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欧易交易所OKX官网

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

原文作者:Ceteris

原文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去年在《》报告中,我专门写了一个「L2 战争」章节,其中阐述了我对 Rollup 领域的看法以及未来一年的趋势。主要观点如下:

  • Blast 是 Rollup 架构的混杂,并将导致「kumbaya」时期的结束。

  • L2 生态系统将变得更加碎片化和孤立,L2 都将推出自己的跨链 / 互操作性标准和 SDK 来启动新的链 /L3。

  • Rollup 需要使用替代性数据可用性层(DA)来扩展。

  • DA 作为价值累积来源将消失。DA 将迎来颠覆性创新,对 DA 收取溢价不再可行。

  • 以太坊的新牛市主题是「全局证明验证层和货币」。

  • DA 层的价值累积将受到限制。

  • 如果所有价值都汇集在排序层,那么 L2 代币的价值累积在理论上是正向的。

这篇文章的观点已经过时了。以太坊经历了重重危机,上面的这些观点现在已经被反复提起和讨论。甚至,你可以看到很大一部分以太坊社区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扩展 L1,而不再将价值让渡给 Rollup。

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

然而,每个人都在关注和讨论这一点,它就不再是真正的「alpha」或反向观点了。那么,我们今天看到了什么,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Rollup 现状

首先是收入。以太坊的收入在 EIP-4844 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这张来自 Galaxy 的图表给出了直观的解答,DA 不再是以太坊经济的重要价值驱动因素。

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

这完完全全是坏事吗?不!以太坊别无选择。正如我们所强调的,DA 经历了「颠覆性创新」,这意味着收取溢价变得更具挑战性。虽然我们确信以太坊仍然能够收取比其他 DA 层更高的费用,以便 Rollup 可以继承以太坊的完整安全性,但 Rollup 将在多大程度上做到这一点尚不清楚。共享 DA 层的主要好处是互操作性。通过共享 DA 层,跨链变得更安全,并且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规模经济。同样,虽然这是关键好处,但没有人真正知道这种好处价值多少。Rollup 会支付 10 倍于其他 DA 层的费用吗?还是说 100 倍?这个问题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只是我们不知道它是多少。

因此,以太坊 DA 费用收入的减少是自然而然的,它别无选择。现在,有些人开始质疑以太坊 Rollup 路线图,以 Max Resnick 和 Doug Colkitt 为代表。

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

https://twitter.com/0x doug/status/1831898285130330367 

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

既然现在大家对 DA 经历颠覆性创新对以太坊经济影响的看法一致,那么它注定要失败吗?

以太坊的前进之路

就像我们在年度展望报告中所说,以太坊的主题现在归结为「全球证明验证层和货币」。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

好吧,这并不完全正确,但我们确实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以太坊是最去中心化和历史最悠久的基础层,这使其在资产发行和验证证明方面比所有其他区块链都具有竞争优势。即使经济效益不那么强劲,但以太坊仍然是一项优质资产。然而,除去所有执行工作后,以太坊会回到 EIP-1559 之前的经济模式,其中 ETH 大部分被回收利用。

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开始看到很多人重新关注 L1 扩展,并让应用程序迁回到以太坊 L1。我们知道 L1 上的执行会产生费用。我们不知道的是世界是否会采用 ETH 作为货币。如果每个 Rollup 都使用 ETH 作为货币,那么它将成为像 BTC 一样在世界各地使用的非国家支持的货币。对我来说,这是一个乐观且可能的结果,挑战在于 Vitalik、Justin Drake、你或我是否认为 ETH 是货币在很大程度上无关紧要。

ETH 会成为世界货币吗?

我们回到之前的问题:为什么人们试图再次扩展 L1 规模并提高 L1 费用?这是否正确?Theia 的 Felipe 认为,如果我们只是根据 MEV 和费用对 L1 代币进行估值,那么它们无论如何都会归零,因此唯一能证明其估值合理的东西就是成为「新兴市场储备资产」,即「货币」。我支持这个观点。

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

最后,Wei Dai 认为,要使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在经济上可行,以太坊需要为 L2 提供网络效应,有两种方式:

  • 基于排序提供可组合性和抗审查性。

  • 更强大的共享结算,其中 L2 发行的资产也可以在其他 L2 上使用,以消除碎片化。

这是让以太坊长期发挥作用的唯一方法。

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

我认为以上所有观点都是可行的,但我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什么。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以太坊再次专注于扩展 L1,那么它只会变成「更糟糕的 Solana」,因为以太坊永远无法在 L1 执行方面与 Solana 竞争。我认为没有人真正知道结果,人们只是相信不同的东西。最终,市场将决定什么是有价值的。

42个人,年赚66亿美金,OnlyFans比全硅谷的AI创业公司都挣钱

原文来源:Founder Park

OnlyFans 又登上了科技板块的头条。

这家成人内容平台,年收入 66 亿美元,有人统计,这比硅谷所有新锐 AI 公司的收入总和还高。它是英国自 DeepMind 之后最成功的公司,是 TikTok 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内容平台。

OnlyFans 定义了某种类型的创作者经济。

更恐怖的是, 2023 年,他们把收入中的 53 亿美元分给了创作者,就算这样,他们还有 6.49 亿美元的营业利润。

CEO Keily Blair 在接受采访时宣称,OnlyFans 不做推荐算法,不会引入虚拟 AI 角色,甚至暂时不打算推出 AI 相关的功能。

而这一切的考虑,都是为了保护创作者的权益、让用户和创作者拥有更多选择权。

文章内容编译自 Matthew Ball 的文章、WSJ 的采访,Founder Park 进行了部分删减。

01 TikTok 之后,最具影响力的内容平台

虽然是一家私企,但作为英国公司,OnlyFans 仍需公开部分业务和运营数据。尽管信息有限,但足够让我们窥见其收入、利润、规模及市场地位。

从某种角度来看,它是自 2010 年 DeepMind 成立以来英国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同时也是继 2014 年 TikTok 通过 Musical.ly 走红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内容平台,特别是在创作者经济领域。

2023 年,OnlyFans 的年收入已达到惊人的 66 亿美元,五年前的收入是 3 亿美元。虽然疫情期间的爆发性增长不太可能重现,但 2023 年的收入依然比前一年增长了 19% ,也就是 11 亿美元,这比 2022 年的增速还快了 3 个百分点。尽管平台以订阅为基础,但现在超过 60% 的消费现在通过一次性交易完成,而且这些交易金额并不小,常常高达几十美元。

42个人,年赚66亿美金,OnlyFans比全硅谷的AI创业公司都挣钱

事实上,自 2021 年以来,订阅收入仅增长了 9%,而交易收入却飙升了 70%,占据了总收入增长的 88%。目前,OnlyFans 的收入已经是成人行业巨头 Aylo 的两倍,后者拥有包括 PornHub、Brazzers、RedTube、YouPorn 和 XTube 在内的多个品牌。OnlyFans 平台的注册用户已超过 3 亿,尽管并非所有用户都活跃或付费,但该平台并未披露具体细节。在地域分布上,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美国,英国和欧洲合计占比 16%,其余 17% 来自「世界其他地区」。

42个人,年赚66亿美金,OnlyFans比全硅谷的AI创业公司都挣钱

02 增长原因:市场空白期、高分成

收入的增长首先得益于品牌知名度的提升(「OnlyFans」一词已经成为创作者私域变现的代名词),有很多知名创作者入驻(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提供色情内容)。

此外,监管迫使许多成人内容平台删除了非常多内容(这些内容大多是未经任何合规流程上传的),并为新的内容上传进行了繁琐的身份验证流程。

同时,像 Reddit 和 Tumblr 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决定禁止色情内容,这不仅创造了市场空白,也迫使拥有大量粉丝的创作者将粉丝引导到其他平台。而且,许多 OnlyFans 创作者现在将 Reddit、Imgur、Instagram、TikTok 和 Twitter 等网站视为吸引 OnlyFans 客户的一种引流手段。在大多数类似情况下,平台会反对创作者将观众或消费引导到竞争对手的服务上——或者至少会尝试推出一个集成的功能/产品,可能会取代一个替代品。

然而,这些网站并没有直接与 OnlyFans 竞争(更重要的是,它们通常禁止色情内容),因此它们通常允许这种行为,只要它符合它们的服务条款并且不是太公开。此外,这些平台通常从 OnlyFans 创作者的推广中受益,因为这会有一些很容易带来病毒传播的内容,而且不需要这些平台支付费用。

OnlyFans 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其高达 80% 的收入分成率,创作者作为演员为制片公司或其他经纪公司工作的收入分成比例。

在 2023 年,OnlyFans 创作者收到了惊人的 53 亿美元的支付。作为比较, 2023-2024 赛季 NBA 的总薪水为 49 亿美元,而 NFL 的上限为 72 亿美元。在过去的五年里,OnlyFans 创作者总共收集了超过 150 亿美元。当然,这些联赛每个都有 500-1, 700 名玩家,而 OnlyFans 拥有大约 410 万创作者。

42个人,年赚66亿美金,OnlyFans比全硅谷的AI创业公司都挣钱

总的来说,OnlyFans 正在慢慢吞噬整个色情行业。创作者和色情明星可以以更安全的方式赚更多的钱,同时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并为观众提供更真实、差异化和有价值的体验。

顺便说一句,OnlyFans 的高收入分成之所以可行,是因为它没有给苹果分成(这会拿走所有收入的 15-30%)。事实上,iOS App Store 和谷歌的 Play Store 不允许色情应用。通常这样的禁令对于一个潜在的商业模式来说是一个丧钟,但基于浏览器的体验对于图像和视频观看以及聊天来说是足够的(只是对游戏不太友好),大多数潜在的 OnlyFans 客户不会因为基于网络的体验「不如」基于应用的体验,以及支付过程更慢、更烦人而受到阻碍(对于休闲游戏或电子商务来说,这不太行)。

03 顶级创作者拿走了大部分收入

与其他 UGC 平台的情况一样,OnlyFans 的收入高度集中在顶级创作者手中,他们获得了绝大多数收入,而大多数创作者的收益很少。

OnlyFans 上有超过 410 万个创作者账户(公司不披露独特创作者的数量;有些人运营多个账户)和超过 3.05 亿粉丝。一些创作者估计每月能产生数百万美元,但收入似乎遵循传统的正态分布。

平均来算,平均创作者有 74 个粉丝,每年支付 24 美元(或每月 2 美元),总计每年 1800 美元(其中 1450 美元归创作者所有)。然而,中位数创作者的收入可能要少得多。但根据之前 OnlyFans 内部的数据显示,前 0.1% 的创作者(其中一些人每月收入数百万)的收入是前 15% 创作者的 15 倍。

42个人,年赚66亿美金,OnlyFans比全硅谷的AI创业公司都挣钱

尽管如此,世界上很少有其他平台拥有超过一亿的每日平均活跃用户,这些人每年在平台的支出超过 20 美元。

顶级创作者中常见的一种技巧是一系列定价阶梯,包括一个免费版,例如基础:免费,标准:每月 5 美元,高级:每月 10 美元,VIP:每月 100 美元……,其中还可以有额外的交易(例如按次付费的消息或图像)。

为了减少流失,许多权益只对长期订阅者可用。顶级订阅者还可以直接与创作者沟通(这使得这些用户可以提出可能导致进一步额外收费的请求)。在许多情况下,回复实际上是由创作者的团队成员编写的——记住,这些创作者中的许多人现在都是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企业负责人——尽管这种所谓的欺骗导致了一些法律行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认识到,许多粉丝正在为超社会关系和连接幻想付费,而不仅仅是照片和视频。许多顶级账户不是限制级的,有些完全专注于 Patreon 或 Substack 的那种内容,而不是 OnlyFans,或者以其他方式只是对私人(但 PG-13 级)Instagram 照片的付费访问。

尽管 80% 的总收入转给了创作者,但 OnlyFans 产生了相当可观的利润。在 2023 年,该平台的净收入为 13 亿美元,毛利润为 8.19 亿美元(至少有一半的 4.88 亿美元销售成本将用于信用卡手续费,其余大部分与带宽、服务器等有关)。在所有开销之后,营业利润为 6.49 亿美元(占净收入的 50% 和总收入的 10%),过去五年总计为 17.4 亿美元。

42个人,年赚66亿美金,OnlyFans比全硅谷的AI创业公司都挣钱

2023 年,公司平均只有 42 名员工,两年前是 61 名。在这一年中,每位员工创造了 3100 万美元的净收入和 1550 万美元的营业利润。

自 2019 年以来,OnlyFans 已经向其两位所有者支付了 11 亿美元的股息,仅在 2023 年就支付了 4.72 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Leonid Radvinsky 曾在 2018 年创立了一家色情直播公司,当时他购买了 OnlyFans 的 75% 股份,那时的利润(可能)还没有累计超过 100 万美元。

04 新威胁:开放成人内容的 X、以及 AI

这几年出现了一些 OnlyFans 的竞争对手,其中一些甚至为创作者提供了更高的收入分成。然而,OnlyFans 的双边市场规模(即用户和创作者)已经证明是持久的,不仅仅是有利可图的。

42个人,年赚66亿美金,OnlyFans比全硅谷的AI创业公司都挣钱

然而,除了「OnlyFans 能变得多大?」之外,还有两个有趣的问题。

首先,X 是否能够成功进入这个领域,以及它将如何影响 OnlyFans?在 2024 年 6 月,Elon Musk 结束了该平台对色情内容的禁令,这一举措是在它推出付费订阅和封闭消息后不久。

第二,不仅仅是图像和视频,还包括生成性 AI,将如何影响这个类别。

随着更多替代品的出现,对「真品」的需求下降,而对超社会真实性的溢价却在上升。这种趋势是可以预见的。而且,生成式 AI 创作者却能够真正做到你想要的一切,而且只为你服务。与真实创作者不同,这些 AI 能讲多种语言,随时随地都可用,并且在未来还可能融入沉浸式 3D 的环境。

05 不做推荐算法,不引入 AI

今年 5 月份,在一次媒体采访中,OnlyFans 的 CEO Keily Blair 阐述了他们对于内容推荐的想法,以及对于 AI 的观点。Founder Park 进行了简单编译。

没有算法推荐、没有 AI

Jeff:你们是怎么通过推荐系统吸引粉丝的?

Keily Blair:我们没有任何粉丝的个性化推荐系统。

Jeff:好的,你们计划将 AI 加入到产品中吗?

Keily Blair:所以我们不允许 AI 生成的内容。真实的创作者可以使用 AI 来增强自己的内容,但禁止完全的 AI 虚拟人账户。

Jeff:每日使用时间对于社交媒体公司很重要,你们是怎么提升这个指标的?

Keily Blair:与许多其他社交媒体公司不同,这对我们来说实际上不是一个重要的增长指标。

Jeff:你们网站最大的流量来源是什么?

Keily Blair:我不知道。我不追踪这个指标。

Jeff:……那你是怎么得到这份工作的?(笑)但你很擅长用户增长,你肯定有这方面背景吧?

Keily Blair:实际上和很多科技公司 CEO 相比不同的是,我是学法律的,专门研究网络安全和隐私问题,这大概说明了不少问题。

Jeff:但是总之你们现在已经能轻松创收了,对吧?

Keily Blair:我认为 Onlyfans 的真正有趣的是,我们是一个让成年人真正拥有成人内容体验的空间。有时这包括「成人内容」,但它也可以包括体育、喜剧、综合格斗……基本上是任何创作者想要通过粉丝群体获利的地方,只要他们遵守我们的服务条款。

没有广告、严格审核作者身份

Jeff:为什么 Onlyfans 不通过平台推荐来帮助用户发现那些受欢迎的账户呢?毕竟,广告驱动的模式几乎是每个社交媒体平台的核心。

Keily Blair:这是因为广告驱动模式是社交媒体增长的关键,社交媒体平台通常都以这种方式构建。但是 Onlyfans 与许多其他平台不同,我们与创作者社区的利益一致。只有创作者成功了,我们才能成功。自从我们成立以来,我们已经向创作者支付了 150 亿。我们的商业模式意味着我们每赚一美元,创作者就赚 4 美元,我非常自豪。

Jeff:所以,OnlyFans 并不追求模仿那些以广告为主导的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模式,这在近年来似乎是个逆流而动的选择。我们见证了 TikTok、YouTube shorts、Instagram 和 Facebook 都在大力推广订阅和直接向创作者付费的功能。有趣的是,这种趋势与他们减少对创作者的收入同时发生。

我很好奇,你对这种竞争格局有什么看法,以及对于一个想要采用 OnlyFans 这种模式的平台来说,信任和安全问题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Keily Blair:确实,其他平台开始模仿 OnlyFans 的模式,尤其是在创作者变现和订阅机制方面,尽管他们在收入分配上可能没有那么慷慨。

我认为创作者和年轻一代都渴望更多的互动和公平的回报。Z 世代那些相对年轻的成年人希望与创作者建立联系,他们认为创作者应该得到应得的报酬。

OnlyFans 的一个关键区别在于,创作者始终拥有他们内容的版权。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将内容从平台上移除,这些内容不属于我们,而是属于创作者自己。对于其他平台,如果他们依赖广告收入,我理解这是一种额外的变现方式。但 OnlyFans 一直秉承这种订阅的盈利模式,我们的用户和创作者都习惯了这种规则。我认为其他平台在转向订阅模式时面临的挑战是,用户已经习惯了免费获取内容,他们需要感觉到这是独家内容,他们需要感觉到自己获得了更多价值。

在创作者经济和商业趋势方面,我们注意到订阅收入现在占我们总收入的比例中,其实比「微交易」(单次交易)收入要小。「微交易」包括付费解锁内容、私信、定制内容和幕后彩蛋等。有时,作为用户我可能不想订阅所有内容,我只想看某一件特定的事情。因此,让用户和创作者能够自由选择不同的变现模式,无论是订阅还是微交易,都非常重要。

至于信任和安全,这对我们的运营至关重要。在 OnlyFans,我们非常重视这一点。我们首先关注创作者的注册流程,因为这是最重要的环节。创作者必须经历一个非常严格的审核流程,他们必须向我们提供九种不同的个人信息,包括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比如美国,你必须提供社会安全号码。我们要求提供政府发布的身份证明、全名、银行账户细节、其他社交媒体账号等,这样我们就可以确保你在所有平台上都是同一个人。我们不会将这些数据用于其他目的,我们使用这些数据只是为了保护社区的安全,并建立问责制。

Jeff:但是在一些国家你们获得不了这些创作者的有效身份信息,你是怎么处理的?

Keily Blair:这确实很棘手。在那些我们实际上无法验证身份的国家,我们选择不在这些地区开展业务。我们必须确定我们的创作者在加入平台之前的年龄和身份,特别是如果他们选择分享成人内容的话。

Jeff:很明显,你们不允许未成年人在平台上无论是作为创作者还是观众出现。那如果我有一张我孩子的照片,作为一个创作者,我想分享给我的粉丝看,会怎样?

Keily Blair:肯定不行。

Jeff:好吧。那如果,只是如果,我想在我的 OnlyFans 账户上玩角色扮演,我是个穿着校服的女孩,会怎样?

Keily Blair:那也不行。所以我们不允许任何有关年龄暗示的角色扮演,Jeff。这对我来说是原则问题。我自己就有两个孩子,一个 9 岁,一个 11 岁。我希望他们能在网上有一个健康的环境。

作为一个社交媒体平台,我们非常重视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我们了解每个不同的平台模式都有其风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平台上所有超过 18 岁的用户都很有信心,我们允许成人内容的存在。我们必须面对不同的风险,所以我们在内容审核上的投入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平台没有端到端加密,即使是在私信中也是如此,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专注于保护社区的安全,确保社区只对成年人开放。

为了保护创作者而禁止使用 AI

Jeff:你们针对 AI 的一些决策是真的令我感到有些困惑了。比如说 Chatbot,它现在可能在许多事情上并不那么出色,但它在进行简单对话方面相当不错。除了订阅之外,创作者还需要花很多时间和交谈。其实这也算不上社交平台的秘密了,那些人气很高的创作者有专门的客服团队,他们完全可以训练机器人来模仿自己,然后就可以撒手不管了。这能省下一大笔开销。你们为什么不允许这么做呢?

Keily Blair:你说这是「简单对话」,但 OnlyFans 的私信里真的有很多非常深刻的内容,聊天机器人可处理不了这些。这个先不提,我觉得现在生成式 AI 的风险挺多的,这又涉及到法律问题了。现在大家都在探讨 AI 的未来:有的说 AI 会带来巨大的变革,有的担心会出现 AI 统治人类的末日场景,我们该怎么防范?……

但他们没解决 AI 目前正在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版权、归属等。它们不是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是现实问题,是现在就在侵犯创作者权益的问题。真的允许 AI 在系统中自由运行是有风险的。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允许创作者用 AI 来丰富内容,但它必须明确属于创作者,必须能向我们证明。

Jeff:Meta 那边就用了机器人,它们偶尔会假装是纽约公立学校孩子的父母。你的意思是你永远都不会允许使用生成 AI 来创作内容和社交互动吗?

Keily Blair:目前我们认为引入 AI 的好处还不足以抵消风险,但我们持续在关注这个领域的发展。我没有预知未来的水晶球,技术变化太快了。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有一个由律师、隐私专家、技术专家、开发人员组成的团队,他们正在研究现有技术以及它如何能够助力我们的创作者社区。如果哪天我们对保障措施有信心了,我们可能会考虑探索这个方向。但现在,根据目前的情况,我们还不适合这么做。

给用户和创作者更多选择权

Jeff:我注意到你之前公开表达过对一些推荐算法平台的不满。但与此同时,你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也在与这种模式合作,在 OnlyFans 上成功的创作者几乎都是在 Instagram、Twitter、YouTube 上已经成功的创作者。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看待这种共生关系的,你的业务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依赖于你似乎不太喜欢的这种模式。

Keily Blair:每个创作者都是在经营自己的事业。本质上,我们是一个帮助创作者和粉丝建立联系的平台。

有一份非常有意思的报告,它指出大多数创作者在 7 个甚至更多平台上运营,并且在这些平台上为不同的受众提供不同的内容。如果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彻底改变了创作者与粉丝互动的方式,如果其他平台对创作者与粉丝的互动产生了负面影响,我们就会受益。他们可能会最终选择 OnlyFans 作为主要平台,当然,前提是他们超过 18 岁并且通过了所有的验证。

确实,我认为我们和其他平台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共生关系,因为这一切都关乎创作者本人和他们的粉丝群体。但我们仍然需要建立保障措施,并且控制我们平台上的内容。比如允许用户有选择权,让他们能够选择每一个订阅,选择他们想要追随的每一个创作者,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作为一个粉丝,我不会对所有东西都感兴趣。我只对某些东西感兴趣。我是某些人的粉丝。我喜欢某些音乐家,我喜欢某些记者……

我们不想要推送通知,我们希望有选择,我们希望能够掌控。我们的创作者也希望掌控他们的粉丝群体。创作者可以屏蔽粉丝,他们可以决定不让某些人关注他们。所以对我来说,保持激励的一致性,专注于提供卓越的用户体验和创作者体验,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Jeff:是这样吗?你似乎在暗示这个平台可以成为其他平台不好体验的替代品。但我的意思是,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互联网本身如何在这些方面做得更好?或者,我们现在就应该这样做?OnlyFans 是建立在假设它将永远是一个互联网另类产品的基础上,你怎么看待整个互联网社交产品的发展?

Keily Blair: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真的希望我们可以建立更好的社交媒体平台,我们可以做出改变。我认为我们之前谈到的一些结构性问题确实让这变得困难。我们与众不同的地方,是我们在安全性方面取得了成功,同时考虑并意识到我们社交平台上普遍存在的风险,并适当地控制它们。

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将安全性融入设计之中,而不是事后再补救。这种从设计上就考虑安全性的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用户,同时也为我们的创作者提供一个更安全、更受控制的环境。这种前瞻性的思维方式,让我们能够在社交媒体领域中独树一帜,为用户和创作者创造真正的价值。

当然,事后的思考和努力总是有价值的,总比没有行动要好。因此,我抱有希望,互联网能够朝着那个方向前进,我期待我们能看到现在其他社交媒体更多的变革,以及一个更加积极乐观的社交媒体的未来。

基金会转移资产?Rollups 压制主网?以太坊的破局和展望分析

近期,围绕以太坊的发展和现状,行业里出现了不少争议的声音,质疑的焦点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质疑一 :以太坊基金会账户频繁转移 ETH,财务规划不透明,所持资产或可能难以维持后续运营发展。

相关事件:

1.  2024 年 8 月 24 日,以太坊基金会将 3.5 万枚 ETH 存入 Kraken,ETH 在随后 6 天市值下跌了 13%。

2.  2024 年 9 月 5 日 16:10,根据 @ai_9684xtpa 的监测,以太坊基金会再次转移 100 枚 ETH,该地址过去 8 个月内已累计在链上转移 2616 枚 ETH。

3.  2024 年 9 月 6 日 14:07 分,根据 Lookonchain 的监测,以太坊基金会于 15 分钟前将 1000 枚 ETH 转至 0xbC9a 开头多签地址,根据之前的交易模式,这个多签钱包账户或会将 ETH 转入 0xd779 开头钱包地址并转换成资产 DAI。

回应和讨论:

以太坊基金会 Justin Drake 在 2024 年 9 月 5 日 Raddit 平台上举办的第 12 次开放问答活动(下文简称 AMA) 上发布个人意见表示:以太坊基金会的财务报告很快会发布,估测以太坊基金会整体持有约 10 年的资金储备,资金储备会因以太坊价格的波动而出现大幅变化。

按当前资产市值价格计算, 以太坊基金会每年花费大约为 1 亿美元。以太坊基金会主要使用的以太坊钱包现持有资产价值大约为 6.5 亿美元。同时,以太坊基金会也有货币储备,可以覆盖未来几年的运营需要。

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在第 12 次 AMA 上表示:当前,以太坊基金会的预算策略是每年花掉剩余资金的 15% ,这意味着以太坊基金会能够持续运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力会变小。

根据媒体报道,以太坊基金会执行董事 AyaMiyaguchi 曾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以太坊基金会每年预算约为 1 亿美元,主要由赠款和工资组成,部分受助人只能接受法定货币支付。2024 年以来,基于复杂的监管原因,以太坊基金会被告知不要进行任何资金活动,目前无法提前分享计划。以太坊基金会的 ETH 转移交易并不是销售。

质疑二 :以太坊路线图规划过度聚焦于 Layer2 解决方案(主要指 Rollups),忽视了对以太坊主网 Layer 1 发展提升的关注,路线图需要修改。

回应和讨论:

以太坊研究员 Dankrad Feist  在第 12 次 AMA 上发布个人意见时表示:许多人认为,以 Rollups 为中心的路线图会削弱以太坊的费用收入和 MEV ,最终 Rollups 可能会成为寄生者。我认为这并不正确。

如今最高价值的交易仍将在以太坊主网 Layer1 上发生,而 Rollups 会通过为用户提供大量交易空间来扩展整个生态系统。这种关系是共生的:以太坊为 Rollups 提供廉价的数据可用性, Rollups 则让以太坊 Layer1  成为高价值交易的天然枢纽。

在推进以 Rollup 为中心的以太坊路线图的过程中,我相信扩展 Layer1 的执行能力也应当是一个目标, 它与路线图并不一定是冲突的,这表现在:

  • 数据可用性几乎是可以无限扩展的——无法扩展的最终限制实质上来自用户对以太坊的参与兴趣,即有多少人愿意认真运行全节点,并记录所有数据。

  • 执行能力必然会受到客观限制,但最终的受限瓶颈是单线程限制,在当下,状态访问是扩展以太坊 Layer1 执行能力的直接限制。

  • 通过 zkEVM 和并行化技术,以太坊 Layer1 的扩展能力能够提高 10 倍 ~ 1000 倍。Rollups 将提供剩余的扩展能力,以满足以太坊拥有「世界级别规模 」 的需求。

以太坊基金会的长期可持续计划是利用 SNARK 来扩展以太坊主网 Layer1 的 EVM 执行能力。除了大幅提高 Layer1 EVM Gas 限制带来的垂直扩展优势外,还有机会使用 EVM – in – EVM 预编译进行任意水平扩展,以低成本验证 EVM 内的 EVM 执行。

这种预编译将允许开发人员以编程方式启动新的 Layer1 EVM 实例,从而解锁执行分片的增压版本,其中分片的数量是无限的,并且单个分片是可编程的 Rollup,即「原生 Rollup 」。

基金会转移资产?Rollups 压制主网?以太坊的破局和展望分析

△ 以太坊 2024 年路线图由以下 6 个部分组成:

The Merge、The Surge、The Scourge、The Verge、The Purge 和 The Splurge

质疑三 :生态系统发展良好,但 ETH 的市场价值没有明显增长。

回应和讨论:

以太坊基金会的 Anders Elowsson 第 12 次 AMA 上发布个人意见时表示 :从长远来看,以太坊促成可持续的经济活动与 ETH 的市场价值增值有直接联系。如果设计一个可持续的经济活动系统,就在设计 ETH 的价格增长。反之亦然,设计 ETH 增值时必须确保以太坊促成可持续的经济活动。

短期内如果只关注「价格增长」而不考虑其来源,可能会导致长期的价值减少。我个人认为,当前的路线图实际上也是一个「价格增长路线图」。如果以太坊成功了,但 ETH 没有价格增长,我会感到惊讶甚至有些失望,不过这反而可能是购买 ETH 的机会,因为市场最终会意识到这个价格增长的理论。

以太坊基金会的 Justin Drake  在第 12 次 AMA 上表示:我个人认为 ETH 的价格增长与否要归结为流动性和溢价。针对流动性的关键指标是总费用,而不是每笔交易的费用。针对溢价的关键指标是 ETH 作为质押资产的使用比例 。未来,以太坊的成功目标是达到每秒 1000 万笔交易,即使每笔交易费用低于 1 美分,仍可带来每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质疑四 :Optimistic Rollups 的费用实际上比 ZK Rollups 还要便宜,按理说 ZK 是一种更优越的技术。

回应和讨论:

George Kadianakis 在第 12 次 AMA 上表示:以太坊基金会目前在多个阶段研究不同的零知识 (ZK)项目。

以太坊基金会的 Justin Drake  在第 12 次 AMA 上表示:我对将 SNARK 引入 Layer1 EVM 感到非常兴奋。在过去几个月里,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根据 Uma(来自 Succinct)的最新数据,目前证明所有 Layer1 EVM 区块的成本大约为每年 100 万美元,未来的优化将进一步降低这一成本。

预计到 2025 年这个时期 ,所有 Layer1 EVM 区块的证明成本可能仅为每年 10 万美元,这要归功于 SNARK ASIC 和堆栈各个层次的优化。以太坊基金会还正在加速 zkEVM 的形式化验证,这是由 Alex Hicks 领导的一个项目,预算为 2000 万美元。

对于信标链,我们最近的基准测试加速了基于哈希的签名与 SNARKs 聚合的时间表。这是实现信标链后量子安全的关键。

特殊机制组(SMG)以太坊研究员 Max Resnick 在接受 Bankless 播客采访时表示:ZK 是唯一真正能在带宽限制上做出突破的技术,Optimistic Rollups 做不到……

接下来该怎么做呢?我认为应该开始优化 ZK Rollups 所需的功能。

如果要继续走 Rollups 的路线,需要立即转向,让链上验证 ZK 证明的成本变得更低,而不是继续压低数据成本,因为现在链上的数据几乎已经是免费的了。

另外,我认为以太坊 Layer1 上的费用已经达到了一个平衡的水平,但如果你想推出一个应用,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当应用实现爆发式增长时,费用会变成怎样?

如果我是一个应用开发者,开发了一个可能会实现 100 倍增长的杀手级应用,能够带来大量用户,现阶段我不会选择在以太坊上发布 —— 因为在最好的情况下,如果我成功了,会让链堵塞,费用会变得高到不可用的程度。所以,基于这样的考虑,现在以太坊面临的真正重要的发展不是维持当前的平衡状态,而是要去创想到底能够有多强的扩展能力,强到可以吸引那些想要带来 100 倍用户增长的顶级应用开发者进入以太坊的生态系统

基金会转移资产?Rollups 压制主网?以太坊的破局和展望分析

以太坊的困境和质疑,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溯源初心,坚定看好以太坊的价值发展

相比于市场上对于以太坊的质疑,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依旧对以太坊的未来坚定看好,认为充满希望。在 2024 年的  ETHTAIPEI 活动中,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在接受媒体群访时曾经这样表示: 

「我认为未来 5 年,对于以太坊的发展来说将非常关键。因为在此之前,很多还处于理论化阶段或者规模较小的应用将从现在开始准备进入现实世界。区块链领域产生的很多想法已经通过很多尚未被充分认识的方式渗透到了更广泛的世界里。

非金融应用预计也将开始产生更大的影响。去中心化给这些项目带来的特殊好处是:几乎所有人都可以编写新的客户端,而当你你有了一个新客户端,你可以访问并写入相同的内容,不必从头开始建立你的网络效应。

同时,我预计以太坊基础的身份空间将快速增长,技术正在迅速改善,我真的希望它能很快见证更多主流用例引入使用。很多人都担心账户身份的问题,但目前当人们想要解决时,首要考虑的使中心化解决方案,我希望以太坊空间能够开创出真正的去中心化身份替代方案,并使它们能够便于获取使用。

此外,Stable Coins 可能给未来带来显著的影响,而以太坊可以帮助 Stable Coins 变得更加开放、去中心化、不需要依赖信任基础薄弱的第三方。你已经可以看到 Layer2 如 Base 这样的项目在进行的努力。」

 展望未来,市场还需要给以太坊一些时间

1. 展望 Pectra 升级

继 Dencun 升级之后,2025 年第一季度,以太坊将迎来又一次重大的技术更新 —— Pectra 升级。本次升级将进一步简化、完善创建和维护链上智能合约的过程,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更高效地开发更强大的应用程序,对于用户而言,也可以体验到更快的交易速度、更低的交易费用和更安全的链上用例。

Pectra 升级对于模块化区块链、抽象账户、抽象账户钱包等项目和用户都有直接的利好。此外,Pectra 升级中还有利好 ZK Prover 网络的技术改进提议,这也是增强 ZK 技术的努力。

2. 展望 PoS 机制、生态创新和强大的社区力量

PoS 共识机制是否会引导中心化风险的问题是不少区块链用户的疑虑所在。

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经如是表示:PoS 共识机制中心化的风险是目前最主要的挑战。关注度较高的、可能会带来中心化风险的情况包括 MEV 审查风险的增长和质押活动。

相比区块链世界其他有影响力的行业人士,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和以太坊的核心团队一直对以太坊上出现的各类中心化情形保持着高度警惕,并坚持对去中心化理念积极发声,这也是以太坊值得坚定展望的核心力量所在。

此外,虽然以太坊的用例创新和增长似乎进入了一个发展瓶颈期,但在区块链的世界里,得益于以太坊基础设施不断地升级和技术完善,以太坊的生态力量依旧强大,且它最独特的价值还在于有强大的社区力量 —— 这是可能发生颠覆式创新的必要基础,也是以太坊未来发展实现厚积薄发的坚定支持。

4.  展望 ZK 技术

在提升以太坊扩展性的 Layer2 生态领域, Optimistic Rollups 与 ZK Rollups 的发展适用争议目前已有一定的共识:短期内,兼容性更好的 Optimistic Rollups 的发展会快于基于 ZK 技术的生态发展。但从长期来看,能够确保实时交易有效性,并能提供隐私保障的 ZK Rollups 必然将得到更积极的发展。

隐私,是推动以太坊未来叙事新篇章的关键点所在。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在探讨以太坊需要的三个技术转型博文时曾表示:如果不进行隐私过度的技术转变,以太坊可能会失去大部分用户,以太坊可能会失败。

而 ZK 技术所提供的隐私保护场景,是其在区块链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正如 Vitalik Buterin 曾经在以太坊社区年度会议上所强调的内容:「未來 10 年,ZK-SNARK 將与区块链一样重要」。

随着技术的成熟,在以太坊下一步的发展中,ZK 技术相关的叙事会更加多样且更有吸引力。

5.  展望 ETH 

1confirmation 创始人 Nick Tomaino 于 2024 年 8 月 24 日在社交平台 X 上发布的第二季度合伙人信函中,表达了他强烈看好的数字资产发展趋势:ETH 市值或将在未来 5 年内超过 BTC。目前, BTC 的市值约高于以太坊市值的 4 倍,二者都会继续增长,但 ETH 最终会超过 BTC。

ETH 的价值累积对以太坊的成功至关重要,这依旧还是目前一个相对普遍的共识。正如以太坊基金会成员在第 12 次 AMA 上所言:ETH 的价值累积将通过总费用和资产溢价实现,ETH 的价值增长将支持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安全和经济活动,从而推动以太坊成为全球金融平台。

市场还会好吗?

近期,Mining行业对比特币的信心仍在增强,哈希率也随之不断创下新高。然而,由于投资者对市场明显缺乏信心,因此,链上交易量近期一直萎靡不振。

摘要

  • 近期,在Mining领域中,哈希率略低于历史最高水平。尽管Miners最近收入有所下降,但他们仍旧在继续加大投入,这表明该群体仍旧看好这一市场。

  • 投资者与交易平台的资金往来正在减少,交易量也随之全面萎缩,这表明投资者的交易兴趣已经减弱。

  • 比特币和以太坊ETF都出现了资金的净流出。然而,相比于后者,投资者明显仍对比特币市场兴趣更高。

Miners动向分析

Miners仍然是比特币网络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新币的主要生产者。他们不断地为新的区块提供哈希算力,作为回报,他们将获得新铸造的比特币和交易费用作为奖励。

毋庸置疑,Mining是一个极具风险的行业。因为Miners既无法控制他们投入的能源成本,也无法控制比特币的产出成本。

尽管市场状况不稳定,但Miners仍在继续部署新的ASIC硬件,这推动全网总算力继续走高(14日移动均线),达到666.4EH/s,仅比其历史峰值低1%。

市场还会好吗?

图一:比特币网络平均哈希率

我们知道,随着哈希率的波动,比特币协议会自动调整出块的难度。因此,随着哈希率的增加,成功挖掘新区块的难度也会相应上升。

目前,挖掘一个新区块所需的平均哈希值为338,000 exahash。这是比特币诞生以来第二高的历史记录,它凸显了Mining领域日益残酷激烈的竞争现状。

市场还会好吗?

图二:Mining难度(14日移动均线)

但是,自3月份币价创下新高以来,Miners的收入却出现了大幅下降。这很大一部分归因于费用下降——因为整体市场流动性下降,以及Runes和铭文的相关交易费用都在下跌而共同导致。

在当前,比特币的现货价格仍然高于5.5万美元。因此,区块补贴相关的Miners收入仍然相对较高,但仍比之前的峰值低22%左右。

  • 区块补贴收入:8.24亿美元

  • 交易费收入:2,000万美元

市场还会好吗?

图三:Miners收益明细(30日移动均线)

但随着Miners的收入下降,我们认为,他们也会逐渐开始面对财务压力。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他们30日内的Mined-Supply百分比,来看看事实是否支持我们的推断。

由于Mining行业资本投入密集且竞争激烈,Miners所挖出的大多数比特币都被他们用以支付高昂的硬件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近期会“截留”一部分他们挖到的比特币,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转手就把它们都卖掉。

这一点颇为耐人寻味,因为Miners的交易策略往往是顺周期的——在下跌期间,他们是卖家,而到了币价上涨的时候,他们就会摇身一变,转为长期持有者。但近期,哈希率一直在上升,这代表着比特币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这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影响Miners群体的盈利能力。

市场还会好吗?

图四:Miners群体的Mined-Supply百分比

链上结算放缓

链上结算量的大小也能反映当前的市场是否健康。单看实体调整后的交易量,全网每天结算的交易总量约为62亿美元。

这一指标近期已下降至年平均水平,表明网络使用率和吞吐量都有明显下降。一般而言,这一现象的负面意义比较明显。

市场还会好吗?

图五:比特币资产转移量动量

交易意愿下降

尽管市场格局不断变化,但CEX仍旧始终是投机活动和价格涨落中的核心枢纽。因此,通过评估这些CEX的链上交易量,我们可以一窥当前投资者的交易意愿。

对CEX的资产流入和流出动量进行30天/365天交叉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近期,月平均交易量远低于年平均线。这凸显了投资者需求正在不断下降,而且,当前价格范围之内,价格投机活动也在相应减少。

市场还会好吗?

图六:比特币交易量动量

接下来,我们将研究交易所的现货交易量。在这里,我们着重关注90日MinMax标量,该标量标准化研究特定时间段内,交易量极值的+1/-1标准差范围内的波动情况。

这一指标同样向我们揭示了现货交易量持续衰减这一事实,这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我们的观点。

市场还会好吗?

图七:比特币现货交易量动量(90日标准化)

此外,我们引入CVD指标,用来估算现货市场中,目前买入和卖出压力之间的净平衡情况。我们注意到,投资者的抛售压力过去90天内一直在增加,这同样导致价格下跌。

市场还会好吗?

图八:现货CVD指标(90日标准化)

最后,我们评估比特币的价格动量。我们可以看到,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逡巡不进,8月正值和负值均有。这与之前的两个指标形成了鲜明对比——另两个指标在同一时期都为负值。

市场还会好吗?

图九:现货RSI指标(90日标准化)

分别结合成交量、CVD和MinMax这三个指标,我们能够生成一个特征值介于1和-1之间的投资情绪热力图。接下来我们将其放在下面的这个数值框架中来考虑:

  •     值为1表示高风险

  •     值为0表示中等风险

  •     值为-1表示低风险

市场还会好吗?

图十:投资情绪热力图

ETF情况分析

比特币ETF于1月推出后,以太坊ETF在8月接踵而至。这两起事件对于数字资产行业而言,有着里程碑式的影响力,它们共同为美国传统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接触这两种主流数字资产的捷径。

比特币ETF这边,美元的资本流动自2024年8月以来呈现走弱态势,目前,每周有1.07亿美元流出市场。

市场还会好吗?

图十一:美国现货比特币ETF资产流向(7日移动均线)

近期以太坊ETF的表现也是一潭死水,同样出现了净流出。主要是由Grayscale ETHE产品的赎回所引发,而其他渠道的资产流入并不足以抵消赎回流出量。

以太坊ETF的总流出量为-1,310万美元。这凸显了当前,比特币和以太坊市场规模之间的巨大差异。

市场还会好吗?

图十二:美国现货以太坊ETF资产流向(7日移动均线)

为了近似估计ETF对比特币和以太坊市场的影响,我们以现货交易量为准绳,对其ETF的净流量偏差进行了标准化。其比率使我们能够直接比较ETF在这两个市场的相对权重。

如下图所示,ETF对以太坊市场的相对影响大致相当于现货交易量的±1%,而比特币ETF则为±8%。这表明,市场对比特币ETF的兴趣仍然远远大于以太坊ETF。

市场还会好吗?

图十三:比特币/以太坊ETF市场比较

总结

Miners仍然对比特币市场表现出极大的信心,尽管收入大幅下降,但哈希率只是略微低于历史最高水平。

然而,由于这一群体的交易行为往往是顺周期的——在下跌期间,他们是卖家;而在上涨期间则是持有者。因此,如果价格进一步下跌,他们可能会转而进一步抛售比特币。

与此同时,市场中的交易继续减少,交易量全面萎缩,表明投资者兴致恹恹。机构方面,这一趋势表现得同样明显,比特币和以太坊ETF均出现了资产的净流出。

中国传统文化在Web3复兴的可能性

华人不如洋人吗?

香港Web3嘉年华现场大多数都是华人,讲座和活动也有大半以华语为主。其实从我入场的2013年开始,华人向来是区块链领域的重要参与力量,当年有烤猫和阿瓦隆矿机,有比特币中国、火币等等,国内在整个比特币的矿业和交易所方面占据半壁江山。今天,尽管矿业和交易所被封杀殆尽,但更多的华人开发者、资本方和投资者继续以各种形式参与这一浪潮,不甘落后。

但华人玩家经常自我贬低,“国人项目狗都不玩”,明明是国人的东西也要拉外国人来背书,或者干脆冒充外国人。

对华人项目的偏见似乎情有可原,因为华人项目方惯于割韭菜,坑人不少。但仔细想来,其实西方的“大割”也不少。当年有Mt.gox的法胖,有冒充中本聪的CSW,有连华尔街一起割的FTX的SBF……他们割韭菜可比华人老板们狠多了。同样是搞交易所的,华人里前有杨林科,后有赵长鹏,都是相对规矩体面的,同样是搞分叉,吴忌寒言行一致拿全副家当下注,也比CSW体面。哪怕是经常被人揶揄的“孙割”,其实也没有造过大孽,和那几位西方大割相比也只能自愧不如。

我当然也不是要倒转地图炮去轰击西方人,其实华人也好洋人也好,割韭菜的都不少,这是整个加密运动在这个初期阶段必须经历的现象。

区块链是一块蛮荒的新大陆,是数字世界中的“无主之地”。历史证明在探索和开发新大陆的早期阶段乱象迭起,偷盗横行,这是正常现象。所谓乱世出英雄,如果没有经历相对蛮荒的竞争,过早建立秩序,那么这种秩序恐怕还是旧秩序的简单延续。而要推倒重来,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混乱是必须经历的。

而在这个无主之地,早期能够迅速发家的往往都不是优雅的绅士,西方大航海时代最初开疆拓土的先驱也有很多是失意者、异端、流氓、海盗、罪犯等等。

区块链编年史

说到这里我又想重复一遍我的“新大陆编年史”。我认为从发现无主之地开始,新大陆的开拓可以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探索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始于哥伦布和中本聪,他们的壮举在于发现了新大陆——一个富饶的无主之地。这块大陆究竟能开拓成什么样子,他们并不清楚,但他们知道自己在努力摆脱旧秩序、探寻新出路。

2.拓荒阶段

当人们发现新大陆是全新的蛮荒之地,而不是富庶的东方时,有些人可能会失望,但另一些人可能更加兴奋。因为新大陆是未知的,存在太多不确定性。所以追求确定性的商人更偏爱走过好望角,继续传统的贸易方式。而敢于去新大陆拓荒的,往往在旧世界中并没有强硬的资源或背景,他们看重的与其说是新大陆的资源,不如说是“无主”的环境,使得冒险家们更容易白手起家。

所以这一阶段的新大陆是混乱无序、私掠横行的,当然秩序也开始自发地建立起来了。

这一阶段,淘金客和奇珍贸易是主流,冒险家们需要把财富带回旧大陆兑现,矿工、炒币客和传销者在这一时期很容易赚钱,简而言之,鉴于大多数人对新大陆过于陌生和恐惧,所以这一阶段谁胆子大谁就能发家致富。

3.殖民阶段

第三个是殖民阶段,当然这几个阶段之间是有交叉重叠的。拓荒阶段我指的是从蛮荒到秩序的初步建立,但开拓者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还是以旧世界为中心的,新大陆的经济并没有自成体系,而是最终要到旧大陆去兑现。

但同时还有一批人试图在新大陆建立家园,把他们的生活重心放在新世界,包括他们一生中可能大部分时间都在新大陆活动,他们赚取的利益也可以越来越多地在新大陆内部兑现。这类人不再是冒险家,而是殖民者。

殖民者的动机有两类,一是商业利益驱动,在最初阶段过去之后,想在新大陆简单地拾取黄金或珍奇异宝已经不那么有利可图了,需要建立更加稳定和持久的商业模式,例如建立种植园或根据地,来提供稳定的产出。而这些根据地总需要有人来长期打理,这就需要一批甘愿在新大陆长期生活的移民。这一批人的价值观还是属于旧世界的,他们依附于东印度公司之类的大型机构,或者现在的华尔街等大型资本,为他们打工,帮助资本家攫取和管理新大陆的财富。但他们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已经逐渐转移到新世界了,所以也会有在新大陆扎下根来的愿望。

还有一部分殖民者是由信仰驱动的,他们往往是在旧大陆的失意者,他们试图逃脱旧大陆败坏或固化的环境,怀抱理想信念来新世界建立自由家园。

就大航海时代而言,对应的就是耶稣会和清教徒,信奉天主教的耶稣会士因为在旧大陆感受到新教的威胁,难以打开局面,所以积极前往东方或新大陆传播教义;而清教徒反感天主教,认为英国圣公会的革新并不彻底,新教徒仍然饱受迫害,所以希望到新大陆建立理想家园。

最终天主教在南美洲取得了不小成果,而满载清教徒的五月花号则在北美洲扎下根来。

对应于区块链历史,我认为我们现在大致处于这个殖民阶段。一方面旧大陆的老钱们开始在新世界建立常驻机构,试图垄断新世界的利益产出;另一方面也有越来越多在旧大陆不满的人,怀着各式各样的理想信念投身于新大陆,试图在新世界建立精神家园。

4.独立革命

再之后就该独立革命了,随着新大陆上的殖民者的增多,和经济体系的丰满,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做旧大陆老钱们的提款机,他们仍然愿意和旧大陆贸易,但是要求脱离旧大陆的控制,因此他们最终将以新的体制在新大陆建立独立的政体。美国的独立证明了独立革命是可能的,也是进步的。当然这一革命也并非必然成功,区块链的未来究竟是始终被控制在旧大陆的秩序之下,还是能够成功形成独立性,目前看还悬而未决,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我希望“网络国家”一定会取代“民族国家”,成为独立的新秩序。

5.反攻旧大陆

新秩序建立之后,蒸蒸日上的新世界最终将会反超旧大陆,成为世界秩序的引领者。而另一方面,旧大陆的矛盾日益加剧,旧秩序自行崩塌,乃至于走向“世界大战”,而有赖于空间和体制的独立性,新世界在大战中独善其身并加速发展,最终反过来重新制定天下秩序,引领世界文化和经济。旧世界最终将会心甘情愿地把黄金运到新世界,把货币锚在新世界,就连观念和制度也向新世界看齐,这就是我理想中的“比特币本位”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在Web3复兴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文化在Web3复兴的可能性

信仰

既然我们在这个对标“五月花号”的位置上,那么我今天要重点讨论的,就是我们可以有什么样的信仰。

我在“三重伟大的加密文艺复兴”一文中,就把“信仰”与思想和权力一道,视作人类社会的三重要素。

要注意信仰并不一定诉诸宗教,宗教只是承载信仰的一种形式。我这里谈的信仰是广义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信仰,每个社会或文化也都必然包含信仰的维度。

什么是信仰?简而言之,信仰是提供有超越性的意义寄托的东西。

追求“意义”是人类的特征,是“自由意志”的体现——如果说你的行为是出于自由意志,意思是你不是因为本能或盲从做出的,而是处于自己的权衡或筹划做出的行动。你做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你自由的体现。

除了游戏的意义是内在的,许多行动的意义都要诉诸外部的事物,比如工作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买房,买房是为了结婚,结婚是为了生娃,等等。我们不断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到下一段生命之中。但所有人的寄托都会遭遇到一个绝望的极限,那就是生命的有限性——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且如此短暂。

想要完全不考虑任何超越性的追求而正常生活,个别人也许能做到,但人类社会作为整体不可能在完全排除超越性的前提下维系起来。事实上,超越有死性是人类文明的永恒主题,也是思想与技术的原动力。科学家们也许不相信天国或来世,但是把自己的姓名冠名给某个常数是大多数科学家都不会拒绝的最高荣耀。文学家和艺术家、匠人和工程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长留于世,而最普通的老百姓也经常把未来寄托于子女。

超越性的意义追求,是人类文明的共性;而具体以何种方式寄托超越性,则体现出人类文明的差异性,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追求方式。

那么到了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还能信仰什么?

现实的超越性

上面我说的超越性,指的是超越人类个体生命,但并不必然要求超越人类群体乃至整个现实世界。但是西方文化中,提供超越性意义寄托的东西,往往也是超越性的存在,后一个“超越”指的是超越于现实世界、超越于实际经验的东西。彼岸世界、末日审判、灵魂转世、六道轮回……西方和印度的宗教提供的就是这些超越性存在,以满足人们对超越性意义的追求。

但还有一些承载超越性追求的东西本身是现实的,例如真善美、尊严、公义、身后名等等。

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句诗讲的就是两种超越于个体生命的意义寄托:爱情和自由。孟子讲“舍生而取义”也是如此。还有科学家为了优先权和冠名权争夺,也是一种“身后名”。仁人志士还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把史书当作超越性意义的承载者了。

这类在现实世界中寄托超越性追求的方式,东西方社会都存在,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加显著。

总之,超越个体自我有限性的方式,都是要把狭义的自我扩展到更高层次的自我那里去,在西方宗教那里,这个超越性的自我是不朽的灵魂,是超验世界中的我的本体。而在中国文化中,自我超越的方向是“己身→天下”,归根结底是留下我印记的这个现实世界被视作我个体生命的延续。

中国传统文化在Web3复兴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文化在Web3复兴的可能性

未完待续…

BA Labs提议Sky逐步投票剥离wBTC抵押资产敞口

9月13日消息,根据周四的一篇治理文章,MakerDAO重塑品牌Sky将投票决定从其生态系统中完全移除wBTC,这可能是DeFi的一个重大发展,因为该平台拥有2亿美元的wBTC抵押贷款。 DeFi风险管理公司BA Labs是Sky协议治理中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此前该公司曾提议减少对wBTC的投资,原因是Tron创始人Justin Sun参与基础资产托管人的工作被认为存在风险。 周四,BA Labs提议分五步逐步剥离所有wBTC的抵押资产敞口,第一步从9月26日开始。每一步都将被投票决定。“我们发现,法律尽职调查无法提供足够的保证,”BA Labs在其提案中表示。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来源:机器之心

大语言模型还能向上突破,OpenAI 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北京时间 9 月 13 日午夜,OpenAI 正式公开一系列全新 AI 大模型,旨在专门解决难题。这是一个重大突破,新模型可以实现复杂推理,一个通用模型解决比此前的科学、代码和数学模型能做到的更难的问题。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OpenAI 称,今天在 ChatGPT 和大模型 API 中新发布的是该系列中的第一款模型,而且还只是预览版 ——o1-preview。除了 o1,OpenAI 还展示了目前正在开发的下次更新的评估。

o1 模型一举创造了很多历史记录。

首先,o1 就是此前 OpenAI 从山姆・奥特曼到科学家们一直在「高调宣传」的草莓大模型。它拥有真正的通用推理能力。在一系列高难基准测试中展现出了超强实力,相比 GPT-4o 有巨大提升,让大模型的上限从「没法看」直接上升到优秀水平,不专门训练直接数学奥赛金牌,甚至能在博士级别的科学问答环节上超越人类专家。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奥特曼表示,虽然 o1 的表现仍然存在缺陷,不过你在第一次使用它的时候仍然会感到震撼。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其次,o1 给大模型规模扩展 vs 性能的曲线带来了一次上翘。它在大模型领域重现了当年AlphaGo 强化学习的成功 —— 给越多算力,就输出越多智能,一直到超越人类水平。

也就是从方法上,o1 大模型首次证明了语言模型可以进行真正的强化学习。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开发出首个 AI 软件工程师 Devin 的 Cognition AI 表示,过去几周一直与 OpenAI 密切合作,使用 Devin 评估 o1 的推理能力。结果发现, 与 GPT-4o 相比,o1 系列模型对于处理代码的智能体系统来说是一个重大进步。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最后在实践中,o1 上线之后,现在 ChatGPT 可以在回答问题前先仔细思考,而不是立即脱口而出答案。就像人类大脑的系统 1 和系统 2,ChatGPT 已经从仅使用系统 1(快速、自动、直观、易出错)进化到了可使用系统 2 思维(缓慢、深思熟虑、有意识、可靠)。这让它能够解决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

从今天 ChatGPT 的用户体验来看,这是向前迈进一小步。在简单的 Prompt 下,用户可能不会注意到太大的差异,但如果问一些棘手的数学或者代码问题,区别就开始明显了。更重要的是,未来发展的道路已经开始显现。

总而言之,今晚 OpenAI 丢出的这个重磅炸弹,已经让整个 AI 社区震撼,纷纷表示 tql、睡不着觉,深夜已经开始抓紧学习。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下 OpenAI o1 大模型的技术细节。

OpenAI o1 工作原理

在技术博客《Learning to Reason with LLMs》中,OpenAI 对 o1 系列语言模型做了详细的技术介绍。

OpenAI o1 是经过强化学习训练来执行复杂推理任务的新型语言模型。特点就是,o1 在回答之前会思考 —— 它可以在响应用户之前产生一个很长的内部思维链

也就是该模型在作出反应之前,需要像人类一样,花更多时间思考问题。通过训练,它们学会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尝试不同的策略,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 OpenAI 的测试中,该系列后续更新的模型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这些具有挑战性的基准任务上的表现与博士生相似。OpenAI 还发现它在数学和编码方面表现出色。

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资格考试中,GPT-4o 仅正确解答了 13% 的问题,而 o1 模型正确解答了 83% 的问题。

模型的编码能力也在比赛中得到了评估,在 Codeforces 比赛中排名 89%。

OpenAI 表示,作为早期模型,它还不具备 ChatGPT 的许多实用功能,例如浏览网页获取信息以及上传文件和图片。

但对于复杂的推理任务来说,这是一个重大进步,代表了人工智能能力的新水平。鉴于此,OpenAI 将计数器重置为 1,并将该系列模型命名为 OpenAI o1。

重点在于,OpenAI 的大规模强化学习算法,教会模型如何在数据高度有效的训练过程中利用其思想链进行高效思考。换言之,类似于强化学习的 Scaling Law。

OpenAI 发现,随着更多的强化学习(训练时计算)和更多的思考时间(测试时计算),o1 的性能持续提高。而且扩展这种方法的限制与大模型预训练的限制有很大不同,OpenAI 也还在继续研究。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评估

为了突出相对于 GPT-4o 的推理性能改进,OpenAI 在一系列不同的人类考试和机器学习基准测试中测试了 o1 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推理任务中,o1 的表现明显优于 GPT-4o。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o1 在具有挑战性的推理基准上比 GPT-4o 有了很大的改进。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o1 在广泛的基准测试上比 GPT-4o 有所改进,包括 54/57 MMLU 子类别,图示出了 7 个以供说明。

在许多推理密集型基准测试中,o1 的表现可与人类专家相媲美。最近的前沿模型在 MATH 和 GSM8K 上表现得非常好,以至于这些基准测试在区分模型方面不再有效。因此,OpenAI 在 AIME 上评估了数学成绩,这是一项旨在测试美国最聪明高中数学学生的考试。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在一个官方演示中,o1-preview 解答了一个非常困难的推理问题:当公主的年龄是王子的两倍时,公主的年龄与王子一样大,而公主的年龄是他们现在年龄总和的一半。王子和公主的年龄是多少?提供这个问题的所有解。

在 2024 年 AIME 考试中,GPT-4o 平均只解决了 12% (1.8/15) 的问题,而 o1 在每个问题只有一个样本的情况下平均为 74% (11.1/15),在 64 个样本之间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为 83% (12.5/15),在使用学习的评分函数对 1000 个样本重新排序时为 93% (13.9/15)。13.9 分可以跻身全美前 500 名,并且高于美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分数线。

OpenAI 还在 GPQA Diamond 基准上评估了 o1,这是一个困难的智力基准,用于测试化学、物理和生物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了将模型与人类进行比较,OpenAI 聘请了拥有博士学位的专家来回答 GPQA Diamond 基准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o1 超越了人类专家的表现,成为第一个在该基准测试中做到这一点的模型

这些结果并不意味着 o1 在所有方面都比博士更有能力 —— 只是该模型更擅长解决一些博士应该解决的问题。在其他几个 ML 基准测试中,o1 实现了新的 SOTA。

启用视觉感知能力后,o1 在 MMMU 基准上得分为 78.2%,成为第一个与人类专家相当的模型。o1 还在 57 个 MMLU 子类别中的 54 个上优于 GPT-4o。

思维链(CoT)

与人类在回答难题之前会长时间思考类似,o1 在尝试解决问题时会使用思维链。通过强化学习,o1 学会磨练其思维链并改进其使用的策略。o1 学会了识别和纠正错误,并可以将棘手的步骤分解为更简单的步骤。o1 还学会了在当前方法不起作用时尝试不同的方法。这个过程极大地提高了模型的推理能力。

编程能力

基于 o1 进行了初始化并进一步训练了其编程技能后,OpenAI 训练得到了一个非常强大的编程模型(o1-ioi)。该模型在 2024 年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赛题上得到了 213 分,达到了排名前 49% 的水平。并且该模型参与竞赛的条件与 2024 IOI 的人类参赛者一样:需要在 10 个小时内解答 6 个高难度算法问题,并且每个问题仅能提交 50 次答案。

针对每个问题,这个经过专门训练的 o1 模型会采样许多候选答案,然后基于一个测试时选取策略提交其中 50 个答案。选取标准包括在 IOI 公共测试案例、模型生成的测试案例以及一个学习得到的评分函数上的性能。

研究表明,这个策略是有效的。因为如果直接随机提交一个答案,则平均得分仅有 156。这说明在该竞赛条件下,这个策略至少值 60 分。

OpenAI 发现,如果放宽提交限制条件,则模型性能更是能大幅提升。如果每个问题允许提交 1 万次答案,即使不使用上述测试时选取策略,该模型也能得到 362.14 分——可以得金牌了。

最后,OpenAI 模拟了 Codeforces 主办的竞争性编程竞赛,以展示该模型的编码技能。采用的评估与竞赛规则非常接近,允许提交 10 份代码。GPT-4o 的 Elo 评分为 808,在人类竞争对手中处于前 11% 的水平。该模型远远超过了 GPT-4o 和 o1——它的 Elo 评分为 1807,表现优于 93% 的竞争对手。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在编程竞赛上进一步微调使得 o1 能力又增,并在 2024 年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规则下排名前 49%。

下面这个官方示例直观地展示了 o1-preview 的编程能力:一段提示词就让其写出了一个完整可运行的游戏。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人类偏好评估

除了考试和学术基准之外,OpenAI 还在更多领域的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式提示上评估了人类对 o1-preview 和 GPT-4o 的偏好。

在这次评估中,人类训练者对 o1-preview 和 GPT-4o 的提示进行匿名回答,并投票选出他们更喜欢的回答。在数据分析、编程和数学等推理能力较强的类别中,o1-preview 的受欢迎程度远远高于 GPT-4o。然而,o1-preview 在某些自然语言任务上并不受欢迎,这表明它并不适合所有用例。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在需要更强大推理能力的领域,人们更青睐 o1-preview。

安全

思维链(CoT)推理为安全和对齐提供了新的思路。OpenAI 发现,将模型行为策略整合到推理模型的思维链中,可以高效、稳健地教导人类价值观和原则。通过向模型教导自己的安全规则以及如何在上下文中推理它们,OpenAI 发现推理能力直接有利于模型稳健性的证据:o1-preview 在关键越狱评估和用于评估模型安全拒绝边界的最严格内部基准上取得了显著的改进。

OpenAI 认为,使用思维链可以为安全和对齐带来重大进步,因为 1)它能够以清晰的方式观察模型思维,并且 2)关于安全规则的模型推理对于分布外场景更具稳健性。

为了对自己的改进进行压力测试, OpenAI 在部署之前根据自己的安全准备框架进行了一系列安全测试和红队测试。结果发现,思维链推理有助于在整个评估过程中提高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OpenAI 观察到了有趣的奖励黑客攻击实例。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安全准备框架链接:https://openai.com/safety/

隐藏思维链

OpenAI 认为隐藏思维链为监控模型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假设它是忠实且清晰的,隐藏思维链使得能够「读懂」模型的思想并了解其思维过程。例如,人们将来可能希望监控思维链以寻找操控用户的迹象。

但要做到这一点,模型必须能够自由地以未改变的形式表达其思想,因此不能在思维链方面训练进行任何政策合规性或用户偏好性训练。OpenAI 也不想让用户直接看到不一致的思维链。

因此,在权衡用户体验、竞争优势和追求思维链监控的选项等多种因素后,OpenAI 决定不向用户展示原始的思维链。OpenAI 承认这个决定有不好的地方,因此努力通过教导模型在答案中重现思维链中的任何有用想法来部分弥补。同时,对于 o1 模型系列,OpenAI 展示了模型生成的思维链摘要。

可以说,o1 显著提升了 AI 推理的最新水平。OpenAI 计划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发布此模型的改进版本,并期望这些新的推理能力将提高将模型与人类价值观和原则相结合的能力。OpenAI 相信 o1 及其后续产品将在科学、编程、数学和相关领域为 AI 解锁更多新用例。

OpenAI o1-mini

o1 是一个系列模型。这次 OpenAI 还一并发布了一个 mini 版 OpenAI o1-mini。该公司在博客中给出了 preview 和 mini 版的不同定义:「为了给开发者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我们也发布了 OpenAI o1-mini,这是一个尤其擅长编程的更快、更便宜的推理模型。」整体来看,o1-mini 的成本比 o1-preview 低 80%。

由于 o1 等大型语言模型是在大量文本数据集上预训练,虽然具有广泛世界知识,但对于实际应用来说,可能成本高昂且速度慢。

相比之下,o1-mini 是一个较小的模型,在预训练期间针对 STEM 推理进行了优化。在使用与 o1 相同的高计算强化学习 (RL) pipeline 进行训练后, o1-mini 在许多有用的推理任务上实现了相媲美的性能,同时成本效率显著提高。

比如在需要智能和推理的基准测试中,与 o1-preview 和 o1 相比,o1-mini 表现良好。但它在需要非 STEM 事实知识的任务上表现较差。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数学能力:在高中 AIME 数学竞赛中,o1-mini (70.0%) 与 o1 (74.4%) 不相上下,但价格却便宜很多,并且优于 o1-preview (44.6%)。o1-mini 的得分(约 11/15 个问题)大约位于美国前 500 名高中生之列。

编码能力:在 Codeforces 竞赛网站上,o1-mini 的 Elo 得分为 1650,与 o1 (1673) 不相上下,并且高于 o1-preview (1258)。此外,o1-mini 在 HumanEval 编码基准和高中网络安全夺旗挑战 (CTF) 中也表现出色。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STEM:在一些需要推理的学术基准上,例如 GPQA(科学)和 MATH-500,o1-mini 的表现优于 GPT-4o。o1-mini 在 MMLU 等任务上的表现则不如 GPT-4o,并且由于缺乏广泛的世界知识而在 GPQA 基准上落后于 o1-preview。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人类偏好评估:OpenAI 让人类评分员在各个领域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式提示上比较 o1-mini 和 GPT-4o。与 o1-preview 类似,在推理密集型领域,o1-mini 比 GPT-4o 更受欢迎;但在以语言为中心的领域,o1-mini 并不比 GPT-4o 更受欢迎。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在速度层面,OpenAI 比较了 GPT-4o、o1-mini 和 o1-preview 对一个单词推理问题的回答。结果显示,GPT-4o 回答不正确,而 o1-mini 和 o1-preview 均回答正确,并且 o1-mini 得出答案的速度快了大约 3-5 倍。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如何使用 OpenAI o1?

ChatGPT Plus 和 Team(个人付费版与团队版)用户马上就可以在该公司的聊天机器人产品 ChatGPT 中开始使用 o1 模型了。你可以手动选取使用 o1-preview 或 o1-mini。不过,用户的使用量有限。

目前,每位用户每周仅能给 o1-preview 发送 30 条消息,给 o1-mini 发送 50 条消息。

是的,很少!不过 OpenAI 表示正在努力提升用户的可使用次数,并让 ChatGPT 能自动针对给定提示词选择使用合适的模型。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至于企业版和教育版用户,要到下周才能开始使用这两个模型。

至于通过 API 访问的用户,OpenAI 表示达到了 5 级 API 使用量的开发者可以即刻开始使用这两个模型开始开发应用原型,但同样也被限了速:20 RPM。什么是 5 级 API 使用量?简单来说,就是已经消费了 1000 美元以上并且已经是超过 1 个月的付费用户。请看下图:

OpenAI震撼发布o1大模型 强化学习突破LLM推理极限

OpenAI 表示对这两个模型的 API 调用并不包含函数调用、流式传输(streaming)、系统支持消息等功能。同样,OpenAI 表示正在努力提升这些限制。

未来

OpenAI 表示,未来除了模型更新之外,还将增加网络浏览、文件和图像上传等功能,以让这些模型变得更加有用。

「除了新的 o1 系列模型,我们计划继续开发和发布我们的 GPT 系列模型。」

参考内容:

https://openai.com/index/introducing-openai-o1-preview/

https://openai.com/index/openai-o1-mini-advancing-cost-efficient-reasoning/

https://openai.com/index/learning-to-reason-with-llms/

https://x.com/sama/status/1834283100639297910

突发!又一大国承认数字资产为个人财产

英国议会法律委员会于9月11日颁布了《财产法案》,在法律上承认了数字资产。拟议的立法将Crypto资产、NFT和碳信用额视为英国法律规定的个人财产。

这标志着英国历史上首次将资产明确纳入英国和威尔士财产法的范围

司法部长Heidi Alexander表示:“我们世界领先的法律服务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并使英国保持国际法律行业的核心地位。”

英国个人财产法涉及所有非土地财产权益,将其分为占有物(如汽车)和行为物(如债务)。

Alexander补充道:“让法律与不断发展的技术保持同步至关重要,新法案旨在为复杂的财产案件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此外,该法案也保护所有者和公司免受欺诈和诈骗,并在有争议的数字财产案件中为法官提供帮助。

同时,加强保护措施有望吸引新的Crypto公司进入英国。根据粗略估计,这将使当地法律服务行业的规模增长340亿英镑。

突发!又一大国承认数字资产为个人财产

该声明还强调,英国法律管辖着全球约2500亿英镑的并购案件以及40%的公司仲裁事件,因此保持法律的时效性以维护英国的地位至关重要。

法律委员会的报告摘要承认,根据个人财产法,数字资产既不是占有物,也不是行为物

报告强调,英国法律委员会为Crypto资产和其他数字物品引入了一个新的法律类别。

这一新类别被描述为“与个人财产权利相关的东西”,这意味着这些资产可以合法拥有或转让,类似于实物财产

报告还指出,法律委员会有意避免为这一新类别界定严格的界限。

通过不强加硬性限制,法律可以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随着技术的发展涵盖更广泛的数字资产。

该文件指出:“这些不一定都是数字化事物,也可能包括牛奶配额或某些碳排放配额。 我们把属于第三类的数字化事物统称为。”

法律委员会还建议创建一个多学科项目,用于制定和执行一个法律框架,促进与Crypto资产有关的互动、运作和执行。

Digital Chamber 呼吁美国国会立法解决 NFT 商品属性问题

据报道,今年 8 月份时 OpenSea 首席执行官曾收到来自 SEC 的 Wells 通知,该通知内容显示将可能对 OpenSea 采取执法行动,并认为其所销售的 NFT 疑为证券产品。这一行为被市场解读为监管机构可能会对 NFT 采取新的立场。

近日,加密货币和区块链倡导组织 Digital Chamber 公开呼吁美国国会折开始立法,明确的将某些 NFT 定义为消费品,使其免受美国联邦证券法的约束。Digital Chamber 批评了 SEC 对 OpenSea 的执法行动,称其行动“过度干预了数字资产行业的发展”。

该商会呼吁立法者澄清,NFT 不应被归类为受 SEC 监管的“金融产品”或证券。根据 Digital Chamber 的说法,许多 NFT 的设计目的并不是作为投资合约或投机性金融工具出现的,即使它们偶尔会被出售以获取利润,但 NFT 仍是与传统的收藏品或艺术品相同的存在,应将其归类为消费品而不是证券。

OpenSea 首席执行官 Devin Finzer 将 8 月 28 日收到的 Wells 通知描述为“不知所云”。但 SEC 针对 NFT 的执法行动并不是首次,其他的 NFT 平台也面临着相关审查,此前投资者和艺术家曾因 Dapper Labs 的 NBA NFT 和 DraftKings 的 NFT 被认定为是未注册证券而受到指控。

2024 年美国大选后,SEC 对 NFT 的监管方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承诺,如果他获得连任,将解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加里・詹斯勒,而一些投资者猜测民主党候选人卡马拉・哈里斯可能会采取与现任拜登政府不同的做法。从 2025 年 1 月开始,SEC 的领导和监管重点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具体取决于今年美国总统的选举结果。

免责声明:本节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FameEX官方观点。

历数以太坊七宗罪,谁能为其奏响“拯救神曲”?

原创|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Wenser(

历数以太坊七宗罪,谁能为其奏响“拯救神曲”?

尽管近期以太坊市场价格表现不佳,但以太坊“灵魂领袖” Vitalik 却已经进入了“Next Level”。

就在 9 月 11 日,Vitalik 在与 ENS 前核心贡献者 Brantly.eth 交流 ENS 的价值时,前者再次展现出“叛逆一面”——他先是以颇具嘲讽的语气杜撰了一段,称“你看,Buterin 先生。这里是那些认为只有 PoW 是去中心化的人。这里是那些不欣赏你支持合成子宫的人。这里是那些不喜欢疫苗的人。当他们全都试图一起取消你时会发生什么?”(Odaily星球日报注:配图为极具讽刺色彩的《辛普森一家》S 11-EP 12 中的医生诊断画面)。在 X 平台用户对此发表了“What A D*ck”的恶评后,“勇敢小 V”毫不客气地:“No, its a d*ck。”并配有一张手举“PoS 比 PoW 更去中心化”牌子的大黄鸭图片。

不得不说,在“ 10 周年生日”、以太坊现货 ETF 通过等里程碑事件相继完成之后,作为一个的区块链网络生态,以太坊不可避免地开始面对属于自己的“未成年危机”——以太坊生态是否能够继续繁荣?现在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现存问题?

Odaily星球日报将于本文从“七宗罪”的视角切入,和大家聊聊以太坊“路在何方”,供读者参考。(注:本文为该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以太坊也有“七宗罪”:当价格表现不力,说什么都是错的

一切的一切,都要从“价格”说起。

以太坊之所以在最近几个月受到各方批评,甚至诸多以太坊忠实拥护者都发声寥寥,都是受限于疲软的价格表现——今年 1 月 1 日,彼时价格为 2280 美元左右,此后,以太坊随着比特币突破新高曾于 3 月 13 日一度涨至接近 4000 美元。随后便是众所周知的一路下跌,并于 9 月 7 日价格一度跌至 2223 美元左右,现报价 2360 美元左右,本年度涨幅仅为 3.5% 

之所以产生如今的状况,细究起来,主要由于以下原因(注:以下“罪名”仅为调侃,勿上升至人身攻击高度)

历数以太坊七宗罪,谁能为其奏响“拯救神曲”?

界面

第一宗罪:贪婪——以太坊基金会频频砸盘

作为市值仅次于比特币的加密货币、IC0热潮的造势者、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加密货币项目之一,走到今天的以太坊,在加密行业已经成长为一棵参天巨树,随之而来的,则是以太坊基金会作为“官方组织”拥有的海量 ETH 代币以及颇具“正统性”的话语权。但以太坊基金会并未像很多人期待的那样——如同传统股权公司对出售股票的谨小慎微,反而是牛熊周期中的“砸盘举动”最为引人注目,堪称“刷存在感必备操作之一”。

据 LookonChain 此前,截止今年 8 月底,以太坊基金会自 2021 年 1 月 1 日已售出 23.9 万枚 ETH,约合 6.54 亿美元。另据 Spot On Chain 8 月底的显示,ETH 在过去一个月内经历两次大幅下跌(累计下跌 23.5% )。其中,单就以太坊基金会一个主体,就卖出 了 35, 400 枚 ETH(约 9500 万美元),且当时仍持有 275, 000 枚 ETH(约 6.77 亿美元)。

随后,“砸盘”还在继续,最近的一次操作是,以太坊基金会再次卖出 450 枚 ETH(价值约 103 万美元),仅这一个地址,过去八个月便已累计在链上抛售了 3066 枚 ETH(总价值约 868 万美元),平均卖出价格为 2830 美元。

不得不说,尽管有“支持生态发展”等“大义名头“,但如此夸张的砸盘举动,还是让人感叹一句:以太坊基金会何至于贪婪至此?

历数以太坊七宗罪,谁能为其奏响“拯救神曲”?

以太坊基金会“砸盘”记录

第二宗罪:傲慢——以太坊发展路线“钦定”与忽视生态发展有生力量

以太坊走到今天,与包括联合创始人 Vitalik 及以太坊基金会在内的“官方力量”的傲慢也有一定关系,颇有些“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无奈。

这一点的具体体现,除了 Vitalik 本人及以太坊核心开发者钦定的“L2发展路线”以外,在刚刚结束的以太坊基金会第 12 次 AMA 的相关发言也有端倪。针对 AMA 上 “如果 blob 未能达到目标平均值,是否应降低目标以确保费用价格发现?”这一问题,以太坊核心研究员 Dankrad Feist :“以太坊目前正在为 rollup 创建一个新市场–数据可用性(DA)市场。许多替代解决方案都希望从以太坊中夺走市场份额——Celestia、Eigenlayer、Avail 等。但他们无法在安全性上竞争,因此他们希望在价格上竞争。

对于业已枝繁叶茂的以太坊生态来说,或许从来都是“目无余链”的状态。

不仅如此,Vitalik 本人对 DeFi 赛道的“不重视”也是一大原因。此前他曾发文表示“对加密货币 DeFi 用例感到担忧”,认为 DeFi 会导致人们过度追求金融炒作和投机价值。对此,DeFiance Capital 创始人兼 CEO Arthur Cheong ,“最糟糕的看法,最大的 L1 公链的创始人并不真正了解推动 ETH 价格并使其市值高达 3300 亿美元的用例和行业。ETH 的价格或许会在 0.03 美元见。”

傲慢或许真的是进步的原罪。

历数以太坊七宗罪,谁能为其奏响“拯救神曲”?

Arthur 实名 Diss Vitalik

第三宗罪:嫉妒——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Restaking”自己

在仍处蛮荒的加密世界,有时候,身居要职并不意味着能够赚得盆满钵满。人都要吃饭喝水,赚钱嘛,不寒碜。

或许这也是部分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选择将自己“Restaking”进一个具体项目的原因之一——毕竟,相比学术研究氛围更浓的以太坊基金会,能够直接拿到薪资、代币回报的项目或许才是更佳的选择。

今年,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 Dankrad Feist 继 Justin Drake 之后,成为以太坊再质押项目 EigenLayer 的顾问,同样强调了“以个人身份入职,不代表以太坊基金会,重点关注风险与去中心化。”此外,他还表示:“确实从 EigenLayer 收到大量代币,但不认为这会改变或影响其对核心协议开发方式的立场。如果 Eigenlayer 是由具有高度诚信的人完成的,那么它将为以太坊带来重大好处。自己相信现任领导者打算这样做,并且计划帮助他们为此承担责任。如果自己认为情况不再如此,将毫不犹豫地公开发言和辞去职务。”

听听,多么义正词严的表达?甚至连以退为进的后路都找好了,美其名曰“认为项目对以太坊有好处才加入,如果不是这样,我立马公开辞职!”

第四宗罪:愤怒——以太坊基金会透明度频遭质疑

以太坊基金会内部管理、人员变动以及费用支出历来都缺乏有效途径予以展示。

早在,EthHub 创始人 Eric Conner 就曾提出“社区对以太坊基金会透明度的担忧”。当时,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 Justin Drake 回应称,“该基金会约有 100 名雇员,一年支出约为 2000 万美元左右。” Vitalik 则对此表示“ 对以太坊治理的质疑没有延误以太坊 2.0 的开发”,如今看来多少有些偷换概念、避重就轻了。

近期,以太坊基金会协议支持团队新增两位负责资助支持工作的新员工,系该团队的首次招聘,而这一消息的则是以太坊核心开发者 Tim Beik 的个人推文。

今年 8 月,针对以太坊基金会地址向 Kraken 存入 3.5 万枚 ETH 一事,以太坊基金会执行董事 AyaMiyaguchi ,“今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们被告知不要进行任何资金活动,因为监管很复杂,导致其无法提前分享计划。而且这笔交易不等于卖出。从现在开始,他们将有计划地逐步卖出。”

此外,在如此难以预测的市场环境下,以太坊基金会成员也难掩失态——以太坊基金会成员 Geth 开发负责人 Péter Szilágyi 此前表示“经常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行业?”其认为相比 SpaceX,加密行业简直就是个给“傻瓜们准备的赌场”,对人类没有任何贡献。每个人都想成为下一个 Vitalik,但没人想去构建有用的东西,大家都只想着如何榨取价值。只有比特币试图(虽然失败了)成为一种避险资产,其他的都是在卖铲子,而根本没有淘金热的迹象。

某种程度上,或许他对以太坊生态也抱有失望与愤怒的情绪,称得上是“哀其不争,怒其不幸”。

第五宗罪:怠惰——以太坊基金会无法为生态提供连贯路线图和领导

这一点,前三箭资本创始人 Zhu Su 的批评或许恰到好处——在 8 月份以太坊基金会相关地址频频向交易所充入巨额 ETH 之际,他道:“尽管以太坊基金会早期在比特币价格从 600 美元跌至 300 美元时出售了筹集的 3 万枚比特币,但以太坊仍成为加密领域最成功项目之一。以太坊基金会的问题不在于早期“抛售”,而是当前无法为生态提供连贯路线图和领导。”

这一点,从 Vitalik 曾鼓吹 SBT(灵魂绑定代币)一事可见一斑,曾经热衷于追热点的以太坊生态相关项目如今已经“坟头草三丈高”了。

此外,以太坊基金会相关人员的发言也很迷:8 月底,以太坊基金会前员工 Hudson Jameson 发文表示,基金会每年 1 亿美元预算并非不合理,其中他工资部分: 我没有最新的数据,关于在 EF 有多少人‘工作’(那些作为承包商或雇员获得经常性支付的人)。如果必须猜测,我会说到目前为止,各个地区的人数至少是 200 人,但这只是个猜测。

而在以太坊基金会花费遭质疑后,以太坊基金会成员 Josh Stark 也,以太坊基金会即将发布涵盖 2022 和 2023 年的最新报告,预计将在 Devcon SEA 前(举办时间为今年 11 月 12 日-15 日)公布

对于“以太坊基金会每年 1 亿美元的预算花费”,The Daily Gwei 创始人 Anthony Sassano 甚至此事“于 ETH 市值而言‘微不足道’。”

但与此相对的,则是以太坊基金会对“法律问题”、“隐私问题”的重视或许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足够:
2023 年 4 月,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 Justin Drake,ETH 质押者的 IP 地址作为元数据集的一部分受到了监控,彼时加密社区将此视为以太坊的隐私问题。

2019 年,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员 Vlad Zamfir 在 Devcon 5 上还曾发出:开发者需要开始考虑以太坊的法律地位,而不是仅仅希望以太坊的发展规模变大,以至于政府不得不接受它。他认为政府不会让这种颠覆性的革命发生,以太坊现在需要适应。

尽管,以太坊基金会前员工 Hudson Jameson 也在过,“以太坊基金会可能被忽视的关键支出还包括全球商标保护法律费用,以防止诈骗者使用以太坊名称或标识。”

而在最近结束的以太坊基金会第 12 次 AMA 上,针对“ETH 如今的价值体现在哪里?rollup 生态系统是否架空了 ETH 使其失去价值?”这一问题,以太坊基金会核心研究员 Dankrad Feist:“以太坊正在构建一个金融平台,它将成为迄今为止最中立的平台。它允许发行金融资产,允许交易这些资产,并能够基于它们无需许可地创建新的金融产品,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活动。从中捕获价值是可能的,但通过什么机制实现暂不明确……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专注于在以太坊上构建一个产生价值的生态系统,那将是最好的,而且我认为价值捕获最终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这并不意味着我不考虑它,但在价值生成部分仍然不足的情况下专注于它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最高价值的交易将继续发生在以太坊 L1 上,而 rollups 将通过为用户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在以太坊上进行交易,从而扩大蛋糕。”

某种层面上来说,以太坊基金会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第六宗罪:暴食——以太坊生态吞吐量上限还未到顶

针对上面同一个问题,以太坊基金会核心研究员 Justin Drake 的回答却“更具野心”,从他的发言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以太坊生态的充足信心以及发展野望。

他: “ETH 就是金钱。ETH 价值的累积对以太坊的成功至关重要。我相信,如果 ETH 没能成为互联网的可编程货币,以太坊就不能成为价值互联网的结算层。ETH 价值的累积归结为流量和货币溢价。重要的指标是总费用,而不是每笔交易的费用。以太坊成功的最终目标是 10 M tx/s,即使每次交易的费用不到 1 美分,也能提供数十亿美元的单日收入。”

在交易吞吐量方面,以太坊也是个“饕餮巨兽”。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以太坊区块浏览器 Etherscan 表示, 9 月 1 日,尽管近几周 Gas 价格持续走低,但以太坊的每日 Gas 用量仍创下 109, 140.14 M 的历史新高。以此观之,以太坊生态仍然是如今加密货币行业最为活跃的区块链网络。这一点,从慢雾创始人余弦所说的也可视为侧面佐证——毕竟,只有生态价值较高、生态交易活跃才会吸引大量钓鱼攻击。

可以说,以太坊生态的“暴食”症状还在继续。

历数以太坊七宗罪,谁能为其奏响“拯救神曲”?

以太坊吞吐量仍极为惊人

第七宗罪:色欲——创始人 Vitalik 被指沉迷恋情,无心事业(调侃版)

首先声明,最后这一宗罪并非人身攻击,权当作为一种调侃来聊一聊。

作为以太坊联合创始人、以太坊生态的“灵魂领袖”,不同于消失的“比特币之父——中本聪”,Vitalik 的一举一动尤为牵动着无数加密货币行业人士的心:他的观点被奉为圭臬、他提出的技术标准被视为“钦定路线”、他的链上操作被视为站台背书,就连他的个人生活和情感经历也被放置于人们的放大镜之下予以仔细观察和作为谈资。

此前 Vitalik 与不同女生的合影就遭到了不少人的“过分关心”,某种意义上而言,对于很多人来说,Vitalik 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甚至很多人对其产生不切实际的“另类要求”——类似“ Vitalik 不应该谈恋爱,应该搞事业”、“Vitalik 应该多发一些推文喊单以太坊”等等。

历数以太坊七宗罪,谁能为其奏响“拯救神曲”?

Vitalik 被迫“喊单”以太坊的配图

Vitalik 对此应该也颇为无奈,此前就曾,称“有人告诉我需要少做哲学思考,多发一些推动以太坊上涨的内容,因此我要发布一个以太坊 bullpost。”

在这方面,我只能说,哪怕贵为一个市值数千亿美元的实体的掌舵人,Vitalik 也只是一个人,而不是“神”,所以,少点期待,多给他点自由吧。毕竟,谁都不想自己的一言一行被置于围观群众的“放大镜”之下予以过度解读。

至于恋爱约会,更是他的个人自由,哪怕是色欲,又有何不可呢?

历数以太坊七宗罪,谁能为其奏响“拯救神曲”?

疑似 Vitalik 约会图片(网图)

小结:名为“七宗罪”,实则“七龙珠”

最后的最后,正如前文中提到的那样,“当价格表现不力,说什么都是错的”,以太坊的这“七宗罪”看似是责难与非议,实际上,在这里作者想说明的重点是,这些问题更像是“七龙珠”——集齐之后,就能召唤“神龙”,实现一个愿望。

当以太坊基金会以及以太坊生态能够正视现存的问题之后,或许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发展更加繁荣兴盛的区块链网络生态了。

下篇文章,我们将会基于今天提到的这些具体的细节问题,详细探讨以太坊生态目前较为根源性的问题。

在引子之后,才是这一系列文章的正菜,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