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欧易交易所OKX官网

写在链游爆发前市场洗牌久矣 聊聊 Ultiverse 的潜力与前景

最近一款《黑神话:悟空》的3A游戏火遍国内外互联网,除了引发众多游戏玩家的关注之外,不少投资机构也开始纷纷关注PC游戏市场。由于以往游戏市场主要关注点在于手机游戏,PC游戏的国内份额近几年都处于下降趋势,而黑神话这款游戏的面世开始让人们重新审视这个赛道的潜力,并有可能再次引发PC游戏市场的热潮。

Web3 游戏赛道开始反弹

Web3游戏也是不少机构投资的方向,并在以往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投入。虽然今年上半年链游赛道的热度并不高,甚至一度遇冷,让不少投资人开始怀疑链游的投资前景,但是从8月份开始先是蓝筹NFT开始价格反弹,然后一些链游也开始热度逐渐上升。《黑神话:悟空》在全球范围内爆火,KOL和头部交易所都通过赠送黑神话吸引用户关注和注册。整个加密市场开始重新审视 Web3 的链游赛道,并试图找出最有潜力的项目。

那么,接下来游戏将有可能成为加密市场的热点,加上9月份美联储的降息利好预期,有可能本轮行情回调会在9月份结束,并迎来大规模反弹。而MEME行情短期即将走到尽头,链游在此时刚好衔接上,并有可能像DeFi Summer那样引领牛市。

黑神话悟空爆火带动游戏板块爆发,七连涨接近翻倍的 ULTI 乃 OKX 唯一真神

Web3游戏种类数量并不少,对于投资者兼玩家的我们来说,如何选择潜力项目则是接下来最为重要的事情。我们对比传统游戏的发展过程来看,大部分链游的经济模型和对玩家的激励都大同小异,那么游戏的画质和体验感则成为Web3游戏的主要筛选标准。

目前的链游从品质上来看,已经开始从低画质交互产品向3A级别的产品转变,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优质作品,比如Big Time、illuvium、Star Atlas、Ultiverse等。一些顶级加密投资机构比如A16z、Paradigm、Binance Labs、Animoca Brands等都深度参与了对这些链游项目的布局。

从去年开始AI的兴起对各行业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对Web3游戏来说同样如此,Ultiverse就抓住这个契机,通过与AI深度结合,为玩家打造更好的体验感,并成功引起了 Web3 玩家的关注。AI为 Web3 游戏带来的改变将是划时代的,全面提升了游戏的品质和体验,玩 Web3 游戏不仅仅是打金氪金,更是一种享受。

写在链游爆发前市场洗牌久矣 聊聊 Ultiverse 的潜力与前景

Ultiverse主要通过开创性的AI协议来进行驱动,成为其游戏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连接社区与玩家进行互动和交流,重新定义数字经济的价值,从而实现多方面的数字体验,比如虚拟元宇宙、展览等。UltiverseDAO团队成员之前曾在Gameloft、暴雪、育碧、腾讯等游戏公司任职,在3A游戏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可以预期为玩家带来不一样的游戏体验。‌

Ultiverse 的特色与进展

AI是Ultiverse的核心,团队通过结合AI内容生成来实现AI对游戏体验方面的提升,并将游戏平台推向大规模应用,通过AI生成内容和交互,增加游戏对玩家的吸引力,创造个性化的体验能力。

Ultiverse团队为此在7月份正式宣布推出PCG(链上程序化内容生成技术,也就是AI自动生成内容甚至场景等)技术,来实现对AI的深度支持和融合。

写在链游爆发前市场洗牌久矣 聊聊 Ultiverse 的潜力与前景

PCG简单来说就是通过AI技术实现游戏内容的丰富多样化,比如NPC在AI的加持下可以让玩家有更多的交互体验,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包括自动生成游戏场景等。

PCG的推出是对Web3游戏交互的一次重大改变,并为创作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实现复杂的交互体验,包括内容生成、智能任务、个性化体验、NPC的智能互动以及AI助手等,使得Web3游戏从Play to Earn进行升级为 Play and Earn。Ultiverse团队将为开发者提供相应的SDK工具包,以及提供一个跨项目的协作平台,实现Web3资源的共享。目前Ultiverse提供了Electric Sheep、World Fragment以及MetaGF三个核心功能,其中Electric Sheep也就是我们说的电羊,也是第生态中第一个NFT资产,MetaGF是一个AI伴侣功能,可以支持玩家自定义捏脸,实现对Ultiverse的探索。

团队在近期还进行了夏季游戏活动,该活动是Ultiverse与另外6个项目共同举办,为参与者提供200万美元的奖励,其合作伙伴包括了OKX等。除此之外,团队还进行了盛大庆典嘉年华活动以及和Zetachain进行合作等,为社区玩家提供丰富的奖励。

代币与质押

ULTI是Ultiverse的功能代币,主要用途为游戏内的支付和资产结算,同时玩家还可以参与平台的投票治理,以及帮助进行数据AI训练获得奖励。另外,玩家还可以参与生态中的激励包括持有电羊NFT参与任务获得空投奖励等,目前官方在币安钱包、OKX以及bitget等平台上都进行了相应的体验和奖励活动。

ULTI的代币总量为100亿枚,代币已经上线OKX、Gateio、Kucoin、Bybit、MEXC等交易所,官方于6月份对用户进行了空投,目前质押也可以获得BAC代币(BAC是Blast链上的Web3游戏社区,与Ultiverse是合作关系,进驻了Ultiverse质押平台),参与质押的ULTI代币总量达到了9300万枚。

写在链游爆发前市场洗牌久矣 聊聊 Ultiverse 的潜力与前景

代币分配如下:

写在链游爆发前市场洗牌久矣 聊聊 Ultiverse 的潜力与前景

ULTI目前为0.027U左右,由于TGE在两个月前,当时加密市场行情普遍不好,因此代币价格在上市之后也遭遇了下跌行情。不过在7月底8月初的时候ULTI价格开始企稳,形成了一个圆弧底,并在最近已经确认突破了先前的下降趋势,第一阶段可以看到0.035U左右,如果突破这个箱体上沿,那么有可能会走出一个标准的反转行情,因此目前是一个不错的右侧交易时机。

写在链游爆发前市场洗牌久矣 聊聊 Ultiverse 的潜力与前景

团队融资

Ultiverse项目团队在22年获得了币安和Defiance Capital 的种子轮融资。之后在22年币安又加投了500万美元融资。今年2月份获得了400万美元融资,估值为1.5亿美元。

另外包括红杉等顶级投资机构也参与了项目的融资之中,整体上融资机构相当豪华,Ultiverse也顺利的被排为3A级别链游项目的第一梯队之中。

写在链游爆发前市场洗牌久矣 聊聊 Ultiverse 的潜力与前景

总结

从大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实体产业的逐步下行,因此游戏所代表的虚拟经济将正式崛起,而Web3游戏起到的作用也至关重要。AI的加持下也会为游戏赛道带来新的增长点,因此Ultiverse毫无疑问是走向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加上团队推出的PCG程序化内容生成技术,可以为玩家打造一个接近真实环境的虚拟世界,并以此推动游戏赛道快速向前。

从加密行业来看,市场行情已经调整了接近5个月左右,这也被众多投资者称为最熊的牛市,目前大部分人普遍看好9月份降息预期所引发的反转行情,链游也憋了半年多的大招,市场充分进行了洗牌。在这种环境下,链游的快速进步也将成为一种必然,对Ultiverse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策略实测03|OKX与AICoin研究院:马丁格尔策略

OKX 联合优质数据平台 AICoin 发起系列经典策略研究,旨在通过数据实测和策略特点等核心维度分析,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不同的策略,尽量避免盲目使用。

马丁格尔策略,全称 Dollar Cost Averaging(美元平均成本),简称 DCA,是一种注重仓位管理的交易方法,核心理念是亏损加仓拉均价,盈利重置,主要特点是在每次亏损后,将交易金额加倍,直到获得一次胜利。这个策略的基本假设是,只要资本足够大,最终的胜利将弥补所有之前的损失并带来盈利。作为一种较高风险的策略,马丁格尔适合有足够资本并能承受潜在巨大亏损的交易者使用。

这种策略在加密货币市场中主要分为两种应用形式:现货马丁格尔和合约马丁格尔。

第 03 期介绍马丁格尔策略,采用 3 大数据模型对【现货马丁格尔和合约马丁格尔】,进行实测:

模型 1 :上涨行情 5 min 运行周期下的合约 DCA 与现货 DCA

模型 2 :下跌行情 5 min 运行周期下的合约 DCA 与现货 DCA

模型 3 :横盘震荡 5 min 运行周期下的合约 DCA 与现货 DCA

本期数据测试运行标准:

做多 DCA:在市场启动时开仓买入,当市场下跌时进行补仓操作,最多可补仓 5 次,并且第 5 次补仓时设置止损线。当市场反弹并上涨至目标价位时,进行一次性卖出以获取收益。

合约 DCA:基于做多 DCA 的逻辑,增加了开仓卖出的操作。在市场启动时进行开仓卖出,当市场上涨时进行补仓操作,最多可补仓 5 次,同样第 5 次补仓时设置止损线。当市场回调并下跌至目标价位时,进行一次性买入以获取收益。

现货马丁格尔和合约马丁格尔一句话总结:横盘震荡市场中,更适合合约 DCA;上涨趋势明确的市场中,更适合现货 DCA,但都需要警惕风险。

优劣对比

策略实测03|OKX与AICoin研究院:马丁格尔策略

马丁格尔策略的 2 种形式都遵循相同的基本原则:在亏损时增加交易规模,拉低均价,期望最终盈利能覆盖之前的损失。然而,它们在具体操作、风险特征和适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策略的选择应根据交易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趋势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应注意合理的风控措施以降低潜在损失。

无论是现货还是合约马丁格尔,都被认为是注重仓位管理的策略。现货马丁格尔策略通过加倍买入降低平均成本,需警惕持续下跌风险;而合约马丁格尔策略则通过加倍开仓放大收益和风险,需要警惕爆仓风险。

模型一

该模型为:上涨行情 5 min 运行周期下的合约 DCA 与现货 DCA

策略实测03|OKX与AICoin研究院:马丁格尔策略

图片 1 :上涨行情 5 min 运行周期下合约 DCA ;来源:AICoin

策略实测03|OKX与AICoin研究院:马丁格尔策略

图片 2 :上涨行情 5 min 运行周期下现货 DCA ;来源:AICoin

策略实测03|OKX与AICoin研究院:马丁格尔策略

模型二

该模型为:下跌行情 5 min 运行周期下的合约 DCA 与现货 DCA

策略实测03|OKX与AICoin研究院:马丁格尔策略

图片 3 :下跌行情 5 min 运行周期下合约 DCA;来源:AICoin

策略实测03|OKX与AICoin研究院:马丁格尔策略

图片 4 :下跌行情 5 min 运行周期下现货 DCA;来源:AICoin

策略实测03|OKX与AICoin研究院:马丁格尔策略

模型三

该模型为:横盘震荡 5 min 运行周期下的合约 DCA 与现货 DCA

策略实测03|OKX与AICoin研究院:马丁格尔策略

图片 5 :横盘震荡 5 min 运行周期下合约 DCA;来源:AICoin

策略实测03|OKX与AICoin研究院:马丁格尔策略

图片 6 :横盘震荡 5 min 运行周期下现货 DCA;来源:AICoin

策略实测03|OKX与AICoin研究院:马丁格尔策略

分析与总结

暴涨暴跌不利于合约 DCA 策略,其适合震荡行情,其中合约空头 DCA 适合震荡下跌行情,合约多头 DCA 则适合震荡上涨行情。现货 DCA 在上涨行情中能获得。

合约 DCA 策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尤其在横盘震荡市场中优势明显。现货 DCA 在上涨市场中表现较好,但在横盘震荡和下跌市场中表现不佳。合约 DCA 通过更频繁的交易和更高的胜率来获得收益,但也可能带来更高的风险。现货 DCA 交易频率较低,可能更适合长期交易者或风险厌恶型交易者。

一般情况下,当他们的加仓参数设置为 1 时,与网格有很像的行为。但当加仓参数设置为 2 (或更大时)它们可能导致资金需求急剧增加,并给交易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合约马丁格尔,由于杠杆作用,其风险更为显著,可能导致爆仓。

具体而言:

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策略

高风险承受能力:可以考虑合约 DCA,尤其在横盘震荡市场中。

低风险承受能力:可以选择现货 DCA,特别是在上涨趋势明确的市场中。

结合市场趋势

上涨趋势:两种策略都可以考虑,但要注意及时止盈。

下跌趋势:谨慎使用,可能需要调整策略或暂时观望。

横盘震荡:合约 DCA 可能更有优势。

动态调整

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策略,不要固守单一模式。

风险管理

设置止损点,控制单次交易的资金量,分散交易以降低风险。

组合策略

考虑将合约 DCA 和现货 DCA 结合使用,以平衡风险和收益。

持续学习和优化

定期回测和评估策略效果,根据新的市场数据不断优化交易策略。

关注外部因素

除了技术分析,也要关注宏观经济、行业新闻等可能影响市场的外部因素。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策略并根据个人情况和市场环境进行调整,交易者可以更好地管理风险,提高收益的可能性。然而,请始终牢记,加密货币市场波动性很大,交易者应该只投入能够承受亏损的资金。

OKXAICoin 马丁格尔策略

当前,OKX 策略交易提供便捷、且多样化的策略品种目。OKX 现货版、以及合约版马丁格尔策略结合加密用户的习惯和特性,做了更大程度的优化。针对不同经验的用户设置了两种不同的创建模式:手动创建和智能创建。

手动创建是交易者根据个人对行情的判断,来设置参数。这主要适用于交易经验丰富、资本实力雄厚的交易者,普通用户建议使用智能创建模式。智能创建则是用户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选取 OKX 系统推荐的参数来设置交易的金额和买入的节奏。

需要提及的是,系统推荐的参数,是综合自历史行情和资产波动,借助欧易 OKX 后台算法测算出来的,具有相当程度的权威性,能为交易者带来可靠的交易参考。另外,借鉴传统证券类交易对交易者进行分层的做法,智能创建模式尽可能控制风险,结合用户资产状况和承受能力,按照保守型、平衡型和进取型三个等级,为用户推荐不同风险程度的参数。

如何访问 OKX 的更多策略交易?用户可以通过 OKX APP 或者官方网站,进入「交易」板块的「策略交易」模式,然后点击策略广场或者创建策略都即可开启体验。除了自行创建策略,目前策略广场还提供“优质策略”和“策略带单员的优质策略”,用户可以复制策略或者进行策略跟单。

OKX 策略交易具有操作简易、低手续费和安全保障等多重核心优势。在操作方面,OKX 提供智能参数助力用户更科学的设置交易参数;并提供图文及视频教程,让用户快速上手并精通。在手续费方面,OKX 对手续费率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大幅降低用户交易手续费。在安全保障方面,OKX 拥有全球顶级专家组成的安全团队,可以为您提供银行级的安全保护。

如何访问 AICoin 的 DCA 策略?

全币种 DCA 策略:用户可以在 AICoin 产品的左侧边栏的「策略」选项中找到「全币种 DCA」的选项。点击这里,在该界面有 AICoin 基于当前市场行情推荐的全币种 DCA 策略。

现货 DCA 策略: 用户可以在 AICoin 产品的左侧边栏的「行情」选项中找到「现货 DCA」的选项。点击这里,在该界面有 AICoin 基于当前用户选择的交易对推荐的现货 DCA 策略。

合约 DCA 策略:用户可以在 AICoin 产品的左侧边栏的「行情」选项中找到「自定义指标/回测/实盘」的选项。点击这里,并在「社区指标」中搜索「合约 DCA」,就能够找到定投策略的代码。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 OKX 立场。本文无意提供 (i) 交易建议或交易推荐; (ii) 购买、出售或持有数字资产的要约或招揽; (iii)财务、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我们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有用性。持有的数字资产(包括稳定币和 NFTs)涉及高风险,可能会大幅波动。您应该根据您的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有关您的具体情况,请咨询您的法律/税务/交易专业人士。请您自行负责了解和遵守当地的有关适用法律和法规。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作者:zhili @MacroFang @chenchenzhang 来源:X,PSE Trading

一、宏观动态

  • 市场现状:日元套利交易崩溃致使大量头寸平仓,市场快速纠正错误,东证指数引领“深V”反转。

  • 数据调整:近期 CPI、PPI等数据虽符合预期,但存在能源和二手车价格“被”调整等疑点,将会降低市场隐含波动率。

  • 美联储动向:美联储官员发言显示政策调整谨慎,9 月点阵图预计将继续保持宽松立场。

  • 联邦赤字:美联储的鸽派立场,财政部的短期债券发行以及债券回购计划缓解了市场紧张。尽管大额融资计划可能对市场流动性构成压力,但准备金的增加和财政操作的灵活性有助于维持市场稳定。

  • 企业表现与回购:S&P 500 公司第二季度表现稳定,企业回购窗口开启将增强流动性,预计短期内美股市场持续增长。

  • 中期市场展望:市场前景复杂,通胀,换届,政策和财政赤字等不确定性需要密切关注。

二、Crypto数据

  • 稳定币增长:2024 年稳定币发行量持续上升,表明市场需求依然强劲。

  • ETF流动性:比特币现货ETF在5月后净流入减少,市场情绪转为观望。

  • 持币周期:近一半的比特币由长期持有者控制,市场信心稳固。

  • 持币成本:链上持币成本高于当前市价,市场仍有上行空间。

  • 市场韧性:尽管波动剧烈,投资者持币意愿强,市场健康稳定。

三、宏观进入转折点

1.八月:将从动荡中恢复

1.1日元套利交易崩溃致使大量头寸平仓,市场纠正错误,东证指数引领“深V”反转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过去四周,美元兑日元大幅下跌,从近 162日元/美元跌至 142 日元/美元左右,与我们的看跌预期一致。此次大幅下跌是由日本央行加息以及日本政府在7月11日和 12 日干预购买日元引发的。虽然有怀疑外汇干预的有效性,但我们支持其通过改变供需来改变市场趋势。

美元兑日元最近的走势与 1990 年和 1998 年的类似下跌如出一辙,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走势并不总是预示着美元兑日元的长期趋势逆转,不像欧元兑日元和澳元兑日元。

8月5日恐慌性抛售:全球市场崩溃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日本央行意外加息导致东证指数在一天内下跌 20%——投资者恐慌性抛售回补头寸。由于经济衰退风险上升以及人们担心日元大幅波动将引发更广泛的去风险化,股市在几个交易日内大幅下跌。

ISM 数据弱于预期、失业救济申请增加以及令人失望的非农就业数据描绘了更为悲观的美国宏观经济前景,引发了人们对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的担忧。我们的经济学家指出,失业率上升和ISM 疲软可能已经预示着经济衰退周期的开始。

尽管周末没有风险事件,标普期货仍下跌近 5%,NDX下跌超过 6%,VIX 飙升至 60 以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及忙暗示 9月份降息。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金融系统中的高杠杆率,尤其是加密货币和高市值股票的高杠杆率,导致了市场高波动性。名义交易量比正常水平高出三个标准差,创下自2022年2月以来美国市场非指数再平衡日的最大交易量。投资者活动喜忧参半,标普看涨仓位下降,纳斯达克仓位尽管波动较大,但相对变化较小。我们预计周五的大量新空头仓位将在未来几个交易日对纳斯达克的净多头状况产生较大影响。

1.2 市场动荡:宏观利好抬升风险偏好

在清除杠杆后,市场出现大幅反弹,由东证指数领涨。上周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利好推动美国指数的看涨投资者资金流回流,标普指数新增资金超过 160 亿美元,持仓进一步扩大。纳斯达克和罗素 2000 指数温和上涨,纳斯达克多头仓位损失有所缓解。全球市场情绪积极,几乎所有欧洲和亚洲指数的名义水平都在上涨。DAX指数和 FTSE 指数转为净正值,而 KOSPI指数和日经指数延续看涨势头。日经指数的资金流在亚洲最为强劲,而KOSPI指数则创下近三年高点。相比之下,中国 A50指数仍看跌,持仓风险有限。

CTA 量化买盘也推动巨量流动性入场,并且短期预计CTA 将会买入超过 600亿的股票,300亿会流入美股,强劲的买入需求会推动市场进一步上涨。根据高盛的Scott Rubner统计数据,在过去三周内,交易商Gamma的变动近 160亿,长期头寸转为短期头寸,再转为长期头寸,交易商的伽玛不再短期,未来会作为市场的缓冲动能。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2.数据矛盾

2.1 数据“造假”帮助恢复市场情绪,加强降息预期

上周的 CPI,PPI,零售,PMI等数据都非常“恰好”的符合市场的预期,打消市场衰退预期,同时保持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我们看到数据的巧合中的“不合理”,比如PPI数据,在能源和上月保持不变的情况,能源同比上涨 2% 左右,虽然可以用出口量和政府购买增加解释,但是 CPI的二手车分项(-10.9%)不符合正常逻辑。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6月份CDK公司的软件和技术出现网络故障,大部分二手车经销商出现车辆无法交付情况,导致订单需求大量积压。根据曼海姆二手车报告,7月份上半旬成交量和成交价都出现上涨(1.6%),我们预计7月下半月会出现下滑,但是根据我们的估算 -10.9%以上的同比下滑是非常不合理的,远超我们预期的-4.3%。真实数据可能存在偏差,我们预计未来市场的隐含波动率将下降直至大选结果确定。

3.美联储动向

针对近期美联储官员的发言调整,我们预计9月份点阵图将强调 3 次降息预期。

3.1 官员发言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3.2 点阵图预测

9 月份鲍威尔的发言以及利率变化预计不会引发波动,能够决定短期市场走势的更可能是 9月份的点阵图。结合以上美联储发言以及我们对官员长期的主观判断,我们认为 9 月份显示的点阵图中位数和众数为 75 bps。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3.3 降息将迎来超级周期

近期的会议纪里大多数联邦官员支持在数据符合预期的情况下放松政策。鲍威尔主席承认7月的讨论中已经提到降息,几位官员也支持降息 25 个基点,同时倾向于9 月可能更大幅度的降息的趋势。官员们对于薪资增长放缓和消费者对高价格的抵抗力,表示对通胀放缓的信心,而就业的风险增加。

虽然8月的就业数据将是确定9月降息幅度的关键,会议纪要表明,官员支持更大的50个基点降息的可能并不低。此外,如果劳动市场继续恶化,资产负债表缩减可能在12月结束,否则可能延续至2025年第二季度。

昨天劳工统计局的就业数据修正,表明过去12个月减少了818,000个工作岗位,强化了劳动市场疲软的信号,这将影响市场情绪和FOMC定价。

9月6日的劳动力数据将非常关键,但是我们认为该事件的风险性较低。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本月 S&P 500 可能以收涨结尾,在过去的历史里降息(73年-Now)前收涨的比较罕见,只有84年和 89年,并且在降息后的 1m,3m 和 6m 内都没有得到大幅回调。(但是由于数据量较小,对此次降息后的市场走势判断有限,仅供参考)。

4.联邦赤字

——联邦赤字扩大,但美联储的鸽派立场,财政部的短期债券发行以及债券回购计划缓解了市场紧张。尽管大额融资计划对市场流动性构成压力,但准备金增加和财政操作的灵活性会维持市场稳定。

4.1 金融流动性充裕

市场预计本财年的赤字总额将达到1.6 万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6%。仅是债务水平的上升就导致更高的利息支出就同比飙升了 1850 亿美元。可以松一口气的是联邦政府的总债务占 GDP 的百分比仍维持在 110%左右,在主要经济体中比较健康。

主要的一级交易商已经围积了历史新高的美债,必须降低杠杆。长期来看,会对美国政府施加非常大的压力,但是短期来看反而可以让美联储保持较为“鸽派”声音。芝加哥联储的金融状况指数(NFCI)等量化指标显示,金融状况已经扭转了美联储在加息时出现的所有紧缩压力。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4.2 债务结构调整

财政部在在 7~9 月计划融资 $740B,在 10~12月计划融资 $565B。虽然数额庞大,但是略低于我们的团队预测(由于美联储放缓量化紧缩步伐,叠加上个季度由于税收收入较高的因素,导致季度末现金盈余较高)。

市场有声音担心财政部的庞大融资计划会抽走准备金市场上的流动性从而导致市场的下跌,我们并不会因此而悲观。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自2022年6月美联储开始量化紧缩以来,ONRRP余额已减少了 1.68 万亿美元,而准备金则增加了 155 亿美元。上上周,ON RRP 余额下降了1277 亿美元,过去四周下降了 1411 亿美元。准备金在上周增加了 1862亿美元,较上个月增加了 305 亿美元。因此,资产负债表的缩减在 ON RRP 余额中感受到的影响更大,而不会直接影响金融流动性的主要来源–准备金。

财政部在 5 月的最后一次再融资中引入了流动性管理回购,虽然尚未启动现金管理回购,但我们认为在9月税期间的几周进行回购是合理的,这将减少9月的T-BiI发行需求。

未来,市场推算财政部 T-Bils 的持有占比可能上升至20% 以上(意味长债发行规模相对减少),将在中长期推动期限融资溢价的下降,进一步的引导宽松的金融市场。但是介于最近 TBAC 融资指导引起的负面关注,财政部短期可能不会放弃 15%-20% 占比的指导意见。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5.企业盈利和回购

S&P 500 公司第二季度表现稳定,预计后续两个季度将继续高速增长;市场回购活动也将持续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5.1 盈利增长乐观

虽然市场明显对 M7的业绩更挑剔,但 S&P500 整体在Q2 财报季的表现正常。本季度与前几个由 M7引领的增长季度不同,S&P493 Q2盈利是该季度驱动美股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抵消了部分 M7 财报不达标的影响。我们预计在 S&P493 在 Q3 和 Q4 盈利将迎来双位数的增长,同时带动风险偏好以及情绪的上涨,风险资产(罗素2000及比特币等)将迎来春天。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5.2 企业回购规模庞大

大部分企业现在处于回购开放窗口,8月5日市场巨幅波动时,企业回购速度大幅增加。根据高盛大宗交易商数据,与 2023 年迄今的日均交易量(ADTV)相比,回购量为 1.8 倍;与 2022 年迄今的 ADTV 相比,回购量为 1.3 倍。而 9月13 日大部分企业进入财报前的回购禁闭窗口,我们预计短期内(9月份中期前)美股市场的流动性会相对充裕,企业每日回购数额将超过$50B。

6.中期展望

宏观市场处在非常复杂的状态,我们只能凭借暂有信息推断短期的市场走势,对于中期而言,我们的判断会模糊。

6.1 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通胀的下滑主要由于石油价格和二手车价格的大幅下滑,而服务类通胀,尤其是住房通胀,依然保持在高位。而裁员率也没有上升,薪资增长率甚至要高于通胀指标。当美联储降息后,企业势必加快融资,拓展商业版图,此时会对通胀的抑制更加不利。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6.2 政府换届增加不确定性

关税——哈里斯的政策相对于特朗普来说会更加的温和,尤其表现在关税政策上,有助于降低全球贸易争端。而特朗普的大幅增加关税政策会大幅增加全球贸易争端的可能,尤其针对中国增加关税,导致商品价格增加,国内就业大幅增长,对通胀会产生巨大压力。

美联储–换届对美联储的短期影响都不大,总统不能在短期内直接影响独立的美联储,但如果特朗普上台后可以在鲍威尔的任期于 2026 年5月到期时任命一位“经济友好”的主席,增加我们的不确定性。

赤字——根据 CBO 的预测,2025 年的初期赤字率预计将从 2024 年的 3.9%下降至 3.1%,但如果特朗普当选我们预计预计赤字率会增加至 4.1%(基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税收政策,移民政策,能源政策等),当财政继续加码会导致货币政策为了维持通胀率不断摇摆,同时也导致市场对债务的可持续性担忧加重,对于我们判断未来市场走势非常不利。

6.2.1 两党对加密货币的态度

共和党——特朗普批评拜登的反加密货币立场,包括驱逐比特币挖矿公司和潜在加税威胁,并强调政府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加里反对 FIT21 法案的监管措施不合理。

民主党–民主党也更加接受加密货币,意识到在激烈的竞选中吸引加密货币爱好者选民的重要性。哈里斯频繁发表促进加密货币行业发展的声明,在芝加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彭博圆桌会议上,尼尔森强调哈里斯致力于支持促进新兴技术蓬勃发展的政策。此外,哈里斯已开始与加密货币高管接触,以更好地了解和倡导该行业的发展。

6.3 关于日元套息交易

日元套息风险值得注意,市场预计明年初 BOJ会重启加息,结合美联储降息,日元美债利差无可避免会大幅缩小,但是具体套息仓位和风险现在无法衡量,我们更倾向于 11 月份在讨论这个问题。

7.总结

我们认为无论从市场情绪,资金流动,企业经营状况,财政资金流转以及货币政策层面,都支持我们团队在中短期内看多的观点。短期内,加密货币市场可能会受到美股震荡或者英伟达财报的影响,但并不会改变市场的整体交易逻辑。

明年市场具体表现需要根据政坛更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通胀数据的变化决定。

四、Crypto链上数据

价格通常是多种力量相互拉扯来发挥作用,有些力量可能不是立马展现效果,要通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反应结果,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链上分析的框架,分别涵盖流动性、持币周期和平均成本。

1.流动性

1.1 链上稳定币数值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链上稳定币发行量和行情的相关性很大的,稳定币的供应量在过去几年里显著增加,特别是在2020年至 2021年期间出现了快速增长。这一时期的稳定币快速增长与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繁荣密切相关。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进入 2024年后,稳定币的发行量虽然增幅有所放缓,但整体上仍然保持了增长趋势。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相较于前几年的高速扩张,2024年的稳定币供应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曲线趋于平缓。这表明市场对稳定币的需求虽然依旧存在,但相比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市场正在逐渐进入一个更加成熟和稳定的阶段。

近期稳定币供应量在放缓之后重新进入增发阶段,已经创下了这轮上涨周期的新高。总体而言,2024年的稳定币市场仍处于增长态势,对于低迷的行情也应该有相应的提振作用。

1.2 ETF数据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年初至 3月初,累计净流入快速上升,表明市场对比特币现货ETF的需求旺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 5月以后,市场流入的资金减少,累积净流入开始趋于平稳,维持在 200亿美元左右,未能再现之前的增长势头。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偶尔会有较大规模的流入,但整体上净流入的幅度在 5月以后有所减少,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净流出。这进一步佐证了市场情绪的变化,从积极买入转向更加观望和谨慎,“现货ETF”对于带来新进资金的效应也衰竭了。

2.HOLD 波浪

2.1 BTC: Realized Cap HODL Waves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比特币的 Realized Cap HODL Waves,用于分析市场中的持币时间和成熟度。

下面实体部分的图代表着持币6个月以上的持币占比,截止 8月20号,6个月以上持有的比例总和是47.097%,这意味着市场中接近一半的比特币处于长线持有者手中。前两轮牛市,上涨的顶部区间,这一数值都在 20%以下。

这代表着,目前的链上情况是长线持有者的占比依然较高,这表明尽管价格波动,许多投资者选择继续持有比特币而不是出售。

2.2 Trend Accumulation Score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在卖出和持有之间摇摆,目前的状态是回归 HOLD周期。

这张图表展示的是比特币不同持仓规模群体的**“趋势积累分数”**(Trend Accumulation Score)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颜色越蓝代表着链上持币者倾向于持有或者买入,越红代表着投资者越倾向于卖出。

在前段时间的卖出压力之后,现在无论是大户还是小额持币者都倾向于持币。

2.3 Bitcoin: Long/Short-Term Holder Supply Ratio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这个图显示了比特币长期持有者(Long-Term Holders,LTH)和短期持有者(Short-Term Holders,STH)的供应比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持有者与短期持有者的持有时长界限为155天,10天的缓冲期

目前LTH/STH 供应比率为 4.8604,且有明确的上涨信号,和30天的均值相比上涨了13%(可见绿色的柱状图)

3.持币成本

3.1 Bitcoin: Realized Price-to-Liveliness Ratio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蓝色线:实现价格(Realized Price),***蓝色线代表的是“实现价格”,即链上所有比特币的平均持币价格(基于BTC的转移数据)。

***橙色线:实现价格与活跃度比率(Realized Price-to-Liveliness Ratio,RPLR),***橙色线表示的是“实现价格与活跃度比率”,这是一个结合了实现价格和比特币持有行为的指标。它通过比较比特币的“活跃度”(即比特币被持有或花费的时间)来调整实现价格,从而估计比特币的“活跃地址的持币成本”。

目前这个值:截止8月11号,链上持币成本$31.3k;链上活跃地址持币成本 $51.3k。

目前的市场价格都在这些成本价格之上。

3.2 Bitcoin: PiCycle Top Indicator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此指标由 350DMA*2 和 111DMA组合而成,350MA是指350天的移动平均线,用于计算过去350天内收盘价格的平均值。

历史上每轮牛市都会出现 111DMA上穿 350DMA*2的时候,也就是短期均线上穿 2x长期均线,而两均线相交常常是顶部区间,目前这两条均线还有一段差距,目前:

350DMAX2:$102.579

111DMA: $63,742

3.3 Market Cap BTC Dominance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这轮BTC.D指数在持续上涨,而每轮牛市的中后期通常都会有BTC流动性溢出,而从BTC.D来看,目前还没出现BTC资金流入Altcoin的情况。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Altcoin可能爆发的时间节点:

通过宏观和数据分析揭示积极看涨的后市

4.总结

在市场环境充满挑战和波动的背景下,长期比特币持有者依然坚定不移,有证据表明他们正在加大积累行为。与前一轮周期的最高值相比,这批投资者持有的比特币网络财富比例更高,展现出投资者的耐心,等待价格上涨。此外,尽管出现了周期内最大的价格收缩,但这些投资者并没有恐慌性抛售,凸显了他们总体信念的韧性。

与此同时,稳定币供应链仍然充足,外部资金流入虽然放缓,但目前的价格仍高于链上平均持币成本,持币结构也非常健康。现阶段,BTC的流动性有溢出的动力,而Altcoin季节还未到来。

总的来说,我们依然对后市持积极看涨。

Solana流动性再质押生态系统深度解析:如何释放Resatking增长潜力

来源:GO2MARS的WEB3研究

前言

随着Jito流动性再质押基础设施的发布以及Binance Labs对于Solayer的投资,Solana的再质押生态正在迎来其发展初期的预热阶段,而目前Solana的质押率仅有6%,远低于以太坊的28%,预示着未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Solana流动性再质押生态系统的独特特性,并与以太坊的相应生态系统进行比较,同时追踪其发展过程。我们将探究如何使用NX Finance在Solana再质押生态的发展中实现不同收益策略。

Solana流动性再质押生态系统深度解析:如何释放Resatking增长潜力

解锁流动性再质押,Solana生态叙事的新篇章

再质押机制由以太坊生态明星项目Eigenlayer引入,它允许以太坊的质押ETH或LSD代币再次用于参与主动验证服务(AVS)验证,从而解决了AVS网络吸引质押者和建立信任网络的问题。EigenLayer通过再质押功能,提供了一个环境,使得AVS可以基于通过EigenLayer招募的流动性建立信任网络,同时为再质押者提供了参与AVS网络验证并赚取额外验证奖励的机会。

在Eigenlayer框架下的AVS,主要维护着链下网络,并使用基础链(EigenLayer中的以太坊)通过slashing或链上可验证证明等机制来建立安全共识。这些服务的例子包括跨链桥、共享序列器、预言机网络等,它们不直接在主链上运行,而是作为补充系统,利用主链的安全性来增强自身的信任和验证能力。我们称这类AVS为外源性AVS。

但是在Solana生态中,再质押生态的AVS主要用于支持生态内链上dapp,除了提供经济安全性共识外,还基于Solana 的swQoS(stake-weighted Quality of Service)机制给dapp提供更多区块空间与优先交易打包权。我们称这类AVS为内源性AVS(e-avs)。

swQoS机制是Solana网络中的资源分配模型,它根据验证者Solana网络中所质押的代币数量来分配网络资源,如区块空间和交易处理能力。在Solana区块链中,这种机制允许拥有更多质押的验证者获得更多的网络传输权利,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效率。例如,拥有更高质押比例的验证者,如2%,相较于质押比例较低的验证者,如0.2%,在提交交易时拥有更大的容量和更高的优先级。这种机制能够有效减少Solana网络中的垃圾交易,不仅提升了网络的安全性,也提高了交易的可靠性。

dapp创建自己的e-avs后,可以通过添加各种激励来吸储用手中的Solana,再质押进验证节点,从而提高自身在网络中的影响力,获得交易优先打包权与区块空间资源。

早期生态,在Solana上的流动性再质押项目实践

在迅速发展的Solana再质押生态系统中,像Jito、Solayer和Fragmentric这样的项目正积极准备推出或已经推出了它们的流动性质押代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Solayer自从上线以来已经吸引了113万枚Solana代币参与到再质押流程中,表现出色。

Solana流动性再质押生态系统深度解析:如何释放Resatking增长潜力

Jito为任何SPL-20代币开发了一套高度模块化的再质押基础设施,类似于以太坊生态中的Symbiotic,专注于提供定制化的安全模型。作为Solana上领先的流动性质押协议,Jito的金库通过JitoSOL的流动性质押金库持有超过1200万颗SOL。自宣布推出再质押基础设施以来,资本流入显著加速,一些项目已经整合了这一创新解决方案,比如以太坊的Renzo和Solana的Squads,,在Solana上推出了它们的原生流动性再质押代币。

Solayer通过支持dapp创建自身的e-AVS并应用质押权重服务质量(swQoS)机制,为交易、清算,衍生品交易类对交易有效性有强需求的dapp提供了保障区块空间和交易优先级的强有力手段。自从两个月前开放存款功能以来,Solayer平台上的Solana代币质押量已突破115万颗。

Solana流动性再质押生态系统深度解析:如何释放Resatking增长潜力

Fragmentric是一个还未正式上线的流动性再质押项目。项目创始人来自于Solana OG社区Madlads社区,在随后将发布其流动性再质押Solana $fragSOL,我们也将持续跟进其发展。

如何通过NX Finance获取到Restaking生态的各种收益

正如前面提到的,Solana上的流动性再质押代币即将成为重要的收益性资产来源。为了吸引更多的Solana代币用于再质押,进而促进其项目的成长,dapps通过提供未来可以兑换为空投代币的积分或直接的现金奖励等激励措施,来争夺用户的Solana代币。这在Solana生态系统中创造了更多具有内嵌收益率的资产。

作为Solana DeFi结构中的收益层,用户可以在NX Finance中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在不同资产上执行不同策略。

对于生息资产,NX提供了一种名为Fulcrum的策略,其中放贷者将稳定资产存入一个池中,而借款人借入稳定资产来购买想要杠杆收益的目标资产。这种策略下,高风险偏好的借款人杠杆了自己的收入,低风险偏好的放贷者使用稳定资产从中获得了利息。

对于积分挖矿,NX的Gold Mining策略允许借款人质押资产,借款以增加他们的空投积分,并在目标协议中存入以获得奖励。放贷者从这些贷款中赚取利息,提供无风险的利润。它迎合了不同的风险偏好,允许低风险承担者获得杠杆质押利息,而高风险追求者则可以最大化空投头寸,提供了一种灵活的策略,该策略同时在时间维度上实现了风险再分配。

自从上线以来,NX Finance已经通过JLP一类资产获得了15m的总TVL,并且团队正在积极的拓展自己的生态,接入更多Solana生态中的优质资产,即将上线的是Solayer发行的sSOL Pool,在接下来Solana的再质押浪潮中,我们可以期待NX在其中的表现。

Web3 支付:一文了解可编程支付、可编程货币与专用货币

从古至今,贝壳、筹币、现金、存款、电子钱包等都是货币的载体或表现形式,这些载体和表现形式是顺应时代不断变革的,就像如今数字经济时代基于区块链技术衍生出的数字货币形态,以及由此构建出来的 Web3 支付生态。

最重要的是,要去理解:货币的本质属性(价值尺度)与核心功能(交换媒介)是不变的。

可编程支付、可编程货币与专用货币的诞生,亦旨在通过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进一步凸显货币的本质属性,加强其核心功能,提升货币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严控风险,充分发挥货币对促进交换交易和经济社会发展应用的积极作用。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梳理编译 JPM: Understanding Programmable Payments, Programmable Money and Purpose-Bound Money 一文,理清可编程支付、可编程货币与专用货币的概念,进一步推动 Web3 支付的应用与落地。

以下,Enjoy:

随着世界走向更加数字化、技术更加先进的未来,金融交易的格局正在迅速演变。技术的不断进步(包括区块链平台和智能合约的使用)正在使货币和支付变得更加“智能”,例如将支付的逻辑和条件嵌入到数字货币中。这些概念正在彻底改变我们对货币和金融交易的看法,在数字经济中提供独特的优势和能力。

实现数字货币可编程性的方式有很多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最近发布的一份关于专用货币(Purpose Bound Money (PBM) )的技术白皮书,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可编程支付(Programmable Payments)一旦满足预定义的一组条件,就会自动执行支付。

可编程货币(Programmable Money)在价值存储本身中嵌入规则,以定义或限制其使用。

专用货币(Purpose-Bound Money)在协议的层面,规定基础数字货币(Digital Money)点对点流转的使用条件,以及转移规则。

以下将通过不同的商业模式的示例,以便更好地理解。

一、可编程支付(Programmable Payments)

Web3 支付:一文了解可编程支付、可编程货币与专用货币

大多数可编程性的用例都属于可编程支付这一类别。一个常见的例子是附条件支付,即在条件满足时执行的支付。在传统世界中,远期支票可以被视为一种附条件支付,支票在起息日或之后生效,有效期为预定期限。在支票生效之前会评估附带的条件。在数字世界中,可编程支付通常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其中智能合约会在满足某些条件时自动执行支付或操作。

可编程支付的一个明确且直接的用例是自动化财务管理。明确的财务指示,可以帮助财务主管实现账户目标余额,清除超出目标余额的资金。可编程支付还可以实现更复杂的逻辑,评估不同货币与外汇汇率的多个账户余额,然后以最优方式进行转账。配合 JPM Coin System 的实时 24/7 支付功能,财务主管将能够使用可编程支付来协助财务管理,从现金预测模式转变为即时现金管理模式,可以通过编程的形式即时响应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条件。

附条件支付还可以使交易更安全,而无需承担与托管安排相关的昂贵运营开销。例如,买方可以保留资金,只有在收到货物后才向卖方发放资金。实现这一点有多种选择,例如在买方确认收货的环节,使用来自可信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数据,甚至通过使用跟踪位置的物联网 (IoT) 设备来指示货物何时交付到特定地理位置。

同样的理念也适用于数字金融资产。有了数字金融资产,交付凭证将以数字的形式呈现。只有在成功交付数字资产后,才能保留和释放资金。这是一种“钱货两讫”的结算形式,通过同步资金和资产转移,将结算风险降至最低。

二、可编程货币(Programmable Money)

Web3 支付:一文了解可编程支付、可编程货币与专用货币

可编程货币则更进一步,直接将规则逻辑直接嵌入价值存储本身。这些规则规定或货币使用的逻辑,为货币引入了全新的管控和安全级别。

与可编程支付不同,可编程货币是自足的,既包含编程逻辑,又包含价值存储。这意味着当可编程货币被转移时,它会带有规则和逻辑。

将规则限制在价值本身的僵化性,可能限制了可编程货币的用例。需要将这些规则限制在特定的场景中,而非在通用的应用上。

三、专用货币Purpose-Bound Money

Web3 支付:一文了解可编程支付、可编程货币与专用货币

专用货币 (PBM) 能够提供根据特定使用场景定制规则的灵活性,同时也能够确保规则与底层价值的紧密结合。从技术上讲,它可以被视为将规则包装在价值代币周围,从而创建一个包含规则和底层价值的,一种新的可转让代币(New Transferrable Token)。

这既提供了可编程支付的灵活性,可以为不同的场景或用例构建不同的代币容器,也提供了可编程货币的确定性,规则与这种新的可转让代币中的底层价值存储绑定在一起。

当一些特定的规则需要适用在统一普遍适用的场景应用时,PBM 最为有用。假设一家银行发行了存款代币,其他合作银行的客户可以持有这些代币,从而实现全球流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假设有 10 个司法管辖区和 10 家合作银行。每个司法管辖区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例如货币管制和制裁名单。同样,每家合作银行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例如不同的控制机制甚至奖励机制。

这些规则无法通过“可编程支付”的方式来实施,因为货币流动是货币的固有属性,而非一次性条件。尽管有可能通过“可编程货币”的方式来实施,但从治理和技术角度来看可能不切实际。从治理角度来看,原始发行银行需要整合 100 种排列组合(10 家银行 X 10 个司法管辖区)的规则,实施所有这些规则,并定期维护和更新这些规则。从技术角度来看,实施这些规则将产生高昂的运营成本。

通过 PBM 的方式,原始银行首先会发行一种具有基本通用规则的存款代币 A,在进入 cn 特定司法辖区时,特定司法辖区的附加规则会将存款代币包裹起来,形成 cnA,并在 cnA 存款代币离开该特定司法辖区时解开,变回存款代币 A。在 cn 特定司法辖区之内,所有转账都适用相同的规则,由基础存款代币 A 和 cn 特定管辖区规则组成的 cnA 代币进行。

合作银行可以进一步制定自己的银行特定规则,以便在特定司法管辖区内为客户进行转账,从而产生符合合作银行和其所在司法辖区所有规则的代币。

下图表示了存款代币在不同司法辖区之间的移动,以及围绕它的不同司法辖区特定规则。

Web3 支付:一文了解可编程支付、可编程货币与专用货币

四、结论

PBM 的概念改变了我们对可编程规则及其具体实操实施方式的看法。随着数字货币的广泛使用,为我们如何更有效地管理规则创造出新的可能性,并提供了更有效支持不同创新用例的方法。

可编程支付、可编程货币和专用货币正在重塑传统货币体系,为金融交易提供更大的灵活性、自动化和可控性。这些概念将推动数字经济的创新、效率和安全性,推动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金融新时代,并改变我们长久以来看待和使用货币的方式。

深度对比跨链协议LayerZero和deBridge


介绍

LayerZero 是一个全链互操作性协议,旨在跨链进行轻量级消息传递。Stargate 是 LayerZero 团队推出的官方桥接器。

deBridge 是 DeFi 的流动性互联网,专注于速度、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推动整个 DeFi 领域的实时价值和信息传递。通过实现统一的流动性、自由的信息交换和开放的访问,deBridge 将 DeFi 转变为一个统一的开放市场。

本文将 layerzero 和其跨链产品 Stargate 和 debridge 的深度分析,包含技术模型,TVL 模型,协议活跃,收入,协议活跃程度等多方面对比。

关于交易量和 TVL

首先,我们理解总锁仓量(TVL)和交易量并不是反映价值捕获的最准确指标,原因如下:

  • 桥接器必须不断分发激励措施,以保持池中的 TVL。

  • 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桥接器可以吸引任意的交易量。

因此,协议利润是更有用的衡量标准。如果您将 deBridge 与其他项目进行比较,会发现它是唯一一个可扩展且唯一盈利的基础设施,到目前为止通过交易费用赚取了 1200 万美元,而没有任何流动性激励。他们有意选择不进行流动性挖矿活动,以确保能专注于建立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并相信这种方法将为项目带来长期成功。

deBridge 缺乏 TVL 使其能够设计出更安全的架构,并拥有一个可扩展的商业模式,进入整个非托管现货交易和场外交易市场。

为了提供一些关于潜在收益的见解:

目前 Stargate 估值为 3.3 亿美元 FDV,LayerZero 估值超过 30 亿美元,总 FDV 达 33 亿美元,deBridge 即将推出的估值仅为 2.5 亿美元。

deBridge 具备以下优势:

  • 可扩展性(拥有无限吞吐量)

  • 安全性(共享安全模型,链外验证, 0 TVL)

  • gas 效率

相比 LayerZero,deBridge 相比 Stargate 还提供:

  • 资本效率(最低费用 4 bps)

  • 零滑点和 MEV 保护

  • 即时结算

deBridge 允许快速扩展交易量并创造巨大的网络效应。

如何实现零 TVL?

deBridge 是一个异步价值传输协议,使用一种全新的范式“按需流动性”,通过这种范式,任何跨链交易都可以在不需要 TVL 的情况下原生结算。

deBridge 由两类市场参与者组成:做市商(想要跨链交易的用户和协议)和接单者(任何有动机完成跨链订单的流动性所有者)。

您可以将其视为一种跨链限价单协议,或跨链交易所,它简单地匹配跨链订单并激励接单者完成做市商的订单。

通过 deBridge,流动性比任何锁定流动性池方法都更加可持续和高效,因为任何订单都可以由任何市场参与者完全或部分完成。接单者可以利用中心化交易所和私人流动性网络有效地在链之间重新平衡流动性,以快速满足需求并完成跨链限价订单。

通过这种设计,不再需要在流动性池中持续锁定流动性,因此实现了“零 TVL”。流动性直接由其所有者拥有,而不是在共享状态下被池化。

deBridge 的“按需流动性”模型如何解决传统跨链价值转移中“持续锁定流动性”方法所带来的挑战?这一范式转变为 DeFi 生态系统中的做市商和接单者带来了哪些好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桥接器大致分为两类:规范性和非规范性。普遍认为这两类桥接器都必须在流动性池中托管资产以促进跨链转移。这不仅认为这是错误的,而且是危险的。

所有非规范性桥接器都试图同时解决托管和价值转移问题,不可避免地将流动性锁定在智能合约中,并将所有价值转移通过其共享的流动性池。除了生态系统风险外,这些桥接器的 TVL 还增加了基础跨链基础设施的额外安全假设,并为黑客创造了一个蜜罐,因为攻击面被放大了。

流动性池方法还带来了可持续性问题。经典的跨链协议必须不断激励所有池中的流动性提供者,无论流动性利用率如何,一旦激励措施停止,流动性就会离开去寻找更高收益的机会。

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当前空间和桥接问题,避免使用流动性池的桥接器存在效率低下和安全风险。

deBridge 是一个异步价值传输协议,使用一种全新的范式“按需流动性”,通过这种范式,任何跨链交易都可以在不需要 TVL 的情况下原生结算。

这消除了在过去 12 个月中导致超过 20 亿美元被黑客攻击的攻击向量,提供了一种从根本上更安全、更快、可扩展性更强、资本效率更高的流动性传输协议,为跨链流动性传输带来了类似 CEX 的用户体验。

除了安全性之外,deBridge 的性能优势还包括:

  • 原生资产(无包装资产风险)

  • 极速交易(无需等待目标链上的最终确定)

  • 超高资本效率(无 AMM 费用)

  • 无 AMM 滑点或 MEV

  • 快速可扩展(deBridge 无需运行流动性挖矿活动即可支持新链)

  • 深度流动性(不受目标链上池中 TVL 限制)

deBridge 为非托管现货交易市场提供基础设施,包括所有类型的市场参与者,如用户、协议、钱包、中心化交易所、做市商、套利者、MEV 搜索者、对冲基金和 OTC 桌,提供了一种跨链交易和非托管方式的流动性变现方式,无需锁定流动性的风险。

无法复制的功能,deBridge 的 P2P 平台

为高级用户和机构设计的强大新原语

deBridge P2P 使完全非托管的跨链 OTC 交易成为可能,使任何人都能为其跨链转移选择交易对手方。
用户和机构还可以进行合规的跨链交易,他们需要了解用于完成交易的流动性来源并确认交易对手方。

通过 P2P,deBridge 确保用户在交易或 OTC 交易中永远不会失去资产的托管权。对于希望以约定价格将资产跨链卖给特定对手方交易员的交易者和持有者来说,这尤其有帮助,而无需涉及 CEX 或 DEX 的流动性池(匿名性)。

P2P 用例

  • 机构与已知对手方进行合规交易

  • 任何人都可以进行 OTC 交易,无需担心对手方风险,因为各方永远不会失去资产的托管权

  • 在任何交易所上市之前,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任何资产的 OTC 交易。例如,您可以在 Solana 上交换新创建的代币以换取 Arbitrum 上的非流动性代币,而无需依赖书面协议或 OTC 桌

  • 隐私导向的大额交易,用户不希望向中心化对手方泄露交易数据,可以进行 P2P 链上交易

非托管 P2P OTC 业务仍然是其他桥接器中的一个空白,但它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平台。去中心化的 OTC 对 DeFi 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为传统大额资金和更多资本流入 Web3 行业提供了一条更便捷、安全和可控的路径。这有助于弥合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生态系统之间的差距,促进 DeFi 解决方案的更大流动性和采用。

安全模型比较

deBridge 的隔离安全模型:

  • 风险传播预防:deBridge 采用隔离安全模型,这意味着一个支持链中的问题(如漏洞或共识问题)不会影响其他链上的流动性或集成。这种隔离确保如果某个链上发生黑客攻击,影响将被遏制,只有来自受损链的订单可能无法完成或需要更高的溢价来补偿增加的风险。

LayerZero/Stargate 的共享安全模型:

  • 风险跨链传播:LayerZero/Stargate 使用共享安全模型,某个链上的问题可能导致所有链上的流动性丧失,因为安全性是互相关联的。

  • 2/2 共识机制:LayerZero 的验证层依赖于 2/2 共识机制,要求预言机和中继器都必须同意。然而,这种设置存在预言机和中继器串通的风险,这可能会破坏安全性。

deBridge 的验证者共识:

  • 12 个有财务风险的验证者:与 LayerZero 相比,deBridge 使用包含 12 个验证者的共识模型。这些验证者通过委托抵押和罚款机制获得财务风险和奖励,使共识更加稳健和安全。

  • 链外验证:deBridge 验证者在链外签署消息,确保了三个主要优势:

  • 无限吞吐量:没有中间共识层(如区块链),因此没有吞吐量限制。

  • 最终安全性:验证者彼此不通信,也不暴露 IP 地址,从而降低了攻击风险。

  • 高 gas 效率:验证者不广播交易,因此不会产生 gas 费用,而 LayerZero 的 gas 费用由消息发送方承担。

可扩展性与非 EVM 链的兼容性

  • 支持 Solana:deBridge 的验证层旨在轻松扩展到非 EVM 链如 Solana。它使 EVM 智能合约能够与 Solana 程序无缝交互,而 LayerZero 由于需要修改其验证层或等待新以太坊改进(如 EIP-665)实施,在这方面面临挑战。

  • LayerZero 模型的挑战:

  • gas 价格波动:LayerZero 的模型要求预言机和中继器中继证明并广播交易,使它们面临与 gas 价格波动相关的风险。这些成本最终由消息发送方承担,增加了每条消息的费用。

总结

与 LayerZero/Stargate 相比,deBridge 提供了更安全、高效且可扩展的跨链交易解决方案。deBridge 的隔离安全模型防止风险传播,其链外验证机制提供了高吞吐量、增强的安全性和更低的成本。deBridge 还展示了其支持非 EVM 链如 Solana 的能力,而 LayerZero 由于依赖 2/2 共识机制和共享安全模型,在安全性和 gas 效率方面不如 deBridge。

协议活动

Layer Zero 协议活动

深度对比跨链协议LayerZero和deBridge

数据来源:

deBridge 协议活动

深度对比跨链协议LayerZero和deBridge

Data source: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deBridge 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了稳定的交易量,且在市场整体波动时,交易量的波动相对较小。相比之下,LayerZero 的交易活动在几个高峰期后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表明其交易活动可能更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

deBridge 的交易量稳定性意味着其用户基础更加稳固,协议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市场适应性更强。

由于 deBridge 采用的是流动性按需模型,资本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无需持续的流动性挖矿激励。这使得 deBridge 在长期运作中更具可持续性。相比之下,LayerZero 可能需要通过持续的激励措施来维持其流动性,这会导致资金的低效使用并可能面临流动性枯竭的风险。

跨链费用对比

我们都知道,稳定的收入是跨链协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和站稳脚跟的基石。
长期盈利的产品对桥接生态系统和产品迭代尤为关键。

深度对比跨链协议LayerZero和deBridge

Stargate 用户跨链产生费用  ( 60 days)

数据来源:

深度对比跨链协议LayerZero和deBridge

deBridge 用户跨链产生费用( 60 days)

从这两张图表可以明显看出,deBridge 和 Stargate 在过去 60 天内的跨链费用收入有显著差异。

deBridge:图表显示,deBridge 的费用保持在稳定水平,较高的平均费用意味着其产品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是持久的。

Stargate:Stargate 的跨链费用收入图表显示,其费用存在较大波动。尽管偶尔有高峰,但平均值低于 deBridge。

分析:

  • 稳定性:与 Stargate 的较大波动相比,deBridge 展示了更稳定的收入趋势,表明其用户基础更加稳定或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 潜在收入优势:尽管 deBridge 的峰值低于 Stargate,但其稳定和持续的收入可能对长期增长有利。

深度对比跨链协议LayerZero和deBridge

该图表展示了过去 90 天内各跨链桥接协议的费用收入情况,其中 deBridge 的 DLN 产品显著优于其竞争对手。DLN 的费用收入超过 300 万美元,远超排名第二的 Altbridge Core。其他知名协议如 Synapse 和 Stargate 的收入显著较低,突显了 DLN 在跨链桥接领域的主导市场地位和强劲的增长潜力。

代币 FDV 比较

Layer Zero 

FDV:$ 3, 495, 837, 532 

Total Supply:1, 000, 000, 000 

深度对比跨链协议LayerZero和deBridge

数据来源:

Stargate

FDV:$ 324, 111, 490 

Max Supply:1, 000, 000, 000 

深度对比跨链协议LayerZero和deBridge

数据来源:

deBridge

FDV at launch:$ 250, 000, 000 

Max Supply:10, 000, 000, 000 

深度对比跨链协议LayerZero和deBridge

数据来源:

LayerZero 的 $ZRO 代币的完全稀释估值 (FDV) 为 34 亿美元,其跨链产品 Stargate 的 $STG 代币的 FDV 为 3.2 亿美元。两者合计代表了巨大的价值。然而,deBridge 的 $DBR 代币 FDV 仅为 2.5 亿美元,但显示出更优异的协议活动和稳定的跨链费用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 LayerZero 通过三轮融资筹集了 3.15 亿美元,但 deBridge 在早期阶段筹集了不到 1, 000 万美元,并且没有接受进一步投资。尽管如此,deBridge 的协议收入已达到 1, 200 万美元,突显了其较低的 FDV 和较高的内在价值。

在比较 LayerZero 和 deBridge 项目时,较低的 FDV 突显了 deBridge 的优势:

  • 稳定性和效率:尽管 FDV 仅为 2.5 亿美元,deBridge 的协议活动和跨链费用收入优于 LayerZero 和 Stargate,表明 $DBR 可能被低估,具有更大的增长潜力。

  • 审慎融资:deBridge 仅初始筹集了不到 1, 000 万美元,显示了其效率和自主性,避免了因大量代币释放而导致价格下跌的风险。

  • 收入表现:随着协议收入达到 1, 200 万美元,$DBR 的实际市场价值更具吸引力。

深度对比跨链协议LayerZero和deBridge

deBridge 的独特方法强调效率和价值创造,而非高估值。与筹集了大量资金并具有高 FDV 的 LayerZero 不同,deBridge 仅筹集了不到 1, 000 万美元。此精简的融资模式使 deBridge 能够建立一个在活动和收入方面优于同行的稳定且高效的协议。尽管 FDV 仅为 2.5 亿美元,deBridge 的强劲收入和受控的代币供应凸显了其 $DBR 代币的内在价值,表明其具有显著的长期增长潜力。

deBridge 协议以少量资金实现了令人瞩目的收入里程碑,突显了项目的内在实力。随着更多用户和开发者认识到 deBridge 的嵌入价值,其市场地位有望提升,提供相较于其他资本过剩项目更大的投资回报潜力。这使得 $DBR 成为一个高潜力资产,在二级市场上具有相当的升值空间。

解读Stable++:RGB++ 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正式启航

作者:白丁 & Vicent Zhao,极客web3

加缪曾在《鼠疫》中说:“要打听一座城市,无外乎看那里的人怎样工作,怎样相爱,又怎样死去”。如果要考察一条公链的生态,人们最先看的必然是有多少DeFi协议、多高TVL、多少应用场景。可以说,Defi数据直接反映了公链的兴衰,这套评判标准虽然像GDP一样存在诸多不足,但时至今日仍被观察家们奉为首要的参考框架。

在业务模式上,现代DeFi离不开最基础的四套件:DEX、借贷、稳定币、预言机,在此基础上还有LST、 衍生品等,这些东西在EVM生态司空见惯,但在BTC生态却极为稀缺,为此曾涌现出无数打着BTCFi和BTC二层旗号的项目方。

但时至今日,BTCFi和BTC二层身上的诸多缺陷暴露无遗,大多项目只是在比特币生态搭了一条EVM Chain,DAPP基本都是以太坊迁过去的,俨然有把比特币作为以太坊殖民地的味道。这些EVM Chain在同质化内卷的同时,基本没有什么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也没讲出什么有意思的故事。

相比之下,CKB和Cardano等UTXO公链可能比EVM Chain更具魅力。此前RGB++ Layer创始人Cipher基于UTXO模型的特性,提出了“同构绑定”和“Leap无桥跨链”的方案,一度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结合Intent且对订单簿友好的UTXOSwap、基于等额抵押的ccBTC、适配多链支持Passkey技术的JoyID钱包显然也可圈可点。

解读Stable++:RGB++ 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正式启航

不过,对于CKB和RGB++ Layer生态而言,一大重点在于其稳定币系统,作为各类Defi场景中的枢纽,是否有稳健可靠的稳定币发行协议会直接影响生态格局,此外,能否为稳定币提供合适的流通环境也非常重要。比如USDT最早曾借助比特币的Omni Layer协议来发行,但由于Omni Layer提供的智能合约环境较差,USDT最终放弃了Omni Layer,这说明稳定币只有在完善的智能合约环境下流通才是最合适的。

解读Stable++:RGB++ 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正式启航

(图源:维基百科)

对此,基于CKB的RGB++ Layer凭借其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环境以及原生AA等周边设施,可以为BTCFi生态的稳定币创造绝佳的流通环境。此外,由于许多大户习惯于长期持有BTC而非用其频繁交互,如果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使用BTC作为抵押物发行稳定币,可以撬动大户们与BTCFi产生互动的积极性,提高BTC的资金利用率,还可以减少人们对中心化稳定币的依赖。

下文中,我们将对RGB++ Layer生态内的稳定币协议Stable++展开解读,该协议将BTC和CKB作为抵押物生成RUSD稳定币,结合Stability Pool保险池及坏账重分配机制,可以为BTC及CKB持有者提供可靠的稳定币铸造场景。而结合CKB独特的增发方式,Stable++可以在RGB++生态内构建欠阻尼系统,在市场波动剧烈时起到适度的缓冲作用。

解读Stable++:RGB++ 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正式启航

Stable++产品功能与机制设计

从工作原理来看,常见的稳定币基本有四类:

  • 以USDT/USDC为代表的纯中心化稳定币;

  • 以MakerDAO、Undo等为代表的需要抵押品的稳定币(既有纯中心化也有去中心化,只是机制类似);

  • 以USDe为代表的CeDefi稳定币(通过CEX中的衍生品合约锚定价值);

  • 以AMPL为代表的纯算法稳定币;

解读Stable++:RGB++ 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正式启航

(图源:The Block)

其中MakerDAO是CDP模式稳定币协议的代表,所谓的CDP即债务抵押头寸,即超额抵押ETH、BTC等蓝筹资产来铸造稳定币,由于蓝筹资产共识强价格波动率相对较低,基于其发行的稳定币更能抗风险。CDP模式下的借贷协议类似于AMM的“点对池”,用户的所有动作都与资金池进行交互。

这里我们拿MakerDAO举例。借款人首先在Maker上开立头寸,明确想从CDP中生成的DAI数量,之后超额抵押并借出DAI。当借款人还款时,将借出的DAI还回Maker平台,赎回抵押物,同时根据自己借出的DAI的数额、时间支付利息。这里的借款利息只能用MKR支付,是MakerDAO的收入来源之一。

解读Stable++:RGB++ 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正式启航

(CDP点对池借贷示意图)

而DAI的价格锚定机制依赖于“Keeper”。我们可以简单地把DAI的总数视为恒定的,且由两部分组成:MakerDAO资金池中的DAI、平台外市场上流通的DAI。Keeper会在上述两个资金池之间来回套利,维持DAI价格稳定。如下图所示:

解读Stable++:RGB++ 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正式启航

(DAI锚定机制示意图)

本文的主角Stable++在机制设计上同样采用了CDP,并且借用RGB++同构绑定的技术部分继承了比特币的安全性。从产品功能的角度看,Stable++的功能可分为几个部分:

1. 在Stable++中, 用户可以通过超额抵押BTC或CKB,借出稳定币RUSD,以及用RUSD赎回自己的BTC或CKB,抵押和赎回操作会收取手续费;

2. 用户可以将借出的RUSD再质押回Stable++,以此获得Stable++的治理代币STB作为奖励,同时获得参与资产清算的权利。这是RUSD的主要通缩场景,接触过Ethena(USDe)的人对这套玩法肯定不陌生。此外,你还可以将治理代币STB也质押回Stable++,若如此做,你可以按照质押STB的权重,从人们抵押和赎回抵押物的手续费中获得一定分成;

3. RUSD支持同构绑定和Leap功能,通过Leap,可以把BTC账户名下控制的RUSD转移至别人的Cardano账户名下,这中间不需要传统跨链桥的介入,安全风险很低而且过程很简洁;

4. Stable++设有LSD板块,NervosDAO用户可以把CKB质押到Stable++上换取wstCKB。这里解释下,NervosDAO是CKB生态的一个重要部分,以一定奖励激励人们将CKB长期质押于此。现在通过与Stable++的结合,NervosDAO用户可以质押CKB获得奖励,同时资产的流动性也没有丧失。

解读Stable++:RGB++ 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正式启航

(Stable++产品功能示意图)

这些功能很好理解,不必赘述。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CDP稳定币协议是否成功,关键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 抵押物的可靠性

  • 高效率的清算机制

  • 能否赋能所在生态

下面我们将着重从清算机制进行展开,解析Stable++的具体设计。

清算机制的合理性和效率

可以说,清算组件是借贷协议维持正常运转的关键闸门,Stable++在清算机制的设计上进行了一定创新,规避了传统清算机制中的问题。在Stable++系统中,用户将资产超额抵押到CDP组件中借出稳定币后,如果抵押物价值下降,抵押率跌破阈值,用户不及时补仓就会被清算。

清算旨在确保系统中每一枚RUSD都有足够的抵押品支持,避免系统性风险。在清算过程中,借贷平台要从市场上收回一些RUSD,减少流通中的RUSD数量,最终让平台发行的RUSD有足够的抵押物支撑。

大多数借贷协议的清算以荷兰拍形式进行,平台将抵押品卖给出价最高的买家(即清算人)。举个例子,假设ETH价格4000美金,铸造DAI的抵押率为2:1,系统允许你用1个ETH最多铸造2000美元的DAI,而你实际上铸造了1000个DAI。过了一段时间,ETH价格跌破2000美金,你铸造的1000个DAI抵押率不足2:1,这会引发清算,你抵押的1枚ETH会被自动拍卖出去。

荷兰拍即从最高价开始降价式拍卖,拍卖价逐步降低,直到有买家愿意接盘。假设这些抵押品从1500美金开始拍卖,最终以1200美金成交给清算人,清算人交付1200枚DAI即可获得1个ETH的抵押物,能获得一定利润。之后MakerDAO协议会把收到的这1200枚DAI销毁或锁住,总之会减少流通中的DAI数量。

上述过程在智能合约控制下可以自动执行,确保系统中的稳定币供应始终有足够的抵押品支撑,去除过度杠杆化的头寸。但在实践中,MakerDAO清算机制存在两个问题:

1. 拍卖过程需要时间,当市场剧烈下跌时,有可能出现无法清理掉坏账的情况。自动清算的初衷是通过折价出售抵押物,让渡一定利益来吸引清算人,如果抵押物价值持续下跌,清算人的意愿会大幅降低,平台可能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清算人。

2. 如果网络极度拥堵,个体户清算人的大量操作都没有及时上链,也会影响到清算流程,这在2021年的5.19事件中得到了实证,当时由于市场剧烈震荡,链上极度拥堵,很多个体户清算人和被清算者的操作都无法及时上链。

上述问题在MakerDAO、AAVE等主流借贷协议身上都有体现,都是因为清算效率低下最终对平台本身和用户造成了损失。针对这个问题,Stable++在清算机制的设计上,倾向于尽量确保清算过程的高效,所以增设了“Stability Pool稳定性池”和“Redistribution重分配”的双重保险机制,这也是Stable++在机制设计上最大的亮点。

解读Stable++:RGB++ 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正式启航

(Stable++清算机制示意图)

Stable++中,用户可以向Stability Pool(下文称之为保险池)存入稳定币,作为“常备军”随时准备清算不良头寸。当清算事件发生时,协议做的第一件事是通过保险池清算掉不良头寸,再将抵押品分配给保险池的LP作为奖励。Stability Pool使清算人角色由“临时找”变成了“常备军”,相当于给协议加了一道高效缓冲,不必等清算发生时临时找清算人。

但这里有两个需要注意的点:

1. Stability Pool目前接受注入的稳定币为RUSD本身。可能有人担心:如果保险池里的储备资产是平台自己发的RUSD,看起来存在自举(自己把自己举起来)。这是否合理?

关于这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保险池中的RUSD在参与清算时会被直接销毁。举例来说:假设RUSD的抵押率为110%,Stability Pool中共有100 RUSD,来自于一位LP。现有一个头寸,铸造了100 RUSD,抵押物价值109美元,已触发清算条件。

该头寸被清算时,保险池中有100 RUSD被直接销毁,这意味着LP将损失100 RUSD,获得清算头寸内109美元的抵押品,利润9美元。之后,被清算者不再需要偿还100 RUSD的债务。

显然,市场上流通的RUSD中有100枚被销毁,平台上也少了109美元的抵押品,触及110%抵押率红线的不良头寸直接消失了,平台上其他头寸的抵押率还是健康的。对此,我们可以如此总结概括Stable++的保险池设计:

本质就是让部分借款人把自己的RUSD锁仓,当某个头寸被清算时,平台需要销毁部分RUSD并移除不良抵押品,来维持健康。MakerDAO的清算模式下,被销毁的DAI由市场上随机的清算人提供,而Stable++直接由保险池提供待销毁的DAI。所以,对于Stability Pool这种模式来说,可以只用Stable++自己发行的稳定币作为储备,不必担心自举问题。

上述例子同时还解释了作为Stability Pool的LP,获得的抵押品折扣率怎么计算,这和系统设定的CR相关。如果按照上述案例中110%的抵押率来看,参与清算的LP相当于用100U获得了109U的抵押品,折扣率约为9%,和常规的清算折扣差不多(这里只是简单举个例子,并不代表Stable++的真实参数)。

但因为Stable++用的是常备保险池,所以在清算速度和效率上好很多,不需要临时去市场上寻找清算人。反过来说,如何维持Stability Pool有充足的流动性来应对清算,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解读Stable++:RGB++ 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正式启航

2. 如果Stability Pool没有足够的稳定币来参与清算,那么Redistribution就会启动,被清算头寸涉及的债务和抵押品将按比例在当前所有头寸中重新分配。比如说,当保险池也无法处理坏账时,坏账部分的债务就会成为global debt,分散给所有借款人,例如:

现在有100个借款人,而某个待清算头寸有100 RUSD的坏账,Redistribution就会让每个借款人多承担1 RUSD的债务,但同时也会获得相应份额的抵押品作为收益。这一点和Synthetix等老牌Defi平台的重分配机制不一样。Synthetix只会把坏账部分的债务分配给现有借款人,把借款变成global debt,每个借款人只承担额外债务,而不获得对应收益。

通过上述两道保险,Stable++保证只要清算事件发生,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被迅速消化,这种高效清算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借贷协议中的坏账问题。并且,这种双管齐下高效的清算方式代表Stable++可以以一个较低的抵押率(比如110%以内)让用户借贷,大大提高资金利用率。

总结来说,CDP本质上是借贷的一种形式,因为是借贷关系,所以一定会出现坏账,也就是抵押品价值下跌导致“资不抵债”的情况发生,就需要清算。在下面谈及的两种清算方式上,双方又各有优劣:

以MakerDAO、Aave为例的传统拍卖清算方式久经考验,无需维护庞大的“保险机制”,通常只要确保抵押资产的流动性足够好,市场接受度高,就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清算。但是缺点就和之前提过的一样,遇到极端行情效率不高,而且除了ETH等特定的几种资产外,其余抵押品的流动性并不高,没有足够的清算者来快速帮助协议回到正常债务水平;

以Stable++和crvUSD为例的“清算池”,本质都是以协议控制的资产池作为清算者,通过挂反向订单的形式,在发生清算时快速进行清算,使得协议整体债务水平达到健康值。只是在具体做法上每家各有千秋。比较有趣的是,AAVE最新的Safety module –umbrella 也采用了不出售保险池资产,而是通过燃烧的方式来减少坏账。

Stabl++采用的是燃烧机制,清算池中的资产会直接被销毁,所得抵押品也直接分发给保险池的LP。而crvUSD则是完全交易的思路,清算时用crvUSD购买抵押品,抵押品价格上升后又会卖出这些抵押品,回购crvUSD,整个抵押品的所属权是在Curve本身。

能否在所属生态内构建欠阻尼系统

首先要讨论一下,一个健康的经济系统是什么样的?它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一定要有对抗币价变动趋势的“欠阻尼机制”。欠阻尼(力)借用了物理学中的概念,指“阻碍”但不足以“阻止”物体运动趋势的力,会使物体的变化趋势减缓,在代币经济学中指无论币价涨跌,经济系统中都有阻碍但无法阻止其变化的缓冲机制。这样的经济系统既能维持发展,又不会过度杠杆化,具备软着陆的条件。

比特币的交易手续费、以太坊的Gas费计价模型,都会随着实时的热度变化而动态调节, 这就是一种“欠阻尼机制”。反之,如果一种资产快速上涨或下跌,系统中缺乏有效缓解其变化趋势的方案,那就是不健康的经济系统,这样的系统最终会因过度杠杆化而崩溃,这也是一众以太坊LSD、Restaking项目被人诟病的原因。

由于Stable++支持的抵押物主要是BTC和CKB,而且其部署在RGB++ Layer上,那么我们就要考察Stable++和CKB代币之间形成的关联对于整体生态是否有益。

除创世区块外,CKB的发行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即PoW挖矿产生,上限为336亿枚,新增的CKB每4年减半一次,上次减半在2023年,年发行量由42亿枚降为21亿枚。这种方式叫做“基础发行”。

另外CKB还有一个独特的机制,即用户要锁住一些CKB才能在链上存放数据(你在CKB链上持有资产,会有相应的数据要存储,要支付一定的存储费用)。但网络并不直接向锁住CKB的人收取存储租金,而是通过发行CKB,用通胀的方式稀释用户手中的代币价值,变相收取租金,这叫做“二级发行”。二级发行每年的总量固定为13.44亿,这部分Token的分配方式如下:

1. 矿工:分配给矿工的二级发行CKB,与用户在链上占用的存储空间成正比

2. NervosDAO

3. 国库:分配给国库的二级发行CKB,与流通中CKB/总发行量的比例成正比,这部分会直接销毁

Stable++可以让用户质押CKB生成wstCKB,或使用CKB以较低的抵押率借出RUSD。CKB价格上涨时,将有更多人用CKB抵押铸造RUSD,这可以让很多CKB被锁住;而铸造出的RUSD会增加链上Defi系统的活跃度。总体而言,相当于间接降低了CKB通胀率,又增加了链上活跃度,也可以让矿工获得更多利益,调动其积极性提高整个网络的经济安全。

所以与其他资产抵押类稳定币不同的是,Stable++与CKB的发行机制组成了一个较为健康的代币经济系统,可以形成“欠阻尼机制”,而不是单纯的加杠杆。配合已有的CKB LST,其可组合性和流动性将会进一步提高。

总结:从市场角度看Stable++的必要性

从市场角度看,BTCfi生态上也需要一种规模较大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出现。

第一,当前加密市场中的稳定币,USDT和USDC几乎占据了90%的市值,但它们的中心化风险难以忽视。如上文所言,BTCfi用户最注重的就是安全,一个能满足大户对交易和安全的综合需求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如果出现,是撬动这些人参与到BTCFi中的必要条件。

解读Stable++:RGB++ 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正式启航

(当前市值排名前十的稳定币)

第二,稳定币的市值总和大概是800多亿美元,只有比特币总市值的零头,从这个角度看,还有很多BTC可以作为抵押物生成稳定币,基于BTC的稳定币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解读Stable++:RGB++ Layer首个稳定币协议正式启航

(比特币与以太坊市值对比)

但之前比特币生态也出现过一些稳定币,却都未引起市场的较大反响。究其原因是出现得过早,当时没有足够的技术作为支撑。如今,随着RGB++ Layer生态的日渐繁荣,以及UTXOSwap、Stable++、JoyID等项目的逐步完善,BTCFi在CKB上的大基建才刚刚开启序幕,基于比特币的稳定币协议必将为BTCFi生态带来新的想象空间,CKB这片价值洼地将成为创业者的沃土,一切愿景都未来可期。

曾因WIF出名的Meme交易员Ansem,如今却想套现退圈

作者:Joyce、思维怪怪

上周,Solana 生态知名交易员 Ansem 发表了一篇推文,坦言自己近期交易水平极差,做出了一系列错误的决策。在当前市场中完全失去了优势,甚至考虑套现退出市场。

曾因WIF出名的Meme交易员Ansem,如今却想套现退圈

作为被社区视为「WIF 教父」的交易员,Ansem 曾在 市值破 10 亿的 WIF 上拥有上千倍的收益。在 WIF 之后,他也曾见证过最高市值 2 亿美元的 BILLY、最高市值 3 亿美元的 BODEGN 从零起步的过程,但随着 Solana 上的 meme 市场玩法迭代数次之后,Ansem 的金手指光环似乎已经消失。

Ansem 在这几个月经历了什么?社区流传的 Ansem 在 Solana 网络上公开地址为 AVAZvHLR2PcWpDf8BXY4rVxNHYRBytycHkcB5z5QNXYm,BlockBeats 基于链上数据分析工具 GMGN 统计了自今年 2 月至 8 月 20 日之前 Ansem 地址主动参与的 meme 交易,试图总结其交易规律。这里剔除了 531 笔纯卖出交易,一般属于项目方赠送而非钱包地址主动购买的代币,剩下的 2590 笔视为该地址主动买卖的 meme 交易。需要注意的是,受 Solana 链的数据格式限制,原始数据可能存在统计不全的问题,分析结果仅供参考。

WIF 起家

在分析之前,先聊聊 Ansem 在 meme 上的起家历史,WIF 是 Ansem 传奇故事中最重要的一站。2023 年 12 月 1 日,Ansem 地址花费 472 美元买入了第一笔 WIF,首次买入价格为 0.0003 美元,8 日后又加仓了 185 美元。在这之后,Ansem 频繁买卖 WIF,并在自己的推特账号上多次喊单。

四个多月后,WIF 最高触及 4.9 美元,距离 Ansem 首次买入成本价格相差了近 16000 倍。Ansem 也因为对 WIF 的埋伏成为了 Solana 社区的传奇交易员、金手指 caller。

曾因WIF出名的Meme交易员Ansem,如今却想套现退圈
左图:Dexcreener 显示的 Ansem 公开钱包地址在 $WIF 上的交易记录;右图:Ansem 在 X 上宣传 $WIF

虽然 Ansem 在 WIF 发展初期就入场喊单,但 Ansem 并不是典型的「钻石手」,从交易记录上看,Ansem 习惯进行频繁的买卖操作,买入次数超 80 次,卖出次数达 110 次。根据 cielo 的数据统计显示,Ansem 地址在 WIF 上共投入了 214 万美元,共卖出 285 万美元,已实现利润 80.4 万美元,还有 74.5 万美元的利润没有卖出。

在 WIF 之后,Ansem 的地址陆续被更多人监控。相应的,有许多 meme 项目方将自己的代币打给 Ansem 地址,以期用「Ansem 持仓」作为 meme 的背书。

继 WIF 之后,Ansem 的颇具光辉的交易战绩还包括「BODEN」。其在 3 月初买入了 BODEN,买入之后就经历了一个多月持续上涨,最终盈利 54 万美元。Ansem 在持仓不久后就陆续卖出,但「Ansem 在车上」的信号在推特上广泛传播了起来。而在 GMGN 的数据中,Ansem 卖出的 BODEN 数笔记录里的代币成本为 0,说明这部分份额来自外部转入而非该地址主动购买。

曾因WIF出名的Meme交易员Ansem,如今却想套现退圈
左图:Dexcreener 显示的 Ansem 公开钱包地址在 $boden 上的交易记录;右图:社区关于 Ansem 购买了 $boden 的讨论

鲸鱼的代价

自 WIF 之后发生了什么?根据 GMGN 统计数据结果显示,Ansem 地址在近 8 个月中共存入了 193 万美元的 SOL,大部分发生在 7 月,投入了 132 万美元的 SOL。相应的,其在 7 月投入 meme 交易的成本也最多,为 339 万美元。Ansem 的单笔买入数量都不小。4 月至今,其单笔平均交易量在 3000-9000 美元左右。

从交易次数上看,这 8 个月以来,Ansem 的交易次数越来越多,投入高峰发生在 7 月份,7 月买入笔数达 500 次,总交易次数超过 800 次。

曾因WIF出名的Meme交易员Ansem,如今却想套现退圈

几个月以来,高频次的交易操作已成为当下 Solana 生态 meme 玩家的生存法则,许多玩家一天的交易代币数就有十几个。可以看出,Ansem 也在逐渐学习适应这种交易风格。在交易次数更为频繁的同时,Ansem 也投入了更多的资金进入 meme 市场,有更多的本金做支撑,Ansem 单笔最高收益勉强维持着上升趋势。

曾因WIF出名的Meme交易员Ansem,如今却想套现退圈

如果将出货时间定义为同一币种的首次买入与第一次卖出之间的时间,Ansem 在 1、2 月买入的代币平均出货时间为 91 天和 157 天,这些代币直到 4-8 月才陆续卖出。在这之后,Ansem 的持仓时间越来越短。

曾因WIF出名的Meme交易员Ansem,如今却想套现退圈

从倍数上看,Ansem 造富高峰在 5 月份就结束了,其回报效率 5 月份之后就出现断崖式下跌,8 月的回报很可能主要来自于其在 2 月埋伏的 meme 币。另一方面,Ansem 交易盈利超 200% 的操作占卖出交易的比率也在 5 月断崖式下跌后开始逐步上升,也许 Ansem 也逐渐学会了「翻倍出本」。

曾因WIF出名的Meme交易员Ansem,如今却想套现退圈

但总的来说,Ansem 的交易体量相比于普通玩家来说还是很大,体现在交易记录上表现为止盈慢、频繁加仓和没有完全适应的钻石手习惯。

Neiro 滑铁卢

到了八月,Ansem 遭遇了真正的「滑铁卢」,亏损达 44.8 万美元。8 月的亏损主要来自于 Neiro,Ansem 在 Neiro 交易上进行了 28 次买入,在下跌时持续加仓,共投入了 35 万美元,但最终以亏损 77%、损失 27 万美元清仓离场。

曾因WIF出名的Meme交易员Ansem,如今却想套现退圈

在这之前,Ansem 的交易习惯带来的弊端已经体现出来了。Ansem 的交易风格偏向「钻石手」。他偏好专注某个代币持续下注,但在当下的 meme 市场里显得格格不入。一个诞生于 3 月份的 HAMMY,Ansem 在其上涨后的两个月里持续买入卖出,共投入 20 万美元,最后以亏损 5% 的结局清仓离场。

7 月,Ansem 在 meme 币 BILLY 上拥有了单笔卖出盈利达 2.1 万美元的胜绩,BILLY 诞生于 6 月 24 日,Ansem 在开盘不久后就买入,成功等到了起飞后的高倍收益。BILLY 最高市值达 2.81 亿美元,Ansem 也获得了数十万美元的收益。

但在 BILLY 到达顶峰之后,Ansem 持续加仓,其在 BILLY 上的盈利也不断缩水。近一个月里,Ansem 已在 BILLY 上共计亏损 8 万刀,累计利润缩水至 10.7 万美元。就在 8 月 20 日,Ansem 还在加仓 BILLY,BILLY 也成为 Ansem 交易次数最多的代币,达 255 次。

一个 KOL 的 meme 生意场

KOL 真的会亏钱吗?如果只计算 Ansem 这个公开的钱包地址主动买入卖出的交易记录,根据已有的数据,会发现 Ansem 地址在这八个月里亏损了 47 万美元。

但在这个计算过程中,已经剔除了其他地址转入进该钱包地址后、该钱包地址再卖出的情况,而这一部分的实际卖出收益为 225 万美元。

向 Ansem 钱包地址转入代币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项目方为了打造「Ansem 持仓」的卖点而将一定数量的代币打给 Ansem,一种是 Ansem 其他钱包地址在买入代币之后再归集到公开钱包地址上。无论是哪种情况,这部分的收益都是普通散户无从跟单下手的。

而加上外来转入的这部分收益后,Ansem 的公开钱包地址的总盈利为 101.4 万美元。当「出名」之后,即使对 meme 市场的认知和交易能力都开始退化,一个 KOL 还是能利用其影响力优势获取不菲的收益。

曾因WIF出名的Meme交易员Ansem,如今却想套现退圈

回顾来看,Ansem 的交易经历展示了一个抓住机会的幸运儿成为备受关注的巨鲸之后、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所经历的种种「不适」,加密市场上没有永恒的赢家。但另一方面,在「食物链」上晋级之后,Ansem 也不需要通过一次次扫链交易来获取收益了。从千倍的 WIF 起家到发推自嘲退圈,Ansem 似乎过气了,但新的「传奇交易员」正在来的路上。

撒钱≠增长,Arbitrum8500万生态激励计划效益如何?

撒钱≠增长,Arbitrum8500万生态激励计划效益如何?缩略图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撒钱≠增长,Arbitrum8500万生态激励计划效益如何?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家企业,推出一项促销活动,承诺每花费 1 美元就能获得 3 美元的价值。而且,任何人都可以领取这个优惠,毫无条件。无论是你的奶奶、街头的流浪汉、收入丰厚的高管,还是普通的中产阶级,所有人都符合这个优惠的条件。

你觉得会发生什么?好吧,那些最需要钱的人,往往也是不太可能成为回头客的人,会蜂拥而至,迅速将你的资金或库存消耗殆尽,直到你无法维持这个优惠。

好消息是,现实世界并不如此,自由市场会迅速淘汰这样的企业。

坏消息是,加密行业确实如此,自由市场持续推动其资金流入。

引言

上述场景基本上就是 Arbitrum 所做的,涉及 8500 万美元的资金,最终导致了 6000 万美元的损失。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个计划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构建的,以及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Arbitrum DAO 以某种方式构建了这个方案,使得特定行业及其相应的应用可以获得 ARB 代币,以激励用户在其平台上使用。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激励这些平台的使用,使 Arbitrum 网络获得更多费用,并让最终的协议受益。结果发现,一方在这里获胜,而另一方则不然(我相信你已经知道谁是这里的输家)。

这项分析质量相当高,测量的复杂性也很到位,感谢 Blockwork 团队清晰地阐述了他们的方法的原因、内容和方式。

你可以在查看结果。

方法

从顶层视角来看,你可以将这项活动分为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1. 创建一个基准,以了解有多少百分比的激励可以归因于支出与基线的比较。他们称之为“合成控制”方法,使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这并不太重要,因为无论我们的最终数字是什么,我们都需要向下调整,因为并非所有的结果都可以归因于这一单一努力。你可以在原始论坛帖子中了解更多信息。

2. 通过给予 ARB 代币来激励 Arbitrum 上不同领域的应用最终用户,以提升他们的指标。选择了三个领域(永续合约、去中心化交易所、流动性聚合器)。每个应用都被告知如何最好地使用这些激励。

我确实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摘录,觉得可以在这里分享给你自己判断:

  • “许多协议错过了几次双周报告,或者根本没有发布报告。大约 35% 的 STIP 接收者没有发布最终报告。”

  • “协议在申请 STIP 时,很少严格说明为什么应该分配给他们一定数量的激励。相反,最终的分配通常是协议与社区之间反复沟通的结果,往往导致的分配结果类似于‘我们觉得这个请求太大/太小’。”

总之,接下来,我附上了不同类别的截图,展示了支出金额和机制(对于去中心化交易所没有方法论的截图,但基本上他们只是激励了流动性)。这里要记住的关键是 1 ARB 大致上等于 1 美元。所以,是的,这里分发的是数百万美元。

撒钱≠增长,Arbitrum8500万生态激励计划效益如何?

撒钱≠增长,Arbitrum8500万生态激励计划效益如何?

撒钱≠增长,Arbitrum8500万生态激励计划效益如何?

结果

我将结果分为两个部分,因为这个实验旨在理解两个方面:

1. 这些激励对应用的影响

2. 这些激励对排序器收入的影响

我们将从第一个方面开始分析,因为这给人带来稍微更愉快的故事。如果我们从基本原则出发,如果有人给你免费的钱来为你的业务进行促销,你认为会发生什么?通常,业务会改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这就是我们在这次实验中看到的整体情况。

首先来看 Spot DEX,它们的结果在表面上似乎相当不错:

撒钱≠增长,Arbitrum8500万生态激励计划效益如何?

基本上,我们看到每花费 1 美元,TVL(总锁仓价值)从 2 美元到 24 美元不等,这听起来不错。然而,我们需要问一个真正的问题——其中有多少是被保留的?这就是变得有点棘手的地方。Balancer 的 TVL 在奖励结束后基本上下降,这在这个图表中显而易见:

撒钱≠增长,Arbitrum8500万生态激励计划效益如何?

然而,Camelot 则成功地保留了这部分 TVL!我不确定这两个协议在保留方面为何存在差异,但如果要我猜测,我认为可能与它们运行激励计划的方式和吸引的用户类型有关。这是我已标记并将在未来文章中分析的内容。

撒钱≠增长,Arbitrum8500万生态激励计划效益如何?

现在你了解了一些微观细节,让我们放大视角,理解这对应用的有效性以及三个重要的顶层类别(现货交易量、永续合约交易量和贷款)。我向你展示关键图表。为了帮助理解,我在上面做了一些注释,和我一起来看看。

撒钱≠增长,Arbitrum8500万生态激励计划效益如何?

  • 我画了两条红色垂直线,标记了程序的开始和结束。这将帮助我们理解所涉及的时间框架。

  • 然后,我画了多条水平线,以理解不同的指标,并可视化该程序在其生命周期内对这些指标的影响。

  • 第一条蓝线显示 TVL 大幅飙升(毫无疑问),但随后几乎跌回到程序开始时的水平,表明几乎没有粘性!

  • 第二条线是现货交易量。我想在这里暂停一下,提到与 TVL(供给方)不同,现货交易量代表需求。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需求充其量是稳定的,但在程序结束时实际上是降低的!

  • 第三条线是未偿贷款,这也是需求驱动因素,但没有变化。虽然没有激励任何借贷协议,但我认为这是另一个强有力的需求指标。实际上,这在整个程序中是下降的!

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上所有内容得出什么结论呢?基本上,Arbitrum 花费了 8500 万美元用于这些其他业务,以提升它们的供给方指标(这显然有效),但由于没有相应的需求来吸收这些 TVL 和更紧的流动性,这些努力变得毫无用处。从本质上讲,你可以说这笔钱都被浪费掉了,给了那些追逐短期利益的农民。至少某些协议的 TVL 更高,代币价格也更高,使得一些人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富有。

说到需求方指标,这些活动肯定对链条有利,并导致所有这些交易的收入增加,对吧?

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

现实根本不是这样。

这是从 2022 年 1 月到 2024 年 7 月的排序器收入图表。在 4 月附近的大幅波动是加密货币开始大幅上涨的时候,合成控制帮助我们对此进行调整。

撒钱≠增长,Arbitrum8500万生态激励计划效益如何?

在表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收入上升,在某些月份达到每天 40 万美元的高峰。这里有一张更清晰的图表,显示了仅针对 Arbitrum 的影响,并考虑了合成控制:

撒钱≠增长,Arbitrum8500万生态激励计划效益如何?

那么曲线下的面积是多少? 1520 万美元。如果去掉合成控制,排序器的总收入为 3510 万美元。考虑到花费了 8500 万美元,我们仍然远未达到预期!

学习总结

总结以上所有内容:

  • Arbitrum 决定花费 8500 万美元激励其网络活动,以提升市场份额和收入。

  • 他们通过向应用和协议提供免费代币来实现这一目标,这些代币将分发给最终用户。

  • 经过分析,发现这些免费代币主要给了供给方驱动因素,而需求方几乎没有变化。

  • 更深入分析发现,所有这些活动带来的排序器收入比支出少了 6000 万美元。

我从中得出的结论是:供给方激励等同于烧钱,除非你面临供给侧的问题,否则不应轻易采取这种措施(而通常情况下,真正的问题在于需求)。

第二点是,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一个前提:如果你随意向陌生人发放资金,而不去辨别他们的身份和背景,你最终得到的结果将会非常糟糕。那些不断向用户提供资金而不理解他们是谁以及他们的目的的协议,最终将会沦落到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种境地。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这个激励计划能够通过钱包的无权限身份来识别这些代币的发放对象,并设定以下标准:

  • 这个用户是否真的使用 DEX,还是一个全新的钱包?

  • 这个钱包的净资产是多少,他们是否是一个潜在的有价值的钱包?

  • 这个钱包在费用上花费了多少?他们是否坚持使用他们使用的平台?

  • 这个地址是否正在使用所有即将推出代币的项目?他们可能是撸毛党。

你认为最终结果会是什么?

送游戏、给代币,交易所“百亿补贴”再掀获客大战?

原创|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Wenser(

送游戏、给代币,交易所“百亿补贴”再掀获客大战?

加密货币行业也已进入“存量竞争”,众多交易所奇招频出,目标直指“新一轮获客拉新”。

根据 Crypto.com ,受比特币及以太坊现货 ETF 推出等因素影响,截止 2024 年 6 月,加密货币持有者数量从 2023 年底的 5.8 亿人增长至 6.17 亿人,增长率达 6.4% 。与此同时,则是交易所日益激烈的竞争。Odaily星球日报将于本文对近期交易所的“获客拉新活动”进行简要评析。

获客大战再起,交易所各显神通

相比以往更多集中于“项目拉新”的 IE 0、ID 0、代币 Listing 等活动,行业发展日益成熟的当下,交易所的获客大战也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具体而言,可以划分为以下 3 类:

上币流:TON 生态 Meme 币 DOGS 成交易所新宠

8 月 21 日凌晨,Binance Launchpool 将上线 Dogs (DOGS),用户可将 BNB、FDUSD 投入到 DOGS 挖矿池中获得代币奖励。

此前,作为基于 Telegram 平台、TON 生态的 Meme 代币,以 Telegram 创始人 Pavel Durov 创作的吉祥物黑白狗 Spotty 为符号的 DOGS 就因根据 Telegram 账号年限发放代币奖励、邀请裂变而火速出圈,突破 5000 万人,突破 1200 万人,位居全球第五大频道。

包括 、、、 等在内的主流交易所都有对应的盘前交易活动,且流动性表现也不错,DOGS 于 Bitget 盘前市场总交易量。

赠币流:Bybit 突发“百亿补贴式”活动搅动市场

看到“上币流”的操作和正反馈,今年市场表现亮眼的 Bybit 也不甘人后。

就在昨天,不少中文区 KOL 突然“喊单”,称“新用户注册账户充值 100 U,可直接获得 15 万枚 DOGS 代币”,要知道,此前 DOGS 盘前交易价格在 0.004 美元左右,而普通用户正常领取代币数量仅为 3000 枚左右, 15 万枚相当于 600 U,即使价格腰斩也有 300 U 的回报。一时间,KYC 贩子和市场散户们纷纷扬言“要薅秃 Bybit”。后续,该活动被证实为面向部分 KOL 社区活动,且“活动奖励是有限的,先到先得”,并非此前所说的无上限。

具体活动详情可以查看。

抽奖流:创造国产3A游戏奇迹的《黑神话·悟空》成引流佳品

随着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交易所众多商务市场人员也将其视为“引流佳品”。

Bitget 抢先选择“接下这破天的流量”—— 8 月 20 日,黑神话发售当天,Bitget 官方抽奖活动,送出 1000 份豪华版游戏,且在随后和众多 KOL、媒体、社群联动发起抽奖,豪掷千金,只为新用户注册或用户充值 DOGS 代币。

不得不说,在目标人群高度重合的市场,抓住一切可能带来增量用户的机会是交易所发展扩展的“必修课”。

送游戏、给代币,交易所“百亿补贴”再掀获客大战?

Bitget 抽奖活动素材

疯狂造势背后,隐含流动性焦虑

众多主流交易所为自家的各类活动疯狂造势的背后,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目前市场的“流动性焦虑”:在比特币现货 ETF 和以太坊现货 ETF 通过后,市场流动性遭到了大规模的“吸血”,而增量资金和增量人群相对也比较有限,因此,加密货币行业,尤其是交易所,某种层面而言已经进入类似以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存量竞争时代”。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交易所面临的考验更为复杂,简单来说,需要直面以下问题:

精细化流程运营

无论是交易所本身的各类业务,还是诸如 KOL 活动、用户运营活动、用户拉新活动,精细化流程运营都势在必得。一方面,这是为了避免有损品牌形象的事件或者公关危机的产生;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运营效率的必经之路。

优质化内容产出

存量竞争时代,优质内容的影响权重也会增加,用户往往会受到各类内容的影响而选择使用或者拒绝一个产品、一个平台、一个项目。因此,无论是自身产出的内容,还是合作产出的内容,质量优劣也将产生更大影响。

快速化热点反应

在注意力速衰速朽的现在,能够对热点进行快速反应,并且将其与市场营销活动予以结合,将成为交易所乃至加密货币行业更多项目、平台的必修课。从这个角度来看,Meme 币创业的要求和运营条件其实很高,需要短时间内快速吸取大量的注意力,以此获得更多的流动性注入。

小结:代表性人物+流程化活动+关键节点=获客新招式

在新一轮的“交易所获客大战”之中,关键要素就在于作为活动原点的代表性人物、流程化的活动推进以及利于传播的关键人物节点和时间节点。

谁能够在这些环节做的更好,搭配平台的上币等其他业务活动,谁就能获得更多的流量以及流量背后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