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欧易交易所OKX官网

链上衍生品浪潮来临,解读变革新势力SOFA.org

链上衍生品浪潮来临,解读变革新势力SOFA.org

引言

随着各低成本的L2乃至专有链的发展,从 CEX 转向链上衍生品的趋势已不可阻挡。虽然已有一系列链上衍生品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但其市场占有率相较于 CEX 仍很小。追溯其根本原因,各链和各衍生品之间存在资金与模式的隔阂,进而导致了用户的使用率和转化率不足,衍生品赛道亟需一股变革力量。

对此,,组织成员包括投资管理公司 Galaxy Asia Trading Ltd.,Layer 2 Arbitrum、Linea,基础设施 Chainlink、OKX Wallet、SignalPlus,VC 的 OKX Ventures、HashKey Capital 等。,为衍生品赛道带来新生力量。

SOFA.org 旨在建立一套完整的清结算生态以解决衍生品旧有问题,生态内产品将遵循一套统一框架,实现底层架构、中层协议的运行模式和顶层用户和资金的联通,此外 SOFA.org 将推出代币 RCH,通过其创新的代币经济学促进生态整体的运行。

链上衍生品浪潮来临,解读变革新势力SOFA.org

SOFA 如何重塑链上衍生品未来

不论是近年的 FTX、3AC倒闭,抑或是离我们更远的传统金融领域如雷曼兄弟破产事件,中心化机构带来的不透明风险、杠杆风险和对手盘违约风险无不昭示了去中心化的重要性。

而在 Crypto 领域,将衍生品交易从 CEX 向链上迁移的趋势也愈演愈烈,多个链上已诞生了各自的头部衍生品协议,例如有 GMX、AEVO 等,每个协议拥有各自的特色和突出优势。但还存在着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在资金层面,头寸仅限在账户内开平仓,限制了资金的利用,也不利于进一步组合产品的设计与使用。另一方面,由于衍生品涉及资金量较大,出现安全风险时影响较为深远,因此用户对于新链以及新协议的安全性难以给予充分信任,导致发展受限。

SOFA.org 的诞生正是为了变革链上衍生品竞争格局与模式,首先,SOFA.org 将利用智能合约的不可篡改性和链上资产结算能力,确保交易各方无需依赖中介,用户与做市商的对手盘交易将由标准化金库自动结算,实现无信任、去中心化的核心价值。

SOFA.org 创新地将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代币化,不但包括名义金额,还记录其他交易的关键参数,将其转化为链上的头寸代币(Position Tokens)。头寸代币代表对链上资产的所有权,并且可以像常规的 ERC-20 代币一样自由转让和组合使用,可作为其他协议的抵押品,从而大大增强了资本流动性和利用效率。

除以上特性外,SOFA.org 将与各个生态和做市商合作,推出丰富多样的链上衍生品协议,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杠杆需求和流动性需求,最终变革衍生品体系和发展之路。

产品与生态代币详解

生态增长飞轮——激励代币 RCH

纵观全链,衍生品协议数量上已达一定规模,如何在繁多的竞品中吸引用户参与?

根本要素是做好产品与服务,通过前一小节所述内容,SOFA.org 为用户提供了创新且实用的衍生品服务,成为其赢得市场、蓬勃发展的基础。而另一可充分利用的关键点在于代币经济刺激,如 dYdX 等协议已展示了一个有效设计的激励政策将优秀的产品带至全新高度。

对此,SOFA.org 设计了一套稳定、容量大、分发公平的代币体系,旨在通过激励代币 RCH,有效激励生态产品的使用和发展。其代币细则如下:

  • 公平分发:RCH 总量固定为 3700 万枚,将在 6 月 7 日 Fair Launch,没有任何形式的投资者和预售分配。上线时将有 2500 万枚 RCH(占总量约 2/3)和 700 枚以上 ETH 作为初始 LP,LP 在上线时就将销毁。

  • 用于激励的稳定产出:代币发行后,每日将面向在生态内交易的用户空投 12500 枚 RCH,每 180 天减少 20% 的空投量,直至所有 RCH 空投完毕。

  • 通缩设计:此外,SOFA.org 生态内所有协议获得的手续费都会用来在 Uniswap 上购买 RCH 并销毁,实现总量通缩。此外,所有加入 SOFA.org 协会的衍生品项目都必须在协议中加入手续费回购、销毁机制,通缩力量将随着生态的发展不断增强。

基于以上设计,RCH 建立了稳定的价格下限,不会面临来自 VC 或者其他预售者的抛压,为投资者提供了公平参与的机会。基于手续费的销毁机制更是为代币提供了中长期价值,生态的长久运行将为代币带来长期向上的、不惧短期波动的发展力量。

对于用户而言,RCH 的模式将为其带来持续性的交易补贴,能够在使用优秀衍生品协议的同时获取额外收入。并且 RCH 具有长期储存价值,随着生态的发展,用户数与交易量的上升将进一步带来 RCH 价格的提升,然后再次反馈到用户的交易热情上,从而构成 SOFA.org 生态完整的增长飞轮

运行基本流程

最初将专注于加密结构产品的结算体系和代币化,首发以太坊和 Arbitrum,后续将支持 Linea,X Layer 等更多 EVM 兼容链。如前文所述,SOFA.org 的一大特征是将交易流程在链上进行,消除了中心化风险和对手盘违约风险,其基本流程可简化为如下步骤:

  • 机构做市商持续向协议提供结构性产品的实时价格;

  • 用户根据显示价格选择购买某个产品,然后资金将发送和锁定在产品的 DeFi 金库(Valut)中;

  • 做市商的最大风险敞口资金也将发送和锁定在金库中。如果此时任何一方未能提交所需资金,交易将不会执行;

  • 用户和做市商将获得对应的头寸代币,允许自由转移和组合使用。

通过完全链上执行实现了去中心化的基本要求后,SOFA.org 将如何构建和发展链上衍生品体系?

链上衍生品协议

SOFA.org 的答案是架构标准化和产品矩阵丰富化。加入 SOFA.org 协会的所有的衍生品协议需要满足两点要求,第一点为写入协议手续费对 RCH 回购销毁机制,另一点则需满足 SOFA.org 的设计规范,使得 SOFA.org 的基础清算设施能够在这些协议上互通互用,同时头寸代币也能在生态内各协议嵌套使用,架构的标准化一方面消除了部分的安全性问题,另一方面为形成生态网络效应建立了基础。

用户的风险偏好也各不相同,对应的衍生品也种类繁复,因此需要一套全面的、匹配的体系链接二者。互通的架构为用户构建一套满足其风险偏好的投资组合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对于生态和协议而言,TVL 与流量共享意味着双边网络效应的成立,此外 RCH 空投分发机制更有助于协议实现快速的冷启动,并促进其改进产品体验和服务。

在 6 月 7 日代币上线当日,SOFA.org 将推出两个协议 Earn 和 Surge,这两个协议是针对链上结构化理财产品,Earn 为固收+类型,Surge 则为高级收益型的结构化产品。

在 Earn 协议中,用户可选择区间(Rangebound)、看涨(Bull Trend)、看跌(Bear Treand)三种方向,当价格走势与用户预测方向一致时,用户将获得超额收益,即使超出范围也将有保底奖励(a guaranteed minimum yield)。

链上衍生品浪潮来临,解读变革新势力SOFA.org

Surge 中同样为区间选择,但没有保底收益,而是对于预测正确的用户给予高额的回报。风险等级与 Earn 完全不同,但可通过预测区间调节来控制风险大小,二者满足用户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基本需求。

链上衍生品浪潮来临,解读变革新势力SOFA.org

如前文所述,用户在以上两个产品的头寸都将代币化,SOFA.org 将使用 ERC-1155 标准来实现,除了 ERC-20 的标准功能外,还允许资产的拆分与合并,并能够储存如头寸有效期和价格等关键信息,从而允许头寸代币在其他协议中的组合使用。

例如,用户能够使用头寸代币作为抵押品,借贷更多的资金进行操作,在保有原有产品收益的前提下,提升资金利用效率,获得更多的市场参与机会。

同样地,用户也可利用组合协议降低杠杆率,将高风险的头寸代币引入低风险协议中,实现风险的对冲。

此外,代币的最终所有者将获得衍生品的到期权益,这意味时间维度上的灵活性,用户能够通过嵌套使用提前锁定收益,也能组合出类似末日期权的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据悉,今年 SOFA.org 还将推出链上量化网格的双币理财协议、为其他协议提供循环贷杠杆的借贷协议等基础产品。

SOFA.org 此举为用户打开了投资组合的无限可能,通过全面覆盖的衍生品网络为普通用户提供充足的基础产品,同时对于专业玩家而言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组合性,创造满足专业需求的投资组合。

治理代币 SOFA 解读

除了生态代币 RCH 外,SOFA.org 还将在今年上线协议治理代币 SOFA,旨在通过这一代币促进协议的社区参与和自我革新,进一步促进生态发展。

作为一个去中心化、非营利、开源的技术组织,SOFA.org 生态内的协议将源源不断地增加,但如何引入优质的新协议、促进生态内原有协议的革新、维持 RCH 经济系统的良好运行,都是生态发展的关键问题。

因此 SOFA 代币的持有者将作为社区代表,对抵押品品类、生态新合作伙伴入场、每日 RCH 空投配额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投票决策。通过这一机制,优秀的新协议将通过 RCH 空投配额融入生态、实现快速启动。而原有协议为了维持竞争地位,需要持续进行产品体验和服务的改进,确保空投配额,进而实现生态内协议的良性竞争和发展。

据官方文档披露,SOFA 代币预计将在 6 个月内进行空投,除早期协会成员和顾问外,早期生态参与者和 AMM 流动性提供者均有机会获得代币空投。

结论

通过去中心化、互联互通的生态范式设计,加上创新、公平的代币激励机制,SOFA.org 正在重塑链上衍生品发展之路,有望通过其优秀产品与可持续的代币激励构建生态的增长飞轮,为衍生品赛道带来变革力量。

SignalPlus宏观分析(20240606):BTC ETF两日流入超12亿美元

SignalPlus宏观分析(20240606):BTC ETF两日流入超12亿美元

SignalPlus宏观分析(20240606):BTC ETF两日流入超12亿美元

ADP 就业数据(15.2 万 vs 17.5 万)以及美国服务业 PMI 就业成分疲软,市场的风险偏好情绪持续。调查的受访者指出“对我们的雇用和资本投资策略进行调整并管理借贷”、“感受到经济放缓”、“招聘正在减少,物价略有攀升”、以及“高利率使资本投资减少并使主要设施的升级放缓”,导致市场对非制造业 ISM 指数出现 9 个月来最强劲的整体表现(53.8 vs 51)视而不见。

SignalPlus宏观分析(20240606):BTC ETF两日流入超12亿美元

加拿大央行降息 25 个基点被视为即将到来的宽松周期的开始,联邦基金期货定价显示年底前将有两次完整降息, 9 月份降息的可能性也回升至 60% 以上。随著美联储降息预期完全回归,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目前低于 4.30% , 2/10 s 曲线重新反转,利差回到近期低点 -45 个基点。

SignalPlus宏观分析(20240606):BTC ETF两日流入超12亿美元

随着收益率下跌,Nasdaq 指数昨天再度上涨 2% ,SPX 指数上涨 1.1% ,再次逼近历史高点。由于过去两周一系列就业指标疲软,市场预期周五的非农业就业数据也将疲弱,而 ETF 投资者本月已向美国股市注入 580 亿美元的资金,年初至今的流入高达 3, 150 亿美元,传统的股市谚语“Sell in May And Go Away”完全未能应验。

SignalPlus宏观分析(20240606):BTC ETF两日流入超12亿美元

此外,令人难以置信的是,Nvidia 对市场的主导地位仍在继续扩大,其当日交易额几乎相当于排名其后的 9 只股票相加。

SignalPlus宏观分析(20240606):BTC ETF两日流入超12亿美元

最后,股市也准备进入友好的 7 月上半月,这个期间是股市季节性最正面的两周,数据可以追溯到 1928 年。加密货币领域也不遑多让,ETF 流入继续加速,继周二 8.86 亿美元的流入之后,昨天又增加了 3.33 亿美元,价格是否会有更多的历史新高?还有任何空头存活吗?各位朋友们,在仍可以享受的时候尽情享受吧!

SignalPlus宏观分析(20240606):BTC ETF两日流入超12亿美元

SignalPlus宏观分析(20240606):BTC ETF两日流入超12亿美元

SignalPlus宏观分析(20240606):BTC ETF两日流入超12亿美元

您可在 ChatGPT 4.0 的 Plugin Store 搜索 SignalPlus ,获取实时加密资讯。如果想即时收到我们的更新,欢迎关注我们的推特账号@SignalPlus_Web3 ,或者加入我们的微信群(添加小助手微信:SignalPlus 123)、Telegram 群以及 Discord 社群,和更多朋友一起交流互动。SignalPlus Official Website:https://www.signalplus.com

UXLINK借力Telegram 流量——与Notcoin齐头并进引爆Web2用户涌入Web3热潮

UXLINK借力Telegram 流量——与Notcoin齐头并进引爆Web2用户涌入Web3热潮缩略图

作者:Zoey,MT Capital

引言:

在当前社交网络浪潮中,Telegram群组交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Notcoin和UXLINK是利用Telegram实现用户快速增长的优秀产品。Notcoin自2024年1月1日上线以来,通过轻量级Tap-to-Earn挖矿和病毒式传播,迅速积累了超过3000万用户和600万电报群成员。相比之下,UXLINK基于熟人社交、裂变,通过Link-to-Earn也吸引了大批参与者,目前,已经拥有460万链上积分持有者和160万NFT持有者。

自启动以来,UXLINK现已经拥有820万注册用户,构建了近10万个WEB3群组,通过这些群组触达的用户超过800万人,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整个五月,UXLINK的数据长时间在DappRadar社交类DAPP日、周、月榜第一,稳居综合类榜单前三。

MT Capital 的 Zoey 表示:”我们最看好的是UXLINK的双重商业定位,不仅在C端用户上拥有丰富的功能和应用,还为B端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服务与支持。传统SocialFi平台大多依赖于C端用户的规模效应,而UXLINK则通过双重市场定位,实现了更为广泛的覆盖和更为稳定的收入。C端用户的扩展让整个生态发展更加壮大,B端的合作让流量的价值得以变现,并反哺社区的增长,增加用户粘性——即是用户的使用平台,又是开发者的基础设施。

并且从MT Capital的战略角度来看,我们认为Mass Adoption赛道的关键在于打破单一市场的局限,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用户和收益结构。UXLINK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平台,更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核心节点。通过将社交、交易、开发等多种功能集成到一个平台,UXLINK能够有效吸引和留住用户,并为开发者提供一个稳定且可扩展的开发环境。这种多元化的战略不仅增强了平台的抗风险能力,还为未来的扩展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后续,UXLINK还会致力于打造Social-Dex,扩展更多功能应用,产出更多正向价值。现如今,UXLINK的月收入已经能够覆盖项目的支出,形成了良性的发展和飞轮效应,UXLINK Token的价值也将进一步被体现出来。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创新和战略布局,UXLINK将在SocialFi领域树立起新的标杆,并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变革。

本研究报告将从Mass Adoption的路径、产品与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用户数据与用户画像等方面进行探讨UXLINK当下的发展与未来展望。

一、Mass Adoption的路径

目前为止,本轮牛市尚未爆发出“Mass Adoption”的项目,如何破圈,也成为web3最为常见的话题。

当前,UXLINK的Mass adoption路径如下:

(1)善用现有平台的流量

  • 利用Telegram巨大的流量池:UXLINK依托Telegram庞大的用户群体,低成本且快速获得初期用户,并把现实世界的社交关系复制到链上

  • 获客并转化:通过激励机制,将Telegram用户转化为链上用户

(2)Link to earn

  • 用户通过分享“加入UXLINK的TG社群”的邀请链接,获得UXUY积分。这个机制利用熟人社交关系,快速扩大用户基数。

  • 在4-5月推出的AIRDROP2049活动中,UXLINK共吸引来自 190 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 多万用户参与,并有 50 多家合作伙伴参与。值得注意的是,超过 60% 的用户通过社交邀请参与活动,这也彰显了UXLINK的广泛吸引力和病毒式传播力。

(3)引入外部开发者

  • 开发者激励机制:使用$UXLINK支付协议、数据、Dapp的使用费用,吸引开发者持续开发优质应用,丰富生态系统。

  • 开放Dapp层的社交关系数据,通过协议层API提供给开发者。

(4)生态合作与扩展

  • 广泛的生态合作:与DeFi、AI、GameFi等领域的合作伙伴合作,促进UXLINK积分和NFT的分发,扩大影响力。

  • 发布“UXLINK社交生态联盟”:进一步扩大开发者社区和第三方项目合作,促进收入和利润增长。

(5)用户激励与留存

  • 分层运营和长期激励:通过发行不同等级的社区NFT实现分层运营,保留65%的激励给社区,确保活跃用户的长期激励。

  • 持续的“挖矿”机会:在用户之间建立强大的Web3社交网络,并持续让用户通过社区贡献来获取$UXLINK,贡献即“挖矿”,保持用户粘性和活跃度。

(6)多样化的Token用例与合理分配

  • $UXLINK在协议使用、交易佣金、空投/投资机会等方面都有明确的使用场景,形成良性的通缩模式。

  • 社区分配与激励:大部分$UXLINK代币分配给社区用户和开发者,促进生态内的持续发展和用户参与。

(7)数据驱动优化

  • 数据驱动决策:通过分析链上数据,优化用户体验和激励机制,确保平台的发展方向符合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

  • 持续改进和创新:利用链上数据洞察,持续改进现有功能和推出新特性,保持平台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同样根植于Telegram,Notcoin利用轻量级Tap-to-Earn进行挖矿和病毒式传播,让许多新用户通过Telegram入口丝滑进入Web3。自2024年1月1日上线以来,Notcoin迅速成为Telegram上热度和用户量最高的频道之一,参与人数超过3000万,电报群人数超过600万,可谓是流量的宠儿。

根据Dune Analytics,即使尚未TGE,UXLINK目前拥有460万左右的链上积分持有者,有超过160万NFT持有者,这个数字仍在持续高速增长。与Notcoin对比,虽然UXLINK当前WEB2流量数据与Notcoin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对于用户的转化率远领先于Notcoin,当前Notcoin链上的Holers为177万(TGE前Holders数为22万),按照on-chain holders用户的来看,UXLINK远超Notcoin,且offchain to onchain的转化与活跃用户/总用户比例更高,也可有力证明了UXLINK的用户原生性更强,交互深度更强。

由此可窥见,UXLINK对于from offchain to onchain的转化率非常可观,用户交互更深,UXLINK目前仍在积极与项目合作,与此同时,不断在做市场教育相关的工作,随着更多应用的推出,极大可能成为下一个Mass adoption的产品。

二、商业模式——兼顾两端,正向飞轮

在商业模式方面,UXLINK 即2B,也2C。

  • C端用户:

    • C端用户主要在群组场景中进行社交化互动,发现、参与和投资/交易Crypto资产。

    • 大部分功能对C端用户免费,但交易部分收取1-3%左右的手续费。

  • B端开发者:

    • B端开发者利用UXLINK的Dapps和RWS社交协议,进行社交关系及数据的开发和增长。

    • 提供不同的交易场景与产品,如Airdroup、Pre-market、MEMECOIN等,UXLINK会进行分佣。

    • UXLINK对B端开发者收取应用、协议和数据的使用费用,以Tokens计价,并将85-90%分配给社区用户,同时收取10-15%的基础设施使用费。

收入情况:

  • UXLINK在2023年就已经开始产生收入,自2024年3月以来,开始建立UXLINK社交生态,让社区和开发者更多受益。

  • 目前,UXLINK的月收入(以Tokens的价值计算)已经可以覆盖项目的支出。

三、用户数据与用户画像

自从2023年4月下旬启动以来,UXLINK现已经拥有820万注册用户,构建了近10万个WEB3群组,通过这些群聊触达的用户超过800万人,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整个五月,UXLINK的数据长时间在DappRadar社交类DAPP的日、周、月榜位居第一,稳居综合类榜单前三。

根据Coin98的数据统计,UXLINK当前30日的活跃独立地址数位列于socialfi赛道首位,并与第二名拉出绝对差距。

UXLINK借力Telegram 流量——与Notcoin齐头并进引爆Web2用户涌入Web3热潮

在运营上,UXLINK采用了用户分层和策略,精准地做了用户画像,当前链上交互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 与身份/社交相关的交互:如SBT、Group、Social Graph、学习打卡、邀请等。

  • 与资产、交易相关的交互:如NFT、空投、SWAP、Pre-Market等。

通过NFT的发行,也实现了对用户质量的辨识,用户铸造 NFT的门槛是用户对社区的贡献度、发生的链上交互行为和用户持有的资产价值。其中:

(1)LINK NFT 持有者数量 1,464,755,较高链上交互用户,是世界上最大的 NFT 持有群体

(2)FRENS NFT 持有者数量 328,696,是积极的社交人群,是 Web3 项目方们获取增长的动力

(3)TRUST NFT 持有者数量 4,374,UXLINK 生态的 KOL 和群主/Group Leader

(4)MOON NFT 持有者数量 353,WEB3 生态的意见领袖和资产巨鲸。

结语

UXLINK作为一个创新的SocialFi平台,凭借其强大的群组工具和独特的双重市场定位,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开发者,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产品。从基于Telegram的流量池快速获取用户,到通过Link-to-Earn机制实现用户增长,再到引入外部开发者和广泛的生态合作,UXLINK在Mass Adoption的路径上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其商业模式兼顾C端用户和B端开发者,通过多样化的Token用例和合理的激励机制,构建了一个稳健的生态系统。UXLINK不仅成功转化了大量web2用户,还通过持续的数据驱动优化和创新,保持了平台的竞争力和用户粘性。

在未来,UXLINK将继续致力于打造Social-Dex,也会推出供开发者使用Social Liquidity Layer,产出更多正向价值。现如今,UXLINK的月收入已经能够覆盖项目的支出,形成了良性的发展和飞轮效应,UXLINK相关资产的价值也将进一步被体现出来。通过持续的创新和战略布局,UXLINK不仅将在SocialFi领域树立新的标杆,还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变革,有望成为未来Mass Adoption的典范产品。

参考资料:

https://docs.uxlink.io/uxuy-labs-api/whitepaper/white-paper

https://blog.uxlink.io/airdrop2049-uxlinks-ecological-program-draws-over-1-million-users-from-190-countries-in-the-b4d1c87a2994

https://dune.com/queries/3753998

https://dune.com/queries/3755514

https://tonalytica.redoubt.online/public/dashboards/DdU5wpspip3RiIozMgVm2Tv8D9skZjSaNdMoumck?org_slug=default

Solana和以太坊大辩论,社区怎么战队?

6 月 3 日,Bankless 发布了一期视频《》,请到了 Solana 创始人 Anatoly Yakovenko 和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 Justin Drake 聊聊各自对以太坊和 Solana 生态的看法。这场来自加密社区超强生态、时长接近两个小时的辩论在海外社区里获得了许多关注。

Solana和以太坊大辩论,社区怎么战队?

加密行业最受关注的两个生态,在这期视频中以「代表人」直接对话的形式将各自的争议展现出来,即使是不太了解具体技术细节的普通社区用户也可以感受到以太坊和 Solana 的「气质差异」。

正如社区用户 Phoenixzen 83 所总结的,SOL 代表「实用、执行、行动偏向、用户痴迷、现实主义者、早期失败/快速/迭代/改进/突破界限/寻找 PMF、以应用程序/产品为中心」,ETH 代表「学术、理想、质朴、在所有边缘情况下都严格、专注于基础设施、缓慢而稳定地移动/经过实战考验的安全」。

Dragonfly 创始人 Haseeb、Messari 产品副总裁 Jimmy Skuros 等都转发推荐这期视频,Delphi Digital 创始人 Tommy 还为这期视频做了 AI 总结,社区围绕这场辩论也展开了很多衍生讨论,

BlockBeats 在本文整理了视频内容、并梳理了社区里值得关注的相关讨论。

Solana和以太坊大辩论,社区怎么战队?

Solana和以太坊大辩论,社区怎么战队?

辩论了什么话题?

对于加密社区来说,以太坊与 Solana 的技术、生态之争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这期视频中,Bankless 将讨论议程设定为「good、bad、ugly、final」四个环节。两位代表分别陆续阐述对以太坊和 Solana 生态的看好观点、指出生态里存在的暂时性且可解决的不足,在「ugly」环节表达自己认为对方生态那些难以修复的缺陷,并在最后做出「总结陈词」,表述生态的最终愿景。

「Good」:

1.Justin 赞扬 Solana 的高吞吐量、低费用、良好的用户体验、广泛的采用以及良好的财务表现,认为它是健康竞争的一部分,能够加速以太坊的发展。

2.Anatoly 称赞以太坊的大规模分布式节点网络和强大的安全保障,认为其优于单纯的多数诚实假设。

「Bad」:

1.Anatoly 批评了以太坊的 EVM 设计和 L1 与 L2 之间的分裂,认为这导致了开发者之间的摩擦和流动性的碎片化。

2.Justin 则认为 Solana 的设计中短块时间和低 slot-to-ping 比率可能导致验证者进行中心化的时间攻击。

「Ugly」:

1.Justin 认为 Solana 作为 L1 与以太坊的网络效应隔离限制了其潜力。

2.Anatoly 认为以太坊将其重心放在「ultrasound money」上使其很难从执行/交易费用中获取价值。

「Final」:

1.Anatoly 认为 Solana 将优化硬件/带宽改进,提供最快、最便宜的全球状态应用。

2.Justin 认为以太坊的网络效应和可组合性使其成为主导的「价值互联网」,而 Solana 则有一小部分机会超越其地位。

关键辩论点:

1. 高代币发行量或通货膨胀是否会导致网络或用户承担额外的成本,特别是考虑到质押奖励可能需要缴纳税款。(Justin 认为是,Anatoly 不同意)。

2. 关于区块链网络中经济安全的重要性以及 51% 攻击成本的问题(Justin 认为这个问题很关键,Anatoly 则认为只是个梗,称之为「meme」)。

3.Solana 低 slot-to-ping 比率可能导致时序攻击的中心化风险(Justin 认为会导致中心化,Anatoly 不同意)。

社区怎么站队?

Van Eck 研究主管 Matthew Sigel(支持 Justin):

胜者是 Justin,虽然胜得很艰难,但还是一场惨胜。

1. 经济安全问题不是一个笑话。Drake 是对的,经济安全非常重要,而 Toly 试图否认这一点是愚蠢的。如果 51% (或 66% )的质押被控制,大量锁定的价值可能在攻击中被夺取。经济安全至关重要。

2. 税收问题确实会带来一定的卖压,因为质押奖励产生的税收义务会导致持有者不得不卖出代币来支付税款。这被视为网络的一个成本,就像矿工使用比特币支付挖矿费用(如电力成本)一样,这种支出也是一种成本。

3. 关于 MEV 在 Solana 上的短块时间导致更多集中化的讨论非常有趣,但需要通过实证讨论来获取数据。据我们了解,以太坊每天有 7200 个区块,而 Solana 有 216000 个区块。每个区块赋予排序权。赢得这些区块会更容易,如果你非常接近,因为你有信息优势,能够在区块竞拍中获得「最后发言权」。理论上,这种优势仅适用于区块最后一部分交易,例如 100 毫秒。

对于 Solana, 1/4 的区块提供了延迟优势,而对于以太坊是 1/120 。推测一下,你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延迟敏感的 MEV,因为你有更多的区块。这意味着短块时间给了那些具有极低延迟的人很多机会来更好地重新安排区块。这应该是集中化的,因为最好的构建者会获胜。这解释了为什么在我们的模型中,MEV 占 SOL 收入的比例比 ETH 更大(68% 对 38% )。这是设计使然。

4.Justin 提到加密货币是跨学科的,而不仅仅是技术导向的,这一点很重要。Toly 的方式是简单地构建最快和最好的,或许 Solana 的虚拟机可以作为 L2 部署。

5.Justin 提到验证者作为去中心化排序器以实现 MEV 捕获和以太坊的费用捕获。我们不确定 L2(和代币持有者)将如何对此达成一致。此外,跨 L2 兼容性将需要所有 L2 迁移到 ZK 技术,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Eigenlayer 创始人 Sreeram Kannan(中立):

Justin 和 Toly 都是对的,我们仍然没有好的指标。

1.Solana 的较短槽时间确实会导致更少的 MEV(如 Toly 所说);但也会导致更多的时序游戏(如 Justin 所说)。

2. 以太坊的 L2 路线图押注于 ETH 作为「可编程的去中心化货币」,其安全可用的区域涵盖所有 L2。Toly 在这点上是对的。但正如 Justin 指出的,基于序列和实时证明可以将所有价值积累带回 L1,基于同步组合的效用。Toly 并没有回应这个价值主张。

3.EVM 与其他虚拟机上,L2 路线图设计上对虚拟机保持中立,只要 zk 证明可以在 EVM 中编写。

4. 在经济安全问题上,对于即时的安全和活跃性都是必要的。

5.Toly 似乎认为活跃性攻击仅限于 MEV 提取。由于验证者的审查,所有借贷市场、去中心化稳定币、DEX、快速期权协议等的总价值都处于风险之中。这是因为一个 DeFi 协议的安全性依赖于 L1 的活跃性。同样,这对乐观性 Rollup 也是如此。所以为了这些 DeFi 协议的经济安全,总质押量应该超过这些协议上的总金额。

6. 关于 TVL 与交易量的问题,这两个指标都被奖励追逐所腐蚀(后者更容易)。

Uniswap 创始人 Hayden(中立):

在长远思考方面支持 Justin,在短期应用上支持 Toly。

1. 同意 Justin 的观点,「交易需求将远远超过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水平」。同意 Toly 的观点,「以太坊最大的障碍是 DA 长期价值的不确定性以及对 『Ultrasound Money(超声波货币)』愿景的不确定性」。

2. 在网络效应、研究和长远思考方面支持 Justin;在应用、工程和近期思考方面支持 Toly。

3. 对代币发行与成本的讨论没有意见,感觉那里的争论更像关于术语和定义的讨论,并不涉及实质性的问题。

4. 当然,我们需要在这两个方面进行拓展讨论,以太坊无缝连接的状态机与 Solana 的单一状态机情况都值得关注。

Tesnor 创始人 Richard(支持 Anatoly):

在某种程度上,经济安全确实是一个梗。

1.Anatoly(Solana)认为,执行阶段是价值积累的关键。良好的工程设计比经济安全更重要,因为经济安全可能掩盖了设计上的问题。

2.Justin(以太坊)认为,轻量级客户端应该是可能的。在最终状态中,经济安全确实很重要。

3. 同意「经济安全是一个梗」的看法,因为在一些情况下,通过将通货膨胀的总锁定价值(TVL)标记为市场价值来衡量网络的安全性并不足以弥补一些项目存在的糟糕代币设计或糟糕的工程设计。可以参考 Terra 这个项目作为例子,通货膨胀的 TVL 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网络的真实价值。

4. 但同时,如果 PoS(权益证明)链上的外部价值远远超过了诚实多数的持股量,那么可能会出现「活力攻击」,即利用网络活跃性的漏洞来进行攻击。尽管目前大多数 PoS 链上的外部价值尚未超过内部价值,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

Galaxy 研究员 Christine Kim(支持 Justin):

缺乏长期思考是 SOL 赶不上 ETH 估值的原因。

1.MEV 的部分对我来说是最有趣的,关于边缘验证者是否可以从共置中获益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中心化的力量还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力量,甚至是 ETH 利益相关者都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2. 我认同 Anatoly 认为经济安全是 pos 区块链网络的「meme」,而以汇总为中心的路线图会导致碎片化和低 l1 收入的观点。但在我看来,Justin Drake 的最终想法让 ETH 能够拥有最引人注目的网络效应,这也是 Solana 可能永远无法赶上 ETH 估值的原因。

3. 毕竟,加密货币估值很少基于基本面。

交易员 Vapor(支持 Toly)

将未来 20 年的以太坊与当前的 Solana 进行比较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预测。

1.Justin 支持以太坊的主要论点仍然是 TVL、品牌、声誉和网络效应。主张「以太坊生态强在质量,Solana 生态强在数量」,认为以太坊上的单个 meme 币 ( $SHIB ) 市值相当于 Solana 上所有 meme 币市值的总和。以太坊是一个繁荣且互联的生态系统,而 Solana 是一个偏远的太平洋岛屿,其自身封闭。

2.Justin 谈论以太坊的数百万 tps 和 L2 之间的「同步可组合性」,就好像它已经完成一样。对以太坊主要开发者之一的论证如此无力感到惊讶。所有这些(声誉、品牌、TVL)都不是护城河,将未来 20 年的以太坊与当前的 Solana 进行比较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预测。

3. 事实上,以太坊的价值正在被执行端的 L2 排序器和 DA 端的 DA 协议积极挖掘。L2 是孤立的生态系统,它摧毁了智能合约平台的杀手级应用程序,即可组合性。

4. 唯一剩下的东西是 Ultrasound Money 这样的 meme、ETF 以及 $ETH 资产与 $BTC 的「正统性」。这仍然很多,但这一切都不依赖于技术本身,而是部分涉及到信仰。

深度解析链抽象关键要素 (CAKE) 框架

深度解析链抽象关键要素 (CAKE) 框架缩略图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要点总结

  • 目前默认的加密用户体验是让用户始终知道他们正在与哪个网络交互。然而,互联网用户无需知道他们正在与哪个云提供商交互。将这种方法引入区块链就是我们所说的链抽象 (Chain Abstraction)。

  • 本文介绍了链抽象关键要素 (CAKE) 框架。该框架由应用层、权限层、求解器层和结算层四部分组成,旨在为用户提供无缝的跨链操作体验。

  • 实现链抽象需要一套复杂的技术,以确保执行过程的可靠性、成本效益、安全性、速度和隐私。

  • 我们将链抽象中的跨链权衡定义为三难困境,并提出了六种设计方案,每种方案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 为了成功实现向链式抽象未来的飞跃,作为一个行业,我们必须为 CAKE 各层之间的信息传递定义并采用一个通用标准。一个好的标准是锦上添花的。

简介

2020 年,以太坊网络过渡到以 。四年后,已有超过 50 个 rollup 层(L2)投入使用。虽然 rollup 层提供了所需的横向扩展,。

用户不应关心或了解他们正在与哪个 rollup 进行交互。加密用户知道他们在使用哪个 rollup(Optimism 或 Base),相当于 Web2 用户知道他们在使用哪个云提供商(AWS 或 GCP)。链抽象 (Chain Abstraction) 的愿景是将链信息从用户视野中抽象出来。用户只需将钱包连接到 dApp 并签署预期操作,确保用户在目标链上拥有正确余额并执行预期操作的细节都在幕后进行。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链抽象是一个真正的多学科问题,涉及应用层、权限层、求解器(Solver)层和结算层的交互。我们介绍链抽象关键要素 (CAKE) 框架,并深入研究链抽象系统的设计权衡。

介绍 CAKE 框架

深度解析链抽象关键要素 (CAKE) 框架

在链抽象的世界中,用户访问 dApp 网站,连接钱包,签署操作并等待最终结算。所有复杂的操作在 CAKE 的基础设施层中完成。CAKE 的三个基础设施层包括:

  • 权限层:用户将他们的钱包连接到 dApp,并请求用户意图的报价。意图是指用户期望在交易结束时得到的结果,而不是交易路径。例如,将 USDT 转移到 Tron 地址或将 USDC 存入 Arbitrum 上的收益生成策略中。钱包应该能够读取用户资产(即读取状态)并在目标链上执行交易(即更新状态)。

  • 求解器层:求解器层基于用户的初始余额和意图估算费用和执行速度。在跨链设置中,这一过程被称为求解,至关重要,因为交易是异步的,子交易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失败。异步性引入了跨链三难困境,涉及费用、执行速度和执行保证。

  • 结算层:用户使用私钥批准交易后,结算层确保其执行。包括两个步骤:将用户资产桥接到目标链,然后执行交易。如果协议使用复杂的求解器进行某些操作,它们可以提供自己的流动性并代表用户执行操作,而无需桥接。

实现链抽象意味着将上述三个基础设施层合并为一个统一的产品。合并这些层的一个关键洞见是信息传递和价值传递的区别。链间的信息传递应该是无损的,因此需要依赖最安全的路径。例如,用户从一条链上向另一条链上的治理投票中投票“赞成”,他们不希望他们的投票变成“可能”。另一方面,根据用户偏好价值传递可能有所损失。可以利用一个成熟的第三方为用户提供更快、更便宜或有保证的价值传递。需要注意的是,以支付给验证者的费用衡量,以太坊区块空间的 95% 用于价值传递。

关键设计决策

上述三个层次引入了 CAF 需要做出的关键设计决策。这些决策涉及谁控制执行意图的权力、向求解器披露什么信息以及有哪些结算路径可供求解器使用。以下是每个层次的详细分析。

深度解析链抽象关键要素 (CAKE) 框架

权限层

权限层持有用户的私钥,并代表用户签署消息,然后这些消息在链上执行为交易。CAF 需要支持所有目标链的签名方案和交易负载。例如,支持 ECDSA 签名方案和 EVM 交易标准的钱包将限于以太坊、其L2和侧链(如 Metamask 钱包)。另一方面,支持 EVM 和 SVM(Solana VM)的钱包将能够支持这两个生态系统(如 Phantom 钱包)。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助记词可以用来生成 EVM 和 SVM 链上的钱包。

一个多链交易由多个需要按正确顺序执行的子交易组成。这些子交易必须在多条链上执行,每条链都有其自身的时间变动费用和随机数。如何协调和结算这些子交易是权限层的一个关键设计决策。

  • EOA 钱包是在用户机器上运行并持有其私钥的钱包软件。它们可以是基于浏览器的扩展(如 Metamask 和 Phantom)、移动应用程序(如 Coinbase 钱包)或专用硬件(如 Ledger)。EOA 钱包要求用户对每个子交易进行单独签名,目前需要多次点击。它们还要求用户在目标链上持有费用余额,这在此过程中引入了重大摩擦。但是,通过允许用户通过单击签署多个子交易,可以将多次点击的摩擦从用户身上抽象出来。

  • 在账户抽象 (AA) 钱包中,用户仍然可以访问他们的私钥,但他们将交易有效负载的签名者与交易的执行者分开。使复杂的各方能够以原子方式捆绑和执行用户事务(Avocado、Pimlico)。AA 钱包仍然要求用户单独签署每笔子交易(目前通过多次点击),但不要求在每条链上持有费用余额。

  • 基于策略的代理在单独的执行环境中保存用户的私钥,并根据用户策略代表用户生成签名消息。Telegram 机器人、近账户聚合器或 SUAVE TEE 是基于策略的钱包,而 Entropy 或 Capsule 是基于策略的钱包扩展。用户只需签署一份批准书,随后的子交易和费用管理的签署就可以由这些代理在操作过程中完成。

求解器层

用户发布意图后,求解器层涉及向用户返回用和确认时间。这个问题与设计订单流拍卖密切相关,详细内容。CAF 可以利用协议内路径来执行用户意图,或者利用复杂的第三方(即求解器)在某些安全性保证上妥协,为用户提供改进的用户体验。引入求解器到 CAF 框架会产生下一个两个设计决策,并于信息息息相关。

深度解析链抽象关键要素 (CAKE) 框架

意图由两种类型的可提取值 (EV) 组成:EV_ordering 值和 EV_signal。

  • EV_ordering 是特定于区块链的值,通常由执行用户订单的实体(如区块构建者或验证者)提取。

  • EV_signal 代表了在正式记录在区块链上之前遵守订单的任何实体都可以访问的价值。

不同的用户意图在 EV_ordering 和 EV_signal 之间有不同的分布。例如,在 DEX 上换币的意图通常具有较高的 EV_ordering 值,但 EV_signal 值较低。相反,黑客交易的 EV_signal 分量会更高,因为前置运行会比执行交易获得更多价值。值得注意的是,EV_signal 有时可能是负值,例如在做市商交易的情况下,由于做市商对未来市场状况有更好的了解,执行这些订单的实体可能会遭受损失。

当有人能够提前观察到用户的意图时,他们就会抢跑,从而导致价值泄漏。此外,EV_signal 为负值的可能性会在求解者之间形成竞争环境,导致他们提交更低的出价,从而造成进一步的价值泄漏(又称逆向选择)。最终,泄漏会通过增加费用或提供更优惠的价格来影响用户。请注意,低收费或提高价格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在本文其余部分中将交替使用。

信息共享

与求解器共享信息有三种方法:

  • 公共内存池:用户意图被公开广播到公共 mempool 或数据可用性层,第一个能满足请求的求解器执行订单并成为赢家。这种系统高度提取用户信息,因为用户公开了他们的 EV_ordering 和 EV_signal。例如,以太坊的公开 mempool 和各种区块链桥。在桥的情况下,用户必须在将资产转移到目标链之前将其放置在托管中,以防止恶意攻击,但这过程无意中公开了他们的意图。

  • 部分共享:CAF 可以通过限制披露信息的方式来减少对竞价者透露的价值量。然而,这种方法会直接导致价格最优性的损失,并可能引发竞价垃圾邮件等问题。

  • 私有内存池:MPC 和 TEE 的最新发展使得完全私人 mempool 成为可能。在执行环境之外不会泄露任何信息,求解器会编码他们的偏好,并与每个意图匹配。虽然私人 mempool 捕获了 EV_ordering,但无法完全捕获 EV_signal。例如,如果黑客交易被发送到 mempool,第一个看到该订单的人可以抢先进行交易并捕获 EV_signal。在私人 mempool 中,信息只有在区块确认后才会被释放,因此任何看到交易的人都可以捕获 EV_signal。可以想象求解器会建立认证节点来从 TEE 新铸造的区块中捕获 EV_signal,将 EV_signal 捕获变成延迟竞争。

求解器列表

CAF 还需要决定允许多少以及哪些竞价者参与拍卖。主要选项如下:

  • 开放访问:参与能力的进入门槛尽可能低。这类似于公开 mempool,泄露了 EV_signal 和 EV_ordering。

  • 限制访问:通过白名单、声誉系统、费用或席位拍卖进行订单执行能力的门控。门控机制需要确保系统中的求解器不会捕获 EV_signal。例如1inch Auction、Cowswap Auctions 和 Uniswap X 拍卖。订单获胜的竞争为用户捕获 EV_ordering,而门控机制则可以为订单生成者(钱包、dApps)捕获 EV_signal。

  • 专属访问:专属访问是一种特殊的拍卖形式,每个时间段只选择一个求解器。由于不会向其他求解器泄露信息,因此没有不利选择和抢先折扣。订单流发起者捕获 EV_signal 和 EV_ordering 的预期值,因为没有竞争,用户只能获得执行而无法获得价格改进。这类拍卖的例子有 Robinhood 和 DFlow 拍卖。

结算层

一旦钱包签署了一组交易,它们需要在区块链上执行。跨链交易将结算过程从原子操作转变为异步操作。在初始交易执行和确认期间,目标链上的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交易失败。本小节将探讨安全成本、确认时间和执行保证之间的权衡。

需要注意的是,在目标链上执行预期交易取决于目标链的交易包含机制,包括能够审查交易和目标链的费用机制等因素。我们认为目标链的选择是 dApp 的决策,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跨链预言机

两个具有不同状态和共识机制的区块链需要一个中介,如预言机(Oracle),来促进信息在它们之间的传递。预言机充当链间信息传递的中继,包括验证用户在锁定和铸造桥中的托管账户中锁定资金,或确认用户在原链上的代币余额以参与目标链上的治理投票。

预言机以最慢链的速度传递信息,这是为了管理重组风险,因为预言机需要等待原链的共识。假设用户想将 USDC 从原链桥接到目标链,为此用户将其资金锁定在托管中。然而,如果预言机不等待足够的确认并继续在目标链上为用户铸造代币,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果发生重组,用户覆盖其托管交易,预言机会导致双重支出。

预言机有两种类型:

  • 协议外预言机:需要与运行共识的第三方验证者分开,以在链间传递信息。额外的验证者增加了运行预言机的成本。LayerZero、Wormhole、ChainLink 和 Axelar 网络是协议外预言机的例子。

  • 协议内预言机:深度集成到生态系统的共识算法中,并使用运行共识的验证者集合来传递信息。Cosmos 的 IBC 用于运行 Cosmos SDK 的链,Polygon 生态系统正在开发 AggLayer,而 Optimism 正在开发 Superchain。每个预言机使用专用区块空间在同一生态系统的链之间传递信息。

  • 共享排序器是协议外实体,它们在协议内拥有交易排序权,即它们可以跨链捆绑交易。尽管仍在开发中,共享排序器不必等待特定区块确认以减少重组风险。为了真正实现跨链原子性,共享排序器需要能够执行后续交易,条件是早期交易成功,从而将它们变成链链。

桥接代币

在多链世界中,用户的代币和费用余额分散在所有网络中。在每次跨链操作之前,用户需要将资金从原链桥接到目标链。目前有,总 TVL 为 77 亿美元,过去 30 天的桥接量为 86 亿美元。

桥接代币是价值转移的案例。这为利用擅长资本管理并愿意承担重组风险的专业第三方创造了机会,减少了用户交易所需的成本和时间。

跨链桥有两种类型:

  • 锁定和铸造桥:锁定和铸造桥验证原链上的代币存款并在目标链上铸造代币。启动此类桥所需的资本较小,但安全转移锁定信息需要大量投资。这些桥的导致了代币持有者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 流动性桥:流动性桥利用原链和目标链上的流动性池,并使用算法确定原链和目标代币之间的转换率。虽然这些桥的初始成本较高,但需要较低的安全保证。如果发生安全漏洞,只有流动性池中的资金面临风险。

在这两种跨链桥中,用户都需要支付流动性成本。在锁定和铸造桥中,流动性成本是在目标链上从包装代币交换为所需代币(USDC.e 到 USDC)时发生的,而在流动性桥中,流动性成本是在从原链上的代币交换为目标链上的代币时发生的。

跨链三难问题

上述五个设计决策引发了跨链三难问题。CAF 必须在执行保证、低费用和执行速度之间选择两个属性。

深度解析链抽象关键要素 (CAKE) 框架

  • 协议内路径:是指定的跨链信息传输路径。这些系统考虑到重组风险,牺牲了执行速度,但通过消除额外验证者集合或流动性成本来降低成本。

  • 求解器聚合:从多个求解器收集报价,以识别最便宜和最快的执行用户意图的路径。然而,由于不利选择和抢先交易,有时求解器可能无法满足意图,导致执行减少。

  • 执行竞争:通过安排求解器竞速执行意图或选择单一求解器来选择获胜求解器。这两种方法都会导致用户费用高昂,因为求解器争夺执行而不是价格改进。

CAKE 的六个组成部分

为撰写本文,我们研究了 20 多种直接和间接致力于链抽象的团队设计。在本节中,我们讨论了六种我们认为具有内在效率和产品市场契合度的独立 CA 实现。如果构建正确,这些设计有潜力相互结合。

一个关键结论是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跨链意图表达标准。每个团队都在研究自己的方法和协议来编码用户意图。统一标准将改善用户对其签名消息的理解,使求解器和预言机更容易理解这些意图,并简化与钱包的集成。

深度解析链抽象关键要素 (CAKE) 框架

代币指定桥

有一种特殊情况的锁定和铸币桥,它不支付流动性成本,也称为销毁和铸币桥(例如 USDC CCTP)。代币团队在每条链上指定一个规范的代币地址,而桥则有权铸造代币,即用户需要的代币。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销毁和铸造桥类似于以足够区块确认速度进行的跨链转账。 是这样一种标准,用于在目标链上指定规范代币及其授权桥。代币指定桥是协议内路径的一个例子,即它在保证执行和低费用的情况下牺牲了速度,例如 CCTP 需要 20 分钟才能完成转账。

生态系统协调桥

生态系统协调桥可以在同一生态系统内的链之间传输任意消息。这类桥属于协议内路径,优先考虑执行保证和低费用,而非速度。示例包括 Cosmos IBC、Polygon AggLayer 和 Optimism Superchain。

三年前,Cosmos 生态系统面临着类似于以太坊今天所面临的挑战。流动性分散在各条链上,每条链都有自己的费用代币,管理多链账户非常繁琐。Cosmos 生态系统通过实施 IBC 协议内消息传递桥解决了这些问题,实现了无缝的多链账户管理和跨链转账。

Cosmos 生态系统由独立链组成,这些链具备主权安全性和快速终结性,使得协议内的跨链消息传递非常快速。而 rollup 生态系统则依赖于挑战期的结束(乐观 Rollups)或 zk 证明的提交(有效性 Rollups)来实现最终性。由于这些终结性限制,跨生态系统的消息传递速度会较慢。

求解器价格竞争

求解器价格竞争涉及与所有求解器共享订单信息。求解器旨在结合订单意图所产生的预期价值(EV)并将其提供给用户。系统中获胜 Solver 的选择基于最大化用户价格改进。然而,这种设计存在不执行的风险,需要额外的机制来确保订单的可靠性。此类机制的例子包括 Uniswap X、Bungee 和 Jumper。

钱包协调消息

钱包协调消息利用 AA 或基于策略的钱包提供的功能,提供兼容任何意图类型的跨链体验。它作为最终的 CA 聚合器,将用户意图在各种 CA 设计之间重新定向,以解决特定意图。例子包括 Avocado 钱包、Near Account Aggregator 和 Metamask Portfolio。

需要注意的是,在过去十年中,加密生态系统已经了解到用户与其钱包之间的关系非常粘性。每当我想到将我的助记词从 Metamask 迁移到另一个钱包时,我都会感到极度恐惧。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在 Vitalik Buterin 本人支持下,EIP-4337 在 2.5 年后仍然的原因。尽管较新的钱包协议版本可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价格(账户抽象)或改进的易用性(基于策略的钱包),但将用户从当前钱包迁移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求解器速度竞争

求解器速度竞争允许用户表达对特定跨链转换的意图,以获得高执行保证。它不帮助用户最小化费用,而是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渠道来包含复杂交易。第一个基于区块构建者费用或包含速度执行意图的 Solver 将赢得该意图。

该设计旨在通过最大化 Solver 捕获的 EV 来实现高包含率。然而,这需要付出中心化的代价,因为它依赖于以太坊主网的复杂资本管理或L2上的低延迟执行。

独家批量拍卖

独家批量拍卖在一个时间窗口内为执行所有订单流的独家权利举行拍卖。由于其他求解器无法看到订单,他们基于预测的市场波动和平均执行质量来出价。独家批量拍卖依赖于一个后备价格以确保良好的用户价格,因此不能用于价格改进。将所有订单流发送给单个竞标者消除了信息泄漏并提高了执行保证。

结论

链抽象框架(CAF)承诺为用户提供无缝的跨链互动。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几个团队正在生产和开发中的设计,这些团队明确或隐含地试图解决链抽象问题。我们相信今年将是 CAF 的一年,并预计在未来 6-12 个月内,不同设计及其实现之间将发生显著竞争。

跨链价值转移将通过代币授权的桥接来实现低费用,通过求解器速度或价格竞赛来实现快速执行。而信息传输则会通过与生态系统匹配的消息桥接进行路由,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户成本,并通过钱包控制的平台来最大化速度。最终,这六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将形成一个集群,因为它们分别满足不同的需求,并利用在权衡矩阵不同区域中的效率。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我们需要一个通用标准来表达跨链意图。目前,多个团队正在各自研究用于编码用户意图的协议,导致重复工作。统一标准将有助于提高用户对所签名消息的理解,方便求解器和预言机处理意图,并简化与钱包的集成。

炒币亏损就报警,00后大学生因发币竟被判诈骗罪4年?

作者:曼昆区块链 来源:曼昆区块链 案件综述

6月6日,澎湃新闻发布的一起涉及虚拟币的诈骗案在国内引发了广泛关注。主角是一位年轻的“00后”大学生杨启超,他在境外公有链上发行了一种名为BFF的虚拟币,并迅速撤回流动性,导致投资者罗某损失5万USDT币。一审判决杨启超犯诈骗罪,处以4年6个月的有期徒刑及3万元罚金。然而,二审中杨启超的辩护律师提出了无罪辩护,认为杨启超的行为符合平台规则,并且罗某应对虚拟币投资的风险有充分认知。

炒币亏损就报警,00后大学生因发币竟被判诈骗罪4年?

作为首例发行虚拟货币涉刑案,这起案件一经披露不仅在法律层面上引起了激烈争论,也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讨论。虚拟币市场的高风险性和监管的不确定性,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尽管目前尚未形成定论,但该案例中出现的各方论点,也代表了当下社会以及法律/监管对待虚拟货币项目参与行为的观点及态度。 控辩双方观点

根据新闻报道,红林律师整理出来本案中的核心内容及各方主要观点。 控方观点: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控方坚称,杨启超通过创建与区动未来虚拟币名称相同的虚假BFF币,诱使罗某充值5万USDT币后迅速撤资,实质上是骗取了罗某的资金。尽管虚拟币在中国不被视为法定货币,但其在国际交易平台上的交易和经济利益表现出了财产属性,控方认为可以折算为人民币进行量刑。 辩护方观点:合法的套利行为

辩护律师则表示,杨启超发行的虚拟币具有唯一且不可篡改的合约地址,符合虚拟币交易的技术规范,并不构成假币。同时,杨启超在发行虚拟币后撤回流动性是合法的套利行为,不违反平台规则。辩护方还指出,罗某作为资深玩家,应对虚拟币交易的风险有明确认知,其参与的是高风险的投机行为,应该对自己的投资决策负责。此外,辩护方强调,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虚拟币投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双方的交易都是非法金融活动,损失不应受法律保护。 受害人观点:无辜的投资者

罗某则坚称自己被骗,他在杨启超添加流动性的同一秒钟购买了BFF币,但由于杨启超迅速撤资,导致他持有的虚拟币大幅贬值。他报案称损失了5万USDT币(折合人民币30余万元),认为杨启超通过虚假宣传和快速撤资行为,骗取了其资金。他在法庭上表示,自己是在南阳高新区某超市停车场内通过手机交易平台抢购BFF币,并期望通过早期投资获得收益,同时否认使用脚本自动买入BFF币,声称是手动操作购买的,强调自己是受害者。 虚拟币的投机与套利

虚拟币市场一直以来都充满了投机和套利的机会。从比特币的初创时期到现在,各种形式的虚拟币层出不穷,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和投机者。虚拟币的高度波动性和相对缺乏监管,使得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套利行为和潜在的骗局。

杨启超案件引发的争议,实际上反映了虚拟币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快速套利行为。尽管他的辩护律师试图将其行为解释为合法的套利操作,但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这种快速撤资行为更像是一种“拉高出货”的骗局。

在虚拟币交易市场中,套利行为多种多样,有些是合法的市场操作,有些则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灰色地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虚拟币套利方式:

搬砖套利:利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价格差异,低买高卖。例如,在交易所A购买比特币,然后在价格更高的交易所B卖出,从中获取价差收益。

三角套利:在同一交易所内,利用不同交易对之间的价格差异进行套利。例如,利用BTC/ETH、ETH/USDT和BTC/USDT之间的价差,通过快速交易实现无风险收益。

流动性挖矿:提供资金给去中心化交易所(如Uniswap、SushiSwap)的流动性池,赚取交易费和平台奖励。这种方式通常伴随高收益和高风险。

借贷套利:在一个平台上低利率借贷虚拟币,在另一个平台上高利率存款或质押,赚取利率差。

期现套利:利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差异进行套利。例如,买入现货比特币的同时在期货市场做空相同数量的比特币,锁定无风险收益。

套利机器人:使用自动化程序在毫秒级别执行高频交易,捕捉市场微小价差。这种方式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资金门槛。

流动性撤回套利: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添加流动性后迅速撤回,通过操作流动性池的代币比例变化,从中获取收益。此类行为有时被称为“rug pull”,在道德上和法律上都存在争议。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类似行为的伤害?同时,如何界定合法套利与非法欺诈之间的界限?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杨启超案件的最终判决,也关系到虚拟币市场的未来发展。 曼昆律师观点

当前,虚拟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地位尚未明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政策各异,有些国家已经制定了较为明确的法律框架,而有些国家则尚在摸索中。比如,美国和欧盟对虚拟币的监管较为严格,要求虚拟币交易所和相关企业遵守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等法律法规。美国SEC在2019年对Telegram发起的项目进行诉讼,最终判定其ICO非法,并要求其退还投资者资金。在中国,虚拟币交易和ICO(首次代币发行)被全面禁止,同时中国政府多次发布通知和公告,明确虚拟币不具有法定货币的地位,投资和交易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此外,虚拟币市场不断涌现新的玩法和创新,从去中心化金融(DeFi)到不可替代代币(NFT),都在吸引大量资金和投资者的注意。然而,这些新兴领域同样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例如,DeFi项目中频繁发生的黑客攻击和智能合约漏洞利用事件,以及NFT市场中的价格泡沫和炒作现象,都显示了虚拟币市场的高度复杂性和波动性。

虚拟币市场的高风险性不仅体现在市场波动和技术漏洞上,更体现在大量存在的欺诈和非法集资行为中。尽管政府和监管机构多次发布警示,但虚拟币市场的高收益诱惑仍然吸引了大量不明真相的投资者。

在中国内地,涉及虚拟币的刑事案件逐渐增多,显示出虚拟币市场的法律风险和投资风险。例如,2018年,深圳市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涉及虚拟币“云挖矿”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人民币。犯罪分子利用虚拟币的高收益噱头,吸引投资者购买所谓的“挖矿机”,实际上却是以庞氏骗局的方式进行诈骗。同年,杭州警方也破获了一起利用虚拟币进行非法集资的案件,涉案金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数千名投资者受害。

然而,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往往并没有一个明确且统一的裁判规则,这就给基层司法工作人员和案件当事人带来了很大程度上对司法确定性的困扰。比如,最高人民法院曾在指导性案例中明确不支持虚拟币与法定货币的兑付交易,但在杨启超案件中,一审法院认可了虚拟币的财产属性,这表明司法实践中存在不一致性。

作为Web3行业的法律从业者,就个人而言,这个案件中最扯的地方在于:如果虚拟币市场投资赚钱了,那是投资者自身的能力和眼光;但亏损了就动用国家公权力报警试图挽回损失,这种做法多少有点离谱。

虚拟币市场的高风险性和波动性决定了投资者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和判断力,而不是将自己的投资决策失误归咎于他人或寻求国家保护。因此,提高投资者教育和风险认知,才是避免类似纠纷和损失的根本途径。

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其潜力巨大,但也需在法律框架内运作,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更明确的虚拟币交易监管政策、更明确的法院裁判规则,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也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3EX马来西亚第二期分享会圆满落幕:让更多人成为AI交易大师

3EX马来西亚第二期分享会圆满落幕:让更多人成为AI交易大师缩略图

6月5日,3EX交易平台在马来西亚成功举办了“AI交易大师扶持计划”第二期线下分享会,继5月17日首场分享会取得圆满成功后,再次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用户的高度评价。 

3EX马来西亚第二期分享会圆满落幕:让更多人成为AI交易大师

马来西亚第二期分享会精彩纷呈 

为了推进“3EX AI交易大师扶持计划”,给3EX社区用户和广大AI交易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分享的空间,3EX于5月17日在马来西亚举办了首期分享会活动,以推动AI交易的普及和提高市场认知度。第一期活动之后很多用户表达了希望开展更多类似线下沙龙的愿望。为此,3EX于6月5日继续在马来西亚槟城乔治市的Higher Ground Cafe举办了第二期线下分享会。 

活动从晚上7点开始持续到晚上9点,吸引了众多数字资产交易和AI交易者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参与者们现场体验了3EX AI交易的强大功能,感受到了AI交易为数字资产交易带来的想象空间,纷纷表达了对3EX AI交易平台的创新功能和服务的浓厚兴趣。 

此次沙龙活动分享了3EX AI交易平台的功能优势,并设置了自由问答环节,与会者们就AI交易的发展趋势、风险控制策略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为了感谢用户的支持,3EX还推出了一系列专属奖励活动,包括新用户注册赠金、演示赠金券等,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让更多人成为AI交易大师 

3EX AI交易大师扶持计划旨在邀请全球KOL共同挖掘AI交易的无限潜能。借助AI的力量,制定交易策略和运行策略代码的繁琐过程被简化为简单的对话指令。作为全球首家一站式AI交易平台,3EX充分整合和改进了ChatGPT-4o的编程能力,通过简单的对话即可创建个性化的交易策略,并实现智能盈亏模拟、自动交易执行等全方位的AI交易功能。 此外,3EX还提供AI策略跟单服务,用户可一键选择和跟随市场上表现优异的交易策略,从而享受与专业交易员同步的交易体验和盈利机会。 

通过3EX AI交易大师扶持计划,不仅KOL们可以获得高比例返佣和高比例分润等福利,把握AI时代抢先获取被动收入的黄金机遇,也能通过KOL的社群影响力惠及更多数字资产交易者,实现3EX的“帮用户赚更多的钱,帮更多的用户赚钱”的价值主张。3EX将为KOL们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和管家式服务,以最大限度地助力其成功转化和流畅带单,实现带单和跟单双赢。 

值得一提的是,3EX即将于近期进行全面品牌升级,以崭新的面貌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高效、安全的AI交易服务。新的Logo和UI设计将更具科技感和用户友好性,而新增的止盈止损功能则将进一步完善AI交易体验。 

3EX马来西亚第二期分享会圆满落幕:让更多人成为AI交易大师

3EX“AI交易大师扶持计划”马来西亚分享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AI交易在数字资产交易领域的广阔前景,还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AI交易的重要平台。我们相信AI交易将成为数字资产交易领域的新趋势和新选择,诚邀全球顶尖KOL加入“3EX AI交易大师扶持计划”,探索AI交易的无限潜力,共享AI交易的红利。 

3EX相关链接: 

https://linktr.ee/3exlinktreecn 

Twitter(CN): https://twitter.com/3EX_ZH 

收购Bitstamp,Robinhood会为币圈带来更多可能吗?

6 月 6 日,据官方消息,Robinhood 宣布将收购全球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Bitstamp。受此影响,Robinhood 股价盘前上涨 2.27% 

Robinhood 加密负责人 Johann Kerbrat 就收购 Bitstamp 发表观点称,收购 Bitstamp 是 Robinhood 发展加密货币业务的重要一步。此次收购旨在更好地在美国以外扩大业务范围,并欢迎机构客户加入 Robinhood。

收购Bitstamp,Robinhood会为币圈带来更多可能吗?

13 年耕耘, 2 亿美元收场

对于此次收购,Robinhood 预计最终交易对价约为 2 亿美元现金,但需根据惯例调整收购价格。此次收购需满足惯例成交条件,包括获得监管部门批准,预计将于 2025 年上半年完成。巴克莱资本公司 (Barclays Capital Inc.) 担任 Robinhood 的独家财务顾问,而 Galaxy Digital Partners LLC 担任 Bitstamp 的独家财务顾问。

而早在去年 5 月,Ripple 就已于第一季度从 Pantera Capital 处收购了少量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Bitstamp 的股权,但未透露具体股份。Galaxy Digital 为这笔交易提供了咨询服务。

这家老牌交易所于 2011 年成立,在卢森堡、英国、斯洛文尼亚、新加坡和美国设有办事处。根据 The Block 的数据仪表板,按交易量计算,截至去年,Bitstamp 是全球第十五大现货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Bitstamp 曾以合规为主要标签与 coinbase 相提并论。继在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之后,去年六月,Bitstamp 成为了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唯二批准的加密货币相关公司之一。不仅如此,就连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也曾多次将 ETH 转入 Bitstamp。

然而近几年来,Bitstamp 仍难敌监管压力,逐渐沉寂在大众眼中。实际上,从去年开始,Bitstamp 就在持续收缩其在北美的业务,先后减少并禁止了美国及加拿大相关业务。10 月中旬,Bitstamp 美国 CEO 兼全球首席商务官 Bobby Zagotta 还在一份声明中敦促客户在 2024 年 1 月之前提取资金。

相关阅读:《》

不仅是对外市场有所收缩,Bitstamp 内部也面临着人才流失危机。继 2020 年前首席执行官 Julian Sawyer 离开后,去年 3 月也有大量项目顾问选择离开 Bitstamp。据 DLNews 报道,Bitstamp 员工人数从约 650 名下降至 450 名,减少约 30% 。

而如今,这家成立 13 年的老牌交易所,终将以 2 亿美元被收购。Bitstamp 首席执行官 JB Graftieaux 强调,Bitstamp 的平台和专业知识将带入 Robinhood 的生态系统,并将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交易体验,同时继续致力于合规、安全和以客户为中心。

Robinhood 将为币圈带来更多可能?

Robinhood 的出圈可以说是来自「散户大战华尔街」神话,而这也让 Robinhood 与加密货币结缘,为 meme 鼻祖 DOGE 送去了早期流动性。

从此,Robinhood 便开始多次涉猎加密领域,且其加密货币业务一直是公司的核心增长动力。据其官方数据显示,去年底,平台加密货币交易用户的增加,第四季度加密货币交易收入同比增长 10% ,达到 4300 万美元。而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加密货币名义交易量同比大幅增长 224% ,达到 360 亿美元。

不仅如此,Robinhood 还与业内各大龙头项目合作。5 月 4 日,Uniswap Labs 宣布与 Robinhood 合作,随后 Uniswap 移动 App 新增支持从 Coinbase 和 Robinhood 转账。6 月 5 日,Robinhood Crypto EU 在社交平台上宣布已在部分欧盟管辖区上线 TON,这是继 BONK 和 USDC 后的第三个加密货币。

收购Bitstamp,Robinhood会为币圈带来更多可能吗?

5 月 30 日,Robinhood 宣布向美国用户发布其加密交易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I)。据悉,该 API 允许美国交易者设置自动交易策略。如今,Robinhood 收购 Bitstamp,这一战略组合将使 Robinhood 能够更好地向美国以外扩张。

此外,Bitstamp 在全球拥有 50 多个有效许可证和注册,其核心现货交易所提供超过 85 种可交易资产,以及质押和借贷等产品,将增强 Robinhood 的加密货币产品。

此前 Robinhood 上线 WIF 让后者拉盘冲破 1 美元,成为第一个突破 1 美元的狗狗币。收购成功后,或将为 Robinhood 带来更多的平台用户以及加密资金,而 Robinhood 上的 meme 币也或将接入 Bitstamp,续创 DOGE 与 WIF 的「造福神话」。

Meme 币操盘手:你买的十个 Meme 币也许都是我发的

撰文:Mia,ChainCatcher

编辑:Marco,ChainCatcher

在和 ChainCatcher 谈到 Meme 的发行时,老麦(化名)用了一个老梗:把大象装进冰箱需要几步?

老麦看来,一个 Meme 项目就像「把大象装进冰箱」一样,只需要三步:预热发币、市值管理、社区维护。

在 Meme Summer 之际,ChainCatcher 对话了多位 Meme 币操盘手,他们或是主动跟着热点发了 Meme 币然后对项目进行运营;或是批发发行 Meme 币,发了一堆,不断转换热点;或是因为买 Meme 币把自己买成了「股东」,成为了项目的运营者。

在这场造富运动中,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根据 The Block Pro 数据显示,今年 5 月 ,Solana 区块链上共创建约 45.5 万种代币,Base 链则有 17.7 万种, BNB Chain 上有 3.9 万种代币,这还没计算其余的公链。

Solana 上创建的代币大多为 Meme 代币,其中部分原因归功于 Pump.fun 的爆火。

据估计,每天至少有超 10 万种代币在链上产生,一键发币的的环境,成为了 Meme 文化变现的天堂。

或许在你想着买一堆 Meme 币,总有一个会爆发的背后,是同一个团队在做批量发行。

不过,这场狂欢目前似乎看不到落幕的迹象,众多机构正纷纷加入。

项目方在做事

近日,小西(化名)向多家媒体投放了关于一个 Meme 币的广告,宣布他们的 Meme 币和一家影视公司合作,打造该 Meme 系列的影视作品。

小西介绍,他自己也一直混迹于各大「土狗」群,很多 Meme 项目其实并没有做好准备,也没想好要做什么,只是忽然蹭上了某一个热点,有了热度和流量,项目方就赶快公开打款地址,再敲定发币时间。

他所在的项目就是这种情况。

本来想慢慢建设的项目方,蹭上 Meme 热潮,就急匆匆的发了币。在没有什么概念以及产品支撑的情况下,这个项目便获得了成功。

「这个成功或许更多归功于市场的热度,现在很多 Meme 项目做与不做都取决于市场的热度。」小西说。

有名人加持的 Meme 项目,则更容易火起来。

美国网红卡戴珊姐妹的继父 Caitlyn Jenner 的 Meme 币 $Jenner,从 Pump.fun 到二级市场,上涨了千倍。

马斯克站台狗狗币则成为上轮牛市的涨幅代表。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虽然没亲自站台 Meme,但是市场上以其名字命名的代币却有很多,时不时因为他的新闻而暴涨暴跌。

不过,大多数「草根」Meme 项目,并没有影响力与 IP 的加持,项目流量则更多来源于市场热点。

如果项目方抓住了热点,成功开启预售,为项目带来了流动性和初始资金,有的项目则会开始做事。

「坦白讲,一开始我们什么都没有,用户却以为我们在对项目进程‘保密’。」小西说,后期有钱了之后,才进行项目建设。

当被问及这么做会不会有点太疯狂了,难道用户不会担心你们跑路吗?

小西表示:「这样的发币流程已经成为了现在 Meme 市场的常态,我无法确认别的土狗项目是否会跑路,但至少我们不会。」

就像小西说的一样,大部分 Meme coin 都源自于某个热点,亦或是某个市场热潮,资金到位之后项目方才会开始研究概念、路线以及未来规划。

至于「是否跑路」,对于选择投资 Meme 土狗的「10U 战神」而言,更像是在押宝,这种投机想法让 Meme 市场变得更加鱼龙混杂。

资深 Meme 玩家 R 仔(化名)表示,「任何初期的事情都会很乱,就像上世纪 90 年代的 A 股,大家也是半信半疑,目前 Meme 环境已经较上个牛市好很多了。」

Meme coin 正出现了一条产业链。

Meme coin 产业链

从名人发币,到各种动画形象、乃至于「表情包」发币,一切 Meme coin 都不是偶然。

老麦参与过多个 Meme 项目发行,在他看来,经营一个成熟的 Meme 项目就像「把大象放进冰箱」,只需要三步:预热发币、市值管理、社区维护。

这一套成熟的经营矩阵则涉及到了整个加密产业链。

发币先从预热开始,Meme 矩阵研究者 Ghost(化名)对 ChainCatcher 表示,预热一种是 Meme IP 的自我发酵,例如「pepe」「doge」这样的 IP,自身就具备流量,同时让大众获得共鸣博取大众流量;另一种,则是通过加密 KOL、社区长以及一些行业媒体的疯狂宣发。

老麦认为,宣发对于 Meme 是必要的,如果预期太高可能会导致散户和鲸鱼都很难介入。

当热度达到一定高点,就可以发币,当前的发售方式分为项目方预售和 pump 公平发射。

关于 Meme 的市值管理,部分项目方选择做市商介入,另一部分则是选择社区一起构建。

Ghost 认为,如果一个项目方在 Meme 还未发行的早期太过于注重宣传,一开始市值过高过高可能会导致参与预售者、空投者、或者项目方自己,把持不住从而放弃这个生态。

链上大部分「死掉」的 Meme 项目都呈现出高开低走的态势,不是被预售的投资者抛售,就是被不良项目方「一波流」圈钱跑路。

对此,老麦则表示,「市值管理应该得有做市商去介入,毕竟鲸鱼在一个 Meme 里面持续套利,很难做到曲线上涨。对于所谓的「项目方控盘」,大多数都是小单对敲,对于项目方来说则是‘永赚’」。(对敲:意指主力自己左手倒右手的一种常用操盘手法。)

对于项目维护而言,R 仔的经验之道则是,「高潮做宣传、低谷推计划」。

在市场高涨时,应该多做一些宣发工作,扩展市场;市场面临低谷时,则需要酝酿下一步计划、优化团队。

Meme 发展到后期,老麦坦言:「上大所是唯一的出路。」

上大所就意味着出圈,但是很少有 Meme 项目可以活到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是 Meme 的主战场。

上所也将 Meme 的部分生死交给了交易所,因为「流动性平平,产生不了资费」Meme coin 则会面临被交易所下架的风险。

所以,当上大所利好效应启动时,项目方也会配合上币宣发进行拉盘,此时,Meme coin 的币价则会到达一个新高度。

这个高度可能成为新的起点也可能成为终点。

「现在上所就会面临大量抛售」,老麦表示,目前 Meme 投机者基本上都会在利好完成时进行抛售,「他们不在乎卖飞,毕竟卖飞永赚」。

投机者是 Meme 赛道的主要受众,如何维护这一波投机者,这也是 Meme coin 发展中项目方最头疼的问题。

接盘侠 or 社区共识

不管是成功致富抑或被 Meme 阻击,每个项目背后真正活跃的一直都是币圈的草根用户。

R 仔介绍:「初期阶段喜欢进行快速交易的散户,到一定时期可能也会变得更加团结。」

Meme coin 可以理解为去中心化的象征,社区也正是去中心化集体意识的展现,当集体意识化为共识,Meme coin 的去中心化才能变得完整。

成功的 Meme coin 从来不仅仅是项目方主导,还来自社区集体意识的狂欢。

社区接手(CTO)不管是在 Meme 领域算是家常便饭,R 仔也是其中的一员。

当面临早期团队恶意跑路时,R 仔和一群志同道合社区 OG、KOL 开始自发地义务承担整个 Meme 项目的运营。

R 仔称:「我们的实力和 KOL 都很强大,后面的辉煌都是由现在的长期团队所完成的」。

在 R 仔眼中,从恶意团队手里拯救了一个项目,是社区共识的力量,也是社区共识为 Meme 项目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目前,每个 Meme 项目都会标配官方的 TG 群和 Discord 群,此外还会设立官方管理员以活跃氛围、解答部分用户问题。

大部分成熟的 Meme 项目都会开展定期的 AMA 活动,项目方向公众展示发展近况以及回答用户疑问,社区也可以向项目方提出建议。

相较于主流币的中心化而言,Meme 社区建立起的上下互联更加去中心化。

过度去中心化——Meme 成为投机的赌场

Meme coin 将去中心化发展到极致的同时,投机也在其中野蛮生长。

就老麦而言,一开始未曾想过会发币,Meme 的逐利性和投机性将他吸引到了这里。

链上的公开透明与去中心化性,使其成为了投机主义的天然温床。

在这里,老麦见证了太多 Meme 项目的出现和消失。

「项目对于我来说,就像宠物,我对它并没有过高的期待,在它诞生时我就看完了它的一生」。

很少有能真正破圈的项目,更多的项目都是在诞生与腰斩中,周而复始,但背后的团队,或许是同一个。

老麦为自己辩解:「我从不认为自己是大割,在 Meme 赛道上,多数是投机,本就有亏就有赚。」

在 Meme 的赌场里,人的欲望在高倍的涨幅中,无限被放大,越来越多的逐利投机者开始涌入。

Ghost 认为:「Meme 市场上很多『一夜情』,人们在当中疯狂套利。但之后,只剩下被牢牢套住的投机者,以及枯竭的流动性。」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这是 Meme 圈里经常出现的一句话,对于大部分每天购买 Meme 的玩家而言,买币更像是在买彩票。

「我每天买十个热门 Meme,总有一个会带来惊喜」,然而大部分情况则是十个代币都落空。

作为投资人兼「Builder」R 仔则从投资的理念来看待 Meme,「现在有很多 Meme 币具有一定应用场景,也开始逐渐走向一个好的长期发展,只要投资合理,我对这一块还是抱有信心的。」

在每个市场周期中,Meme 代币都会如影随形。一群热衷于某个特定 Meme 的投资者会聚集起来,短时间内推动某一资产价格攀升,这种策略已经在加密领域蔚然成风,在提升代币价格的同时,盘活了整个生态。

从 Solana、到 Base、再到当下的 Ton,Meme coin 正在引领这本轮牛市,越来越多的传统机构也将目光对准备 Meme, Avalanche 甚至创立专门的 Meme 代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