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欧易交易所OKX官网

Foresight Ventures:Intent Asset,Web3资产大规模应用入口

原文作者: Mike@Foresight Ventures

Foresight Ventures:Intent Asset,Web3资产大规模应用入口

闲置资产的革命

2013 年,阿里的余额宝横空出世,将资产管理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此之前,普通用户很难找到一种既安全又高效的方式来管理他们的闲置资金。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低,理财产品又复杂难懂。余额宝的诞生,改变了一切。

Foresight Ventures:Intent Asset,Web3资产大规模应用入口

余额宝的诞生

那是一个互联网金融刚刚兴起的年代,支付宝团队意识到,用户在支付账户中常常会有一些闲置资金,如果能将这些资金进行投资,不仅能给用户带来收益,也能提升用户体验。于是,他们联合天弘基金推出了一款名为“余额宝”的产品。

余额宝操作简单,用户只需在支付宝 App 中点击几下,就能将账户余额转入余额宝,开始享受每日结算的收益。这种透明、便捷的理财方式迅速赢得了用户的青睐。很快,余额宝的用户数突破千万,管理的资金规模也迅速攀升。

Web3的机遇

随着区块链技术和Web3的发展,一个全新的资产管理时代正在到来。类似余额宝的产品也在Web3领域中涌现。

Web3版余额宝具有巨大的潜力,原因在于其能够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带来的诸多优势,以及当前链上大量闲置资产所提供的巨大市场机会:

1. 链上千亿美元的闲置资产

区块链生态系统中存在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资产,这些资产的价值总量达到数千亿美元。许多用户将他们的加密货币存储在钱包中,等待市场价格上涨,而这些资产在闲置期间并没有产生任何收益。Web3版余额宝可以通过提供类似传统金融中的货币市场基金功能,将这些闲置资产有效利用起来,为用户提供稳定的收益。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增加用户资产的利用率,还可以促进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的资金流动性和活跃度。

2. 去中心化和透明度

Web3版余额宝基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和透明度的优势。与传统金融机构不同,用户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直接进行投资操作,无需依赖中介机构。这种去中心化的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操作成本,并提高了投资的效率。此外,所有的交易和资金流动都记录在区块链上,用户可以随时查看和验证,这种透明度增强了用户的信任度。

3. 高流动性和便捷性

与传统的金融理财产品相比,Web3版余额宝通常具有更高的流动性。用户可以随时存入或提取资金,而无需担心锁仓期或提前赎回的罚款。这种高流动性使得Web3版余额宝更加灵活,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此外,通过用户友好的界面和简单的操作流程,Web3版余额宝可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投资体验。

4. 多样化的收益来源

Web3版余额宝可以利用区块链上的各种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收益来源。例如,可以通过参与借贷协议、流动性挖矿、质押等方式赚取收益。不同于传统的货币市场基金,这些收益来源不仅包括利息,还可能包括平台代币奖励等多种形式,使得用户的投资回报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5. 更广泛的用户覆盖

区块链技术使得Web3版余额宝能够覆盖全球用户,无需受制于地域和国家的限制。任何拥有互联网接入的用户都可以参与投资,这为其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在一些传统金融服务欠发达的地区,Web3版余额宝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种新的理财途径,填补金融服务的空白。

在Web3领域,LST(流动性质押代币)和 LRT(流动性再质押代币)的出现和发展证明了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与机遇。尽管大部分产品能够产生稳定收益,但其应用场景仍然相对有限。余额宝不仅支持好友转账,还能在淘宝购物,使用体验几乎与银行账户无异。然而,目前市场上存在的Web3的产品尚未达到像 USDT 或 ETH 那样广泛应用的程度。

传统 TVL 模式陷入僵局

在今年上半年的加密市场牛市中,“总锁定价值”(Total Value Locked,简称 TVL)成为了各大项目宣传和推广的核心指标。TVL 通常被用来衡量 DeFi 项目中锁定的总资产量,反映了一个项目的用户参与度和市场信任度。它是一个在过去的加密市场周期中相对有效的指标,因为 TVL 背后代表的是实际的“真金白银”,其造假成本相比地址数量、社交媒体关注度等其它数据指标要高得多。因此,TVL 较高的项目在市场推广和吸引投资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项目通过提供高收益率和空投激励来吸引用户,将资产存放在其平台上,以此迅速提升自己的 TVL 数据。这种策略旨在展示项目的实力和吸引力,然而,这种做法在本周期却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TVL 的僵化现象

随着市场的发展,投资者发现本周期的 TVL 叙事存在显著问题。许多项目在发币和上线交易所后,其 TVL 往往会迅速下滑。这些 TVL 并非由广泛的加密用户所贡献,而是由少数大户或预先谈好的合作方通过“挖提卖”的方式,短期内快速增加 TVL 以实现套现。这种“僵化的 TVL”并不代表项目生态系统的真正活力,而是通过人为操作实现的短期数据冲高。

这一现象引发了更广泛的行业问题,例如一些高 TVL 项目多次推迟空投发放或用户资产解锁的时间,因为担心一旦兑现,这些 TVL 将快速流失。结果,TVL 作为衡量一个链上生态系统活力的指标,其可信度和有效性也受到质疑。

为什么会出现 TVL 僵化?

造成 TVL 僵化的原因在于,对于普通的加密用户来说,参与这些项目的绝对收益有限,且一旦遇到市场波动,用户要撤出资产或进行转换的成本较高,或者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导致可能错过市场机会。换句话说,参与这些项目对普通用户来说机会成本太高,因此他们的参与意愿低,导致 TVL 被大户所主导,成为其套现的工具。

深入探讨:TVL 项目难以满足用户的资产使用需求

项目方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尝试进行优化,但这些措施往往效果有限,难以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当前的 TVL 项目主要提供两种资产退出方式:一种是用户主动向项目方申请赎回资产,另一种是通过衍生资产(如 xxETH)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中进行兑换。

然而,无论哪种方式,如果要确保用户有良好的流动性体验,都需要某方付出高昂的维护成本。例如,在赎回方案中,项目方需要承担持续的维护成本,这通常导致用户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赎回资产;而在流动性池方案中,提供流动性的 LP(流动性提供者)也需要承担成本,这往往导致池子深度不足、滑点较高,甚至在市场波动时出现衍生资产与原生资产之间的较大价差。

因此,当资产流动性的解决方案要求特定方承担高昂的维护成本时,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用户身上,导致用户体验不佳。要解决这一结构性问题,需要从底层做出根本性的改革。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 dappOS 最近推出的意图资产(Intent Assets)能够有效应对这一挑战。

dappOS 意图资产(Intent Assets):让收益资产随时链上可用

dappOS 是一个意图执行网络,已经获得了 Binance Labs 和 Polychain 等顶级机构的投资,最新估值达到 3 亿美元,可以说是意图赛道的龙头项目。dappOS 推出的意图资产,可以让用户在享有较高资产收益率的同时,保证其资产随时在链上可用,无论是将意图资产以原生资产的形式提到交易所,还是在链上去购买新的 MEME 币,用户都可以直接使用。用户可以直接使用意图资产进行交易、转移,不需要长时间等待或忍受高滑点。

意图资产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原因在于其背后的 dappOS 意图执行网络。该网络中有众多去中心化的服务提供商。当用户提出“转化意图资产”的需求时,网络会向这些服务提供商询问报价,并找到最合适的服务提供商完成任务。每个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报价,并以最低的成本完成用户的需求。网络并不关心服务提供商具体采用什么方法,只关注任务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通过这种方式,dappOS 意图执行网络消除了需要单一服务提供商承担高昂维护成本的情况,实现了流动性维护成本与实际需求的动态平衡。由于网络允许服务提供商采用链上或链下的解决方案,如利用中心化交易所的工具,这进一步降低了流动性维护成本,优化了用户体验。

什么是 Intent Asset?

Intent Asset 是一种由 dappOS 支持的新型资产,能够根据不同场景自动适应,并在闲置时产生利息。和余额宝的原理类似,通过聚合生息和应用场景例如 Pendle,Babylon、Benqi、Berachain、BounceBit、Ether.Fi、GMX、KiloEx、Manta、Puffer、Pendle、QuickSwap、Taiko、Zircuit 等,再通过意图网络的节点在后端执行,让 intent asset 在生息的同时,能够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以稳定币为例,dappOS 提供了一种名为 intentUSD 的灵活资产。这种资产不仅可以作为货币使用,还能在闲置时产生利息。这种创新方法允许稳定币根据用户需求在不同形式之间自动转换。例如,当需要 USDT 时,intentUSD 可以作为 USDT 使用;而在进行 USDC 交易时,intentUSD 又可以转变为 USDC。

dappOS 通过其 intent execution network 帮助用户处理有收益资产的质押和解质押及转换,确保在不同场景中直接可用。这样一来,intent 资产在使用功能上与 USDT 或 ETH 等原生资产基本一致,但在闲置时还会不断产生收益。

Foresight Ventures:Intent Asset,Web3资产大规模应用入口

主要优势包括:

  • 即时赎回:无需等待期或锁定期。

  • 高收益率:例如 USDT/USDC 的年收益率为 12% ,ETH 为 7% ,且收益实时发放,无需等待代币发行。

  • 使用便捷:在交互 dApp 或提现到交易所时,USDT/ETH 余额会直接加载,使用体验与原生 USDT/ETH 无异。

通过这种方式,intent asset 不仅在功能上与原生资产相当,而且在闲置时还能持续产生收益,极大地提高了用户资产的利用效率和收益水平。

交互示例:

下图展示了在 DappOS 中生成完 intent 资产后 intUSD 正常生息的界面

Foresight Ventures:Intent Asset,Web3资产大规模应用入口

而当我们切换到 Benqi 中的时候,我们发现 Benqi 自动将 intUSD 识别为 USDT,并可以正常使用

Foresight Ventures:Intent Asset,Web3资产大规模应用入口

再到 syncswap 的界面中的时候,intUSD 也同样会被识别为 USDT/USDC。在不同的 dapp 中,intUSD 都可以当作此 dapp 支持的 USD 资产使用。

Foresight Ventures:Intent Asset,Web3资产大规模应用入口

Intent asset 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在不同的客户群,不同场景下都有独到的优势之处:

DeFi 玩家:Alex

Alex 是一位经验丰富的 DeFi 玩家,熟悉各种去中心化金融协议和工具。一天,他发现了 dappOS 的 Intent 资产,觉得这是一个利用他现有资产的绝佳机会。

Alex 拥有一些闲置的 ETH,他决定将这些 ETH 转换为 intentUSD,并利用其产生收益。他把 intentUSD 质押在 dappOS 的流动性池中,开始赚取质押奖励。随后,他看到一个新的流动性挖矿项目,提供高额的收益回报,于是他将部分 intentUSD 转移到该项目的流动性池中,获取额外的奖励。

不久后,Alex 需要一些稳定币来参与一个新兴的 DeFi 项目。他将部分 ETH 转换为 intentUSD,然后直接在这个 Defi 项目中使用。这样,他既保持了资产的灵活性,又在不同的 DeFi 平台中最大化了收益。或者 Alex 想在 Arbitrum 的 GMX 上补充保证金,以便进行永续合约的交易。他发现自己可以直接将 intentUSD 作为 USDC 使用,无需额外的转换步骤。

新入局玩家:Lisa

Lisa 对Web3和加密货币不太了解,但她听说了许多关于数字资产和 DeFi 的故事,决定试一试。她购买了一些 USDT,但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产。

通过朋友的推荐,Lisa 了解到了 dappOS 的 Intent 资产。她决定将手中的 USDT 转换为 intentUSD。起初,她只是把 intentUSD 放在钱包里,每天查看它产生的利息收益。她对这种简单便捷的理财方式感到满意,因为与传统银行存款相比,收益明显更高,也不需要兑换成其他资产或者进行跨链、质押的复杂操作。

有一天 Lisa 想拿出一些利息来买菜,不熟悉链上操作的她尝试直接把 IntentUSD 直接提现到交易所,然后用交易所的借记卡消费。因为对链上操作不够了解,曾经屡屡碰壁的她居然发现 IntentUSD 可以被丝滑地提现到交易所,并魔力般地被转换成了 USDT/USDC,并发现 gas fee 可以被 IntentUSD 结算。

机构投资者

想象一家传统的大型投资机构,负责管理数十亿美元的资产。他们对区块链和 DeFi 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正在寻找稳定且高效的投资方式。

他们注意到 dappOS 的 Intent asset,认为这是一个优化资金管理的好机会。机构决定将部分资金分配到 intentUSD 上,以便在不影响流动性的情况下获得稳定的收益。他们利用 dappOS 的 Intent 执行网络,将 intentUSD 在不同的链上进行转换和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

机构还使用 intent asset 参与各种高收益的 DeFi 项目。例如,他们将部分 intentUSD 用于流动性挖矿,赚取额外的奖励。同时,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他们也可以将 intent asset 随时提现,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迅速转换为法币进行应急处理,保证了进入和退出的即时性和灵活性,实现稳定的收益增长。还由于意图网络的特性,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能够高效管理和优化其资产组合。

无论是经验丰富的 DeFi 玩家、新入局的Web3新人,还是大型机构投资者,dappOS 的 Intent 资产都提供了适应不同需求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到 Intent 资产在各种场景中的广泛应用和巨大潜力,帮助用户在区块链世界中实现资产的高效管理和收益最大化。

Intent Asset 的原理

Intent 资产利用 dappOS 执行网络的独特能力,将用户的普通或意图资产作为输入,并将复杂的结算任务外包给网络的服务提供商,以实现用户预期的结果。用户不需要担心底层操作流程,只需专注于交易的最终结果,如赚取收益、完成与 dApp 的交互以及提现到中心化交易所。

Foresight Ventures:Intent Asset,Web3资产大规模应用入口

dappOS 的 OMS(意图管理系统)机制赋予节点很高的自由度来优化成本和效率,同时不影响用户的安全性。OMS 机制通过为每个意图任务分配预定价值,允许节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资源,以实现最佳性能和成本效益。这样,用户的意图任务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执行,确保用户体验的流畅性和高效性,同时保持对用户资产的高度安全保障。

dappOS 的 Intent 执行网络不仅处理不同类型的意图任务,还确保这些任务在不同的区块链和去中心化应用中无缝兼容。用户可以在多链环境中自由使用 Intent 资产,无需担心不同资产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例如,用户可以在需要时将 intentUSD 作为 USDT 在交易所提现,或在 Arbitrum 的 GMX 上作为 USDC 使用。这种灵活性和兼容性使得 Intent 资产能够在广泛的应用场景中灵活运用,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便利性

用户通过持有 intent 资产(如 intentUSD、intentETH、intentBTC)获得基于 USDT、ETH、BTC 的收益。这些收益主要来自底层资产(如 wstETH、sUSDe、sDAI 和 stBBTC)的稳定增值以及参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中的收益生成活动。底层资产被设计成稳步增值,确保收益的稳定性和增长,使用户能够在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同时实现收益最大化。

可能面临的未来挑战

尽管 dappOS Intent 资产在链上流动性和全球访问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但其成功面临着用户接受度、技术复杂性、市场竞争、监管合规、流动性管理和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的挑战。只有在这些方面不断优化和提升,才能真正实现其在区块链金融生态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和长远发展。

1. 监管压力

随着资金规模的扩大,监管机构对 Intent Asset 风险管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Intent Assets 作为一种新型的链上基金,吸引了大量的个人投资者,这意味着其资金流动性和风险管理需要更加严格。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可能会出台更多的限制措施,例如:限制单个用户的投资金额、提高流动性要求等,这些措施可能会影响 Intent Asset 的收益率和用户体验。

2. 市场竞争加剧

互当 Intent Asset 逐渐取得关注的时候,会吸引来大量的竞争者,各种生态为抢占市场可能会推出自己的 Intent Asset 进入这一领域,通过提供更高的 APY 和策略,甚至是空投预期来吸引用户。但 DappOS 在意图网络上的先发优势和团队前瞻性将会拉高这一壁垒。

3. 收益率下降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资金规模的扩大,Intent asset 的收益率可能会遭受一些波动。虽然 Intent Asset 的收益率仍具有竞争力,但相比早期的高收益,下降的趋势可能会影响用户的投资热情,导致资金流出。DappOS 可以通过聚合更多的协议,或是在链下寻求新的收益机会,来保持自己在收益率上的领先地位。DappOS 的优势在于,每一次新的机会出现时,饥渴的 MEV searcher 们会主动填补市场的空白,吸取新的收益,并反哺到用户的钱包里。

4. 流动性管理

作为一种高流动性的基金类资产,Intent Asset 需要随时应对用户的提现需求。这要求其在保持一定收益率的同时,确保有足够的高流动性资产。这种平衡是一个复杂的挑战,尤其是在市场波动较大时,如何确保充足的流动性是 Intent Asset 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5. 用户多样化需求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用户的理财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不同用户对风险、收益、流动性等方面的偏好各不相同,这需要 Intent Asset 提供更加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和服务。然而,过多的产品选择可能会增加运营的复杂性和风险,如何在满足用户需求和控制风险之间找到平衡,是 Intent Asset 需要解决的难题。

6. 技术和安全风险

作为一个依赖于 Solver 网络的金融产品,Intent Asset 面临着技术和安全方面的风险。随着链上层出不穷的黑客攻击事件、Defi 协议的 Rug pull 和其产生的 MEV,如何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成为 Intent Asset 必须应对的重要挑战。此外,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要求 DappOS 不断升级其 Solver 系统,保持竞争力。

7. 用户接受度和教育

尽管 Intent asset 产提供了灵活的收益生成方式,但用户需要时间来理解和接受这种新型资产,尤其是对加密资产和区块链技术不熟悉的用户,在Web3的长期发展中,DappOS 仍需要进行广泛的用户教育和推广活动,帮助用户了解如何使用 Intent Asset 及其优势。

Eigen Foundation第二季Stakedrop启动,8600万EIGEN代币分配详解

原文作者:Eigen Foundation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Eigen Foundation第二季Stakedrop启动,8600万EIGEN代币分配详解

Eigen Foundation 宣布 EIGEN 第二季的 Stakedrop 活动!随着 EIGEN 代币即将解锁,本次 stakedrop 旨在表彰和奖励那些给予我们支持的杰出贡献者和参与者。

在本季中,EIGEN 代币将分发给以下三个主要类别:

  • 质押者与运营者:在第二季积极参与质押的用户

  • 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包括 AVSs、LRTs、Rollups、RaaS 提供商及其他重要贡献者

  • 社区成员:早期支持者、贡献者及对 EigenLayer 起到关键支持作用的项目

重要信息针对 LRT 用户:LRT 协议的奖励数量与通过质押和其他方式支持 Eigenlayer 的所有参与者完全一致。LRTs 将直接获得其相应的 stakedrop 分配,每个 LRT 协议将自行决定如何为其社区分配领取的 EIGENs。请与您的 LRT 协议联系以获取最新的申领信息。

分配细节

  • 质押者与运营者

第二季为质押者和运营者分配的 EIGEN 总量:约 7000 万 EIGEN (约占 FDV 的 4.2% )。

  • 适用对象:在第二季积极参与质押和节点运营的参与者。

  • 开始申领日期: 2024 年 9 月 17 日或之前。

  • 详情:直接质押者可以通过我们的申领门户网站 claims.eigenfoundation.org 领取他们的代币。LRT 用户将通过各自的 LRT 项目领取奖励。

  • 快照日期: 2024 年 8 月 15 日 22: 26: 59 UTC

Stakedrop 分配基于质押者的 ETH 小时比例计算,并且完全线性。为了防止 Sybil 攻击,我们未设置任何底线,这一点已在我们之前的中提到。

为方便您的操作,有贡献者创建了一个网站,帮助您计算追溯性再质押奖励:s 2c alculator.eigenfoundation.org

Eigen Foundation第二季Stakedrop启动,8600万EIGEN代币分配详解

  • 生态系统合作伙伴

第二季为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分配的 EIGEN 总量:最多 1000 万 EIGEN (约占 FDV 的 0.6% )。

  • 适用对象:包括 AVSs、LRTs、Rollups、RaaS 及其他对 EigenLayer 生态系统有重要贡献的参与者。

  • 开始申领日期: 2024 年 9 月 17 日或之前。

  • 详情:符合条件的合作伙伴可以通过申领门户网站 claims.eigenfoundation.org 领取他们的代币。

为表彰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贡献,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在此类别中将获得平等的奖励。每位合作伙伴都被视为同等重要,他们的努力对我们的使命至关重要。这次 stakedrop 是我们对他们共同影响力和致力于建设更强大生态系统的认可。为促进开放文化,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将被公开披露。

  • 社区

第二季为社区分配的 EIGEN 总量:约 600 万 EIGEN (约占 FDV 的 0.35% )。

  • 适用对象:开源贡献者、早期倡导者,以及自 EigenLayer 创立以来的支持者。

  • 开始申领日期: 2024 年 9 月 17 日或之前。

  • 详情:您的贡献将决定您的资格。在申领之前,请访问社交验证链接 verify.eigenfoundation.org 以验证您的社交身份。社交验证确保只有真实的参与者能够申领 EIGEN,从而保证将代币公平分配给那些积极支持过的人。

  • 快照日期: 2024 年 4 月 1 日或 8 月 15 日(视具体类别而定)。

社区活动:在 2024 年 9 月 11 日晚上 11 点 59 分(太平洋标准时间)之前,请通过 verify.eigenfoundation.org 将您的钱包地址与社交账号关联,然后再进行申领。由于该网站可能会受到 Twitter 的速率限制,如果您无法立即验证,请耐心等待。

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奖励那些从一开始就为支持 EigenLayer 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无论您是参与过黑客松、撰写博客、在 Twitter 和 Discord 上积极互动,还是作为开源开发者推动了今天的开放创新,您的努力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此外,我们将为 Protocol Guild 分配 EIGEN 代币,以支持他们在以太坊 L1 和生态系统开发中的重要工作。更多细节将很快公布。

Eigen Foundation第二季Stakedrop启动,8600万EIGEN代币分配详解

这些奖励体现了我们对建立一个强大、创新且不断发展的 EigenLayer 社区的承诺。

注意:代币中剩余的约 3% 将通过后续项目分配给社区。

EIGEN 如何支持 EigenLayer 的使命

EigenLayer 通过增强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信任,提高资本效率和加密经济安全性,奠定了开放且可验证互联网的基础。

EIGEN 代币在这一使命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可以在链上执行链下的可信承诺,并将这些承诺扩展到所有区块链和加密项目。在多元化的质押者、运营者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支持下,EIGEN 推动了开放创新的快速启动和发展。

EigenLayer 与以太坊及其他核心加密协议一起,坚信通过社区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创造更加繁荣的未来。

“我认为 Web3 和加密技术都是在构建自我执行的协调机制,这些机制无需依赖权威、委员会或多数决策来实现自身的执行。正因为它们是自我执行的,你可以做出可信的承诺。我们知道这是一段漫长的旅程,但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的愿景是建立人类的协调引擎,我们很高兴您能和我们一起走在这条路上。” —— 

使用 EIGEN,您成为这一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诚实观察者的共识,以维护这些服务的完整性。

为什么要参与 EIGEN?

质押 EIGEN 让您站在保护创新服务的最前沿,通过主观分叉这一机制来保障即使是最复杂的链上活动。

随着新的激励措施推出,EIGEN 提供的奖励会不断增加,为积极参与者带来可持续的长期收益。

持有 EIGEN 不仅让您在塑造 EigenLayer 的未来及其上的主动验证服务 (AVS) 中拥有发言权和权益,还能随着更多协议和应用的加入,增强您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力。

参与 EIGEN,您将融入一个由质押者、运营者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组成的活跃网络,共同推动开放创新和去中心化服务的未来。

若想了解,请查看关于 EIGEN 设计和优势的。想要更深入的理解,可以阅读完整的。

展望未来:程序化激励与未来奖励

EigenLayer 将推出一项程序化激励计划,以激活 AVS 奖励机制,为质押者和运营者带来可持续的长期价值。第一版将每周发放 EIGEN 代币,协议新生成的 EIGEN 代币将根据质押者委托给至少一个 AVS 注册运营者的 ETH/LST/EIGEN 质押量进行分配。运营者将获得其委托质押者所分配 EIGEN 发放量的固定 10% 。计划启动后,奖励将每周累积,随时可提取,未领取的奖励将继续累积。为确保连续性,将为在 8 月 15 日(第二季快照日期)至计划启动期间进行质押的用户提供一次性奖励。

即将推出的更新将引入 AVS“奖励提升”,协议生成的 EIGEN 代币将按比例分配给每个 AVS 的本地奖励。未来的版本将包括更高级的控制机制,以适应生态系统的变化。

关于该程序化激励计划第一版的详细博客文章将很快发布。

快速回顾

第二季的认领将在 2024 年 9 月 17 日或之前向所有群体开放。

社区成员请注意:请在 2024 年 9 月 11 日晚上 11 点 59 分(太平洋标准时间)之前访问 verify.eigenfoundation.org 验证您的社交身份,以便在认领开放前完成验证。

请继续关注——未来的程序化激励计划将为 EigenLayer 生态系统中的质押者和运营者带来持续的奖励和增长。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请查看我们的综合,并在 Twitter 上关注我们 以获取最新动态。

官方链接:

  • EIGEN 概要博客文章:

  • EIGEN 白皮书:

  • 常见问题解答:

  • 博客:blog.eigenfoundation.org

  • X:

  • 网站:eigenfoundation.org

法律声明

本内容不构成出售或购买任何 EIGEN 的要约或请求,也不是任何要约、广告、请求、确认、声明或金融推广,不能被视为邀请或引诱参与任何投资活动或类似活动。请勿将本内容作为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法律、投资、财务、税务或其他专业建议的依据,此内容无法替代专业人士的建议。

本文件中包含的假设、前瞻性和/或预测性数据不作保证,并可能会发生变化;实际数据可能有所不同。Eigen Foundation 及其子公司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有效性或准确性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此内容可能包含错误信息,不保证完全无误。您同意并承认,此处的信息可能会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从 Eigen Foundation 获得的任何口头或书面建议或信息不应被视为构成未在此明确做出的任何保证或声明。

如需更多信息,请查阅 、和。

ETH的增值理论依据是什么?以太坊基金会的资金储备花完怎么办

作者:陈剑Jason ,来源:作者推特@jason_chen998

第12届以太坊基金会AMA正在进行中,按照惯例我为大家挑一些重点内容的整理与解读。

1.除了Layer2,以太坊是否有进一步将Layer1扩展的计划?

在这个问题中Justin和Vitalik都进行了回答,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说明以太坊并没有完全依赖Layer2来扩展,也在想办法扩展自身,回答中提到的扩展方式主要包括虚拟机执行的预编译、用ZK提高证明的速度、用Verkle减少节点负担等方式,并且Dankrad说Layer1的扩展和Layer2说并行的,不冲突。

2.ETH接下来的增值理论依据是什么?是否认为ETH的增值很重要?

这个问题应该是所有人最关心的,毕竟ETH的价格太拉垮了,Justin直接回答“ETH is money”,并表明ETH的增值对以太坊成功非常重要,他认为ETH的价值支撑有三点,分别是承载数万亿美金去中心化稳定币的经济带宽、提供无可置疑的安全性的经济安全、以及吸引所有主要经济参与者注意力的经济活力。

3.因为Layer2的战略使得大量app的gas非常低,导致ETH几乎没有什么使用场景的增值,如何解决?

这个问题也是目前大家认为ETH价格拉垮的一个重要原因,Dankrad说他不认为Layer2会夺走以太坊的费用和MEV,最终寄生在以太坊身上吸血,他认为高价值的交易场景会继续存在于主网上,Layer2只是为主网提供充足的扩展空间来容纳更大量的交易,主网本来就应该给Layer2提供更便宜的数据可用性才能够让更多Layer2活得下去。Justin的观点是不要将目光放在单笔交易的金额上,而是要想办法把蛋糕做大看整体交易金额,比如以太坊最成功的目标是实现每秒1000万笔交易,及时每笔交易价格非常低也能提供十亿美金一天的收入,所以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在于应用层需求不够,交易量上不去,而不是每笔交易金额太小的问题。

4.随着各国政府对施压对交易进行审查,以太坊正在采取哪些措施确保网络的中立性?

以太坊基金会认为可信的中立性是以太坊的立命之本,首先要确保验证者集是去中心化的,其次确实存在不少实体(企业、政府等)验证者,所以以太坊基金会也尝试在共识层作出改进比如允许去中心化验证者强制将交易打包进区块中。

5.以太坊基金会的资金储备有多少?如果钱花完怎么办?

首先以太坊基金会每年要花掉1亿美金,目前还有6.5亿美金,其中大部分是ETH,所以以太坊基金会也有很强的动力想办法让ETH上涨,否则自己的钱就不够花了,另外在AMA中提到以太坊基金会目前有300多人,说实话我觉得这个结构还是太臃肿了,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里面是拿工资的,又有多少人是只做研究和论道这些非生产性工作的。

6.如果比特币实现了OP_Cat并开发了一个强大的Layer2生态,以太坊还能提供什么独特的价值?

这个问题由Vitalik亲自回答了,他说主要有四点,首先以太坊拥有更大的数据可用性DA空间去支持Layer2的发展,并且因为POS有更强的去中心化能力,这一点貌似很多人持有不同意见,大家会觉得POW才是最安全的,POS反而不安全,但Vitalik认为POS比POW更安全。以及以太坊拥有的社区、文化、价值观等,怎么说呢,我感觉看完Vitalik的回答还是不痛不痒的,不知道是不是Vitalik自己也没有想清楚。

其他的内容大多都是一些具体技术上的探讨,说实话我看完这场AMA后,还是相对比较失望的,对于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应用层创新匮乏、Layer2分流以太坊价值等问题,没有看到很明确的一些振奋人心的回答,和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Vitalik你赶紧醒醒吧别恋爱脑了。

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畅谈Web3:RWA是金融回归本源的生动实践

来源:元界

昨天下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以致辞嘉宾的方式,出现在2024外滩大会“共话未来之境:探索Web3数字梦想的‘实体’化”论坛上。他表示,RWA是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他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都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5篇大文章,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Web3的发展可以为做好五篇大文章提供有力的支撑,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他认为,RWA通过区块链等Web3技术,将真实世界里已经存在的实物资产以及知识产权、碳信用、数据要素等无形资产赋予其数字形态,在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建立起了一个价值的映射。

他同时提出,要秉承技术中立的原则,前瞻性地加强监管。“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不等于Web3,通证也就是说我们讲的代币,也不一定完全是去中心化的”。不仅如此,他表示,要加强跨国的监管合作,协调政策制定,共同探索适应新技术的监管框架。

本场论坛由蚂蚁集团和ForesightNews联合主办,旨在探讨Web3技术的最新进展与产业实践,共同聆听亚洲金融中心的创新之音,寻找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从概念到落地的成功路径。

主办方认为,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推进,科技发展向新求智。以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发展为核心驱动的前沿技术以及智能时代,正在拉开序幕。面向未来,以区块链隐私计算、大数据AI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正在成为推动数字经济提质增效的关键力量。

以下为元界整理的肖钢致辞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今天能够参加2024外滩大会,与各位共同探讨Web3数字梦想的实体化。在此我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在座的每一位嘉宾和观众,致以诚挚的欢迎。

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从互联网的普及到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再到区块链技术的突破,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的车轮滚滚向前,引领我们迈向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

今天我们聚焦Web3,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术语的迭代,更预示着安全透明、用户拥有更多控制权的网络生态。它为我们描绘了互联网发展由信息互联向价值互联转变的新愿景。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都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5篇大文章,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Web3的发展可以为做好五篇大文章提供有力的支撑,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在科技金融方面,Web3技术带来的去中心化金融平台,可以为科创公司提供全球化的资金来源,增加创业者的融资筹资的灵活性和资本效率。智能合约技术能够实现业务逻辑的自动化、执行和交易的透明性,降低了操作成本和风险。

在绿色金融方面,Web3技术可以帮助建立更透明、更加可信的碳足迹的追踪和交易系统,提高绿色金融的可追溯性和信任度。

在普惠金融方面,Web3有助于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使更多的人群,尤其是传统金融体系的原来难以覆盖的边远地区和低收入群体,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来获取金融服务。

在养老金融方面,Web3提供的透明度和安全性的机制,对于构建长期稳定的养老金管理和投资平台也具有潜在的价值。

在数字金融方面,Web3推动了金融资产的数字化,比如通过代币化的各种资产,使得资产的发行交易更加高效、灵活,同时强化了用户对数字资产的控制权,为数字金融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支持。

在这场Web3带来的变革中,真实世界资产的通证化,我们简称为RWA,其作为连接数字与实体世界的桥梁,是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我国传统行业尤其是制造业沉淀了大量的真实的资产,但往往由于缺乏流动性而处于折价的状态,或者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运营,导致资产利用率比较低,制约了经济增长潜力的释放。

RWA通过区块链等Web3技术,将真实世界里已经存在的实物资产以及知识产权、碳信用、数据要素等无形资产赋予其数字形态,在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建立起一个价值的映射。

这种方式,一方面其数字化的特点可以提升真实资产的流动性和可交易性,让更多投资者获得对优质资产的投资机会,打通传统行业的融资堵点。另一方面,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资产运营管理、处置交易的透明度,降低道德风险,并有效提高资产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的成本。

当然在我们拥抱Web3技术的时候,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技术的进步都伴随着风险与挑战。如何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有效管控风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首先,紧跟行业创新的趋势,更多调动市场主体创新的动能,探索开展创新试点。

其次,要前瞻性地加强监管。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不等于Web3,通证也就是说我们讲的代币,也不一定完全是去中心化的。应当采取技术中立的原则——我们常讲要秉承技术中立这样一个原则,紧盯外部可能带来的风险,重点监管RWA资产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波动性。在链下资产端要严格控制风险,在链上的交易端也要严格地控制炒作。

再次要强化风险管理与技术伦理的教育,提升公众的风险意识,加强行业自律。最后,要推动国际合作,鼓励科技实力较强的市场机构参与到国际上的创新项目当中,吸取和借鉴国际的经验。

同时,加强跨国的监管合作,协调政策制定,共同探索适应新技术的监管框架。比如世界银行在研究基础在设施投资方面使用Web3和RWA,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在积极发展Web3,应当可以考虑与新加坡和香港在RWA跨境投资交易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吸引海外资金,盘活国内传统行业的实物资产,为国内实体经济注入更多的流动性。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Web3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让我们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共谋发展之道,共筑安全之基,共创未来之路,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的浪潮当中,携手前行。

再次感谢各位的参与,期待在接下来的议程当中能听到各位嘉宾的真知灼见。预祝本次大会和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降息将至 美国真的会崩溃吗?

原创:刘教链

隔夜BTC一度跌落至55k一线,后又收复失地,回升至58k上下。

随着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临近和对降息的预期,市场竟开始莫名恐慌。这一点,从市场上弥漫着大量空头情绪,以及过度的空单,便可见一斑。

芝加哥期货市场预期9月份美联储降息概率100%。其中有55%的概率降息25bp,45%的概率降息50bp。年内3次降息,总降息幅度将达100bp,即1%。

降息将至 美国真的会崩溃吗?

萨姆法则(sahm rule)已拉响衰退警报。美股似现双顶。英伟达闪崩超10%。…… 市场上演危情时刻。

降息崩溃论开始蔓延。不仅是中文社群,海外英文社交平台上面,也充斥着类似言论。认为美联储会在操作层面搞砸,笃定美国经济甚至美元霸权会就此全面崩溃,这显然是犯了战术上的轻敌思想。这种速胜论的调调断不可取。

教链时常谈及美联储的困境,美元霸权的末路,一切被霸权骑在屁股下面的国家(包括中国),都终将通过自己的奋斗,和美国平起平坐,乃至全球货币体系“三分天下”的“新隆中对”。如此种种,都是战略层面的研判。

战略上,不可畏敌。战术上,不可轻敌。

一方面,要承认帝国的强大;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帝国霸权终将落幕。二方面是辩证统一。投降论者只有一而没有二。速胜论者只有二而没有一。不要学投降论者下跪,也不要学速胜论者意淫。

当看不清前方的路时,不妨看看来时的路。

教链把过去40年的美联储利率调控历史,美股标普500指数走势历史,以及黄金走势历史三份图表拉了出来,仔细端详。

这40年,是中美共同推动全球化发展的40年,也是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40年。40年风云变幻,40年沧海桑田。

在过去40年中,美联储有过4次典型的货币政策干预行动。其中3次被动应对的降息,1次主动为之的加息。

降息将至 美国真的会崩溃吗?

这4次行动,无一例外都伴随着美股的短暂崩溃:

降息将至 美国真的会崩溃吗?

第1次,2000/8-2003/2,互联网泡沫破裂,美股重挫。美联储降息应对,但速度较慢(近3年),且终端利率并未降至0。

第2次,2007/8-2009/2,次贷危机,美股真的崩盘,低点甚至比互联网泡沫破裂的低点还要低。美联储降息出手仍然慢了,在花了一年半时间才最终把终端利率降到0之后,美股触底反弹,开启了十年长牛。

第3次,2020/1-2020/3,新冠疫情,美股接连熔断。这次美联储提前开启降息,并在美股触顶崩溃时光速降息,2个月时间就降到了0利率。

第4次,2021/12-2022/9,美联储加息,美股回调。这次是美联储以抗通胀之名义开启加息,主动刺破了泡沫。过去美股都是顶着加息上涨,但是这次一加息就崩溃,有些不同寻常。

看似一个谜团。教链希望能够找出过往美股能够顶着加息上涨的原因,以及这次没能顶住前半程低位加息,但却顶住了后半程高位加息的原因。

于是教链又把过去40年黄金的走势图拿过来一起看。

降息将至 美国真的会崩溃吗?

先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巴菲特批评黄金这种零息资产没有利息或分红收益,为啥有人会买它呢?(不考虑工业用途,也不考虑感情因素,仅考虑理性投资者)

答案应该是,零息资产是对负实际利率的对冲。实际利率为正,零息资产下跌。实际利率为负,零息资产上涨。

这么看来,如果我们把黄金涨跌看作是一种利率现象的话:

2005-2007年那一波加息,看起来名义利率加得挺猛,但是由于黄金在快速上涨,所以我们知道,市场在定价实际利率依然不高,甚至为负。所以,这波加息并没有摧毁美股的上涨,直到高息把次贷杠杆拉爆。

2011-2015年,虽然美联储一直在保持0利率,但是由于黄金在2011年下半年就见顶回落,一直到2015年底触底,所以已经起到了加息的效果。这样等到了2016-2020年开始提高名义利率,黄金开始触底回升,两相抵消,大大缓和了实际利率的提升,从而保证了利率调控的平缓性,没有中断美股复苏的十年长牛。

2021-2022年,这加息前半程,黄金同步下跌,这实际上造成实际利率抬升的程度被加强了,大大超过了名义利率的增加。这就把美股直接给干崩了。待到了后半程,虽然名义利率处于高位且继续上调,但是黄金也开始迅速拉升了,这就等效于说实际利率其实反而有所缓和,于是美股也就见底复苏,甚至创出新高。

分析到这里,结论也就呼之欲出了:正是因为零息资产的上涨,对冲抵消了名义利率的高息,缓和了高息的压力,推动了风险资产的牛市。

接下来,美联储要降低名义利率了。

那么,如果黄金继续上涨,就相当于加强了美联储降息的力道。反之,如果黄金同步下跌,那么就会削弱美联储降息的功效。

显然,前一种情况可能更有利于实现美联储心念念的软着陆。

至于BTC,它既是零息资产,又具有风险资产的属性。

讽刺的是,黄金和BTC的上涨,恰恰代表了美元的衰败。

美联储的目标,似乎也只能在“软着陆+美元贬值”和“美元坚挺+硬着陆”之间二选一了。

Polkadot暴跌50%之际,Gavin Wood决定去做DJ

原文标题:《》

原文作者:Liam Kelly,DL News

原文编译:Lyric,ChainCatcher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 在 Polkadot(波卡)暴跌 50% 之际接受了 DL News 的采访。

在投入巨资进行营销后,Polkadot 正面临着来自用户的强烈反对。

Gavin Wood 谈到了他的另一个身份——作为 DJ 。

今年早些时候,当 Polkadot 的学生们在香港结束了为期五周的开发者训练营后,迎来了派对。在毕业典礼上,DeFi 网络的成员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在 DJ 台后面就位 — — Gavin Wood,Polkadot 的联合创始人,也是以太坊的策划者之一。

现年 44 岁的 Gavin Wood 在 DeFi 生态系统建设中扮演了十年的关键角色后,开始重拾他最初的热情——音乐。Wood 告诉 DL News:「如果你看到任何与 DJ Wasabi 有关的文章,那就是我。」

寻找新方向

他此举的背景是,Polkadot 一直在努力寻找突破口。

据员工称, 2023 年,构建 Polkadot 网络的 Parity Technologies 公司因资金短缺而裁掉了其 385 名员工中的近三分之一。Polkadot 曾是代币价值排名前十的加密货币项目之一。今年,其 DOT 代币下跌了 50% ,而 ETH 上涨了 5% ,竞争对手 Cardano 下跌了 45% 。而在今年 7 月,Polkadot 遭到了更多的批评,批评者抨击其在今年上半年花费 8700 万美元的决定。其中近一半用于营销活动,包括花费 40 万美元在加密货币网站 CoinMarketCap 上制作动画版 Polkadot 徽标。Parity 前核心开发人员 Seun Lanlege 在 X 上表示:「Polkadot 资金库在错误的营销上浪费了这么多钱,这简直太疯狂了。」

Polkadot暴跌50%之际,Gavin Wood决定去做DJ

Parity 的一位代表表示,营销费用源于该项目的治理体系。该代表告诉 DL News:「营销计划的支出是社区投票决定的链上财政支出的直接结果。」

随着 Wood 转行做 DJ,DeFi 的许多人可能会怀疑他是否脱离了日常工作。尽管 Wood 是 Parity 的首席设计师,但他否认了这种担忧,并淡化了自己在项目中的角色。他说:「我的职位要低得多。」

「我是一名科学家」

在 8 月份的 Web3 峰会期间,Wood 在柏林的 Funkhaus 接受了 DL News 的采访。在这里,Wood 分享了他对区块链设计和技术的看法。「我想做实验。我是一名研究员,一名科学家,一名学者,好奇心是我在这里的主要驱动力。」他说,「对 Polkadot 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以太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停滞不前。」事实上,Wood 很擅长追求不同寻常的冒险。他准备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一套「个性」系统,将机器生成的类似二维码的图案纹在人们的身上。

Wood 的职业生涯始于计算机科学与音乐的融合。

2005 年,Wood 在约克大学完成了为期五年的博士学位课程,研究计算机如何聆听音乐。他还将机器听到的音乐制作成了视觉图示。他的论文展示了 Dave Brubeck 的经典爵士乐曲《Take Five》在计算机看来会是什么样子。

Polkadot暴跌50%之际,Gavin Wood决定去做DJ

Wood 也参与过科技项目。他曾担任微软研究员,还在意大利的一所天主教学校教过几何学。他向伦敦的夜总会和酒吧出售照明系统,然后尝试推出一款 Microsoft Word 插件,让律师的繁琐工作实现自动化。不久之后,他遇到了正在开发以太坊的 Vitalik Buterin、Jeffrey Wilcke 和 Charles Hoskinson。对于 Wood 来说,以太坊本质上是他在 2010 年初开发 Word 插件时进行的一个周末项目。

发明以太坊

他用 C++ 编程语言编写了首批以太坊客户端之一,这是一款允许开发人员与区块链交互的软件应用程序。Wood 帮助发明了以太坊的编程语言 Solidity,并合著了《以太坊黄皮书》,这是第一份正式说明以太坊网络的用途和运作方式的文件。他告诉 DL News:「我还带来了更多的设计和工程方面的东西,我想说,这就像一种近乎艺术的天性。」

尽管 Wood 通过共同的创建区块链系统成为了去中心化金融的基石,巩固了他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地位,但他觉得以太坊缺乏活力。他说:「与 Vitalik 和我 2014 年提出的愿景相比,以太坊协议基本没什么变化。」

2016 年,Wood 自立门户,与 Robert Habermeier 和 Peter Czaban 共同创立了 Polkadot。其理念是创建一个更高效、更实惠的网络来支持 dApp 和智能合约。「对 Polkadot 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以太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停滞不前,」他说。「我想继续发展。」该项目在 2017 年通过首次代币发行筹集了 1.44 亿美元 — 这是一种加密货币众筹,人们通过投入真金白银来换取网络的原生代币。它于 2020 年开始正式生产区块。在 2021 年的热潮中,其总价值跃升至 540 亿美元,DOT 成为排名前十的加密货币。

改进「笨重」的跨链

他还推出了区块链来解决以太坊面临的关键瓶颈。即第 2 层区块链(将交易聚合成低成本证明然后发送到以太坊的迷你区块链),现在在以太坊上很常见。

Polkadot 从第一天起就引入了类似的设计,称为 parachains(平行链)。任何选择在 Polkadot 基础上构建并推出自己的平行链的项目都可以轻松地与其他基于 Polkadot 的项目进行交互。对于基于以太坊的第 2 层网络,用户必须与笨重的跨链桥进行交互才能在网络之间转移资金。

Wood 表示,Polkadot 更接近以太坊的早期愿景。「早在所有领域都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二层网络就已经不是梦想了。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五年前推动的梦想,看起来有点像 Polkadot。」

「我是一个实验者」

今年 4 月,他通过一个名为 JAM(Join-Accumalate Machine)的 Polkadot 升级版进一步构建了这一愿景。JAM 将让任何人都能建造一个平行链,而不是让建造者去拍卖一个平行链。这次升级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它的推出还正值 Polkadot 试图重振 2021 年的辉煌之际。然而摆脱 DeFi 长期困扰的困境并非易事。员工们表示,由于高管薪酬过高,Parity 不仅需要裁掉大量员工,而且裁员过程处理得也很尴尬。当时该公司在前往至 Mallorca 前一周宣布了裁员消息,但并未透露具体裁员人员。一名 Parity 员工称其为「一个超现实的、恶作剧笑话」。Wood 没有参加海滩度假,这让很多人感到愤怒和困惑。7 月份,Parity 完成了重组,目前正在招聘新员工。Parity 的一位代表说,其招聘信息栏列出了 11 个空缺职位。

如今,Wood 的下一个项目可能会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他称之为「墨水证明(proof-of-ink)」。在 Web3 峰会上,Wood 解释了 Polkadot 区块链如何生成独特的纹身图案。这些图案可以证明一个人就是他们在网上所说的那个人,而不会泄露其他信息。似乎可以应对在加密货币中,所谓的 Sybil 攻击(即一个用户创建多个身份)是一个常见问题。

Wood 展示了他二头肌上的二维码。在 2024 年底推出之前,他还在研究其他设计。「我真不希望这被传成是某种纹身识别系统。」在皮肤上纹上身份标识的做法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应,尤其是在德国这样的地方。Wood 对这种暗示感到愤怒。

「我花了很长时间强调,这与身份识别无关,」他告诉 DL News。「这关乎个性。我花了很长时间强调隐私,这是使用强大的加密技术来保证隐私。我真的不希望有人说这是一种纹身识别系统,因为那完全是误导。」

该项目展示了 Wood 如何始终遵循自己的直觉,无论这将他引向何方,从与加密相关的纹身到以 DJ Wasabi 的身份演出音乐。「对我来说,除非是新颖的,否则做这件事就是不值得,」他说。「我是一个实验者。」

以太坊还行不行?

来源:不确定思维

刚跟一个朋友通电话,核心话题是以太坊还行不行?
我的结论是:行 ,简单总结,行业未来可期,爆发需要时间

简单记录下自己说的逻辑:

L2是失败的还是正确的,我觉得是正确的:

  • 从公链这个叙事看,这个周期几乎没有新的L1发布

  • 以太坊的模块化L2方向,几乎阻止了新公链的产生

  • 大企业发链(如索尼)几乎都是基于以太坊生态基础设施的L2

  • 老的新公链所剩无几,能打的就只有solana

问题变成L2分走了流动性,降低以太坊捕获价值能力,我的结论是这只是暂时的表象:

  • 这个问题仅仅是在场内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

  • 17的爱西欧大量同类项目,最后收敛到每个赛道头部只有几家

  • 21的流动性挖矿大量项目爆发,最后每个细分赛道留下的也只有几家

  • 现在的L2百家争鸣,也会是一个先爆发后收敛的过程,流动性只会在少数几个链聚集

  • 同时以太坊最终也会解决互操作的问题(op stack目前也有了互操作方案)

手续费降低的蝴蝶效应还没显现,但最终会促成大规模应用的爆发:

  • 之前用户在链上手续费贵,钱包门槛高,只有足够的赚钱效应才能吸引到一些用户上链

  • 目前以太坊的手续费已经极大降低,链上转U甚至比波场还低一个数量级

  • 在L2上手续费更低,这会促进很多新的应用形态发生,产品补贴10U够用户操作1万次

  • 再加上抽象账户尤其社交恢复之后的大范围应用(交易所已经普及一遍),用户完全不需要担心账户安全和门槛

  • 好用的基础设施加上不需要用户支付的手续费,会有非常多传统web2到上面找机会,就会有新的形态发生

另外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BTCFi和solana的竞争问题:

  • 首先个人觉得BTCFi未来大规模还是会基于以太坊来做,这本身是强化以太坊公链叙事

  • 像应用市场的发展,不可能只有苹果,那苹果和安卓未来会占多少份额,这个需要个人的判断

  • 如果solana也行为啥不拿solana,这个还是个人信心问题,拿个5年不动,哪个能心态更好,拿得更稳

加密行业未来如何的问题:

  • 赌性和灰产是基本盘,首先基本盘一直会在,加密不可能死

  • 从趋势上看,传统金融已经在渗透链上业务,大公司也在做自己的产品

  • 未来的周期或许跟之前不同,以前faB太容易赚钱,谁还做产品

  • 这个周期可能会是一个转折点,让人们意识到直接faB不行了,会慢慢有更多人愿意做底层赚钱的产品

  • 在openai3.5没出来前,英伟达的基础设施已经很好,iphone4之后几年才出来微信,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和试错

  • 如果偏要加个时间,个人觉得5-10年会迎来爆发期

ETH 还能涨吗?以太坊基金会亲自下场回应

整理:Jaleel 加六

Solana 的再度崛起,ETH 的市场表现远不如预期,ETH 对比特币的汇率不断新低,再加上以太坊基金会地址频繁抛售 ETH,一年支出预算约 1 亿美元,Vitalik 被迫自曝年薪为 18.2 万新币。最近以太坊基金会收到的关注度空前的高。

时隔 8 个月,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团队在 reddit 论坛进行了第 12 次 AMA,直面了很多疑问。北京时间 9 月 5 日晚上 9 点,以太坊基金会研究团队陆续开始回答问题,主题包括 ETH 的价格有哪些上涨理由、以太坊基金会的资金多久耗光、blob (EIP-4844) 、ZK 与 Rollup 等。

律动 BlockBeats 对问答进行了筛选整理,并且编译成文。需要注意的是,核心研发者对于某些话题存在自己的看法和推测,为避免曲解,请以随附的原帖链接为准。

ETH 的价格有哪些上涨理由?以太坊基金会在意 ETH 的价格吗?

Q: 2024 年 ETH 上涨的主要逻辑是什么?

Dankrad Feist:以太坊正在构建一个金融平台,它将成为最中立的平台,可以同时:允许发行金融资产,允许交易这些资产,并允许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基于这些资产创建新的金融产品,如衍生品。

这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活动。从中获取价值可能通过某种费用机制。我认为以太坊 L1 将是多个子领域的交汇点,大量有价值的活动将通过费用生成(假设 L1 的扩展足够)。如果这不是最佳机制,还有其他选择,例如通过数据可用性费用获取价值,ETH 作为主要的交换媒介,或者将 ETH 用作抵押品(这是最有风险的选项)。

Anders Elowsson:当以太坊促进可持续经济活动时,ETH 就会增值。我所说的「可持续」是指为参与的经济主体带来效用、确保其长期持续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原生 ETH 代币将会增值,因为:ETH 是以太坊生态系统中无需信任的资产,因此值得作为货币持有和使用;由以太坊结算 / 担保的经济活动付款以 ETH 形式进行,并被烧毁,从而有效地将价值分配给所有 ETH 代币持有者。

Justin Drake:ETH is money:)

Q: 以太坊基金会是否关心 ETH 价格的持续增长?为什么?

Dankrad Feist:以太坊基金会对此没有意见,作为研究人员,我们各自有自己的看法。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最好专注于在以太坊上构建一个能产生价值的生态系统,我相信价值捕获最终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这并不意味着我不考虑它,但在价值生成尚未充分时,专注于价值捕获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Anders Elowsson:EF 可能不会考虑所有事情,但个别研究人员会考虑,而且我怀疑相当多的人认为 ETH 的增值很重要。一个明显的原因是以太坊是由质押的 ETH 来保障的,因此 ETH 的价格增长确保了经济安全。另一个理由是,理想情况下,货币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其价值,而 ETH 是以太坊中最好的货币。在去中心化经济中拥有可靠的去信任货币是很有价值的,并且 ETH 的价值因此使以太坊成为一个更好的平台。

第三是,未来对以太坊生态系统的投资中,相当大一部分可能是以 ETH 形式持有的。这还包括 EF(不是特别大)的金库。第四是更深一层的思考,即 ETH 的价值累积和以太坊的成功密切相关,正如在下一个问题的答案中进一步讨论的那样。

Justin Drake:我个人认为 ETH 的价格增长对以太坊的成功至关重要。我相信,如果 ETH 不成为事实上的「互联网可编程货币」,以太坊就无法成为「价值互联网」的结算层。

货币溢价只会集中于一种特别的资产(考虑到数十万亿美元)。这种货币溢价对于以下方面是必要的:支撑数万亿美元的去中心化稳定币(「经济带宽」);提供无可置疑的安全性,甚至抵御国家级别的攻击(「经济安全」);吸引所有主要经济参与者的注意力(「经济显著性」)。

Q: 如果在完成剩余路线图时,结果是各种 rollups 在以太坊 L1 上结算,L2 上有大量去中心化应用,用户交易费用低于一美分,生态系统发展良好,但 ETH 的价格没有明显增长,这是否意味着以太坊路线图的成功?

Dankrad Feist:再次说明,我不代表以太坊基金会发言,我只是以研究人员的身份表达个人观点。

当我建立一家初创公司时,当然我希望能赚钱,但即使最终一无所获,如果它对我的客户有用,我仍然会认为这是成功的。

把这个想法应用到以太坊上,如果我们拥有一个多样化的 rollups 生态系统,能够为世界提供有趣的应用,我会认为这是成功的。但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还能让 ETH 资产更加有价值,那将是更大的成功。

许多人认为,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会削弱以太坊的费用收入和 MEV,最终 rollups 可能会成为寄生者。我认为这并不正确。最高价值的交易仍将在以太坊 L1 上发生,而 rollups 会通过为用户提供大量交易空间来扩展整个生态系统。这种关系是共生的:以太坊为 rollups 提供廉价的数据可用性,rollups 则让以太坊 L1 成为高价值交易的天然枢纽。

Anders Elowsson:从长远来看,以太坊促成可持续的经济活动与 ETH 的价格增值有直接联系。如果设计一个可持续的经济活动系统,就在设计 ETH 的价格增长。反之亦然,设计 ETH 增值时必须确保以太坊促成可持续的经济活动。

短期内如果只关注「价格增长」而不考虑其来源,可能会导致长期的价值减少。我个人认为,当前的路线图实际上也是一个「价格增长路线图」。如果以太坊成功了,但 ETH 没有价格增长,我会感到惊讶甚至有些失望,不过这反而可能是购买 ETH 的机会,因为市场最终会意识到这个价格增长的理论。

Justin Drake:我个人认为 ETH 的价格增长归结为资金流动和货币溢价。对于资金流动,关键指标是总费用,而不是每笔交易的费用。

正如我在演讲中提到的,以太坊的成功终局是达到每秒 1000 万笔交易,即使每笔交易费用低于一美分,仍可带来每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例如,每笔交易 0.002 美元大约能带来 20 亿美元的日收入。

对于货币溢价,关键指标是 ETH 作为抵押货币的使用比例,例如支撑 DeFi。

以太坊基金会的资金多久耗光?

Q: 以太坊基金会如何确保网络保持中立性,不会因政府压力而要求验证者审查某些特定交易?

s0isp0ke:在过去一年里,我们(以太坊基金会的「强健激励小组」(RIG)以及其他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增强以太坊网络的抗审查性(CR)特性,主要通过迭代「包含列表」(Inclusion List, IL)设计。

简而言之,ILs 允许去中心化的验证者集体强制将交易包含在区块构建者的区块中。这有效地减少了对少数复杂实体的依赖,这些实体可能会任意决定哪些交易可以被包含在以太坊区块中(例如,审查与受制裁地址互动的交易)。

我们在 ethresear.ch 上发布了一些相关帖子,最近的提案是「分叉选择强制包含列表」(FOCIL):FOCIL 提案。该方案依赖多个提议者共同创建一个包含列表,其中的交易必须包含在区块中,才能被验证者视为有效。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或有其他问题,欢迎联系我们!

Q: 以太坊基金会的资金能支撑多长时间?当资金耗尽时,有什么应对计划?

Justin Drake:据我有限的个人了解:

1、类似于之前的财务报告应该很快会发布。

2、基金会每年大约花费 1 亿美元——参见 Aya 的推文。

3、目前基金会的主要以太坊钱包大约持有 6.5 亿美元的 ETH。

4、基金会还有一部分法币储备,足够应对未来几年的支出。(这部分是我了解最少的。正如 Aya 提到的,因监管原因,ETH 的销售曾暂时暂停,所以这部分储备直到最近才得以补充。)

粗略估算,基金会大约有 10 年的资金储备,但这一期限会随着 ETH 价格的波动而大幅变化。

以太坊一层相关

Q:一旦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完成,是否仍有计划扩展以太坊的 L1?如果有,目前考虑的扩展方式是什么?

Dankrad Feist:我确实相信扩展 L1 执行应该是一个目标,与构建汇总并行。然而,它们不一定是冲突的:

1、数据可用性几乎可以无限扩展——最终的限制是对以太坊的兴趣(即有多少人正在认真运行全节点以及有多少人愿意记录所有数据)。

2、执行总是会受到一些限制,最终的限制是单线程限制;目前,状态访问是扩展 L1 执行的直接限制。

3、通过 zkEVM 和并行化,我仍然认为我们将看到将 L1 扩展到当前容量的 10-1000 倍。Rollups 将提供剩余部分以达到「世界规模」。

好消息是,所有这些工作都在进行中——并且得益于以汇总为中心的路线图,许多团队以更加分散的方式并行进行。

Justin Drake:以太坊基金会的长期可持续计划是利用 SNARK 来扩展主网的 EVM 执行,这基本上没有限制。

通过实时的 L1 EVM SNARKing,验证者可以验证低成本的 SNARKs,而不必重新执行 EVM 交易。这将使我们能够在不增加验证者负担的情况下大幅提高 Gas 上限。所有繁重的 EVM 执行工作将由搜索者、构建者和探险者等实体运营的专门节点在共识之外完成。用户和共识参与者的负担会变得很轻,比如他们可以在手机或手表上运行节点。

除了大幅提高 L1 EVM gas 限制带来的垂直扩展优势外,还有机会使用 EVM-in-EVM 预编译进行任意水平扩展,以低成本验证 EVM 内的 EVM 执行。这种预编译将允许开发人员以编程方式启动新的 L1 EVM 实例,从而解锁执行分片的增压版本,其中分片的数量是无限的(而不是上限为 64 或 1024 个分片),并且单个分片是可编程的 rollup(具有可编程的治理、排序、gas),称为「原生 rollup」。

Q: 以太坊基金会目前在 zk 研究方面的主要领域是什么?有哪些理论或实际应用的探索?

George Kadianakis:以下是一些与 L1 相关的 zk 项目,处于不同的研究成熟阶段:

使用 STARKed 哈希二叉树来实现无状态性;使用递归 SNARKs 进行大规模递归签名聚合;通过 zk 匿名凭证提高网络层的稳健性;使用 STARKs 来实现后量子可聚合签名(而不是 BLS);使用 ZK 在单秘密领导者选举设计中提供隐私;使用 ZK 和 zkEVM 进行 L1 执行(长期目标!)

此外,EF 密码学团队对 ZK 研究有着广泛的兴趣。您可以在密码学团队网站上找到其中一些工作。

Antonio Sanso:在以太坊研究最近发布的一份声明中,密码学研究团队强调,在将可验证延迟函数(VDF)集成到以太坊之前,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它们。该团队目前不建议在以太坊中使用 VDF,并指出正在进行的研究和重大改进对于未来可能修正这一立场至关重要。有关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此处的完整声明。

Justin Drake:我对 L1 EVM 的 SNARK 化感到非常兴奋。过去几个月取得了巨大进步。Succinct 的 Uma 今天与我分享了新的数据:现在证明所有 L1 EVM 块的成本约为每年 100 万美元,并且仍在进行重大优化。如果明年这个时候,由于 SNARK ASIC 以及堆栈各个级别(编译器、算术、证明系统、证明者算法)。另一个令人兴奋的进展是 EF 正在加速 zkEVM 形式化验证。这是 Alex Hicks 领导的一项工作,并得到了 2000 万美元的预算支持。

Blob(EIP-4844)相关

Q: 当前大多数研究人员主要在关注哪些研究领域?EIP-4844 中的 blobs 是否带来了改变研究方向的发现或调整?

Davide Crapis:我们正在围绕 blob 定价进行更多工作,这受到之前分析的推动,同时也因为观察到它作为一种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且其市场与其他资源有很大不同(大多数需求来自短期内弹性较小的「企业客户」,如 L2)。我们与一些合作伙伴进行了新的研究,相关成果将在几周内发布。

Q: 现有的 blob 基础费用机制是否存在问题?是否存在 blob gas 费用会变得过高,导致对 L2 不利的情况?

Davide Crapis:当前机制确实有改进的空间(参见其他关于「blobs」的问题)。不过,你提到的情况并不值得担忧:记住,L1 的数据成本会转嫁给 L2 用户,成为 L2 费用的一部分。因此,当由于拥堵导致数据成本增加时,L2 交易的需求会减少,从而对 blobs 需求产生下行压力,进而降低 blobs 的价格。Arbitrum Nitro 白皮书中的第三部分也是理解 L2 费用结构的一个很好的资源。

Dankrad Feist:如果 blob 费用增加,Rollups 将向用户收取更多的交易费用。这自然会导致 L2 上的交易减少,就像目前以太坊 L1 上发生的情况一样。

Q: 如果 blobs 的使用量未达到目标(比如每个区块 3 个 blob),是否应该降低目标,以确保费用机制能正确发挥作用?

Davide Crapis:不应该。该机制的设计是为了给拥堵定价,因此如果没有拥堵,价格保持较低是正常的。然而,目前需求远低于目标,这会影响在拥堵情况下的价格发现。在这种情况下,价格发现非常重要,我们应当提高机制的效率。短期内,像提高最低费用(但仍保持非常低!)或改变更新速度等调整可以有所帮助。

详情见这里的讨论:;最新提案:。

Dankrad Feist:以太坊目前正在为 rollups 创建一个新的市场——数据可用性市场。许多替代方案(如 Celestia、Eigenlayer、Avail 等)都希望从以太坊手中抢夺市场份额。它们无法在安全性上竞争,因此想在价格上取胜。

即便每个区块有 3 个 blob,产生的收入也无法显著增加以太坊的协议收入。我认为未来几年,我们应该努力尽可能地扩展这一领域,而不必急于从中获取费用收入。

无论如何,我不认为 blob 的费用会成为以太坊最好的价值捕获机制。数据可用性市场变化太快——虽然以太坊提供了最佳的安全性,但其他「足够接近」的解决方案很容易抢占市场,使得从中提取价值并不理想。以太坊 L1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自然金融枢纽,将拥有最高价值的交易,这才是 ETH 最好的价格增长机制。

Justin Drake:blobs 不会达不到目标——我们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 🙂 诱发需求需要时间才能显现效果。另一个考虑因素是,最近一些 rollups 项目(如 Base、Scroll、Taiko)找到更好利用 blobs 的方法。这些 rollup 的优化扩展了 blob 价格发现的时间线,这是有充分理由的。

其他

Q: 以太坊过度发行的解决方案提案进展如何?是否可以通过类似 PID 控制器的方式调节质押比例,而不是依靠固定的发行曲线?

Davide Crapis:控制器是可行的,但我认为它太复杂了。我们能够表达需求曲线,并且不需要瞄准具体的质押比例数值,而是瞄准一个范围,所以我们应该选择这个更简单的选项。我在 CEE 2023 的演讲中讨论了这两种方案(自那之后第二个选项得到了更多研究):以太坊质押:现状。

Justin Drake:在我看来,拥有一个更智能的发行曲线,在某个软上限(比如 1/4、1/3 或 1/2 的 ETH 被质押时)逐渐归零是毫无疑问的正确选择。主要的瓶颈是社会协调。我们需要一个精明且有动力的人来推动这个 EIP 直到主网。这是一个非常高影响力的任务,我预计社区会全力支持的。

Q: 关于历史数据过期(EIP-4444)和门户网络,有哪些新的进展?Multidimensional EIP-1559 的情况如何?目前 MEV 研究方向有哪些?此外,有哪些资源(比如 verkle.info)或者推荐关注的人可以帮助我随时了解这些进展?

Barnabé Monnot:你好!关于第三个问题,我建议你查看上个月为内部研究会议准备的这个笔记,它可以帮助你了解更多。对于 ePBS,我们已经启动了一个跟踪器,并在随着问题的出现不断更新新的材料。

更广泛地说,目前的 MEV 协议研究可以分为两大方向。一方面是一些相对具体的协议升级提案,比如 ePBS 和 FOCIL(基于委员会的、多提案风格的包含列表),这些正在讨论中。另一方面是更大的方向,比如 APS(围绕执行票据 / 拍卖的广泛概念)或 Braid。我个人希望具体的工作能够为更具探索性的研究提供指导。

Q:你们正在研究 VDFs(可验证延迟函数),能分享一下如何计划使用它们吗?你们对现有的 VDFs 做了哪些改进?

Antonio Sanso:Mary Maller 在 Devconnect 的演讲中讨论了 VDF,可以在。我还在 2024 年 IC3 冬季静修会上介绍了相关主题,活动详情请点击。

Justin Drake:VDF 有两个方面:a) 将生产级 VDF 构建为加密原语,b) 在应用程序中使用该原语。

让我从 b) 应用程序开始。VDF 在以太坊 L1 上的激励用例是加强 RANDAO,以获得领导者选举的无偏随机性。IMO VDF 是 L1 随机性的最终目标,并且在 Vitalik 的路线图中仍然是一个「挥霍」项目。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 RANDAO 正在被滥用,因此相对于我几年前踏入兔子洞时而言,VDF 研发肯定已经被降低了优先级。其他 L1 项目(例如包含列表、权益上限、SNARKifying L1)更为重要。

除了 L1 领导者选举之外,VDF 的另一个重要用例是彩票。在我看来,建立一个「世界彩票」是一个唾手可得的机会,它是可证明公平的、世界范围的、无佣金的。如果你想构建这个,请私信我 🙂 最近出现的另一个有趣的 VDF 应用是在多重提议的背景下促进块的同时发布。在一次意想不到的事件中,马克斯·雷斯尼克 (Max Resnick) 成为了 VDF 公牛。

现在到 a),事实证明,这比我预期的要困难得多(多年的工作!),但隧道尽头有光明。我们现在拥有 MinRoot VDF ASIC,我相信它可以用于彩票生产,尽管理论上的 MinRoot 分析没有对 256 位 MinRoot 进行实际攻击。我们现在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集成工作,以在链上验证 MinRoot SNARK 证明(例如 Nova 或 STARK 证明)。这对于 BN254 MinRoot 来说很容易,但 Pasta 曲线需要包装器 SNARKs。如果您有兴趣进行此集成工作,请私信我:)。

1kx:以太坊,一个超现实的线上世界

原文作者:Peter pet 3 rpan

原文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每个人都在抱怨加密货币没有产生任何实际效用。但我要说的是,它构建了一个有趣的超现实在线世界。

区块链作为娱乐的新媒介

区块链在娱乐领域的巨大潜力还未开发出来。这是一种已经自然而然地展开的文化现象。

以太坊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不是因为它的技术,而是因为围绕它而产生的社区,随之而来的文化,它赋予人们的目标感,人们在这个过程中结交的朋友,服务他人的机会和吸引受众的能力;更不用说它还充满了无尽的戏剧、八卦、混乱和乐趣。有些人想早日实现财务上丰收,有些人想要改变世界,还有许多人介于两者之间,但所有人都珍视代表这个世界所有权的货币:ETH。

以太坊为人们提供了一款身临其境、社交性强且意义重大的游戏。

虽然如今的以太坊已经高度进化,成为加密货币用例(例如支付、交易、收藏品)的通用基础设施,但它最大的成功并不是作为应用程序的后端,而是作为人们在其中生活、创造、归属和培育的完整世界。

以太坊的体验很难定义,它既奇怪又新颖。我们还没有为属于它的体验起一个严肃的名字。为了理解它,我们可能过度合理化了它,认为它是加密货币的暂时状态。这是一个混乱、怪异和探索的时期,是集体理解区块链作为一种新技术的尝试。然而,随着 2021 年大部分炒作周期势头的熄灭,加密货币的真正本质可能才刚刚开始显露出来:参与区块链的体验本身就是产品。

区块链就像一块空白画布,打破了我们对娱乐、金融和计算系统的所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加密货币模糊了所有传统的体验界限,提供了介于这三个领域之间的体验。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区块链的任何单一属性在被孤立时要么一直难以被采用,要么通常导致系统变得更糟。

游戏会因为使用区块链作为数据库而逐渐改善;金融系统没有原生的消费者保护;计算机使用起来成本高昂,而且难以构建。尽管每个领域都有各自的权衡,但区块链为构建前所未有的深度沉浸式在线体验提供了机会。

区块链天然是游戏

人们经常开玩笑说,参与加密货币就像参与一场游戏,这种说法并没有错。虽然以太坊最初并不是作为游戏设计的,但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其视为玩具和实现各自目标的画布。

我们可以将游戏点数视为 ETH,每个人都直观地认识到这是以太坊的宝贵所有权。每个人玩游戏的方式都不同,类似于 MMORPG 的不同类别,乐趣在于以自己的方式做事并选择自己的命运。有些人关心为世界创造积极的外部性,有些人希望以创造性的方式做到这一点,有些人希望以企业家精神做到这一点。当然,有些人只通过胡乱点击按钮(空投农民)来玩游戏。虽然每个人都选择自己的参与方式,但他们都通过一个共享世界联系在一起。

以太坊的物理限制因素是 EVM,它需要 ETH 作为 Gas 才能写入共享区块空间。ETH 充当共享画布,任何人都可以无限制地写入、使用和读取。以太坊的经济模型旨在确保世界物理的安全性和持续运行:ETH 水龙头是换取经济安全的质押奖励,而水槽则是用于写入共享区块空间的 Gas。

所有玩家的目标都是在 EVM 的数字物理和其他系统属性约束下积累 ETH,以太坊的世界通过集体意义有机地实例化,从而产生了乐趣和戏剧性。

下一个即将出现的伟大世界

如今,以太坊就像是一场内容枯竭的游戏。我们也可以在 Solana 上看到类似的状况。虽然 Solana 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差异化的文化,但这两个应用生态系统还是彼此的衍生品。

只要区块链的设计没有考虑到世界的基本物理原理以及我们如何参与其中的经济激励,这种模式就可能持续下去。

通过将区块链视为一种新的内容媒介和现有的游戏,两个空白领域已经具备了创新的条件:

  • 民主化参与

  • 创造沉浸感

民主化参与

我们不只是依赖 EVM 的核心约束作为参与者相互交互的核心状态机,还可以将他们的交互集中到一组更具主观性和参与性的物理集合上,其中包含技巧和运气的元素。

这些物理集合充当了 EVM 的人性化操作状态机的扩展,已被证明是用户生成内容的强大画布。

这些物理规则可以实现为类似于游戏的智能合约:玩家和资源的地理位置、资源经济、资源生成和消失、用户写入世界机制、战斗机制等。虽然这些传统上都是作为链上游戏和独立产品发布的,但这里,我们可以将它们视为更广泛的体验的物理法则,即整个区块链。这些「物理法则」也可以理解为存在于区块链上的与客户端无关的游戏机制,并且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修改,这与 EVM 不同。

实现物理法则的另一种方法是修改区块链的底层架构。例如,改变区块链的绝对所有权模型,允许其他用户无需许可地从他人的钱包中窃取资产,或者将区块空间生产时间限制在周末。

区块链的经济模型并非为区块链提供经济保障,而是通过定义世界的物理法则来激励参与。而参与其中的玩家提供了更为关键的东西:社会认可和用户生成内容。

创造沉浸感

加密货币就像是「单独出售」的游戏。与其单独推销,不如将上述所有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体验,即世界本身。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讲述一个充满乐趣、怪异和混乱的全新奇幻世界的故事。

通过在世界构建一个叙事和魔法圈,我们可以暂停现实,让人们进行角色扮演并沉浸其中。与大规模采用等典型的叙事不同,我们释放了创作自由,我们能够以纯粹传说的方式传播这个世界的存在。

除了传说之外,我们还有机会重新设计参与者接触区块链的整个用户旅程,从钱包体验到交易和区块浏览器。

这样,你就可以制作不同的设备叙述来影响和发展每个界面与用户的关系。一个例子是将区块链的跨链体验本身视为一种体验:通往新世界的门户。

只有创造一个身临其境、差异化的世界,你才能创造一个让人们感到有必要去构建、去创造内容并去参与的世界。

我们可以赋予人们所要扮演的角色和要实现的目标。

未来充满乐趣

以太坊是关于世界创造的一项创新,而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 我们已经耗尽了这个游戏的内容,需要寻找下一个伟大的沉浸式世界。 他们会很有趣、好玩、而且很奇怪。那是人们希望的世界,也许你会成为建造它的人。

深入 Eigenlayer 设计并构建 AVS

作者:GoPlus

背景

从去年到今天,EigenLayer作为以太坊生态里很大的一个核心叙事已经积累了超过100亿美金的TVL,然而,大多数人可能只是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金融基础设施,主要是因为EigenLayer最广为人知的特性是其”Restaking”(再质押)概念。这种初步印象容易让人认为EigenLayer仅仅是一个帮助用户获得额外质押收益的平台。实际上,当我们深入思考时,一个关键问题浮现出来:为什么再质押的ETH或LST(流动性质押代币)能够产生额外的收益?这个问题的答案揭示了EigenLayer的真正本质。我认为EigenLayer其实是一个革命性的金融驱动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这种定义可能乍一听有些矛盾,但它恰恰体现了EigenLayer的创新之处。传统的云计算服务,如AWS或GCP,主要依靠中心化的资源调配和管理来提供计算能力。而EigenLayer则通过巧妙地结合金融激励机制和分布式计算资源,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云计算的基础设施模型。这篇文章,会按照我们的理解,来深入EigenLayer的原理机制,并且经过了数月的开发实践,我们也会分享关于如何基于EigenLayer打造自己的去中心化网络、如何设计AVS的一些经验和想法。

Eigenlayer是什么?

首先,EigenLayer是一个革命性的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对于用户而言,它能够让持有以太坊资产的用户不仅能够通过质押获得利息,还能用这些存款凭证去支持其他有潜力的项目,赚取额外的奖励。这就是 EigenLayer 的核心理念——Restaking。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桥梁,连接了以太坊的强大安全性和所有对网络共识安全有需求的项目。对于开发者来说,它就像一个提供安全保障的云计算平台,让他们可以专注于构建去中心化服务本身,而不必从零开始构建复杂的共识以及安全系统。

深入 Eigenlayer 设计并构建 AVS

AVS是什么,如何运作?

基于Eigenlayer,开发者可以构建自己的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AVS),这也是Eigenlayer生态里最重要的概念,AVS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需要抵押以验证”任务”的协议、服务或系统。举个比方,如果你想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价格预言机网络,为了防止该预言机网络的参与节点作恶,需要让这些节点抵押一定的资产,并且设定好每个节点在广播上报价格时的共识机制,那么这种场景就很适合用AVS来完成,AVS服务本身承担了获取价格、上报价格的工作,同时AVS还对应着它的服务管理合约——Service Manager,该合约与Eigenlayer合约通信,其中包含与服务功能相关的状态,例如运行服务的操作者以及用于保护服务的押金数量。按照Vyas Krishnan的说法,Eigenlayer承担了“Convert crypto to cloud”的角色,那么AVS就是我们在Web2所熟知的cloud service,并且将Crypto纯链上计算的能力扩展到了链下的云计算中。那么AVS具体是如何在Eigenlayer网络上运作的呢。

深入 Eigenlayer 设计并构建 AVS

  1. 首先,作为想要使用Eigenlayer网络的项目方,需要通过开发自己的AVS客户端以及ServiceManager合约,客户端本身就是网络所要验证的服务或系统,该客户端将会被未来大量参与网络的节点所运行,而ServiceManager合约本身则是规定了节点参与网络的条件以及对于节点本身奖惩的机制。如:需要抵押哪些代币、需要抵押的最小代币数量等。并且同时也要遵循AVS ServiceManager合约的一些规范,保留一些基本的接口以便被Eigenlayer主合约索引以及通信等。

  2. 网络的参与节点本身在Eigenlayer中被称作为**「Operator」**,Operator是专业的节点运营商,主要负责实际运行和维护网络节点,当他们想要参与到某个网络中时,他们需要满足ServiceManager中所规定的准入条件。作为Operator,他们同时也可以是Staker去质押给自己的节点。那么,普通用户是如何参与到整个workflow的过程中呢,Eigenlayer设计了一个delegate的功能,它允许普通的用户将自己的代币delegate给选择的Operator节点,委托该节点通过运行AVS来获得额外的网络收益。

  3. 在完成了AVS的搭建以及节点的招募后,该网络的服务就可以开放去被消费和使用了,下图是官方给出的一个整个AVS服务的调用流程的示意图

深入 Eigenlayer 设计并构建 AVS

可以看到,Service Manager通过event事件触发了Operator的节点去执行链下的计算,operator将计算结果通过私钥签名后在返回给合约,从而完成一次调用。但实际上,AVS的用法可以更加的灵活,首先,触发AVS并不一定要通过Service Manager来进行,由于Operator节点在注册时就已经公开了他们的IP等网关信息,因此可以直接去调用网关暴露的服务接口(需要鉴权,防止大量的Spam)获得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去上报结果以及通过aggregator来对结果完成共识,因为同一次调用可能会由多个节点去运行对应的服务来提高服务的可用性。最终Service Manager再根据上报的结果与Eigenlayer合约交互完成对节点的奖惩行为。

EigenLayer的核心定位

讲完了AVS以及EigenLayer的介绍,我想总结下EigenLayer的主要三点核心定位,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它以及判断是否要使用它。

链接抵押者和开发者的平台

EigenLayer的核心定位之一是作为连接质押者和开发者的平台。这一创新模式彻底改变了去中心化网络的构建和参与方式,为双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便利。在EigenLayer出现之前,新的去中心化网络面临着巨大的冷启动挑战:

  1. 高昂的启动成本: 项目方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来吸引节点加入网络。

  2. 运营压力: 维护一个活跃的节点网络需要持续的运营和激励措施。

  3. 节点参与门槛高: 潜在节点运营商需要购买特定网络的代币才能参与,增加了他们的风险和成本。

  4. 网络效应缓慢: 由于参与者少,新网络很难快速建立安全性和可靠性。

EigenLayer通过其创新的设计巧妙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它允许质押者使用ETH或LST同时为多个网络提供节点服务,大大降低了参与门槛。项目方可以快速接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庞大的质押者网络,加速冷启动过程。对于节点运营商来说,他们不再需要为每个参与的网络购买特定代币,这降低了风险敞口。通过允许质押者从多个网络获得奖励,EigenLayer创造了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实现了激励的有效对齐。这种创新模式不仅简化了去中心化网络的构建和参与过程,也为大部分的代币持有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生息的场景。

从目前的EigenLayer生态中,我们可以发现,已经有大量的有非常好的背书的operator节点,其中不乏Coinbase Cloud, Figment, Google Cloud, Galaxy, Hashkey等。这些机构的加入不仅为生态系统带来了专业性和可靠性,也大大增强了普通用户的信心。delegator可以选择这些背景强大的operator来委托自己的资产,既获得了专业的节点运营服务,又降低了风险。对于开发者而言,这样的便利性是不言而喻的,他们可以快速从零开始构建自己的验证者网络,降低了开发共识网络和维护的成本,利用已经成熟的大规模的质押池从而获得比较高水平的安全保障,将重心更多的放在自己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上,而不是重复造共识基础设施的轮子。

共享安全池

上面提到EigenLayer的第一大特点是能够连接质押者和开发者,帮助项目快速找到服务的验证者节点,那么对于开发者和项目方而言,如何保证这些节点的稳定进而实现自身网络的安全性呢?这就是EigenLayer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也可以说是EigenLayer最大的卖点。

这里首先要定义一下什么是所谓的网络安全性,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区块链以及去中心化网络架构中,每个网络都需要独立构建和维护自己的安全与共识体系。因为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每一个节点都有作恶的可能性,因此网络必须建立在一种零信任的基础之上,并且需要去构建缜密的共识机制来防止节点作恶,以保持网络的稳定和安全。通常来说,大多数网络会选择让节点通过质押自己的网络代币作为抵押物来让节点参与到网络的工作中获取收益,通过**「Slash」**这种方式让节点产生高昂的作恶成本,从而实现目的。但是这里的成本本身可能并不是稳定的,也就是说抵押物本身如果是这些网络的原生代币的话,那么随着价格的波动,节点作恶的成本也在不断波动,当满足”作恶收益大于抵押物成本“这个条件时,这个网络也就会陷入安全危机,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多次,且大部分的网络原生代币的价格确实十分容易被操控且不稳定。

EigenLayer给出的解决方案中,重点突出了共享安全的概念,实际上是把以太坊的安全性以收益的形式出租给了这些去中心化网络。通过让撮合抵押者、节点以及各种项目,让决定作恶成本的抵押物变成ETH/LST,由于ETH以及再质押Token价格的稳定,这样的网络安全性其实是更值得信赖的。这也能够帮助一个网络在早期快速的建立稳定、安全的去中心化服务网络,以自己的代币作为收益来支付整个网络的“安全服务费用“。同样,也能够帮助原本中心化的服务以这种方式向去中心化过渡,从而提升原有服务的质量和透明度,再从因服务提升而获得的增益中拿出一部分收益来向这些共享安全的质押者们奖励,进入到一个正循环中。

目前,EigenLayer拥有接近12B美金价值的TVL资产,这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共享安全池,足以提供给各类的DA、Sequencer、预言机以及各类去中心化网络安全服务。

可编程共识

EigenLayer的第三个核心优势是其可编程共识的能力。这里首先需要介绍一下AVS的概念,AVS全称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s,AVS指任何需要自己的分布式系统进行验证的服务,例如Sequencer、DA、预言机网络以及各类去中心化网络服务,AVS由参与网络对应的Operator来运作,最终由AVS对应的合约(ServiceManager)来进行管理并且维持共识。Operator需要通过该合约入口来进行注册,同时奖惩也将由该合约来进行触发,因此可以说,该合约就作为了AVS的共识网关。在开发者去编写合约的时候,可以灵活的定义自己的AVS验证规则以及要求、节点的准入规则、Slash的规则等等,甚至对于质押的代币也可以进行灵活的配置。EigenLayer 的可编程共识能力为开发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创新空间。通过这一特性,开发者可以根据网络的发展阶段和需求,动态调整共识参数,确保网络在不同场景下都能保持最佳性能和安全性。这种适应性使得项目可以随时优化其运行机制,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

AVS的设计思路以及原则

在设计自己的AVS之前,我觉得大部分的开发者需要去想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项目本身所提供的服务需求和类型

理解项目提供的服务类型是设计AVS的基础,因为它直接影响:

必要性:计算本身是否是链上的VM无法执行的或是成本太高的,如果是链上合约就可以完成验证的,那可以考虑使用AVS的必要性

验证逻辑:不同服务需要不同的验证方式。例如:

性能需求:服务类型决定了对速度、吞吐量的要求。如:

安全模型:不同服务面临不同的安全威胁,影响惩罚机制设计。例如:

节点要求:服务类型决定了对节点的硬件和软件要求。如:

    • 计算密集型服务需要高性能服务器

    • 存储密集型服务需要大容量存储

    • 金融服务可能需要更严格的安全措施和更高的惩罚

    • 内容分发服务可能更关注防篡改和可用性

    • 实时的链上风控服务需要极低的延迟

    • AI的服务需要大量的GPU算力性能

    • 预言机服务可能需要验证多个数据源的一致性

    • DA服务需要验证数据的存储和检索

    • 链上风控需要对交易进行模拟和审查,需要实时的效率和准确性

2.如何惩罚作恶的节点

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AVS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开发者需要设计一个有效的惩罚机制来维护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这包括:

合理的惩罚机制可以有效降低节点作恶的动机,保障网络的长期健康运行。

    • 定义什么行为被视为”作恶”

    • 设置适当的惩罚力度,既要足够威慑,又不至于过于严厉导致节点参与度下降

    • 设计公平、透明的判定和执行机制

3.服务本身盈利能力以及能支付给“共享安全”的预算

这个问题涉及AVS的经济可持续性。开发者需要评估:

合理的经济模型可以确保AVS能够吸引并留住足够的节点和质押者,同时保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 服务的盈利模式和预期收入,或是在项目初期如何与自己的Tokenomics结合通过代币通胀来给到足够的奖励预期

    • 运营成本,包括基础设施、维护等

    • 可分配给节点和质押者的奖励预算

4.需要多大的网络规模

网络规模直接影响AVS的性能、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

开发者需要根据服务需求和资源约束,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 较小的网络可能更易管理,但可能牺牲一些去中心化程度

    • 较大的网络可能提供更高的安全性,但可能增加复杂性和成本

只有清晰的考虑好了这些问题,我认为才可能设计出一个好的并且参与度高的AVS,也避免后期可能因思考不足而出现的重大问题。

AVS目前生态以及新机会

尽管EigenLayer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我们认为该生态存在大量的机会以及潜力。首先,据我们观察,

目前生态中的AVS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 DA

  2. 去中心化Sequencer

  3. 随机数生成

  4. ZK-Prover

  5. 预言机服务

深入 Eigenlayer 设计并构建 AVS

这些服务主要面向开发者,为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关键支持。然而,我们注意到目前生态中存在一些显著的空白:

  • 缺乏传统的通用性去中心化计算网络

  • 几乎没有直接面向终端用户提供服务的AVS

我们认为,大量的应用型AVS能够为生态带来更多可能性。这些应用型AVS可以直接服务于终端用户,从而扩大EigenLayer的影响力和实用性。GoPlus作为用户安全服务的提供者,正在利用EigenLayer的基础设施,构建一个专注于用户安全的AVS。这个AVS将为加密货币用户提供全面的安全保护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1. 钱包地址风险评估

  2. 反钓鱼和反欺诈保护

  3. 代币风险评估

  4. 去中心化实时链上防火墙

GoPlus通过在EigenLayer上构建AVS,将提供去中心化、透明和可靠的安全服务。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服务的可信度,还能通过激励机制吸引更多参与者。GoPlus的AVS将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保护,同时帮助EigenLayer拓展到面向终端用户的新应用领域,目前GoPlus的安全服务平均日调用量高达2100万次,因此在完成AVS升级后,GoPlus AVS有望成为生态内最大的应用型用例。且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提供安全服务,这也是Web3发展过程中全新的一种安全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