧!如何缓解波卡国库消耗的问题

②剩下的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不同方向的非计划内的使用。

这一部分的资金主要用于探索一些在对应方向可能会更有效的新尝试,比如尝试新的营销活动来提高波卡的传播效果,如果该方法有效,就可以把该方法确定为每年的计划内开支,为其提供持续的支持。如果该方法无效,那么就不再支持。

3、国库的盈余资金应该如何使用?

主要应用于那些临时的一次性的资金使用,也可能是非长期的用途。

比如成立生态基金,用于投资有潜力的生态项目。

早在2022年,波卡国库就创建了一个名为Polkadot Pioneers Prize的波卡先锋奖,拨款1800万美元左右,旨在激励实现一些波卡生态系统里艰巨的技术成就,比如零知识证明,以及进一步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这个行为好比是建立了一个政府产业基金,定向扶持某些方向的产业一样。

在笔者看来,波卡本身拥有强大的可扩展性,理论上是可以把现有的各种技术都囊括进来的,包括不同的技术语言,不同的虚拟机,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比如扩容、模块化解决方案),不同的应用生态能够让波卡生态汇聚整个区块链行业的技术和智慧结晶。因此,波卡完全有必要成立各类定向扶持基金,来实现这个目标。

又比如可以作为一定的风险储备金以应对潜在的风险。我们此前介绍过,如何让国库资金不再成为抛压,其中的解决方案是在每次发放国库资金的时候先通过将国库中的DOT放置在一些超额抵押稳定币的协议中,然后生成稳定币,再把稳定币发放给对应的提案者。但是如果抵押的DOT在价格暴跌时可能会出现清算的问题,那么在这种时刻就可以利用国库资金作为一定的风险资金来降低这种风险。

波卡随笔丨波卡国库消耗加剧!如何缓解波卡国库消耗的问题

又或者将国库的资金用于其他的投资,扩大国库的投资组合,一方面可以让国库的总价值减少由于市场行情的原因造成的价值下跌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不同资产所处的周期不同,让其他投资资产的增值来对冲国库下跌的风险。

又或者可以拿出一些资金与其他生态进行通证互换,类似于两家公司互相持股,来达成强强联合的效果。

4、如何确保国库的盈余资金是有可持续的资金流入?

首先回答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保证国库的盈余资金是有可持续的资金流入的?因为只有确保国库的资金是有正向的现金流流入的,才能保证波卡的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这个目标其实很简单,只需要确保每年国库的开支是小于国库的每年收入部分,就能够实现。

但是目前国库的情况是收入也不稳定,而支出没有计划也没有节制。

目前,国库主要的收入来源是通货膨胀和手续费的一部分,但是现阶段的国库收入是不稳定的,它是根据当前的Staking比例与最佳Staking比例的差值可以计算出有多少通货膨胀的资金流入到国库中,两者的差值越小,流入国库的资金就越少。从这个机制可以看出,如果不进行调整,很有可能国库的收入是非常少的,甚至不能维持基本的运转需求。

所以,早在2023年7月,就有一个激烈的讨论,即是否要将现有的10%的通货膨胀资金都采用这种方式,改成其中的2%固定流入国库,剩下8%再采用这种方式。(详情请参见:https://forum.polkadot.network/t/adjusting-the-current-inflation-model-to-sustain-treasury-inflow/3301/57)

笔者认为这个举措是值得支持的,因为有许多支出是必须要维持的公共物品类的固定支出,只有保证固定的收入,才能确保波卡的治理和运营能够保持最基本的需求。

波卡随笔丨波卡国库消耗加剧!如何缓解波卡国库消耗的问题

而国库的支出可以通过每年提出支出计划,来按情况审批国库提案。比如先确定哪些提案可以属于公共物品类的,必须每年支持的。然后优先确保这些提案能持续得到支持,然后再看其他提案的情况。其他提案先看其所属的方向被划分了多少资金,假如是技术向的,并划分了国库的每年收入部分的30%,那么就要看这30%中的资金减去了公共物品类的提案申请的资金,还剩余多少。剩下的其他(技术向)提案的资金都要从这剩余部分的资金中划拨出来,那么当这部分剩余资金不足其总占比30%的5%时,那么当年的其他这个类别的提案就不予通过了。这样可以确保总会有5%左右的资金被汇入到国库的盈余部分。

当然,如果按年来计划资金,可能会反向激励所有提案者集中在年初的时候提申请,避免资金用完而使得自己的提案无法通过的情况,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计划的周期改成季度,每个季度有一个资金使用计划,这样就比较合适了。

5、最后的问题

但是这就衍生出本文最复杂的问题了。谁来提出计划,该计划怎么执行下去?

笔者以为,原本做这个计划的人应该是官方做引导,来推动其他有影响力的人或组织来达成共识,并实践下去。

但是由于波卡的治理特别去中心化,不同的有影响力的团体或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不能获得足够的共识,很有可能一些好的计划也会胎死腹中。但从人类协作的发展来看,这又会是必经之路。只有达成共识,才能凝聚力量,并且改变现状。这或许也是波卡走在治理前沿的一大艰难之处吧。

P.S.本文所述的国库的支出的资金,既可以是DOT,也可以是基于DOT生成的稳定币,以此可以解决国库资金带来抛压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以及该方案的优缺点,欢迎查看原文:《波卡随笔:波卡国库造成大量抛压?这里有一个一举多得的解决方案》。

那么,您是如何思考为波卡国库调整支出的问题呢?如果有任何其他想法也欢迎与我们交流。

LayerZero空投反撸的殇与思

作者:比推Asher Zhang

关于LayerZero的反撸机制,我们曾发表《发币在即的LayerZero开启“风闻奏事”,未来又将迎哪些“危”与“机”?》一文表示:“这种互相纠察之风,就如同古代皇帝怕堵塞言路而采取的“风闻奏事”,从历史上的诸多教训看,此举未必尽善。”随着一份47 万个疑似女巫地址的报告递交给LayerZero,市场对于这场反撸机制的议论和批评达到高点。社区都有哪些反馈和不满?项目方对此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无独有偶,近期热门项目Taiko直接采用了不透明的空投机制,此举也遭遇到市场上很多批评。曾经广为人称道的Web3空投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许是时候反思一下空投这个Web3时代的产物了。 LayerZero反撸机制背后的利益之争

某种意义上讲,目前社区关于LayerZero的争论本质上就是利益之争,而LayerZero的反撸机制则是巧妙利用了人性试图抗衡之。当LayerZero动了撸毛机构的奶酪,这就必然引发一场史无前例的唇枪舌战。

LayerZero是非常知名的全链互操作性协议,其估值很高,参投方包括 Multicoin、 Binance Labs、a16z、红杉资本等知名加密投资机构,因而Web3撸毛大军早早盯上了这一个待宰的”羔羊“。WOO X 旗下分析部门 WOO X Research 预计,LayerZero 即将进行的空投价值将在 6 亿至 10 亿美元之间。保守来看,假设 TGE 是上一轮估值的 4 倍,初始流通量为 15%,Layerzero 预计 TGE 市值估计为 18 亿美元,FDV 为 120 亿美元。空投价值预计为 6 亿美元,换算成每个用户获得的价值在 750 美元到 1500 美元之间。乐观展望:假设 TGE 是上一轮估值的 4.5 倍,初始流通量为 20%,Layerzero 预计 TGE 市值将增至 27 亿美元,估值为 135 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空投价值预计将增加到 10.8 亿美元,每名用户获得的平均价值在 1350 至 2700 美元之间。

价值6 亿至 10 亿美元的巨额空投,其利益不可谓不厚,撸毛大军怎么可能错过。但是,Layerzero并不想让撸毛大军撸到自己身上。核心来讲,LayerZero的策略主要就是三个:“自曝”、“审判”、“互曝”。其中,“自曝”可以保留 15% 的空投分配额度,被筛查出来的不会获得空投,互爆检举可以获得 10% 的空投份额。

从结果看,Layerzero筛出大量羊毛用户,但明显还是不够。据 LayerZero CEO Bryan Pellegrino 此前透露,悬赏活动开始几个小时内收到了 3000 多份女巫举报报告和 3 万份申诉。随后Bryan Pellegrino 表示:预计 600 万个地址中只有 6.67%-13.33% 有资格获得空投;90%-95% 的举报报告是有效的,甚至更多,当然不良报告也很快被‘丢弃’,没有什么是完美的。6月5日,Bryan Pellegrino 在 X 平台进一步发文表示:“我希望能够再有两个月的时间来处理女巫报告的检查事宜,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大型女巫集群,包含了成千上万的地址,但由于时间原因,我不得不放弃对它们的检查,因为它们极不可能符合 LayerZero 最终的空投资格,但我确信它们可能会拿到其他空投。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我个人的发泄,因为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LayerZero 的 TGE 时间线仍然不变。” 一场喧嚣之下,是与非的曲直之辨

在 LayerZero 看来,最优质的用户应该得到空投奖励,而这些最优质用户应该是最具“持久性”的用户,而所谓的“持久性”则被定义为那些最有可能在未来继续使用 LayerZero 或沿用其过去使用习惯的用户。更具体点讲,LayerZero是在尝试打掉“撸毛”机构。LayerZero 申明态度:保护小众用户,主要矛头针对大型女巫,实质上也就是撸毛工作室。LayerZero 表示:「女巫自行报告」并非针对个人用户,而是针对大型女巫,且 LayerZero 员工禁止参与空投申领,违者将被解雇。LayerZero的检查力度也将非常严格,以防“猎人”为了扩大收益而胡乱举报,误伤真实用户。

而撸毛工作室则认为,自己付出了真金白银,帮助项目提升了数据、测试了性能后,但之后却被弃之如敝屣。在互爆制度下,乱象也开始显现。有撸毛工作室员工选择辞职举报内部账号、某项目的空投大户地址被举报、以及还有用户瞄准大户 / 撸毛 KOL 的女巫集群集中举报等,甚至市场还传出某安全机构一次性向 Layerzero 提交了 47 万个疑似女巫地址。

加密大V Marco表示,「互相检举」不仅仅成为了项目方与工作室之间的博弈,也成了工作室与个人用户之间的斗争。由于每举报成功一个地址,该账号 90% 的空投代币将会返回到空投池中,这也意味着用户所分得的空投将有所增加,而「互相检举」似乎正在成为了普通撸毛者宣扬「撸毛正义」的武器。

道说区块链表示:Layerzero 这类事件的发生,我认为从趋势上讲是可以预见的。从项目方的角度看,随着启动成本越来越高,对代币空投一定会越来越谨慎。越往后,空投的资格认定也会越苛刻。从用户的角度看,往后无论是专职的羊毛党还是普通散户,从薅羊毛的方式获取的利润也会越来越稀薄,最终可能会达到收入与投入成本非常接近的某种程度。撸空投一夜暴富一定会成为历史。项目方抓“女巫”我是认可的,但采用检举揭发的方式抓“女巫”我非常反感。 “撸空投”产业化的反思

从某种意义上讲,哪里有一夜暴富,哪里就会有人蜂拥而至。2017年的ICO是这样,现在的撸空投也是这样。但是从Layerzero的互爆可以看出一个现象:撸空投正在走向产业化和专业化,而这种现象其实弊病也非常明显。项目方在发代币之前,撸空投的机构大量参与,制造链上虚假繁荣,代币发放之后,撸空投机构大举抛砸,造成项目代币大幅下跌,这使得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这或许也是本轮很多知名项目上线便下跌的原因。

从趋势发展看,项目方和撸空投机构之间的博弈仍将继续,这里面的核心在于利益分配的均衡。从项目发展看,项目发展早期确实需要大量交易者测试网络性能,但是其抛卖砸确实不利于项目后期,项目方或许可以尝试保留部分利润;除此之外,空投代币线性释放或许也是一种方式,从而减缓短期抛压。

总体上看,撸空投一夜暴富的机会会越来越少,而项目方和撸毛机构之间可能会找到一种利益平衡;而且两者之间或许也可以尝试把原本冰下的行为,以一种公开和公平的方式摆入大雅之堂。

灰度研报:智能合约争霸,谁将领跑费用与增长赛道?

灰度研报:智能合约争霸,谁将领跑费用与增长赛道?缩略图

原文来源:Grayscale

原文编译:Yanan,比推 BitpushNews

  • 在智能合约平台的加密货币领域,有一个被称为「飞轮效应」的价值累积机制。这个机制就像滚雪球一样,把交易费用和网络使用量,跟代币的价值、网络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紧密相连。

  • 针对手续费收入,不同的智能合约平台会采用不同的策略。有些平台通过设置相对较高的交易费用来增加收入,而有些则通过降低交易费用来吸引更多的交易量。

  • 灰度的研究显示,手续费收入可以被看作是推动这个领域内代币价值增长的主要因素。当然,还有其他重要的基本面因素也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手续费收入产生影响。

  • 以太坊,作为该领域的佼佼者,经过多年的成功运营,已经累积了巨额的网络手续费收入,并在 2023 年成功突破了 20 亿美元大关。同时,其他智能合约平台如 Solana 也正在迅速崛起,其手续费收入预计在 2024 年将达到约 2 亿美元。

很多人误以为加密资产没有实质性的价值,难以用传统投资的方法去评估。但灰度的看法却恰恰相反。他们指出,像以太坊和 Solana 这样的智能合约平台,其实可以通过其网络上的经济活动收取费用,从而产生收入。灰度提出,投资者想要评估智能合约平台加密货币的价值,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看它们随时间推移能够产生多少手续费收入。

智能合约平台基础概述

诸如以太坊和 Solana 等智能合约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可以构建各类去中心化应用的网络环境。这些应用的覆盖范围极广,从游戏到金融,再到 NFT,各个领域均有所涉及。这些智能合约区块链的核心功能在于,它们能以一种安全且抗审查的方式来处理所承载应用的各类交易。

正因如此,智能合约平台的价值与其网络活动的活跃度紧密相连。衡量网络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平台能够处理的交易量、可以支持的用户规模(通常以每日活跃地址数来衡量);平台能够承载的资产价值,即所谓的总锁定价值(TVL);还有平台将区块空间货币化的能力,这一点通过网络费收入来体现(后续将详细阐述)。

每项指标都具有其特定的意义。举例来说,以太坊在总锁定价值(TVL)方面所展现的显著优势(高达 660 亿美元,超出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七倍之多)充分彰显了该平台在金融应用领域的流动性优势及其独特的价值定位(如图 1 所示)。此外,以太坊在生态系统应用数量上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催生了吸引新开发者、新应用和新用户的强大网络效应。同时,Solana 的日交易量这一关键指标,不仅凸显了其高吞吐量和低成本的优势,还显示出其区块链技术非常适合应对大规模应用场景,例如 DEPIN,以及散户市场相关的项目,如 NFT 和 meme 币。

除了对这些基础指标进行跨资产的比较和对照,投资者还可以将这些数据与市值或市场对特定资产的当前估值相结合来进行分析。例如,如图 1 所示,尽管 Solana 的总锁定价值(47 亿美元)目前高于 Arbitrum(32 亿美元),但 Arbitrum 的市值与 TVL 比率(1 倍)远低于 Solana 的该比率(16 倍)。这些指标为投资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不同资产相对优劣势的途径,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发现潜在的价值投资机会。

灰度研报:智能合约争霸,谁将领跑费用与增长赛道?

费用的关键作用

虽然从理论和实际操作层面来看,评估平台网络活动的手段不胜枚举,但在对智能合约平台进行价值评估时,网络费用收入无疑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指标(见图 2)。该指标可以被理解为用户为享受网络服务所需支付的总费用。智能合约平台或许有着各式各样的收入模式,但归根结底,它们都需要通过产生费用来为代币持有者创造价值。

与中心化实体在传统行业中的竞争相似,去中心化网络也在通过各种方式争取费用收入。例如,某些智能合约平台通过设定相对较高的交易成本来增加手续费收入,而另一些平台则试图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吸引更多的交易量。这两种策略都有可能取得成功。以两个假设的区块链为例:

示例链 1 :用户和交易量小,每笔交易成本高

5 个用户, 10 笔交易,每笔交易 10 美元:网络费收入 = 100 美元

示例链 2 :用户和交易量大,每笔交易成本低

100 个用户, 100 笔交易,每笔交易 1 美元:网络费收入 = 100 美元

这个案例揭示了一个现象:即便链 2 的用户数量和交易总额远超链 1 ,两条链所产生的网络费收入却旗鼓相当。当然,用户和交易量这类指标确实关键,但我们还需将其与交易成本结合起来考量,因为这直接决定了费用收入的高低。

无论从实际经验还是理论概念上来看,费用收入的重要性都是显而易见的。以图 2 为例,它展示了我们的智能合约平台在加密货币行业中,各组成部分的手续费收入与其市值(采用对数刻度)之间的关系。尽管加密货币市场还处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但投资者已经能够依据基本面数据对不同项目进行甄别。灰度的分析指出,手续费收入与市值之间的关系相当稳定,且与其他智能合约平台基本面的衡量标准相比,手续费收入与市值之间的关联性更高。

灰度研报:智能合约争霸,谁将领跑费用与增长赛道?

灰度强调,费用与市值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部分原因在于网络费用收入对于代币的价值累积起到了关键作用。价值累加意味着协议构建代币的方式能够将网络活动与代币的长期可持续价值相联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实例来观察价值累积的不同阶段:以太坊、Solana 和 Near。

以太坊:久经考验的价值累积「优质链」

以太坊不仅是首个智能合约区块链,同时也是市值最高的一个。然而,自 2022 年起,它开始面临严峻的扩容挑战。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网络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导致用户的交易费用大幅攀升:在 2022 年 5 月 1 日,平均每笔交易的网络费用曾一度高达 200 美元。

尽管如此,使用量的激增和高昂的平均交易费也为以太坊带来了巨大的价值累积。仅在 2023 年,以太坊的网络费总收入就超过了 20 亿美元。每当用户进行一笔交易,基本费用会被「燃烧」,这意味着这部分币将从网络中永久消失,从而减少了总供应量。同时,用户支付的小费将被用于优先处理的交易,这些费用将奖励给验证方和参与质押的网络安全维护者。

因此,在 2023 年,以太坊网络通过巨额收入实现了 2 百万枚以太坊代币的「燃烧」(占供应量的 1.7% ),这不仅为以太坊持有者创造了价值,同时还为验证方和质押参与方带来了高达 3.9 亿美元的奖励,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提升网络的安全性。

以太坊已经步入了成熟阶段,并充分证明了其产生价值累积的能力。在以太坊的主网上,用户愿意支付高价以获取优质的产品——这里所说的「产品」,是由具有顶级网络安全性的智能合约平台所支持的区块空间。这一点对于那些涉及大额交易并高度重视网络安全的应用来说尤为重要,例如稳定币或代币化的金融资产。截至 2024 年 6 月 6 日,该平台的估值已达到惊人的 4580 亿美元,几乎是其他任何智能合约平台的六倍。这一显著优势无疑凸显了其在用户货币化方面的卓越能力和市场成熟度。

灰度研报:智能合约争霸,谁将领跑费用与增长赛道?

Solana:探索中的价值累积「高性能链」

与以太坊的手续费收入模式不同,Solana 选择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并且在近期内逐渐缩小了与市场领头羊的差距。作为市值排名第二的智能合约平台,Solana 一直被视为更快、更经济的以太坊替代品,其每秒 335 笔交易的速度和平均每笔交易仅需 0.04 美元的低成本令人瞩目。尽管在 2023 年,Solana 处理的交易量远超以太坊,但其网络费用收入却仅为 1300 万美元,相比之下,以太坊则高达 20 亿美元(相差 154 倍)。

过去,这种价值累积的匮乏反映了 Solana 的相对不足;然而,在 2024 年,这一状况正在发生改变。截至目前为止,Solana 所产生的费用已经是 2023 年全年的六倍,这使得以太坊与 Solana 之间的费用差距从 2023 年的 154 倍缩减至 16 倍(见图 4)。这一转变表明,Solana 的模式——低交易成本结合高吞吐量——同样能够创造出显著的经济价值。

灰度研报:智能合约争霸,谁将领跑费用与增长赛道?

网络费用收入的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平均交易费用的大幅提升(与去年相比,增长高达 37 倍),而并非仅仅依赖于交易量的整体增长(与去年相比,仅增长了 33% )。有趣的是,就在以太坊的 L2 交易费用因以太坊坎昆升级而有所降低的同时,传统上被称作「廉价之选」的 SOL,其平均费用却出现了上涨。自 4 月 1 日以来,尽管 Solana 用户的平均交易费用(0.04 美元)仍旧低于以太坊(4.80 美元),但却高于 L2 的 Arbitrum(0.01 美元)。

灰度研报:智能合约争霸,谁将领跑费用与增长赛道?

相较于以太坊的 L2 解决方案 Arbitrum,Solana 的每笔交易费用对用户而言已有所增加,这可能会对其作为低价、高效率链的品牌形象产生一定影响。然而,灰度指出,从整体视角来看,费用的上涨依然是一个正面的信号。它不仅反映了用户的高活跃度,还体现了质押参与方和代币持有者的价值在持续增长。

Near:引领加密入门,网络货币化崭露头角

与前面提到的两个案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 Near,这个智能合约平台近期在非投机性应用场景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但在价值累积方面尚未有明显表现。Near 是 KaiKai 和 Hot Protocol 的基础平台,而后两者是加密货币领域内用户基数最大的两个去中心化应用(dApp)。在所有智能合约平台中,Near 的表现尤为出色,其日活跃用户高达 140 万,且其吞吐量可与业内最快的链如 Solana 等相匹敌(见图 6)。

灰度研报:智能合约争霸,谁将领跑费用与增长赛道?

尽管在用户数上占据显著优势,Near 在用户群体货币化方面的表现却远不及其他竞争对手,过去一年仅产生了 410 万美元的费用。这反映出它目前尚处于相对不够成熟的发展阶段,这一点也可以从其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市值上看出(市值为 79 亿美元,而以太坊和 Solana 的市值分别为 4580 亿美元和 780 亿美元)。虽然 Near 网络已经展现出高速处理交易的能力,但目前它还未能为代币持有者或储户创造足够的价值累积,以证明其市值能够达到大型竞争对手的水平。

尽管截至目前,Near 在货币化方面尚未取得显著成果,但其广泛的应用基础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 Near 网络能够持续扩大应用范围,或者在不降低网络活跃度的前提下提高平均交易费用(类似于 Solana 近期的进步),那么它有望实现显著的价值累积。

以太坊、Solana 和 Near 这三个智能合约平台,分别代表了去中心化网络在网络费用收入方面的不同成熟阶段。以太坊已经拥有了多年的稳定收入和增长。Solana 则拥有坚实的用户基础,并且刚刚开始产生可观的收入。而 Near 虽然已经展现出其产品的吸引力,部分归功于其低成本,但尚未实现实质性收入。

费用与估值:需关注的要点及细微差异

加密货币领域智能合约平台的费用和估值问题,确实蕴含着诸多需细致考虑的要点与微妙的差异。首要之处在于,每个协议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累积方式,同时伴随着各异的代币发行率(通货膨胀)与消耗率(通货紧缩)。对于那些通胀率偏高的代币而言,费用所带来的价值积累效应可能因代币的大量消耗而显著减弱。

再者,不同的协议设定了各自的费用结构。以以太坊为例,其交易费用不仅有助于代币的销毁,从而让所有代币持有者间接受益,同时优先权费用还会分配给验证方和质押方。相较之下,Solana 的费用分配机制则另有特色:其中 50% 的交易费被燃烧销毁,余下 50% 则归质押方所有。最近,一项投票更是决定,Solana 的优先权费用将 100% 归于验证方。这样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 Solana 对验证方硬件的更高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Solana 上高水平的 MEV(Miner Extractable Value,即矿工可提取价值)活动,为验证方和市场造势者带来了额外的奖励,但这种奖励对于代币持有者而言,却可能构成一种「间接」成本。因此,从某种角度看,以太坊的收费结构似乎为普通代币持有者提供了更多的价值回馈,而在 Solana 的体系中,验证方和市场造势者则可能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

与传统资产的估值通常会将未来的现金流折现到现在相似,加密资产的估值亦可能涉及将未来预期的网络费用收入折现至今。这种方法考虑了特定网络在采纳度、使用量或货币化方面的潜在增长,其评估方式与当前的整体费用产生情况有所不同。举例来说,我们可以有理由认为,以太坊 4580 亿美元的估值,并不仅仅基于其当前所产生的费用,还综合考虑了其利用网络效应的能力,以及未来第二层技术的采纳率、使用频率和费用收入的增长潜力。

此外,某些加密资产的估值或许还包含了「货币溢价」的成分。换言之,用户可能因为某种资产具备了货币媒介的功能——即作为交换媒介或价值储存手段——而愿意持有它,这种价值往往超越了网络产生费用收入的能力。特别是对于以太坊而言,在考虑其估值时,「货币溢价」的概念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当该代币在整个行业内被广泛用作抵押资产时。

结论

若在协议中妥善实施了价值累积机制,那么网络使用量的增长将不仅激励用户持有代币、促使其退出流通并可能推升代币价值,还将进一步鼓励用户成为验证方或持币者,从而提升网络的安全性。除了对网络安全的贡献外,费用的收取还能刺激更多的验证方参与到项目中,进而提高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和抗审查能力。因此,价值累积就像是一个飞轮,将费用、网络使用与代币估值,以及网络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紧密相连。

我们需认识到,虽然费用可以作为衡量网络成熟度的一个指标,但在这个飞轮中,还有许多其他要素能够影响网络的成长及其估值。例如,当某个应用的采纳率提升时,它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进而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在同一生态系统中进行开发工作。因此,在评估网络费用时,我们应当结合其他基本指标以及特定生态系统的相对估值(市值)来进行全面考量。

展望未来,持续监测这些增长「神话」的发展动态将至关重要。尽管用户的平均交易成本相对较高(达到 4.8 美元),但以太坊是否能够通过代币化金融资产等高价值交易场景,进一步提升其主网上的费用收入?随着 L2 活动的日益频繁,以太坊的费用收入是否会随之增长?而 Solana 又将如何在货币化与保持链上低成本之间找到平衡点,以防止用户转向其他低成本、高吞吐量的竞争对手?Near 是会尝试进行货币化,还是会选择继续放弃有意义的创收机会,从而优先保障用户群体的扩张?

这些动态变化强调了对关键指标如费用、交易量、活跃用户以及总锁仓量(TVL)等进行持续监控的重要性。灰度坚信,随着加密资产类别的逐步成熟和应用率的持续增长,这些核心指标的重要性将愈发显著。它们能够更深入地反映出智能合约平台的相对优势和机会,帮助投资者更细致地了解网络价值,从而为他们提供更为明智的决策支持。

链上版《饥饿游戏》,浅析Uniswap新收购的Crypto:The Game

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 | Azuma

链上版《饥饿游戏》,浅析Uniswap新收购的Crypto:The Game

北京时间 6 月 10 日晚间,Uniswap Labs 官方宣布已完成对基于 Base 区块链的交互式加密生存游戏 Crypto:The Game(CTG)的收购 ,具体金额未披露, CTG 的三位联合创始人 Dylan Abruscato、Tyler Cagle 和 Bryan Lee 均将加入 Uniswap,共同推进 CTG 第三季游戏的开发。

链上版《饥饿游戏》,浅析Uniswap新收购的Crypto:The Game

从定位上看,CTG 是一款基于区块链的“真人大逃杀”类型游戏,你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一款链上的《饥饿游戏》或是《鱿鱼游戏》。

在 CTG 中,玩家们需要通过购买入场券的来获取限量的游戏参与资格(第一季为 410 人,第二季为 800 人,第三季未定)。入场券为 NFT 形式,初始发售价格为 0.1 ETH,且后续也允许自由交易 —— 这意味着玩家可通过二级市场来间接获取参与资格,包括那些被淘汰之后希望“卷土重来”的玩家。

游戏开始后,持有 NFT 入场券的玩家们将被随机分配至 10 个不同的部落之内,紧接着,大逃杀正式开始。

游戏进行期间(设有 10 天的最长时限,以保证游戏及时结束),所有的玩家们将以部落为单位进行每天的“免疫挑战”,挑战的形式非常多样(比如街机游戏或寻宝游戏等等),每天挑战积分最高的部分将迎来“平安夜”(即全员安全),而其他部落则必须在内部投票选择淘汰掉一名玩家。

在谈及投票的筛选标准时,某位真是参与过该游戏的玩家曾对 表示:“我们在决定投票淘汰某人时会考虑多种因素,比如玩家关联的 X 帐户是否看起来像机器人,或是玩家在团队聊天中的活跃程度如何,甚至是玩家选择的 NFT 头像讨不讨喜 —— 在我的部落中,某个 Moonbird NFT 持有者上来就被票飞了。”

当被淘汰后,玩家所持有的 NFT 入场券也会迎来变化 —— 从玩家身份转变为陪审团身份,以在游戏最长时限的最后一天内投票决出最后的获胜者,该获胜者最终将一人独享奖池内的所有金额。

链上版《饥饿游戏》,浅析Uniswap新收购的Crypto:The Game

在过去的几个月内,CTG 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季游戏。其中,第一季游戏共有 410 名玩家参与,奖池总金额为 41 ETH,最终一名叫作 MFL 的匿名玩家取得了胜利;第二季游戏共有 800 名玩家参与,奖池总金额为 80 ETH,最终第 733 号玩家取得了胜利。

在谈及自己的获胜经历时,MFL 曾对 表示,他相信大多数其他玩家都比他更聪明,由于自己并未私下结盟,起初他曾预计自己会早早被淘汰,所以自己对待本次游戏的态度就是“享受比赛”,比如给其他玩家做一些有趣表情包,或是写些诗来表达自己对于比赛的看法。

链上版《饥饿游戏》,浅析Uniswap新收购的Crypto:The Game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MFL 自始至终都没有收到一张淘汰票,并最终拿下了大奖。CTG 联合创始人 Dylan Abruscato 就此表示,MFL 的行为在游戏中赢得了其他玩家的青睐,事实证明这也是一种成功的策略。

总而言之,CTG 的趣味在于它很好地做到了竞技性与人性博弈的结合。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则在于,CTG 会通过官方播客的形式来解说每日的实时赛况,以充分调动外部观众情绪,放大社交媒体的讨论度,进而为比赛造势。

链上版《饥饿游戏》,浅析Uniswap新收购的Crypto:The Game

说回 Uniswap,作为 DeFi 领域的绝对龙头,Uniswap 过往也曾在其他非 DeFi 领域进行过业务扩张,比如收购 NFT 聚合交易平台 Genie,以及自行开发移动端钱包服务,但将触手直接伸及至游戏领域尚属首次(此前有过一些间接合作案例)。

在谈及该笔交易时,Uniswap 是这样描述的:“今年对于 Uniswap 来说是非常忙碌的一年。我们发布了 UniswapX,提交了 v4,推出了 Uniswap 钱包,增加了对更多链的支持,并且我们还有更多计划。Uniswap 的目标一直都很简单 —— 打造可为用户提供最佳链上体验的产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非常高兴欢迎 CTG 的加入。

至于 Uniswap 的入局是否会影响 CTG 的游戏机制,Uniswap 也解释道,粉丝们无需担心,游戏机制不会有任何变化,但会有一些新的设计,具体内容无法透露太多,但相信第三季将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