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欧易交易所OKX官网

Vitalik铸造ENS域名dacc.eth d/acc概念到底是什么?

Vitalik铸造ENS域名dacc.eth d/acc概念到底是什么?缩略图

作者:James,来源:Block Tempo

以太坊共同创办人Vitalik Buterin 曾称赞,以太坊域名服务ENS 是以太坊中最成功的非金融应用,如今据链上数据显示,他在今日中午12 时突然铸造新ENS 域名dacc.eth,并预告将在8 月22 日在X 的音讯空间谈论d/acc 的概念。

Vitalik铸造ENS域名dacc.eth d/acc概念到底是什么?
图源:app.ens.domains

没想到,据DEX Screener数据显示,同名迷因币E/ACC 闻讯暴涨,在上述消息传出之后的15 分钟内飙涨超7 倍,使其市值达到500 万美元,不过目前已较高点回落超过63%,市值回跌至191 万美元。

Vitalik铸造ENS域名dacc.eth d/acc概念到底是什么?
图源:DEX Screener

d/acc 是Vitalik Buterin 在去年11 月撰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随后同名迷因币d/acc 便横空出世,不过到了去年12 月,便传出项目方已放弃营运,币价趋近归零,尽管今日因Vitalik 而暴涨,但官网已经消失。

d/acc 是什么?

去年11 月,Vitalik Buterin 在该篇文章探讨了他对技术乐观主义(techno-optimism)、 AI 风险和在当今世界的环境中如何避免中心化的方法。

Vitalik Buterin 认为,虽然技术进步有其风险,但它的益处远大于它可能带来的危害,人们不应只是盲目追求利润,而应有意识地选择技术发展的方向,以确保技术进步能够为人类带来更好的未来。

针对如何解决技术发展与中心化的矛盾, Vitalik Buterin 提出防御加速主义「d/acc」,与矽谷流行的有效加速主义「e/acc」之间,对技术发展的态度有显著差异:

  1. e/acc:这个词由ChatGPT 诞生后,在矽谷新创圈广为流传,这一观点强调技术进步的巨大好处,并渴望加速这种趋势以更快带来这些好处,e/acc 支持者通常对现有监管机构如FDA 在药品和新技术审核上的保守态度表示不满,认为这延迟了生命拯救治疗的推出。

  2. d/acc:强调防御、去中心化、民主和差异化,寻求创建并维护一个更民主的世界,并试图避免将中心化作为解决问题的首选方法。 d/acc 主张详细的风险处理计划,但旨在避免过度集中权力。

Vitalik Buterin 主张建立「防御优先」的世界观,认为一个偏向防御的世界是一个更好的世界,因为它不仅直接提高了安全性,减少了冲突,还使健康、开放和尊重自由的治理形式更容易蓬勃发展,他在文章中对「d」所代表的涵意做了以下延伸:

『D』可以是防御(Defence)、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民主(Democoracy)和差异(Differential)。 」

两者对AI 威胁人类看法有何不同?

d/acc 对AI 潜在威胁抱持较谨慎态度,认为权力集中可能导致AI 被滥用,因此强调去中心化和多元参与,让更多人能监督和影响AI 的发展。 d/acc 认为,透过分散式技术和开放透明的决策过程,可以降低AI 被少数人控制并用于危害人类的风险。

e/acc 则对AI 潜在威胁较为乐观,认为AI 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只要加速发展,就能及早实现超级智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e/acc 较少关注AI 可能带来的风险,更倾向于相信科技进步最终能造福人类。

Taproot Assets:稳定币赛道超越万亿市值的下一个增长点

原文作者:Evan  Haozhe, Waterdrip Capital; Peter  Boris, BitTap

引言

区块链本质是支付场景的延伸。就支付场景而言,稳定币不仅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在全球支付、跨境结算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心化稳定币市场仍然占据 90% 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泰达(Tether)公司发行的 USDT 占据稳定币中绝对的统治地位。此外,尽管稳定币已经发行了超过 1500 亿美元,但根据 2024 年美联储报告的 M 1 数量 20 万亿美元(包括所有流通中的现金、旅行支票、活期存款账户中的资金等)来说,稳定币市值仅是 M 1 的 0.75% 。稳定币在支付上的应用仍然任重而道远。Taproot Assets 协议的推出预示着稳定币出现在高频小额的支付场景中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也预示使用稳定币作为常规支付手段的大规模采用成为可能。

1. 稳定币是未来的下一个万亿美元赛道

稳定币市场的蓬勃发展标志着其赛道成为未来金融领域的一个万亿美元市场的潜力。当前,稳定币市值已超过 1600 亿美元,日交易量更是高达 1000 亿美元以上。主流国家纷纷出台稳定币相关的政策法规;同时,多方机构预测稳定币将引来新的万亿市场,并且新的增量市场主要来自于稳定币在全球化支付的广泛应用。

稳定币可以分为中心化稳定币和去中心化稳定币两大类;其中去中心化稳定币又可以被细分为算法稳定币和抵押加密资产进行发行的稳定币,以及两者兼之的类型。目前中心化稳定币占据市场绝对的统治地位,两大巨头 USDT 和 USDC——Tether 和 Circle 分别发行了发行了 1144.6 亿美元和 341.5 亿美元数量的美元稳定币。其中 Tether 更以 125 人的公司规模,一年毛利就有 45 亿美元。如此诱人的机会自然也吸引了许多大机构进场布局:

  • 贝莱德在以太坊上发行了代币化基金 BUIDL,该基金旨在提供稳定价值并赚取收益,成为市值达 3.84 亿美元的大型代币化基金。

  • 7 月 24 日,据财联社报道,京东币链科技 (香港) 将在香港发行与港元 1: 1 锚定的加密货币稳定币。

中心化稳定币已然实现在加密生态中的广泛采用,我们日常在 DEX 或 CEX 的交易和结算都是透过中心化的稳定币来进行结算和交易;而去中心化稳定币背后的抵押资产多为加密资产,通常用于借贷。

虽然稳定币在加密货币的交易和 DeFi 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跟实体商业相结合的探索还非常早期。从长远来看,稳定币最有潜力的应用场景在于支付领域,尤其是跨境支付。目前,跨境支付涉及多个中介机构,包括发卡行、支付网关、支付处理器等复杂流程,不仅费用高昂,而且结算时间漫长。而稳定币不仅仅是另一种更优选择,更是是经济参与的重要渠道。随着稳定币监管逐渐向合规化发展,其在全球支付场景中的地位将愈发重要。不仅如此,未来伴随稳定币在支付场景的大规模采用,更能与 DeFi 融合催生出 Pay Fi,实现支付场景中的互操作性、可编程性和可组合型,形成传统金融无法实现的新金融范式和产品体验。

2. Taproot Assets 协议+闪电网络有望成为全球性支付网络的基础设施

目前稳定币主要流通于 ETH 和 TRON 区块链网络,但是他们手续费一般会超过 1 U,链上转账时间超过 1 分钟。相比之下,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具有更快速、低成本和高扩展性的优势。

2.1 什么是闪电网络?

闪电网络是比特币网络第一个比较成熟的二层拓展方案。在闪电网络的白皮书问世之后,多个团队开始独立地开发闪电网络,包括 Lightning Labs、Blockstream 和 ACINQ 等。而 Taproot Assets 正是 Lightning Labs 开发的一个资产发行协议。

那具体是如何实现呢?双方先是建立起一个双向流通的状态通道(State Channel),发起支付的双方 A 和 B 在链上创建一个 2-2 多签的地址,使得 A 和 B 都可以从这个新地址转出或者转入限额内的比特币。在转出之前,双方发送一些锁定数据并记账,形成交易支付,可以多次往来支付。直到交易记账结束,双方结算,新地址的比特币按结算数量被转给双方。因此,只有最新版本才是有效的,这是由哈希时间锁合约(HTLC)实现并强制执行的。任何一方都可以通过将最新版本广播到区块链来随时关闭此条目,而无需任何信任或托管。

因此,双方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链下交易,并使用比特币链作为仲裁者,但最终交易完成后或者交易有一方出现错误的情况(比如其中一方钱包里余额不足)出现时,智能合约才会介入并在区块链上执行。这类似于 A 与 B 签订许多法律合同,但不会每次签订合同时都上法庭,只有最终的合同确认后或者不合作的情况发生时,法院才会介入。

2.2 闪电网络成为稳定币全球化支付最好的基础设施

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链下互相发送无限次的交易,而且也不会对比特币本身的网络造成拥堵;同时,还能依托于比特币网络的安全性。理论上来说,闪电网络的 Scalability(可扩展性)没有上限。

目前为止,闪电网络运行了 9 年,并建立在目前加密生态中最具安全性的网络之上——比特币网络(拥有超过 57000+节点和 Pow 工作量证明机制),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闪电网络的安全性。

截止当前,闪电网络已经超过 5000 个比特币的容量,全球 18000+个节点, 50000+个通道;通过建立双向支付通道实现了即时且低成本的交易,闪电网络正在全球范围内被大量的支付商、商家集成和使用,正在逐渐成为全球化支付最广泛共识的去中心化解决方案。

Taproot Assets:稳定币赛道超越万亿市值的下一个增长点

数据来源:https://mempool.space/zh/lightning

比特币资产占据加密市值的半壁江山,伴随此轮周期回归比特币生态的热潮;闪电网络作为第一个比特币的二层扩展解决方案,真正解决了中本聪所构建的点对点全球化支付的设想。闪电网络已然成为最正统性、共识最强的比特币社区,是理想中的全球化支付最佳解决方案。

2.3 Taproot Assets 协议补齐了闪电网络的最后一公里

美中不足的是,在 Taproot Assets 协议出现之前,闪电网络仅支持比特币作为支付用的货币,应用场景非常的局限。在比特币已然成为数字黄金的今天,绝大部分人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比特币。

尽管之前已经有一些比特币一层的发行协议了,例如 Atomical,基于 Odinals 的 BRC 20 ,但他们都不支持直接进入闪电网络,Taproot Assets 协议的推出刚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是 Lightning Labs 所主导研发,基于比特币网络的资产发行协议。与 Odrinals 协议一样,任何人或者机构都可以使用 Taproot Assets 协议发行自己的代币,同样也支持发行法币对应的稳定币,如 USD,AUD,CAD,HKD 对应的稳定币等。

相对于其他资产协议的优势是,Taproot Assets 协议的资产将跟闪电网络完全兼容,使得在闪电网络上使用稳定币进行支付成为可能。因此意味着未来将会有大量基于比特币网络发行的新资产(特别是稳定币)会流通到闪电网络,此举反过来又赋能了闪电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支付布局和影响力。

依赖于比特币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Lightning Labs 所提倡的“让美元和世界金融资产比特币化”正在成为现实。Taproot Assets 主网协议的上线,意味着稳定币的万亿支付场景已正式拉开帷幕。

3. Taproot Assets 协议(以下简称 TA)

TA 协议的运作原理深植于比特币的 UTXO 模型,并且其实现依托于比特币网络的 Taproot 升级。其两者作为 TA 协议的最核心元素,驱动着协议的有效运行。

Account

UTXO(未花费交易输出)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所有比特币二层和 Ordi,Runes 协议实现的基础;事实上,几乎绝大部分的公链如以太坊和 Solana 都采用的 Account(账户)模型。以下是两者的概念的诠释和对比:

Taproot Assets:稳定币赛道超越万亿市值的下一个增长点

Account 模型与 UTXO 模型的对比

账户模型很好理解,就和我们的支付宝账户一样;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对应到个人的直观感受就是账户界面里数字的变化。

UTXO 模型可以理解为某个人“A”的一个钱包。里面存放着 B, C, D 授权给 A 可以兑换的支票,也包含 A 授权给 E,F,G 可供兑换的支票;此时 A 钱包的余额=(B,C,D 给 A 的支票面值)-(A 给 E,F,G 的支票面值)。比特币网络就相当于可以承兑这些支票的银行,它可以通过用户互相交易这些支票的最新情况来计算每个用户地址里的最新余额。

由于 UTXO 模型的独特性质,它天然排除了双花问题,相较于基于账户的模型,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此外,TA 协议完全继承了比特币网络层的安全特性,避免了错误转账或漏转的风险。

此外,TA 协议采用了一次性密封的概念,即每一笔 UTXO 确认花费后就不可以再次使用;确保了资产随 UTXO 移动。在这种机制下,挖到最长链的矿工拥有对该 UTXO 的最终解释权,并能支配其使用。与依赖链下索引识别资产的 BRC 20 不同,TA 协议增强了交易的安全性,避免了双花攻击,同时也消除了中心化机构可能导致的错误或恶意行为的风险。这些特性使得 TA 协议+闪电网络成为了一个可靠的支付场景基础设施。

3.2 Taproot 升级,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2021 年的 Taproot 协议升级为比特币网络带来了简单的智能合约功能,比如 P 2 TR 格式的钱包地址能够通过 Bitscript 实现一些较为复杂的逻辑,让新的、复杂的交易类型在链上成为可能。Taproot 升级的示意如下图:

Taproot Assets:稳定币赛道超越万亿市值的下一个增长点

Taproot Mechanism, River: https://river.com/learn/what-is-taproot/

其中最关键的改进是实现了多重签名(多签)。这一功能使机构用户的交易更为安全,在公钥地址上,多签地址与私人钱包地址的长度相同,外界无法区分,从而增强了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这一技术进步也为机构与B2B(企业对企业)交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更广泛的商业应用。

呈现在用户前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钱包地址的格式变化,以“bc 1 p…”为开头的钱包地址即已经支持 Taproot 升级后的钱包地址。

3.3 TA 技术原理

起初,点燃比特币生态的 Ordinal 与衍生的 BRC 20 协议都基于账户模型,余额与地址绑定;资产的发行是通过加入特定的标识或数据来“标记”比特币的最小单位“聪”(Satoshi),将“聪”映射为某种资产发生的,而资产状态对应的数据以 JSON 格式存储在区块里的隔离见证部分(保存交易签名或见证数据的地方)中。一旦双方发生资产交易,记录资产变化的脚本就会被“铭刻”(Inscribe)进区块中,并通过链下索引器(Indexer)解释。

然而,这种做法会导致每笔 Ordinals 会 BRC 20 资产的交易发生都需要被记录在区块中,这会使区块体积增大,导致无效数据积累并永久存储在比特币链上,最终对全节点的数据存储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相比之下,TA 协议采用了更为高效的方法,资产被标记在每个 UTXO 上,仅在链上存储脚本树的根哈希,脚本则被保存在链下。

此外,TA 资产可以被存入闪电网络的支付通道中,并通过现有的闪电网络进行转移,意味着 TA 资产是可以在比特币主网和闪电网络流通的新型资产。

顾名思义,Taproot Assets 是利用了比特币的 Taproot 升级(BIP 341)开发的协议。Taproot 升级使得花费一个 UTXO,既可以使用原本的私钥,也可以使用默克尔树上的一个脚本。

简而言之,Taproot Assets 协议在 Taproot 升级之上进行扩展,将资产状态的转换记录在 Taproot 的默克尔树上;同时,利用比特币 UTXO“一次性密封”的特质,在比特币链上取得资产状态转换的共识,这也使得 Taproot Assets 协议不需要运行其他协议的链下索引器(Indexer)。

Taproot Assets 协议使用了下图的资产管理结构,采用了稀疏默克尔求和树(Merkle-Sum Sparse Merkle Tree, MS-SMT)来管理资产状态,Taproot Assets 协议定义了资产状态转换所要遵循的标准。

Taproot Assets:稳定币赛道超越万亿市值的下一个增长点

Taproot Assets Trees, Lightning Labs: https://docs.lightning.engineering/the-lightning-network/taproot-assets/taproot-assets-protocol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默克尔树的所有数据都写入到比特币链上,写入到链上的仅仅是默克尔树的根哈希。也就是说,无论资产数据多么庞大,比特币链上的交易长度不变,从这点来说,Taproot Assets 是一个不污染比特币链的协议。

3.4 TA 协议与闪电网络的关系

在 Lightning Labs 的最新产品发布中,Taproot Assets 协议资产已可以无缝进入到比特币二层闪电网络里,这是通过 TA 通道(Taproot Assets Channel)实现的。之前的闪电网络一直是一个点对点的比特币支付网络,网络里面除了比特币之外,没有其他的加密资产流通。Taproot Assets 协议的出现改变了这个情况,允许在比特币主链上通过 Taproot Assets 协议发行资产,尤其是稳定币,然后资产进入闪电网络里进行流通。

如下图所示,通过 Taproot Assets 协议发行了稳定币资产 L-USD,Alice 将价值$ 10 的 L-USD 通过闪电网络转给了 Zane。

Taproot Assets:稳定币赛道超越万亿市值的下一个增长点

An example of a Taproot Assets payment made to the wider Lightning Network, Lightning Labs: 

https://docs.lightning.engineering/the-lightning-network/taproot-assets/taproot-assets-on-lightning

TA通道的实现原理和状态通道(State Channel)一样,也是基于哈希时间锁合约。因为 Taproot Assets 资产本身就是在一个 UTXO 内,那么 TA 通道的实现机制并没有变,只是之前 Channel 只能流通比特币,而现在的 Channel 还支持流通 TA 资产。

TA 协议使得通过闪电网络流通比特币以外的资产成为可能,实现了稳定币等资产在闪电网络上的无缝转移。

3.5 用户使用成本过高,中心化托管问题仍需解决

尽管 TA 协议仅记录每笔交易的根哈希在链上以保证比特币链的简洁,然而这样做的代价却是资产数据需要保存在链下每一个客户端上。同 RGB 协议一样,需要客户端验证(CSV)资产的有效性。如果用户想要像使用比特币一样使用 Taproot Assets 资产,一是要有资产对应的 UTXO(Virtual UTXO)的私钥(key),二是要有默克尔树上该资产的相关数据。

同时,Taproot Assets 协议的官方实现(Tapd)深度依赖于闪电节点 (LND)的钱包服务,且无账户管理机制,闪电网络独特的架构决定了它的去中心化方式就是用户自建节点,而普通用户很难参与节点的搭建,这也是闪电网络仍未大规模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目前闪电网络上的钱包服务基本上都是托管钱包的解决方案,也就意味着 TA 发行的新资产也会被储存在托管钱包内。未来当 TA 资产上流通大量稳定币时,大额的资产会优先选择存储在 TA 上,也就是比特币主网上,因为主网上的安全性更高、共识度最强;只有小额资产、零钱才会充值到闪电网络来满足支付的需求。所以对于大额资产的存储和安全管理,用更加去中心化的方式让用户可以完全拥有稳定币所有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4. 自托管解决方案——补齐闪电支付网络的最后一块拼图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团队针对 TA 资产在闪电网络上流通的去中心化解决方案。例如,LnFi 提出了一种云托管方案,可以让用户轻松部署自己的闪电网络节点,有效降低了用户的参与门槛。

以及专注于做 TA 协议生态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的 BitTap 团队,研发了 TA 的去中心化浏览器插件钱包,为 TA 上的用户提供了自托管钱包的权利。

Taproot Assets:稳定币赛道超越万亿市值的下一个增长点

BitTap 钱包页面展示,来源:BitTap 团队

BitTap 提出的的创新钱包协议(Bittapd),用户的私钥完全掌握在钱包用户手里,在需要对交易签名时由 Bittapd 代表用户与 Tapd 进行交互,进而用户可以享受到类似 Metamask 钱包一样完全去中心化的体验和安全保障。待稳定币在 TA 上发行和流通时,用户可以利用 BitTap 钱包来存储和转移在比特币主网上的稳定币资产,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将零钱转移到闪电网络。BitTap 的技术原理如下所示:

Taproot Assets:稳定币赛道超越万亿市值的下一个增长点

BitTap wallet architecture, BitTap Docs: https://doc.bittap.org/developer-guides/overview

Bittapd协议相当于是 TA 协议的去中心化代理,它将 Tapd 原生的中心化托管式账户体系变成了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也充当了插件钱包用户在交易请求时的网络通信和转发任务的角色。

5. 总结

稳定币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应用,逐渐从加密货币交易的狭义场景扩展为全球化支付的重要选择。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凭借其低费用、快速交易的特点,成为实现全球支付的理想基础设施,与此同时,Taproot Assets 协议的推出进一步增强了闪电网络的功能,使得在比特币网络上发行和流通稳定币成为现实。这一协议解决了比特币波动性较大的问题,显著提升了其在支付领域的适用性。

此外,针对闪电网络及其钱包服务的中心化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如 BitTap 团队开发的去中心化钱包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安全和去中心化的资产管理方式。补齐了 Taproot Assets+闪电网络成为全球性支付设施的最后一块拼图。

尽管传统支付基础设施如 Alipay、PayPal 和 Stripe 利用本身的交易量,庞大的用户数,和政府合作并受其监管,以及品牌知名度作为背书,但它们托管的特性,和依赖于复杂的互联网和银行系统仍会导致其效率低下,和恶意行为或面临政府制裁的可能发生。此外,在跨境支付领域,由于受到严格的监管政策和机构本身的限制,支付账户往往会受到归属地和转账额度的制约。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传统支付方式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TA 协议+闪电网络组成的支付基础设施不仅在即时性比肩传统支付机构;并且通过精巧的代码设计实现了支付的去可信化,同时生态中的自托管解决方案保障了用户对资产的自主权,能支持 TA 协议代币随时随地,无限制条件的自由转账;将支付自由度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参考

Web3支付万字研报:从电子现金,代币化货币,到 PayFi 未来:

OKX Ventures 研报:一文读懂稳定币发展格局与未来方向:

What Is Taproot and How Does It Benefit Bitcoin? 

About BitTap: 

Taproot Assets Protocol: 

稳定币十年:给全球发展轨迹、经济影响,货币体系带来了哪些影响?

宏观流动性即将进入再扩张周期

宏观流动性即将进入再扩张周期缩略图

原创:刘教链

隔夜BTC未能站稳6万刀一线,骤然回撤至58k上方。「现在市场情绪的确也是处于极度恐慌的状态」。

以教链的观察,现在的情况是,多头沉默,空头含泪,拿山寨的清空了仓位,拿BTC的也半仓防守。满仓顶住,甚至于别人恐惧我加仓的汉子,看起来是不多了。

黄金突破历史性的2500刀,似乎强势宣告2012-2020的U型底阶段,黄金空头打压黄金的彻底失败。谁是黄金最大空头?当然就是阿美莉卡。

宏观流动性即将进入再扩张周期

显然,在2021-2025的宏观周期上,BTC似乎有重复2012-2024黄金U型底右侧强势信号整理后向上突破的态势。

若如此,则BTC只用6年,就走完了黄金12年血泪之路。

看着神似2006-2007年的宏观利率周期,教链不禁陷入了沉思……

宏观流动性即将进入再扩张周期

忆当年,2007年高息只维持了一年,就爆发了次贷危机继而引发全球金融海啸。美联储仓皇失措,利率打着滚儿地跌到了零。

耳边忽若传来儿歌欢唱: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

教链以手轻拍,脑海中跟着节奏唱了两遍,不由地大为开怀。

原来人类最顶级的智慧,都写在了儿歌和童话故事里。

人类生产力长周期增速也就是2%,即价值增量的创造速度平均只有每年2%。因此,从终极意义上讲,任何超过2%的回报率,无论冠之以何等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存量价值和财富的转移,换言之,是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收割。

目前美元5.5%的无风险高利率,远超2%,这定然是一种对全世界的收割。一切否认收割的论证都是苍白的,诡辩者要么是收割的受益者,要么就是纯粹的傻子,因为这是数学,不容辩驳的数学。

有人可能单纯只是不喜欢“收割”这样赤裸裸的词汇。其实也可以把它换成比较文雅和高级的词汇,比如获得投资的alpha,诸如此类。

但是美元体系其实连最后的2%也没准备留给韭菜们。这就是美联储长期通胀控制目标设定在2%的原因 —— 用2%的通胀,对冲掉长周期生产力增速,也就是,吸收掉增量价值。

2007-2012,黄金先是顶着美联储加息,开始一再攀升,然后随着2008年美联储举起白旗,利率骤降,加速飙升。

见势不妙,美国在2011年7月推出法案,关闭黄金OTC市场。黄金十年牛市见顶,应声回落,跌入U型谷之深渊。

宏观流动性即将进入再扩张周期

恰恰是到了2016年美联储重启加息时,黄金U型谷左侧下跌见底,开始回升。

随着2020年疫情大事件打断,美联储加息未半而中道崩殂,黄金趁机收复失地,走出U型谷。

及至2022年美联储再续加息路径,黄金已爬出U型谷,开始顶部整理。

现在又到了高息维持一年有余之后的2024,黄金结束3年整理,向上强势突破,一雪前耻,扛着美元衰退的大旗,策马奔腾!

也许是黄金在上一个加息周期(收割周期)作为美联储失败对冲的惊艳表现启发了中本聪。2008年10月的最后一天,中本聪公布了他的新发明——BTC的白皮书。2009年1月,BTC正式上线运行。

宏观流动性即将进入再扩张周期

而BTC的去中心化、数字化特点,使得它有可能克服黄金被美国通过立法予以限制和打击的缺点。

打不过,那就交朋友。江湖上叫做不打不相识。人类社会的底层逻辑就是这么纯粹。从小学时代就要学会,被欺负了一定要干回去,跪下去你就是永远被欺负的那一个,还会被所有人看不起。

2024年,美中先后通过了BTC ETF的上市。

现在,美联储又一次站在了岌岌可危的失败边缘。

衰退,还是萧条,就在美联储一念之间。

宏观货币周期即将逆转,新的再扩张周期已无法压抑,马上就要扑面而来。

宏观流动性即将进入再扩张周期

这一次,BTC能否复刻黄金当年的惊艳表现,乘风破浪、扶摇直上?

没有收割到足够存量财富的美元,当再扩张后,就要原形毕露,相对于BTC和黄金,发生迅速的贬值。

除了应用链,Dapps还有哪些出路?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一切真的都在向应用链(AppChains)发展吗?

是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dApps 转向主权链的主要原因是它们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大多数 dApps 都处于亏损状态。

你可以参考最近的例子,比如  停运,以及过去的许多其他应用,如 、、 等等。

但这是因为商业模式真的有缺陷,还是协议确实存在问题?

dApp 的主要收入来源(通常也是唯一的来源)是手续费。用户支付这些费用,因为他们直接受益于服务。

然而,用户并不是唯一从 dApp 使用中获益的参与者。

在交易供应链中,有多个参与者获利,主要是区块提议者,尽管他们是最后一个看到交易的人。在 L2 的情况下,这些参与者被称为排序者(sequencers)。

MEV 被大量提取,这并不总是坏事,但 dApps 创造的价值却被剥夺,因此他们无法获得所提供的全部价值。

目前有三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1. 成为一个应用链。

  2. 选择一个能够创造价值的 L1/L2。

  3. 实施针对特定应用的排序机制。

除了应用链,Dapps还有哪些出路?

就像加密领域的所有事物一样,每种解决方案都有其权衡。

1.成为一个应用链:高成本 + 高价值

你可以获得许多好处:尽可能多地提取价值,控制自己的网络(如果你是 L2),更容易扩展,避免争夺区块空间等等。

缺点是:这真的很贵,而且实现起来更具挑战性,因为你必须同时构建应用和链。

即使你想构建一个 L2 并使用像  这样的解决方案。

“每个应用最终都会成为应用链”的论点通常是错误的,原因有三:

  • 不是每个去中心化应用 (dapp) 都大到需要迁移到应用链。

  • 一些 dapp 从底层链的架构中直接受益。

  • dapp 在其他链上适应良好。

2.L1/L2 能够回馈价值:低成本 + 中等价值

在 rollup 或 L1 上部署应用的成本要低得多,因为你不需要为验证、包含、共识、交易流等制定新规则。

在 rollup 的情况下,将你的应用从以太坊转移到 rollup 通常非常简单,因为 rollup 要么兼容 EVM(例如 ),要么等价于 EVM(例如 )。

你仍然需要考虑底层链的架构,但不必从零开始构建。

也许在未来,我们将实现真正的链抽象,开发者只需关注他们的 dapp,但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开发者获得中等价值的回报,因为这不是高价值(你不拥有链的经济体系),但也不是低价值(除了手续费之外,你还会获得一些其他回报)。

目前几乎没有这样的实现,因为与 dapp 共享 MEV 仍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研发。

3.特定于应用的排序:中等成本 + 不确定价值

特定于应用的排序概念较为新颖,人们常常将其与应用链混淆,区别很简单:

应用链关注排序和执行。

自我排序的去中心化应用 (dapp) 只关注排序,将执行“外包”给 L1/L2。

这是中等成本,因为你需要考虑交易的排序,而不仅仅是构建 dapp,价值是不确定的,因为这个概念还比较新且涉及不同的关注点。

首先,你仍然依赖提议者,因为存在包含的博弈:你可以发送任何你想发送的捆绑包,但是否将你的捆绑包包含在区块中取决于提议者。

如果你会获得所有的 MEV(最大化可提取价值),那么提议者没有明确的激励去将你的捆绑包包含在区块中。

因此,这为提议者创造了另一个激励市场。他们(dapp + 提议者)应该合作,否则他们将失去价值和权力。

此外,它的价值也不确定,因为我们无法确定来自 L1/L2 的共享价值是否会超过 dapp 通过排序交易为自己创造的价值。

任何链都是一片黑暗森林 (dark forest)(不仅仅是以太坊!)。那么回到最开始的问题:

一切真的都在朝着应用链(AppChains)发展吗?

  1. 是的(有些 dapp 从拥有自己的链中受益,胜过留在现有链上)。

  2. 不是(还有其他适合 dapp 需求的解决方案)。

这片森林很大,值得探索所有选项。

世界上加密领域领域中的每种景观都有一些多样性,因此选择最适合你需求的选项,或者构建你自己的解决方案!

元宇宙泡沫破灭?以下是几个“数据真相”

元宇宙泡沫破灭?以下是几个“数据真相”缩略图

编译:元宇宙之心MetaverseHub

近年来,科技界对“元宇宙”(metaverse)这一概念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这一概念有望改变在线体验,提供身临其境的虚拟世界,我们可以在其中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工作、娱乐和社交。

科技巨头和投资者为这一愿景投入了数十亿美元,Meta(前身为Facebook)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最近的数据表明,元宇宙泡沫可能已经破裂,让许多人对其未来产生了怀疑

要了解目前的情况,我们需要退一步看看当初元宇宙承诺了什么。

Meta公司首席执行官Mark Zuckerberg成为这场运动的代言人,他重新打造了自己的公司,并在虚拟现实技术上投入巨资。

花旗银行的研究人员甚至预测,元宇宙可能吸引50亿用户,并发展成为一个13万亿美元的市场

这些豪言壮语引发了一场淘金热,公司和个人争先恐后地在这一数字前沿领域抢占地盘。

元宇宙泡沫破灭?以下是几个“数据真相”

01.元宇宙的急剧衰落

时至今日,情况已截然不同。

Meta雄心勃勃的元宇宙部门RealityLabs一直在大出血。仅在上一季度,它就亏损了45亿美元,自成立以来的总亏损额超过了460亿美元。这些数字与曾经设想的盈利未来相去甚远。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Horizon Worlds的命运,它是Meta面向成人的旗舰元宇宙平台。尽管在市场营销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但该平台仍难以吸引其目标受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却意外地受到了儿童的欢迎,而这并不是它的设计初衷。

02.Crypto元宇宙的崩溃

元宇宙概念并不局限于传统的科技公司。

基于Crypto的虚拟世界出现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承诺提供去中心化的所有权和独特的数字资产。

这些建立在区块链技术基础上的平台被炒得沸沸扬扬,估值也达到了天文数字。然而,它们也经历了急剧下滑。

以The Sandbox为例,估值一度超过70亿美元的虚拟世界,但其日交易量却暴跌了99.9%。巅峰时期,它的交易额曾达到1.17亿美元,而现在平均每天的交易额仅能达到8000美元。

元宇宙泡沫破灭?以下是几个“数据真相”

这并非个案。另一个开创性的Crypto元宇宙平台Decentraland的日交易量也出现了类似的99.9%的下降,从高峰时期的250万美元下降到现在的不足5000美元。

03.数字资产的衰落

在这些虚拟世界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可以拥有和交易数字资产,通常采用非同质化通证(NFT)的形式。这些通证可以代表任何东西,从虚拟房地产到游戏中的物品。

在元宇宙热潮的顶峰时期,这些资产的价格令人瞠目。现在,它们的价值几乎蒸发殆尽

在Sandbox中,NFT的单日销售额曾达到1020万美元,而现在却很难超过10000美元。

这种模式在其他平台上也在重演,曾经是“边玩边赚”游戏典范的AxieInfinity的交易量从近10亿美元骤降至不足200万美元。

与这些“元宇宙”项目相关联的Crypto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MANA(Decentraland)、SAND(The Sandbox)和AXS(AxieInfinity)等通证的价值都比2021年11月的峰值暴跌了90%以上。

元宇宙泡沫破灭?以下是几个“数据真相”

这种衰退并不只是个别项目的问题,整个元宇宙Crypto领域都大幅缩水,其总市值从500亿美元降至160亿美元

04.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一崩溃?

有几个因素导致了这一迅速衰落。

首先,最初的炒作造成了不切实际的期望。提供真正身临其境的无缝虚拟体验所需的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用户发现,与所承诺的愿景相比,目前的产品显得笨拙和令人失望。

此外,这一概念本身可能过于抽象,难以被主流采用。虽然技术爱好者们兴奋不已,但普通互联网用户却很难理解元宇宙将如何有意义地改善他们的数字生活。高昂的入门成本,无论是硬件还是学习曲线,都进一步限制了其采用

更广泛的经济衰退和Crypto市场崩溃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投资资本越来越稀缺,风险偏好降低,许多元宇宙项目发现自己难以维持开发和用户增长。

元宇宙泡沫破灭?以下是几个“数据真相”

尽管存在这些挫折,但现在就完全否定元宇宙概念还为时过早。

技术往往会经历炒作、幻灭和最终实际应用的循环。像Mark Zuckerberg这样的一些支持者,相信元宇宙的长期潜力,继续在元宇宙开发上投入巨资。

历史证明,即使在市场大幅调整之后,创新理念也会以更实用的形式重新出现

正如亚马逊(Amazon)和易趣(eBay)等公司从网络泡沫中脱颖而出,成为科技巨头一样,一些元宇宙项目可能会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并以我们尚未想象到的方式实现价值。

京东小米联合进军 Web3

京东小米联合进军 Web3缩略图

最近,香港金管局宣布京东科技集团旗下的京东币链科技(香港)作为首批进入稳定币发行人“沙盒”计划中的机构之一,这无疑是一个重磅消息!

值得关注的是,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隐藏着刘强东和雷军两位互联网大佬的身影。小米集团旗下的香港持牌虚拟银行天星银行,将协助京东币链科技开发基于稳定币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这意味着,京东和小米可能会在稳定币领域展开合作。

两位行业巨头在数字货币领域的深度布局,这一举动不仅是对过去支付市场机遇的追赶,更是对未来金融科技的前瞻性投资!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事件,解析京东入局稳定币市场的原因。

京东小米联合进军 Web3

0稳定币的崛起

1. 什么是稳定币

稳定币是一种与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挂钩的加密货币,旨在减少价格波动,与比特币等高波动性加密货币相比,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加密货币形式。它们通常与法定货币1:1挂钩,确保其价值的稳定性。

2. 稳定币的市场格局

根据The Block最新的市场研究,稳定币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了千亿美元,成为加密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东小米联合进军 Web3

来源:https://www.theblock.co/data/stablecoins/usd-pegged/total-stablecoin-supply

目前,USDT(泰达币)占据了稳定币市场70%的份额,成为了市场的主导者。然而,如果推出非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如京东稳定币(JD-HKD),是否能在市场份额上有所突破呢?除了需要合适的监管环境之外,更重要的则是要寻找港元稳定币的场景用例,通过场景化应用扩大市场份额尤为关键。

0币链科技:京东稳定币发行的推手

京东币链科技(香港)(JINGDONG Coinlink)是京东科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京东旗下唯一的稳定币发行人。该公司在今年3月正式注册,仅5个月后便入选了香港金融管理局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者名单,发展迅速,由此可见京东的雄雄野心!

京东稳定币又叫做JD-HKD,是一种基于公链的稳定币,其储备由高度流动且可信的资产组成,具体介绍如下:

与港元1:1锚定,每发行一单位稳定币,京东币链科技将相应地在其储备中持有等值的港元。

每个JD-HKD都可以按1:1的比例赎回,其储备由高度流动且可信的资产组成,并安全存放于持牌金融机构的独立账户中,定期披露和审计以确保储备的完整性。

京东小米联合进军 Web3

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更加放心使用京东稳定币,享受安全、稳定的数字资产体验。

0京东与区块链的不解之缘

京东与区块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7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兴起,京东开始积极探索这一新兴领域。

2017年,京东金融与中国银联合作,成功搭建了国内首个基于公网的跨地域、跨运营商的联盟链“智臻链”。这一联盟链的搭建不仅提升了京东在区块链技术上的能力,也为后续的多方合作奠定了基础。随后,万达集团和招商银行也加入了该联盟链,形成了一个涵盖多个行业的合作网络。

2018年,京东金融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京东数字资产”,同年还发布了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商品的全程可追溯,提升了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信任度。

2021年,京东推出了自己的NFT平台“灵稀”,这是京东在区块链领域的又一重要尝试。该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数字艺术品的交易和收藏服务,进一步拓展了京东在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边界。

直到2024年7月,京东币链科技(香港)宣布将在香港发行与港元1:1锚定的稳定币。

那么京东为何选择进入稳定币市场?

京东小米联合进军 Web3

0京东入局稳定币的原因

刘强东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京东在支付领域的布局存在诸多遗憾,尤其是在移动支付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未能及时跟进。京东大力发展稳定币,似乎反映出在错失支付市场发展良机后,开始发奋努力追赶的决心。

因此,原因可以从多方面剖析:

1、丰富金融产品线:京东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布局已经初具规模,稳定币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京东的金融产品线。涉足加密行业,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到其金融生态系统中,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借贷、投资等。

2、提升跨境支付效率:一方面随着比特币ETF、以太坊ETF通过,加密货币更快速地进入大众视野,吸引全球金融市场注意力。稳定币的引入将提升京东在跨境支付领域的效率,为京东的国际化战略提供支持,使其在全球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3、最重要的是,发行稳定币利润相当可观:根据DeFiLlama数据现实,今年初至今(8月15日),稳定币市值上涨接近28.4%,达到1669.6亿美元。头部稳定币USDT的发行方Tether公司,利润直逼华尔街巨头!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达到5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更令人震惊的是,整个团队只有约100名员工。

京东小米联合进军 Web3

然而进一步去思考这件事,入局稳定币市场的背后,其实也体现了中国电商巨头集体出海的焦虑。

京东和小米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两大巨头,分别在电商和智能硬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疫情之后,出海竞争愈发激烈,其中跨境支付成为了重中之重。然而,跨境支付的效率问题和地缘政治风险等挑战,一直困扰着这些出海的企业。也许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两家公司都开始关注金融科技和加密货币领域。

在这样的背景下,京东的稳定币发行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京东应对市场变化的战略举措,也是提升跨境支付效率的一种尝试。通过稳定币,京东希望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支付解决方案,克服现有的支付障碍。同时,这也为京东,甚至其他中国电商巨头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增强提供了支持。

0总结

京东与小米的强强联手入局稳定币市场,标志着两位行业巨头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新一轮布局。这一举动不仅是对过去支付市场机遇的追赶,更是对未来数字经济的深度投资。

随着稳定币市场的不断发展,京东和小米能否在这一波浪潮中实现逆袭,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Web3企业如何利用税务和解制度解决税务争议:以FTX和MicroStrategy为例

作者:TaxDAO

1. 引言 

随着加密资产的迅猛崛起,加密资产已成为全球金融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然而,其独特的去中心化和匿名性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税务挑战。作为全球金融科技的领头羊,美国在加密资产税收管理方面建立了严格的制度。根据美国国税局(IRS)的规定,加密货币被视为财产(Property),因此其买卖、交换和交易都可能引发资本收益或损失,需按资本利得税进行申报。此外,挖矿所得、空投(Airdrop)和硬分叉(Hard Fork)带来的收入也必须纳税。 

然而,由于加密资产技术迭代快速,税收监管存在滞后性,在这一新兴领域,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往往对应缴税款或税务责任存在争议。此时,税务和解为双方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通过谈判和协商,纳税人可以与税务机关达成一致,从而结束争议,避免更严厉处罚。 

2. 美国税务和解制度概况 

2.1美国税务和解制度的发展历程 

美国税务和解制度根植于《纳税人权利法案》。根据美国法律,纳税人在承担缴税义务的同时受《纳税人权利法案》保护,享有知情权、享受优质服务的权利、最终确定权、保密权、有权质疑 IRS 的立场并申诉等十项权利。其中一项为“享有公平公正的税务制度的权利”,明确了纳税人有权要求税收系统考虑可能影响其潜在负债、支付能力或及时提供信息能力的事实与情况,而如果纳税人遭遇财务困难,或国税局(IRS)未通过其正常渠道妥善及时解决纳税人的税收问题,纳税人有权得到纳税人辩护服务处(TAS)的协助。在此权利保障下,处于特定情况中时(例如,纳税人无法全额偿还税务债务,或全额偿还税务债务会带来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提交和解协议(Offer in Compromise)减轻还未缴纳的税额,以确保纳税人能承担基本生活费用。 

2.2 美国税务和解制度的执行条件 

税务和解制度是在纳税人与官方(如国税局,州政府等)遇到税务争议,但却在税务稽查过程中遇到难以核定应纳税额等情况时,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争议的一种途径。在美国,替代性纠纷解决法(ADR)于上世纪90年代便被引入行政程序领域,后被国会确立为永久法律,鼓励联邦行政机关适用调解、协商等其他非正式程序,而和解是其中最常使用的手段。 

美国国税局(IRS)的税务和解(Offers in Compromise)制度,是指纳税人与国税局(IRS)在纳税人不能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下,根据行政和刑事责任(包括处罚、利息以及其他税收附加)以及应纳税款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使得纳税人能够以低于所欠金额的款项解决其税务问题。然而此协议的前提是纳税人完成申请,并符合特定条件: 

a. 当债务的存在或金额有异议时,IRS可以接受和解。 

b. 若担心所欠金额能否全额收回,即纳税人资产和收入低于税务债务全额时,IRS可以接受和解。 

c. 当税收在法律上是欠缴的,并且能够全额收回,但全额支付将造成纳税人的经济困难,或导致特殊情况下的不公正时,IRS可以接受和解。 

为成功与国税局达成税务和解(OIC)协议,个人或公司需要通过以下具体步骤,完成向国税局的申请,最终获得审批: 

Step 1:收集个人的财务状况信息(包括现金、投资、个人资产、开销等) 

Step 2:若是个人,填写433-A表格,若是公司,填写433-B表格,并计算出合理的税务账单 

Step 3:附上相关文件复印件,以支持433-A/433-B表格内容 

Step 4:填写656表格,选择和解的税务方案,并确保该方案税收金额大于等于433表格计算结果 

Step 5:上缴首次税收款与205美元申请费 

Step 6:将申请向国税局寄出 

Step 7:若申请失败,纳税人可于30天内向国税局独立办公室上诉 

除OIC之外,国税局还提供其它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ADR),包括快速调解(Fast Track Mediation)和快速协商(Fast Track Settlement):当纳税人无法与审查机关就税务事宜达成一致,审查机关应准备14717表格并附上双方的问题声明及估价报告进行上诉,待上诉部门接受后会分配调解员,通过调解会议促使双方和解。若双方在上诉中没能达成一致,可根据情况进入上诉调解(Post-Appeals Mediation),此案将被分配至另一个上诉办公室重新审理。 

2.3 美国税务和解制度特点 

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受实用主义与行政民主化风潮的影响,虽然在立法上对于和解的适用范围有一定规定,但税务法院鼓励和解,而在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行政争议解决法》(ADAR)中,立法者也提出“授权和鼓励联邦行政机关适用调解、协商、仲裁或其他非正式程序,对行政争议进行迅速的处理。”落实到税务行政领域,大约80%的小型税务诉讼案件能在庭审前达成庭外和解,从而终结诉讼程序。 

3.FTX与微策略的税务和解实例 

3.1 FTX税务和解案例 

FTX曾是一家知名的全球性数位资产现货与衍生品(加密资产)交易平台,创立于2019年,并在短时间内成为全球第二大虚拟货币交易平台。 

2022年,由于曾任FTX首席执行官的Sam Bankman-Fried联合其创始的另一家交易公司Alameda Research进行金融欺诈,导致FTX资金链断裂,FTX、Alameda Research及超过134家其它附属公司在美国申请破产,投资者损失数十亿美元。 

破产流程中,国税局(IRS)先后向FTX及其子公司(包括FLX Trading ltd., Alameda Research等)提出440亿美元的初步税务索赔,后更修正为240亿美元,并表示其与2018–2022年期间所欠的所得税、就业税和罚款有关。然而,FTX律师在2023年12月向破产法院提交文件,对索赔提出异议,并要求国税局提供相应文件证实其对FTX的索赔,并说明如何估计其应缴的补缴税款。在文件中,FTX律师表示,FTX“从未获得任何接近国税局240亿美元税款索赔的金额”且损失了大量资金,并拒绝承担Sam Bankman-Fried盗用FTX客户资金而产生的所谓“挪用收入”的所得税责任及补偿的就业税责任等。同时,在声明中FTX律师强调“国税局追偿的唯一来源是从受害者那里拿走的赔偿金”。基于此,FTX提出和解申请,愿意向国税局支付2亿美元的优先税款债权,以及6.85亿美元的较低优先级索赔。 

2024年6月,FTX与国税局(IRS)最终达成和解协议,IRS将在FTX破产案中收到2亿美元的优先索赔,并将在该公司拟议的重组计划生效后60天内支付。此外,该机构还将收到6.85亿美元的较低优先级索赔款,以支付给客户和其他债权人。  

3.2 微策略税务和解案例 

2022年,华盛顿检察长Karl Racine对微策略(MicroStrategy)公司创立者,加密货币亿万富翁Michael Saylor提出指控,起诉他及其公司“在特区居住的至少10年时间里没有缴纳所得税”,其公司MicroStrategy通过填报虚假W-2表格信息,总计帮助他逃避了超过2500万美元的该区所得税。在报税表中,Saylor声称自己居住在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弗罗里达州,实际却一直居住于华盛顿的一栋海滨公寓内。同时,Saylor通过仅领取1美元工资外加大量的福利安排(如私人飞机旅行,使用汽车司机及安全团队)降低了避税风险,转由公司为福利承担联邦税,而因住址在弗罗里达州,Saylor收到的福利不被视为应纳税报酬。2022年8月,Saylor因此案卸任微策略CEO,转任执行主席(executive chairman)。 

这是哥伦比亚特区有史以来最大的所得税欺诈追偿案,也是该地区修订《虚假申报法》(False Claims Act)后的第一起诉讼,该法鼓励举报人对据称隐瞒实际居住地的居民提出逃税指控。根据该指控,任何故意提交或导致提交虚假索赔给政府的人,要承担三倍于政府损失的赔偿金以及与通货膨胀挂钩的罚款,因此专家曾认为Saylor至少应承担7500万美元的罚款。然而面对诉讼,Saylor坚持辩解自己在十余年前就从弗吉尼亚州搬到弗罗里达州,并在迈阿密沙滩买下一栋房子,他的生活中心在弗罗里达,他在这里居住、投票、履行陪审团义务。微策略则澄清,公司无权监管和影响Saylor个人的税收问题,因此拒绝承担Saylor“税务造假”问题的责任。在两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下,各方皆表达希望避免任何进一步诉讼所需的时间、费用和不便,并解决基于涵盖行为的所有争议和潜在法律索赔。因此,2024年6月3日,Saylor与华盛顿总检察长就税务欺诈以4000万美元实现和解。 

4. 关于美国税务和解制度的启示 

4.1 FTX案带来的税收启示 

FTX作为曾经全球第二大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其轰然倒台损害了市场对加密资产的信心。此案税务和解的达成,不仅涉及国税局与FTX对于税务金额的争议,同时也涉及到FTX交易所破产,以及被欺诈的受害者赔偿问题。和解协议避免了债务人花费大量时间和费用进行诉讼,有助于机构在破产程序中优先处理客户偿还问题,保障了多方权益。因此,面对高额债务索赔,在美企业有一定机会通过多角度申诉,以相对较低的索赔费用与国税局达成和解。 

4.2 微策略案带来的税收启示 

美国施行联邦法与州法双轨制的法律体系,因此在了解联邦法律的基础上,也要时刻关注州法的变化。不同州的政策差异,确实为纳税人提供了一定利好(如弗罗里达州政府免收个人所得税),以及合理避税的空间。但谎报居住地的避税手段存在较大风险,尤其在特定严格的法律条例下。因此,企业应当根据法律协助员工进行合理的税务规划,确保税务行为合规且透明。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案中Saylor通过税务和解,避免了《虚假申报法》规定中高达7500万美金的罚款,以4000万美元的费用结束了华盛顿政府的诉讼。可见,税务和解能够避免进一步的诉讼负担,避免长时间而昂贵的法律程序,同时也能够帮助纳税人尽量减轻罚款负担。 

5. 结语 

由于加密货币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全球流动性等特点,持有加密资产的个人或公司对于税务局而言有难以监管、难以取证等税收风险,易成为税收漏洞,而加密货币则难免成为避税途径。 

在本文探讨的案例中,IRS向FTX发起高额税务债务索赔,而面对FTX对其债务金额的质疑,IRS并未能够对这个加密资产交易平台进行更严密的调查并提供严谨的证据,而是选择接受FTX律师团队的和解方案,以低于IRS先前索要的“240亿美元”税额近100倍的赔偿金,与FTX和解。而“加密货币亿万富翁”Saylor逃税一案,也未通过法律程序走到最后,而是通过税务和解对华盛顿特区政府进行补偿。从两个案件的结果来看,税务和解制度在加密行业中的应用是可行且有效的。对于当前较为“不成熟”的加密行业和“不完善”的加密资产税收政策,税务和解制度有较强的实用性,有利于提升税务行政管理,有效解决税务争议,减轻税务稽查的压力,同时也为纳税主体提供了应对税务合规监管、弥补纳税过失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廖仕梅. (2017, 03). 论税务行政争议和解机制. 财税法治 386. 61-65

[2].颜运秋. (2013). 税务和解的正当性分析. 法学杂志 8. 40-48  

[3].Civil Division, (2024, February 23). The False Claims Act. 

[4].Helen, P. (2024, June 03). 微策略公司与迈克尔-赛勒(Michael Saylor)就税务案件达成和解,索赔 4000 万美元.

[5].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n.d.), 纳税人权利法案 10: 有权享有公平公正的税收系统.

[6].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n.d.), Topic no. 204, Offers in compromise.

[7].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n.d.), 《纳税人权利法案》. 

[8].Steve R. Akers. (2014, February), Heckerling Musings 2014, Bessmer Trust 

[9].SUPERIOR COURT OF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2022, August 22). Consent Order Bilateral signed.

[10].SUPERIOR COURT OF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2024, May 31). Complaint in Intervention 0. 

[11].TechFlow. (2024, June 06). FTX与美国国税局就240亿美元税务索赔达成和解协议_腾讯新闻.

[12].MicroStrategy及其创始人Michael Saylor达成4000万美元和解协议 – . (2024, June 03). 

HajimeAI:Solana生态AI侧链,以去中心化多智体图谱实现AI民主化

HajimeAI:Solana生态AI侧链,以去中心化多智体图谱实现AI民主化

近日,HajimeAI 正式宣布建立 Solana 上人工智能侧链(Solana AI Sidechain)。作为 Solana 全球黑客松获奖团队,HajimeAI 试图打造全球以用户意图为核心的去中心化多智体图谱(Decentralized Multi-Agent Graph, deMAG)。我们将利用 Web3原生技术赋予 AI Agent 更多力量,推动 AI 的民主化和广泛采用。我们坚信,通过 HajimeAI 高效、安全、民主的多智体协作平台,Solana 及其生态将获得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影响力,促进Web3技术真正走进现实世界的生产生活。

HajimeAI 的构想源自 Sam Altman 提出的“价值十亿美元的一人公司”理念,而这一理念得益于多智体工作图谱技术的发展。AI Agent (AI 智能体) 是基于 GPT-4 o 等大型模型来执行人类任务的专业化软件程序。在不久的将来,当每个人都能像使用手机应用一样拥有多个 AI Agent 时,我们自然期望它们能够相互协作和互操作。因此,多智体的协作(multi-agent collaboration)变得至关重要:人们渴望能够筛选出最优秀的 AI 智体,组织它们形成一个高效的工作图谱,以应对现实世界各类复杂的挑战。

设想一下,如果你想创办一家科技初创公司,你需要一支由软件工程师、产品经理、设计师、市场营销人员、销售人员和财务专家组成的团队。现在,借助训练有素、具备广泛领域知识的 AI Agent 智体们,一个人就能够独立启动项目。同时,这些智能的 AI Agent 也需要相互协作,通过“图谱”(Graph)——多智体工作流——实现最优效率和集体智能。

正是这一愿景推动了 HajimeAI 创建去中心化多智体工作图谱(Decentralized Multi-Agent Graph, deMAG),同时也是下一代 AI 中心。作为 LinkedIn 和 AppStore 的在 AI Agent 时代的结合体,MAWG 会将 HajimeAI 用户的意图精准匹配到最合适的一系列 AI Agent。在这里,各种形式的 AI Agent 将像乐高积木一样,通过相互操作(interoperate)来为某个“十亿美元的一人公司””提供最佳的服务路径。

另一方面,目前顶级 AI Agent 的竞争优势往往依赖于极度专业的知识和私有数据,这使得最顶尖的智体团队往往拒绝加入集中式 Web2 结构下的多智体网络。HajimeAI 正是为了克服这一障碍而构建的:Web3 是 AI Agent 协作以造福所有人的原生技术,同时避免了 AI 的集中式垄断。

HajimeAI 的 deMAG 是加密原生、去中心化的多智体协作范式,以保护独立 AI Agent 宝贵的专业知识和数据隐私。我们的 deMAG 运行在 Hajime AI Layer(HAL)上,这是 Solana 的首个为优化 AI 操作而构建的侧链。HAL 不仅是 Solana L1 的功能扩展层,还继承了 Solana 卓越的安全性、流动性和可组合性。HAL 专为多智体协作打造的 PoS 共识机制确保了没有任何单一 AI Agent 能够在操作中进行不当行为,确保图谱的可用性。

此外,我们采用了包括 TEE(可信执行环境)和 FHE(全同态加密)在内的最先进加密技术路线,以保护 AI Agent 开发者的隐私。因此,HajimeAI 的 deMAG 允许最优秀的 AI Agent 在不泄露知识产权或隐私的情况下相互协作。

我们的 Hajime Garden 整合了来自 Web2 和 Web3 的有用、杰出的 AI Agent,以满足每一个真实的用户意图。我们还推出了 Initial Agent Offering(IAO),作为为 AI Agent 定制的 Solana 改进文档(SIMD),用于在 Solana 主链上发行 AI Agent 资产,并由 Hajime Benchmark DAO 维护的排行榜进行评估排名。我们希望通过独特的代币奖励和实用设计,激励更多的 AI Agent 加入 Hajime Garden 和 Solana 生态系统。

HajimeAI 的核心使命是构建链上 AI Agent 专用的民主化网络,我们坚信这是去中心化革命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关键部分,尤其是在这个由 OpenAI、Microsoft 和 Google 等 Web2 巨头主导的人工智能时代。

我们不是“为 Crypto 服务的 AI”,而是利用 Web3 原生技术,努力实现 AI Agent 的大规模采用,同时保护它们的独立性,远离垄断。本质上,HajimeAI 正在为一场“人民战争”搭建舞台,以对抗一个由集中式 AI 主导的暗淡未来。通过这种方式,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终于有机会实现它们对去中心化和个人主权的承诺。

Website:

X:

Linktree:

奥运冠军也炒meme?真人下场还是营销闹剧?

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Azuma()

奥运冠军也炒meme?真人下场还是营销闹剧?

海外加密货币社区正在疯狂猜测一名“隐形奥运冠军”的身份。

事件的起因为,今日午后 X 用户 Pol.wifhat(@0xPol,当前该账户已无法打开) 发布了一张“以兰博基尼为背景,手持巴黎奥运会金牌”的图片,与此同时配文表示:“我通过点击几个按钮购买 WIF 所赚的钱,比我赢得奥运金牌所赚的钱多 100 倍”。

奥运冠军也炒meme?真人下场还是营销闹剧?

“奥运冠军”加上“meme 战神”,这两个八杆子打不着的标签被绑定在了一起,瞬间点燃了加密货币社区的情绪。截至 14: 30 左右,Pol.wifhat 的贴子已获得了 24 万浏览量,上百名用户正在回复中猜测这位未透露姓名的“隐形奥运冠军”究竟是谁。

回看 Pol.wifhat 过往的动态,早在 2021 年开始,该账户便开始高频发布加密货币相关内容,关注重点与普通的加密货币用户也没有太大区别 —— 在比特币、以太坊现货 ETF 正式获批之时都曾发文庆祝。今年开始,该账户则开始高频发布 WIF 等 meme 相关的炒作内容,看起来已经关注焦点完全转移到了 meme 之上。

8 月 3 日,事情的画风逐渐开始朝着未曾想象的方向发展。

当天,Pol.wifhat 先是首次晒出了金牌照片,并发文表示:“我就离线了几天,你们这群混蛋就把 BTC 砸这么狠。”

奥运冠军也炒meme?真人下场还是营销闹剧?

之后在 8 月 7 日,Pol.wifhat 再次发文表示:“在奥运会比赛期间我暂时退出了 X,刚好躲过了这次市场暴跌,一个星期后当我重新上线时,发现币价几乎已回到了我离开时的位置,我甚至没意识到市场曾经崩盘了。看来去拿一枚奥运金牌有助于避免在牛市来临之前恐慌抛售。”

奥运冠军也炒meme?真人下场还是营销闹剧?

再之后的故事,就是 Pol.wifhat 今天中文发布的这则贴子了。

最新动态发出之后,大量 X 用户开始在 Pol.wifhat 的动态下方评论,有人在直接询问他的身份,也有人猜测他是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麦克沃伊(Cameron Mcevoy,本届奥运会 50 米自由游冠军得主,夺冠日期为 8 月 3 日),不过这些询问和猜测均未得到解答或证实。

与此同时,也有人猜测这只是 WIF 社区所精心策划的一场营销活动,毕竟哪个奥运冠军能有这么多闲暇时间天天炒币?

奥运冠军也炒meme?真人下场还是营销闹剧?

这些疑问最终没有得到解答,就在本文即将编辑完成之前,Pol.wifhat 的 X 账户已因未知原因无法打开,搜索时显示“此账号不存在”。

一文读懂FameEX产品策略:简单化、智能化、人性化

一文读懂FameEX产品策略:简单化、智能化、人性化

在一个平台囊括所有的应用场景,是市场上大部分加密项目的心魔。

目前,加密领域真正称得上杀手级应用场景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交易场景。无论是加密新手还是专业交易员,他们当前最迫切的需求还是在尽量降低交易风险之上,享受更稳、更快、更深、更简单的加密交易。

对于加密货币交易所而言,不加筛选地将挖矿、质押、理财等所有应用场景融进平台生态中,并非是最优选择。简单化、智能化、人性化的产品策略,才是拉动用户需求的超强动力引擎。

FameEX 三大产品原则:交易产品简单化

2020 年 FameEX 交易平台推出了自研的“涡轮级内存撮合系统”,该系统目前已演进至第三代,峰值可承载 100 万单/秒的交易并发,处于业内 Top 5 级别。这种超高性能的撮合系统很难在市面上看到,大多数平台主打的产品策略还是以“多币种、低费率”为核心。

为什么要花费两年多的时间筹备开发这样一个稳定的系统?FameEX 的考虑是:加密市场波动幅度较大,稳定的交易场景是用户核心需求。极端行情之下,用户需要的不是种类繁多的衍生产品,而是性能优良且稳定的撮合系统,能为用户提供更好交易保障。因此,FameEX 的第三代涡轮内存撮合系统,成为了平台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器,只要性能足够稳定,用户自然会离不开 FameEX。

就产品本身而言,大多数平台考虑的是什么产品与功能能够吸引流量,拓展什么样的功能才能占据市场份额;跳出产品看产品,要明白用户需求其实很简单,简单,才是可以创造极致的力量。

FameEX 三大产品原则:核心产品智能化

在 AI 赛道上,FameEX 平台也许不是最好的,但研发是非常早的。早在 2022 年,FameEX 就在现货板块上线了智能化网格交易产品,该产品可以智能回测过往 7 天的币种交易信息,通过 AI 系统运算,为用户推荐合理的价格区间、网格数、单网格交易数量等重要参数,并评估单网格利润和资金使用情况后,辅助用户进行交易。

FameEX 取自“Fame”“Exchange”两个词,Fame 意为“名誉”、“声望”,FameEX 的寓意是期许成为一家有名望的交易所,而“降低用户交易风险,创造公平自由交易环境”是 FameEX 平台的品牌使命,也是其第一原则。经过实战校验,AI 技术的采用可能有效的辅助用户交易,减少其在网格交易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干扰,能够有效的降低交易风险。自上线以来,该产品成为了 FameEX 平台最受欢迎的拳头产品之一。

智能网格交易产品是 FameEX 平台核心产品智能化战略的第一步,也是未来产品战略的重要一步,FameEX 深知,只有将核心产品智能化,才能快速发展的加密市场中,紧跟用户需求,成为用户最信赖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FameEX 三大产品原则:平台服务人性化

关注用户的使用体验,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及时反馈,实时解决用户所遇难题,仅仅是三重简单的服务需求,就是大部分交易平台难以逾越的交互鸿沟。这并非是危言耸听,在大部分加密用户遇到交易问题时,无法及时有效相应与解决,是加密领域一直存在的沟通顽疾。平台服务不够人性化,客服响应不够及时化,解决问题不够有效化,是交易平台无法赢得用户最终信任的核心所在。

而人性化服务,正是 FameEX 所一直探寻的道路。此前不久,FameEX 平台宣布搭建“秒级响应机制”,要让“找客服”这一流程变得更简单。加密领域交易市场可谓是瞬息万变,任何一个机会点错失都有可能提升用户资金风险,因此,为更好帮助用户,做好交易的辅助工作,FameEX 平台提出了“秒级响应机制”。在用户打开反馈通道后,客服必须在 6 秒内及时响应,根据用户问题快速指导,谨防用户错失交易时机的同时,让用户反馈通道变得更简单。有问题找客服, 6 秒响应, 100% 解决,成为 FameEX 平台客服制度的价值基准。

及时响应与解决用户问题只是 FameEX 平台秒级响应机制的基础服务,为更专业的解决用户所遭遇的复杂问题,FameEX 平台还选择了在技术领域、金融领域有着资深造诣的技术型客服,对事态紧急、问题专业的用户给予专业指导,确保每一个用户的问题,都能很好的解决。

把交易平台做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并不适合所有的交易所,囊括所有的应用场景,也不该成为所有加密项目的心魔。大部分产品不是没有很好的技术创新,而是制定了错误的产品策略。围绕用户核心的交易需求,制定“简单化、智能化、人性化”产品策略,为用户提供更卓越的交易服务,才是赢得用户关注与期待的关键所在。